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治疗.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治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治疗

2 既往健康,类风湿关节炎21年,双膝双踝关节痛,未规范治疗,现无疼痛。
病例: 杨某某,女,76岁。 入院时间:2010/10/04 主诉:发作性心前区闷痛2月,加重8天。 2月前日常活动出现心前区闷痛,不放射、伴乏力,休息后5分钟消失,此后反复发作。8天前发作时伴乏力、大汗,休息时发作,持续2小时。此后每天多次发作,持续5分钟至半小时。 既往健康,类风湿关节炎21年,双膝双踝关节痛,未规范治疗,现无疼痛。 入院时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心电图:窦性心律,ST-T改变。

3 入院后查:肌钙蛋白I正常。血脂:TC6. 90mmol/L LDL4
入院后查:肌钙蛋白I正常。血脂:TC6.90mmol/L LDL4.8mmol/L。血糖正常。抗“O”类风湿因子阳性,排除类风湿关节炎。胸片心肺正常,胸椎退行性改变。心脏彩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冠状CTA:冠脉弥漫性病变, 多支多处软斑块、钙化斑块、混合斑块。①右冠重度狭窄、接近闭塞,后降支重度狭窄。②左主干轻度狭窄。③前降支重度狭窄接近闭塞,对角支重度狭窄, 间隔支轻微狭窄。 ④回旋支中度狭窄,钝缘支重度狭窄接近闭塞。 诊断:1.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功能I级 2.高脂血症

4 不稳定型心绞痛 发病机制: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破裂、出血、急性血栓形成及或刺激冠脉痉挛导致缺血加重。
临床表现类型: 稳定性心绞痛1月内病情加重;新近1月内发生的心绞痛;静息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梗死后心绞痛。 检查:心肌坏死标记物(CK-MB、cTNT、cTNI)。血脂、血糖、肝功、肾功、餐后2小时血糖。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介入患者血凝4项、免疫8项。

5 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并可据此指导进一步治疗所应采取的措施,同时进行左心室造影 可以对心功能进行评价。
冠状动脉CTA检查:冠心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准确性达90%-95%。 冠脉狭窄50%,冠心病确诊。

6 危险分层 低危组:新发,恶化劳力型心绞痛,达CCSⅢ-Ⅳ级,发作时ST 段下降≤1mm,持续时间<20min,胸痛间期心电图正常或无变化。 中危组:就诊前1月内发作1到数次,但48小时内无发作,静息心绞痛或梗死后心绞痛,持续时间<20min,心电图T波倒置>0.2mv或有病理性Q波。 高危组:48小时内反复发作,静息心绞痛伴一过性ST段改变(>0.05mv),新出现束支传导阻滞或持续性室速,持续时间>20min。

7 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1-3天;床旁心电监测24小时;吸氧;应用他汀类调脂药。
缓解疼痛:硝酸酯类:硝酸甘油片含服(最多3次)、静滴。吗啡静注。 双联抗血小板: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抗凝:低分子肝素钙临床应用。 中医中药: 急诊介入治疗:病情极严重,药物治疗无效,心绞痛发作时ST段压低>1mm,持续时间>20min,或cTNI升高者可急诊PCI。

8 问题:1、冠心病诊断思路? 2、冠心病处理? 3、冠心病的治疗措施? 4、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该患者为高危状态,入院前48小时内有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 半小时,入院后规范药物治疗心绞痛仍有发作,发作时心电图ST段压低>1mm。经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控制。 问题:1、冠心病诊断思路? 2、冠心病处理? 3、冠心病的治疗措施? 4、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Download ppt "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治疗."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