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工作日 主要内容:分析工作日,论述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围绕工 作日长度所展开的激烈斗争。在这一章里,一方面,深刻地 揭露了资产阶级无限度地延长工作日,残酷地剥削、压迫无 产阶级的历史事实,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榨取剩余价 值的实质;另一方面,鲜明地描述了无产阶级争取正常工作 日,展开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情景,揭开了无产阶级最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Advertisements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看日历.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源泉与资本的属性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中科院研究所公开招聘面试答辩 第一章 基本情况介绍.
《资本论》Ⅰ 主讲:马艳.
关于汇率计算.
《资本论》Ⅰ 主讲:冒佩华.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第八章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中华民国时期)经济思想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论》Ⅰ.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欢迎您进入“干训中心”网页 无锡市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是无锡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它同时兼有中共无锡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党校的职能。您需要更多的党课资料,只要直接点击无锡教育网首页“干训中心”即可进入“党课资料”栏。那里有许多党课课件等待着您来阅读。
                                                                                                                                                                                        
《资本论》选读 第三讲:资本积累理论 主讲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张燕喜.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 其本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教学要点 资本原始积累 价值规律 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政治经济学原理 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八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初三政治第二课 资本主义社会是最 后一个阶级社会 广外外校政史地组 创意 制作 魏日辉.
四种命题 2 垂直.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高二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5.3 定积分的换元法 和分部积分法 一、 定积分的换元法 二、 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三、 小结、作业.
第 四 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 四 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折 线 统 计 图 罗源实验小学 林华锋.
                                                                                                                                                                
第三课:水 Leçon 3 水和土,活动一:地图 Activité 1, page 44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AC-田田老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主体.
口腔1班1小组(1-13号) 马克思热点讨论.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这是什么? zhè shì shénme?.
第7讲 自旋与泡利原理.
Unit 3 My weekend plan 第二课时 Part A Let's learn &Make a plan
分享者: 鄭雅文老師 Brisbane Queensland Australia 昆士蘭華語文數位學習中心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農業金融講義 課程大綱.
第九章 资本主义地租 第一节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第二节 地租的两种形式 第三节 土地价格 课时:3 作业题
iSIGHT 基本培训 使用 Excel的栅栏问题
第七章 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 第一节 产业利润的平均化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课时:3 作业题.
专题四:资本主义及其演变趋势(一) 教学内容:资本剥削的秘密所在 ——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Me and My Shadow 我和我的影子 By Laurie.
《资本论》选读 一、导论:马克思经济学的遗产 二、方法:社会经济史观与抽象法 三、商品经济与价值理论 四、资本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理论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工程制图基础》 第五讲 投影变换.
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 一、概述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 原始积累的秘密 第二节 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
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 主要内容: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发展和结局,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在前面考察资本积累的过程中,曾涉及到究竟最初的资本原始积累是怎样发生的问题。在那里,马克思说:“这种积累本身是怎样发生的,我们还用不着在这里研究。只要知道它是起点就行了”(第685页)。现在当把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积累的实质揭示出来,从而把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的秘密完全暴露出来之后,自然就会进一步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怎样确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怎样形成的?资本主义积累和阶级矛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专题: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胡南.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八章 工作日 主要内容:分析工作日,论述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围绕工 作日长度所展开的激烈斗争。在这一章里,一方面,深刻地 揭露了资产阶级无限度地延长工作日,残酷地剥削、压迫无 产阶级的历史事实,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榨取剩余价 值的实质;另一方面,鲜明地描述了无产阶级争取正常工作 日,展开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情景,揭开了无产阶级最终 必然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序幕。 第八章包括七节。第一节,说明决定工作日界限的因素, 指出了围绕工作日的长度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展开了激烈的 斗争;第二至四节,揭露资本家千方百计延长工人的劳动时 间,残酷地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第五至七节,以英国为典 型,详细论述无产阶级为争取正常工作日而进行斗争的历史 过程。

第一节 工作日的界限 主要内容:说明工作日及其延长的界限,阐述工人阶级同 资本家阶级在工作日问题上的斗争。 第一节包括 8 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工作日及其变动的界限(第 1-4 段); (二)工作日及其长短取决于阶级斗争力量的对比(第 5-8 段)。

第二节 对剩余劳动的贪欲。工厂主 和领主 主要内容:历史对比揭露工厂主无限制地对剩余劳动的贪 欲。 第二节包括 21 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历史上剥削阶级对剩余劳动的贪欲,因社会生产性 质不同而不同(第 1 段); (二)对比说明工厂主和领主对剩余劳动的贪欲(第 2-7 段); (三)英国工厂主对剩余劳动的无限贪欲(第 8-21 段)。

第三节 在剥削上不受法律限制的英 国工业部门 主要内容:以大量事实材料,揭露英国工业部门毫无拘束 地延长工作日,压榨劳动力。 第三节包括 46 段,以花边生产、陶器业等生产部门为例, 揭露资本家对劳动力的压榨。

第四节 日工和夜工。换班制度 主要内容:揭露资本家为了使不变资本无间断地吮吸剩余 劳动,残酷地实行换班制度,以延长工作日,压榨劳动力。 第四节包括 20 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资本主义的换班制度,是资本家过度延长工作日的 手段(第 1-5 段); (二)资本主义的换班制度,暴露了资本家不顾工人生命 一味榨取劳动力的欲望(第 6-20 段)。

第五节 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十四世纪中叶至 十七世纪末叶关于延长工作日的强制性法律 主要内容: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刚建立,无产者还没有 形成一个强大的阶级的时候,资产阶级如何利用国家政权制 定延长工作日强制性法律,榨取劳动力。 第五节包括 26 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资本在处于发生时期,要依靠国家政权确保自己榨 取足够剩余劳动的权利(第 1-13 段); (二)英国十四世纪中叶到十七世纪末叶,甚至到十八世 纪中叶,一直推行强制延长工作日的劳工法(第 段)。

第六节 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对劳动时间的强 制的法律限制。 年英国的工厂立法 主要内容:说明资本主义大工业出现以后,无产者发展成 为一个阶级,并以阶级的力量反抗无限延长工作日,从而迫 使资产阶级国家不得不通过工厂立法限制工作日的延长。

第六节 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对劳动时间的强 制的法律限制。 年英国的工厂立法 第六节包括 70 段,从几个不同时期叙述了围绕工作日长度 所展开的阶级斗争和工厂立法的情况: (一) 年工人阶级斗争赢得的五个劳动法都是一 纸空文(第 1—3 段) (二) 1833 年的工厂法仍被资本家用新的换班制度来规避 (第 4—13 段) (三) 1844 年的补充工厂法案开始限制成年工的工作日以 及对换班制度作了一些规定,都是长期阶级斗争的结果(第 14—21 段)

第六节 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对劳动时间的强 制的法律限制。 年英国的工厂立法 (四) 1847 年的工厂法的实施又受到资本家的阻挠(第 22— 56 段) (五) 1850 年新的补充工厂法是工人阶级反击资本家阶级进 攻所取得的胜利(第 57—68 段) (六) 1860 年以后,工人阶级团结同盟军不断增强斗争力量, 使工厂法的推行,有了较快进展(第 69—70 段)

第七节 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英国 工厂立法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主要内容:总结工人阶级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指明英 国工厂立法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第七节包括 10 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工人阶级争取正常工作日斗争的结论(第 1-3 段); (二)英国工厂立法对其他国家的影响(第 4-6 段); (三)工人阶级团结起来争取 8 小时工作日,为谋求工人解 放创立先决条件(第 7-10 段)。

背景资料 “ 二律背反 ” :康德哲学的术语。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 义者。他所说的二律背反是指两个相互排斥的,而又被认为是同样正确 的命题之间的矛盾。在他看来,当人类理性想去认识世界时,必然会遇 到不相容的矛盾。他举出四对矛盾: ( 1 )世界在时间上有起点,空间 上有限制;世界在时间上无起点,空间上无限制。( 2 )世界上一切都是 简单的,不可分割的;世界上没有任何简单的东西,一切是复杂的,可 以分割的。( 3 )世界上存在自由,世界上没有自由。( 4 )世界的始因 是存在的;世界的始因是不存在的。二律背反包含了辩证法因素。但康 德利用此说明世界是不可知的。 马克思用此说明:资本家和工人双方都是根据同一商品交换规律, 但得出了两种相互对抗的权利要求。资本家根据交换规律坚持作为买者 的权利,要求尽量延长工作日;而工人根据交换规律,坚持作为卖者的 权利,要求限制工作日。所以 “ 在平等的权利之间,力量起作用 ” 。意思是 说,工作日在一定限度内可长可短,无经济规律可循,工作日的长短完 全取决于双方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