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 八 章 干 燥 Drying 第一节 干燥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干燥设备 第三节   喷雾干燥 第四节 冷冻干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 八 章 干 燥 Drying 第一节 干燥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干燥设备 第三节   喷雾干燥 第四节 冷冻干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八 章 干 燥 Drying 第一节 干燥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干燥设备 第三节   喷雾干燥 第四节 冷冻干燥

2 第一节 干燥的基本原理 8-1 干燥的目的和方法 8-2 湿物料中的水分 8-3 干燥静力学 8-4 干燥动力学 8.2A 含水量
第一节 干燥的基本原理 8-1 干燥的目的和方法 8-2 湿物料中的水分 8.2A 含水量 8.2B 水分活度 8.2C 吸湿和解湿 8.2D 物料中水分的分类 8-3 干燥静力学 8.3A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 8.3B 干燥过程的热量衡算 8.3C 干燥过程空气状态变化分析 8-4 干燥动力学 8.4A 干燥机理 8 .4B 干燥速率 8.4C 干燥时间的计算

3 8-1 干燥的目的和方法 1.物料去湿 2.干燥的目的 (1)机械去湿法 (1) 延长食品货架期 (2)化学去湿法 (2) 便于贮运
(3)热量去湿法 即为干燥 (3) 加工工艺的需要 3.干燥的方法 (1) 对流干燥 又称热风干燥 (2) 传导干燥 (3) 辐射干燥 包括红外线干燥和微波干燥两种方法

4 8-2 湿物料中的水分 8.2A 含水量 (1) 湿基含水量 w 是以整个湿物料为基准的含水量表示法 (2)干基含水量 x
8-2 湿物料中的水分 8.2A 含水量 (1) 湿基含水量 w 是以整个湿物料为基准的含水量表示法 (2)干基含水量 x 是以绝对干燥物料为基准的含水量表示法。 两种含水量的换算关系式:

5 8.2B 水分活度aw (water activity)
水的化学势: 纯水,aw=1, 溶有溶质,一般 aw<1,则 aw越小,相应的 μw 也越低 水分活度aw 的大小是物料中水分化学势μw 高低的标志 实践中水分活度 aw 的定义:

6 8.2C 吸湿和解湿 aw反映了食品中水分的热力学状态, 微生物生长 aw揭示水参与 的活动性程度 各种酶反应
物料解湿(moisture desorption) 即是干燥过程 (2) 当 aw<φ时, 物料吸湿(moisture sorption) (3) 当 aw =φ时, 达到吸湿—解湿平衡

7 在达吸湿—解湿平衡时, 相对于物料 湿空气相对湿度称为平衡相对湿度φe 相对于湿空气 物料的含水量称为平衡含水量xe 在数值上,aw = φ e 定温下 x~ aw 的关系曲线,称吸湿等温线

8 湿 线

9 温 度 对 吸 湿 等 温 线 的 影 响

10 8.2D 物料中水分的分类 1.按物料与水分结合方式分类: (1)化学结合水 最牢,不能用一般干燥方法除去。 (2) 物理化学结合水
  1.按物料与水分结合方式分类: (1)化学结合水 最牢,不能用一般干燥方法除去。 (2) 物理化学结合水 包括吸附水分,渗透水分和结构水分。 (3)机械结合水 包括毛细管水分、空隙水分和润湿水分。

11 2.按水分去除难易程度分类 (1)结合水分 (bound water) aw<1 (2)非结合水分 (unbound water) 其 aw≈1 3.按水分能否用干燥方 法除去分类 (1)自由水分(free water) (2)平衡水分 (equilibrium water)

12 达到解湿平衡,将失去多少水?这时牛肉中还含多 少克水?(鲜牛肉湿基含水量为73%)
例: 10kg牛肉在20℃、相对湿度为0.60的空气中 达到解湿平衡,将失去多少水?这时牛肉中还含多 少克水?(鲜牛肉湿基含水量为73%) 解: ms =m1(1-w1) =10.0×(1-0.73) = 2.70 kg 查图,线4:对应φ=0.60, x2 = 0.14 牛肉还含水 mw2= msx2 = 2.70×0.14 = 0.38kg mw1 = m-ms = =7.30kg 0.14 失水 W= mw1-mw2 = = 6.92 kg

13 8-3 干燥静力学 热风干燥的基本流程

14 8.3A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 1.水分蒸发量和产品量 以 绝对干燥物料作物料衡算 2.干燥空气用量 对进出干燥器的水分作衡算:

15 称作单位空气用量,kgd/kgw 8.3B 干燥过程的热量衡算 1.耗热量

16 令:q=Q/W 称单位热耗,J/kgw qL=QL/W —蒸发1kg水相应物料升温所需热量, J/kgw 2.热效率

17 例8-3 用回转干燥器干燥湿糖,进料湿糖湿基含水量为1. 28% ,温度为31℃,每小时生产湿基含水量为0
例8-3 用回转干燥器干燥湿糖,进料湿糖湿基含水量为1.28% ,温度为31℃,每小时生产湿基含水量为0.18%的产品4000kg,出料温度36℃。所用空气的温度20℃,湿球温度为17℃,经加热器加热至97℃后进入干燥室,排出干燥室的空气温度为40℃,湿球温度32℃。已知产品的比热容为1.26kJ/(kg·K)。 试求: (1)水分蒸发量; (2)空气消耗量; (3)加热器所用表压100kPa的加热蒸汽消耗量; (4)干燥器的散热损失; (5)干燥器的热效率。

18 (1)水分蒸发量 (2)空气用量 查图7-20湿空气的h-H图,得 (3)加热器中蒸汽用量 由h-H图可查得 h0=49kJ/kgd, h1=125kJ/kgd,, Tw1=38℃ h2=113kJ/kgd

19 (4)干燥器的散热损失 (5)干燥器的热效率

20 本 次 习 题 p.292 5 6

21 8.3C 干燥过程空气状态变化分析 1.绝热干燥过程 n—物料带热散热净和 n=0,则h2=h1,称为绝热干燥过程。

22 2.实际干燥过程 大多数情况下, n < 0。干燥操作线的斜率 如图中线BC’所示。 若下两过程空 气出口温度同为T2: BC—绝热干燥过程 对应 q,l BC’ —实际干燥过程 对应q’,l’ q’> q l’> l

23 例: 用气流干燥器将湿基含水量w1=5%的食品
物料干燥到w2=0.25%,产品量m2=1000kg/h。加热介 质用T0=20℃,φ0=0.80的新鲜空气经加热器加热到 T1=140℃,进入干燥器,出口温度T2=95℃,物料 入口温度θ1=50℃,出口温度θ2=80℃,干物料比 热容cs=1.256kJ/(kg.K)。 ⑴若此干燥过程为绝热干燥过程,求水分蒸发量W,空气用量l和热消耗q; ⑵若已知干燥器表面散热QL=33.4MJ/h,试求出 口空气的湿含量H2以及此实际干燥过程的l和q。 解:⑴绝热干燥过程

24 在h-H图上,查T0=20℃,φ0=0.80, h0=50kJ/kgd
T1=140℃ ,h1=173kJ/kgd,H0=H1=0.012kgv/kgd。 过B点作等h线交T2=95℃等温线与C,查得 H2=0.030kgv/kgd, 如图所示。则: q =l(h1-h0)= 56×(173-50) = 6.89×103kJ/kgw (2)实际干燥过程 qL = QL/W = 33400/50 = 668kJ/kgw

25 qs = m2cs(θ2-θ1)/W = 1000×1.256×(80-50)/50
= 754kJ/kgw n = cwθ1-qs-qL = 4.187× = -1213kJ/kgw 在H1~H2间任取 H = HD = 0.025 h= hD = h1+n(HD-H1) = ×( ) = 10.2×103kJ/kgw 由HD,hD确定点D,作直线BD交T2 = 95℃等温线于 点C’,查C’的H’2=0.024 kgd/kgw q = l(h1-h0) = 83×(173-50) = 10.2×103kJ/kgw

26 n > 0 的过程少见。 如干燥需热部分加于干燥室,则 n > 0。

27 3.中间加热空气的干燥过程 AB’+C’B” = AB, 加热量相同。 优点:空气入干 燥室温度较低,利于 热敏料干燥。

28 8-4 干燥动力学 8.4A 干燥机理 1. 干燥过程中的传热和传质 (1)外部传热和传质 外部传热是对流传 热,热流密度
1. 干燥过程中的传热和传质 (1)外部传热和传质 外部传热是对流传 热,热流密度 q =α(T-Ts) 外部传质也是对 流传质,(ps-p)是传质的推动力。

29 (2)内部传热和传质 物料内的传热都是热传导,遵从傅立叶定律 内部的传质机理比较复杂,是下面几种机理的 一种或是几种的结合: ①  液态扩散 ②  气态扩散 ③毛细管流动 ④  热流动 2.表面汽化控制和内部扩散控制 (1)表面汽化控制 像糖、盐等潮湿的晶体物料, 水分的去除主要由外部扩散传质所控制。

30 8 .4B 干燥速率 (2)内部扩散控制 如面包、明胶等在干燥时, 其内部传质速率较小,为内部扩散控制
(2)内部扩散控制 如面包、明胶等在干燥时, 其内部传质速率较小,为内部扩散控制 同一物料的整个干燥过程,一般前阶段为表面汽化控制,后阶段为内部扩散控制。 8 .4B 干燥速率 1.干燥速率式 干燥速率(rate of drying)定义: 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面积上除去的汽化水分量 用符号u 表示,单位为kgw/(m2·s) 因为dW=-msdx 故

31 u-t曲线和u-x曲线,称为干燥速率曲线。
2.干燥曲线与干燥速率曲线 (1)干燥曲线 通常将x-t曲线, 称作干燥曲线 (2)干燥速率曲线 u-t曲线和u-x曲线,称为干燥速率曲线。 AB段 物料预热段;. BC段 恒速干燥阶段; 临界点 CE段 降速干燥阶段

32 3.恒速干燥阶段 上式为理论上计算恒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u0的方程。 空气对物料的表面传热系数α的经验公式: (1)空气平行流过物料表面,空气质量流量 qm=0.7~5.0kg/(m2·s)范围内有: (2)空气垂直流过物料表面,空气质量流量 qm=1.1~5.5kg/(m2·s)范围内有:

33 4.干燥的临界点 恒速干燥阶段到降速干燥阶段的转折点C, 称为干燥过程的临界点. 标志干燥机理的转折: ◆干燥由表面汽化控制到内部扩散控制的转变点 ◆物料由去除非结合水到去除结合水的转折点 物料干燥达临界点C时的物料含水量xc,称为临界含水量(critical water content)。 5.降速干燥阶段 此阶段的干燥机理已转为内部扩 散控制,开始汽化物料的结合水分。 到达E点,x 达到平衡含水量xe 干燥停止,u = 0

34 8.4C 干燥时间的计算 1.恒速阶段的干燥时间 2. 降速阶段的干燥时间

35 u0 如已知降速阶段的干燥速率曲线, 积分项 的值, 可用图解积分法求得 如缺乏降速阶段数据,可用近似计算处理
积分项 的值, 可用图解积分法求得 如缺乏降速阶段数据,可用近似计算处理 假定降速阶段 u与 x 呈线性关系 u0 直线斜率为:

36 3. 干燥的总时间 t = t1 + t2

37

38 本 次 习 题 p.292 11 12

39 第二节 干燥设备 8-5 对流干燥设备 8-6 其它干燥设备

40 8-5 对流干燥设备 1.厢式干燥器(cabinet dryer) 即盘架式干燥器(tray dryer), 常压间歇操作
厢内有多层支架,装有物料浅盘置于支架上 空气由风机吸入厢内,加热后均匀地送入各层

41 2.隧道式干燥器(tunnel dryer) 隧道的两端进、出料车处设置有密封门 装有物料的料盘摆放在料车上, 风机使已预热的空气形强大气流在干燥室中流动

42 3.带式干燥器(belt dryer) 组成:干燥室、输送带、风机、加热器、提升机、 排气管等 输送带呈环形,介质以穿流方式流过网带 上下相邻的两根环带运动方向相反, 湿物料从最上层输送带加入,依次落入下层输送带,干物料从下部卸出。

43 4.气流干燥器(pneumatic dryer)
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①加热系统  由空气过滤器,风 机和预热器组成; ② 干燥室 由圆形长管组成; ③ 加料系统 由料斗和加料器组成 ; ④ 气、固分离和粉尘回收系统 由旋风分离器和风机等组成

44 5.流化床干燥器(fluidized-bed dryer)
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①空气预热系统 由风机和加热器组成 ②干燥室 设有分布板的沸腾室; ③加料系统 由料斗和进料器组成; ④卸料及粉尘分离 系统 由卸料管、 旋风分离器、 风机及袋滤器等组成

45 8-6 其它干燥设备 1.真空干燥箱 (cabinet dryer with vacuum) 一般由干燥室、冷凝 器和真空泵等三个主要
部分组成。

46 2.滚筒干燥器(drum dryer) 是一种热传导式的连续式干燥器 主要组成部分: ①滚筒 可以转动的金属圆筒; ②加热系统 由加热剂 (蒸 汽或热水等)供应 机构 组成 ③排气系统 排除蒸汽 及不凝性气体 ④辅助机构 加料、卸 料器等

47 3.红外线干燥器(infrared dryer)
辐射器发射出红外线辐射至传送带上的物料, 能量被物料吸收而使水分汽化, 通入的空气作为载湿体将水汽不断带走。

48 4.微波干燥器(microwave dryer)
优点 ●干燥速率快 ●保持食品营养和风味 ●避免表面硬化和局部过热 ●热效率高

49 第三节   喷雾干燥 喷雾干燥(spray drying)是用雾化器将料液分散成雾滴,与热空气等干燥介质直接接触,使水分迅速蒸发的干燥方法。 8-7喷雾干燥原理及应用 8.7A 喷雾干燥原理 8.7B 喷雾干燥的特点和应用 8-8  喷雾干燥设备 8.8A 雾化器 8.8B 喷雾干燥塔

50 8-7 喷雾干燥原理及应用 8.7A 喷雾干 燥原理 1.喷雾干燥流程

51 2.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属对流干燥,干燥静力学中讨论的对流干燥的 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原则适用于喷雾干燥。 物料衡算中,干物料质量恒定,干空气的质量流量恒定。 热量衡算时,n =ε= 0,可作为绝热干燥过程处理 3.喷雾干燥速率和时间 因A很大,Φ很大,故dW/dt 很大。 喷雾干燥时间为恒速和降速阶段干燥时间之和

52 8.7B 喷雾干燥的特点和应用 1.喷雾干燥的特点 (1)干燥时间很短 数十秒甚至数秒内 (2)干燥温度较低 T<Tw(50~60℃)
(1)干燥时间很短 数十秒甚至数秒内 (2)干燥温度较低 T<Tw(50~60℃) (3)简化工艺流程 蒸发,结晶,干燥,粉碎, 筛分等操作一次完成 (4)适于连续化生产 (5)能满足不同食品生产工艺要求 可用以制微胶囊产品 2.喷雾干燥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广泛用于生产:各种奶粉,蛋粉;葡萄糖, 植物蛋白粉;果蔬干粉制品;速溶茶,速溶咖 啡,香料;鱼粉,肉精;酵母粉,酶制剂等

53 8-8  喷雾干燥设备 8.8A 雾化器 1 压力式雾化器

54 (1)工作原理 主要由液体切向入口,旋转室,喷嘴孔等组成 由高压泵输送的液体自切向入口进入旋转 室,在室内旋转。 喷嘴中央形成空气旋流 液体则形成绕空气心旋转的环形薄膜 静压能转变为向前旋转 运动的液体的动能,从喷 嘴孔喷出。 在介质的摩擦作用下, 液膜伸长变薄,撕裂成细 丝,进一步断裂成雾滴。

55 (2)结构型式 ① 旋转型压力雾化器 ② 离心型压力雾化器 (3)滴径

56 例 奶粉车间进喷雾干燥塔热风温度为145℃,排 风相对湿度10%。车间空气温度24℃,相对湿度60%。 每小时喷含固形物46%的浓缩奶450kg,浓奶含固形物 46%,奶粉含水2.5%。(1)求每小时空气用量;(2) 求空气加热器需表压0.7MPa的蒸汽量;(3)若传热系 数为1200W/(m2·K),求加热器换热面积。 解 查空气h-H图,由T0 = 24℃,φ=60% 查得H0 = 0.012kgv/kgd, h0 = 50kJ/kgd, h1 = 178kJ/kgd. 设绝热干燥,由φ2 =0. 10曲线与等h1线交点,得 H2 = 0.035kgv/kgd (1)

57 (2)查水蒸气表,p = 800kPa 对应T = 170.4℃, Δvh = 2053kJ/kg。 S = Φ/Δvh = 1.32×106/2053 = 642kg/h (3)加热器 ΔT1 = = 146.4K ΔT2 = = 25.4K

58 本 次 习 题 p.293 13 14

59 2.离心式雾化器 (1)工作原理 料液被输送到高速旋转的盘上, 在旋转面上,伸展为薄膜, 沿转盘周边伸展, 一定距离后破裂, 分散为雾滴。 雾化的能量来源于 转盘旋转的动能

60 (2) 结构型式 分光滑盘 和非光滑盘

61 (3) 喷雾矩 雾滴从转盘自水平方向甩出后的运动轨迹 喷雾矩半径: 在圆盘下0.9m处的平面上
占全喷雾质量99%的雾滴喷洒圆的半径(R99)0.9 0.9m (m) (R99)0.9

62 3.气流式雾化器 (1)工作原理 采用压缩空气或蒸汽, 以很高的速度(300m/s或声速)流动, 带动料液从喷嘴喷出 雾化力: 气液两相很大相对运动速度形成的摩擦力 雾化能量: 源于高速气流的动能

63 (2)结构型式 分内部混合式、外部混合式和内外混合式等型式

64 8.8B 喷雾干燥塔 1.干燥塔内雾滴与热空气的流向 (1)并流 分向上并流 向下并流

65 (3)混流 (2)逆流 热风向上,料液喷下 既有并流,又有逆流

66 2.喷雾干燥塔的直径和高度 (1) 塔径 ①干燥强度法 干燥强度Us ,单位为kgw/(m3·h) 塔径: ②喷雾矩法 ⑵ 塔高 压力式雾化器 一般 H =(3~5)D  离心式雾化器   H =(0.5~1)D

67 第四节 冷冻干燥 8-9 冷冻干燥原理 8-10 冷冻干燥装置 冷冻干燥(freeze drying)又称冷冻升华干燥或
第四节 冷冻干燥 冷冻干燥(freeze drying)又称冷冻升华干燥或 真空冷冻干燥,简称冻干。 它是将湿物料降温冻结, 然后在真空条件下使物料中的水分由固态冰直接升 华为水蒸气而排除的干燥方法。 8-9 冷冻干燥原理 8.9A 冷冻干燥基本原理和过程 8.9B 冷冻干燥方程 8-10 冷冻干燥装置 8-10A 冷冻干燥设备 8.10B 冷冻干燥装置型式

68 8-9 冷冻干燥原理 8.9A 冷冻干燥基本原理和过程 1.冻结物料水分的升华 将固态水在低于三相点的一定压力下加热,水将由固态冰直接变为
8-9 冷冻干燥原理 8.9A 冷冻干燥基本原理和过程 1.冻结物料水分的升华 将固态水在低于三相点的一定压力下加热,水将由固态冰直接变为 气态,是冰的升华 (sublimation)。 冰的升华热 为2.84MJ/kg, 约为熔化热和 汽化热之和。

69 食品物料随升华干燥的进行,升华前沿 (sublimation front)将逐渐伸入物料内部, 水蒸气要穿过已干物料组织,传质阻力↑ sublimation front

70 2.冷冻干燥过程 (1)物料预冻 控制冻结速度很重要 (2)升华干燥 精细供热,设置冷阱 (3)解吸干燥 提高温度,剩余水分解吸汽化 3.冷冻干燥的特点 (1)成份破坏小 冻干在低温真空条件下进行, 热敏成分不致被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和 色香味能得到较好保护。 (2) 组织易复原 冻干中,物料的组织结构很少 受破坏,复水时,几乎可立即恢复食品原 来的结构状态。 (3)脱水较彻底 冻干有解吸干燥 ,制品的 aw ↓ 可在常温下长期贮存。

71 8.9B 冷冻干燥方程 讨论下基本情形:升华前沿向中心移动 传热传质通过相同已干层,但方向相反 升华干燥速率: kg/(m2·s) 冷 冻
δ/2 q u T2 T1 p2 p1 x2 x1 δd 升华干燥速率: kg/(m2·s)

72 δ/2 q u T2 T1 p2 p1 x2 x1 δd

73 升华干燥时间: 代入 两式均称冷冻干燥方程

74 8-10 冷冻干燥装置 8-10A 冷冻干 燥设备 1.干燥箱 圆筒形 强度高 矩形 空间利用率高 2.制冷系统 物料预冻
圆筒形 强度高 矩形 空间利用率高 2.制冷系统 物料预冻 直接供冷 间接供冷 皆需冷量 冷 阱 直接供冷 3.蒸气排出系统 包括冷阱和真空泵 4.加热系统

75 8.10 冷冻干燥装置型式 1.间歇式冷冻干燥装置

76 2.连续式冷冻干燥装置

77 本 次 习 题 p.293 14 15


Download ppt "第 八 章 干 燥 Drying 第一节 干燥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干燥设备 第三节   喷雾干燥 第四节 冷冻干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