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
上海政法学院 社会管理学院

2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第一节 测量的概念与层次 一、测量的概念 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例证 社会研究中的测量:具有科学内涵 测量的含义*

3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第一节 测量的概念与层次 二、测量的四个要素 测量客体 测量对象 [测量谁] 社会研究中最常见的测量客体:人
测量客体 测量对象 [测量谁] 社会研究中最常见的测量客体:人 测量内容:属性、特征 [测量什么] 测量法则:操作规则 [怎么测] 数字和符号:测量工具 [如何表示]

4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第一节 测量的概念与层次 三、社会现象的测量 社会研究中的测量落后于自然科学的测量 社会研究测量的三个特点(困境)
主客观矛盾/人的主观性问题* 测量行为与社会现象的相互干扰* 测量的标准化和重复性问题*

5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第一节 测量的概念与层次 四、测量层次 [四“定”] 定类测量* [属于-不属于] 所分的类别要满足穷尽性、互斥性
定类测量* [属于-不属于] 所分的类别要满足穷尽性、互斥性 两种属性:对称性 传递性 是测量的基础

6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第一节 测量的概念与层次 四、测量层次 [四“定”] 定序测量* [大于-小于] 反应事物或现象的差异 具备不对称性
定序测量* [大于-小于] 反应事物或现象的差异 具备不对称性 常被近似的作为定距层次运用 定序数据中的数字

7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第一节 测量的概念与层次 四、测量层次 [四“定”] 定距测量* [加减运算] 一个等级比另一个等级高多少单位
定距测量* [加减运算] 一个等级比另一个等级高多少单位 “0”值不具备含义,是主观选取的

8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第一节 测量的概念与层次 四、测量层次 [四“定”] 定比测量* [乘除运算] 有绝对零点,“0”有实际意义

9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第一节 测量的概念与层次 四、测量层次 [四“定”] 测量层次 小结 四层次由低到高,逐渐上升
高层次测量可做低层次处理,反之则不可 重要原则:尽可能进行高层次测量

10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第二节 概念的操作化 社会研究中最为困难、关键的步骤之一 一、概念、变量与指标 指标的含义* [变量的具体化]
指标的含义* [变量的具体化] 三者的关系和联系

11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第二节 概念的操作化 二、操作化的含义与作用 操作化的含义* 内在特征->外在事实 抽象概念->具体指标
操作化的重要作用* 操作化是理论到实践、抽象到具体过程中的“瓶颈”

12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第二节 概念的操作化 三、操作化的方法 1、概念的澄清与界定 澄清概念的必要性
弄清概念定义的范围、类型要素 eg.社区 决定一个定义

13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第二节 概念的操作化 三、操作化的方法 2、发展测量指标 1)列出概念的维度* 2)建立测量指标
2.1 利用前人已有的指标 [定量] 2.2 通过探索性研究自己形成指标* [定性]

14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第二节 概念的操作化 四、指标选择的多样性 部分抽象概念难以指标化 操作化过程中的测量指标可以有多种选择
eg. “夫妻权力”的操作化 绝对正确、完善的操作化指标是不存在的

15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第二节 概念的操作化 五、操作化的几个例子 1、“人的现代性” 2、“父母投资” 3、“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4、“溺爱孩子” 5、“幸福感”

16 指数与量表的特点及作用* [复合测量 多项概括]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第三节 指数与量表 指数与量表的特点及作用* [复合测量 多项概括] 一、指数与量表的概念 指数的含义* 指数的特征 eg.生育意愿 量表的含义* 里克特量表* 特点;设计方式 语义差异量表及其形式*

17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第四节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一、信度(reliability)[可靠性] 信度的含义和特点* 信度指标(R)的三种类型
再测信度* 复本信度* 折半信度*

18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第四节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二、效度(validity)[准确性] 效度的含义和关注点*
效度测量的例证:大学生智商;生育意愿 效度问题:变量操作化之所以困难的主因 评价效度的三类标准* 表面效度* [基于个人主观判断] 准则效度和构造效度

19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第四节: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三、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缺乏信度->缺乏效度 信度很高≠效度很高 信度与效度常常不能兼顾

20 信度:密集的点状形态 效度:靶心及其周围 1.高信度,低效度(可信但无效)
信度:密集的点状形态 效度:靶心及其周围 1.高信度,低效度(可信但无效)

21 2.高效度,低信度(有效但不可信)

22 3.高效度,高信度(可信并有效)

23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小组分享(下次课): 本章要点 思考&实践 阐明研究的操作化:
1 本研究的变量(默认为两个,一个自变量,一个因变量)属于哪个测量层次的变量 2 对因变量和自变量进行操作化,各设计(至少)一组指标,可通过指数或量表的方式来呈现 3 师生讨论;同学互动


Download ppt "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