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4章 通信线路的施工 4.1 通信光缆的单盘检验与配盘 4.2 架空线路的敷设 4.3 墙壁线路的敷设 4.4 通信管道的建筑与施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4章 通信线路的施工 4.1 通信光缆的单盘检验与配盘 4.2 架空线路的敷设 4.3 墙壁线路的敷设 4.4 通信管道的建筑与施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4章 通信线路的施工 4.1 通信光缆的单盘检验与配盘 4.2 架空线路的敷设 4.3 墙壁线路的敷设 4.4 通信管道的建筑与施工
第4章 通信线路的施工 4.1 通信光缆的单盘检验与配盘 4.2 架空线路的敷设 4.3 墙壁线路的敷设 4.4 通信管道的建筑与施工 4.5 通信管道电缆、管道光缆的敷设 4.6 全塑市内电缆的芯线接续与接头封合 4.7 通信光纤光缆的接续与接头安装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实训内容

2 4. 1 通信光缆的单盘检验与配盘 4. 1. 1 通信光缆的单盘检验 1
4.1 通信光缆的单盘检验与配盘 通信光缆的单盘检验   1. 概念及目的   光缆在敷设之前,必须进行单盘检验。所谓单盘检验,就是以单盘光缆为检验对象对光缆的各项指标——规格、程式、数量、外观、光电主要特性等重新进行现场检测与确认。   这么做是因为光缆在运输、存储等出厂后的诸多环节中可能受到各种不可预测的损害或影响,其性能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在正式布放前必须通过检验来确认其各项性能指标是否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这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

3   光缆的单盘检验是一项较为复杂、细致,技术性、严肃性较强的工作。它对确保工程的工期、施工的质量,以及保证今后的通信质量、工程经济效益、维护施工企业的信誉,都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必须按规范要求或合同书规定指标进行严格的检测。即使工期十分紧张,也不能草率进行,而必须以科学的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和正确的检验方法进行光缆的单盘检验。

4   2. 光缆单盘检验的主要内容   1) 单盘检验的一般规定   (1) 单盘检验应在光缆运达现场分囤点收后进行,检验后不宜长途运输。   (2) 单盘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① 熟悉施工图技术文件订货合同,了解光缆规格等技术指标、中继段光功率分配等;   ② 收集、核对各盘光缆的出厂产品合格证书、产品出厂测试记录等;

5   ③ 光纤、铜导线的测量仪表(经计量或校验)及测试用连接线、电源等测量条件;   ④ 必要的测量场地及设施;   ⑤ 测试表格、文具等;   ⑥ 对参加测量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或短期培训,以统一认识、统一方法。

6   (3) 经过检验的光缆、器材应作记录,并在缆盘上标明:盘号、外端端别、长度、程式(指埋式、管道、架空、水下等)以及使用段落(配盘后补上)。   (4) 检验合格后单盘光缆应及时恢复包装,包括光缆端头的密封处理、固定光缆端头、缆盘护板重新钉好,并将缆盘置于妥善位置,注意光缆安全。   (5) 对经检验发现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光缆、器材应登记上报,不得随意在工程中使用。

7   2) 光缆长度的复测   各个厂家的光缆标称长度与实际长度不完全一致,有的是以纤长按折算系数标出缆长,有的以缆上长度标记或缆内数码带长度标出缆长,有的干脆标光纤长度为缆长,然后括号内标上OTDR。有的工厂按设计要求有几米至50米的正偏差,有的可能出现负偏差。   光缆长度复测的方法和要求:   (1) 抽样为100%。   (2) 按厂家标明的光纤折射率系数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进行测量,对于不清楚光纤折射率的光缆可自行推算出较为接近的折射率系数。

8   (3) 按厂家标明的光纤与光缆的长度换算系数计算出单盘光缆长度,对于不清楚换算系数的可自行推算出较为接近的换算系数。   (4) 光缆长度要求厂家出厂长度只允许正偏,当发现负偏差时应进行重点测量,以得出光缆的实际长度;当发现复测长度较厂家标称长度长时,应郑重核对,为不浪费光缆和避免差错,应进行必要的长度丈量和实际试放。

9   3) 光缆单盘损耗测量   光纤的光损耗,是指光信号沿光纤波导传输过程中光功率的衰减。不同波长的衰减是不同的。单位长度上的损耗量称损耗常数,单位为dB/km。单盘检验主要是测量出其损耗常数。   采用后向散射技术测出光纤损耗的方法,习惯上称后向法,又称为OTDR法。这是一种非破坏性且具有单端(单方向)测量特点的方法,非常适合现场测量。

10   后向法测量单盘损耗,其测值的精度、可靠性,除受仪表质量影响外,最关键的是耦合方式,光注入条件不同对测值影响非常大。图4-1所示的测量方法比较规范,一般用OTDR仪测量、检验,将光纤通过裸纤连接器直接与仪表插座耦合,或将光纤耦合器与带插头的尾纤耦合,或用熔接器作临时性连接。对于单盘损耗的精确测量,采用辅助光纤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11 图4-1 单盘光缆后向测量法

12   由于OTDR仪测量光纤损耗受仪器测量耦合影响较大,因此被测光纤短于1km时,测量值往往偏大很多。如光纤损耗为0.33 dB/km,可能测出0.6 dB/km的假象。因此,常选择1~2 km的标准光纤作为辅助光纤,使用时用V形沟可调耦合器或毛细管弹性耦合器将被测光纤与辅助光纤相连。   用辅助光纤测量时,应将光标线定位于合适位置,第一光标应打在“连接台阶”的后边,而不能置于辅助光纤长度的末端,第二光标应置于末端前几米处,这样可避免被光纤“连接台阶”和末端反射峰,影响测值正确性,如图4-2所示。测出的单位长度损耗,即损耗常数。如果要求被测光纤的损耗(长度损耗),应加上第一光标前边的长度损耗。

13 图4-2 后向法测量时的定标

14   V形沟连接器在光纤耦合点处应加少量匹配液,使光得以良好的传输,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根据以往的经验,对盘长2 km以上的光缆可以不用辅助光纤,但必须注意仪器侧的连接插件耦合要良好。这种直接耦合方法,是将被测光纤与仪器带连接插头的尾纤,通过V形沟连接器耦合。通常,这种方法测出的平均值较接近实际值。   后向法测量光纤损耗的一个较大的特点是有方向性,即从光缆A、B两个方向测量,结果不一定相同。因此,严格地说,OTDR仪测量光纤的损耗应进行双向测量,取其平均值。   在单盘光缆检验测量中,由于受时间、条件等影响,如果采用双向测量法,则工作量加倍,显然有困难。鉴于单盘检验对损耗常数评价方法的特点,除少量光纤需进行双向测量外,一般进行一端测量就可以了。

15   4) 光纤后向散射信号曲线观察   对于施工而言,信号曲线观察是最关键的单盘检查项目。因此,长途通信工程以及其他较重要的工程都应进行本项目的检查。   光纤后向散射信号曲线又称光纤时域回波曲线。用它来观察、检查光纤沿长度的损耗分布是否均匀,是否有缺陷,以及光纤是否存在轻微裂伤等。   对光纤后向信号曲线的观察,一般可同OTDR仪进行的损耗测量、长度复测一块进行,但无论对于损耗精测的25%抽样或其余普测的光缆均应进行本项目检查。

16   观察方法:对于质量好的光纤,一般曲线均匀,观察时注意有无异常,如曲线有“台阶”、高损耗区、曲线斜率过大,尤其观察有无“菲涅尔”反射点(微裂)、非末端反射峰(断裂)。当发现可疑时应将曲线扩张,如将观察部位扩张即把光标线移至观察部位,然后将测试距离改变到100 m/div、50 m/div或25 m/div分辨率较高的档位以便进一步分析、确认。   对短距离用的一般光纤,信号曲线不一定很均匀,对这类光纤主要是观察有无明显“台阶”和非末端反射点、反射峰。   对信号曲线的评价方法,根据以往的经验可按下列方法评价、处理。

17   (1) 发现反射峰或不明显的反射点,必须反复测量确认故障性质。首先应分清是故障的断裂部位反射峰还是始端信号的二次、三次反射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在测量中有时信号较强,始端二、三次反射峰极像断点反射峰。判断时一方面改变测量方式或接入一假纤来观察,另一方面通过双向观察来区分、确认。   (2) 当确认光纤存在断点或微伤时,必须处理后方可施工。处理办法可视故障点位置情况,决定截除或截成两段并除去故障部分。

18   (3) 对于严重缺陷,如曲线“台阶”明显、损耗增加较大则应考虑排除。处理方法类似前面所述。对于“台阶”较缓慢,损耗增加不大的,属于“已稳定”的光缆,可以在工程中使用,但在敷设后,应立即进行测量、观察,看是否恶化。当然,在光缆有富余时,这种光缆可作备用。   (4) 对于“台阶”不明显的一般缺陷,可视同“缓慢台阶”光纤,可以使用。

19   5) 光缆护层的绝缘检查   光缆护层的绝缘,是指通过对光缆金属护层如铝纵包层(LAP)和钢带或钢丝铠装层的对地绝缘的测量来检查光缆外护层(PE)是否完好。   Ⅰ. 护层对地绝缘测量   护层对地绝缘测量包括测量LAP、钢带(丝)金属护层的对地绝缘电阻和对地绝缘强度。   (1) 绝缘电阻的测量。   铝包层(LAP)、钢带(丝)金属护层的对地绝缘电阻的测量如图4-3所示。

20 图4-3 金属护层对地绝缘电阻的测量

21   测量步骤如下:   ① 光缆浸于水中4小时以上。   ② 用高阻计或兆欧表接于被测金属护层和地(水);测试电压为250 V或500 V,1分钟后进行读数。兆欧表测量时,应注意手摇速度要均匀。   ③ 分别测量,读出钢带(丝)及LAP的对地绝缘电阻值。

22   (2) 绝缘强度的测量。   铝包层(LAP)、钢带(丝)金属护层对地耐压的测量系统图,同图4-3,只是由介质击穿仪或耐压测试器代替高阻计或兆欧表。一般规定,加高压后2分钟不击穿即可。   Ⅱ. 护层对地绝缘的指标要求   (1) 护层对地绝缘电阻指标。   要求金属层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000 MΩ·km。

23   (2) 护层对地绝缘强度指标。   进口光缆规定:加电压 V,2分钟应不击穿,考虑国内现场测量均用5000 V耐压测试器,故暂定加电压3800 V,2分钟不击穿。   根据经验,光缆护层绝缘,可只测量绝缘电阻,它已能检测PE护层是否良好,绝缘强度一般可以不测。

24 通信光缆配盘的目的及方法   1. 光缆配盘   光缆配盘是根据路由复测计算出的光缆敷设总长度以及光纤全程传输质量要求,合理、科学地安排每盘光缆在路由中的布放位置,以达到节省光缆和提高光缆通信工程质量目的的过程。

25   2. 光缆配盘的要求   对施工来说,配盘工作非常重要,负责配盘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单盘检验后即开始配盘,在分屯、布放过程中,还应不断检查检验配盘是否合理,必要时可作小范围调整。因此,配盘工作待光缆全部敷设完毕才算完成。

26   光缆配盘的基本要求是:   (1) 光缆配盘时,应尽量做到整盘配置,以减少接头数。一般接头总数不应突破设计规定的数量。   (2) 按路由条件选配满足设计规定的不同程式、规格的光缆,配盘总长度、总损耗及总带宽(色散)等传输指标,应能满足设计要求。   (3) 一般工程是在路由复测、单盘检验之后,分屯、敷设之前进行,大型工程可按设计进行初预配,到分屯点后,进行检验和中继段进行配盘。

27   (4) 为了降低连接损耗,一个中继段内,应配置同一厂家的光缆,并尽量按出厂序号的顺序进行配置。   (5) 为了提高耦合效率,利于测量,靠近局(站)侧的单盘长度一般不少于1 km,并应选择光纤参数接近标准值和一致性好的光缆。

28   (6) 配盘后光缆接头点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 直埋光缆接头,应尽量安排在地势平坦、稳固和无水地带,避开水塘、河流和道路等障碍点;   ② 管道接头应避开交通道口;   ③ 埋式与管道交界处的接头,应安排在人孔内,由于条件限制,一定要安排在埋式处时,对非铠装管道光缆伸出管道部位,应作保护措施;   ④ 架空光缆接头,一般应安排在杆旁2 m以内或杆上。

29   (7) 以一个中继段为配置单位(元)。   (8) 长途线路工程、大中城市的局间中继、专用网工程的光缆配盘,光纤应对应相接,不作配纤考虑。对于短距离市话中继、局部网等要求不太高的线路,可选用光纤参数较差一些的光缆,但配置后的传输指标应达到设计规定。

30   3. 光缆配盘的方法   1) 配盘的基本流程   Ⅰ. 列出光缆路由长度总表   根据路由复测资料,列出各中继段内各种不同施工形式的地面长度。内容包括埋式、管道、架空、水底或丘陵山区爬坡等布放的总长度,以及局(站)内的长度(局前人孔至机房光纤分配架(盘)的地面长度)。

31 Ⅱ. 列出光缆总表 将单盘检验合格的不同光缆列成总表,内容包括盘号、规格、型号及盘长等。 Ⅲ
  Ⅱ. 列出光缆总表   将单盘检验合格的不同光缆列成总表,内容包括盘号、规格、型号及盘长等。   Ⅲ. 初配(列出光缆分配表)   (1) 根据不同敷设方式路由的地面长度,加余量(10%)算出各个中继段的光缆总用量。   (2) 根据算出的各中继段光缆用量,选择不同规格、型号的光缆,使光缆累计长度满足中继段总长度的要求。   (3) 列出初配结果,即中继段光缆分配表。

32   (4) 对于先分屯后单盘检验工程的初配,考虑到有的大型工程上得快,必须先分屯后检验。对这类工程,应根据设计长度,按上述同样方法进行初配,然后分屯,待检验、路由复测后进行中继段正式配盘。但按设计长度初配时应留有一部分机动盘作为正式配盘时调整选用,机动盘一般先放到中心分屯点。

33   Ⅳ. 正式配盘   根据初配结果,按配盘一般规定正式配置,包括接头点位置的初步确定。具体配盘方法步骤见后述内容。   配盘完毕后,应对照实物清点光缆、核对长度、端别分配段落并在缆盘标明清楚,最后填好配盘图表交施工队或作业组实施布放。

34 2) 中继段光缆配盘的方法与步骤 Ⅰ. 配置方向 一般工程均由A端局(站)向B端局(站)方向配置。 Ⅱ

35 Ⅲ. 计算光缆的布放长度 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出光缆的布放长度:
  Ⅲ. 计算光缆的布放长度   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出光缆的布放长度:    L = L埋 + L管 + L架 + L水 + L坡 (4-1)   式中,L为中继段光缆敷设总长度。每一种施工形式的长度均应包括丈量长度和预留长度两部分。陆地光缆布放时的预留长度如表4-1所示。

36 表4-1 陆地光缆布放时的预留长度

37 Ⅳ. 管道光缆配盘方法   无论市话局间中继线路,还是长途光线缆路,管道布放方式是最基本的,几乎每个工程都有。由于管道两个人孔间位置已固定,且各人孔间距各不相等,从几米一直到200m左右不等。因此,管道路由的配盘计算较为复杂。要做到既要节省光缆,又要确保敷设安全和满足长度要求,必须掌握下列要领。   (1) 路由地面距离必须丈量准确,并应与维护部门原始图核对。

38   (2) 选配光缆单盘长度和接头人孔应合适,这是配盘的重点。一般方法如下:   ① 采取试凑法。抽取A盘光缆,由路由起点开始按配盘规定和式(4-1)与表4-1计算,至接近A盘长度时,使接头点落在人孔内,最短余留一般除接头重叠预留外,有5m就可以保证路由长度偏差。   当A盘不合适,即光缆配至B端终点时,不在人孔处,退后一个人孔又太浪费,此时应算出较A盘增减长度选B盘或C盘试配,至合适为止。   按类似方法配第二盘、第三盘,直至配完。

39   ② 配好“调整盘”。对于较长管道路由配盘,如大于5 km时,所配光缆不可能正好或接近单盘长度,很可能有一盘只用一部分,我们在配盘时将这一盘应作为“调整盘”。当配盘光缆中某一盘因地面距离偏差或其他原因延长或缩短布放距离时,此“调整盘”应考虑该盘布放长度一般不应少于500 m,以便OTDR仪测量方便和避免单盘过短。   “调整盘”当使用长度超过1 km时,可以安排在靠局(站)的一段。安排在中间什么地段,要看布放的需要或因地形等条件限制,不宜盘长过长的地段。   配盘时对“调整盘”必须注明,要求布放时放在最后敷设。   安排“调整盘”位置的另一个考虑因素是,如光缆敷设是从两头向中间同时敷设时,该“调整盘”应作为中间“合拢盘”使用。

40   ③ 考虑光缆的外端端别。出厂光缆,单盘的外端端别不一定一致,在配盘时应由A端局(站)向B方向配置。在布放时则不一定,要根据地形和出厂光缆单盘外端端别决定。在配盘时,应视出厂光缆单盘外端端别的多数端别,确定敷设的大方向;对于少数外端不同端别的缆盘因布放时要先倒盘后布放,故对特殊地段应尽量考虑选择与布放方向的端别合适的光缆(因特殊地段不好倒盘)。

41   Ⅴ. 埋式光缆配盘方法要领   长途光缆,直埋敷设方式占多数,往往一个中继段仅埋式部分就不下于30 km,对于无人中继段则在50~70 km。由于其中个别地段为水底敷设或管道敷设,使埋式光缆形成几个自然段,配盘时以一个自然段为配盘连续段。

42   配盘时按下列方法进行:   (1) 对于一般的中继段,如一个25 km的埋式自然段,可配12盘光缆。各盘排列顺序,可按盘号序号顺序排放。这种方式,施工队作业组在具体布放时看接头位置是否合适,布放端别是否受环境地形限制,如有问题可以自行选择后边的单盘,调整后在配盘资料上作标记即可。

43   (2) 对于光缆计划用量紧张的中继段,必须采取“定缆、定位”配置。即按上述方法排出配盘顺序后,逐条光缆核实接头位置是否合适,否则应更换单盘光缆,并将每盘光缆布放长度的具体位置确定好,标好起始、终点的桩号,这种方法称定桩配盘法。虽然要多花一些时间,工作复杂一些,但较为科学,放缆时不会因不适应而重新选缆。同时,这种方法使施工作业组布放时心中有数,可以减少浪费、节省光缆。

44   (3) 埋式光缆,在配盘时应根据光缆敷设情况配好“调整盘”。   有些工程上得快、工期紧,通常由一个方向向对端敷设的方法跟不上,需要有两至三个布放作业组同时进行布放。对这种工程,必须安排好“调整盘”,施工作业组只能由两侧向“调整盘”方向布缆。   “调整盘”以一个自然段安排一盘为宜,“调整盘”选择非整盘敷设的一个单盘,如2 km盘长只需敷设1.6 km的这一盘作为“调整盘”。   “调整盘”安排的位置一般放在自然布放段的中间或两侧与其他敷设方式的光缆接洽位置。

45 Ⅵ. 编制中继段光缆配盘图 按上述方法、步骤计算配置结束后,按图4-4所示格式及要求,编制每一个中继段光缆配盘图。
  Ⅵ. 编制中继段光缆配盘图   按上述方法、步骤计算配置结束后,按图4-4所示格式及要求,编制每一个中继段光缆配盘图。

46  图4-4 中继段光缆配盘图

47 4.2 架空线路的敷设 4.2.1 架空线路的组成   1. 电缆、光缆   全塑电缆的对数或光缆的程式依据吊线程式、负荷区类别和单位长度上电、光缆重量来确定。

48   2. 杆路及其附件   1) 电杆的分类   电杆按照制造时钢筋是否受力来分可分为预应力杆和非预应力杆。前者比后者强度高且不易被破坏。现在常用的是预应力水泥杆。   根据不同的需要,水泥杆的梢径一般为13、15、17 cm几种;壁厚为3.8、4.0、4.2 cm几种;杆长为6.0、6.5、7.0、7.5、8.0、8.5、9.0、10.0、11.0、12.0 m几种。有的电杆上预留穿钉孔,以便于装设线担、撑脚等。   水泥杆的规格型号按“邮电杆长—梢径—容许弯距”顺序组成,例如:“YD8.0—15—1.27”表示邮电用,杆长8 m,梢径15 cm,容许弯距1.27 T·m。

49   2) 水泥杆专用铁件   水泥杆专用铁件有担夹、U型抱箍、撑脚抱箍、穿钉、钢担等。   3) 杆距及其埋深   正常情况下,电杆杆间距离:市区35~40 m,郊区45~50 m,厂区35~45 m。其中,郊区不包括工业区的边沿、林区和矿区等。引入线路,如杆距超过50 m,一般应加设电杆。市区内采用钢筋混凝土电杆时,对无冰和轻负荷区杆距可增至50 m,在中、重负荷区按40~45 m考虑。杆距在轻、中、重负荷区分别超过60 m、55 m及50 m时,应按长杆档或飞线建筑标准架设。划分负荷区的气象条件如表4-2所示。

50 表4-2 划分负荷区的气象条件

51 表4-3 轻、中负荷区电杆的一般埋深

52 撑杆的埋深:普通土、松土为1. 0 m,硬土和石质为0. 6 m。 高桩杆的埋深:杆上装有副拉线时,普通土为1. 2 m,石质为0
  撑杆的埋深:普通土、松土为1.0 m,硬土和石质为0.6 m。   高桩杆的埋深:杆上装有副拉线时,普通土为1.2 m,石质为0.8 m;不装副拉线时埋深与被拉杆相同。

53   4) 拉线及其附属装置   一般中间杆只能承受设备重量和风力对杆线设备的负荷。如果由于导线或电缆产生不平衡张力而引起额外负荷(如角杆、终端杆、跨越杆等),必须采取额外的加固措施来承受。通常采取固根、拉线、撑杆等装置给以反作用力来达到力的平衡。   拉线按作用来分可分为:角杆拉线、顶头拉线、风暴拉线和其他作用的拉线;按建筑方式来分可分为:落地拉线、高桩拉线、吊板拉线、V形拉线和杆间拉线等。图4-5和图4-6分别表示高桩拉线和吊板拉线。

54 图4-5 高桩拉线(单位:cm)

55  图4-6 吊板及吊板拉线

56 3. 吊线 目前常用室外吊线有7/2. 2,7/2. 6,7/3. 0。这三种吊线的特性如表4-4所示。挂墙或室内吊线有7/1. 8,7/2
  3. 吊线   目前常用室外吊线有7/2.2,7/2.6,7/3.0。这三种吊线的特性如表4-4所示。挂墙或室内吊线有7/1.8,7/2.0,7/2.2,7/2.6等规格。

57 表4-4 室外镀锌钢绞线(吊线)特性

58 4. 辅助部件   电杆的辅助部件有挂钩(用于承托电缆)、拉线零件,等等。拉线零件包括地锚、夹板、衬环、拉线螺旋和用于水泥杆的钢箍等。地锚分钢地锚、铁地锚两种。钢地锚用在岩石地带,下端用水泥浇灌在岩石洞内,上端与拉线联结。铁地锚装在拉线横木或拉线盘上埋入地中,以便与拉线上部联结。拉线夹板用于固定钢绞线拉线,一般为三眼双槽式。拉线衬环用于拉线中部,它将拉线上部与拉线下部(地锚)连接起来,一般7/2.2的拉线用16 mm沟宽的拉线衬环,7/2.6以上的拉线用21 mm的拉线衬环。拉线螺旋,装在中部(把)上,用以调整拉线的松紧程度,一般用在飞线杆的双方拉线和四方拉线上。拉线钢箍,装在电杆上用以联结拉线上部(前已述)。

59 架空吊线的程式、选用及架设   1. 吊线的程式及选用   选用吊线程式应根据所挂电缆的重量、杆档距离、所在地区的气象负荷区,及今后的发展情况等因素来选用,如表4-5所示。架空电缆与其他建筑物的最小隔距如表4-6所示。

60 表4-5 架空电缆吊线规格选择表

61 表4-6 架空电缆与其他建筑物的最小隔距

62   2. 吊线布放   布放吊线时,应尽可能使用整条较长的钢绞线,减少中间接头。一般要求,在一个杆档内吊线的接续不得超过一处。   (1) 把吊线放在吊线夹板的线槽里,并把外面的螺母略为旋紧,以不使吊线脱出线槽为度,然后即可用人工牵引。   (2) 将吊线放在电杆和夹板间的螺帽上牵引。但在直线线路上,每隔6根电杆或在转弯线路上的所有具有离杆拉力的角杆(即外角杆)上,仍须把吊线放在夹板的线槽里布放。

63   (3) 先把吊线放开在地上,然后用吊线钳衔住吊线,把吊线同时搬到电杆与夹板间的螺帽上进行收紧。但采用此法必须以不使吊线受损、不妨碍交通、不使吊线无法引上电杆为原则。   在布放吊线时,如遇到树木阻碍,应该先用麻绳穿过树木,然后牵引吊线穿过。电缆变更对数或线径时,所布放吊线的程式原则上可不改变。这样可以避免施工的麻烦和日后小对数改为大对数电缆时,更换吊线程式的浪费(但设计中另有规定者除外)。

64 3. 吊线接续 吊线接续一般分为另缠法、夹板法和U形钢线卡法等几种方法。 1) 另缠法 此法是使用3
  3. 吊线接续   吊线接续一般分为另缠法、夹板法和U形钢线卡法等几种方法。   1) 另缠法   此法是使用3.0 mm镀锌钢线进行另缠,要求缠扎紧密均匀,缠线不得有伤痕或锈蚀。各段缠扎长度及段间距离与吊线终结相同,如图4-7所示,缠扎总长度的偏差不得超过2 cm。吊线接续另缠法如图4-8所示。

65 图4-7 吊线终结时的缠扎长度(单位:cm)

66 图4-7 吊线终结时的缠扎长度(单位:cm)

67 图4-8 吊线接续另缠法

68 2) 夹板法 吊线接续夹板法是采用三眼双槽夹板来代替另缠钢丝,如图4-9所示。夹板的程式应与吊线相适应,7/2
  2) 夹板法   吊线接续夹板法是采用三眼双槽夹板来代替另缠钢丝,如图4-9所示。夹板的程式应与吊线相适应,7/2.6及以下的吊线用一付三眼双槽夹板,其夹板线槽的直径为7 mm;7/3.0吊线应采用两付三眼双槽夹板,夹板线槽的直径为9 mm。夹板的螺帽必须拧紧,无滑丝现象。

69 图4-9 吊线接续夹板法(单位:cm)

70   3)  U形钢线卡法   此法是采用10 mm的U形钢线卡子(使用时必须附弹簧钢垫)代替三眼双槽夹板,将钢绞线夹住,钢卡之间的间距一般为10 cm,每侧3个卡子,最后隔15 cm收尾。

71 架空电缆、光缆的布放与保护   1. 架空线路的架设方法   1) 预挂挂钩牵引法   预挂挂钩牵引法适用于架设距离不超过200 m并有障碍物的地方,如图4-10所示。首先由线务员在架设段落的两端各装一个滑轮,然后在吊线上每隔50 cm(光缆可最大放宽至60cm)预挂一个挂钩,挂钩的死钩端应逆向牵引方向,以免在牵引电(光)缆时挂钩被拉跑或撞掉。在挂挂钩的同时,将一根细绳穿过所有的挂钩及角杆滑轮,细绳的末端绑扎抗张力大于1.4T的棕绳或铁丝,利用细绳把棕绳或铁丝带进挂钩里,在棕绳或铁丝的末端利用网套与电缆相接(请大家思考:若为光缆,该如何连接?),连接处绑扎必须平滑,以免经过电(光)缆挂钩时发生阻滞。电(光)缆架设时,用千斤顶托起电(光)缆盘,一边用人力转动电(光)缆盘,一边用人力或汽车拖动棕绳或铁丝,使棕绳或铁丝牵引电缆穿过所有挂钩,将电(光) 缆架设到挂钩中。

72 图4-10 预挂挂钩牵引法

73   2) 动滑轮边放边挂法   动滑轮边放边挂法如图4-11所示。采用此法时,首先在吊线上挂好一只动滑轮,在滑轮上拴好绳,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把吊椅(坐板)与滑轮连接上,把电(光)缆放入滑轮槽内,电(光)缆的一头扎牢在电杆上,然后一人坐在吊椅上挂挂钩,2人徐徐拉绳,另一人往上托送电(光)缆,使电(光)缆不出急弯,4人互相密切配合,随走随拉绳,随往上送电(光)缆,按规定距离卡好挂钩,电(光)缆放完,挂钩也随即全部卡完。

74 图4-11 动滑轮边放边挂法

75   3) 定滑轮托挂法   定滑轮托挂法如图4-12所示。此法适用于杆下有障碍物不能通行汽车的情况。首先将电(光)缆盘支好,并把电(光)缆放出端与牵引绳连接好。然后在吊线上每隔5~8 m挂上一只定滑轮,在转角及必要处加挂滑轮,以免磨损电(光)缆。定滑轮的滑槽应与电(光)缆外径相适应。再将牵引绳穿过所有的定滑轮,牵引绳一端连接电(光)缆,另一端由人力或动力牵引,牵引时速度要均匀、稳起稳停、动作协调,防止发生事故。放好电(光)缆后及时派人上去挂好挂钩,同时取下滑轮,完成架挂。

76  图4-12 定滑轮托挂法

77   4) 汽车牵引动滑轮托挂法   汽车牵引动滑轮托挂法如图4-13所示,此法适应于杆下无障碍物而又能通行汽车,架设距离较大、电缆对数较大(或光缆较重)的情况。架设时,先将千斤顶(又称架机)固定在汽车上,顶起电(光)缆盘,使之能自由转动,并将电(光)缆盘盘轴在汽车上固定,然后将电(光)缆拖出适当长度,将其始端穿过吊线上的一个动滑轮,并引至起始端的电杆上扎牢。再将牵引绳一端与动滑轮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汽车上。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把吊椅与动滑轮用引绳连接起来,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汽车徐徐向前开动,人力转动电(光)缆盘放出电(光)缆,吊椅上的线务员,一面随引绳滑动,一面每隔50 cm挂一只电缆挂钩,直到电(光)缆放完、挂钩卡完为止。

78 图4-13 汽车牵引动滑轮托挂法

79 5) 缠绕机敷设法 利用电(光)缆敷设工程车和缠绕机敷设架空电(光)缆,如图4-14所示。不用工程车时的情况如图4-15所示。
  5) 缠绕机敷设法   利用电(光)缆敷设工程车和缠绕机敷设架空电(光)缆,如图4-14所示。不用工程车时的情况如图4-15所示。

80 图4-14 利用缠绕机及工程车敷设架空电(光)缆
图4-14 利用缠绕机及工程车敷设架空电(光)缆

81 图4-15 只用缠绕机敷设架空电(光)缆时的情形
图4-15 只用缠绕机敷设架空电(光)缆时的情形

82   2. 架空线路的保护   为了防止电(光)缆及吊线和分线箱被电力线或雷电烧伤,均应连接地线加以保护。一般有分线箱的电杆、电(光)缆引上杆、终端杆、跨越杆,及可能受电力线或雷电烧伤,或曾被烧伤过的电杆上的电缆屏蔽层与吊线均应与地线相连。   1) 全塑电缆屏蔽层在下列地点应做接地装置   (1) 成端电缆的屏蔽层引线应接在测量室总配线架的接地端子上。   (2) 架空全塑电缆在进楼前及电缆引上点应做良好的接地。

83   (3) 长距离架空全塑电缆按设计要求进行接地,全塑主干电缆较长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接地。   (4) 进入交接箱的电缆屏蔽层应接至交接箱地线端子上。   (5) 进入分线箱的电缆屏蔽层应接至分线箱地线端子上。

84   2) 其他保护措施   架空电(光)缆及吊线通过或靠近各种障碍物(如树木、其他杆柱、电力接户线以及电车滑动线等)并有触碰可能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在电(光)缆及吊线上加装保护套,以免被磨损或被电力线烧伤,阻断通信。当保护装置与电车滑接线交叉时,应将保护装置的两端各延长1 m,以保证安全。

85 4.3 墙壁线路的敷设 卡子式墙壁线路的敷设方法   卡子式墙壁线路是用特制的电(光)缆卡子、塑料带将线缆固定在墙壁上,要求线缆平直敷设,方法如下。   (1) 垂直段尽量少,垂直接头尽量少。如需垂直敷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在两个窗户间垂直敷设时,应尽量在墙壁的中间。   ② 尽可能在墙壁的内角,如图4-16所示。不宜敷设在外角附近,如不得已,线缆距外墙边缘应不少于50 cm。   ③ 在室内垂直穿越楼板时,其穿越位置应选择在公共地方。

86 图4-16 墙壁电缆在墙角垂直敷设时的位置选择

87    (2) 同一段落内,有两条墙壁电缆平行敷设时,依电缆容量不同,按图4-17安装。   墙壁电缆需分支出电缆并沿墙敷设时,为保证电缆接头良好,分支与主干至少平行敷设15 cm,并在接头两端及中间用电缆卡子固定。如图4-18所示。

88 图4-17 两条电缆平行敷设时的安装方法

89 图4-18 墙壁电缆在分歧接头处的安装方法

90   (3) 电缆卡子的间距和位置。   ① 卡子间距:垂直方向1 m,水平方向60 cm。   ② 卡子钉眼位置:水平时在电缆下方;垂直时与附近水平方向敷设的卡子在电缆同一侧。   (4) 电缆沿墙壁外角水平方向敷设的方法如图4-19所示;沿内角水平方向敷设时,根据电缆外径的大小来确定内角的卡子间隔,一般为10~25 cm,如图4-20所示。

91 图4-19 电缆沿墙壁外角水平方向敷设的方法

92 图4-20 电缆沿墙壁内角的水平方向敷设的方法

93 4.3.2 吊挂式墙壁线路的敷设方法   吊挂式墙壁线路是用挂钩、吊线,类似于一般架空杆路一样将线缆悬挂到吊线上。   (1) 吊挂式墙壁电缆吊线程式的选择和吊线支持物及间隔,如表4-7所示。

94 表4-7 吊挂式墙壁电缆吊线程式的选择和吊线支持物及间隔
表4-7 吊挂式墙壁电缆吊线程式的选择和吊线支持物及间隔

95   (2) 吊挂式墙壁电缆在建筑物间的跨距不宜过大,一般以不超过6 m为宜。如果跨越距离大于正常跨距的一半,或电缆重量超过2 t/km时,应做吊线终端,并按架空线路的规定施工。吊线和终端装置一般采用有眼拉攀、U形拉攀等,如图4-21所示。

96 图4-21 采用有眼拉攀U形拉攀和做吊线终端装置

97 4.4 通信管道的建筑与施工 通信管道的路由选择   (1) 应满足本地线路网或长途线路网的设计要求,选择在电(光)缆容量较大、条数较多、有重要电(光)缆的路由上。   (2) 应在管道全面规划的基础上研究分路敷设的可能,以增加管路网的灵活性和保证通信的安全,使线路网更能适应用户发展,并为减少架空杆路创造条件。

98   (3) 应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划,沿规定的道路和分配的断面要求敷设,不应任意穿越广场或今后要建设的空地。   (4) 尽量利旧,以降低建设费用。   (5) 尽量不沿交接区界线、铁路或河流等敷设管道。

99   (6) 下列地段应尽量避免敷设管道:   ① 规划未定、尚未定型、或虽已定型但土壤还未沉实的道路,以及土方有滑动的地段;   ② 电蚀或土壤腐蚀严重的地段;   ③ 有流砂现象或地下水位过高、水质不好的地段;   ④ 重型车辆通行和交通极为频繁的地段;   ⑤ 地面和地下障碍物过多且较复杂的地段;   ⑥ 需穿越河流、桥梁、主要铁路和公路以及重要设施等地段;   ⑦ 过于迂回曲折的道路。

100 (7) 通信管道中心线位置的选择如表4-8所示。 表4-8 通信管道中心线位置的选择
  (7) 通信管道中心线位置的选择如表4-8所示。   表4-8 通信管道中心线位置的选择

101 通信管材的分类及选用   1. 水泥管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通信管道主要为水泥管。水泥管用水泥浇铸而成,每节长度为60 cm,现有多管孔组合(如12孔、24孔)和长度为2 m的大型管筒块。此外,一般常用单节管筒,断面有2孔、4孔和6孔等。   水泥管的重量大小是衡量管子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同样的原材料条件下,愈重表示管身的密实程度愈高。因此,现行质量标准要求水泥管的重量不能低于用当地材料制成的标准成品重量的95%。

102   2. 塑料管   由树脂、稳定剂、润滑剂及填加剂配制挤塑成型。目前常用的有硬聚氯乙烯管(PVC管)、聚乙烯管(PE管)和聚丙烯管(PP管),通信管道中常采用PVC管。

103   3. 管材的选用   1) 通信管道对管材的要求   (1) 足够的机械强度。   (2) 管孔内壁光滑,以减少对光(电)缆外护套的损害。   (3) 无腐蚀性,不能与光(电)缆外护套起化学反应,对护套造成腐蚀。   (4) 良好的密封性。不透气、不进水,便于气吹方式敷设光缆。   (5) 使用的耐久性。管道一般至少要使用30年。   (6) 易于施工。易于接续、弯曲、不错位等。   (7) 经济性。制造管材的材源要充裕,且制造简单、造价低廉,能够大量使用。

104 2) 各种管材的对比与选用 各种管材的对比与选用如表4-9所示。
  2) 各种管材的对比与选用   各种管材的对比与选用如表4-9所示。

105 表4-9 各种管材的对比与选用

106   4. 管群的组合形式、埋深及管道的坡度   1) 水泥管管群的组合形式   (1) 水泥管管群的组合形式一般为正方形或矩形,矩形的高应不大于宽度的两倍,其具体组合形式如图4-22所示。

107 (2) 关于管道基础。 管道基础一般分为无碎石底基和有碎石底基两种。前者即为混凝土基础,其厚度一般为8 cm。当管群组合断面高度不低于62
  (2) 关于管道基础。   管道基础一般分为无碎石底基和有碎石底基两种。前者即为混凝土基础,其厚度一般为8 cm。当管群组合断面高度不低于62.5 cm,则基础厚度应为10 cm;当管群组合断面不低于100 cm,则基础厚度应为12 cm。有碎石底基的通称碎石混凝土基础,除混凝土基础外,于沟底加铺一层厚度为10 cm的碎石。特殊地段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宽度在管群两侧各多出5 cm。水泥管管群组合结构示意图如图4-23所示。

108 图4-22 水泥管管群组合形式(单位:cm)

109 图4-23 水泥管管群组合结构示意(单位:mm)

110   2) 管道的埋深   管道埋深一般为0.8 m左右。此外,还应考虑管道进入人孔的位置,管群顶部距人孔上覆底部应不小于30 cm,管道底距人孔基础面应不小于30 cm。具体请参见表4-10。

111 表4-10 通信管道的埋深

112 3) 管道的坡度 (1) 一般为3‰~4‰左右,最小不宜小于2
  3) 管道的坡度   (1) 一般为3‰~4‰左右,最小不宜小于2.5‰。   (2) 一字坡:相邻两人孔间管道按一定坡度成直线敷设,坡度方向相反。   (3) 人字坡:以相邻两人孔间的管道适当地点作为顶点,以一定坡度分别向两边敷设,每个管子接口处张口宽度应不大于0.5 cm。

113 4.4.3 人(手)孔的类型及使用场合 1. 人孔的一般结构 人孔的一般结构如图4-24所示。
人(手)孔的类型及使用场合   1. 人孔的一般结构   人孔的一般结构如图4-24所示。

114 图4-24 人孔的一般结构

115   2. 各型人孔的内部结构尺寸及基本形状   通信人孔分为直通、拐弯、分支、扇形、特殊和局前等几种,每一种又因尺寸的不同而分成多个小类;通信手孔分为半页(多用于小区布线)、单页、双页和三页等几种。常用人孔和手孔的内部尺寸如图4-25所示。

116 图4-25 常用人孔和手孔的内部尺寸(单位:mm)

117 3. 人(手)孔型号的选用 人(手)孔的选用如表4-11所示。
  3. 人(手)孔型号的选用   人(手)孔的选用如表4-11所示。

118  表4-11 人(手)孔的选用

119 通信管道建筑的施工工序   1. 挖掘管道沟(坑)   (1) 在土层坚实,地下水位低于沟底时,可采用放坡法挖沟。   (2) 坑的侧壁与人(手)孔外壁外侧的间距不小于0.4 m(不支撑护土板时)。   (3) 下列地段施工时应支撑护土板。   ① 横穿车行道时;   ② 土壤是松软的回填土、瓦砾、砂土、级配砂石层等;   ③ 土质松软低于地下水位时;   ④ 与其他管线平行较长而距离又小时。

120   2. 建筑管道基础   (1) 采用素混凝土基础,基础宽度应比管道组群宽度加10 cm,即每侧各5 cm,厚度为8 cm。   (2) 通信管道基础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表面平整,无断裂、无波浪、无明显接茬、欠茬,混凝土表面不起皮、不粉化。

121   3. 敷设管道   (1) 水泥管块的顺向连接间隙不得大于5 mm,上、下两层管块间及管块与基础间为15 mm,偏差不大于5 mm。   (2) 相邻两层管的接续缝应错开1/2管段长。   (3) 铺设时应在每个管块的对角管孔用两根拉棒试通管孔。拉棒长度:直线管道为1.2~1.5 m;弯管道为0.9~1.2 m;拉棒直径应小于管孔标称孔径3~5 mm。   (4) 接缝处先刷纯水泥浆,再刷1:2.5的水泥砂浆。   (5) 塑料管的接续宜采用承扦法或双扦法,采用承扦法时,承扦部分长度可参考表4-12。

122 表4-12 塑料管承扦接续部分长度参考表 (单位:mm)

123   采用承扦法接续塑料管,承扦部分应涂粘合剂。从距直管管口1 cm处向管身涂抹,涂抹承扦长度的近2/3。塑料管群管间缝隙为10~15 mm,接续管头必须错开,间隙间涂抹与水泥管相同。

124 (6) 通信管道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如表4-13所示。 表4-13 通信管道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
  (6) 通信管道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如表4-13所示。       表4-13 通信管道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

125   4. 回土夯实   (1) 管道顶部30 cm以内及靠近管道两侧的回填土内,不应含有直径大于5 cm的砾石、碎砖等坚硬物。   (2) 管道两侧应同时进行回填土,每回填15 cm厚的土,就用木夯排夯两遍。   (3) 管道顶部30 cm以上,每回填土30 cm,应用木夯排夯三遍或用蛤蟆夯排夯两遍,直至回填、夯实与原地表平齐。

126   (4) 挖明沟穿越道路的回填土,应达到下列要求:   ① 本地网内主干道路的回土夯实,应与路面平齐;   ② 本地网内一般道路的回土夯实,应高出路面5~10 cm;在郊区大地上的回填土,可高出地表15~20 cm。   (5) 人(手)孔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靠近人(手)孔壁四周的回填土内,不应有直径大于10 cm的砾石、碎砖等坚硬物;   ② 人(手)孔坑每回土30 cm,应用蛤蟆夯排夯两遍或木夯排夯三遍;   ③ 人(手)孔坑的回填土严禁高出人(手)孔口圈的高度。

127 4. 5 通信管道电缆、管道光缆的敷设 4. 5. 1 布放前的准备工作 1
   4.5 通信管道电缆、管道光缆的敷设 布放前的准备工作   1. 管孔的选用   电(光)缆敷设在管道中,合理地选用管孔,有利于穿放电缆和维护工作,所以在选用管道管孔时,总原则是先下后上,先侧后中。大容量线缆一般应敷设在靠下和靠侧壁的管孔。   管孔必须对应使用。同一条线缆所占用的管孔位置,在各个人(手)孔内应尽量保持不变,以避免发生交错(交错会引起摩擦,同时不利于施工维护)现象。   一般是一孔一缆。当电缆外径较小时,允许在同一管孔内穿放多条电缆。布放光缆时必须加套子管,子管中一管一(光)缆。

128   2. 清刷管道和人(手)孔   无论新建管道或利用旧管道,在敷设电缆之前,均应对管孔和人(手)孔进行清刷,以便顺利穿放电(光)缆。常用的清刷管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用竹片或硬质塑料管穿通   竹片之间用1.5 mm直径的铁线逐段扎接,竹片表面朝下(表面光滑,减少阻力),后一片叠加在前一片的上面,这样可减小阻力。有积水的地方应将积水抽掉,然后才能穿入竹片。竹片始端穿出管孔后,应在竹片末端缚上4.0 mm铁线一根,带入管孔内作为铺设电缆的引线。利用引线末端连接如图4-26所示的清刷管道的整套工具或其他工具,进一步清除管孔内的污泥和其他杂物,同时对人孔内的杂物或积水也应清除,即可敷设电缆。

129  图4-26 清刷管道的整套工具

130   2) 压缩空气清洗法   压缩空气清洗法广泛用于密闭性能良好的塑料管道。先将管道两端用塞子堵住,通过气门向管内充气,当管内气压达到一定值时,突然将对端塞子拔掉,利用强气流的冲击力将管内污物带出。这种方法的设备包括液压机、气压机、储气罐和减压阀等。

131 通信管道电缆、光缆的敷设方法与要求   1. 通信管道电缆的敷设方法与要求   敷设电缆前应根据电缆配盘要求、电缆长度、电缆对数及电缆程式等,将电缆盘放在准备穿入电缆的电缆管道的同侧,并使电缆能从盘的上方放出,然后把电缆盘平稳地支架在电缆千斤顶上,顶起不要过高,一般使电缆盘下部离地面约5~10 cm(缆盘能自由转动)即可,由电缆盘至管口的一段电缆应成均匀的弧形,如图4-27所示。   当两人孔间为直管道时,电缆应从坡度较高处往低处穿放;若为弯管道时,应从离弯处较远的一端穿入。引上电缆应从地下往引上管中穿放。在人孔口边缘顺电缆放入的地方应垫以草包或草垫,管道入口处应放置黄铜喇叭口,以免磨损电缆护套。

132 图4-27 管道电缆的铺设

133   牵引电缆网套套在电缆端部(电缆端部要密封,不能进水)并用铁线扎紧。电缆网套会越拉越紧。牵引用的钢丝绳与电缆网套的连接处应加接一个铁转环,防止钢丝绳扭转时电缆也随着横向扭转而损坏。电缆网套与转环装置如图4-28所示。

134  图4-28 电缆网套与转环装置

135   牵引电缆过程中,要求牵引速度均匀,一般每分钟不超过10 m,并尽可能避免间断顿挫。牵引绳的另一端通过对方人孔中的滑轮以变更牵引方向,并引出人孔口,然后绕在绞线盘上。若人孔壁上有事先安装好的U形拉环。牵引绳通过滑轮即可进行牵引,如图4-29所示。   人孔内如没有U形拉环,可以立一根木杆,牵引绳通过滑轮进行牵引,如图4-30所示。牵引的动力可采用绞盘、卷扬机或汽车,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牵引时工作人员不得靠近钢丝绳,以防钢丝绳突然断裂而发生意外。

136 图4-29 拉环滑轮牵引

137 图4-30 木杆滑轮牵引

138 图4-31 全塑电缆在人孔内的布放绑扎方法示意图
图4-31 全塑电缆在人孔内的布放绑扎方法示意图

139   通信电缆管道均按远期需要建设,容量较大,穿放电缆条数也较多,这就要求电缆及接头在人孔内的排列、走向应有一定的顺序,电缆接头必须交错放置。这样既便于以后电缆扩建工程和经常性维护工作的进行,又能减少电缆故障的产生。为了避免电缆及电缆接头在人孔内发生重叠、挤压、交叉等现象,根据规定:管道容量为12孔以下者,电缆及接头在人孔内的放置采用单线式或双线式电缆托板;13~24孔者,采用双线式或三线式电缆托板;24孔以上者,采用三线式电缆托板;5000门以上局所的地下进线室,应一律采用三线式电缆托板。

140   2. 通信管道光缆的敷设方法与要求   敷设通信管道光缆的工序包括估算牵引张力制定敷设计划、管孔内拉入钢丝绳、牵引设备安装和牵引光缆等四个步骤。下面主要就牵引光缆的方法和人(手)孔内光缆的安装给大家作简单介绍。   1) 机械牵引法   Ⅰ. 集中牵引法   集中牵引即端头牵引法。牵引钢丝通过牵引端头与光缆端头连好(牵引力只能加在光缆加强芯上),用终端牵引机将整条光缆牵引至预定敷设地点,如图4-32(a)所示。

141   Ⅱ. 中间辅助牵引法   中间辅助牵引法是一种较好的敷设方法,如图4-32(b)所示。它既采用终端牵引机又使用辅助牵引机。一般以终端牵引机通过光缆牵引端头牵引光缆,辅助牵引机在中间给予辅助,使一次牵引长度得到增加。图4-33就是在管道光缆敷设中利用这种方法的典型例子。

142 图4-32 光缆敷设机械方法示意图

143 图4-33 管道光缆机械牵引示意图

144   2) 人工牵引法   由于光缆具有轻、细、软等特点,故在没有牵引机情况下,可采用人工牵引方法来完成光缆的敷设。   人工牵引方法的重点是在良好的指挥下尽量同步牵引。牵引时一般为集中牵引与分散牵引相结合,即有一部分人在前边拉牵引索(尼龙绳或铁线),每个人孔中有1、2个人辅助牵拉。前边集中拉的人员应考虑牵引力的允许值,尤其在光缆引出口处,应考虑光缆牵引力和侧压力,一般一个人在手拉拽时的牵引力为30 kg左右。

145   人工牵引布放长度不宜过长,常用的办法是采用“蛙跳”式敷设法,即牵引几个人孔段后,将光缆引出盘后摆成“∞”形(地形、环境有限时用简易“∞”架),然后再向前敷设,如距离长还可继续将光缆引出盘成“∞”形(请大家思考:为什么要盘成“∞”形?若不盘成“∞”形又有什么不良后果?),一直至整盘光缆布放完毕为止。人工牵引导引装置,不像机械牵引要求那么严格,但拐弯和引出口处还是应安装导引管为宜。

146   3) 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敷设方法   Ⅰ. 中间人工辅助牵引方式   终端用终端牵引机作主牵引,中间在适当位置的人孔内由人工帮助牵引,若再用上一部辅助牵引机,这样更可延长一次牵引的长度。   端头牵引较费事的是,它必须先把牵引钢丝放到始端,然后再进行牵引。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假设牵引1 km光缆,可以让前400 m由人工牵引,与此同时终端牵引机可向中间放牵引钢丝,这样当两边合拢后,再采用端头牵引与人工辅助牵引相结合的方式,既加快了敷设速度,又充分利用了现场人力,提高了劳动效率。

147   Ⅱ. 终端人工辅助牵引方式   这种方式是中间采用辅助牵引机,开始时是用人工将光缆牵引至辅助牵引机,然后这些人员又改在辅助牵引机后边帮助牵引,由于辅助牵引机有最大200 kg的牵引力,因此大大减轻了劳动量,同时延长了一次牵引的长度,减少了人工牵引方法时的“蛙跳”次数,提高了敷设速度。

148   4) 人孔内光缆的安装   Ⅰ. 直通人孔内光缆的固定和保护   光缆牵引完毕后,由人工将每个人孔中的余缆沿人孔壁放至规定的托架上,一般尽量置于上层。为了光缆今后的安全,一般采用蛇皮软管或PE软管保护,并用扎线绑扎使之固定。其固定和保护如图4-34所示。

149 图4-34 人孔内光缆的固定和保护

150   Ⅱ. 接续用余留光缆在人孔中的固定   人孔内供接续用光缆余留长度一般不少于8 m,由于接续工作往往要过几天或更长的时间才能进行,因此余留光缆应妥善地盘留于人孔内。具体要求如下:   (1) 光缆端头作好密封处理。为防止光缆端头进水,应采用端头热可缩帽作热缩处理。   (2) 余缆盘留固定。余留光缆应按弯曲曲率的要求,盘圈后挂在人孔壁上或系在人孔内盖上,注意端头不要浸泡于水中。

151 气吹光缆的布放   上面介绍的牵引法敷设光缆的距离短、速度慢,且很容易造成线缆的机械损伤。高压气流推进法(简称气吹法)是通过光缆喷射器产生的一个轻微的机械推力和流经光缆表面的高速、高压气流,使光缆在塑料管内处于悬浮状态并带动光缆前进,从而减少了光缆在管道内的摩擦损伤。该方法操作简便,气吹距离长,而且由于有安全保护装置,一旦线缆前进中遇到的阻力过大,就会自动停止,因此不会对线缆构成任何损伤,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敷设方法。   气吹法布放光缆的光缆管道主要采用HDPE硅芯管,这种管道具有强度大、曲率半径小、内壁永久润滑、寿命长等许多优点,其主要性能如表4-14所示。

152 表4-14 HDPE硅芯管主要性能

153   1. 气吹法布放通信光缆的基本流程   气吹法的基本原理是由气吹机把空压机产生的高速压气流和线缆一起送入管道。由于管壁内极低的摩擦系数和高压气体的流动使光缆在管道内呈悬浮状态,从而减小了线缆在管道中的阻力。正因为高速流动的气体所产生的是均匀附着在线缆外皮的推力而不是牵引力,才使该线缆不会受到任何机械摩擦和侧压损伤,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穿放线缆的速度和每次气吹敷缆的长度。

154   一台气吹机一般一次可气吹1000~2000 m的长度,制约因素主要有:地形、管道内径与光缆外径之比、光缆的单位长度质量、材料(一般采用外皮为中密度PE的光缆气吹效果较好、较经济)和施工时的环境温度及湿度等。   若采用多台气吹机接力气吹,光缆的盘长可选择4 km或6 km。在高速公路上,一般1 km设置一个手孔,作为气吹点和应急电话、监控等分支处理点,在有光缆接头处(每2 km或4 km)设置一个人井。而对于在野外易开挖地段敷设根数较少的硅管时,如通信干线工程,只要在有光缆接头处加上密封接口,就可作为气吹点或接力气吹点,穿缆之后拧紧接口,管道依然保持封闭一体的状态。图4-35为气吹机接力敷设长距离光缆示意图。

155 图4-35 气吹机接力敷设长距离光缆示意图

156   2. 气吹法布放通信光缆实例   2007年1月24日,在南京市龙袍镇长江边,波立门特工程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和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第一工程处合作,成功完成了1.95 km准备定向穿越长江的光缆及微管的气吹敷设工程。   工程概况:要求在一根内径为109 mm的钢管内穿放3根40/33 mm的硅芯管,并在其中两根硅芯管中分别气吹1根GYTA53(光缆外径为15.5 mm)的直埋光缆和3根10/8 mm的微管。

157   由于线路长,气吹直径为15.5 mm的直埋光缆有较高的风险,因此波立门特公司根据现场勘察的实际情况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气吹施工方案:首先将硅芯管敷设入钢管,然后气吹光缆和微管并在微管和备用的空硅芯管内实现保气,最后将通信管道和成品油管道同步穿越长江。由于3根硅芯管在钢管内占用的空间较大,安装普通的硅芯管接头已无可能,加上钢管已焊接完毕,路由上很多地方空压机很难进去,因此要求光缆和微管的气吹敷设一次成功。针对工程的特殊性,波立门特的技术工程师采用了超级润滑方式,使光缆和管道之间的摩擦系数降低到0.1以下。与此同时,根据光缆直径粗、重量大、硬度高的特点,在气吹光缆时专门安装了瑞士母公司的专利产品——SONICHEAD,使作用在光缆外护套的气流可以根据气吹速度的变化调节作用在光缆端头的气流量。

158   为了保证微管一次气吹成功,同时又使其在气吹过程中不至于变形,将空气压缩机的压力选择为7 bar。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微管气吹十分顺利,大约1个多小时,3根微管以平均30 m/min的速度同时到达了气吹终点。   由于波立门特公司的SUPERJET气吹机具有升级能力,经过施工现场的快速更换链条和配件后,微管气吹机变成了光缆气吹机。由于2 km的直埋光缆盘很重、很大,为了避免气吹速度过高,在意外的情况下刹车困难,损坏光缆,在7 bar的空气压力作用下,将气吹速度控制在55 m/min,并一直保持到1300 m处;在最大9 bar的空气压力作用下,气吹速度一直保持在45 m/min左右,整个布放过程用时近3小时。图4-36为气吹法布放光缆现场图片。

159 图4-36 气吹法布放光缆现场图片

160 4. 6 全塑市内电缆的芯线接续与接头封合 4. 6. 1 常用接线子的基本结构和接线原理 1
 4.6 全塑市内电缆的芯线接续与接头封合 常用接线子的基本结构和接线原理   1. 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各种标准接线子   在《市内通信全塑电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中规定了全塑电缆芯线接续所用接线子的类型,其选型表如表4-15所示。

161  表4-15 接线子选型表

162   2. 扣式接线子   1) 适应   扣式接线子适应300对及以下电缆。   2) 扣式接线子的构成   扣式接线子主要由扣身、扣帽两部分组成。扣式接线子结构如图4-37所示,各种扣式接线子外形如图4-38所示。

163 图4-37 扣式接线子结构

164 图4-38 各种扣式接线子外形

165 Ⅰ. 扣身 扣身又称扣座,它由聚碳酸脂制成,色白透明。座内有注硅脂穿线孔槽,作为穿插待接芯线之用;有定位缝(沟),供作扣帽定位扣盖之用。
  Ⅰ. 扣身   扣身又称扣座,它由聚碳酸脂制成,色白透明。座内有注硅脂穿线孔槽,作为穿插待接芯线之用;有定位缝(沟),供作扣帽定位扣盖之用。

166   Ⅱ. 扣帽   扣帽也称扣盖,它是由帽壳和U形卡接片组成。帽壳也由聚碳酸脂制成,并有标志颜色,便于识别各种不同用途和程式的接线子。盖帽中心嵌镶有U形卡接片,其形状如同叉簧,由镀锡的磷青铜片(表面为白色,因为镀有锡)制成。卡接片带有锋利的V形刀口,并被安装在突出帽的底部,扣帽受外力下压时V形卡接片即卡在扣身线槽内的芯线上面。V形卡接片的槽口比芯线线径稍窄,芯线卡入时,V形卡接片就能刺破(卡割开)芯线的绝缘层、油垢和氧化膜,使导线导通。同时,HJKT接线子内还有防潮密封油脂,使接续处不进水、不氧化。图4-39为扣式接线子卡接芯线示意图。

167  图4-39 扣式接线子卡接芯线示意图

168   3) 压接钳的构造   压接钳是压接钮扣式接线子的一种工具,共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带有钳口套的可调压接钳,根据扣式接线子的高、厚尺寸不同,调换厚、薄不同的钳口套,调整钳口闭合空隙宽度(以防用力过大压碎接线子),以适合正常而适度的压接;第二种是双用压接钳,它既能压接,又能剪线;第三种是连发式压接钳,一次可装扣式接线子100只,压接时可连发供给使用,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扣式接线子压接钳的形状如图4-40所示。

169  图4-40 扣式接线子压接钳的形状

170   E-9Y压接钳最轻便,用于架空作业及修理;E-9E压接钳钳口动作平行度好,无剪线钳口,其他同E-9Y;E-9B压接钳是用途最广的接线钳;E-9C压链带接线子;E-9CH用于50对以上电缆接续(实际中使用不多,因为大对数电缆芯线接续多用模块式接线子)。

171   3. 模块式接线子   模块式接线子又称为卡接板或卡接模块,是大对数电缆芯线接续使用最多的接线子。有标准型和超小型两类,每类又分为一字型、Y字型、T字型三种,分别用于直接接续、分支接续和搭接接续(桥接)。   模块由U型卡接片、切线刀片、线槽和试验孔等部件组成,每次可以卡接一个基本单位(10对或25对),完成一字型、Y字型和T型连接,图4-41为模块式接线子的实物图。

172 图4-41 模块式接线子的实物图

173 模块由底板、主板(主体)、盖板三块模板组成。 Ⅰ
  模块由底板、主板(主体)、盖板三块模板组成。   Ⅰ. 底板   底板上有卡线线槽,一般用于卡接局方芯线。线槽的数量与基本单位中的芯线数量一致,图中线槽为25对,供25对基本单位卡线用。线槽对数排列顺序为由左向右,依次为1、2、3、4、…、25对。卡线时按“A左B右”对号入座。

174   Ⅱ. 主板   主板叠盖在底板的上面,它的上、下两面具有与底板相同数量的线槽,而其上面的线槽专供用户侧方向的芯线卡线用。每个线槽附有U型卡线片和切线刀片,分别供卡接底板、主板上下线槽内的芯线和切除线头余长用。U型卡接片由镀锡的磷青铜片制成。加压时,U型片将刺破主板上下两层芯线的绝缘层而使芯线连通。主体上每个线槽的另一端设有试线孔,作为测试线对是否接通之用。(大家想一想,测试孔怎样与被接两芯线连通?)

175   Ⅲ. 盖板   盖板用以叠加在主板的上面,用以传递压接钳的压力,卡住底板、主板线槽里的芯线,使U型卡接片的刀口穿过芯线的绝缘层、污垢和氧化膜,实现上下两层芯线连通的目的。

176 全塑市内电缆芯线接续方法   1. 扣式接线子的压接操作方法和步骤   (1) 按规定确定芯接续长度。   电缆芯线接续长度,应根据电缆封合类型、电缆型号和采用的接线子类型来决定。一般来讲,可按照表4-16及图4-42所示处理。

177 表4-16 直线型(一字型)接续接线子排数和接续长度
表4-16 直线型(一字型)接续接线子排数和接续长度

178 图4-42 直线型接续时接线子的排列(单位:mm)

179 (2) 电缆接头开剥护套长度:一般来讲,电缆接头开剥护套最小长度为1
  (2) 电缆接头开剥护套长度:一般来讲,电缆接头开剥护套最小长度为1.5 × 接续长度。   (3) 电缆接头护套开剥后,按照色谱顺序将芯线束折回在电缆接头两侧。   (4) 从电缆两侧折回的芯线束中,按编号和色谱顺序,检出相接的线对,先接A线后接B线。在接续时,先以线对为单位按左线压右线交叉,然后扭3、4个花(注意要扭紧),再分别将A、B两线分开捋直,如图4-43所示,其他依次类推。   (5) 根据预留长度,剪齐线头(直线型预留长为2.5 cm,复接型预留长为3~5 cm),然后将两线插入接线子进线孔内,并一直插到底部,如图4-44所示。

180 图4-43 扭花与剪齐线头示意图

181 图4-44 两线插入接线子情形

182   (6) 选用适当的压接钳,将接线子放入压接钳钳口内进行压接,压接时当听到响声时即表示压接到位,不能再强压以免损坏接线子。每5对为一组,压接时,要注意压到底为止。扣式接线示意图如图4-45所示,扣式接线子排列如图4-46所示。

183 图4-45 扣式接线示意图

184 图4-46 扣式接线子排列(单位:mm)

185   2. 模块式接线子的接线工具及接线操作方法   1) 压接工具   模块式接线子需采用专用压接工具,主要由接线架和压接器两部分构成。其实物图如图4-47所示。

186 图4-47 模块式接线子专用接续工具实物图

187   Ⅰ. 接线架   接线架用来支架接线器(机头),由支架管、移动固定器等部件所构成,如图4-48所示。图中的试线塞子用来插入试线孔,检查所接芯线连接是否正确。   Ⅱ. 压接器(加压器)   压接器用来压接接线模块并切断多余线对。分手动/液压压接器和气动/液压压接器两种。一般用手动的居多。它由液压机主体、夹具、高压软管组成,如图4-49所示。

188 图4-48 接线机架示意图

189 图4-49 压接器

190   2) 电缆护套开剥长度   电缆接头塑料护套开剥长度,视接续长度而定。   一字型折回接续:      开剥长度 = (接续长度 × 2) + 152(mm);   一字型直线接续:开剥长度 = (接续长度) × 1.5。   电缆接续长度如表4-17所示。

191 表4-17 电缆接续长度

192   3) 模块的排列及间隔   0.4 × 1200对及上对数的电缆,模块为3、4排;其他对数电缆,安排2排。表4-17表示的是数量为2排的情形。模块式接线子的排数及间隔如图4-50所示。

193 图4-50 模块式接线子的排数及间隔

194   4) 压接操作方法和步骤(以一字型直接压接为例说明)   (1) 将开剥的两侧电缆相对固定在接线支架上,装好接线器,如图4-51所示。   (2) 将接线模块的底板安装在接线器的固定位置上,并使底板的切角一端靠左。   (3) 把检出来的局侧芯线某基本单位的线对按线对色谱(不要按线序,以提高卡线速度)通过分线排(色谱)分别按“A左B右”卡入底板线槽内,并用检线梳予以检查,如发现卡线不正确,则应及时纠正,如图4-52所示。检线梳是一把简单的塑料梳子,用它遮挡住A线或B线,则露出来的芯线色谱应为蓝、桔、绿、棕、灰或白、红、黑、黄、紫,如果发现颜色错,则表明芯线卡错位置。

195  图4-51 电缆、支架、压接器装置情形

196 图4-52 线对依次卡入情形

197   (4) 盖上主板,切角朝左。   (5) 将对应相接的用户侧芯线,按色谱卡入主板上部线槽中,仍为“A左B右”。   (6) 盖上盖板,切角朝左。   (7) 把压接机的夹具加在盖板上进行加压。当听到液压器发出“唧唧”声同时多余线头被切断时,表明压接已经良好。此时,三块模板紧紧接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同时,主体上的U型卡接片刺破上下两层芯线的绝缘层使它们导通,切线刀片切掉多余线头,如图4-53和图4-54所示。

198 图4-53 装上压接机头并加压

199 图4-54 多余线头被切断图4-54 多余线头被切断

200   (8) 从螺旋弹簧上取下切断的余下线头,卸下压接机夹具,一个基本单位的压接即算完成。用同样的方法接续其他基本单位。   为了便于维修,应用绝缘胶带在中央将模块予以扎紧。如图4-55所示。

201 图4-55 模板式卡接板压接的电缆接头

202   3. 两种接续方法的比较   (1) 扣式接线子每次只能完成两根芯线的接续,接续速度慢、效率低,所以只适合于小对数电缆接续或无法安装模块式接续机架的场合;模块式接线子一次就能完成100根芯线的接续,接续速度快、效率高,所以50对以上的大对数电缆大多采用模块式接线子进行接续。   (2) 扣式接线子不能重复使用,而模块式接线子可重复使用若干次。

203   (3) 扣式接线子完成接续后无法当场验证所接续芯线是否连通,而模块式接线子因其侧面设有测试孔,通过使用测试塞子可当场验证上下芯线是否连通。   (4) 扣式接线子接续工具简单、便于携带,而模块式要使用专用工具,要有安装场地,不便于携带。   (5) 对于相同对数的电缆,扣式接线子所作电缆接头体积比模块式要小。

204 全塑电缆的接头封合   电缆接头封合前应对芯线进行包扎,包扎的具体要求如下。   1) 模块接续的接头   整理模块,使所有模块的背向外,并排列成圆柱形;用塑料芯线在两列模块间进行绑扎;转动全部模块使每块模块排列紧密,芯线全部包容在模块内呈圆柱形再用塑料芯线或尼龙扎带将模块中间进行绑扎,如图4-55所示。

205   2) 接线子接续的接头   整理接线子,使之排列整齐;用宽为75 mm的聚脂薄膜带从中间开始向两端进行往返三次的交叉包扎,包扎时前后叠压1/2,如图4-56所示。   电缆接头的封合方法分为热接法和冷接法两大类。这里以热缩管封合法(热接法的一种)为例给大家进行说明。

206   图4-56 用聚脂薄膜带对接头进行包扎

207   热接法主要分为热缩套管法和注塑熔接套管法两种。热缩管封合法是南方地区最为广泛使用的方法。它操作简单、密闭性能好,适应于像我国南方那样的多雨地区,但热缩包管只能一次性使用。早期(如20世纪80年代)主要使用国外产品(如美国Raychem公司生产的XAGA系列),现在成都电缆厂生产的双热流热缩管(RSP、RSY)系列已广泛使用,本书以此为例进行说明。

208 1. 热缩包管型号及规格 1) 进口热缩管 进口热缩管的型号释义如下,规格如表4-18所示。 例1
  1. 热缩包管型号及规格   1) 进口热缩管   进口热缩管的型号释义如下,规格如表4-18所示。   例1

209 表4-18 进口热缩管规格表

210 2) 国产热缩管 国产热缩管型号规格表如表4-19所示。 例2
  2) 国产热缩管   国产热缩管型号规格表如表4-19所示。   例2

211 表4-19 国产热缩管规格表

212   2. 行标中规定的热缩管封合接头应达到的要求   (1) 热缩管适应于填充型与非填充型的架空、地下全塑电缆接头的封合。   (2) 接头内衬套筒应置于接头中间,两端与电缆外层护套应重合不少于4 cm,并用胶带分左、中、右三处缠扎固定,如图4-57所示。

213   (3) 在全塑电缆接头两端应纵包隔热铝箔胶带,重合相压不少于2 cm,长度不少于6 cm。如图4-58所示。(请大家想一想其作用是什么?)但在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目前实际中缠铝带时一般不缠到热缩包管以内的电缆护套处,因为当铝带随时间氧化脱落,会影响接头的密封性能。   (4) 热缩管封合后应平整、无折皱,所有温度指示漆均应变黑,热熔胶应充分溶化并在套管两端口及拉链处有少量溢出。

214 图4-57 电缆接头内衬安装(单位:mm)

215 图4-58 电缆端头铝箔胶带纵包

216   3. XAGA250系列热缩管法   XAGA250用于非充气系统中的接头封合,并可进行分支接续。   1) 器材组件及作用   XAGA250系列是Raychem公司的产品,其组件构成如图4-59所示。

217 图4-59 XAGA250型热缩包管组件构成

218   (1) 热缩包管。它是XAGA250型热缩包管的主要部件,按包容内径及收缩内径选用,前者应大于接头外径,后者应大于电缆外径。   (2) 衬管。为叉指形铝质纵部圆管,用以包在电缆接头外面,起到机械保护、隔热和屏蔽等作用,主要是衬垫热缩管,使之收缩均匀,保持接头外表光滑圆整。   (3) 锁口夹条。是槽形链条式不锈钢夹条,是锁住热缩管纵剖口用的,一般用两条对接。当包管为圆形时,无此部件。

219   (4) 接口夹。是短节槽形链式金属夹条,长约10 cm,套在两条锁口夹条的接口上,加强保护以免松脱。当包管为圆形时,无此部件。   (5) 叉子夹。U型塑料夹子,夹内有热熔胶,一般插入分支电缆接头的叉口内,用以密封锁住分支接头叉口。   (6) 铝带。薄铝箔包带,宽约2.5~5 cm,缠包在热缩管两端管口与电缆护套接合处以外的护套上,用以保护电缆,以免烤伤。   (7) 胶带。包扎衬管,使之固定。   (8) 砂布。打毛电缆护套。   (9) 清洁纸。用以清洁电缆护套。

220   2) 操作方法   (1) 做好芯线接续后,将屏蔽层连通。   (2) 用良好的隔热带将接头接续部分包扎起来(模块接续时不用包扎)。   (3) 在包扎好的部分取中套装衬管,并在中间和两端缠包胶带加以固定,如图4-60所示。

221 图4-60 电缆接头上包衬管

222   (4) 在衬管两端往外各15 cm的护套上,用清洁纸擦试干净并用砂布打毛。   (5) 试放热缩管于中央,在热缩管两端各作一标记。移开热缩管,自此标记开始缠包一层铝带并用锤子木柄打平。   (6) 在衬管到铝带之间护套上,用喷灯火烤10 s,进行预热并去除氧化物。   (7) 撕掉热缩管内壁的塑料保护膜,正式放上热缩管,扦上锁口夹条(两条的要装好连接扣),如图4-61所示。   (8) 把热缩管套在电缆接头上,并使两端口与铝带接近。分支电缆应扦上分支夹,并把分支电缆用尼龙扣带平行捆扎好,如图4-62所示。

223 图4-61 套热缩包管插锁口夹条和卡接口夹

224 图4-62 热缩包管加分支夹

225   (9) 用喷灯火焰加热收缩包管,先中间后两端。在包管中间加热时,先下方后上方,慢慢移动,烤到包管表面的所有温度指示漆完全变黑为止,然后继续用相同的方法加热包管两端部分,如图4-63所示,最后在包管的锁口夹、接口夹上再回火10 s,并用锤把轻轻拍平,使其交接面粘接吻合、无缝隙或脱离,直到整个包面圆整无皱纹完全变黑为止。

226 图4-63 按规定顺序加热热缩管

227 (10) 对整个套管进行检查,两端必须有热熔胶流出,整个套管还有没有没变色的皱纹处,如有应继续进行该处局部加热,如图4-64所示。
  (10) 对整个套管进行检查,两端必须有热熔胶流出,整个套管还有没有没变色的皱纹处,如有应继续进行该处局部加热,如图4-64所示。

228 图4-64 热缩管封合后的电缆接头

229 4.7 通信光纤光缆的接续与接头安装 任务及要求   1. 任务   (1) 光缆接续准备,护套内组件安装;   (2) 加强件连接或引出;   (3) 铝箔层、铠装层连接或引出;   (4) 远供或业务通信用铜导线的接续;   (5) 光纤的连接及连接损耗的监控、测量、评价和余留光纤的收容;

230   (6) 充气导管、气压告警装置的安装(非充油光缆);   (7) 浸潮等监测线的安装;   (8) 接头护套内的密封防水处理;   (9) 接头护套的封装(包括封装前各项性能的检查);   (10) 接头处余留光缆的妥善盘留;   (11) 接头护套安装及保护。

231   2. 光缆接续的要求   (1) 光缆接续前,应核对光缆的程式、端别;光缆应保持良好的状态;光纤传输特性良好,护层对地绝缘合格(若不合格应找出原因并作必要的处理)。   (2) 接头护套内光纤序号和光缆端别作出永久性标记。   (3) 光缆接续,应防止灰尘影响;在雨雪天施工应避免露天作业;当环境温度低于零度时,应采取升温措施,以确保光纤的柔软性和熔接设备的正常工作,以及施工人员的正常操作。

232   (4) 光缆接头余留和接头护套内光纤的余留应留足,接头护套内最终余长应不少于60 cm。   (5) 光缆接续注意连接作业,一次性完成。   (6) 光纤接头损耗必须符合要求:单模低于0.08 dB,多模低于0.15 dB,并保证全中继段的衰减余留。

233 接续的步骤及方法   1. 光缆接续部分的组成   光缆接续部分,即光缆接头是由光缆接续护套将两根被连接的光缆连为一体,并满足传输特性和机械性能的要求。图4-65是光缆接头部分的组成示意图,图4-66是室外光缆接头盒的组成实物图。

234 图4-65 光缆接头部分的组成

235 图4-66 室外光缆接头盒的组成

236   光缆接头由3个大的部分组成。   1) 外护套和密封部分   外护套和密封部分包括辅助热缩管、主热缩管、自粘胶带及防火带、粘附聚乙烯带等。   2) 护套支撑部分   护套支撑部分包括套管、支架、光缆固定夹、护肩及余光纤收容板等。   3) 盒内连接部分   盒内连接部分包括光纤连接、加强件(芯)连接和金属内护层连接等。

237 图4-67 光缆接续的流程

238   2. 光缆接续的步骤及方法   光缆接续的流程如图4-67所示,光缆接续流程由9个部分组成,其具体的步骤及方法如下。   1) 准备阶段   (1) 技术准备。在光缆接续工作开始前,必须熟悉工程所用的光缆护套的性能、操作方法和质量要点。对于第一次采用的护套(指以往未操作过的),应编写出操作规程。   (2) 器具准备。不同结构的护套,构件有差别,施工准备阶段以一套为包装单位,并考虑一个中继段一个备用护套;不同的护套结构,所需工具有所不同,根据实际情况准备。   (3) 光缆准备。

239   2) 接续位置的确定   接续位置在光缆的配盘和光缆敷设时已基本确定。   3) 光缆护层的开剥处理   光缆外护层、金属层的开剥尺寸、光纤预留尺寸按不同结构的光缆接头护套所需长度在光缆上作好标记,然后用专用工具逐层开剥。松套光纤一般暂不剥去松套管,以防操作过程中损伤光纤。光缆护层开剥后,缆内的油膏可用无水酒精擦干净。

240   4) 加强芯、金属护层等接续处理   加强芯、金属层的连接方法一般应按选用接头护套的规定方式进行。金属护层在接头护层内是接续连通、断开或引出,应根据设计要求实施。   5) 光纤的接续   光纤熔接过程及其工艺流程如图4-68所示,它是确保连接质量的操作规程,对于现场正式熔接,应严格掌握各道工艺的操作要领。

241 Ⅰ. 光纤端面制备 光纤的端面处理,习惯上又称端面制备。它包括去除套塑层,去除涂覆层,切割、制备端面和清洗四个步骤,如图4-68所示。
  Ⅰ. 光纤端面制备   光纤的端面处理,习惯上又称端面制备。它包括去除套塑层,去除涂覆层,切割、制备端面和清洗四个步骤,如图4-68所示。

242 图4-68 光纤熔接过程及其工艺流程

243   第一步:去除套塑层。   松套光纤去除套塑层,是将调整好(进刀深度)的松套切割钳旋转切割(一周),然后用手轻轻一折,松套管便断裂,再轻轻从光纤上退下。一次去除长度一般不超过30 cm,当需要去除长度较长时,可分段去除。去除时应操作得当,避免损伤光纤。

244   第二步:去除涂覆层。   塑管去除后,用无水酒精清洗纤用油膏。   松套光纤在剥除了松套管后,一般有两种不同材料的结构涂层,多数为紫外光固化环氧层涂,另一种为硅树脂涂层。它们去除的方法相同,都是采用涂层剥离钳去除。用这种专用剥离钳去除,方便迅速。图4-69是用光纤涂层剥离钳去除涂覆的实物照片。

245 图4-69 用光纤涂层剥离钳去除涂覆层

246   第三步:切割、制备端面。   为了完成一个合格的接头,要求端面为平整的镜面。端面垂直于光纤轴,对于多模光纤要求误差小于1°,对于单模光纤要求误差小于0.5°。同时要求边缘整齐,无缺损、毛刺。光纤切割方法利用石英玻璃特性,通过“刻痕”方法来获得成功的端面。这种方法类似于用金刚刀裁划窗户玻璃,如图4-70所示,在光纤表面用金刚石刻一伤痕,然后按一定的半径施加张力,由于玻璃的脆性,在张力下获得平滑的端面。端面制备标准:光纤切割、制备后的裸纤长度为1.6~2 cm(切割器上有定位标志),实际上这一长度是与所采用的补强热缩管长度密切相关的。光纤端面要平整无损伤,图4-71是光纤端面制备的五种状态。一般遇到前边三种不良端面时,应重新制备。

247 图4-70 光纤切割方法示意图

248 图4-71 光纤端面制备的几种状态

249   第四步:清洗。   多模光纤,一般在去除一次涂层并清洁干净后就可切割、制备端面了。对于单模光纤,在端面制备后,应置于超声波清洗器皿(盛丙酮或酒精)内,清除光纤的尘土微粘,以避免光纤表面附有灰尘或其他杂质,引起轴向错位和对直错误。实际施工中这一步往往不作,只要在切割断面前把油膏清洗干净就行了。这是因为:第一,切割完后再清洗容易粘灰尘;第二,超声波清洗器需要电源,实际施工中很不方便。

250   Ⅱ. 光纤熔接   对于自动熔接来说,关键是光纤放置于V型槽内的状态。如位置、状态放得好,工作开始后控制电路就自动进行校准,直至熔接和连接损耗估算结束。

251   Ⅲ. 光纤接头的补强   光纤采用熔接法完成连接后,其2~4 cm长度裸纤的一次涂层已不存在,加上熔接部位经电弧烧灼后变得更脆,因此,光纤在完成熔接后必须马上采取增强保护措施。目前常用的是热可缩管补强法。如图4-72(a)所示,这种增强件由三部分组成。

252 图4-72 光纤接头热可缩

253   (1) 易熔管。是一种低熔点胶管,当加热收缩后,易熔管与裸纤熔为一体成为新的涂层。   (2) 加强棒。材料主要有不锈钢针、尼龙棒(玻璃钢)、凹型金属片等几种,它起抗张力和抗弯曲的作用。   (3) 热可缩管。收缩后使增强件成为一体,起保护作用。热可缩管是增强件,熔接前先套在光纤一侧,光纤熔接完后再移至接头部位。然后加热收缩之(全自动熔接机上配有专用加热装置),如图4-72(b)所示。

254   6) 光纤连接损耗的现场监测、评价   光纤连接损耗的现场监测主要采用熔接机监测法(直接显示)和OTDR监测法。由于熔接机显示的只是一个估计值,它是根据光纤自动对准过程中获得的两根光纤的轴偏离、端面角偏离及纤芯尺寸的匹配程度等图像信息推算出来的。当熔接比较成功时,熔接机提供的估算值与实际损耗值比较接近。但当熔接发生气泡、夹杂或熔接温度选择不合适等非几何因素发生时,熔接机提供的估算值一般都偏小,甚至将完全不成功的熔接接头评估为好质量的接头。因此,对于现场接续实施监测是必要的。如果监测结果与熔接机的估算结果较为吻合,便可以装配接头盒、完成光缆的接续。如果监测结果明显劣于估算值,应提示熔接需返工重接。不难想像,及时发现不合格的接头,现场重新熔接,比盲目完成接续任务后再返工要简单得多。

255   目前,工程中连接损耗的监测普遍采用OTDR。采用此法有两个优点:一是OTDR除了提供接头损耗的测量值外,还能显示端头到接头点的光纤长度,继而推算出接头点至端局的实际距离,又能观测被接光纤是否在光缆敷设中已出现损伤和断纤,这对现场施工有很好的提示作用;二是可以观测连接过程。   OTDR监测方法有远端监测、近端监测和远端环回双向监测3种主要方式,如图4-73所示。

256   (1) 远端监测方式。所谓远端监测方式,是将OTDR放在局内,先将引向光端机的局内单芯软缆的标准接头插入OTDR的“OUT PUT”端口,局内软缆与进局光缆熔接,然后沿线路由近至远依次接续各段光缆的接头。OTDR始终在局内监测,记录各个接头的损耗和各段光缆的纤长,OTDR与熔接机操作人员之间应具有通话联络手段。这种监测方式的优点是OTDR不必在野外转移,有利于仪表的保护,并节省仪表测量的准备时间,而且所有连接都是固定的有用连接。远端监测方式的连接如图4-73(a)所示。局内光缆与外线光缆的接头受OTDR盲区的限制不能观测,一般是中继段连接全部完成后,将OTDR移到对端局再进行一次全程测量,可以观测出此接头的插入损耗。

257   (2) 近端监测方式。所谓近端监测方式是将OTDR连接在熔接点前一个盘长处,每完成一个接头,熔接机和OTDR都要向前移动一个盘长,如图4-73(b)所示。当然,这种监测方式不如远端监测方式理想。只有在缆内无金属导线或者出于防雷效果考虑,各段光缆的金属线要求在接头处断开(且熔接点与局内无联络手段)时,才采用这种监测方式。近端监测方式也有一个优点:光缆开剥和熔接可以形成流水作业,有利于缩短施工时间。

258   (3) 远端环回双向监测方式。这种方式下,OTDR也在熔接点之前,但它与近端监测方式不同的是,在始端将缆内光纤作环接,即1号纤与2号纤、3号纤与4号纤等分别连接,如图4-73(c)所示。测量时,由1号纤、2号纤分别测出接头两个方向的损耗,并当即算出连接损耗,以确定是否需要重接。从理论上讲,这种监测方式是科学合理的。如果现场只监测一个方向,有时不能使接头做到最佳。采用双向环回监测,就可以避免单向监测接头损耗较小,而反向复测时损耗偏大,造成重接的现象发生。不过这种监测方式比较复杂,费时较多。由于光缆的质量已经大为改善,光纤的几何特性和传输参数的一致性已经较好,单向测试和双向测试的结果区别一般并不显著,因此实际中这种监测方式很少采用。

259 图4-73 光纤熔接接头损耗的现场监测

260   7) 光纤余留长度的收容处理   光纤连接后,经检测连接损耗合格,并完成保护后,按护套结构所规定的方式进行光纤余长的收容处理。光纤收容的盘绕中,应注意曲率半径和放置整齐,易于今后操作等环节。光纤余长盘绕后,一般还要用OTDR仪复测光纤的连接损耗。当发现连接损耗有变大现象时,应检查原因并予以排除。   光缆接头,必须有一定长度的光纤,一般完成光纤连接后的余留长度(光缆开剥处到接头间的长度)为60~100 cm。

261 图4-74 光纤余长的收容方式

262 Ⅰ. 近似直线法 图4-74(a)是在接头护套内不作盘留的近似直线法,显然,这种方式不适合于室外光缆间的余留放置要求,使用较少。

263   Ⅱ. 平板式盘绕法   图4-74(b)所示的收容方式,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收容方式。如盘纤盒、余纤板等多数属于这一方法。在收容平面上以最大的弯曲半径,采用单一圆圈或“∞”双圈盘绕方法。   这种方法盘绕较方便,但对于在同一板上余留多根光纤时容易混乱,查找某一根光纤或重新连接时,操作较麻烦且容易折断光纤。解决的办法是,采用单元式立体分置方式,即根据光缆中的光纤数量,设计多块盘纤板(盒),采取层叠式放置。   平板盘绕式对松套、紧套光纤均适合,目前在工程中应用较为普遍。图4-75是光纤收容盒(板)的一个实例,上边还有盖子保护,一般一个盘纤盒可收容6根光纤。

264 图4-75 光纤收容盒(板)实例

265   Ⅲ. 绕筒式收容法   如图4-74(c)所示,是光纤余留长度沿绕纤骨架(笼)放置的。将光纤分组盘绕,接头安排在绕纤骨架的四周,铜导线接头等可放于骨架中。光纤盘绕有与光缆轴线平行盘绕,也有垂直盘绕,这决定于护套结构以及绕纤骨架的位置、空间。这种方式比较适合紧套光纤使用。

266 图4-76 光纤存储袋筒形收容实例

267   Ⅳ. 存储袋筒形卷绕法   图4-74(d)中所示方式,是采用一只塑料薄膜存储袋,光纤盛入袋后沿绕纤筒垂直方向盘绕并用透明胶纸固定,然后按同样方法盘留其他光纤。这种方式彼此不交叉、不混纤,查找、处理十分方便。存储袋收容方式比较适合紧套光纤。图4-76是这种方式的实例。

268   8) 光缆接头护套的密封处理   光缆接头护套的密封处理根据接头护套的规定,严格按操作步骤和要领进行。对于光缆密封部位均应作清洁和打磨,以提高光缆与防水密封胶带间可靠的密封性能。注意,打磨砂纸不宜太粗,打磨方向应沿光缆垂直方向旋转打磨,不宜与光缆平行方向打磨。

269   9) 光缆接头的安装固定   (1) 架空光缆的接头一般安装在杆旁,并应作伸缩弯,如图4-77所示。接头的余留长度应妥善地盘放在相邻杆上,可以采用塑料带绕包或用盛缆盒(箱)安装。图4-78是架空光缆余留长度安装示意图。图4-79是适合于南方、接头位置不作伸缩弯的一种安装方式,对于气候变化不剧烈的中负荷区,这种安装方式应在邻杆留伸缩弯。

270 图4-77 架空光缆接头安装示意图(单位:cm)

271 图4-78 架空光缆余留长度安装示意图

272 图4-79 架空光缆接头及余留光缆安装图(单位:cm)

273   (2) 管道人孔内光缆接头及余留光缆的安装方式,应根据光缆接头护套的不同和人孔内光(电)缆占用情况进行安装。   ① 尽量安装在人孔内较高的位置,减少雨季时人孔积水浸泡;   ② 安装时应注意尽量不影响其他线路接头的放置和光(电)缆走向;   ③ 光缆应有明显标志,对于二根光缆走向不明显时应作方向标记;   ④ 按设计要求方式对人孔内光缆进行保护。

274   采用接头护套为一头进缆时,可按图4-80所示方式安装;二头进缆时可按图4-81(a)相类似的方式,把余留光缆盘成圈后,固定于接头的两侧。采用箱式接头盒时,一般固定于人孔内壁上,余留光缆可按图4-81所示的两种方式进行安装、固定。

275 图4-80 管道人孔接头护套安装图(单位:cm)

276 图4-81 人孔内光缆接头箱(盒)安装图

277    本 章 小 结   1. 由于在运输、分囤等过程中可能对通信光缆的机械性能以及光、电性能造成影响,因此在光缆布放前必须进行单盘检验和配盘。其中,前者的主要内容是光缆的光、电特性测试,后者是科学、合理地决定每盘光缆在整个中继段的布放位置,以使整个中继段的传输质量达到最佳。

278 2. 架空线路由通信电杆、吊线、挂钩、电(光)缆以及辅助部件等组成。室外架空吊线的程式主要有7/2. 2、7/2. 6、7/3
  2. 架空线路由通信电杆、吊线、挂钩、电(光)缆以及辅助部件等组成。室外架空吊线的程式主要有7/2.2、7/2.6、7/3.0三种,选用时应根据杆距、气象负荷区种类、缆重及今后的发展等因素来决定。室外架空线路的布放方法主要有:预挂挂钩牵引法、动滑轮边放边挂法、定滑轮托挂法、汽车牵引动滑轮托挂法以及缠绕机敷设法等。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设施条件等灵活选用。   3. 墙壁线路的敷设方法主要有吊挂式和卡子式两种,实际中应与楼内暗管配合使用,使墙壁线路美观、规范。

279   4. 通信管道是目前最主要的通信线路基础设施,它由管群、人孔、手孔等组成。构成管群的管材主要有混凝土管和塑料管、硅芯管等,其中后两者是通信管道的首选材料,也是通信管道的发展方向。人孔主要用于管群数量在4孔以上(不含4孔)的线路路由,而手孔则主要用于管群数量在4孔以下(包括4孔)的线路路由。人孔一般由人孔盖、人孔口圈、人孔口腔(俗称人孔脖子)、上覆、四壁、人孔坑底、积水罐等组成,分为直通、拐弯、分支、局前、特殊等类型,手孔分为半页、单页、双页和三页等,主要由手孔盖、口圈、四壁、坑底及积水罐组成。人孔的建筑方式有砖砌和浇铸两种,而手孔一般均为砖砌。通信管道的施工工序为挖管道坑、作基础、敷设管群并固定、回填土等。

280   5. 管道光缆敷设时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是最大牵引张力和牵引方法。牵引张力只能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而不能和电缆一样加在整个电缆上,布放方法主要有人工牵引法和机械牵引法,后者又分为集中牵引和辅助牵引法,一般多采用辅助牵引法,   气吹法布放光缆或光纤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良好的光纤、光缆布放方法,它使光纤或光缆在通信管道内处于悬浮状态来进行向前布放,这既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光纤、光缆,又提高了布放速度,是将来一段时期值得大力推广和运用的主流敷设方式。

281   6. 小对数(50对以下)全塑电缆的芯线接续一般采用扣式或套管式等单式接线子,而50对以上的大对数电缆的芯线接续多采用模块式等复式接线子,后者的接续过程及操作具体要求是大家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全塑电缆的接头封合方法一般均采用热缩管法,因为它具有密闭性能良好、操作比较简单等特点,其具体操作过程和技术要领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7. 光缆的接续由内到外分为三个部分:盒内接续部分、护套支撑部分和密封部分。其中,后两部分是由接头盒生产厂家已做好的,而盒内的接续主要是光纤接续、加强芯连接和金属护层连接等。光缆的接续流程及光纤的接续流程是大家必须重点掌握的。

282 习 题 与 思 考 题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 布放管道电缆时,缆盘与穿放电缆管孔应处于同一侧。( ) 2
 习 题 与 思 考 题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 布放管道电缆时,缆盘与穿放电缆管孔应处于同一侧。( )   2. 水泥管是碱性的,对电缆的塑料护套有腐蚀作用。( )   3. 人孔主要用于支线,手孔主要用于干线。( )   4. 通信管孔群中布放电缆的原则是“先侧后中,先上后下”。( )   5. 人孔口腔的壁厚一般为24 cm。( )   6. 本地网架空通信线路与市内街道平行时的最小垂直净距是4.5 m。( )

283 7. 无论是主干电缆还是配线电缆,在做电缆接头时均应将电缆屏蔽层予以连通。( ) 8
  7. 无论是主干电缆还是配线电缆,在做电缆接头时均应将电缆屏蔽层予以连通。( )   8. 在驻地网工程施工中,布放管道电缆时不必区分A、B端。( )   9. 在驻地网工程施工中,布放的管道电缆应放在人孔电缆支架的托板上,但可不必用扎带绑扎固定。( )   10. 全塑电缆芯线接续时,各单位束的扎带应缠紧,并保留在单位束的根部。( )   11. 用于电缆接头封合的热缩管的性能是热缩冷胀。( )

284 12. 进行光缆的吹缆作业时,非作业人员必须远离吹缆设备,防止硅芯塑料管爆裂、缆头回弹伤人。( ) 13
  12. 进行光缆的吹缆作业时,非作业人员必须远离吹缆设备,防止硅芯塑料管爆裂、缆头回弹伤人。( )   13. 吹缆收线时,若确因工作需要,人孔内可以站人。( )   14. 因地形所限,吹缆设备可以放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 )   15. 与吹缆作业中的空压机相连的外部管线及软管,无论何时均可随空压机一起移动。( )   16. 光缆施工时的允许弯曲半径应至少大于光缆外径的15倍。( )

285 17. 光纤接续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取得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操作。( ) 18
  17. 光纤接续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取得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操作。( )   18. 在工地上滚动光缆盘时的滚动方向必须与光缆的盘绕方向(箭头方向)相同。( )   19. 切断光缆时不可以使用钢锯。( )   20. 当手头没有光纤一次涂层剥除器时,可用剃须刀片去除光纤的一次涂层。( )   21. 障碍历时:从设备维护交出线路障碍开始计算,至线路修复或倒通并经设备维护验证可用时为止。(    )   22.  OTDR在光缆有无光时都可以使用。( )

286 23. 光缆的加强芯与接头盒的连接应牢靠,以确保有可靠的连接强度。为避免强电影响,加强芯做电气连通。( ) 24
  23. 光缆的加强芯与接头盒的连接应牢靠,以确保有可靠的连接强度。为避免强电影响,加强芯做电气连通。( )   24. 障碍处理中介入或更换的光缆,其长度一般应不小于50 m,尽可能采用同一型号的光缆,单模光纤的平均接头损耗应不大于0.1dB/个。( )   25. 光缆引入采用在终端杆或机房墙壁做盘留架进行盘留,也可在铁塔或机房房顶盘留。( )   26. 水泥杆埋深要达到的标准,8 m杆一般为1.5 m,软石1.3 m,坚石不低于1.2 m,10m杆1.6~1.8 m,最低1.5 m。(坚石)杆根夯实。(   )

287   27. 新建光缆杆路建设原则上满足50 m/杆档(1 km 20根电杆),如地形障碍不能满足,则在邻近杆档进行调整,以满足平均杆距60 m的要求。( )   28. 吊线检修,要检查吊线终结、吊线保护装置及吊线的锈蚀情况,每隔8年检查一次吊线垂度,更换损坏的挂钩,并经常整理。( )   29. 在光缆终端重新熔接时,连接设备的尾纤可以断开也可以不断开。( )   30. 由于光纤不怕水,在施工中光缆接头密封可以要求不严格。( )   31. 进入机房内的光缆成端后应在机房内予留。( )   32. 子管在两人(手)孔间的管道段内可以有接头。( )

288 33. 终端杆立起后,杆身应向张力反侧(拉线侧)倾斜20~30 cm。( ) 34
  33. 终端杆立起后,杆身应向张力反侧(拉线侧)倾斜20~30 cm。( )   34. 迁改工程中和更换光缆接头盒时单模光纤的平均接头损耗应不大于1 dB/个。( )   35. 光缆接头盒内金属构件一般要作电气连通。( )

289 二、单选题 1. 在吊线程式“7/3. 0”中“3. 0”表示( )。 ① 吊线的半径为3. 0 mm. ② 吊线的直径为3
  二、单选题   1. 在吊线程式“7/3.0”中“3.0”表示( )。   ① 吊线的半径为3.0 mm ② 吊线的直径为3.0 mm   ③ 吊线中每股钢绞线的直径为3.0 mm   ④ 吊线中每股钢绞线的半径为3.0 mm   2. 地下线缆路由穿越铁路时,应采用( )作业。   ① 引上架空法 ② 顶管法   ③ 隧道法    ④ 槽道法

290 3. 通信用的水泥管道管孔直径多数为( ) mm。 ① 110. ② 100. ③ 90. ④ 80 4
  3. 通信用的水泥管道管孔直径多数为( ) mm。   ①   ②   ③   ④  80   4. 水泥管管群的基础厚度一般为( ) cm。   ①   ②   ③   ④  6   5. 通信人孔内的净空一般为( )m。   ①   ②   ③   ④  1.2   6. 室外架空线路中,挂钩的标准间距为( )。   ①  40 cm ②  50 cm ③  60 cm ④  70 cm

291 7. 布放远端模块局到分局间的中继电缆时,电缆的B端应朝向( )。 ① 远端模块局 ② 分局. ③ 用户 ④ 交接箱 8
  7. 布放远端模块局到分局间的中继电缆时,电缆的B端应朝向( )。   ① 远端模块局 ② 分局 ③ 用户 ④ 交接箱   8. 全塑电缆中包带的主要作用是( )。   ① 增加机械强度 ② 便于成缆   ③ 防潮 ④ 增加电缆韧性   9. 若新买回的电缆护套两端标有红、绿点,则绿点表示( )。   ① 充油 ② 充气   ③  A端 ④  B端

292 10. 用模块式接线子进行芯线接续时的卡线方法是( )。 ① A左B右. ② A右B左 ③ A左B左. ④ A右B右 11

293 13. 穿放光缆的塑料子管内径至少应为光缆外径的( )倍。 ① 1. ② 1. 5. ③ 2. ④ 2. 5 14
  13. 穿放光缆的塑料子管内径至少应为光缆外径的( )倍。   ①   ②   ③   ④  2.5   14. 设测得某光纤由A→B和由B→A的损耗值分别为0.1 dB和0.15 dB,则这根光纤的损耗值为( )dB。   ①   ②   ③   ④  0.125   15. 墙壁光缆吊线支撑物间的间距应为( )m。   ①  8~ ②  7~ ③  6~ ④  5~10

294 16. 布放光缆时,牵引力应加在( )上。 ① 光缆. ② 外护层 ③ 涂覆层 ④ 加强芯 17
  16. 布放光缆时,牵引力应加在( )上。   ① 光缆 ② 外护层 ③ 涂覆层 ④ 加强芯   17.  ODF是( )。   ① 法兰盘 ② 光纤分配架   ③ 光分路器 ④ 局内电缆总配线架   18. 直埋光缆中的金属构件在光缆接续时应予( )。   ① 电气连通 ②机械连通(电气不通)   ③不予连通 ④剪断去掉

295 19. 布放光缆时,一次牵引的光缆长度应不大于( )m,否则应采取盘“∞”字分段引。 ① 1000. ② 2000 ③ 500
  19. 布放光缆时,一次牵引的光缆长度应不大于( )m,否则应采取盘“∞”字分段引。   ①   ②     ③   ④  100   20. 若光缆外径为15mm,则应选用的挂钩程式为( )。   ①   ②     ③   ④  55   21. 迁改工程中和更换光缆接头盒时单模光纤的平均接头损耗应不大于( )。   ①  0.1 db/km    ②  0.02 db/km   ③  0.3 db/km      ④  0.05 db/km

296 22. 障碍处理中介入或更换的光缆,其长度一般应不小于( )m。 ① 50. ② 100. ③ 200. ④ 300 23
  22. 障碍处理中介入或更换的光缆,其长度一般应不小于( )m。   ①  50           ②   ③  200         ④  300   23. 目前我国用量最大的光缆类型为( )。   ①  G.652     ②  G.653     ③  G.654      ④  G.655   24. 光线缆路发生障碍时,应遵循“( )”的原则。   ① 先抢通、后修复 ② 先修复、后抢通   ③ 边抢通、边修复 ④ 修复过程中抢通

297 25. 光纤的主要成分是( )。 ① 电导体 ② 石英 ③ 介质. ④ 塑料 26. 单模光纤以( )色散为主。 ① 模式
  25. 光纤的主要成分是( )。   ① 电导体       ② 石英   ③ 介质 ④ 塑料    26. 单模光纤以(     )色散为主。   ① 模式      ② 材料      ③ 波导 ④ 偏振膜   27. 下列光缆结构形式中,(     )光缆以其施工和维护抢修方便、全色谱等优点在国内用的比较广泛。   ① 松套管层绞式   ② 中心束管式   ③ 骨架式    ④ SZ绞式

298   28.  GYTS表示( )。   ① 通信用移动油膏钢-聚乙烯光缆     ② 通信用室(野)外油膏钢-聚乙烯光缆   ③ 通信用室(局)内油膏钢-聚乙烯光缆   ④ 通信用设备内光缆   29. 一般规定局进线室内光缆预留长度是( )。   ①  30~50 m             ②  20~50 m   ③  30 m                 ④  15~20 m

299 30. 光缆跨越大河或高速公路时要用余留架盘好,一般留( )m时用两个余留架,并使光缆盘放整齐牢固。 ① 20~30
  30. 光缆跨越大河或高速公路时要用余留架盘好,一般留( )m时用两个余留架,并使光缆盘放整齐牢固。                  ① 20~30      ② 30~40   ③ 40~50 ④ 50~60   31. 光缆跨越公路一般柏油路应不低于(   )m,乡村土路应不低于( )m。   ①    ②   ③ 6 5   32. 双方拉线(防风拉):直线杆路每隔( )做一双方拉线。    ① 20档          ② 12档    ③ 10档        ④ 8档

300 33. 杆距超过80 m时应安装辅助吊线,安装辅助吊线的两端电杆应做( )。 ① 双方拉线 ② 三方拉线 ③ 四方拉线 ④ 终端拉线 34
  33. 杆距超过80 m时应安装辅助吊线,安装辅助吊线的两端电杆应做(    )。   ① 双方拉线     ② 三方拉线      ③ 四方拉线 ④ 终端拉线   34. 光缆在电杆上分上下两层架挂时,光缆间允许的隔距标准是( ) m。   ① 0.35       ② ③ 0.5          ④ 0.55   35. 两条光缆同挂时选用( )mm以上的光缆挂钩。   ①  25            ②   ③  55          ④  45

301   36. 光缆在下列哪些地方不需要进行蛇皮软管保护( )。 ① 管道光缆通过人孔时 ② 架空光缆经过电杆时 ③ 管道光缆引上时  ④ 架空光缆与供电下户线路交越时   37. 线路巡视过程中,发现挂钩不均匀时应予以整治。根据规范规定,光缆挂钩的托挂的间距为( )。   ①  0.35 m        ②  0.45 m   ③ 0.5 m      ④ 0.55 m

302 38. 根据维护规程,线路维护与设备维护的界限为( )。 ① 移动公司基站机房外墙. ② 铁塔 ③ 移动基站机房传输设备
  38. 根据维护规程,线路维护与设备维护的界限为( )。   ① 移动公司基站机房外墙     ② 铁塔    ③ 移动基站机房传输设备      ④ 移动光缆进入机房后的第一个连接器   39. 当人(手)孔表面低于路面或地表面10 cm以上时要长井脖,当井脖大于( ) cm时要长上覆。   ① 30               ② 40    ③ 50       ④ 60

303   40.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子管可以跨井敷设     ② 子管应超出第一根光缆搁架150 mm   ③ 子管在管道内可以有接头   ④ 子管管孔可以不封堵

304   三、问答题   1. 吊线的接续方法有哪几种? 分别用于什么情况? 怎么做? 请画图说明。   2. 详述模块式接线子的结构、接线原理及操作步骤。   3. 管道为什么要有一定的坡度? 常用人孔和手孔有哪些类型? 分别用于什么场合?

305 图4-82 ××架空杆路施工图

306   4. 图4-82为“××架空杆路施工图”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统计架设里程和新立电杆数量;   (2) 在图上标明拉线的各种施工形式并简述每种施工形式的特点;   (3) 说明该线路的入局方式及穿墙时的技术处理要求;   (4) 说明从电杆P022#到P023#杆档中吊线在建筑物上的固定方法和技术要求。

307   5. 请画图说明通信光缆接续流程。   6. 请回答有关热缩管封合电缆接头的下列问题:   (1) 解释热缩管型号“RSB-90/30-500”之含义。   (2) 说明以下部件的功用。   ① 叉指形内衬;② 不锈钢锁口夹条;③ 隔热铝带;④ 分支夹;⑤ PVC胶带。   (3) 简述一字形接头的封合步骤。

308   7. 仔细观察图4-83,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1) 这是什么图纸?请准确说出图纸名称;   (2) 说明图中各种符号之含义;   (3) 说明新建管道施工工序和技术要领;   (4) 说明交接箱的施工形式、施工工序与技术要求。

309  图4-83 图纸

310   8. 图4-84为“××管道线路施工图”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这是什么图纸,准确说出图纸名称。   (2) 在图中标明各符号之含义。   (3) 工程中使用的手孔是什么类型?请说明其施工工序与技术要求。

311 图4-84 ××管道线路施工图

312 实 训 内 容 一、模块式接线子接续 1. 实训目的 掌握模块式接线子接续电缆芯线的方法与技巧。 2
 实 训 内 容   一、模块式接线子接续   1. 实训目的   掌握模块式接线子接续电缆芯线的方法与技巧。   2. 实训器材   (1)  100对或以上全塑电缆50 m以上;   (2) 模块式接线子;   (3) 模块式接线子接续机具若干套。

313 二、热缩管封合全塑电缆接头 1. 实训目的 掌握热缩管封合全塑电缆接头的方法与技巧。 2
  二、热缩管封合全塑电缆接头   1. 实训目的   掌握热缩管封合全塑电缆接头的方法与技巧。   2. 实训器材   (1)  50对全塑电缆50 m以上;   (2) 扣式接线子;   (3) 热缩管组件;   (4) 喷灯或气焊枪。

314 三、光缆接续与接头盒安装 1. 实训目的 掌握光缆接续与接头盒安装的方法与技巧。 2
  三、光缆接续与接头盒安装   1. 实训目的   掌握光缆接续与接头盒安装的方法与技巧。   2. 实训器材   (1)  6芯或以上光缆50 m以上;   (2) 光缆开剥工具;   (3) 光纤端面制作工具;   (4) 光纤熔接机;   (5) 室外光缆接头盒。


Download ppt "第4章 通信线路的施工 4.1 通信光缆的单盘检验与配盘 4.2 架空线路的敷设 4.3 墙壁线路的敷设 4.4 通信管道的建筑与施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