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跳躍光影間的音符 印象畫派V.S.印象樂派 右昌國中 阮曼娜整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跳躍光影間的音符 印象畫派V.S.印象樂派 右昌國中 阮曼娜整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跳躍光影間的音符 印象畫派V.S.印象樂派 右昌國中 阮曼娜整理

2 暮光之城官方網站 月光曲(貝多芬) 月光曲(徳布西)

3 莫內「印象‧日出」

4 印象派名稱的由來 產生於19世紀60年代的法國。1874年莫內以《印象·日出》為題的油畫,遭到學院派的攻擊,評論家們戲稱這些畫家們是「印象派」,印象派由此而得名。

5 強調色彩,主張繪畫必須捕捉光影變化,無認真的描繪形體,如同藉著暗示、隱喻來描述事物的詩人所用的手法一樣
此期畫作特色 強調色彩,主張繪畫必須捕捉光影變化,無認真的描繪形體,如同藉著暗示、隱喻來描述事物的詩人所用的手法一樣

6 此期代表畫家 莫內、雷諾瓦(前期) 秀拉(中期) 梵谷(後期)

7 莫內的畫風 ‧改變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內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
‧對於色彩的運用相當細膩:莫內用許多相同主題的畫作來實驗色彩與光完美的表達

8

9

10 莫內「吉維尼花園的日本古橋」

11 莫內「睡蓮」

12 雷諾瓦「彈鋼琴的少女」

13 雷諾瓦「船上的午餐」

14 秀拉「大捷特島的星期天」

15 真實版

16 KUSO版

17 梵谷「向日葵」 歌詞大意 文生---梵谷之歌

18 梵谷「綁繃帶的自畫像」

19 梵谷「麥田群鴉」

20 此期音樂的特色 法國印象派的畫連帶影響到音樂的創作,因之稱為印象樂派 題材多與大自然有關,把內心的印象傳達出來
以和聲、音色來營造氣氛,相對地降低了旋律的地位,強調音樂的朦朧、飄渺、光影幻化的音響效果,故極少雷霆萬鈞之作。

21 此期代表音樂家 德布西 拉威爾

22 印象樂派大師—德布西(Debussy)

23 生於法國 個性孤僻沉默 2次婚姻 育有一女,在其去世後一年也去世(13歲) 喜歡海、文學 討厭別人稱他為印象派代表人 直腸癌去世

24 德布西認為音樂創作不需要墨守成規,傾聽及愉悅才是最重要的法則。
他表示色彩及隱含的節奏為構成音樂的要素。 努力實驗各種新的音階、調式及和聲等效果,並試圖打破樂曲型式的限制 。

25 德布西作品賞析 月光曲《鋼琴曲》 月光曲《管絃樂曲》
選自《貝加摩組曲》第三首,此曲雖是德布西早期重要的鋼琴作品,但已充分流露出印象樂派的獨特氣氛。全曲分為三段:前段運用優美的旋律暗示對月光的印象,中段速度漸快的琶音,有如豎琴流瀉出閃爍的月色,德布西以浪漫的情緒及啟發性的感覺,營造出一個想像的世界。

26 凡事講求精準的印象派大師 拉威爾Ravel

27 法國人,父親為發明二行程引擎的知名人物,母親是來自西班牙的巴斯克地方上的大家族 1914年參加戰爭因身體瘦弱,只能擔任駕駛救護車的司機 1932年坐計程車發生車禍,健康逐漸惡化,連自己的名字也寫不出來 1937年12月進行腦部手術, 28天後過世,享年62歲

28 音樂以句句推敲、沒有 半點筆誤而馳名 避開曖昧的光線與陰影 以大量的裝飾效果點綴 音樂結構 作品分成「自然」 「異國風味」 「模仿」 「舞蹈」四類

29 德布西的音樂帶有朦朧的意境,漂浮在空中的感覺,給人很大的想像空間,拉威爾的音樂則像精巧的天文計時器,標新立異,節奏分明
恪守古典的傳統,但樂思自由 史特拉汶斯基曾稱拉威爾為「最精確的瑞士鐘錶匠」 拉威爾曾說「我一生中經歷的唯一愛情就是音樂」

30 拉威爾作品賞析 《波麗路》是以西班牙舞蹈音樂為素才所創作的管絃樂 作品。樂曲開始的兩小節,由小鼓單純以頑固節奏拉
開序幕,接著再以主題旋律貫串全曲,就像畫家運用 顏料將畫面逐漸填滿,呈現完整而豐美的繪畫作品一 般,拉威爾運用相同的主題旋律,漸次增加樂器與音 量,將全曲引至最激昂的情緒。 《摘自戰火浮生錄》的波麗路 《blast樂團吹奏》的波麗路 《管絃樂演奏》的波麗路

31 謝謝聆賞


Download ppt "跳躍光影間的音符 印象畫派V.S.印象樂派 右昌國中 阮曼娜整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