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東亞文化與思想》 黃俊傑 台灣大學講座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Website:
2
第 四講 東亞文化交流圈中 「自我」與「他者」 的互動
3
1. 引言
4
1:1本講問題 1.東亞文化交流與互動可分為那幾種類型? 2.這些文化交流的類型有何理論上的啓示?
5
1:2 作為「接觸空間」(“contact zone”)的東亞
東亞的互動與交流常在文化與權力不對等的狀態下進行 理論基礎: a. 17世紀以前東亞的世界秩序觀 (1)空間疆界的凝固性。 (2) 「中心」vs. 「邊陲」的確定性。 b. 17世紀以後: (1)空間疆界的可移動性。 (2) 「中心」vs. 「邊陲」的不確定性。
6
1:2 「自我」與「他者」在東亞文化與政治領域中互動,形成跨越空間的「東亞文化交流圈」,出現下述四種類型張力:
1.「政治自我」與「文化自我」 2.「文化自我」與「文化他者」 3.「政治自我」與「政治他者」 4.「文化他者」與「政治他者」
7
2. 張力類型(1) 「政治自我」與「文化自我」
8
2:1. 張力類型(1) : 「政治自我」與「文化自我」
山崎闇齋﹙ ﹚: 「方今彼邦,以孔子為大將,孟子為副將,牽數萬騎來攻我邦,則吾黨學孔孟之道者為之如何?」 … 曰:「不幸關逢此厄,則吾黨身披堅,手執銳,與之一戰而擒孔孟,以報國恩,此即孔孟之道也。」 參考:原念齋:《先哲叢談》(江戶:慶元堂、擁萬堂,文化13(1816)年刊本)卷3,頁4下-5上。
9
山崎闇齋及其墨跡
10
2:1. 張力類型(1) : 「政治自我」與「文化自我」 日據時代﹙1895-1945﹚的台灣知識份子:
連橫(雅堂, ): 《台灣通史》 「棄地遺民」
11
2:1. 張力類型(1) : 「政治自我」與「文化自我」 日本籍與漢文化 日據時代﹙1895-1945﹚的台灣知識份子:
參考:‧楊肇嘉( ):《楊肇嘉回憶錄(一)》(台北:三民書 局,1977)。 ‧葉榮鐘( ):《小屋大車集》(台中:中央書局, )。 ‧ 鍾逸人(1921-):《辛酸六十年──二二八事件二七部隊長鍾逸 人回憶錄》(台北:自由時代出版社,1986)。 ‧吳濁流( ):《亞細亞的孤兒》(台北:遠景, 1993) 中的「胡太明」。
12
2:1. 張力類型(1) : 「政治自我」與「文化自我」 日據時代台灣人的五種「身分」: 在台灣的台灣人 在日本的台灣人 在中國的台灣人
在中國的日本人 在中國的中國人 參考:陳昭瑛:《台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台北: 正中書局,2000),頁314。
13
2:1. 張力類型(1) : 「政治自我」與「文化自我」 福澤諭吉﹙ ﹚: 日本萬元紙鈔中的福澤諭吉像
14
2:1. 張力類型(1) : 「政治自我」與「文化自我」 「文化自我」— 儒者 「政治自我」— 日本人
福澤諭吉: 主張人生而平等,又為維護本國利益主張掃蕩台灣。 「文化自我」— 儒者 「政治自我」— 日本人 參考: 福澤諭吉:《學問のすすめ》(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02),頁3; 中譯本:群力譯:《勸學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頁2。 福澤諭吉:〈台灣騷動〉,《時事新報》1896年1月8日社論,收入: 〈福澤諭吉的台灣論說(二)〉,《台灣風物》41卷2期,引文見頁77。
15
2:1. 張力類型(1) : 「政治自我」與「文化自我」 福澤諭吉:
「『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這就是說天生的人一律平等,不是生來就有貴賤上下之別的。」 「海外領土的小紛擾雖非國家的大事,但是影響卻不少。我欲再向當道勸告;應該當機立斷,一舉消除禍根,永久斷絕騷動之患。」
16
3. 張力類型(2) 「文化自我」與「文化他者」
17
3:1 張力類型(2) : 「文化自我」與「文化他者 」 伊藤仁齋﹙1627-1705﹚:
「…茍有禮義,則夷即華也。…吾開國元年,實丁周惠王十七年。到今君臣相傳,綿綿不絕。尊之如天,敬之如神,實中國之所不及。夫子之欲去華而居夷,亦有由也。 」 參考:伊藤仁齋:《論語古義》,收入《日本名家四書詮釋全 書》(東京:鳳出版,1973,第三卷),卷5,頁137- 138。
18
3:1 張力類型(2) : 「文化自我」與「文化他者 」 荻生徂徠﹙1666-1728﹚:
「若夫吾邦之美,外此有在,何必傅會《論語》,妄作無稽之言乎?夫配祖於天,以神道設教,刑政爵賞,降自廟社,三代皆爾,是吾邦之道,即夏商古道也。今儒者所傳,獨詳周道,遽見其與周殊,而謂非中華聖人之道,亦不深思耳…」 參考:荻生徂徠:《論語徵》,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名家 四書註釋全書》(東京:鳳出版,1973),第7卷,頁 。
19
伊藤仁齋墨跡 荻生徂徠墨跡
20
3:1 張力類型(2) : 「文化自我」與「文化他者 」 石田梅岩﹙1685-1744﹚:
「我國之神明,慣以親近為本,以遠為不敬,因或有願望於物,以願狀祈於神明,完成其願之時,如初始之願狀,建鳥居,為修覆神社也,如此接受人之願等。然聖人曰敬而遠之,有雲泥之違。以是見之,好儒學者,背我朝之神道,可謂罪人也。」 參考:石田梅岩:《都鄙問答》,〈問云「遠鬼神」之事之 段〉,收入柴田實編:《石田梅岩全集》(東京:石門 心學會,1956),頁45-47。
21
3:1 張力類型(2) : 「文化自我」與「文化他者 」 文化自我:日本文化 vs. 文化他者:中華文化
22
4. 張力類型(3) 「政治自我」與「政治他者」
23
4. 張力類型(3) :「政治自我」與「政治他者」
朱舜水﹙ ﹚: 「我中夏淪胥,外夷閏位…是以通播異邦,流離一十三載,間關瀚海…乃忽有安南國王檄召區區…國王之識習局於褊淺,而才氣頗近高明。讒夫鴞張,極力煽其焰;元臣箝口,無或措一辭。獨力支撐,四面叢射… 」 參考:朱舜水:〈安南供役紀事〉,收入《朱舜水集》(北 京:中華書局,1980),卷2,引文見頁14。
24
4. 張力類型(3) :「政治自我」與「政治他者」
朱舜水及其墨跡
25
朱舜水的一生
26
4. 張力類型(3) :「政治自我」與「政治他者」
李春生﹙ ﹚: 「惟是新恩雖厚,舊義難忘。予雖忝為棄地遺民,自願改妝入籍,然此等慘目傷心之景,在他人興高采烈,務期爭先快睹,獨予則任慫恿,終是不忍躬親一視,以免重興賈子之嘆!」 參考:-李春生:《東遊六十四日隨筆》(1896年,福州美華 書局出版); -黃俊傑,古偉瀛:〈新恩與舊義之間──李春生的國 家認同之分析〉,收入:李明輝編:《李春生的思想 與時代》,頁 。
27
4. 張力類型(3) :「政治自我」與「政治他者」
圖片來源:台灣文學評論,第5卷第1期,真理大學台灣文學資料館
28
4. 張力類型(3) :「政治自我」與「政治他者」
政治自我:大明子民﹙朱舜水﹚ 大清子民﹙李春生﹚ vs. 政治他者:日本﹙朱舜水、李春生﹚
29
5. 張力類型(4) 「文化他者」與「政治他者」
30
文化中國 — 作為概念的理想中國 政治中國 — 作為實體的現實中國 5. 張力類型(4) :「文化他者」與「政治他者」
現代日本人的中國觀之雙重結構: 「文化中國」 vs. 「政治中國」 文化中國 — 作為概念的理想中國 政治中國 — 作為實體的現實中國
31
6. 結論: 東亞交流經驗的啓示
32
6:1 人的「自我」浸潤在社會政治脈絡之中,並與社會政治生活密切互動。
6:1 人的「自我」浸潤在社會政治脈絡之中,並與社會政治生活密切互動。 「關係的自我」 (relational self) 2. 「超越的自我」 (transcendental self)
33
6:2 在東亞文化交流圈中經由認識「他者」,而建構「自我」的意象與認同感,並且是「作為社會群一份子的」「自我」與「他者」發生互動。
6:2 在東亞文化交流圈中經由認識「他者」,而建構「自我」的意象與認同感,並且是「作為社會群一份子的」「自我」與「他者」發生互動。 參考:-《燕行錄》(首爾: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 - 小島晉治編:《幕末明治中國聞見錄集成》(東京: ゆまに書房,1997)。 - William W. Stowe, Going Abroad: European Travel in Nineteenth- Century American Cultur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34
6:3 東亞的「自我」與「他者」都浸 潤在時 間概念之中。 [唐]陳子昂
35
6:4 在「自我」、「他者」、「文化」 、「政治」之中,以「文化自我」最為重要。
6:4 在「自我」、「他者」、「文化」 、「政治」之中,以「文化自我」最為重要。 自我 文化認同 政治認同 他者
36
閱讀作業 黃俊傑:〈中日文化交流史中「自我」與「他者」的互動:類型及其涵義〉,《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4卷第2期(總第8期)(2007年12月),頁 , 收入黃俊傑: 《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0),第2章,頁39-60。 2.黃俊傑:〈十八世紀東亞儒者的思想世界〉,收入同上書,第3章,頁61-84。
37
延伸閱讀 《燕行錄》(首爾:東國大學出版部, 2001)。 2. 小島晉治編:《幕末明治中國聞見錄集成》(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
2. 小島晉治編:《幕末明治中國聞見錄集成》(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 3. William W. Stowe, Going Abroad: European Travel in Nineteenth- Century American Cultur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38
思考問題 如果您是17世紀日本儒者山崎闇齋的學生,請問您如何回答山崎先生的問題?為什麼?
李春生與連橫等台灣知識份子,在1895年割台以後,自稱為「棄地遺民」,為什麼?您同意他們這種稱呼嗎?為什麼?
39
關鍵詞 自我 他者 接觸空間 政治認同 文化認同
40
概念圖
41
演講內容摘要
43
白月亮,掛天上,散發著清明的光 流浪的我在曠野上,
有你在身旁,有你在身旁 白月亮,明又亮,散發著溫暖的光 你在路上,靜靜唱,像那家園的光 你在路上,輕輕唱,多像那家裡的光 多像那家裡的光
44
啊!啊!有你在身旁,有你在身旁 白月亮,明又亮,散發著溫暖的光 躺在山頂上,耳畔聽著悠揚的歌唱 睡在月亮旁,睡在月亮旁,
有你在身旁,在身旁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