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作 物 育 种 学 李 定 国 长 江 大 学 农 学 院 Tel: 13035312062 E-mail:lidingguo654456@126.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作 物 育 种 学 李 定 国 长 江 大 学 农 学 院 Tel: 13035312062 E-mail:lidingguo654456@126.co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作 物 育 种 学 李 定 国 长 江 大 学 农 学 院 Tel:

2 周口市农民种植的棉花,其中一棵棉花结棉桃多达509个
新疆农科院吐鲁番长绒棉研究所83岁的高级农艺师冯成福在观察棉花。

3 参考书 《作物育种学总论》张天真 2003 《作物育种学总论》 潘家驹 1994 《作物育种学》 西北农学院 1981
《作物育种学总论》张天真 2003 《作物育种学总论》 潘家驹 《作物育种学》 西北农学院 《植物育种学》 北京农业大学 1989 《现代植物育种》 山东农业大学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Plant Breeding 1990 Borojevic

4 作物育种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第三章 种质资源 第四章 育种目标 第五章 引种和选择育种

5 第六章 杂交育种 第七章 诱变育种 第八章 远缘杂交和倍性育种 第九章 杂种优势利用

6 第 十 章 抗病虫育种 第十一章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第十二章 细胞工程与作物育种 第十三章 转基因技术与作物育种 第十四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第十五章 作物育种的试验技术

7 绪论 第一节 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 第二节 作物育种学的发展 第三节 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

8 第一节 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 一. 作物品种的概念 二. 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 三. 遗传改良在作物生产发展中的作用

9 一. 作物品种的概念 作物品种: 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 根据自己的需要所创造的某种作物群体。 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定的遗传性, 在生物学、形态学和经济性状上具有相对的一致性, 在一定的地区和一定栽培条件下,在产量、品质、抗性、生育期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人类生活和生产发展的需要, 并通过简单的繁殖手段保持其群体的恒定性。 稳定性,一致性和典型性

10 1.品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由野生植物经过人工选择进化来的。
2.品种是经济上的类别,不是植物分类学上的名称。 品种 Cultivar 变种 Variety 黄连 3.品种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4.品种具有一定的地区适应性和时间性。 5.品种特征特性应具有相对稳定的一致性。

11 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 ★获得8项国际奖 ★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00万元)
★“隆平高科”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04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12 二、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 野生植物和作物的进化决定于三个基本因素: 变异、遗传和选择。 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
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而人工进化则是人类为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

13 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的差别 以上所说作物的人工进化就是我们说的作物育种,是适当利用自然进化的人工进化。 进化方式 进化速度 进 化 方 向
进 化 方 向 获 利 方 自然进化 较为缓慢 决定于自然选择 物种本身 人工进化 较为迅速 决定于人工选择 人 类 以上所说作物的人工进化就是我们说的作物育种,是适当利用自然进化的人工进化。

14 三.遗传改良在作物生产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改良是指作物的品种改良。 野生植物驯化发展为新作物,如“希蒙德术”;
人工合成创造新作物,如“小黑麦”。 通过现有作物的遗传改良,可以提高作物品种的适应性和改良其农艺性状,从而扩大该作物的种植区域和面积;提高作物增产潜力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增强对病虫害和环境胁迫的抗耐性等。

15 优良品种在作物生产中有重要作用 (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改进作物品质。 (3).增强作物抗性。 (4).扩大作物种植区域。
(5).有利于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指数。 (6).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劳动效率。 (7).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16 第二节 作物育种学的发展 一、作物育种学的性质和任务 二、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三、常规育种的技术特点 四、作物育种学的发展
五、现代作物育种学的特点

17 一. 作物育种学的性质和任务 作物育种学: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 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18 (一) 作物育种学的性质 1. 人工进化的科学 2. 以遗传学、进化论 为主要基础理论的综合性科学 3. 应用科学

19 1. 人工进化的科学 进化:现有的作物,都属于栽培植物, 是由野生植物演变来的,这种演变 发展过程,称为进化。 进化的基本因素:变异 遗传
选择

20 变异 选择 人工变异 人工选择 自然进化 自然变异+自然选择 进化 人工进化 人工变异+人工选择 自然变异 自然选择
自然变异 自然选择 变异 选择 人工变异 人工选择 自然进化 自然变异+自然选择 进化 人工进化 人工变异+人工选择 作物育种学,除了利用自然变异外,更重要的是人工创造变异。人为地对生物的遗传性状进行有目的、 有成效地控制和改造,使它朝着一定的方向发展、进化。

21 2. 以遗传学、进化论 为主要基础理论的综合性科学
2. 以遗传学、进化论 为主要基础理论的综合性科学 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理论 涉及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生化、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气象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作物栽培学

22 3. 应用科学 基础研究 科学研究 应用研究 开发研究 作物育种学是一门应用科学。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改良作物的遗
科学研究 应用研究 开发研究 作物育种学是一门应用科学。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改良作物的遗 传性状,使它更加符合人类生产和生 活的需要,直接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服 务,所以,它是一门应用科学

23 (二)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 1. 在研究和掌握作物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上,发掘、研究和利用作物种质资源;
1. 在研究和掌握作物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上,发掘、研究和利用作物种质资源; 2. 选育优良品种或杂种以及新作物; 3. 繁殖生产用种。

24 二. 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1.育种目标的制订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 2.种质资源搜集、保存、研究、利用和创新。 3.选择的理论与方法。
4.人工创造变异的途径、方法和技术。 5.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6.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 7.育种各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 8.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

25 三、常规育种的技术特点 综合多个优良基因,同步改良农作物的产量、品质、抗性水平 盲目性较大 育种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26 四. 作物育种学的发展 (一).原始育种活动 野生植物→栽培作物

27 (二)现代作物育种 航空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花药培养技术 转基因技术

28 转基因水稻

29 (三)作物育种学理论专著 1927 Hayes &Garber(美) «作物育种» 1935 Vavilov (苏) «植物育种的科学基础»
1942 Hayes&Immer(美) «植物育种方法» 1960 Allard (美) «作物育种原理» 1936 王绶(中) «中国作物育种学» 1948 沈学年(中) «作物育种学泛论» 1976 蔡旭 (中) «植物遗传育种学» 1981 西北农学院 «作物育种学» 20世纪20-30年代开始,作物育种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系统理论和科学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30 《植物育种学》 北京农业大学 1989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Plant Breeding Borojevic 《作物育种学总论》 潘家驹 《作物育种学总论》张天真 2003

31 五. 现代作物育种学的特点 1.育种目标要求不断提高。 2.种质资源工作得到广泛的重视 3.测试手段逐步完善 。 4.大力开拓育种新途径

32 第三节 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 一. 国内外作物育种的成就 二. 作物育种工作的展望

33 一. 国内外作物育种的成就 1.种质资源工作 2.育种途径、方法和技术 3.目标性状的选育

34 1. 种质资源工作 20世纪80年代: 美国 拥有植物资源43万份以上 (1979) 前苏联 32万份 (1985)
美国 拥有植物资源43万份以上 (1979) 前苏联 万份 (1985) 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小麦资源 7万份 (1985) 玉米资源 1.3万份 (1979) 菲律宾国际水稻所 8万份

35 我国现已掌握60多作物,30多万份植物资源 全世界拥有种质资源 610万份,我国约占1/20.

36 2.育种途径、方法和技术 育种新途径有: (1)杂种优势利用 (2)远缘杂交 (3)理化诱变 (4)组织培养 (5)细胞融合 (6)基因工程

37 (1)杂种优势利用 玉米杂种优势利用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世界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 1952年 亩产112kg
我国在世界上第一个实现了籼稻的三系配套, 到2000年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占水稻面积的50% 平均增产20%,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 并将杂交水稻推广到9个国家和地区, 成为我国第一项向国外出售的农业科技专利

38 (2)远缘杂交、理化诱变、组织培养 在国内外已普遍应用。
(2)远缘杂交、理化诱变、组织培养 在国内外已普遍应用。 马铃薯、香蕉、甘薯等作物的脱毒苗,已达到工厂化生产水平,马铃薯脱毒复壮种薯,可提高产量30-50%;脱毒香蕉一穗可达上百斤。

39 (3)原生质体培养、细胞融合 原生质体培养:已有80多种植物培养 出了再生植株。 细胞融合:西德和美国的科学家用马
铃薯与番茄的原生质体融合培育出了 番茄薯。

40 (4)基因工程 ①抗病虫等农作物育种 ②提高作物产量,改进作物品质 1990年孟山都公司获Bt转基因抗虫棉品种
1994年美国批准转耐贮基因番茄投入市场

41 (5) 空间育种为人类展示出美好前景 1987年,粮、菜、花种子放进第9颗返回式卫星 1996年100多种种子,随第17颗返回式卫星上天。
截止1998年,利用返回式卫星已8次成功地搭载了粮、棉、油、蔬菜、花卉、林木、瓜果等种子300多种。

42 3.目标性状的选育 在产量育种上: 绿色革命是世界作物育种史上的一项伟大成就。 墨西哥小麦 IR8水稻
Borlang被称为绿色革命之父,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43 在抗病育种上 小麦抗锈病; 玉米抗大、小斑病; 水稻抗白叶枯病; 棉花抗枯、黄萎病等育种 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44 在品质育种方面 玉米、小麦、大麦高蛋白、高赖氨酸选育; 油菜高含油量、低芥酸、低硫苷选育; 提高棉花纤维长度、强度选育等; 获得较大进展。

45 二. 作物育种工作的展望 1.种质资源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2.深入开展育种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3.加强多学科综合研究和育种单位间协作。

46 Thank you !

47 黄 连 返回 界 植物界Regnum vegetabile 门 种子植物门Spermatophyta
  亚门 被子植物亚门Angiospermae   纲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eae   亚纲 古生花被亚纲Archichilamydoneae   目 毛茛目Ranales   科 毛茛科Ranunculaceae   属 黄连属Coptis   种 黄连Coptis chinesis Frallch 返回


Download ppt "作 物 育 种 学 李 定 国 长 江 大 学 农 学 院 Tel: 13035312062 E-mail:lidingguo654456@126.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