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核心三十古文選讀.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核心三十古文選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核心三十古文選讀

2 大同與小康 4-07 諫逐客書 4-09 典論論文 4-11 漁父 5-02 勸學 5-04 勸和論 5-06 與陳伯之書 5-09 鴻門宴 5-11 原君 5-13

3 大同與小康

4

5 題解 五帝時期為博愛無私、天下為公的大同之治,而三代之英則是謹守禮義、天下為家的小康之治。
孔子感嘆魯國禮義衰壞,藉與言偃的對話,流露對大同世界的嚮往之情,揭示儒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全文結構嚴密,層次分明,語言精鍊且流暢。 回目次

6 十三經之特色 三禮 書名 特色 《周易》 長於說理 《尚書》 中國散文之祖 《詩經》 韻文、純文學之祖,質樸寫實 《周禮》 記制度,長於記事
《儀禮》 記禮儀,長於記事 《禮記》 議論記述豐富,文詞並茂 三禮

7 書名 特色 《公羊傳》 解經,釋義例,疏於傳事 《左傳》 記事,文字優美 《穀梁傳》 善於經,婉而清,其失也短 《爾雅》 為分類釋義之辭書
《孝經》 旨在明孝道及孝治,在諸經中字數最少 《論語》 記孔子之言語行事 《孟子》 議論宏肆,辨理最明 春秋三傳 回目次

8 十三經之內容 書名 內容 《周易》 初為卜筮之書,經《十翼》闡釋後,即為哲理之 書。 鄭玄《六藝論》言《易》有三易:簡易、變易、 不易。
 書。 鄭玄《六藝論》言《易》有三易:簡易、變易、  不易。 共分六十四卦,始於乾卦,終於未濟卦。 《尚書》 散文之祖:中國最早史書。 分典、謨、訓、誥、誓、命六體。 《詩經》 匯集春秋中葉五、六百年間的作品,非一人一地  一時之作。 為古文經,西漢毛亨傳。 最早詩歌總集;韻文之祖;純文學之祖;北方文  學代表

9 書名 內容 《周禮》 相傳為周公所作 記先秦理想官制 《儀禮》 記古代禮儀,凡十七篇 《禮記》 孔子弟子及其後學所記 為儒家禮治主義與人格教育的重要典籍 《大戴禮》:西漢戴德篇,計八十五篇 《小戴禮》:戴聖編,凡四十九篇。為十三經中  之《禮記》

10 書名 內容 《公羊傳》 以解經為主,多釋義例而少記史事 晉范寧評其書:辯而裁,其失也俗 《左傳》 編年紀事體,以魯史為中心,旁及同時代各國  之事 晉范寧評其書:豔而富,其失也巫 《穀梁傳》 以解釋義例為主,但傳義之精,為《公羊》所  不及 晉范寧評其書:婉而清,其失也短

11 回目次 書名 內容 《爾雅》 最早之訓詁書、字書 本屬「小學」,古人以小學為通經之階,故列 入經部 《孝經》 諸經中字數最少者
 入經部 《孝經》 諸經中字數最少者 多記曾子言行,是發揚孝道之書 《論語》 由孔子弟子與再傳弟子編輯而成 凡二十篇,起自〈學而〉,終於〈堯曰〉 《孟子》 非出於一人之手,非輯於一時 始〈梁惠王〉,終〈盡心〉 最晚加入十三經者 回目次

12 三禮之比較 書名 作者 內容 特色 《周禮》 傳為 周公 所作 1.記古代官制 2.共分六部: 〈天官〉、〈地官〉、 〈春官〉、〈夏官〉、
〈秋官〉、〈冬官〉 3.〈冬官〉亡佚,用  〈考工記〉補足 1.原名《周官》,  西漢劉歆改稱  《周禮》 2.十三經之一,  屬古文經

13 書名 作者 內容 特色 《儀禮》 古文家以為 周公所作, 今文家以為 孔子所定 1.記古代禮儀 2.三禮之中成書  最早者 3.大都記載當時  通行禮制 1.本名《士禮》,  漢代稱《禮》 2.十三經之一,  屬今文經

14 回目次 書名 作者 內容 特色 《禮記》 1.孔子弟子 及後學所 記 2.西漢博士 戴聖編定 1.解釋《儀記》之 書 2.為人格教育之重
 及後學所  記 2.西漢博士  戴聖編定 1.解釋《儀記》之  書 2.為人格教育之重  要典籍 3.共四十九篇,或  言哲理,或論政  治制度,或記禮  樂制度,或述生  活儀禮 1.〈大學〉、  〈中庸〉原為 其中之兩篇 2.〈禮運大同  篇〉乃中國最 早之政治理想 3.十三經之一,  屬今文經 回目次

15 課文賞析 本文為論說文。 首段說明孔子抒發政治理想的原委。 二、三段以正反對比比較「大同」與「小康」的差異。
全文呈現了儒家的崇高理念,表現出「德化」的大同之志與「禮治」的小康之治,進而延伸至民主政治的省思。

16 鮮明刻劃孔子形象 善用排比手法,對比大同與小康之治 「喟然而嘆」、「蓋嘆魯也」簡單刻劃出一個深沉思想家的形象。
孔子的長嘆,引來子由的疑問,藉之間的對話的鋪陳,減少孔子說教的嚴肅。 善用排比手法,對比大同與小康之治 自然運用排比句式,加強文章氣勢。 句子長短略變,駢散相間,具有戰國後期縱橫家的風格特點。

17 問題討論 試就本文所述,說明大同之治與小康之治各以何 種基礎作為維繫社會的力量? 答:
「大同」之治是天下為「公」的德治社會,人人以仁居心,以公為準則,一切從容中道,用不著藉「禮」來維繫人心。 「小康」之治是天下為「家」,人心與良知的共識低落,不足以維繫人心,為有依靠「禮義以為紀」,方能不致沉淪為亂世。

18 問題討論 大同之治在政治、社會、經濟層面的制度為何?在現今社會是否有實現的可能?請說明理由。 答: 政治層面:對內選賢與能,對外講信修睦
社會層面:推廣孝慈、各得其所、完成男女職分 經濟層面:公開財力民力 二.大同之治為高遠理想的境界,不太可能立即實現,但堅持理想,實現的可能性將提高。

19 問題討論 小康之治雖不如大同之治,但並非全無可取,請說出其可取之處。 答: 小康之治下的人民之所行所為純就己身之利
害加以考量,遜於大同之治的天下為公」, 但其可取之處在於「禮義以為紀」,人民有 共同遵循規範,使社會呈現穩定的局面。 回目次

20 諫逐客書

21

22 題解~「書」的文體 本文文體為「書」,在此是指臣下對君王的「上書」,與朋友之間往來的「書」信有所不同。 時代 說明 戰國以前
上行公文與平行書信同稱為「書」。先秦時臣子的進言,稱為「上書」或「疏」 將「疏」改稱「奏」 用來答謝君恩 用來彈劾人事 用來陳述請求 用來表達異議 後世就以「奏議」的類別泛稱臣民的上書。 到了後世,「書」的名稱才指一般的書信往來。

23 寫作背景 秦王政即位不久後,韓國派遣水利工程師鄭國遊說秦王,修築三百餘里的灌溉渠道,以消耗秦國的國力。
秦王 政十年(西元前二三七年),韓國的陰謀被識破,秦宗室大臣趁機進言驅逐所有客卿。 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於是 上書勸諫,終使秦王取消 逐客之令,恢復其官職。

24 本文價值 李斯的〈諫逐客書〉為漢代政論散文與漢賦的先驅;其文章上承戰國 縱橫家的氣勢,下開漢賦的先河。
在春秋戰國時代,策士謀臣為了家國所施展的機鋒,往往在千鈞一髮時巧妙轉移了當政者的觀念,進而扭轉國際情勢,發揮了救亡圖存的效能。如春秋時期的〈燭之武退秦師〉和戰國末年的〈諫逐客書〉,都提供了雙贏的思考策略,讓危機化為轉機。 全文有理有據,善於鋪陳,文筆縱橫跌宕,句式駢散並用,長短相間,詞藻華麗,節奏明快,與精闢的論點相得益彰。

25 (一)善用排比,增強語勢 (二)駢散並用,錯落有致 (三)巧以設問,起伏文勢 (四)善以映襯,凸顯論點 (五)隨類賦形,豐富設彩
課文賞析~寫作特色 (一)善用排比,增強語勢 (二)駢散並用,錯落有致 (三)巧以設問,起伏文勢 (四)善以映襯,凸顯論點 (五)隨類賦形,豐富設彩 回目次

26 (一)善用排比,增強語勢 本文最大特色即大量使用排比句,寫八位客卿有功 於秦,用了一連串的排比句,顯得證據鑿鑿。如有 關繆公的一組排比句,用「取、得、迎、來」等字, 恰與當前秦王「逐」客相對照。排比句的鋪陳不僅 增強了語勢,同時也形成了和諧的音韻效果。 關閉

27 (二)駢散並用,錯落有致 本文中如自「孝公用商鞅之法」至「至今治彊」,首句為散句,中用排句,繼又出一散句(「獲楚、魏之師」),末以整(整齊)句收束。又如自「惠王用張儀之計」至「功施到今」,起筆為散句,繼用四字型之排句,突換三字型之排句,繼用散句,復用排比句,末又用散句。排偶與散句整散、長短相為錯綜,在語言形式上富有整齊錯落之美;在音節上抑揚頓挫,鏗鏘響亮,富音樂美感,這些都增強了滔滔不絕,雄放不羈的氣勢,所以此文開啟散文辭賦化的風氣,因此曾被後人視為「駢體初祖」。 關閉

28 (三)巧以設問,起伏文勢 本文善用設問句,使文有起伏。 如「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 是設問中的激問,氣勢強,凸顯不卑不亢 的格調。 關閉

29 (四)善以映襯,凸顯論點 文中多處使用映襯中的反襯 如: 「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民人也」 「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
如此便清楚地表達出李斯所要凸顯的論點, 同時也讓秦王可以明瞭「逐客」之矛盾所在。 關閉

30 (五)隨類賦形,豐富設彩 「隨類賦形」,就是描繪不同類別的事物時運用不同的色彩。文章也是如此,設彩可使用有顏色的字眼,也可使用無顏色的字眼。〈諫逐客書〉兩者兼而用之。 有彩 翠鳳之旗、江南金錫、西蜀丹青 無彩 著名產地 昆山之玉、鄭 衛之女、宛珠之簪、 阿縞之衣 名牌 隨和之寶、太阿之劍、纖離之馬、駃騠 品質優良 靈鼉之鼓、犀象之器 奇異神祕 明月之珠、夜光之璧 回目次 關閉

31 問題討論 一、作者用什麼理由說明逐客有害於秦國? 答: 作者透過秦代立國的史實,以及秦王 政身邊的人事物,說明逐客非但無利,而且有害於秦:
(1)以史實駁斥逐客之議:    本文列舉四位秦君用客卿成功的史實,來說明任 用客卿對秦有利,暗示逐客之非。透過歷代君王 (如穆公)求士的客卿來源,可知客卿來自秦國的四 面八方,為以下推論統一的帝國須博取天下之才, 提供了極佳的藍圖。當文章從正面論述,客卿對於 秦國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客不負秦之後,又從反 面加以論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 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彊大之名也。」通 過這種卻客、疏士和納客、求士的不同效果的鮮明 對比,有力地證明逐客的謬誤。

32 問題討論 一、作者用什麼理由說明逐客有害於秦國? 答:
(2)以寶物美女來自天下,反襯秦王重物輕人: 在上一段陳述客卿對秦國貢獻的史實後,文章 似乎已告一段落,但李斯卻以華麗炫目的寶物來 反襯人才的重要,造成本文的另一高潮。李斯從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至「此非所以跨海內,制 諸侯之術也」著眼,比較秦當權者對物、對人的 態度,指出「重物輕人」的危害,進一步論證逐 客之非。從歷史的檢驗,轉入眼前事實的驗證, 抓住秦王愛好聲色、珍寶的心理特徵,以物喻 人,以事明理,進一步說明逐客是錯誤的。

33 問題討論 二、本文被譽為駢文之初祖、漢賦之先聲,文中哪些 鋪陳、對偶的手法可加以印證,試舉例說明。 答:
二、本文被譽為駢文之初祖、漢賦之先聲,文中哪些 鋪陳、對偶的手法可加以印證,試舉例說明。 答: 李斯在〈諫逐客書〉一文,上承戰國 縱橫家的氣勢,下開漢賦的鋪張,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影響力,因此被稱為「漢賦之先聲」。又使用排比、對偶等手法,並且有辭采富麗、音調鏗鏘的特色,也影響了後世「駢文」的產生,因此被稱為「駢文之初祖」。

34 (1)善用排比,增強語勢:   本文最大特色即大量使用排比句,在語言形式和音節上鏗鏘響亮,增強了雄放不羈的氣勢。舉秦君用八位客卿成功的歷史事實,用排比句盡情鋪陳,予人客卿的功績有說不盡之感。   文章列舉秦王享用的異國玩好有十多種珍寶,眾多的美女及音樂,也以排比鋪陳手法,極言其「可寶」,極言秦王樂於享用,接著又用六個「不」字排比句作為假設推論,詞采繽紛,盡情渲染。   排比句的鋪陳不僅增強了語勢,形成和諧的音韻效果,也增添了文章的豐富性。

35 (2)駢散並用,錯落有致:   本文中如自「孝公用商鞅之法」至「至今治彊」,首句為散句,中用排句,繼又出一散句(獲楚、魏之師),末以整(整齊)句收束。又如自「惠王用張儀之計」至「功施到今」,起筆為散句,繼用四字型之排句,突換三字型之排句,繼用散句,復用排比句,末又用散句。排偶與散句整散、長短相為錯綜,在語言形式上富有整齊錯落之美;在音節上抑揚頓挫,鏗鏘響亮,富音樂美感,這些都增強了滔滔不絕、雄放不羈的氣勢,所以此文開啟散文辭賦化的風氣,因此曾被後人追認為「駢體初祖」。

36 (3)隨類賦形,豐富設彩:   〈諫逐客書〉一文運用了隨類賦形、豐富設彩的藝術筆法,如「建翠鳳之旗」的「翠」、「西蜀丹青不為采」的「丹青」,大多數句子的設彩,都不靠顏色字眼;「昆山之玉」、「宛珠之簪」、「阿縞之衣」、「鄭、衛之女」等,用著名產地來設彩;「隨、和之寶」、「太阿之劍」、「纖離之馬」等,用著名物品來設彩;「靈鼉之鼓」、「犀象之器」等,用質量優良來設彩。通過這樣的多方設彩,寶物便顯得琳琅滿目,富麗珍奇;而人物便顯得高雅尊榮、美麗華貴了。

37 問題討論 三、燭之武遊說秦穆公,使秦軍退兵;李斯勸諫 秦王,使秦王取消逐客令。二人所以能遊說 成功,有何共通之處?請說說你的看法。 答:
三、燭之武遊說秦穆公,使秦軍退兵;李斯勸諫 秦王,使秦王取消逐客令。二人所以能遊說 成功,有何共通之處?請說說你的看法。 答: (一)遊說的經過:   (1)《左傳》一書所記載的〈燭之武退秦師〉一 事,起因於秦、晉圍鄭,鄭文公請燭之武遊 說秦穆公退兵。燭之武分析鄭國滅亡有利於 晉,又追述晉國背信的史實,表達鄭國的誠 意,結果秦不但退兵,又駐軍為鄭協防,晉 兵亦退。

38 問題討論 三、燭之武遊說秦穆公,使秦軍退兵;李斯勸諫 秦王,使秦王取消逐客令。二人所以能遊說 成功,有何共通之處?請說說你的看法。 答:
(一)遊說的經過:   (2)李斯〈諫逐客書〉一文,起因於秦王 政十年 時,秦國因韓國間諜鄭國被發現而大逐客卿, 這時李斯剛被免去客卿一職,於被逐途中上書 論述逐客之失。文中列舉了歷代君王任客卿而 富強的史實,並指出秦王重物輕人之失,以及 統御天下的理念。秦王 政看了立刻撤銷逐客 令,並追回李斯。

39 問題討論 三、燭之武遊說秦穆公,使秦軍退兵;李斯勸諫 秦王,使秦王取消逐客令。二人所以能遊說 成功,有何共通之處?請說說你的看法。 答:
(二)二文的共通處:   (1)二文均提及先王的做法和結果。   (2)二文均針對遊說的對象,作利與不利的層層 申論。   (3)二文的措詞均得體而客觀,不卑不亢。   綜而言之,二文遊說成功的理由,首在以對方為前提,為對方設想,又暗藏著不利於國的負面假設,因此贏得了共識。 回目次

40 典論論文

41 題解~昭明文選 編著者 南朝 梁 昭明太子 蕭統編選 選錄作品 書中選錄了自先秦至齊、梁的一百三十位知名作者和少數佚名作者的詩文辭賦
選錄篇章 七百餘篇,分為三十八類,共三十卷 選錄標準 1.以「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為標準 2.不選經、子的篇章 3.史書只選錄「綜輯辭采」、「錯比文華」  的論贊體 價值 1.中國現存編選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 2.是研究南朝梁以前文學的重要參考資料

42 題解~典論 《典論》一書,是東漢獻帝建安末年,曹丕為魏王太子時(約西元二一八年)精心撰寫的論著,內容廣泛,於評人論事、修己處世,皆多所論列,然今僅存〈自敘〉及〈論文〉兩篇。 《典論‧論文》為中國文學批評之祖。曹丕突破儒家的傳統觀念,強調文學的價值和作用,闡述文章的體裁和特徵,探討作家的氣質才性和作品風格的關係,指出文學批評應持的正確態度。 回目次

43 作者 曹丕,字子桓 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曹操次子 生於東漢靈帝 中平四年 (西元187年) 卒於魏黃初七年 (西元226年) 年四十

44 作者 文武雙全 文才 1.八歲便能提筆為文,博覽古往今來的經典注 釋,融會貫通諸子百家的學說。好文學,以著 述為務。
2.為魏王太子時,著《典論》十二篇,其中《典 論‧論文》為中國最早的文學批評之祖。 3.曹丕命劉劭、王象、繆襲等人編纂中國第一部 類書《皇覽》,開官方編纂類書之先河。 4.〈燕歌行〉是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詩。 5.著作:《魏文帝集》 武才 自幼隨父於軍旅,善於騎馬射箭,後為五官中郎將

45 作者 建安二十二年(西元二一七年),立為魏王太子。
二十五年(西元二二○年),曹操死,嗣位為丞相、魏王,同年自立為帝,都洛陽,國號魏,改元黃初。 在位七年崩,諡文帝。

46 三曹父子之比較 人物 曹操 曹丕 曹植 字號 字孟德,小名阿瞞 字子桓 字子建 世稱 魏武帝 魏文帝 陳思王 著作 魏武帝集一卷
魏文帝集二卷 曹子建集十卷 詩風 為文豪邁,少風流閒雅之致 為詩婉約悱惻,一變乃父豪邁雄沉之風 其詩慷慨雋逸,無丕之柔媚

47 詩歌之成就 詩篇多寫男女離愁別恨,善於表達婉約悱惻的感情。沈德潛《古詩源》說:「子桓詩有文士氣,一變乃父悲壯之習矣。要其便娟婉約,能移人情。」 在曹丕之前,只有東漢張衡的〈四愁詩〉是七言形式,但第一句夾有「兮」字,還未完全擺脫《楚辭》的影響。 曹丕的〈燕歌行〉二首被認為是中國七言詩發展中的成立之作,此詩雖句句押韻,形式上還不成熟,但對七言詩的發展具有開創性意義。

48 鍾嶸《詩品》 評論曹操父子三人 人物 等級 說明 曹操 下品 曹丕 中品 率直如偶語 曹植 上品 極盡譽美之辭

49 國學常識~建安七子 姓名 王粲 徐幹 字號 仲宣 偉長 經歷 與曹植並稱「曹王」,官侍中 為曹操僚屬 長處
長於辭賦,張、蔡不過也。被譽為七子之冠冕 長於辭賦,粲之匹也,張、蔡不過也 缺失 然於他文,未能稱是。惜其體弱,不足起其文 時有齊氣 著作 王侍中集 中論、徐偉長集

50 國學常識~建安七子 姓名 陳琳 阮瑀 字號 孔璋 元瑜 經歷 為曹操記室,軍國書檄多出其手 曹操辟為司空軍謀祭酒 長處 章表書記,今之雋也
缺失 章表微為繁富 著作 陳記室集 阮元瑜集

51 國學常識~建安七子 姓名 應瑒 劉楨 字號 德璉 公幹 經歷 曹操辟為五官中郎將文學 與曹植並稱「曹劉」,曹操辟為丞相掾 長處
斐然述作,才學足以著書 五言詩之善,妙絕時人。鍾嶸《詩品》列為上品 缺失 和而不壯 壯而不密 著作 應德璉集 劉公幹集

52 國學常識~建安七子 姓名 孔融 字號 文舉 經歷 ‧時稱孔北海、孔少府 ‧漢獻帝為北海相,後被曹操殺 長處 體氣高妙 及其所善,揚、班儔也
缺失 雜以嘲戲 不能持論,理不勝辭 著作 孔北海集

53 國學常識~中國文學批評名作 篇(書)名 作者 探討內容 地位特色 典論‧論文 魏曹丕 文體、風格、才性、批評態度、作家評述
為中國文學批評之祖 文賦 西晉陸機 創作理論 以賦體形式寫成的創作理論 文心雕龍 南朝梁 劉勰 文學理論 為中國文學批評專書之祖,全書以駢體文寫成

54 國學常識~中國文學批評名作 篇(書)名 作者 探討內容 地位特色 詩品 南朝梁 鍾嶸 五言古詩 為中國最古之詩評專著,將詩作分成上中下三品
二十四詩品 唐司空圖 詩歌創作評述 分詩歌為二十四品(風格)─二十四種境界 六一詩話 宋歐陽脩 作者詩學主張之總結 古代文論有「詩話」一體,即由此始。開後代詩歌理論著作的 新體裁

55 國學常識~中國文學批評名作 篇(書)名 作者 探討內容 地位特色 滄浪詩話 宋 嚴羽 詩人及創作評述
為詩歌批評的名作。嚴羽因此書被譽為宋、元、明、清四朝詩話第一人 人間詞話 民國 王國維 以詞為主 論詞以境界為主,是中國近代文學批評名作 回目次

56 課文賞析~各段簡析

57 批評論 前提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舉例 傅毅、班固伯仲之間 ,而固小之 斯不自見之患 今之文人:建安七子 ,互不相服 正確態度
君子審己以度人,故能免於斯累

58 作家論 簡要評述建安七子的作品, 認為各有所長與不足 王粲、徐幹 長於辭賦,雖張、蔡不過也 陳琳、阮瑀 章表書記,今之雋也 應瑒 和而不壯
劉楨 壯而不密 孔融 體氣高妙,不能持論;及其所善,揚、班儔也 關閉

59 文體論 文體特點 說明 奏議宜雅 1.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惟通才能備其體 2.文章「本同而末異」 書論宜理 銘誄尚實 詩賦欲麗
「本同」,指文章寫作的基本道理相同 「末異」,指文體不同而作法各異 書論宜理 銘誄尚實 詩賦欲麗 關閉

60 文氣論 文以氣為主 氣之清濁有體 曲度雖均,節奏同檢, 至於引氣不齊,巧拙有素 不可力強而致 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關閉

61 文用論 論述文學的社會功能和價值 立論 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不假良史之辭 不託飛馳之勢 聲名自傳於後
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 舉例 西伯幽而演《易》 不以隱約而弗務 周旦顯而制《禮》 不以康樂而加思 關閉

62 文法修辭~映襯 將兩種不同的,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對列比較,從而使語氣增強、使意義更為明顯的修辭方法。 例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例句: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例句: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 例句:貧賤則懾於飢寒,富貴則流於逸樂,遂營 目前之務,而遺千載之功。

63 文法修辭~錯綜 上下兩句語詞的次序,故意弄得參差不齊,叫做錯綜交蹉語次。 例句: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
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 回目次

64 問題討論 一、曹丕認為文氣「不可力強而致」,「雖在父 兄,不能以移子弟」,你贊同這個論點嗎? 請說說你的看法。 答:
一、曹丕認為文氣「不可力強而致」,「雖在父 兄,不能以移子弟」,你贊同這個論點嗎? 請說說你的看法。 答: 曹丕強調氣的「不可力強而致」,「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不免流於「天才決定論」。而且強調作家個別的才性,忽略了作品風格是作家生活的環境和藝術素養的結果,因此他的說法不夠周延。後天的努力、經驗的增廣、環境的改變,都會影響作家風格的改變。

65 問題討論 二、古今中外哪些作家「不以隱約而弗務」?哪些「不以 康樂而加思」?請各舉一、二例加以說明。 答: (1)不以隱約而弗務─
1.如曹家被抄後,曹雪芹在艱苦的環境中即使窮得常 常「舉家食粥」,依然勤力創作《紅樓夢》。 2.吳敬梓家產淨盡,科舉落第之後,益發貧困潦倒, 仍不斷寫作,攻擊時弊,文名漸漸傳遍江南,成為 文壇盟主。 3.劉俠十二歲時罹患罕見的「類風溼性關節炎」,發 病時手腳腫痛,行動不便,自此身心飽受病痛煎熬, 不但持續寫作,還成立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4.張拓蕪也是典型的苦學成功和殘而不廢的堅強鬥士, 中風殘障後,寫下自傳性系列作品,風行四方。

66 二、古今中外哪些作家「不以隱約而弗務」?哪些「不以
康樂而加思」?請各舉一、二例加以說明。 答: (2)不以康樂而加思─ 1.袁枚半生富貴,還擁有著名的隨園,生活優渥富裕,然以詩名聞當世,提倡「性靈說」,為「江右三大家」之一。 2.德國文豪歌德家庭環境富裕和樂,但無論其天賦與境遇多優越,仍以無比的堅毅與努力才能完成許多傑作,躋身世界文壇,成為浪漫主義的先驅。

67 問題討論 三、作者認為「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 之常期」,面對短暫的人生,你認為有哪些方式或作 為可以使人「不朽」? 答:
三、作者認為「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 之常期」,面對短暫的人生,你認為有哪些方式或作 為可以使人「不朽」? 答: 除了傳統「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之外,在資訊日新月異的網路世界中,「不朽」可以有很多新方式。諸如網路文學的形式,可以在網誌上盡情創作,擁有粉絲,獲得肯定;或是像臺東 陳樹菊阿嬤一樣,她獲選為《時代》雜誌全球一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證明了「影響力」絕非菁英階層的專利。以一個平凡菜販微薄的收入,積蓄難以想像的能量;刻苦簡約的生活,釋放出沒有邊際的愛心;對自己百般省儉,對助人卻極盡慷慨,活出臺灣的素樸和驕傲。

68 問題討論 四、作者以「融等已逝,惟幹著《論》,成一家 言」收束全文,其用意為何?請說說你的看 法。 答:
「融等已逝」正呼應前文「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惟幹著《論》,成一家言」則呼應前文「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未若文章之無窮」。作者以此收束全文,主要是再次肯定「立言」之價值,藉此凸顯此段「文用論」之論點。此外,作者也藉由建安七子為例,提醒自己要以「著書立說」之不朽盛事,創造自己生命永恆之價值。 回目次

69 漁父

70 題解 文中以第三人稱的口吻敘寫,運用對比手法,清楚地呈現兩種不同的處世態度: 文末以漁父〈滄浪歌〉作結,饒富餘韻,耐人尋
味。通篇全用對話,也是本文的寫作特色,對後 世以主客對答形式寫賦的手法,影響甚大。 人物 處世哲學 漁父 與世推移、明哲保身 屈原 潔身自持、堅貞執著

71 楚辭 作者 ‧楚辭的主要作者是屈原,作有離騷、九歌、 九章、天問等不朽作品。 ‧新莽時期,劉向輯錄屈原、宋玉等人作品,
編成楚辭一書,共十六卷,今已亡佚。 背景 ‧收錄中國戰國時期楚地詩歌的詩集。 ‧戰國時代由楚國詩人(主要是屈原)吸收南方 民歌、上古神話、傳說精華,融合詩經南下 的影響,創造出的一種韻文。 特色 ‧採取三言至八言參差不齊的句式。 ‧ 書楚語,作楚聲,記楚地,名楚地,故名為 楚辭。

72 楚辭 內容 (共16卷) 屈原 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 宋玉 九辯、招魂 景差 大招 賈誼 惜誓 淮南小山 招隱士 東方朔
七諫 嚴忌 哀時命 王褒 九懷 劉向 九嘆

73 楚辭 內容 1.楚辭中習用的語助詞有「兮」、「些」、「也」 2.吸收楚國民間的語言和南方歌謠中的形式與韻
等字。 2.吸收楚國民間的語言和南方歌謠中的形式與韻 律,使用長句以及駢句鋪陳雄大的詩篇,展現 唯美浪漫的感情。 3.為戰國末年楚國江漢流域為主的南方詩歌總 集,由於環境富饒,內容多為描述個人情志與 幻想,鋪張而浪漫。 4.多用偶詞駢語,以閎博富麗勝。 5.字數以五、六、七言句較多。 6.句子長短不一,篇幅較長,章句較少重疊。

74 楚辭 價值 1.僅次於詩經的中國歷史上第二部詩歌作品集, 與詩經同成為之後兩千多年內中國古代詩歌發 展的源頭。 2.南方文學之代表。
3.南方詩歌之總集,亦為總集之祖。 4.上承詩經,下開漢賦。為後代辭賦之祖。 注疏 1.(東漢)王逸將楚辭加上自作九思,與班固二 敘,為十七卷,而各為之注,成《楚辭章句》。 2.(宋)洪興祖撰《楚辭補注》。 3.(宋)朱熹撰《楚辭集注》。 4.(清)王夫之撰《楚辭通釋》。 回目次

75 作者 屈原,名平,字原,戰國楚人 生於楚宣王二十七年 (西元前三四三年) 約卒於頃襄王二十二年 (西元前二七七年) 年約六十七歲

76 時代背景 當時楚國在外交上,分為二大派別: 1.屈原在政治上主張聯齊抗秦,受親秦派上官大夫靳尚等人讒言所害而被疏遠。
2.頃襄王時,屈原得罪令尹子蘭,被流放至  湖南 湘、沅流域一帶。 派別 主張 代表人物 親秦派 取媚於強秦 上官大夫靳尚、令尹子蘭 抗秦派 主張連齊抗秦 昭睢、屈原

77 國學常識~詩經VS楚辭 書名 詩經 楚辭 時代 西周初:春秋中葉(或簡稱春秋時代) 戰國:兩漢 (或簡稱戰國時代) 地區 北方(黃河流域)
南方(長江流域) 句法 以四言為主 長短自由,以六言、七言為多 風格 重寫實 重浪漫 內容 取材社會生活 描寫個人情感,多寫神話

78 國學常識~詩經VS楚辭 書名 詩經 楚辭 辭藻 溫柔敦厚 浪漫神祕 作者 由採詩、獻詩而來,作者多不可考
作者為屈原、宋玉、景差、賈誼、東方朔等人 價值 1.四言古詩代表 2.韻文之祖 3.純文學之祖 4.十三經之一 1.辭賦之祖 2.其中離騷為六才子書 之一 (六才子書:莊子、史記、杜詩、西廂記、水滸傳、離騷)

79 國學常識~離騷 時間 約寫成於楚懷王十六年(西元前三一三年) 背景 屈原被上官大夫讒毀而離開郢都時所作。 內容
全詩共三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九十字 價值 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長篇抒情詩 篇名意義 遭遇憂患 ‧司馬遷引淮南王:「離騷者,猶離 憂也。」 ‧班固〈離騷‧贊序〉:「離,猶遭 也;騷,憂也。明己遭憂作辭也。」 ‧〈離騷〉是屈原遭遇憂患所作。 離別的憂愁 王逸《楚辭章句‧離騷‧序》:「離,別也。騷,愁也。」

80 國學常識~九歌 除末篇〈禮魂〉為送神曲外,其餘十篇各祭一神。 〈東皇太一〉 〈雲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東君〉 〈河伯〉 〈山鬼〉 〈國殤〉 〈禮魂〉

81 國學常識~天問 1.是一首奇特長詩,多是四字句,通篇用問話的口氣,一連提出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 2.內容上涉及天文地理、神話傳說、歷史故事、楚國政事及詩人自己的生活等,舉凡天地間一切顯象事理以為問,猶現在說的「自然界的一切問題」 。 3.因此〈天問〉表現出屈原廣博的知識和豐富的想像力。

82 國學常識~九章 是九篇作品的總稱,多為詩人流放期間片斷的生活紀錄。 〈惜誦〉 〈涉江〉 〈哀郢〉 〈抽思〉 〈懷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頌〉 〈悲回風〉 回目次

83

84 課文賞析 1.以第三人稱敘事觀點來描寫 2.本文採用韻散相間的語言形式,和設為問答的藝術手法,生動地表現了屈原志潔行芳、孤介特立的高尚品格。
1.以第三人稱敘事觀點來描寫 2.本文採用韻散相間的語言形式,和設為問答的藝術手法,生動地表現了屈原志潔行芳、孤介特立的高尚品格。 描寫屈原被放逐後的形象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敘述漁父與 屈原的問答 (主客問答) 漁父問原因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屈原作解釋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85 課文賞析 敘述漁父與 屈原的問答 (主客問答) 漁父勸導 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自令放為 屈原答辯
(勸其與世同流) 屈原答辯 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堅守節操,寧死不屈) 結局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不復與言 「道不同不相為謀」,漁父無法說服屈原,但他不慍不怒,仍然保持著隱者的超然風度

86 角色鮮明對比 漁父既作為一種結構上的穿插和線索,又作為一種與屈原精神反差的對比,形成強烈的藝術效果。 漁父 屈原 形象
避世隱身,欣然自樂的隱者形象 顏色憔悴,形容枯槁的思索者、痛苦者形象 處世 哲學 老子「和其光,同其塵」、莊子「虛與委蛇」 高馳而不顧,堅定了他沉江殉國的決心

87 語文運用 語言 運用上 對話多用對偶、排比辭格,概括力強,加強了作品的氣勢和感情色彩,讀來音節整齊勻稱,鏗鏘有味。 行文上
1.在自由的散體風格中,又多駢偶 2.敘述描繪,又以對白與歌詩相互應和 3.直抒亦蘊蓄,整飭錯落,參差有致, 富於旋律美,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88 文章韻腳 段落 韻腳 韻部 第一段 清、醒 耕部 第二段 移、波 歌部 釃、為 支部 第三段 衣 微部 埃 之部 第四段 清、纓 濁、足
「微」、「之」通韻 之部 第四段 清、纓 濁、足 屋部 回目次

89 文法修辭~映襯 將兩種不同的,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對列比較,從而使語氣增強、使意義更為明顯的修辭方法。 例句:
1.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2.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90 文法修辭~對偶 在語文中,上下兩句,字數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對,稱為「對偶」 。 例句: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91 文法修辭~設問 修辭學上指講話行文時,忽然由平敘的語氣變為詢問的語氣。就內容而言,設問可分為激問、提問、疑問。
例句: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     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 回目次

92 問題討論 一、屈原見楚國大勢已去,憂愁悲憤,遂投汨羅 江自盡,你如何看待他的行為? 答:
一、屈原見楚國大勢已去,憂愁悲憤,遂投汨羅 江自盡,你如何看待他的行為? 答: 面對無力回天的政治現實,在屈原的時代中,他不得不選擇自沉來作為對現實的控訴,這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強烈手段,是一種歷史的悲劇,令百代以下的讀者,不由得為他一掬同情之淚。然而,處於現代社會也許也會面臨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但是我們有更多的選擇與機會,可供協助的管道也相對增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是活在現代的我們比屈原幸運之處。

93 問題討論 二、文末「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你認為漁父 的「笑」蘊含什麼想法? 答:
二、文末「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你認為漁父 的「笑」蘊含什麼想法? 答: 人生際遇有時不是只靠個人努力或堅持就可扭轉。我相信屈原也明白這個道理,只是他滿懷著家國情愛且固執地分別忠貞、對錯與是非,因而他抑鬱寡歡,非常不快樂。人生快樂與否未必和個人的努力成正比,有時要依現實情勢而定,孔子曾經說過:「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也是這個道理。至於屈原,為保有個人清白,護衛個人的價值信仰,與亂世對抗,其情可憫,勇氣可嘉,但也註定是個悲劇人物。所以漁父對他說:「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意思是,他被流放不是因為楚懷王或靳尚、子蘭這些人所造成,是他自己造成的。(答案接下頁)

94 就像滄浪之水(一如人世)本有清濁,我們無力改變,但濯纓、濯足還有選擇的機會,也全憑個人意志。而今,在漁父勸屈原「不凝滯於物、與世推移」之後,屈原仍堅定地要「潔身自持」,顯然這是屈原個人堅不可摧的價值信仰,若要放棄或改變,屈原就不成屈原了。但是,在漁父的立場,與世推移,和光同塵,未必等於放棄對國家忠貞、對自己忠誠,也無損於人品之高潔。所以漁父「莞爾而笑」,這個笑不是睥睨不屑,這個笑應該有「好小子!隨便你吧!」的意味。

95 問題討論 三、人生在世,困境在所難免。一旦遭逢困境, 你會如何因應? 答:
三、人生在世,困境在所難免。一旦遭逢困境, 你會如何因應? 答: 困境是一帖毒藥,也是一帖補藥,端看個人如何去面對。選擇逃避困境或因困境而沉淪於萬劫不復之深淵時,困境對人而言就如毒品,戕害身心甚鉅,屈原的「自沉殉國」即是如此。倘若遭逢人生困境,能夠坦然面對進而尋求超越,應世的種種能力會被激發出來,生命的韌性也會被強化,一如補品,可以增強無比的生命能量。人生有無限的美好,困境來臨時,因應之道則是轉個心念,學習與困境和諧共處,困境就不會成為絕境。所以,遭遇困境,要面對它,理解它,進而超越它。 回目次

96 勸學

97 題 解 出處: 本文節選自《荀子.勸學》 篇(依據清代王先謙校注 《荀子集解》 ,藝文印書 館印行)
題 解 出處: 本文節選自《荀子.勸學》 篇(依據清代王先謙校注 《荀子集解》 ,藝文印書 館印行) 題意: 〈勸學〉篇是《荀子》全書的第一篇,勸,勉勵。學,指為學。勸學,勉勵士人努力為學,以成為一位學問淵博、品德高尚的人。文中論及包括學習環境、態度、為學目的等,至今仍具深遠啟發。 宋台州公使庫刻本《荀子》書影 現存日本

98 荀子名言:「化性起偽」(偽,人為,即學習)
題 解 背景: 荀子主張性惡說,認為人性是趨向於惡的,人們長成以後所以會行善,都是後天人為的成果。所謂「人為」,指的就是為學,因此《荀子》特別重視為學。〈勸學〉則是專門討論為學的專篇。 延伸成語: 「青出於藍」、「鍥而不舍」、「口耳之學」等等,都是出自本文;千百年來一直流傳於後,成為人們相互勉勵或警惕的格言。 荀子名言:「化性起偽」(偽,人為,即學習)

99 作者 荀子生平大要 荀子遺聞軼事 孟荀思想比較

100 孟荀思想比較 儒家 性善說 意志天 孟子 孔子 重仁義 法先王(堯舜) 孟子稱孔子 「聖之時者」 性惡說 荀子稱孔子 「聖之全者」 自然天
重禮樂 性惡說 自然天 法後王

101 思想探究 「天行有常」的自然觀 「化性起偽」的人性論 「隆禮重法」的政治觀 邯鄲荀子中學的荀子雕像

102 荀子的文學成就 荀子注重文學的實用性,遠超過文學的藝術性: (一)實用的文學觀: 他在非相篇中說:「凡言不合先王,不順禮義,謂之姦言。」這種言論,已開後世宗經、徵聖、明道、致用的先河,成為儒家傳統的文學觀。 (二)多駢詞儷句,對仗工整: 〈勸學〉篇即為代表,有人推尊荀子為駢體文宗祖。

103 荀子的文學成就 (三)漢賦之祖: 屈原的《楚辭》,荀子的《五篇賦》(禮賦、知賦、雲賦、蠶賦、箴賦),論者皆以為漢賦之祖。荀子是「以賦名篇」的第一人,其問答的形式與詠物說理的性質,影響漢賦的形式和內容,直接而明顯。 (四)重視通俗文學的教化功能 : 荀子書中有一篇成相辭,體裁是當時流行的歌謠體,荀子借用它來闡揚為君、治國、尚賢的道理。這類作品節奏明快,與後世民間說唱文學相似,荀子借用它宣揚自己的思想,可見荀子非常了解通俗文的教化功能。

104

105 寄深奧的道理於淺顯貼切的譬喻中 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木受繩則直」
舉例:使用五個譬喻 闡述道理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木受繩則直」 「金就礪則利」 學不可以已

106 寄深奧的道理於淺顯貼切的譬喻中 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 先以蒙鳩、射干為例, 再以「蓬生麻中」、
舉例:使用譬喻 闡述道理 先以蒙鳩、射干為例, 再以「蓬生麻中」、 「白沙在涅」、「蘭槐之根」作比,說明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

107 一、荀子重視「為學」,其原因何在? 答:荀子主張性惡說,認為人性趨向於惡,他在性惡篇中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偽」是「人為」的意思,人性原本是趨向於惡的,人們長成以後所以會行善,都是後天「人為」的成果。所謂「人為」,指的就是為學,因此荀子特別重視為學,在其著作之中,「勸學」一篇即為專門討論為學的種種問題。

108 二、本文最後評述君子之學與小人之學的區別,具有什麼作用?
答:本文最後指出君子之學的效用是「一可以為法則」、「以美其身」;小人之學的結果是「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以為禽犢」;雖不明言是非高下,但只要讀者稍具判斷能力,即能分別孰好孰壞,而作正確選擇。意在言外,而留給讀者思考的空間,造成令人尋味的特殊效果。

109 三、後世有許多與「為學」有關的成語,都是出自本文,請舉例說明之。
答:本文有一些涵義深刻、富有哲理的語句,頗為後人 傳誦。今天我們常用的成語」青出於藍」,就是從「青 ,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演變而成的,用來比喻後來居 上、後出轉精的道理;「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用來 勉勵人們,勤奮不息,克服困難;「口耳之學」,就是 從「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 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演變而成的,用來警惕人們, 要學有根柢,不能人云亦云。這些耳熟能詳的格言,千 百年來一直流傳在後人口中,成為人們相互勉勵或警惕 的用語。(以上答案僅供參考,文中相似的例證尚多, 請鼓勵學生多舉證。)

110 四、荀子強調誦經、讀禮的重要,請問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具有啟發「為學」的事例?
答:一、本文中有許多譬喻的事例,都對「為學」具有啟發性。二、天地間尚有許多事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鐵杵磨針」等等,不一而足。(以上答案僅供參考,請鼓勵學生多發表己 見。)

111 勸和論

112 題解 出處 《北郭園全集》 動機 咸豐三年中北部的閩粵械鬥及漳州與泉州人的族群衝突,造成社會動亂。 主旨
旨在勸導臺灣百姓應和睦相處,避免械鬥,以消弭族群的對立紛爭 特色 價值 1.論述層次分明,立意高遠,為清代臺灣在地 文人探討族群融合的首篇作品,具有深遠的 歷史意義。 2.鄭用錫撰寫此文,並積極親赴各莊勸說、排 解,傳誦很廣,後鐫刻於後壠(今苗栗後龍 鎮),助益很大。

113 鄭用錫之前的械鬥書寫 均為遊宦之士所寫。他們或以官員身分告諭百姓各釋前怨、恪遵法令,或析論情勢與防制之道,以供其他官員參考,多基於職責而做的官方文書。 作者 文章 藍鼎元 論閩粵民人 徐宗幹 與閩粵紳士 謝金鑾 泉漳治法論 姚瑩 答李信齋論臺灣治事書 回目次

114 作者 鄭用錫,字在中,號祉亭,清臺灣府淡水廳竹塹(今新竹市)人。 自幼勤敏好學,精通經史百家,尤其擅長易經、周禮。
36歲成為首位臺灣本籍出身的進士,因此被譽為「開臺進士」、「開太黃甲」。

115 作者文學成就與主張 古文特色 持論宏大,立意深遠 寫法頗受時文之影響 詩歌風格及特色 語言平易,淺顯質樸 直抒胸臆,不事矯飾
詩中說理,擊壤之風

116 臺灣古典散文重要作家 作家 字號 重要作品與成就 備註 明鄭以前 陳第 字季立 號一齋 其〈東番記〉為臺灣文學史上首篇遊記,兼具史料價值
一代碩儒,精通音韻訓詁 明鄭時期 沈光文 字文開 號斯庵 其〈東吟社序〉是為臺灣第一個詩社「東吟社」作品集作序 被譽為海東文獻初祖、臺灣文學初祖

117 臺灣古典散文重要作家 作家 字號 重要作品與成就 備註 清領前期 郁永河 字滄浪 其《裨海紀遊》為清代首部描述臺灣的遊記專著,寫實精當
書中〈北投硫穴記〉記親探硫穴的奇特景觀 黃叔璥 字玉圃 晚號篤齋 其《臺海使槎錄》,與郁永河《裨海紀遊》並稱為描寫臺灣風土人物景觀的散文雙璧 為首任巡臺御史

118 臺灣古典散文重要作家 作家 字號 重要作品與成就 備註 清領前期 陳夢林 字少林
其〈望玉山記〉文字流麗,將玉山景物動態化、擬人化,想像豐富,傳神有奇趣 編修《諸羅縣志》,為典範之作

119 臺灣古典散文重要作家 作家 字號 重要作品與成就 備註 清領前期 藍鼎元 字玉霖 號鹿洲
其《東征集》、《平臺紀略》書中提出治臺諸多方案,被譽為「籌臺之宗匠」 《東征集》中〈紀水沙連〉一文,濃筆描繪原住民生活風貌,為臺灣文學史上首篇日月潭遊記

120 臺灣古典散文重要作家 作家 字號 重要作品與成就 備註 清領後期 鄭用錫 字在中 號祉亭
其〈勸和論〉層次分明,立意高遠,為清代臺灣在地文人械鬥書寫、探討族群融合的首篇作品 為首位臺灣本籍進士(開臺進士、開臺黃甲)

121 臺灣古典散文重要作家 作家 字號 重要作品與成就 備註 清領後期 吳子光 字士興 號芸閣 晚號鐵梅道人
其岸社文祠學舍記,是為岸裡社(今臺中市神岡區)的文昌祠作記,並描述學舍旁的風光景物 主講文英書院,丘逢甲、謝道隆均為其弟子

122 臺灣古典散文重要作家 作家 字號 重要作品與成就 備註 日治時期 洪繻 原名攀桂 字月樵 號棄生
臺灣民主國潰敗後,潛心於古詩文寫作,著有〈瀛海偕亡記〉、〈中東戰記〉、〈寄鶴齋古文集〉、〈寄鶴齋駢文集〉,富有批判精神與悲天憫人的襟懷 為全才文人,著作之多,為日治時期全臺之冠。有「臺灣詩史」之譽

123 臺灣古典散文重要作家 作家 字號 重要作品與成就 備註 日治時期 連橫 字雅堂 號武公 又號劍花
詩文並茂,其文厚實典雅,臺灣通史序說明修撰《臺灣通史》的動機,並期許吾人發揚種性 致力保存臺灣文獻,校訂有關臺灣著作三十八種為《雅堂叢刊》

124 臺灣古典散文重要作家 作家 字號 重要作品與成就 備註 日治時期 賴和 原名河 筆名懶雲、甫三、灰、走街仙
其小逸堂記記錄了啟蒙老師黃倬其的一生,同時也呈現當時漢學逐漸沒落的實況。賴和一生堅持用漢文創作,具有強烈的反抗意識與批判精神 新舊文學作品均佳。有「臺灣新文學之父」、「臺灣魯迅」之譽 回目次

125

126 課文分析~首段(論點) 原因:分類之心 匪徒 正人君子 不論好壞, 玉石俱焚 結果:人心改變

127 課文分析~次段(論證) 情理 古訓 字義 良民、善人,無分土,無分民 1.子夏言: 「四海皆兄弟」 2.古聖賢:同鄉共井者也。
「友」從兩手,如左右手 「朋」從兩肉,即吾身之肉

128 課文分析~第三段 淡水廳 1.新莊 2.艋舺 最嚴重地區 省籍:閩粵 械鬥情結 府籍:漳泉

129 課文分析~第四段 械鬥原因 械鬥禍害 敦厚古樸 人文薈萃精華地 孽由自作 釁起鬩牆 (仇恨源於內部爭鬥) 村市半成邱墟

130 課文分析~第五段 父誡子、兄告弟 解決之道 革面洗心、勿懷夙忿、蹈前愆 盡人倫教化 親其所親,親其所疏

131 布局結構 正反相生,虛實結合 段落 內容 第一段 起筆立即開篇點題,提出「分類」造成人心變異的論點,既富有概括力、表現力,更具有指導作用。
第二段 用正面、抽象的方式論證不宜分類的道理。 第三、四段 用反面論述分類對立的類型和弊害。

132 文章辭令 引證譬喻,平易明暢 文章有很多詞句都有出處,像:四海皆兄弟、變本加厲等,可看出鄭用錫確實學養豐富,由於措辭平易,不只拉近與民眾的距離,更增強說服力,有助於宣揚「一體同仁」的理念,和「命運共同體」的營建。 文末作者以感性的筆調收束,並且引申出「數年以後,仍成樂土,豈不休哉」的結論,既合於邏輯推演,也使明朗顯豁的辭令風格始終如一。

133 音節韻律~ 排偶設問,跌宕諧和 排偶 第一段之外的各段都有排偶句,尤其末段幾乎是整段排偶。由於句式相似,音律諧和,方便於記憶和傳誦,能深化文章的藝術性。 設問 1.經由自問自答,釐清疑點,強調深層原因在  於心存分類,互相否定對方。 2.作者的設問技巧,既不致過多而流於瑣碎、  呆板,而且以激問為主,收到加強了語氣,  省卻了筆墨的效果。即使是提問的答,也做  到簡明扼要,突出論點。 回目次

134 問題討論 一、作者強調臺灣人民應該和睦親愛,不分你我,其 論說的依據是什麼? 答:
一、作者強調臺灣人民應該和睦親愛,不分你我,其 論說的依據是什麼? 答: 作者認為人獸正邪必須分類之外,良民善人自應視為一體,不分你我,其論說的依據是: (1)四海之內皆兄弟的信念—來臺的移民,在作者眼中,大家同為「國家之良民」,「鄉閭之善人」,生活生存所依息息相關,當如古聖賢所言「四海皆兄弟」,大家應該和睦親愛,不分彼此。 (2)共處一隅的地緣關係—「四海皆兄弟」既是正確、必要的信念,而「共處一隅」的來臺移民屬於「四海」的一部分,所以大家彼此也是兄弟,既是兄弟,論情理自然更應相親相愛,不可區分地域族群。

135 問題討論 一、作者強調臺灣人民應該和睦親愛,不分你我,其 論說的依據是什麼? 答:
一、作者強調臺灣人民應該和睦親愛,不分你我,其 論說的依據是什麼? 答: (3)出入相友的古訓—大家「共處一隅」,在同一地區、村莊耕種生活,就是「同鄉共井」,所以作者引用孟子「出入相友」的說法,希望大家以此古訓互勉,切實踐履。所謂「出外靠朋友」,而朋友有如自己的左右手、身上肉,所以囿於原鄉籍貫,分類相仇相殘的行為,將是嚴重背離「出入相友」的古訓。

136 問題討論 二、從末段的內容看來,作者認為什麼才是避免 械鬥的上上之策? 答:
二、從末段的內容看來,作者認為什麼才是避免 械鬥的上上之策? 答: 作者針對械鬥問題提出的對策是盡人倫教化之力,認為透過家族長輩的勸導教化,才是避免械鬥的上上之策。他說:「願今以後,父誡其子、兄告其弟,各革面、各洗心,勿懷夙忿、勿蹈前愆」,不只親其所親,也能親其所疏,不分彼此,那麼社會漸趨祥和,分類械鬥的不良風氣也就「默消於無形」。

137 問題討論 三、作者如何表達對族群對立的痛恨? 答: 從文中第二、三段的內容,可以明瞭作者是藉著設問的使用,強烈表達他對族群對立的痛恨:
(1)第二段末尾,作者論說臺民應和睦親愛,不分你我的道理之後,面對當時簡直是自戕、自噬的械鬥現象,不禁提出「何今分類至於此極耶」的疑問,語氣得到了加強,也強烈表達了他的痛心疾首。 (2)第三段分析械鬥情結的類別,認為省籍、府籍已是嚴重,竟然還有縣籍之分的,作者直截批判為「變本加厲」,並以「非奇而又奇者哉」反詰,不難看出他「責之切」的痛恨之情。同段末尾,他再度使用反問,質疑如此惡化下去,「更安能由親而疏,而親隔府之漳人、親隔省之粵人乎」,所謂伊于胡厎,令人痛心疾首。

138 問題討論 四、放眼今日臺灣社會的族群互動,你認為本文 有何現代意義? 答:
四、放眼今日臺灣社會的族群互動,你認為本文 有何現代意義? 答: (同學可以自行論述,老師適時提醒學生注意鄭用錫文中那以臺灣為終極認同,而取代原鄉認同的觀點。) 回目次

139 與陳伯之書

140 題解 出處 昭明文選 性質 是一篇勸降駢文書信 背景
天監四年,梁臨川王蕭宏北征,陳伯之領兵抵抗。蕭宏命丘遲修書勸降,信中曉諭義理,陳列利害,分析情勢。陳伯之得書後,於天監五年擁兵八千歸降。 特色 作者深諳遊說之道,兼以文才卓越,措辭誠懇,所言委曲盡致,入情入理,故能傳誦不絕。

141 昭明文選 編著 南朝梁蕭統 性質 詩文總集 時間 選錄上自秦、漢下逮齊梁之詩文 內容
60卷。所選包括詩賦、文、書、論等。為我國著名的文學總集。 選文標準 「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 不選經部、子部文章 價值 1.《四庫全書總目》置於集部之手 2.為我國第一部詩文總集

142 陳伯之 籍貫:梁 初仕:齊 後歸:梁 投奔:北魏 南朝梁濟 陰睢陵人 齊東昏侯, 擔任江州刺史 封豐城縣公,仍任江州刺史
梁蕭宏北征,命丘遲修此書勸降陳伯之,陳伯之得書後,隔年擁兵八千歸降。 聽信謠言,舉兵反梁。兵敗投奔北魏,受任平南將軍,都督淮南諸軍事 回目次

143 作者 丘遲,字希範,南朝吳興烏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
梁天監四年(西元五○五年),臨川王蕭宏率軍北伐,以丘遲為諮議參軍,主管軍中文書業務,並命其寫信勸降江州刺史陳伯之。丘遲回京後擔任中書侍郎,後改官司徒從事中郎,卒於任上。 丘遲擅長駢文,其詩歌善於描摹山水,辭采逸麗,有《丘司空集》傳世。

144 駢文、散文比較 別名 發展 特色 代表作家 備註 駢文 四六文 盛於六朝,定型於唐,衰於宋元,復興於清 對偶工整平仄和諧 用典繁多詞藻華麗
陸機、 初唐四傑、李商隱、 袁枚等 李商隱自定其所作之駢文為「樊南四六甲乙集」,於是「四六」之名乃確定

145 駢文、散文比較 別名 發展 特色 代表作家 散文 古文 初唐陳子昂、柳冕等人,捨駢文而作散文,為古文運動先驅
唐韓愈、柳宗元出,復倡古文,宋歐陽脩力尊韓文,王安石、曾鞏、三蘇隨之,古文因此大振,古文運動蔚然成形 元、明、清亦重視 樸實無華教化載道 唐宋古文八大家、歸有光、 桐城派、曾國藩等

146 「書信」篇章比較 作品 作者 出處 主旨 備註 與陳伯之書 南朝梁丘遲 昭明文選 替臨川王蕭宏招降陳伯之 駢文雋品 上樞密韓太尉書 北宋
蘇轍 欒城集 表達對韓琦的求教之心,並敘述自己的學思歷程 全文以為文須養氣立論,為文氣論之名篇

147 「遊說名篇」比較 作品 作者 出處 內容 特色 燭之武退秦師 左丘明 左傳
秦、晉合兵圍鄭,燭之武因見國勢危急,慨然往見秦君,言亡鄭於秦無益而有害, 終使秦君撤兵,並派軍為鄭協防 佚之狐善於識人、鄭文公身段柔軟、晉文公顧全大局,凸顯燭之武有勇有謀、能言善辯的形象,打破「弱國無外交」的歷史通則

148 「遊說名篇」比較 作品 作者 出處 內容 特色 諫逐客書 李斯 史記
秦王下令驅逐所有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於是上書勸諫,終使秦王取消逐客之令,並加重用 勸諫秦王欲統一天下,必須不分地域,廣攬人才。文筆縱橫跌宕,善用排比、對偶、鋪陳等手法。句式駢散並用,長短相間,詞藻華麗,節奏明快

149 「遊說名篇」比較 作品 作者 出處 內容 特色 與陳伯之書 丘遲 昭明文選
梁臨川王蕭宏北征,叛將陳伯之領兵抵抗。蕭宏命丘遲修書勸降,陳伯之得書, 於天監五年擁兵八千歸降 書中責之以義,曉之以理,誘之以利,明之以害,動之以情,威之以勢 回目次

150

151 課文賞析 內容分析 寫作技巧 壯烈對比,分析過失 迷途知反,難能可貴 愛國立功,功垂不朽 盡言─審時度勢,洞察隱微 盡情─陳述利害,兼及鄉情
回目次

152 壯烈對比,分析過失 第一層次 追述陳伯之 往日功績 勇冠三軍、 才為世出 熱烈稱讚其過去 指責他的叛逆投敵 叛逃北魏, 卑事異族
尖銳斥責其現在 分析其過失緣由 不能內審諸己, 外受流言, 沉迷猖獗 冷靜剖析其原因

153 斥降,罵他為「奔亡之虜」,對敵人「股戰」、「屈膝」
壯烈對比,分析過失 何其劣邪? 何其壯也? 強烈對比 投降北魏 自齊歸梁 斥降,罵他為「奔亡之虜」,對敵人「股戰」、「屈膝」 勇冠三軍、 才為世出。 慕鴻鵠以高翔

154 迷途知反,難能可貴 第二層次。 1.朝廷寬大,屈法申恩, 棄瑕錄用 籲能迷途知返, 再享榮華。 2.善待其家屬, 親戚愛妾安居尚在

155 愛國立功,功垂不朽 第三層次 誘之以利 明之以害 動之以情 威之以勢 功臣名將盡皆受封,並可傳之子孫。
看看過去慕容超、姚泓的例子,還有現在北魏朝廷的亂象。 動之以情 現今江南美景正盛,當登城遠望時,豈不愴悢。 威之以勢 當今皇帝盛明,外族來朝,弔民伐罪之師莫可抵擋。 關閉

156 盡言─審時度勢,洞察隱微 肯定才幹,鋪墊後文 剖析事理,層次豐富
信是從肯定陳伯之的才幹寫起的。「勇冠三軍」、「慕鴻鵠以高翔」等詞語是為「昔因機變化」作鋪墊。 剖析事理,層次豐富 分析陳伯之失誤的原委,針對陳伯之多疑的性格弱點,這一段剖析事理很細,很有層次。

157 盡情─陳述利害,兼及鄉情 危殆之狀,歷歷在前
第四段進一步剴切地陳述現實的利害,「盡言」、「盡情」又有所深入:而今梁朝君臣相得,榮華富貴可以「傳之子孫」的情景,是陳伯之衷心嚮往的。而側身異族的危殆,不論從歷史和現實講都是嚴峻的。 何況「偽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攜離,酋豪猜貳」都是可以復按的事實,陳伯之自然會有一種「魚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的危機感,不能不認真自謀。

158 盡情─陳述利害,兼及鄉情 眷戀之情,溫婉動人
第六段宕開筆墨寫「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迷人醉人的江南春景,和第三段「高臺未傾,愛妾尚在」的溫馨生活聯繫起來,怎能不使陳伯之動歸降之情? 緊承這一段樸素優美的寫景文字,接踵而來的是迴腸盪氣的抒情排句「見故國之旗鼓,感生平於疇日,撫弦登陴,豈不愴悢」,把感情推向高潮。

159 盡情─陳述利害,兼及鄉情 話中有話,足堪細思
〈與陳伯之書〉是梁武帝蕭衍授意呂僧珍讓丘遲起草的,等於丘遲有了皇帝的承諾和諒解,代表皇帝而又以老朋友的情誼,草擬這封「盡言」、「盡情」的書札。 陳伯之駐軍壽陽,首當北伐大軍「弔民洛汭,伐罪秦中」之衝,接到這封情至意切而有權威的書信,怎能不幡然來歸呢? 關閉

160 問題討論 一、作者在首段為何先肯定陳伯之昔日之功,後又斥其 叛國投敵? 答:
一、作者在首段為何先肯定陳伯之昔日之功,後又斥其 叛國投敵? 答: 本文一開頭,在慣用的套語後,先肯定陳伯之昔日在梁的功績及榮耀的地位;接著再斥其忘恩負義的降敵行徑,及投魏後的忍辱處境。用「何其壯也」、「又何劣邪」對比出是非愛憎,揭明大義。強調當初自齊歸梁的正確,並反襯出後來投降北魏的卑劣。論功,誇讚他「勇冠三軍,才為世出」、「慕鴻鵠以高翔」,是為了解除對方防範排斥的心理,使他樂於把信讀下去,並為下文進一步激發其故國之思作準備。斥降,罵他為「奔亡之虜」,對敵人「股戰」、「屈膝」,是使對方有心虛理屈之愧,以辭色凌厲震懾對方心靈,有利於導向說理。此處褒貶絕不含糊,氣盛勢壯。然後筆鋒一轉,為陳伯之留餘地,娓娓道出陳伯之當初降敵只是過聽流言,如此為他開脫罪責,以期減輕他畏罪抗拒的心理,為導引他再度來歸做好鋪墊的工作。

161 問題討論 二、文中作者提到外邦民族用了許多的貶抑之詞, 對此你有什麼樣的看法? 答:
二、文中作者提到外邦民族用了許多的貶抑之詞, 對此你有什麼樣的看法? 答: 兩軍對壘務求極力貶損對方,並且努力抬高自己的地位、氣勢與正當性。丘遲信中所言內容,務求營造己方必贏、敵方必敗的氣勢,如此方能說服陳伯之,使其歸降。因此信中對漢族之外的民族,形容其為「異類」、「雜種」、「北虜」、「偽孽」,可以視為一種宣傳手法,我們只需客觀了解即可。傳統上,古文獻裡中國多以天朝自居,而以「蠻夷狄戎」形容他族,我們可以視此為歷史文化之一,但不應以此作為目前我們與外人接觸的基本態度。

162 問題討論 三、在丘遲這封信中,你認為哪些說詞可能是使陳伯 之決定歸返梁朝的因素?為什麼? 答: 丘遲的說詞內容,可以概分為以下數項:
(1)責之以義:為奔亡之虜,對穹廬屈膝,是何等不堪。 (2)曉之以理:親戚愛妾安居尚在,悠悠爾心,亦何可言。 (3)誘之以利:功臣名將盡皆受封,並可傳之子孫。 (4)明之以害:看看過去慕容超、姚泓的例子,還有現在北        魏朝廷的亂象。 (5)動之以情:現今江南美景正盛,當登城遠望時,豈不愴        悢。 (6)威之以勢:當今皇帝盛明,外族來朝,弔民伐罪之師莫        可抵擋。   以上說詞,單獨來看也許不夠有力,但綜合呈現便有 軟硬兼施、情理俱至的效果,足以說動陳伯之。 回目次

163 鴻門宴

164 鴻門宴 本文節選自《史記‧項羽本紀》,標題為後人所訂。
本紀為歷代帝王的傳記,司馬遷將項羽列入本紀,反映司馬遷尊重史實,且不以成敗論英雄的史觀。 秦二世三年(西元前二七年)九月,楚懷王命項羽出兵往北救趙,命劉邦領兵向西攻秦,並與諸將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

165 鴻門宴 翌年十月,劉邦已先入關,項羽後至。項羽進駐鴻門(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欲攻擊劉邦。
當時項軍四十萬,劉軍僅十萬,實力懸殊,於是劉邦聽從張良的建言,親赴楚營向項羽謝罪。 在鴻門宴上雙方互鬥心機,過程高潮迭起,宴後衝突雖暫時化解,但「楚漢之爭」已啟端緒。

166 「史記」原名及其名稱演變 「史記」本為史書之通稱 漢 魏晉 其文雄深雅健,善敘事理,後代散文家多奉為圭臬,推之為文史典範。
稱司馬遷書為《太史公書》、《太史公記》 魏晉 始為司馬遷書之專名 其文雄深雅健,善敘事理,後代散文家多奉為圭臬,推之為文史典範。

167 體例、內容 體例 為第一部中國通史,也是紀傳體之祖 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種體例 時代 自黃帝至漢武帝太初年間, 共約三千年史事 卷數
凡一百三十卷,五十二萬餘言

168 體例、內容 體例 內容 破例 本紀 記歷代帝王的世系和國家大事,以事繫年,是全書大綱,它以王朝的更替為體系,用編年的方法纂錄歷史大事。
夏、殷、周三〈本紀〉包括了三代的先公先王,更有〈秦本紀〉乃是諸侯人〈本紀〉。 立〈呂太后本紀〉。 立〈項羽本紀〉,且記事章法為傳體。 世家 有一半以上記述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興衰存亡的歷史 將孔子、陳涉列入〈世家〉

169 體例、內容 體例 內容 列傳 為司馬遷首創。七十卷中的絕大多數是人物傳,專記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尤其是秦、漢時期活躍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的社會各階層代表。 以簡明的表列形式,標註錯綜複雜的史實,表現歷史線索,它是聯繫傳記的橋梁 分題記述政治、經濟、天文、地理、典禮等方面的制度沿革,可看做分門別類的文化專史

170 影響 影響 1.《史記》記述了千年來的歷史、政治、典制、文化、思想等豐富內容,近代名家魯迅即以「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推崇它在史學與文學的獨特價值。 2.《史記》對人物的描寫人物尤為突出,反映出歷史的重心。 3.據實寫史事和人物,無論是行文或描寫,還是寓論和發議,都從實不虛,真實而不誇飾。

171 創作特色 豐富的思想內容和無畏的批判精神 多樣的結構與完美的體制 一本「百科全書式的通史」 其中──
「多元的人物描寫藝術」對後代小說描寫影響很大

172 《史記》多元的人物描寫藝術 1.在激烈的矛盾中刻劃人物 2.使用個性化的語言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 3.渲染環境氣氛,突出人物形象
4.善於汲取民間語彙、歌謠

173 在激烈的矛盾中刻劃人物 項羽歷來被認為是《史記》中最為鮮明豐滿的文學形象。
司馬遷飽含對項羽的同情、惋惜和批判,以複雜而又充沛的感情,選取他一生三件大事件:鉅鹿之戰、鴻門宴、垓下之圍,詳細的描寫。 三個場面,三個故事,既獨立成章,又水乳交融,把一個叱吒風雲的項羽,放在矛盾衝突的焦點上刻劃得有血有肉,躍然紙上。

174 作者 字 子長 生卒年 生於景帝中元五年(西元前一四五年),約卒於武帝末昭帝初(西元前八六年左右),年約六十。 籍貫
西漢夏陽(今陝西省韓城市)人 地處黃河邊,不遠處有座龍門山,是傳說「鯉魚躍龍門」的地方。所以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裡說: 「遷生龍門」。 因此後世以龍門借代為司馬遷,而所謂「龍門筆」 「龍門筆法」指的是史傳筆法

175 作者 幼年深受其父司馬談之薰陶,又從董仲舒學習《春秋》,從孔安國學習古文《尚書》。
漢武帝時任太史令,撰〈論六家要旨〉(六家:陰陽、儒、墨、名、法、道),而崇尚道家。元封元年(西元前一一○年),漢武帝第一次至泰山舉行封禪大典,掌管天文、祭祀的司馬談,卻因重病不能參與此事,以致抱憾而死。臨死前,他把史官另一重要職務——整理皇室文獻紀錄,交託給兒子司馬遷:「余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余甚懼焉,汝其念哉!」

176 作者 天漢三年(西元前九八年),因李陵事入獄,遭宮刑。
  李陵字少卿,名將李廣之孫。漢武帝時,為騎都尉。天漢二年,率五千步兵出居延千餘里擊匈奴,因孤軍深入,被十萬匈奴大軍重重包圍。   李陵雖奮勇殺敵,連戰九日,終因糧盡矢絕,被迫投降。消息傳來,漢武帝大為惱怒,而司馬遷為李陵辯解,結果遭漢武帝以「誣罔罪」下獄——漢武帝認為司馬遷是故意抬高李陵的身價,嘲諷外戚將軍李廣利作戰不利。

177 作者 天漢三年(西元前九八年),因李陵事入獄,遭宮刑。 宮刑:古代一種破壞男子生殖機能的酷刑,又稱腐刑。
與墨(塗墨)、黥(面)、劓(割鼻)、剕(斷腳)、大辟(死刑)並稱五刑

178 司馬遷與史記 司馬遷出生於史學世家,世襲史官之職。
「太史公」為漢代對太史令的通稱,司馬遷用以自稱;「太史公曰」則為《史記》各篇篇末司馬遷的評論。 《史記》成書背景與司馬遷出身經歷密切相關

179 家鄉景觀與童年生活 司馬遷生於夏陽龍門(今陝西省韓城市),南臨黃河,北面五十里是著名的龍門山。相傳大禹在龍門鑿山治水,韓城古稱少梁,春秋時先屬秦,後屬晉,戰國屬魏,屢為秦晉、秦魏戰地,不少著名戰役都發生在此地。 司馬遷的童年即「耕牧河山之陽」與農夫牧童為伴,飽覽山河名勝,聽聞歷史傳說,鄉土文化孕育司馬遷豪邁靈秀之氣。

180 家學淵源與轉益多師 父親司馬談曾任太史令,學術觀點兼容並包,又崇尚道家,對司馬遷有深刻影響,臨終特別囑咐司馬遷記漢事、修史書。
司馬遷「年十歲則誦古文」,向孔安國學習古文《尚書》;向董仲舒學習《公羊春秋》,又擅長詩賦與散文。 二十歲遠行,遍遊長江與黃河中下游、長城內外,還奉命出使於西南,侍從漢武帝巡遊各地,為修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81 博覽群書與漫遊交往 司馬遷官至太史令,掌管天文、曆法、記事、圖書,遍讀國家藏書:三代典籍、西漢辭賦、諸子百家、春秋秦漢史料、朝廷公文檔案等,開始撰述歷史,又曾參與修太初曆。 在漫遊與任職期間,接觸各階層的人物,從中得到許多歷史人物的事蹟傳說,加深其對歷史人物的理解,也豐富了史記的材料來源。

182 立言不朽與發憤著書 司馬談臨終特別囑咐司馬遷記漢事、修史書,故原司馬遷修史之意在:總結西漢及其前代之歷史,頌揚聖君賢臣的德行功績,是潤色鴻業的自覺行動。 李陵之禍後,遭受宮刑,身心受創甚鉅,修史不再是對以往的歷史做總結,對西漢盛事的讚頌,而是融入自己的身世之嘆。因而他秉持舍我其誰的精神而發憤著述,寫成《太史公書》,後人通稱為《史記》。 回目次

183 重要體例史書略述 體例 編史主軸 重要史書 編年體 時間 《春秋》(列於經部)、《左傳》(列於經部)、《資治通鑑》 國別體 國家
《國語》(國別史之祖)、《戰國策》 紀傳體 人物 《史記》(紀傳體、通史、正史之祖) 《漢書》(斷代史之祖) 《臺灣通史》(紀傳體通史名著,未收入《四庫全書》,未在二十五正史之列) 記事本末體 事件 《通鑑紀事本末》

184 二十五史簡表 記錄年代 書名 夏商周秦∼漢武帝 《史記》(司馬遷) 西漢 《漢書》(班固) 東漢 《後漢書》(范曄) 三國(魏蜀吳)
《三國志》(陳壽) 西晉、東晉 《晉書》(官修正史書之祖)

185 二十五史簡表 記錄年代 書名 北魏 東魏西魏 宋 齊 北齊 梁 北周 陳 《魏書》 《北史》(李延壽) 《宋書》(沈約) 《齊書》
《南史》(李延壽) 《齊書》 北齊 《北齊書》 《梁書》(魏徵) 北周 《北周書》 《陳書》(魏徵)

186 二十五史簡表 記錄年代 書名 隋 《隋書》(魏徵) 唐 《舊唐書》(劉昫等)、 《新唐書》(歐陽脩、宋祁) 五代 《舊五代史》(薜居正等)、
《新五代史》(歐陽脩,唐以後唯一私修) 《宋史》(元‧脫克脫成書) 《遼史》(元‧脫克脫成書) 《金史》(元‧脫克脫成書) 《元史》(宋濂)、 《新元史》(民國初柯劭忞撰)

187 二十五史簡表 記錄年代 書名 《明史》(張廷玉,萬斯同以布衣身分參與修史) 《清史稿》(未列入二十五史內,張其昀修訂) 回目次

188

189 人物設計 楚軍 漢軍 人物 簡介 主帥 項羽 名籍,字羽,楚軍主帥,自稱西楚霸王,剛愎自用,恃勇無謀 劉邦
起兵於沛(今江蘇省沛縣),自立為沛公。其人工於計謀,能忍辱負重,善聽建言

190 人物設計 楚軍 漢軍 簡介 人物 謀臣 范增 楚軍上將軍,地位僅次於項羽。又為項羽謀士,好奇計,獨具見識,但個性褊狹躁急。項羽尊稱為亞父
張良 字子房,足智多謀,沉著冷靜。起兵反秦,初擁立韓王,後奉韓王命隨劉邦入武關,遂為劉邦謀臣

191 人物設計 楚軍 漢軍 人物 簡介 內奸 項伯 名纏,字伯,項羽堂叔,曾任楚國左尹。張良對其有救命之恩,兩人交情深厚。鴻門宴前先通風報信,後挺身護劉邦。項羽敗後,劉邦封為射陽侯,賜姓劉 曹無傷 劉邦旗下左司馬。曾向項羽告密,言劉邦有封王意,雖未出場,卻是暗線。後為劉邦所殺

192 人物設計 楚軍 漢軍 人物 簡介 勇士 項莊 項羽堂弟,項梁、項羽起義抗秦時,項莊也加入其陣營 樊噲
劉邦妻呂雉之妹夫。以屠狗為業,和劉邦一同起義,鴻門宴上言行豪壯神勇,後因功封舞陽侯

193 情節安排 情節 內容 一起 宴會開始,老謀深算的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使本已緩和的氣氛趨於緊張
全文以宴前、宴中、宴後的時間為序,來開展整個情節。宴會上情節安排張弛相間,歸納起來是三起四落。 情節 內容 一起 宴會開始,老謀深算的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使本已緩和的氣氛趨於緊張 二起 項羽「默然不應」,他出召項莊舞劍擊殺沛公,宴會頓時充滿殺機;項伯拔劍與項莊對舞,一攻一守,氣氛更趨緊張 三起 張良離席找樊噲告急,樊噲闖宴,怒視項羽,項羽「按劍而跽」,緊張的氣氛達於極點,伴隨刀光劍影而來的血肉橫飛似乎已不可避免

194 情節安排 情節 內容 一落 項羽對於闖宴的樊噲不但不怒,反而誇其為「壯士」 二落 著樊噲斥責項羽,頌揚劉邦,但項羽「未有以應」,並賜「坐」,
三落 宴外,劉邦與臣屬緊急策劃脫身之計;宴內,項羽尚蒙在鼓中,氣氛張中有弛 四落 宴外,劉邦獨騎簡從,脫身回營;宴內,張良獻禮,項羽受璧

195 語言運用 技巧 說明 聞言顯情 鴻門宴的語言運用,可以說達到聞言顯情,尋聲得貌,神態畢現的精妙地步 長短句間雜 錯綜使用
司馬遷能以長短句間雜錯綜使用,增加文學上形式美,以及聲調上鏗鏘頓挫之美讀來跌宕有致,事有精神,文有力量。 例句 文末范增以劍破玉斗後嘆曰:「唉!豎子!不足與謀 !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 句子由短而長,顯現主角憤怒、慨嘆的交錯情緒。又如樊噲對項羽之言,亦是長短句交錯,抑揚頓挫,情感隨之起伏表現。

196 動作描繪 司馬遷善於藉人物的行動來刻劃人物。本文中,司馬遷未插入第三者多餘的說明和解釋,也未作靜止的心理剖析,人物在自己的行動中說明自己,表現自己。 《史記》寫人物非平面,是前後呼應而且立體化,相當生動鮮明。 回目次

197 問題討論 一、請以簡圖表示鴻門宴中各人座席方位,並說明 此安排具有何種意義。 答: (1)鴻門宴上的座席安排如下圖:

198 問題討論 一、請以簡圖表示鴻門宴中各人座席方位,並說明 此安排具有何種意義。 答:
  此安排具有何種意義。 答: (2)因軍帳內席次以東向位為尊(《史記‧會注考證》引中井曰:「堂上之位,對堂下者南向為貴,不對堂者,唯東向為尊」)故如此安排: 項羽居向東之首位,項伯為項羽之叔父,項羽尊重長輩,故與之並坐。 范增被尊為亞父,座位比沛公高,表示楚軍領導階層,自認地位高於劉邦等人。 張良、樊噲為劉邦部屬,故居於西向入門處之下位。 結論:項羽、劉邦之地位為楚高漢低,可見漢軍以卑微姿態求一時平安。

199 問題討論 二、張良與范增是鴻門宴雙方的智囊人物,試就二人的行 事風格,討論其人格特質。 答:
二、張良與范增是鴻門宴雙方的智囊人物,試就二人的行 事風格,討論其人格特質。 答:   張良看到劉、項雙方實力懸殊,又深知項羽準備即日進擊的急迫,為劉邦設計一套動聽的說詞向項羽解釋及謝罪;同時也考慮到項羽喜歡沽名釣譽及范增的老謀深算,所以他一方面隨劉邦冒險前往鴻門赴宴,另一方面卻又帶領勇士樊噲等精幹將士百餘騎,以為臨機應變。結果,就在千鈞一髮之際,轉危為安。   范增深謀熟慮,他一方面看到劉邦「志不在小」,力唆項羽「急擊勿失」;在鴻門宴上,他以玉玦暗示無效後,即指派項莊入壽舞劍,圖謀擊殺劉邦。等劉邦脫險後,又深感良機不再,遂激憤的斷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在鴻門宴中,張良成竹在胸,從容沉穩;范增個性躁進,心神緊張,雙方不同的特點,均充分的表現。

200 問題討論 問題討論 三、依據本文描述,說明雙方陣營內部之互動與 其成敗的關聯。 答: 劉邦陣營 項羽陣營 主帥 功利主義 以統一為志
善權衡輕重能屈能伸 充滿彈性 鬥智不鬥力 英雄主義 以稱王為志 過度信任親信 過度重視道德意識 迷信武力不諳人情

201 問題討論 三、依據本文描述,說明雙方陣營內部之互動與 其成敗的關聯。 答: 劉邦陣營 項羽陣營 軍師 .利他主義 .有智慧
  其成敗的關聯。 答: 劉邦陣營 項羽陣營 軍師 .利他主義 .有智慧 .沉著穩重心平氣和 .深諳人情 .利己主義 .有遠見 .據理力爭負氣強行 .不諳人情 團隊 .團結一致 .有公利無私情 .以私害公 .個人主義濃厚 回目次

202 原君

203 原君 出處 內容 動機 特色 〈原君〉是《明夷待訪錄》的第一篇,也是全書的主旨所在。
文中闡明古代立君的本意在為天下人興利除害,而後世君主卻視天下為私產,因而成為天下的大害。 動機 作者認為要解除人民的痛苦,恢復政治的清明,應明瞭「天下為主,君為客」的立君原意。 特色 全文思辨清晰,邏輯周密,表現出鮮明的民本思想,是中國政治思想史上極重要的文獻。

204 明夷待訪錄 篇章 今本全書分為二十一篇。 其中〈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學校〉、〈建都〉、〈方鎮〉、〈胥吏〉各一篇;〈取士〉、〈閹宦〉各分上下兩篇,〈田制〉、〈兵制〉、〈財計〉皆分為三篇 出處 〈明夷〉為《易經》卦名,卦象為「 」 (上卦係坤卦,代表 地;下卦係 離卦,代表火) 意指太陽隱沒於大地,象徵賢才不得施展。 書名 意義 在黎明前的昏暗時期所寫的著作,等待明主賢君訪求,是一部具有啟蒙民主思想的名著。 內容 是黃宗羲闡述其政治思想的著作,全書探討明朝滅亡的原因,並深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田賦、兵制、教育等各方面的利弊得失。

205 明夷待訪錄 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回憶說:「《明夷待訪錄》實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興奮劑。我自己的政治活動,可以說是受這部書的影響最早而最深。」 書中可見黃宗羲的政治思想產生明顯的改變,他將批判矛頭指向了秦漢以來整個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從政經文教各方面提出具有民主啟蒙思想傾向的政治觀點,奠定他成為啟蒙思想家的歷史地位。

206 「原」體簡介 定義 語出《易經‧繫辭傳》:「原始反終」、「原始要終」。意為窮究本源。 特點
用推究本原的方式來辨明事理,故多以先賢言行為立論根據,結構嚴謹、論證充分。 源起 《呂氏春秋‧原亂》 最早以「原」為題,分析「亂未嘗一。而亂人之患也,皆曰一而已。」 《淮南子‧原道訓》 闡述「生萬物而不有,成化像而弗宰」之道家思想 《文心雕龍‧原道》 從形而上學探討「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道與文學的關係

207 「原」體簡介 成形 韓愈 探求先王之道的根本,道的基本內涵是儒家的仁義。 推究毀謗的由來,乃因人不願努力進德修業,又忌妒他人的成就所致。
〈原道〉 探求先王之道的根本,道的基本內涵是儒家的仁義。 〈原毀〉 推究毀謗的由來,乃因人不願努力進德修業,又忌妒他人的成就所致。 韓愈的原道、原性、原毀、原人、原鬼,「原」始成議論文體之專名。 黃宗羲〈原君〉 推究建立君主的本意,乃為民興利除弊,造福人民。君主為客體,人民為主體。 黃宗羲〈原臣〉 推究為人臣之道,強調天下治亂,不在君王一姓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人臣非為君而設,乃為天下人而設。

208 「原」體簡介 成形 曾國藩 〈原才〉 探究風俗厚薄源於一二人心所向,執政者若能舉用賢才,則足以改變風氣。 回目次

209 作者 宗 羲 黃宗羲,字太沖,號南雷,又號梨洲,學者稱南雷先生。 太沖 南雷 竹橋黃氏第十七代的排輩
「羲」取「羲和」之義,古代傳說中羲和或指太陽,或指駕馭太陽車的神 太沖 「沖」有虛空之意,與「和」相配,「太沖」就是最高的和諧境 南雷 源於四明山的大雷、小雷二峰下的南雷里村落。黃宗羲曾長期避居在此,因以為號

210 作者 明亡後,黃宗羲組織義軍抗清,知復國無望後,乃隱居講學,著述不輟。 順治十八年(西元一六六一年)永曆皇帝在緬甸被俘,南明最後一個小朝廷宣告覆滅。清朝統治的基礎穩定了下來,各地抗清的戰爭亦逐漸平息,飽受戰亂倖存下來的百姓也希望有和平安寧的生活。這時候,為避開滿清緝拿而改名換姓、東躲西藏的黃宗羲也已年過半百。

211 作者 清廷屢次詔徵博學鴻儒,又 薦修《明史》,均力辭不就。
康熙十七年舉行博學鴻儒科特考,以徵求不參加正科考試的名流學者。這是清廷籠絡漢族知識分子的主要手段之一,作法是先由大臣舉薦,再經皇帝考試。黃宗羲和其弟子萬斯同,雖都在舉薦名單之內,但拒絕應試。

212 作者 黃宗羲最大的學術貢獻在史學方面 梁啟超曾說:「清代經學之祖推炎武,其史學之祖當推宗羲。 」
《行朝錄》以及他的《弘光實錄抄》、《海外慟哭記》、《思舊錄》,合起來便是南明諸朝的史記。不僅如此,黃宗羲撰寫的散文,如碑志、傳狀、書序等,也多是有關明朝歷史和重要人物的文章,可以作為史料研究。

213 史學著作~明儒學案 創新 開創了學術史上「學案體」的著作體例, 共六十二卷近百萬字 內容
全書依學派分類,是一部有系統的評述明代學術思想演變的學術史專著,對明朝儒學各個流派的思想主旨及傳衍變化,作了提綱挈領的評述 影響 黃宗羲還有《宋儒學案》、《元儒學案》之作,然而均僅撰寫部分即去世。經黃百家(宗羲之子)和全祖望,先後續補成一百卷,題為《宋元學案》。《宋元學案》與《明儒學案》一氣呵成,為六百年間學術之總匯。

214 作者 與顧炎武、王夫之合稱清初三大儒,不僅獨具審美見解,且富有強烈的時代感。
黃宗羲受王陽明的心學影響,因遭亡國之痛,故治學轉而重視經世濟民之道。 所倡導的民本觀念,對清末民初的革命思潮頗有啟迪之功。 為文主張言之有物,所作筆鋒犀利,不事雕琢。

215 清代曆算學先驅 黃宗羲不僅是政論家、哲學家、史學、文學家,也是一位自然科學的理論家,提出兼容務實的科學思想,倡導破除迷信、移風易俗的科學精神。他在曆算學方面的成就,堪稱清代曆算學的先驅。

216 開創清代浙東經史學派 浙東學派上承王陽明、劉宗周,下開萬斯大、萬斯同,綿延至清末。
學派特色是經史並重,強調經世應務,提倡豪傑精神,稱之為清代浙東經史學派。

217 詩本性情,以詩補史 黃宗羲說:「詩之為道,從性情而出。」意即作詩的根本之道在於表達人生千變萬化、酸甜苦辣的體會,不出於真性情而只注意文字格律的詩,非愚則妄。 黃宗羲另外提出「詩補史之闕」、「詩與史相表裡」的主張。他認為在歷史上凡遇到大變局,如改朝換代,國家興亡之際,許多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事蹟,在新朝的正史記載中往往付之闕如,反而靠民間野史,特別是遺民詩人的詩篇才得以保存,這也叫做「史亡而後詩作」。

218 黨人、遊俠、儒者的傳奇人生 黃宗羲一生坎坷,頗富傳奇色彩。踏入社會後的人生道路,黃宗羲自己曾概括為:「初錮為黨人,繼之為遊俠,終廁之於儒林。」 「黨人」生涯 17歲~36歲 自赴京申冤至南明弘光覆亡 「遊俠」生活 36歲~53歲 自魯王監國至南明永曆政權垮臺,是黃宗羲參加反清復明的 「儒林」生涯 53歲~86歲 自撰《明夷待訪錄》到生命終結,長達三十餘年,是講學著述廁身

219 不棺而葬 康熙二十七年,黃宗羲七十九歲,自知不久於人世,便在化安山他父親的墓旁,為自己造了一個墓穴,裡面安放了一個石床。
他死前多次囑咐家人:「吾死後,即以次日抬至壙中,一被一褥,安放石床,不用棺槨。」黃宗羲死後,兒子百家不敢違抗遺命,只得將他「不棺而葬」。   黃宗羲為什麼堅持「不棺而葬」? 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公自以身遭國家之變,期於速朽。」黃宗羲始終沒有忘記亡國之痛,最後抱著亡國之痛,悽然離開人世。

220 一生著述未必盡傳,自料亦不下古之名家,可死。
四可死 黃宗羲曾給自己最鍾愛的孫女婿萬承勛寫了一封私人信函,信中講了四條可死的理由,實際上是他自我的評價。他說: 年紀到此,可死; 自反生平雖無善狀,亦無惡狀,可死; 於先人未了,亦稍稍無歉,可死; 一生著述未必盡傳,自料亦不下古之名家,可死。 如此四可死,死真無苦矣! 回目次

221 清初三大思想家 黃宗羲 顧炎武 王夫之 時代 明神宗萬曆三十八年(西元1610)~清聖祖康熙三十四年(西元1695),年八十六歲
明神宗萬曆四十一年(西元1613)~清聖祖康熙二十一年(西元1682),年七十歲 明神宗萬曆四十七年(西元1619)~清聖祖康熙三十一年(西元1692),年七十四歲 字號 字太沖,號南 雷,又號梨洲 學者稱南雷先 生、梨洲先生 字寧人,本名 絳,明亡,改 名炎武 世稱亭林先生 字而農,號薑齋 世稱船山先生

222 清初三大思想家 黃宗羲 顧炎武 王夫之 生平經歷 明末於南京入復社,為復社領袖。明亡,組織義軍,於浙東起兵抗清
清屢次徵召博學鴻儒,不就;薦修《明史》,亦力辭不就 明末,參加復社,評論時政 明亡,與歸莊等人抗清,與鄭成功交通抗清 清徵召博學鴻儒,不就,薦修《明史》亦不往 清兵入關後,曾在衡山舉兵抗清,後參加南明桂王政府,繼續抗清 明亡後隱居於衡陽石船山,專心著述

223 清初三大思想家 黃宗羲 顧炎武 王夫之 地位成就 深通經史和曆算 思想本繼承王陽 提倡經史兼治的 與顧炎武、王夫 主張經世致用的
之學 思想本繼承王陽 明心學,因遭亡 國之痛,轉而重 視經世濟民之道 提倡經史兼治的 治學觀念,開清 代浙東學術先 聲,影響深遠 與顧炎武、王夫 之合稱「清初三 大儒」 主張經世致用的 實學,經學、史 學,無所不通, 為清代樸學導師 畢生發揚民族精 神,期能推翻異 族統治 抗清失敗以後, 走遍北方各省, 考察各地的山川 形勢,關心社會 及民生問題 繼承了張載的思 想,主張行先 知後,反對程 朱先知後行、 陸王知行合一 與顧、黃比較, 王夫之的哲學 思想理論體系 最稱完密 譚嗣同推崇為 「五百年來真能 通天人之故者」

224 清初三大思想家 黃宗羲 顧炎武 王夫之 著作 《明夷待訪錄》 《宋元學案》 《明儒學案》 《天下郡國利病書》 《日知錄》 《宋論》
《讀通鑑論》 回目次

225

226 課文賞析 課文結構 寫作技巧 回目次

227 原君 人君之職分 人君與天下之關係 總結

228 人君的職分 正面立論 勤勞千萬倍於天下之下, 而己又不享其利 為天下興利除害 利歸於己,害歸於人 視天下為莫大產業 反面立論

229 人君與天下人之關係 君王作風—主客易位 以天下為主,君為客 以君為主,天下為客 未得天下時,屠毒天下之人 得天下後,敲剝天下之人

230 人君與天下人之關係 君臣關係 天下之人愛戴其君 天下之人怨惡其君 小儒拘泥君臣之義, 助長暴君

231 總結 古 今 人君以天下為己之產業,勢必引起無數之紛爭,禍及自身與子孫 明乎人君之職分 人人可為許由、務光 不明乎人君之職分 將換來無窮之悲
關閉

232 寫作技巧 1、託古論今,映襯對比 以探討古代立君本意為政治理想,藉由古今人君心態與作為之對比,以及古之君視天下為主君為客,後世君王則反之。
藉由古今映襯,正反襯托,可見古是今非,因而君主本然之職分、正確的君民關係自然彰明。這種手法,幾乎貫串全文,是本文寫作的最大特色。

233 寫作技巧 2、引證充分確切且具典型,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引用許由、務光,說明古之人不欲為人君,堯、舜為君後禪讓,不眷戀帝位
大禹不得已而擔任君主,說明古之君主為天下不為己,因此人一無留戀 伯夷、叔齊、武王伐紂、商湯討桀、孟子民貴君輕、弔民伐罪,及明太祖廢孟子,皆為極典範的例子,可以用來破除小儒「君臣之義」的謬論。

234 寫作技巧 3、插敘人物對話,增加文章的形象性 如寫漢高祖所謂「某業所就,孰與仲多」,將劉邦逐利的心態,刻劃得入木三分。
南朝宋順帝的「願後身世世無勿復生帝王家」及明思宗的「汝何故生我家」,將窮途末路、下場難堪的帝王心理,描寫得如在眼前。

235 寫作技巧 4、首尾呼應,結構謹嚴 立論 第1段 明乎為君之職分 分層闡發 第2、3段 後之為人君者因「不明乎君主職分」,視天下為個人產業
第4段 批判小儒「不明君主職分」,拘泥於錯誤的「君臣之義」 後世君王禁人覬覦寶座,以及廢孟子陪祀孔廟之舉,亦因小儒之故 第5段 不明乎君主職分在服務而非享利,因而禍害及身或災及子孫 呼應 第6段 對比「明乎君主職分」與「不明乎君主職分」的不同後果,重申立君之意

236 寫作技巧 5、感情強烈,增強評議的效果 語氣斬截,毫不含糊,如:正面提出為君之職分,反面抨擊後世君權「為天下之大害」
用辭雖似委婉,卻批判深刻:對明太祖廢孟子的做法,未點名抨擊,卻充分表達不以為然 以充滿激烈的感情表現個人之好惡:如明乎人性自私自利、好逸惡勞,因此民興利除害之君,誠屬難能可貴,期許「後之為人君者」效法之意,溢於言表。 措詞強烈,極力抨擊:「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大公」的君主乃「為天下的大害」,。 關閉

237 問題討論 一、本文認為立君的本意為何?你是否同意作者的 看法? 答: (一)設立君主的本意在「天下為主,君為客」,而
  非「君為主,天下為客」。君主的職分是「非   常勞苦,又不享其利,盡心地為民興利除   害」,而不是「把天下視為君主的產業,將利   歸於君,害歸於民」。 (二)現代有君主的國家已經很少,大多為總統、總   理制,〈原君〉一文雖然講「立君」的道理,   但「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本思想,對於當   總統、總理的人也是適用的。

238 問題討論 二、文中有不少引用史實或帝王言語之處,請說明它 們在文章中的作用。 答:
二、文中有不少引用史實或帝王言語之處,請說明它 們在文章中的作用。 答: (1)引用史實,可增加文章說理的力量。例如引用「伯夷、叔齊」的愚忠,反駁叩馬而諫,不食周粟傳說之無從查考,不可輕信。並以湯武之賢、桀紂之暴,印證孟子「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之睿智,進而批駁後世之君(明太祖以孟子之言不利於其政權之維繫而廢孟子);最後筆鋒反掃回來,說明君主如此專橫霸道,在於見識拘執淺陋的讀書人曲加迴護之故。文章首尾舉許由、務光兩位典型的廉退高潔之士巧加呼應,說明若了解君主有重責大任而無利可圖,那麼清高絕塵之士將處處可見。

239 問題討論 二、文中有不少引用史實或帝王言語之處,請說明它 們在文章中的作用。 答:
二、文中有不少引用史實或帝王言語之處,請說明它 們在文章中的作用。 答: (2)引用帝王言語,使人物更形象化,情思更為生動感人。如寫漢高祖「某業所就,孰與仲多?」將其逐利的本質刻劃得十分露骨卑鄙。「我固為子孫創業也」、「此我產業之花息也」,鮮活地表露君主剝取民脂民膏而大言不慚的醜態。寫明思宗亡國之際,殺女、自盡,來佐證君主及其子孫難逃「血肉崩潰」的悲慘下場。

240 問題討論 三、作者認為君主專制有怎樣的禍害?你認為當一個 領導者應該如何看待自己所擁有的權位? 答:
三、作者認為君主專制有怎樣的禍害?你認為當一個 領導者應該如何看待自己所擁有的權位? 答:   作者以為君主專制的禍害,在於君主將天下視為自己的產業,把天下所有的利益歸給自己,將所有的禍害歸給天下百姓,因此為爭奪天下,不惜屠戮百姓,使其肝腦塗地;既得天下之後,剝削天下百姓的利益,為個人的享樂,使百姓流離失所。因此君主專制乃是犧牲全天下人的利益成全君主一家一姓的私慾。如此看來,君主專制似乎只不利於天下人,而對君主有大利,作者認為其實不然,君主專制對君主亦大不利,因為人人想取君位而代之,無論君主如何防患未然,終難禁止他人覬覦之心,因此近及其身,遠及子孫後代,終不免因擁有君位而身死人手,國滅家亡。

241 問題討論 三、作者認為君主專制有怎樣的禍害?你認為當一個 領導者應該如何看待自己所擁有的權位? 答:
三、作者認為君主專制有怎樣的禍害?你認為當一個 領導者應該如何看待自己所擁有的權位? 答:   當今民主國家,領導人乃經由全民選票產生,因此人民是主人,而領導人是人民的公僕,身為領導者應把自己擁有的權位當作人民託付的重責大任,當伏聽民意,成為全民的領導者,非個人陣營的領導者。當兌現競選時自己以及對手的政見,完成選民的交託;絕不可在選後一再背信,傷害全民的權益,或背離民意,一意孤行,傷害國家主權,影響國家長遠的前途。 回目次

242 繼續努力 加油


Download ppt "核心三十古文選讀."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