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百家争鸣 ”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 百家争鸣 ” 的含义: 所谓 “ 百家 ” :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主要分为: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 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 “ 争鸣 ” :指当时不同思想流派的学者或思 想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他们 著书立说,广收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Advertisements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熟读背诵 2. 理解文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3. 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 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 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复习 1 、孔子是春秋时期 人,是我国古 代著名的 、 。是 学派 的创始人。 2 、《论语》是怎样的一本书? 3 、背诵《论语》八则第一则。 鲁国 教育家思想家儒家.
《论语》十则 1 、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 2 、畅读课文,并且背诵 各则语录。 3 、理解各则语录。 4 、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5 、学以致用。 学习目标: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 ( 一 )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 二 ) 道家 老子 庄子 ( 三 ) 法家 韩非子 ( 四 ) 墨家 墨子.
走近《论语》 27 《论语》二则 子曰: “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 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 wéiwéiyuē yǐ wǎng dàidài.
1 、了解并记忆古代文化常识。 2 、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 学习目标: 3 、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 4 、学习古人端正的学习态度,改进 学习方法。
《〈论语〉十则》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 著作《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 论的语录体古籍。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 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 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对人们的人生抉择和 价值取向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课文中所选的 《〈论语〉十则》 ,着重叙述了学习态度、
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孔庙举行祭孔大典 2014 年 9 月 28 日. 探究:孔子思想在今天的社会价值?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一课 《论语》六则 孔子(前 551— 前 479 ),名丘,字仲 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的 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 代表人物。 《论语》是 “ 语言的论纂( zuăn )” ,是 语录的意思,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 行,共 20 篇,语录体散文。南宋朱熹把.
《论语》十则 ( 公元前 公元前 479)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 ( 今山东曲阜市 ) 人。他是我国古代著 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还是一位古文.
深圳市高级中学丁要贤 2016年9月3日 2016年9月3日 2016年9月3日 第 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论语》六则 寻梦课件 21 《论语》六则(前三则) 请同学们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 学习的方法、态度、名言、格言、谚 语,每说出一个加一分,看哪一小组 说得又多又好。 第一组:得分 第二组:得分 下一页.
荀子 墨子 韩非子 孙膑 墨家 法家 兵家 孔子 老子 庄子 道家 孟子 儒家 诸子百家出现在哪一时期? 背景如何? —— 春秋战国.
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故里 ––– 山东曲阜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 祭祀活动。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
孔孟学习论. 孔子(前 511- 前 479 ), 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 的创始 人。《论语》是孔子 弟子 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 言 行 的记录,共二十篇。它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 据。南宋时,朱熹把它 《大学》《中庸》《孟 子》合为 “ 四书 ”
中共咸宁市委党校 邓如松. 孔子是一位历史巨人,《论语》是孔子等人的言论 汇集,是孔子思想和言行的写照,是儒家经典,是 可以发掘利用的思想宝库。我们应当学习研究孔子 和《论语》,从中吸取知识和思想营养。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 ( 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 2 )经济上: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 ( 3 )思想文化:从 “ 学在官府 ” 到 “ 学在民间 ” ; 1. 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孔子: 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 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  孔子思想核心是: “ 礼 ” 、 “ 仁 ” 。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时代背景 周政权衰落,富有学识的人流落民 间传播知识,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 自由的文士阶层,为百家争鸣提供 了人才。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各国纷纷变法, 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各诸侯统治者 四处网罗人才,文士们对社会问题 提出不同看法和治国主张。因而出 现了 “ 百家争鸣 ” 的局面。
文化的长河 1.黄帝和孔子 白鲨小队 张熙童、钱逸洲、胡睿阳、郁海屹.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 百家争鸣 ” 的含义: 所谓 “ 百家 ” :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 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 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 “ 争鸣 ” 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 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
第一单元复习 课前准备:这些内容你还能表述下来吗?回顾一下,课上期待你的表现? 1、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张、百家争鸣的影响?
孔庙俯瞰. 孔庙俯瞰 相传孔子出生地—尼山全貌 孔府历史面貌 山东曲阜——孔府鸟瞰图 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 山东曲阜“三孔” 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孔林—孔子墓地.
必修二经济文明史可以使人们熟悉物质文明的发展 必修三思想文化史能继承历史上的思想文化成果
中国最早的诗书 原名 [诗]或[诗三百] 原点 王宫采诗 周朝的帝王 民间诗谣 孔子删诗 从三千首到三百首 公卿献诗 官臣献给帝王 内容跨越了600年的历史 西周初朝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春秋时期中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至今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第一课 先秦诸子语录.
第二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 1、 知道诸子百家及其各自的主张。 2、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与重要意义。
《论语》十则.
Lún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富安中学刘瑛.
复习课.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商家中学 王爱军.
《论语》六则 论 语 论 语.
《论语》六则 论 语 论 语 本资源来自初中学科网(
《论语》六则.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学英语报社--语文周刊.
孔子和学生 敏而好学 温故而知新 …… 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第二章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思想
高中历史必修三 文化史专题.
一、学习目标 论语十则 1.认读字词; 2.理解各则语录; 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必修(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十二单元 第26讲   第十二单元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化.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人教版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组图1 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 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 非洲首家孔子学院落户肯尼亚.
专题复习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 古陶一中 杨继风.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温故而知新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同时,也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的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基督徒 和 心理学.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西藏 Tibet.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礼courtesy Value of the Month每月一德.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孔子和学生.
Welcome to my ppt 申鹏昌 07化二.
五年级上册 孔子 1 2.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百家争鸣 ”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 百家争鸣 ” 的含义: 所谓 “ 百家 ” :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主要分为: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 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 “ 争鸣 ” :指当时不同思想流派的学者或思 想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他们 著书立说,广收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 1 )政治上: 周王室衰微,诸侯兼并战争,重视网络人才; ( 2 )经济上: 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初步发展 ; ( 3 )阶级关系:士阶层的崛起; ( 4 )思想文化:从 “ 学在官府 ” 到 “ 学在民间 ” 。 1. 背景: 社会原因:社会大变革时期(春秋战国)

2. 主要流派 道家 : 老子 庄子 儒家 : 孔子 孟子 荀子 墨家 : 墨子 法家 : 商鞅 韩非子 李斯 3 、 “ 百家争鸣 ” 的历史影响 “ 百家争鸣 ”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 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思想解放: 将人从神秘和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 确立了中国古代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先秦时期) 1 、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 孔子 :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 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被后人尊称为 “ 至圣 ” 。 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其身世 对他的思想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贵 族的身份决定了他希望恢复周朝的 “ 礼 ” ;家族的 “ 没落 ” ,地位的下降,则 促使他希望以 “ 仁 ” 作为处理社会人际 关系的原则。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 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 —— 孔庙、孔府、孔林。

1 、孔子的思想主张 ( 1 )、哲学思想: ① “ 仁 ” 的学说 ( 核心 ) 子曰: “ 仁者爱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 “ 仁者先难而后获, 可谓仁矣。 ” 子曰: “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 “ 请问之? ” 曰: “ 恭、宽、信、敏、惠。 ……” 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 ② 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

( 2 )政治思想: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 ( 拱 ) 之。 ” 《论语 · 为政》 “……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 必偃。 ” 《论语 · 颜渊》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①以德治民。 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进步) ②希望恢复周礼,维护等级制度。(保 守)

孔子路过泰山,见一妇女再坟边痛哭。询问 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虎吃 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搬迁,妇女回答: 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 “ 苛政猛于虎也! ” 因此,他提倡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人而不仁,如礼何 C 、为政以德 D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C

子曰: “ 有教无类。 ” (论语 · 卫灵公) 子曰: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论 语 · 为政) 子曰: “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 (论语 · 为政) ;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 (论语 · 学而) ; 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 · 为 政) ( 3 )教育思想:①有教无类 主要贡献: 以 “ 有教无类 ” 的思想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的 范围,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②重视对文化典籍的整理

文学贡献:其言论《论语》,编订整理出 《诗》、《书》、《礼》、《易》、《乐》、 《春秋》等。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说,儒家思想后来成 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成为我国传统 文化的主流思想。

2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继承发展: —— 孟 子、荀子 ① “ 仁政 ” ② “ 民贵君轻 ” (民本思想) ③ 伦理观: “ 性本善 ” A 、 “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 B 、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C 、 “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 也,我固有之也。 ” ( 1 )孟子的思想 思想主张: “ 亚圣 ”

( 2 ) 荀子的思想 A 、 “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 B 、 “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 舟 ’ C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 、 “ 天行有常,不为尧舜,不为桀亡 ” 。 思想主张: ① “ 仁义 ” 和 “ 王道 ” ② “ 君舟民水 ” ③ 伦理观: “ 性本恶 ” ④朴素的唯物思想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孔子孟子荀子 同 仁的思想 民本思想 异 人性论 爱人 为政以德 性相近 仁政仁义 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性善论性恶论 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 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份,使儒学体系更加完善,儒学 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发展成为诸子百家 中的巍然大宗。

三、道家 1. 老子的思想(道家学派创始人) ( 1 )、 “ 道 ” 为世界万物的本原; ( 2 )、政治主张: “ 无为而治 ” ( 3 )、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在不停的运动, 事物具有相反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 又相互依存,不断转化。 老子:生平介绍

2. 庄子的思想 庄子(约前 369- 前 286 年),名周,是继老子之后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 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 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 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 1 )、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 对的。(继承与发展) ( 2 )、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 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 3 )、社会批判精神

韩非其人,也称韩非子(约公元前 280 一前 233 年)战国末期韩国人,韩王室诸公子之一,他的著 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是战 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 大成者。 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 ( 1 ). 认为历史是发展的,统治者应因时而变 ( 2 ). 以法治国 ( 3 )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君主利用权术 驾御大臣,以权威震慑臣民。 迎合大一统专制国家发展趋势 四、法家

( 2 )评价: 法家以主张 “ 以法治国 ” 的 “ 法治 ” 而闻名, 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 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 据。 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如极力夸大法 律的作用,强调用重刑来治理国家, “ 以刑去 刑 ” ,而且是对轻罪实行重罚,迷信法律的作 用。他们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没 有什么道德的标准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 、荣誉来诱导人民去做。

( 2 )主张: ( 1 )代表人物:墨翟 兼爱、非攻、尚贤、 节用、节葬、 …… 五、墨家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 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 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家思 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 2000 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 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 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 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启蒙运动时期德国哲学家康德曾提出 “ 人不 是他人的工具 ” 的观点,即主张 “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 ,下列哲学家的观点与康德最为 接近的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孟子 D 、王夫之 B

B C  1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  A. 春秋初期 B .春秋末期  C. 战国时期 D .战国末期  5 .孔子的经历有  ①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  ②做过地方官,政绩显著  ③曾做过鲁国的最高司法长官  ④晚年周游列国,潜心办学和著述  A .①② B .①②④ 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孟子的 “ 仁政 ” 是对孔子 “ 仁 ” 学说的继承与 发展,这主要表现再 ①把孔子的 “ 仁 ” 具体化 ②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之间的关系 ③指出了得民心的重要性 ④主张 “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④ A

2 、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 吗?为什么? 1 、儒家强调 “ 有教无类 ”“ 因材施教 ”“ 学思结合 ” 的教育教学思想,对 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 、儒家提倡 “ 孝 ” 、 “ 仁义 ” 、 “ 诚信 ” 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 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儒家强调 “ 正身自省 ” 、 “ 修已安人 ” 、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 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 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4 、儒家主张的 “ 大一统 ” 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 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1. 只有仁的人,才能去喜爱人,厌恶人。 2. 做人没有仁心,如何对待礼法 ? 做人没 有仁心,如何对待乐理 ? 3. 关爱他人的人,人们就会关爱他,尊敬 他人的人,人们就会敬慕他。 4. 对人的言语友善,比布帛还温暖,对人恶 语中伤,比刀剑还尖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