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十章 园林工程测量
2
第一节 概 述 园林工程测量按工程的施工程序,一般分为规划设计前的测量、规划设计测量、施工放线测量和竣工测量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节 概 述 园林工程测量按工程的施工程序,一般分为规划设计前的测量、规划设计测量、施工放线测量和竣工测量四个阶段进行。 一、规划设计前的测量 首先进行控制测量,其内容分为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两大部分。 1.在施工现场仍保存着过去测绘地形图的测量控制点,在施工测量中仍可利用。 2.过去的测量控制点已破坏、丢失,这时必须重新进行控制测量工作。其具体布设和内外业工作除可按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外,还可按方格法建立施工控制网。 方格网的建立应掌握以下原则: ①方格网方向的确定应与设计平面的方向一致,或与南北东西方向一致。 ②方格网的每个格的边长一般为20—40m。可根据测设对象的繁简程度适当缩短或加长。 ③在设计方格网时,应力求使方格角点与所测设对象接近。 ④方格网点间应保证良好的通视条件,并力求使各角点避开原有建筑、坑塘及动土地带。 ⑤各方格折角应严格成90°角。 ⑥方格网主轴线的测设应采用较高精度的方法进行,以保证整个控制网的精度。
3
第一节 概 述 (一)根据高一级平面控制点进行测设 1.测设方格网主轴线:
第一节 概 述 (一)根据高一级平面控制点进行测设 1.测设方格网主轴线: (1)在进行方格网测设时,先确定出两条相互垂直的主轴线,如图所示。根据高一级平面控制点A、B的坐标和主轴线上的任意三个点的坐标,如12、13、14等点的坐标(此三点坐标可依据设计规定或从图中量取求得),计算出高级平面控制点至各点距离及相应的水平角。 例如:计算A点至13点的距离SA13和AB与A13所夹的水平角β13,其计算公式为: αA13 = arctan β=αAB-αA13 上式中αA13为A13边的方位角,αAB为AB边的方位角。 SA13= 按上述公式也可计算A、B两点至12、13、14各点的平距,AB和A12、A14的夹角,BA和B12、B13、B14的夹角。 ⑵图上量取距离和水平角:
4
第一节 概 述 (3)测设: ①将经纬仪安置于控制点A,采用极坐标法,根据已计算出的水平距离和水平角测设上述三点。如测设12点时,以AB边为起始边,用测回法测设出A12方向,取其平均方向。然后在此方向上用钢尺量出SA12的长度定出12点并打钉小钉,在测设距离时应往返两次取其平均位置。同法在A点测设出13和14两点。 ②然后将经纬仪安置于平面控制点B点。依据已计算出的有关距离和角度,检验上述12、13和14各点位,如果偏差过大应查找原因,重新测设。 ③对已测设于地面上的12、13和14三点进行检查,一是实量各点间距离与设计长度比较,二是用仪器检查此三点是否位于同一直线,如有误差,应作适当的调整,务必使其间距与设计长度一致,且三点位于同一直线上。 ④将经纬仪置于13点上用延长直线的方法,用钢尺测出11点和15点。 ⑤在13点上利用经纬仪以12~13的方向为始边,测设出两个直角,得出与12、13相垂直的方向,即13~3、13~23两个方向,并在该方向上测设出3、8、18和23等各点。 通过以上步骤,此方格的主轴线测设即告完成。
5
第一节 概 述 2.方格网其他各点的测设 主轴线上各点测设完成后,在主轴线各点上,如11、12、14和15几点分别安置经纬仪测设出其他各点,然后对新的各点,用钢尺按设计距离进行校核,误差较大的应检查原因,误差小的应作适当调整,从而得出一个完整的方格网。 方格网上各点均应打桩钉钉,准确标明点位。而且桩一定要牢固,必要时应埋设石桩,以防施工中碰动或损坏
6
第一节 概 述 (二)根据原有地物测设方格网 有的施工现场存有建筑或其他具有方位意义的地物而无测量控制点时,可根据这些地物测设出方格网。首先也应将主轴线测设出来。 如图,A和B为施工现场的两个原有建筑。自A建筑的角a和b作相等的两条延长线,得M和N两点。然后再从B建筑的房角c、d两点作相等的两延长线,得M和N两点。然后再从B建筑的房角c、d两点作出相等的两延长线,得G和H两点。分别作MN及GH的延长线,并使两线相交得出O点。将经纬仪安置于O点,根据MN和GH两方向及方格尺寸定出两个方格点P和Q。然后测出∠POQ的值。 若此值不为90°则需校正。此时O点位置不变,将两方向各改正角度差值的一半,从而定出P和Q的正确位置。根据OP及OQ的改正后方向,再定出另外两方向,即OE和OF,至此主轴线测设完成。依主轴线进一步定出整个方格网,其方法与前述相同。
7
第一节 概 述 (三)方格网点高程测量 1.首先在方格网内选择一些方格网点作为高程控制点,构成一闭合水准路线,进行外业观测、内业计算,求各方格点的高程。
8
第一节 概 述 二、规划设计测量 测绘符合各单项工程特点的工程专用图、带状地形图、纵横断面图,以及为提供依据的有关调查测量等。
第一节 概 述 二、规划设计测量 测绘符合各单项工程特点的工程专用图、带状地形图、纵横断面图,以及为提供依据的有关调查测量等。 三、施工放线测量 施工放线测量是根据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建立施工控制网并将图上的设计内容测设到实地上,作为施工的依据。 四、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是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提供依据,也是工程运行管理阶段和以后扩建的依据。
9
第二节 平整土地测量 常用的方法采用:方格水准法 根据平整场地的要求不同,可以把场地整成水平或有一定坡度的地面。 一、整成水平地面
第二节 平整土地测量 一、整成水平地面 1.计算设计高程 如图所示,桩号(1)、(10)、(11)、(9)、(3)各点为角点,(4)、(7)、(6)、(2)为边点,(8)为拐点,(5)为中点;如果已求得各桩点的地面高程为Hi(i=1,2,…,11),设计高程可按下式计算: 设各个方格的平均高程为 Hi(i=1,2,…,5) = = … 地面设计高程H0= (ΣH角+2ΣH边+3ΣH拐+4ΣH中) 式中:ΣH角、ΣH边、ΣH拐、ΣH中分别为各角点、各边点、和各中点高程总和,前面的系数是因为各角点之参与一个方格的平均高程计算,各边点参与两个方格的平均高程计算,余类推,如有n个方格可得: H0=(ΣH角+2ΣH边+3ΣH拐+4ΣH中) 将H0作为平整土地的设计高程时,把地面整成水平,能达到土方平衡的目的。 常用的方法采用:方格水准法 根据平整场地的要求不同,可以把场地整成水平或有一定坡度的地面。
10
第二节 平整土地测量 2.计算施工量 各桩点的施工量为:施工量=设计高程-桩点地面高程 3.计算土方
第二节 平整土地测量 2.计算施工量 各桩点的施工量为:施工量=设计高程-桩点地面高程 3.计算土方 先在方格网上绘出施工界限,即决定开挖线。开挖线是根据方格边上施工量为零的各点连接而成。零点位置可目估测定,也可按比例计算确定。 因挖方量应与填方量相等,故可按下式计算土方: V挖=A(Σh角挖+Σh边挖+ h拐挖+h中挖) V填=A(Σh角填+Σh边填+ h填拐+h中填)
11
第二节 平整土地测量 二、平整成具有一定坡度的地面
第二节 平整土地测量 二、平整成具有一定坡度的地面 一般场地按地形现况整成一个或几个有一定坡度的斜平面 。横向坡度一般为零,如有坡度以不超过纵坡(水流方向)的一半为宜。纵、横坡度一般不宜超过1/200,否则会造成水土流失。具体设计步骤为: 1.计算平均高程 公式为:H0= (ΣH角+2ΣH边+3ΣH拐+4ΣH中) 2.纵、横坡的设计 3.计算各桩点的设计高程 首先选零点,其位置一般选在地块中央的桩点上,并以地面的平均高程H0为零点的设计高程。根据纵、横向坡降值计算各桩点高程,然后计算各桩点施工量,画出开挖线,计算土方。 4.土方平衡验算 如果零点位置选择不当,将影响土方的平衡,一般当填、挖方绝对值差超过填、挖方绝对值平均数的10%时,需重新调整设计高程,验算方法如下:为保证V挖、V填绝对值应相等,符号相反,即: A((Σh角填+Σh角挖)+(Σh边填+Σh边挖)+(Σh拐填+Σh拐挖)+(Σh中填+Σh中挖))=0 5.调整方法 设计高程改正数=(总挖土量+总填土量)÷地块总面积 为了便于现场施工,最好再算出各个方格的土方量,画出施工图,在图上标出运土方案。
12
第三节 测设的基本工作 一、水平角测设 水平角测设就是根据给定角的顶点和起始方向,将设计的水平角的另一方向标定出来。根据精度要求的不同,水平角测设有两种方法。 (一)水平角测设的一般方法 当水平角测设精度要求不高时,其测设步骤如下: (1)如图所示,O为给定的角顶,OA为已知方向,将 经纬仪安置于O点,用盘左后视A点,并使水平度盘读 数为0˚00΄00˝ (2)顺时针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准确定在要测设的水平角值β,在望远镜视准轴方向上标定一点B΄。 (3)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倒镜,用盘右后视A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为α,顺时针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α+β),同法在地面上定出B˝点,并使OB˝=OB΄ (4)如果B΄与B重合,则∠AOB΄即为欲测设的β角;若B΄与B˝不重合,取B΄B˝连线的中点B,则∠AOB为欲测设的β角。
13
第三节 测设的基本工作 (二)水平角测设的精密方法 该方法用于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其测设步骤如下:
(二)水平角测设的精密方法 该方法用于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其测设步骤如下: (1)先用一般方法测设出欲测设的β角,如下图所示 (2)用测回法测出∠AOB΄的角值为β΄。 (3)过B΄作OB΄的垂线,在垂线方向精确量取BB΄=OB΄tan(β-β΄),则∠AOB为欲测设的β角;若(β-β΄)<0,则B点的位置与下图相反。
14
第三节 测设的基本工作 当我们要测设的角度为90˚时,且测设的精度要求较低,也可根据勾股定理进行测设。测设方法如下:
当我们要测设的角度为90˚时,且测设的精度要求较低,也可根据勾股定理进行测设。测设方法如下: 如下图所示,欲在AB边上的A点定出垂直于AB的直角AD方向。先从A点沿AB方向量3m得C点,把一把卷尺的5m处置于C点,另一把卷尺的4m处置于A点,然后拉平拉紧两卷尺,两卷尺在零点的交叉外即为欲测设的D点,此时AD⊥AB。
15
第三节 测设的基本工作 二、水平距离测设 测设水平距离就是根据给定直线的起点为和方向,将设计的长度(即直线的终点)标定出来,其方法如下:
二、水平距离测设 测设水平距离就是根据给定直线的起点为和方向,将设计的长度(即直线的终点)标定出来,其方法如下: 在一般情况下,可根据现场已定的起点A和方向线,如下图所示,将需要测设的直线长度d΄用钢尺量出,定出直线端点B΄。如测设的长度超过一个尺段长,仍应分段丈量。返测B΄A的距离,若较差(或相对误差)在容许范围内,取往返丈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AB΄的距离,并调整端点位置B΄至B,并使BB΄= d΄-d΄AB΄,当B΄B>0时,B΄往前移动;反之,往后移。 当精度要求较高时,必须用经纬仪进行直线定线,并对距离进行尺长,并对距离进行尺长,温度和倾斜改正。
16
第三节 测设的基本工作 三、高程测设 根据某水准点(或已知高程的点)测设一个点,使其高程为已知值。其方法如下:
(1)如下图所示,A为水准点(或已知高程的点),需在B点处测设一点,使其高程hB为设计高程。安置水准仪于A、B的等距离处,整平仪器后,后视A点上的水准尺,得水准尺读数为α。 (2)在B点处钉一大木桩(或利用B点处牢靠物体),转动水准仪的望远镜,前视B点上的水准尺,使尺缓缓上下移动,当尺读数恰为 b=hA+α-hB 时,尺底的高程即为设计高程hB,用笔沿尺底画线标出。 (3)施测时,若前视读数大于b,说明尺底高程低于欲测设的设计高程,应将水准尺慢慢提高至符合要求为止;反之应降低尺底。
17
第三节 测设的基本工作 如果不用移动水准尺的方法,也可将水准尺直接立于桩顶,读出桩顶读数b读,进而求出桩顶高程改正数h改,并标于木桩侧面。即
h改=b读-b 若h改>0,则说明应自桩顶上返h改才为设计标高;若h改<0,则应自桩顶下返h改即为设计标高。 在施工过程中,常需要同时测设多个同一高程的点(即抄平工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应将水准仪精密整平,然后逐点测设。
18
第三节 测设的基本工作 现场施工测量人员多习惯用小木杆代替水准尺进行抄平工作,此时需由观测者指挥A点上的后尺手,用铅笔尖在木杆面上移动,当铅笔尖恰在视线上时(水准仪同样需要精平),观测者喊“好”,后尺手就据此在杆面上划一横线,此横线距杆底的距离即为后视读数α,则仪器视线高为 h=hA+a 由杆底端向上量出应读的前视读数 b=h-hB= hA-hB+a 据b值在杆上画出第二根铅笔线。此后再由观测者指挥立杆人员在B点外上下移动小木杆,当水准仪十字丝恰好对准小木杆上第二道铅笔线时,观测者喊“好”,此时前尺的助手在小木杆底端平齐处划线标记,此线即为欲设计高程hB。 用小木杆代替水准尺进行抄平,工具简单、方便易行,但须注意小木杆上下头需有明显标记,避免倒立;在进行下一次测量之前,必须清除小木杆上的标记,以免用错.
19
第四节 点位测设的基本方法 一、极坐标法 当施工场地有导线网且量距较方便时常用此法。其步骤如下:
第四节 点位测设的基本方法 一、极坐标法 当施工场地有导线网且量距较方便时常用此法。其步骤如下: (1)如图所示,欲测设一点A,现场控制点为P、Q。在总平面图上查得P、A两点的坐标值分别为(xP,yP)、(xA,yA),以及PQ的坐标方位角aPQ (2)计算PA的坐标方位角 aPA=arctan 计算PA与PQ的夹角β β=aPQ-aPA 计算PA的水平距离 d΄PA= 当精度要求较低时,上述的β、dPA可以图上直接量取。 (3)置经纬仪于P点,运用测设水平角方法使∠APQ=β,在PA方向线上,测设距离PA= d΄PA,则A点即为欲测设的点。
20
第四节 点位测设的基本方法 二、角度交会法 当现场量距不便或待测点远离控制点时,可采用此法。其步骤如下:
第四节 点位测设的基本方法 二、角度交会法 当现场量距不便或待测点远离控制点时,可采用此法。其步骤如下: (1)如下图所示,欲测设A点,P、Q为现场控制点,根据A、P、Q点的坐标值可计算PA与PQ、QA与QP的夹角β1、β2。 (2)两架经纬仪分别置于P、Q两点,各测设∠APQ=β1、∠AQP=β2。 (3)指挥一人持一测钎,在两点方向线交会处移动,当两经纬仪同时看到测钎尖端,且均位于两经纬仪十字丝纵丝上时,测钎位置即为欲测设的点。
21
第四节 点位测设的基本方法 三、支距法 当欲测设的点位位于基线或某一已知线段附近,且测设点位精度要求较低时,可采用此法。其步骤如下:
第四节 点位测设的基本方法 三、支距法 当欲测设的点位位于基线或某一已知线段附近,且测设点位精度要求较低时,可采用此法。其步骤如下: (1)如下图所示,欲测设点P在已知线段AB附近,在图上过P点作AB的垂线PP1,量取距离d1΄和d2΄。 (2)在现场找到A、B两点,从A点沿AB方向线测设水平距离d1΄得P1点,过P1点测设AB的垂直方向并在其方向线上从P1测设水平距离d2΄得P点,即为欲测设的点位。
22
第四节 点位测设的基本方法 四、距离交会法 当欲测设的点靠近控制点,量距又较方便,测设精度要求较低时,可用距离交会法测设点位。其步骤如下:
第四节 点位测设的基本方法 四、距离交会法 当欲测设的点靠近控制点,量距又较方便,测设精度要求较低时,可用距离交会法测设点位。其步骤如下: (1)如下图所示,欲测设一点A,现场控制点为P、Q,根据A、P、Q点坐标值分别求出PA及QA的水平距离d΄PA和d΄QA。 (2)以P、Q两点为圆心,d΄PA及d΄QA为半径,分别在地面上画弧,并在两弧交点处打木桩,然后再在桩顶交会所得的点,即为欲测设的A点。
23
第四节 点位测设的基本方法 五、平板仪放射法
第四节 点位测设的基本方法 五、平板仪放射法 1.如下图所示,A、B为地面控制点,a、b为A、B在设计平面图上的相应点,欲将图上一绿地的特征点m、n、p、q测设在实地上,在A点安置平板仪(对中、整平、定向),分别在图上量取a至m、n、p、q的实地距离AM、AN、AP、AQ。 2.用照准仪直尺边切准图上am线并沿照准仪方向丈量出AM长度,打桩定出实地M点;同法定出实地N、P、Q点。 3.M、N、P、Q定出后,应用卷尺进行校核。校核时,以图上设计的长度和几何条件为准,误差较大,应查明原因重测;误差较小时应作适当调整。至此,完成该绿地平面位置的测设工作。
24
第五节 园林建筑施工测量 一、园林建筑物的定位
园林建筑物的定物,就是将建筑物外廓的各轴线交点(简称角桩),测设到地面上,作为基础放样和主轴线放样的依据。根据现场定位条件的不同,可选择以下方法。 (一)利用“建筑红线”定位 在施工现场有规划管理部门设定的“建筑红线”,则可依据此“红线”与建筑物的位置关系进行测设,如图所示,AB为“建筑红线”,新建筑物茶道室的定位方法如下: (1)从平面图上,查得茶道室轴线MP的延长线上的点P΄与A间的距离AP΄、茶室的长度PQ及宽度PM。 (2)在桩点A安置经纬仪,照准B点,在该方向上用钢尺量出AP΄和AQ΄的距离,定出P΄、Q΄两点。 (3)将经纬仪分别安置在P΄和Q΄两点,以AB方向为起始方向精确测设90˚角,得出P΄M和Q΄N两方向,并在此方向上用钢尺量出P΄P和PM的距离,分别定出P、M、Q、N各点。 (4)用经纬仪检查∠MPQ和∠NQP是否为90˚,用钢尺检验PQ和MN的距离是否等于设计的尺寸。若角度误差在1΄以内,距离误差在1/2000以内,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否则,应重新测设。
25
第五节 园林建筑施工测量 (二)依据与原建筑物的关系定位
在规划范围内若保留有原有的建筑物或道路,当测设精度要求不高时,拟建筑物也可根据它与已有建筑物的位置关系来定位,下图所示为几种情况(图中画阴影的为拟建筑物,未画阴影的为已有建筑物),现分别说明如下: (1)A 图为拟建建筑物与已有建筑物的长边平行的情况。测设时,先用细线绳沿着已有的建筑物的两端墙皮CA和DB延长出相同的一段距离(如2m)得A΄、B΄两点;分别在A΄、B΄两点安置经纬仪,以A΄B΄或B΄A΄为起始方向,测设出90˚角方向,在其方向上用钢尺丈量设置M、P和N、Q四大角的角点;定位后,对角度(经纬仪测回法)和长度(钢尺丈量)进行检查,与设计值相比较,角度误差不超过1΄,长度误差不超过1/2000。
26
第五节 园林建筑施工测量 (2)下图为拟建建筑物与已有建筑物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按上法用细线绳测设出A΄、B΄两点,在B΄点安置经纬仪,用正倒镜法延长A΄B΄,在延长线方向上用钢尺丈量设置M΄和N΄点;将经纬仪分别安置在M΄和N΄两点上,以M΄A΄和N΄A΄为起始方向,测设出90˚角方向,在其方向线上用钢尺丈量设置M、P和N、Q四大角的角点,最后校核角度和长度,方法和精度同上。 (3)右图拟建建筑物与已有建筑物长边互相垂直的情况。定位时按上种情况测设M΄的方法测设出P΄点;安置经纬仪于P΄点测设P΄A΄的垂线方向,在其方向上用钢尺丈量设置P、Q两个角点;分别在P、Q两点安置经纬仪,测设PQ的垂直方向,在其方向线上用钢尺丈量PM和QN的长度,即得M、N两个角点。最后同法进行角度和长度校核。
27
第五节 园林建筑施工测量 (4)下图为拟建建筑物的轴线平行于道路中心的情况。定位时先找出路中线DB,在中线上用钢尺丈量设置E΄、F΄两点;分别在E΄、F΄上安置经纬仪,以E΄D和F΄D为起始方向,测设出90˚角方向,在其方向线上用钢尺丈量设置E、G和F、H四大角的角点,最后同法进行角度和长度校核。 若施工现场布有建筑方格网,还可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定位;拟建建筑物附近有控制点,还可按本章第四节介绍的几种方法进行定位。
28
第五节 园林建筑施工测量 二、园林建筑主轴线的测设
二、园林建筑主轴线的测设 根据已定位的建筑物外廓各轴线角桩,如上页图中的E、F、G、H,详细测设出建筑物内各轴线的交点桩(也称中心桩)的位置,如下图中A、A΄、B、B΄、1、1΄…等。测设时,应用经纬仪定线,用钢尺量出相邻两轴线间距离(钢尺零点端始终在同一点上),量距精度不小于1/2000。如测设GH上的1、2、3、4、5各点,可把经纬仪安置在G点,瞄准H点,把钢尺零点位置对准G点,沿望远镜视准轴方向分别量取G-1、G-2、G-3、G-4、G-5的长度,打下林桩,并在桩顶用小钉准确定位。 建筑物各轴线的交点桩测设后,根据交点桩位置和建筑物基础的宽度、深度及边坡,用白灰撒出基槽开挖边界线。 基槽开挖后,由于角桩和交点桩将被挖掉,为了便于在施工中恢复各轴线位置,应把各轴线延长到槽外安全地点,并做好标志,其方法有设置轴线控制桩和龙门板两种形式。
29
第五节 园林建筑施工测量 (一)测设轴线控制桩
(一)测设轴线控制桩 轴线控制桩也称引桩,其测设方法简述如下:如下图所示,将经纬仪安置在角桩或交点桩(如C点)上,瞄准另一对应的角桩或交点桩,沿视线方向用钢尺向基槽外侧量取2~4m,打下木桩,并在桩顶钉上小钉,准确标志出轴线位置,并用混凝土包裹木桩(如下图所示),同法测设出其余的轴线控制桩。如有条件也可把轴线引测到周围原有固定的地物上,并作好标志来代替轴线控制桩。
30
第五节 园林建筑施工测量 (二)设置龙门板 在园林建筑中,常在基槽开挖线外一定距离处钉设龙门板(如下图),其步骤和要求如下:
(1)在建筑物四角和中间定位轴线的基槽开挖线外1.5~3m处(由土质与基槽深度而定)设置龙门桩,桩要钉得竖直、牢固,桩的外侧面应与基槽平行。 (2)根据场地内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将±0的标高测设在每个龙门桩上,用红笔画一横线。 (3)沿龙门桩上测设的线钉设龙门板,使板的上边缘高程正好为±0,若现场条件不允许,也可测设比±0高或低一整数的高程,测设龙门板高程的限差为±5mm。
31
第五节 园林建筑施工测量 (4)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瞄准B点,沿视线方向在B点附近的龙门板上定出一点,并钉小钉(称轴线钉)标志;倒转望远镜,沿视线在A点附近的龙门板上定出一点,也钉小钉标志。同法可将各轴线都引测到各相应的龙门板上。如建筑物较小,也可用垂球对准桩点,然后沿两垂球线拉紧线绳,把轴线延长并标定在龙门板上(如下图所示)。 (5)在龙门板顶面将墙边线、基础边线、基槽开挖边线等标定在龙门板上。标定基槽上口开挖宽度时,应按有关规定考虑放坡的尺寸。
32
第五节 园林建筑施工测量 三、基础施工放样 轴线控制桩测设完成后,即可进行基槽开挖施工等工作,基础施工中的测量工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基槽开挖深度的控制 在进行基槽开挖施工进,应随时注意开挖深度。在将要挖到槽底设计标高时,要用水准仪在槽壁测设一些距槽底设计标高为某一整数(一般为0.4m或0.5m)的水平桩(如图所示),用以控制挖槽深度,水平桩高程测设的允许误差为±10mm。 考虑施工方便,一般在槽壁每隔3~4m处均测设一水平桩,必要时,可沿水平桩的上表面拉线,作为清理槽底和打基础垫层时掌握标高的依据。基槽开挖完成后,应检查槽底的标高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合格后,可按设计要求的材料和尺寸打基础垫层。
33
第五节 园林建筑施工测量 (二)在垫层上投测墙中心线
基础垫层做好后,根据龙门板上的轴线钉或轴线控制桩,用经纬仪或拉绳挂垂球的方法,把轴线投测到垫层上,并标出墙中心线和基础边线(如下图所示),作为砌筑基础进的依据。
34
第五节 园林建筑施工测量 四、墙身施工放样 (一)墙身的弹线定位
四、墙身施工放样 (一)墙身的弹线定位 基础施工结束后,检查基础面的标高是否满足要求,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墙身的弹线定位,作为砌筑墙身时的依据。 墙身的弹线定位的方法:利用轴线控制桩或龙门板上的轴线和墙边线标志,用经纬仪或用拉线绳挂垂球的方法,将轴线投测到基础面上,然后用墨线弹出墙中线和墙边线。 检查外墙轴线交角是否为直角,符合要求后,把墙轴线延长并画在外墙基上,作为向上投测轴线的依据。同时把门、窗和其他洞口的边线也在外墙基础立面上画出。
35
第五节 园林建筑施工测量 (二)上层楼面轴线的投测
在多层建筑施工中,需要把底层轴线逐层投测到上层楼面,作为上层楼面施工的依据。上层楼面轴线投测有下面两种方法。 1.吊锤法 用较重的垂球悬吊在楼板或柱顶边缘,当垂球尖对准基础墙面上的轴线标志时,线在楼板或柱边缘的位置即为该楼层轴线端点位置,并画线标志,同法投测其他轴线端点。经检测各轴线间距符合要求后即可继续施工。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一般能保证施工质量,担当风力较大或建筑物较高时,投测误差较大,应采用经纬仪投测法。 2.经纬仪投测法 经纬仪在相互垂直的建筑物中部轴线控制桩上,严格整平后,瞄准底层轴线标志。用盘左和盘右取平均值的方法,将轴线投测到上楼层边缘或柱顶上。每层楼板应测设长轴线1~2条,短轴线2~3条。然后,用钢尺实量其间距,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2000。合格后才能在楼板上分间弹线,继续施工。
36
第六节 其他园林工程施工放样 一、园路施工放样 园路的施工放样包括中线(或中线)放样和路基放样。 (一)中线放样
第六节 其他园林工程施工放样 一、园路施工放样 园路的施工放样包括中线(或中线)放样和路基放样。 (一)中线放样 园路的中线放样就是把园路中线测量时设置的各桩号,如交点桩(或转点桩)、直线桩、曲线桩(主要是圆曲线的主点桩)在实在上重新测设出来。在进行测设时,首先在实地上找到各交点桩位置,若部分交点桩已丢失,可根据园路测量时的数据用极坐标法把丢失的交点桩恢复起来;圆曲线主点桩的位置可根据交点桩的位置和切线长T、外距E等曲线元素进行测设;直线段上的桩号根据交点桩的位置和桩距用钢尺丈量测设出来。
37
第六节 其他园林工程施工放样 (二)路基放样 路基放样就是把设计好的路基横断面在实地构成轮廓,作为填土或挖土依据。 1.路堤放样
第六节 其他园林工程施工放样 (二)路基放样 路基放样就是把设计好的路基横断面在实地构成轮廓,作为填土或挖土依据。 1.路堤放样 下图为平坦地面路堤放样情况。从中心桩向左、右各量B/2宽钉设A、P坡脚桩,从中心桩向左、右各量B/2宽处竖立竹竿,在竿上量出填土高h,得坡顶C、D和中心点O,用细绳将A、C、O、D、P连接起来,即得路堤断面轮廓。施工中可在相信断面的坡脚连线上撒出白灰线作为填方的边界。 若路基仅次于弯道上应把有加宽和加高的数值放样进去。 若路基断面仅次于斜坡上,如下图,先在图上量出B1、B2及C、O、D三点的填高数,按这些放样数据即可进行现场放样。
38
第六节 其他园林工程施工放样 2.路堑放样 下图分别是在平坦地面和斜坡上路堑放样情况。主要是在图上量出B/2和B1、B2长度,从而可以定出坡顶A、P的实地位置。为了施工方便,可以制作坡度板,如下图所示,作为边坡施工时的依据。 对于半填关挖的路基,除按上述方法测设坡脚A和坡顶P外,一般要测出施工量为零的点O΄,如下图所示,拉线方法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再加说明。
39
第六节 其他园林工程施工放样 二、堆山与挖湖放样 (一)假山的放样
第六节 其他园林工程施工放样 二、堆山与挖湖放样 (一)假山的放样 假山放样一般可用极坐标法、支距法或平板仪放射法等。如图所示,先测设出设计等高线的各转折点,如图中等各点,然后将各点连接,并用白灰或绳索加以标定。再利用附近水准点测出1至9各点应有的标高,若高度允许,可在各桩点插设竹竿划线标出。若山体较高,则可在桩的侧面标明上返高度,供施工人员使用。一般情况堆山的施工多采用分层堆叠,因此在堆山的放样过程中也可以随施工进度时测设,逐层打桩,直至山顶。
40
第六节 其他园林工程施工放样 (二)挖湖及其他水体放样 挖湖或开挖水渠等放样与堆山的放样基槽相似。
第六节 其他园林工程施工放样 (二)挖湖及其他水体放样 挖湖或开挖水渠等放样与堆山的放样基槽相似。 首先把水体周界的转折点测设在地面上,如图所示的1、2、3、…、30各点,然后在水体内设定若干点位,打上木桩。根据设计给定的水体基底标高在桩上进行测设,画线注明开挖深度,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各点即为此类桩点。在施工中,各桩点不要破坏,可留出土台,待水体开挖接近完成时,再将此土台挖掉。 水体的边坡坡度,同挖方路基一样,可按设计坡度制成边坡样板置于边坡各处,以控制和检查各边坡坡度。
41
第六节 其他园林工程施工放样 三、园林植物种植放样
第六节 其他园林工程施工放样 三、园林植物种植放样 园林植物的种植也必须按设计图的要求进行施工。园林植物种植放样的方法,根据其种植形式的不同,分述如下。 (一)孤植型 孤植型种植就是在草坪、岛上或山坡上等地的一定范围里只种植一棵大树,其种植位置的测设方法视现场情况可用极坐标法或支距法、距离交会法等。定位后以石灰或木桩标志,并标出它的挖穴范围。 (二)丛植型 丛植型种植就是把几株或十几株甚至几十株乔木灌木配植在一起,树种一般在两种以上。定位时,先把丛植区域的中心位置用极坐标法或支距法或距离交会法测设出来,再根据中心位置与其他植物的方向、距离关系,定出其他植物种植点的位置。同样撒上石灰标志,树种复杂时可钉上木桩并在桩上写明植物名称及其大小规格。
42
第六节 其他园林工程施工放样 (三)行(带)植型
第六节 其他园林工程施工放样 (三)行(带)植型 道路两侧的绿化树、中间的分车绿带和房子四周的行树、绿篱等都是属于行(带)植型种植。定位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一般可用支距法或距离交会法测设出行(带)植范围的起点、终点和转折点,然后根据设计株距的大小定出单株的位置,做好标记。 若是道路两侧的绿化树,一般要求对称,放样时要注意两侧单株位置的对应关系。
43
第六节 其他园林工程施工放样 (四)片植型 在苗圃、公园或游览区常常成片规则种植某一树种(或两个树种)。放样时,首先把种植区域的界线视现场情况用极坐标法或支距法等在实地上标定出来,然后根据其种植的方式再定出每一植株的具体位置。 1.矩形种植 如图所示,ABCD为种植区域的界线,每一植株定位放样方法如下: (1)假定种植的行距为a、株距为b。如图所示,沿AD方向量取距离d΄A-1=0.5a、d΄A-2=1.5a、d΄A-3=2.5a,定出1、2、3、…等各点;同法在BC方向上定出相应的1΄、2΄、3΄、…等各点。 (2)在纵向11΄、22΄、33΄、…等连线上按株距b定出各种植点的位置,撒上白灰标记。
44
第六节 其他园林工程施工放样 2.三角形种植 (1)如下图所示,与矩形种植同法,在AD和BC上分别定出1、2、3、…和相应的1΄、2΄、3΄、…等点。 (2)在第一纵行(单数行)上按0.5b、b、…、b、0.5b间距定出各种植点位置,在第二纵行(双数行)上按b、b、…、b间距定出各种植点位置。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