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进修生随访 周智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进修生随访 周智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进修生随访 周智锋

2 Case1 男 41岁 头痛、头晕一周为主诉入院

3 同一患者 CT

4 Case2 男 29岁 鼻窦炎病史十余年

5 Case3 男 37岁 右侧鼻塞反复发作2年

6 鼻咽癌 咽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其总数的90%; 好发于40-50岁; 好发部位:最常见于鼻咽顶部,其次外侧壁和咽隐窝;
研究认为EB病毒和遗传因素与本病密切联系; 组织学上分为鳞癌、腺癌、泡状核细胞癌和未分化癌。

7 症状和体征 鼻塞、后吸性涕中带血; 阻塞咽鼓管咽口:耳朵阻塞感、听力减退、耳鸣; 颈部淋巴结肿大,约有39.8%患者为首发症状;
侵犯颅内神经引起头痛、眼肌麻痹等症状; 鼻咽镜活检是鼻咽癌确诊的依据。

8 影像表现 CT表现:早期仅表现一侧咽隐窝消失、变平;鼻咽腔不对称,鼻咽顶壁软组织肿块;
MR表现:平扫肿块T1WI上呈等信号,T2WI上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 向前播散侵犯到鼻腔、鼻旁窦; 向外播散侵犯咽旁间隙、咀嚼肌间隙; 向后播散侵犯咽后间隙、椎前间隙; 向下播散侵犯口咽及软腭; 向上播散侵犯颅底,颅内侵犯常累及海绵窦、颞叶、桥小脑角等; 颈部淋巴结转移。

9 鉴别诊断 鼻咽纤维血管瘤 鼻咽淋巴瘤 鼻咽横纹肌肉瘤 脊索瘤 鼻咽部腺样体肥大

10 鼻咽纤维血管瘤 好发于10-25岁男性青年,病变多起源于鼻咽顶部和翼腭窝; 临床反复鼻出血和进行性鼻塞两个基本症状;
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等密度软组织肿块; 翼腭窝扩大是本病特征性表现之一;增强扫描有明显增强及延时增强效应; MR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缓降型;瘤内或周围有时可见低信号流空血管影。

11 鼻咽淋巴瘤 好发于儿童及青年; 鼻咽后壁及鼻咽旁弥漫性软组织肿块; 病灶以均匀累及鼻咽各壁为多见,易超腔生长;
淋巴瘤为乏血供肿瘤,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 肿块与头长肌分界清楚,多无颅底及相邻骨质破坏。

12 鼻咽部横纹肌肉瘤 多见于儿童和年轻人; 鼻咽镜病变呈灰白色新生物,质硬,不易出血; 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均匀强化。
本病生长迅速,侵袭性强,就诊时病变周围结构广泛侵犯及破坏,最常累及颅内及眼眶。

13 脊索瘤 发病高峰年龄为30-40岁。 CT上斜坡或岩骨尖骨质明显破坏伴不规则形混杂密度肿块。
肿块内可见散在分布斑块状钙化(发生率33%-50%)。 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

14 男 13岁 右侧颌面部肿胀畸形伴张口受限3月 最可能诊断?
男 13岁 右侧颌面部肿胀畸形伴张口受限3月 最可能诊断?

15 横纹肌肉瘤 右下颌骨肿物)小细胞恶性肿瘤,结合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考虑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原始型),肿瘤侵犯周围涎腺组织伴神经累犯。(右侧ⅠB区LN)(0/3)未见转移瘤。免疫组化:Actin、CD99、CD56、MyoD1、Vimentin:(+);desmin散在(+),Caldesmin、CgA、Syn、CD117、LCA、CK8/18:(-);CKp、EMA(-),Ki-67(+,30%)。

16 男 13岁 患者以“左侧鼻塞、流涕半年”为主诉入院 最可能诊断?
男 13岁 患者以“左侧鼻塞、流涕半年”为主诉入院 最可能诊断?

17 (左鼻腔组织)鼻咽血管纤维瘤

18 男 39岁 咽部肿痛2个月 最可能诊断?

19 (鼻咽部)恶性非霍奇金B细胞性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结果:CD20(+),CD79(+),BCL-6(+),mum-1(-),CD10(-),BCL-2(-),CD138(-),CD5(-),ALK(-),CD21(-),CD68(-),CK(-),EMA(-),CD3(-),Ki-67 LI50%,P53(+,10%)。原位杂交结果:EBER:(-)。

20 女 47岁 吸入性痰中带血20年伴右颈部肿物 最可能诊断?
女 47岁 吸入性痰中带血20年伴右颈部肿物 最可能诊断?

21 (鼻咽部活检)黏膜非角化性癌,未分化型

22 女 63岁 呼吸不畅伴鼻塞半年 最可能诊断?

23 (蝶窦斜坡)脊索瘤。 IHC:S-100、CKp、Vimentin、CK8/18、CK19、EMA(+); CEA(-)。

24 鼻咽癌小结 鼻咽癌发病部位深而隐蔽,比邻结构复杂,易向周围侵犯,而使症状复杂多变。 鼻咽癌早期症状不典型,且患者主诉不清。
患者多以继发症状如头痛、视力下降、颈部肿块和耳部症状就诊。 基层医生对鼻咽癌警惕性不高,对本病的临床表现认识不足。 CT扫描(包括冠状位、矢状位重建)为鼻咽癌有价值和常用的影像学检查。 MR检查为鼻咽癌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5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进修生随访 周智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