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現代中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現代中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現代中國

2 學與教的重點 1. 改革開放以來內地人民的生活 2. 中國政府回應改革開放帶來的影響 3. 參與國際事務與中國的綜合國力
4. 家庭觀念在現代生活中的變遷 5. 文物保育與傳統習俗傳承

3 歷代改革者之變革 年份 代表人物 重點 主題 1949 – 1978 毛澤東 政治改革 階級鬥爭 1978 – 2007 鄧小平 經濟改革
經濟建設 2007 > 胡錦濤 社會改革 以人為本

4 日期: 1978年 推行者: 鄧小平 內容: 對內改革、對外開放 涉及持分者: 人物角度: 1. 農民 2. 民工 3. 城市居民 4. 政府官員 5. 領導人...... 地域角度: 1. 沿海地區 2. 內陸地區 3. 邊疆地區...... 國際角度: 1. 中國本身 2. 已發展國家 3. 發展中國家......

5 中國改革政策內容: 農業改革 包產到戶:「農作物私有化」
農業改革 包產到戶:「農作物私有化」 土地流轉:指農民可將土地的經營權轉讓予其他農民或經濟組織,但保留當中的承包權 (即對政府的責任)。 工商業改革 國企改革:國企引入多種「私有化」方式 民營企業 外資優惠政策 設立經濟特區:深圳、汕頭、珠海、海南、廈門 提供發展優惠:政府向外資提供稅務及土地優惠 市場換取技術:政府限制部分行業的外資企業,需找內地企業合作或合資,以促進本地企業發展。 基礎建設 發展通訊與交通設施

6 改革帶來的問題: 三農問題 貧富懸殊 (地域上、城鄉上) 民工問題 人口問題 (男女不均、人口老化、「小皇帝」) 貪污問題 環境問題
文物破壞 能源問題

7 1. 三農問題 農業問題 中國人均耕地面積小 (2008年數據為人均1.4畂)。由於耕地不足,導致農業收入不多,難以吸引投資,在欠缺資金下,農業技術落後,致使農業發展不佳,在長遠來說,農業發展落後有機會引發中國的糧食問題。 農村問題 由於農業利潤不高,農村基礎建設亦較落後,衍生出各種生活素質上的問題,如:物質生活缺乏、教育較差等,同時,由於農業發展不及工業發展,不少農業用地被改成工業用地,令原有的農村網絡及發展受到衝擊。 農民問題 昔日農民的稅率較高、國家欠缺相關支援及補貼,加上農田不足、農業技術落後,導致農民收入低,生活水平不高,此外,這亦導致不少農民需流進城市作農民工 (民工),引起「農民工」及相關的社會問題。

8 2. 貧富懸殊 (地域上)

9 2. 貧富懸殊 (城鄉上)

10 3. 民工問題 農民工人數:1.5 – 2億 A) 工作待遇 B) 社會福利:住宿、教育、醫療…

11 4. 人口問題 (男女不均) 「一孩政策」:城市只准生一個男孩或女孩;農村已 婚女性只可生一個男孩,如生育一個女孩,必須隔四 年並經過批准才可生第二胎。 2005年:男女比例為 119 : 100 2020年:3000 – 4000萬「光棍」

12 4. 人口問題 (人口老化) 2008年:老人人口比例 12% 6個成人 > 1個老人 2040年:老人人口比例28%
2個成人 > 1個老人

13 4. 人口問題 (「小皇帝」) 中國式「港孩」 三低:抗逆力低、自理能力低、情緒控制力低

14 5. 貪污問題 貪污腐敗集團化,黨內形成許多利益集團 2007年:成立國家預防腐敗局 (內地 ICAC)
例子:前上海市市長(1980年代):陳良宇 ) 利用職權在國家土地規劃審批、政府招商合 作等謀取私利 2) 挪用44.5億社會保障基金

15 6.環境問題:(水源污染) 地下水缺乏 河流水污染 (複合型污染:工業、城鎮、農村)

16 6.環境問題:(空氣污染) 來源:汽車、工廠、燃料 影響:酸雨、空氣污染物過多 (二氧化硫、煙塵...)

17 6.環境問題:荒漠化 原因: 1. 過度放牧 2. 過度開採 3. 過度砍伐 4. 過度耕作

18 7.文物破壞 原因: 過度側重經濟及現代化 例如:四合院、胡同 2) 人民缺乏文物保育意識

19 8.能源問題 能源短缺 環境問題 煤炭開採 (地表層下陷、污染地下水、甲烷) 石油、煤炭燃燒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2007年) 煤炭
76.6% 石油 11.3% 天然氣 3.9% 水力 7.2% 核電 1.0%

20 人力資本、自然資源、科技水準 、政府能力、外交力和文化影響力等 ...
綜合國力 硬實力 + 軟實力 = 綜合國力 經濟力量、 軍事力量 人力資本、自然資源、科技水準 、政府能力、外交力和文化影響力等 ...

21 綜合國力:經濟方面 進出口貿易 「世界工廠」 貨幣升值

22 綜合國力:軍事方面 總兵力:230萬 (世上最大) 國際維和

23 綜合國力:科技方面 年份 1988 「長征四號」 1996 「神舟一號」 2001 「神舟二號」 2002 「神舟三號」「神舟四號」
2003 「神舟五號」 2005 「神舟六號」 2007 「嫦娥一號」 2008 「神舟七號」 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

24 綜合國力:外交方面 中國的外交策略: 鄧小平「轁光養晦、絕不當頭」 各國關係: 美國、日本、台灣、北韓、其他發展中國家 強調和平發展
中國不斷強調「和平發展」,以減少他國的疑慮,避免激起國民及外國的競爭心態,從而促進合作。 迎合國際價值 中國政府積極改變自己的政治架構 (如:提升法治),同時於經貿上配合國際社會的慣例 (如:版權法),讓國民多接觸文化產物,從而改變他國對自己的看法,減少因價值觀不同而存在衝突。 參與國際事務 中國積極加入不同的國際組織:1971年恢復聯合國地位、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3年與其他發展中國家聯成 G20 集團等。此外,中國在國際救援、反恐等國際事務上,扮演積極的角色。 增加經貿合作 中國跟各國不斷擴大經貿上合作,如:中國與印度、巴基斯坦、日本、歐洲、美國等,都有著愈來愈多的合作,從而促進關係,令雙方更趨互相依賴,以作為談判時的籌碼。

25 「中國威脅論」 和平崛起 VS 和平發展 經濟方面 能源方面 軍事方面 外交方面 太空方面

26 「中國責任論」 中國乃大國,應遵守國際不同的條例:環保、人民幣 升值、降低關稅… 甚至解決國際危機

27 綜合國力的提升 航天科技成就 人民幣重要性 儒家文化、普通話普及 北京奧運 上海世博 四川救援

28 傳統社會結構 VS 現代社會結構 家族本位 個人主義 重視仁愛 自由主義 安份守己 拜金主義 移孝於忠 拚搏精神 迷信風氣 相信科學

29 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 – 家庭 傳統家庭特徵: 宗族制度 (同姓、同祖…) 父權為中心 男內女外 (「三從四德」) 嗣續繁衍
家庭至上 (家庭+宗族利益)

30 現代家庭架構: 平權家庭 核心家庭 著重情感 形式多樣 (無子女家庭、單親家庭等)

31 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 – 習俗 節日: 農曆新年、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 2) 二十四節氣:
2) 二十四節氣: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3) 婚嫁習俗: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書六禮

32 中國習俗面對的挑戰如下: 文化間競爭 重視成本效益+ 消費主義
部分沒有經濟實效的習俗會被遺忘,如:重陽節的各項要求個人靜思的習俗,便在沒有宣傳下被漸漸遺忘。 市場化的問題 能帶動商業利益的習俗被商家加以宣傳及推廣。但在宣傳及推廣的過程中,則會為著銷量,對原有文化有著一定的扭曲,如:月餅的口味不斷地轉變。 個人主義衝突 現代社會愈來愈「個人化」,令針對「群體」的習俗有著改變「如:核心家庭的湧現,對團年飯、新年團拜等習俗,帶來衝擊,亦令參與者的人數變少。 社會現實因素 社會現在講求安全、健康等,令部分習俗變質,如:月餅也因健康理由產生變化、搶包山的形式亦因安全理由而改變等。加上家庭疏離,亦令傳統習俗莛姒傳遞予下一代,如:傳統糕點的製作方法,便難以被傳遞。


Download ppt "現代中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