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唐代散文 制作  邵文实.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唐代散文 制作  邵文实."—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唐代散文 制作  邵文实

2 本单元学习要点 1.掌握唐代散文发展概况 2.了解唐代古文运动的概况 3.学习课文内容,对韩柳等散文大家有一个知性认识

3 代散文发展概况 姚铉《唐文粹序》: 有唐三百年,用文治天下。 陈子昂起于庸蜀,始振《风》《雅》。
由是沈、宋嗣兴,李、杜杰出;六义四始,一变至道。 洎张燕公以辅相之才,专撰述之任,雄辞逸气,耸动群听。苏许公继以宏丽,丕变习俗。 而后萧、李以二《雅》之辞本述作;常、杨以三《盘》之体演丝纶;郁郁之文,于是乎在。

4 代散文发展概况 惟韩吏部超卓群流,独高遂古,以二帝三王为根本,以六经四教为宗师;凭陵轥轢,首唱古文,遏横流于昏垫,辟正道于夷坦。于是柳子厚、李元宾、李翱、皇甫湜又从而和之,则我先圣孔子之道,炳然悬诸日月。故论者以退之之文,可继杨、孟,斯得之矣。 至于贾常侍至、李补阙翰、元容州结、独孤常州及、吕衡州温、梁补阙肃、权文公德舆、刘宾客禹锡、白尚书居易、元江夏稹,皆文之雄杰者欤!世谓贞元元和之间,辞人咳唾,皆成珠玉,岂诬也哉!

5 李 白

6 李白行吟图

7 宋刻本《李太白集》 宋刻本《李太白集》

8 李白上阳台帖

9 李白主要思想 龚自珍《最录李白集》: 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

10 李白散文的艺术特色 唐德宜《古文翼》卷八: 相如赋飘飘有凌云之气,太白文何独不然。

11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李 白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12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扣“夜”。 《古文笔法百篇》卷十四:“小小燕集,而一起却从天地万物说入,是何等胸怀!”

13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扣“春”、“诸从弟”、“桃李园”。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物我合一,气度非凡。

14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扣“宴”、“序”。  坐花醉月,佳咏伸怀。

15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的思想内容 浮生若梦,及时为欢。 天假才情,共享天伦。 春夜设宴,坐花醉月。

16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的艺术特色 飞扬高蹈,潇洒出尘。 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语无泛设,辞短韵长。

17 代古文运动 古文:以宗经载道、劝世救俗为旨归,以单行散句为主要创作形式,行文类于先秦典籍,与雕绣藻绘的骈体相对立的文体。
古文运动:在复古的旗帜下,对骈文从内容到形式的革新。

18 代古文运动 《新唐书·文艺传》: 主要代表人物:韩愈、柳宗元
大历、贞元间,美才辈出,擩哜道真,涵咏圣涯,于是韩愈倡之,柳宗元、李翱、皇甫湜等和之,排逐百家,法度森严,抵轢晋、魏,上轧汉、周,唐之文完然为一王法,此其极也。 主要代表人物:韩愈、柳宗元

19 韩 愈

20 生平 韩愈(768—825),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屡应吏部试无成,遂任宣武军、宁武军节度使幕僚,后任监察御史等职。 贞元十九年,因言关中旱灾,得罪权贵,贬阳山令。 宪宗元和间,官至中书舍人、刑部侍郎等。 元和十四年,上表谏宪宗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穆宗初召还为国子祭酒,再迁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 长庆四年卒于长安。

21 宋代刻本《韩昌黎集》

22 苏轼书《韩文公庙碑》

23 韩愈主要思想 政治思想:反对藩镇割据,主张中央集权。 哲学思想:恢宏儒道,排斥佛老。 文学创作思想:倡导古文,反对骈文。

24 韩愈的艺术风格 纪昀等《唐宋诗醇》卷二十七: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其诗亦卓绝千古。

25 散文:敛气蓄势,雄奇奔放, 曲折变化,流畅明快。
散文:敛气蓄势,雄奇奔放, 曲折变化,流畅明快。 苏洵《上欧阳内翰书》: 韩子长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视。

26 诗歌:以文为诗,奇崛险怪。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七: 皇甫湜云:韩公愈茹古涵今,无有端涯。及其酣放,豪曲快字,凌纸怪发,鲸铿春丽,惊耀天下。

27 送孟东野序 韩 愈

28    大凡物不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清石涛:山水清音图  开门见山,提出“物不平则鸣”的基本观点。 山水清音图 清·石涛

29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敚,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木鱼  以音乐、四时为例,提出“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的观点。 洞箫 腰鼓

30    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者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皋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 孔子像  推物及人,例举历代“善鸣者”。 庄子像

31 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昚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杨雄最其善鸣者也。  历代“善鸣者”。

32    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鸣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驰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对魏晋文风的批判。 竹林七贤

33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 李白 杜甫  唐代之“善鸣者”。  “鸣”的两种可能:鸣国家之盛与自鸣其不幸。

34 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
   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 韩愈  扣“送孟东野序”之题。

35 《送孟东野序》的思想内容 人之于文辞,“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鸣”的两种可能:“鸣国家之盛”与“自鸣其不幸”。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人之于文辞,“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鸣”的两种可能:“鸣国家之盛”与“自鸣其不幸”。

36 《送孟东野序》的艺术特色 1. 提纲挈领,一气呵成。 2. 句法变换,起伏顿挫。

37 柳宗元

38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德宗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任集贤殿正字、监察御史里行等职。顺宗时,他积极参与王叔文、王伾等主持的政治革新,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宪宗元和十年(815)正月奉诏回长安,三月复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元和十四年卒于任所。 生 平

39 湖南零陵柳子庙外景

40 广西柳州柳侯祠

41 柳宗元手书龙城石刻

42 柳宗元的主要思想 政治思想:以民为本,反对分封。 文学思想:文以明道,辞采兼备。

43 柳宗元的艺术风格 寓言小品:短小警策,直刺时弊。 传记散文:刻画生动,反映现实。 山水游记:文笔清新,寄言于外。
诗歌作品:清隽明秀,愤世伤时。

44 驳复仇议 柳宗元

45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提出议题,表明观点。

46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

47    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礼、刑本合用异,旌、诛莫得而并。

48    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

49    《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陈子昂议非经背圣,不合于礼。

50    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推翻前议。

51 《驳复仇议》的思想内容 礼法之本,合统于一 旌与诛莫得而并 礼法之用,判然有异 不议曲直的仇杀不合礼法 服孝死义者当旌

52 《驳复仇议》的艺术特色 富于逻辑性,说理充分。 情理兼备,发人深省。 语言多变化,辞短意长。

53 本单元课外阅读 陈子昂《复仇议状》。 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进学解》等。 柳宗元《永州八记》。

54 思考与练习 一、填空: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作者是 。 天地者,万物之 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 ?古人 ,良有以也。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作者是 。 天地者,万物之 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 ?古人 ,良有以也。 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是 。 《永州八记》的作者是 。

55 二、名词解释: 唐代古文运动 韩柳

56 三、简述题: 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表达了何种思想情绪?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什么样的命题?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说明。

57 四、论述题: 陈子昂的《复仇议状》与柳宗元的《驳复仇议》各自的特色是什么?

58 五、讨论题: 结合本单元内容与现实情况,对如何协调“情”与“法”的关系问题展开讨论。
联系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与《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说说广开言路的意义。


Download ppt "唐代散文 制作  邵文实."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