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画法几何》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主 讲 钱燕 2015-2016(一学期) ☏13696404823 qq.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画法几何》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主 讲 钱燕 2015-2016(一学期) ☏13696404823 qq."—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画法几何》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主 讲 钱燕 (一学期) ☏ qq

2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1.课程绪论及第一章 制图基础《建筑工程制图》 2.第一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及点的投影《画法几何》
3.第一章 点的投影、直线的投影(一)《画几》 4.第一章 直线的投影(二)、平面的投影《画几》 5.第一、二章 平面的投影(二)、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相对位置《画几》 6.第二、三章 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相对位置综合分析、换面法简介《画几》 7.第四章 平面立体的投影(一)《画几》 8.第四章 平面立体的投影(二)《画几》 9.第五、六章 曲线 曲面及曲面立体的投影(一)《画几》 10.第六章 曲面立体的投影(二)《画几》 11.第七章 轴测投影(一)《画几》 12.第七章 轴测投影(二)、复习《画几》 第二章组合体的视图《建筑工程制图》 第三章剖面图与断面图《制图》 第四章 建筑施工图《制图》 第五章 结构施工图《制图》 第六章 计算机制图《制图》 制图综合训练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3 第一学期教学安排 (48学时、4学时/周,共12周) 第一、二次讲课内容:绪论制图基础、投影基本知识、 第三次讲课内容:点、直线(1)
第四次讲课内容:直线(2)(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面(特殊面) 第五次讲课内容:平面(一般面)、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1.平行问题) 第六次讲课内容: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2.相交问题) 第七次讲课内容: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问题(4.综合情况) 第八次讲课内容:平面立体的投影及表面取点、立体截交线(1) 第九次讲课内容:立体截交线(2)、两平面立体的相贯线(1)、同坡屋面 的交线 第十次讲课内容:曲面立体的表面取点及截交线(1) 第十一次讲课内容:曲面立体的截交线(2)、轴测投影(1) 第十二次讲课内容:轴测投影(2)、复习 第十九周:考试

4 第一讲 序言、制图基础知识《建筑制图》 序言 §1-1 图幅和图标 §1-2 图线和比例 §1-3 尺 寸 标 注
§1-3 尺 寸 标 注 §1-4 图 纸 上 的 字 体 §1-5 几何作图

5 绪 言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二、本课程的任务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四、本课程与所学专业的关系 五、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绪 言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1、画法几何 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由法国学者蒙日(G.Monge1746~1818)于1795年创立。1920年由萨本栋和蔡元培先生引入我国。 2、工程制图 工程制图是研究表达绘制工程图样的一门学科。 二、本课程的任务 1、学习投影(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2、学习工程制图标准[建],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 3、通过图解、图示的训练,培养认真、踏实、细致、耐心的工程人员素质。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1、着重研究各种图样,注重作图这一实践环节。课堂教学一般包括预习、新课、课堂练习、复习要求。 2、坚持课前预习、带问题认真听课、课堂抓紧练习、课后及时认真练习。 3、养成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绘图仪器的习惯和敬业严谨的工作作风。 四、本课程与所学专业的关系 五、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6 画法几何:是研究在二维平面图纸上表示三维空间的理论,是用投影法来研究图示空间几何元素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一门学科,它为工程制图提供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图示空间问题的能力,图解空间问题的能力”
( ) b b c d d c X a a 3 4 3 4 ( ) 1 2 1 2 O b X a a b c d d c 1 1(2) 2 X O B D A C b b a a′ c c d d 3 4 1 2 4 3 1 2 ( ) ( ) X O B D A C b b a a c c d d 2 1 1(2)

7 工程制图:是研究绘制工程图样的一门学科。工程图样是工业生产中一项重要的技术资料,是工程界共同的语言,是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思想的载体。除了画法几何所述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外,还包括若干制图标准和规范。

8 画法几何作业:

9 建筑制图作业:

10 §1-1 图幅和图标 图幅及其图框尺寸(mm) A0 A1 A2 A3 A4 c a b×l 25 幅面 420× 594 297× 420
图幅即图纸大小,。为了便于图纸的装订、查阅和保存,满足图纸现代化管理要求,图纸的大小规格应力求统一。工程图纸的幅面及图框尺寸应符合下表 幅面 A0 A1 A2 A3 A4 代号 幅面尺寸 b×l 420× 594 297× 420 210×297 841×1189 594×841 c 10 5 a 25

11 标准图纸幅面形成示意 594 1189 841 A0 A1 297 A3 A2 420 A4 210

12 图纸的标题栏(简称图标)、会签栏及装订边 的位置应按规定布置。
幅面线 c 会签栏 对中标志 图框线 c a 对中标志 b 对中标志 对中标志(0.35b) 标题栏 c l A0~A3 横式幅面

13 A4 立式幅面 A0~A3立式幅面

14 顶层平面图 1:100 图框、 图标、 会签栏 实例

15 §1-2 图 线、比 例 一、图 线 0.25 (1) 线宽 0.5 1 线宽组(mm) 线宽比 线宽组 b 2.0 1.4 1.0 0.7 0.5 0.35 0.5b 0.25 0.18 0.25b - 注:1 需要微缩的图纸,不宜采用0.18mm及更细的线宽。 2 同一张图纸内,各不同线宽中的细线,可统一采用较细的线宽组的细线。 (2) 线型

16 名 称 线 型 线 宽 一 般 用 途 b 0.5b 0.25b 粗 b 主要可见轮廓线 中 0.5b 可见轮廓线 细 0.25b
名 称 线 型 线 宽 一 般 用 途 线 b 主要可见轮廓线 0.5b 可见轮廓线 0.25b 可见轮廓线、图例线 见有关专业制图标准 不可见轮廓线 不可见轮廓线、图例线 单点长 画线 b 见有关专业制图标准 0.5b 0.25b 中心线、对称线等 双点长 画线 折断线 断开界线 波浪线 假想轮廓线、成型前原始轮廓线

17 图线的画法:(单位毫米) 间隙宽度≮粗线宽度,且≥0.7mm 3~6mm 0.5~1mm 15~20mm 各0.5~1mm 15~20mm
虚线画法 单点长画线画法 3~6mm 0.5~1mm 15~20mm 各0.5~1mm 双点长画线画法 15~20mm 各0.5~1 mm

18 图线的交接 虚线与实线、虚线与单(双)点画线、虚线与虚线、单(双)点画线与实线、单(双)点画线与单(双)点画线相交,一般情况都应交于线段
细实线作圆中心线 虚线是实线的延长线时交于空隙 细单点长画线作圆中心线

19 绘制图线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点划线和双点划线的首末两端应是线段,而不是点。点划线与点划线交接。或点划线(双点划线)与其它图线交接时,应是线段交接。 (2)虚线与虚线交接或虚线与其它图线交接时,都应是线段交接。虚线为实线的延长线时,不得与实线连接。(3)相互平行的虚线,其间距不宜小于其中粗线宽度,且不宜小于0.7 mm。4)图线不得与文字、数字和符号重叠、混淆,不可避免时,应首先保证文字等的清晰。 正确 错误

20 二、 比 例 图样的比例为﹕ 图形与实物相对应的线性尺寸之比 比例的大小,是指比值的大小,如1﹕100大于1﹕200
二、 比 例 图样的比例为﹕ 图形与实物相对应的线性尺寸之比 比例的大小,是指比值的大小,如1﹕100大于1﹕200 绘图所用的比例,应根据图样的用途与被绘对象的复杂程度,从下表中选用,并应优先选用表中的常用比例。一般情况下,一个图样选用一种比例 1:1、 1:2、 1:5、 1:10、 1:50、 1:100、 1:150、 1:200、 常用比例 1:500、 1:1000、 1:2000、 1:5000、 1:10000、 1:20000、 1:50000、 1:100000、 1:200000 1:3、 1:4、 1:6、 1:15、 1:25、 1:30、 1:40、 可用比例 1:60、 1:80、 1:250、 1:300、 1:400、 1:600、

21 §1-3 尺 寸 标 注 注写尺寸要求: 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尺寸的组成:尺寸界线、尺寸线、起止符号、尺寸数字 箭头尺寸起止符号 30
§1-3 尺 寸 标 注 注写尺寸要求: 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尺寸的组成:尺寸界线、尺寸线、起止符号、尺寸数字 箭头尺寸起止符号 91 30 91 180 (4b~5b) 31 尺寸界线 细实线,一般与被注长度垂直,一端离开图样轮廓线≮2,另一端超出尺寸线2~3。图样轮廓线可作尺寸界线 30 200 ≤15° 尺寸起止符号 一般为中粗斜短线,长2~3mm,与尺寸界线成顺时针45°。半径、直径、角度弧长用箭头 尺寸数字 一般依其方向写在靠近尺寸线的上、左方 尺寸线 细实线,与被注长度平行。图样任何图线不能作尺寸线

22 尺寸的排列与布置 尺寸宜在图样轮廓以外,不宜与图线、文字及符号等相交(断开相应图线)。
相互平行的尺寸线应从被注写的图样轮廓线由近向远,小尺寸在内,大尺寸靠外整齐排列。 图样轮廓以外的尺寸界线距图样最外轮廓线之间的距离≮10,平行排列的尺寸线的间距宜为7~10,全图一致。 总尺寸的尺寸界线应靠近所指部位,中间的尺寸界线可稍短,但其长度要相等。

23 尺寸的排列与布置 尺寸宜在图样轮廓以外,不宜与图线、文字及符号等相交(断开相应图线)。
相互平行的尺寸线应从被注写的图样轮廓线由近向远,小尺寸在内,大尺寸靠外整齐排列。 断开相应图线 图样轮廓以外的尺寸界线距图样最外轮廓线之间的距离≮10,平行排列的尺寸线的间距宜为7~10,全图一致。 小尺寸在内,大尺寸靠外整齐排列。 尺寸线间的间距要均等一般为7-10mm 100 900 1800 1000 1000 1800 900 100 总尺寸的尺寸界线应靠近所指部位,中间的尺寸界线可稍短,但其长度要相等。 3700 3700 断开相应图线 7600

24 体 宋 仿 长 §1-4 图 纸 上 的 字 体 宽:高=2/3 字号:20,14,10,7,5,3.5
§1-4 图 纸 上 的 字 体 仿 宽:高=2/3 字号:20,14,10,7,5,3.5 直体: A B C D E F 斜体:A B C D

25 字体的基本笔划:

26 阿拉伯数字的书写

27 §1-5 绘图仪器 1号图板 ,丁字尺(≥800 mm),三角板(200~300mm),曲线板,绘图仪器,擦线板,透明胶带,橡皮,铅笔,图纸、建筑模板、砂纸、刀片等

28 一、常用绘图工具及其用法 针 管 笔 铅 笔 绘图模板 曲 线 板 圆 规

29 图纸 图板 一、常用绘图工具及其用法 橡皮 三角板 丁字尺 三棱(比例)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2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角板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丁字尺 图纸 图板 三棱(比例)尺

30 二.图板、丁字尺、三角板的运用 作 90°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31 二.图板、丁字尺、三角板的运用 作 60°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32 二.图板、丁字尺、三角板的运用 作 45°线 1 2 3 4 5 6 7 8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33 二.图板、丁字尺、三角板的运用 作 30°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34 二.图板、丁字尺、三角板的运用 作 15°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35 二.图板、丁字尺、三角板的运用 作 75°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36 二.图板、丁字尺、三角板的运用 作平行线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37 二. 图板、丁字尺、三角板的运用 作 90°线 作 水平线 用三角板制图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38 二. 图板、丁字尺、三角板的运用 作 60°线 作 45°线 用三角板制图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39 三.铅笔及绘图墨水笔 B 修磨成圆锥形,H笔画底线,HB笔画细线、写字 H 2B 或HB
修磨成薄片,画细线时垂直于纸面,向前进方向倾斜15° 修磨成矩形断面画粗线 1-1.5

40 铅 笔 削、磨、光 1-1.5 25-30 6-8 25-30 6-8 正面、侧面运笔示意 约60° 侧面 正面

41 鸭嘴笔、绘图沾水笔、绘图墨水笔 鸭嘴笔 绘图沾水笔 绘图墨水笔 (针管笔)

42 四.圆规、分规 圆心就位 画一般圆 组 成

43 分规用途 选择分规 分规拿法示意 量取尺寸 等分线段

44 圆规的用法 用延伸杆画大圆 用点圆规画小圆

45 五.曲线板、擦线板、建筑模板 曲线板及其用法 擦线板

46 建筑模板

47 §1-6 几 何 作 图 一、等分直线段等几何作图 1、任意等分直线AB。 (设五等分AB) 作图步骤: 1、已知直线段AB;
§1-6 几 何 作 图 一、等分直线段等几何作图 1、任意等分直线AB。 (设五等分AB) A B 作图步骤: 1 2 3 4 5 1、已知直线段AB; 2、过点A任意作一条直线AC,在AC上从点A起截取任意长度的五等分,得1、2、3、4、5点; C 3、连5、 B, 然后过其它点分别作直线平行于5 B,交AB于四个等分点,即为所求。

48 2、任意等分两平行直线AB、CD。 (设五等分)
一、等分直线段等几何作图(续) 2、任意等分两平行直线AB、CD。 (设五等分) 作图步骤: 1、已知平行线AB和C D; 2、置直尺0点于AB上,摆动尺身,使刻度10落在C D上,截得1、2、3、4各等分点; 3、过各等分点作AB(或C D)的平行线,即为所求。 1 2 3 10 9 8 7 6 5 4 A B C D 1 2 3 10 9 8 7 6 5 4 1 2 3 4

49 二、用60°三角板和丁字尺作正六边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50 用圆规作正六边形 a o b 这也是已知外接圆作正N(偶数)边形的方法.

51 N1 三、已知外接圆作正五边形 (作图繁琐) 15=54=43=32=21 1 N1 M1 R 2 5 A B N O M R 4 3

52 四、已知外接圆作正七边形 (作图简便) 这也是已知外接圆作正N(奇数)边形的方法. N A B 1 G 2 3 F C 4 5 6 E D
M 这也是已知外接圆作正N(奇数)边形的方法.

53 已知外接圆作正五边形 (作图简便) 2 4 3 1 N

54 四、椭圆画法 (已知长短轴) 同心圆法 A B

55 椭圆画法 (已知长短轴) 四心近似画法 E D F 4 R1 R O C 2 1 3

56 本讲要点: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要求和方法; 图纸幅面和图标; 各种线型的画法; 比例的意义; 字体的型号和书写; 熟悉几何作图的方法;
了解尺寸标注的内容和方法.

57 图 字体的字号:20,14,10,7,5,3.5 图线的画法:(单位毫米) 间隙宽度≮粗线宽度,且≥0.7mm 0.5~1mm 3~6mm
虚线画法 单点长画线画法 3~6mm 0.5~1mm 15~20mm 各0.5~1mm 双点长画线画法 15~20mm 各0.5~1 mm 字体的字号:20,14,10,7,5,3.5

58 尺寸组成 (4~5)b 箭头尺寸起止符号 6000 ≥2 900 ≤15° 尺寸界线 1200 细实线 尺寸起止符号 3200 中粗实线
要避免尺寸界线相交! ≤15° 尺寸界线 1200 3200 细实线 尺寸起止符号 中粗实线 45°长2~3 6000 2~3 尺寸线 尺寸数字 细实线

59 习题﹕ P2 P3

60 上讲要点: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要求和方法; 图纸幅面和图标; 各种线型的画法; 比例的意义; 字体的型号和书写; 熟悉几何作图的方法;
了解尺寸标注的内容和方法.

61 图 字体的字号:20,14,10,7,5,3.5 图线的画法:(单位毫米) 间隙宽度≮粗线宽度,且≥0.7mm 0.5~1mm 3~6mm
虚线画法 单点长画线画法 3~6mm 0.5~1mm 15~20mm 各0.5~1mm 双点长画线画法 15~20mm 各0.5~1 mm 字体的字号:20,14,10,7,5,3.5

62 尺寸组成 (4~5)b 箭头尺寸起止符号 6000 ≥2 900 ≤15° 尺寸界线 1200 细实线 尺寸起止符号 3200 中粗实线
要避免尺寸界线相交! ≤15° 尺寸界线 1200 3200 细实线 尺寸起止符号 中粗实线 45°长2~3 6000 2~3 尺寸线 尺寸数字 细实线

63 第二讲 绘制习题P2-P3 A2图幅 手工仪器图一般的绘制方法及步骤 第一阶段:绘图前的准备工作
(1) 准备好所需的全部作图用具,擦净图 板、丁字尺、三角板等。 (2) 削磨铅笔、铅芯。 (3) 分析了解所绘对象,根据所绘对象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图幅及绘图比例。 (4)固定图纸(注意清洁双手)。

64 第二阶段:图面布置和画底图 本阶段的目的是确定所绘对象在图纸上的确切位置。常不分线型,全部采用超细实线即作图底稿线(比细实线更细、且轻)绘制。 (1) 绘图纸边界线,图框线和标题栏外框线。 (2) 布图。若需尺寸标注,注意预留标注尺寸所需图幅 (3) 绘重要的基准线、轴线、中心线等。 (4) 绘图形底稿线,并轻画字格、数字导线。 (5) 认真检查、整理底稿图。

65

66 房屋立面图 1:20 (校名) (图号) 制图 (姓名) (日期) 线型练习 (比例) 校核 (姓名) (日期) (班级)

67 《基本训练》作业指导:图面布置(A2幅面)
第二阶段: 2.绘制底图 《基本训练》作业指导:画底稿 《基本训练》作业指导:图面布置(A2幅面) 50

68 《基本训练》作业指导:斜线框的画法 10(mm)一等分`

69 第二阶段: 3.完成底图绘制 成绩 学生 图号 线 型 练 习 教师 班级

70 第三阶段:加深图线、完成全图 该阶段是表现作图技巧、提高图面质量的重要阶段。故更应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加深的原则是:先细后粗或先粗后细,先曲后直;从上至下,从左至右。 图线要求:线型正确,粗细分明,均匀光滑,深浅一致。 图面要求:布图合理,整洁美观,字体、数字符合标准规定。

71 具 体 步 骤 (1) 加深图中的全部细线,尺寸界线、尺寸线及起止符号(中粗)等。 (2) 加粗曲线。
(3) 用丁字尺从上至下加粗水平直线,到图纸最下方后应刷去图中的碳粉,并擦净丁字尺。 (4) 用三角板与丁字尺配合,从左至右加粗垂直方向的直线,到图纸最右方后刷去图中的碳粉,并擦净三角板。 (5) 加粗斜线。 (6) 填写尺寸数据、符号、文字及标题栏。 (7) 检查、整理全图,擦去图中不需要的线条,擦净图中被弄脏的部分,发现错误应及时修改。 (8) 取下图纸,去掉透明胶带,完成作图。

72 第三阶段:加深﹑加粗所有图线,标注尺寸,写字体,清理全图,完成作业.
4条粗实线 3条中实线 粗、中点划线各2条 2条细点划线 4条细实线 中、细虚线各2条 房屋立面图 1:20 (图号) 制图 任 珍 (日期) 线 型 练 习 (比例) 校核 傅 哲 (日期) (班级)

73 房屋立面图的线型:外轮廓是粗实线,内部墙面及其墙面以外的是中粗线,窗洞以内是细实线. 尺寸按“GB” 规定画

74 第一次作业:P1~P2 << 基本训练 >> 作业指示 基本训练 专 业 级 班 学 生 教 师 成 绩 1
一、目的 1. 熟悉绘图工具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 掌握各种线型的正确画法、粗细对比和正确的图线交接。 3. 初步了解尺寸标注的方法。 二、要求 1. 用A2图幅抄绘所给图样。 2. 图标采用本作业推荐的图标,见作业附图。 3. 绘图比例:线型用1:1,黑板立面图用1:20。 4. 黑板立面图要求标注尺寸及注写图名和比例。 三、作图步骤 用H或2H铅笔画底稿线。底稿线应采用轻、细、淡的细实线, 以绘图着能看清即可。 1. 绘图幅、图框、图标的底稿线。 2. 布图:即确定各图形的位置,参考下图和 作业附图。 3.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逐一绘制各图底稿线。 4. 检查无误后,再按图中线型要求加深图线。 用2B铅笔画粗线;用B铅笔画中粗线;用HB铅笔画细线。 次序是先水平线后垂直线,再倾斜线。 5. 画尺寸线、尺寸界线、尺寸起止符号及书写尺寸数字。 6. 加深图框及图标。 7. 书写图中汉字和填写图标。 基本训练 专 业 学 生 教 师 成 绩 1

75 第二阶段:1.图形的布置(布图)

76 第二阶段:2.绘制底图 成绩 学生 图号 线 型 练 习 教师 班级

77 黑板立面图的画法 50 45° 150 10号字 黑板立面图 1︰20 7号或5号字

78 黑板立面图 1:20 线型练习 重庆巴渝学院 花格 1:5 成绩 学生 图号 01 线 型 练 习 教师 班级 2

79 第三阶段:加深﹑加粗所有图线,标注尺寸,写字体,清理全图,完成作业.
4条粗实线 3条中实线 粗、中点划线各2条 2条细点划线 4条细实线 中、细虚线各2条 房屋立面图 1:20 (图号) 制图 (姓名) (日期) 线型练习 (比例) 校核 (姓名) (日期) (班级)

80 本讲结束

81 尺寸的排列与布置(续1) ◆相互平行的尺寸线应从被注写的图样轮廓线由近向远,小尺寸在内,大尺寸靠外整齐排列
◆图样轮廓以外的尺寸界线距图样最外轮廓线之间的距离≮10mm,平行排列的尺寸线的间距宜为7~10mm,全图一致 ◆总尺寸的尺寸界线应靠近所指部位,中间的尺寸界线可稍短,但其长度要相等

82 《基本训练》作业辅导 50 45° 150 黑板立面图 1︰20 7号或5号字 10号字

83 《基本训练》作业辅导

84 《基本训练》作业辅导 图面布置 40 40 90 40 90 35 70 34 120 40 180 40 150 100 40 标题栏

85 建筑制图作业:

86 图 线 交 接 的 画 法 举 例 绘制图线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点划线和双点划线的首末两端应是线段,而不是点。点划线与点划线交接。或点划线(双点划线)与其它图线交接时,应是线段交接。 (2)虚线与虚线交接或虚线与其它图线交接时,都应是线段交接。虚线为实线的延长线时,不得与实线连接。(3)相互平行的虚线,其间距不宜小于其中粗线宽度,且不宜小于0.7 mm。4)图线不得与文字、数字和符号重叠、混淆,不可避免时,应首先保证文字等的清晰。 图 线 交 接 的 画 法 举 例

87 3、 半径、直径、球的尺寸标注 半径的尺寸线应一端从圆心开始,另一端画箭头指向圆弧。半径数字前加注半径符号“R”。 通 常 情 况

88 3、 半径、直径、球的尺寸标注(续1) 特 殊 情 况 较大圆弧标注 较小圆弧标注

89 3、半径、直径、球的尺寸标注(续2) 通 常 情 况 较小圆的直径标注
圆的直径尺寸前标注直径符号“φ”,圆内标注的尺寸线应通过圆心,两端画箭头指至圆弧 通 常 情 况 较小圆的直径标注

90 3、半径、直径、球的尺寸标注(续3) 标注球的半径、直径时,应在尺寸前加注符号“S ”,即“SR ”、“Sφ ”, 注写方法同圆弧半径和圆直径 S

91 4、 角度、弧长、弦长的标注(续1) 标注圆弧的弧长时,尺寸线为与该圆弧同心的圆弧线,尺寸界线垂直于该圆弧的弦,起止符号用箭头表示。弧长数字上方应加圆弧符号“⌒” 120 标注圆弧的弦长时,尺寸线应平行于该弦的直线,尺寸界线垂直于该弦,起止符号用中粗斜短线表示

92 4、 角度、弧度、弧长的标注 角度的尺寸线应以圆弧表示。此圆弧的圆心应是该角的顶点,角的两条边为尺寸界线。起止符号用箭头,若没有足够位置画箭头,可用圆点代替。角度数字应按水平方向注写。

93 5、 薄板厚度、正方形、坡度、非圆曲线等尺寸标注(1)
5、 薄板厚度、正方形、坡度、非圆曲线等尺寸标注(1) “□”为正方形符号,也可采用“边长×边长”的形式标注正方形的尺寸 “t”为薄板厚度符号

94 5、 薄板厚度、正方形、坡度、非圆曲线等尺寸标注(2)
5、 薄板厚度、正方形、坡度、非圆曲线等尺寸标注(2) 剖度符号的画法: b 坡 度的 标 注 是坡度符号,为单面箭头,箭头指向下坡方向。

95 5、 薄板厚度、正方形、坡度、非圆曲线等尺寸标注(3)
5、 薄板厚度、正方形、坡度、非圆曲线等尺寸标注(3) 非圆曲线尺寸的标注

96 6、简化尺寸标注 除桁架简图、钢筋简图以外,一般的单线图如管线图,都可将杆件或管线长度的尺寸数字沿杆件或管线的一侧注写 桁架简图尺寸标注方法
钢筋简图尺寸标注方法

97 6、简化尺寸标注(续1) 等长尺寸简化标注方法 相似构件尺寸标注方法

98 6、简化尺寸标注(续2) 对称构配件尺寸标注方法
对称符号由对称线(细单点长画线)和两端的两对平行线(细实线,长度宜为6~10mm,每对平行线的间距宜为2~3mm)组成。对称线垂直平分两对平行线,两端超出平行线宜为2~3mm。 对称构配件尺寸线略超过对称符号,只在另一端画尺寸起止符号,标注整体全尺寸,注写位置宜与对称符号对齐。

99 6、简化尺寸标注(续3) 相同要素尺寸标注方法

100 6、简化尺寸标注(续4) 相似构配件表格式尺寸标注方法

101 五、圆 弧 连 接 1、圆弧R与直线相切 1)、圆弧R与直线相切的作图原理
连接弧半径 R R R 圆心的轨迹 距离R 切点(垂足) 已知直线 与已知直线相切的圆弧(半径R) ,其圆心的轨迹是一条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距离为R。

102 1、求圆心 2、求切点 3、画连接弧 2)、圆弧R与直线相切的作图步骤 R R O R 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O R R

103 2、圆弧R与圆弧R1相切 1)、圆弧R与圆弧R1外切的作图原理
连接弧半径 R R 圆心的轨迹 O R1+R R R1 O1 O 切点 已知圆弧半径 与已知圆弧(圆心O1 ,半径R1)相切的圆弧(半径R),其圆心轨迹为已知圆弧的同心圆。该圆半径为R1+R。两圆弧的切点在连心线与已知圆弧的交点处。

104 1、求圆心 2、求切点 3、画连接弧 2)、圆弧R与两圆弧R1和R2外切的作图步骤 R1 R R2 R1 R2 O1 O2 T2 T1

105 2、圆弧R与圆弧R1相切(续) 1)、圆弧R与圆弧R1内切的作图原理
连接弧半径 (已知圆弧半径) R1 O1 R R 圆心的轨迹 O R O R1– R 切点 与已知圆弧(圆心O1 ,半径R1)相切的圆弧(半径R),其圆心轨迹为已知圆弧的同心圆。该圆半径为R1–R。两圆弧的切点在连心线的沿长线与已知圆弧的交点处。

106 1、求圆心 2、求切点 3、画连接弧 2)、圆弧R与两圆弧R1和R2内切的作图步骤 R1 R2 R T1 R T2 R1 R2 O1 O2

107 3)、圆弧R与圆弧R1和直线相切 R R1+R R1 O R


Download ppt "《画法几何》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主 讲 钱燕 2015-2016(一学期) ☏13696404823 qq."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