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 热 ( Fever ). 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 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正常成人口腔温度相对恒定 36.3 ~ 37.2 ℃, 肠温较口温高 0.3 ~ 0.5 ℃,腋温较口温低 0.2 ~ 0.4 ℃。 一、概念.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登革熱治療及診斷 屏東寶建醫院 感控室主任 孫 武醫師. 登革熱 (Dengue fever) 又稱 " 斷骨熱 ". 台灣民間也稱 " 天狗熱 ", " 斑疹 ". 亞熱帶及熱帶地區的急性傳染病. 經由斑蚊傳播, 傳染速度快, 發病率高.
Advertisements

登 革 热 Dengue Fever. 一、概述 登革病毒引起 伊蚊传播 发热性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 为突起发热,头痛、全身 肌肉、骨骼和关节痛,极度疲乏、皮 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
发 热 fever 体温升高 调节性体温升高 被动性体温升高 中暑、鱼鳞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体温调节中枢损伤 发热 过热.
登革熱鑑別診斷、治療 與感染管制 主講人:陳彥旭 教授 高雄醫學大學 感染內科主任 / 醫學系主任.
Ebola virus disease ( EVD )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 ( 2014 年第一版)解读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 蒋荣猛 :
微生物及免疫學 主題十四: 螺旋體與放線菌 ( 共 18 題 ). D 01. 有關梅毒的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A) 人是 唯一的自然宿主 (B) 可經性接觸、輸血、 胎盤傳染 (C) 青黴素的治療效果好 (D) 第三期的傳染力最高。 ( '01 專高) A 02. 和性傳染疾病有關,且目前仍然無法培養.
登革热 ( Dengue Fever ) 首都医科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 北京佑安医院 感染性疾病教研室 梁连春.
发 热 (Fever). 定 义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热 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 范围内。 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 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 常范围,称为发热。
兒童發燒處置建議 台灣兒科醫學會 制定日期: 2004 年 10 月 16 日. 體溫的測量 運動、長時間陽光照射、穿太多衣服等因素會提高體 溫,除去這些因素並休息 15 至 30 分鐘後再測量。 各種測量方法 – 肛溫:測量值比較接近人體真正的中心體溫。 – 口溫:平均測量值低於中心體溫約 0.5.
发 热 Fever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郑青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 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正常体温 : 37 o C (set point ,体温调定点 ) 正常体温 : 37 o C (set point ,体温调定点.
流行病學 -肺炎 Pneumonia. 流行病學 -肺炎 Pneumonia 病原體侵入呼吸系統而引起肺部感染發炎稱為「肺炎」 -會造成肺泡損傷,使得氣體交換機能降低或停止。 肺炎的程度、侵犯範圍與部位不同,所表現出來的症狀也不同 一般而言,年齡 55 歲以上、營養不良、有全身性疾病、慢性肺病、昏迷、有氣管內管者,其肺炎的發生率較高。
第十三单元 静脉输液与输血 山东大学护理学院 仝春兰.
“不明原因发热” 病因诊断经验谈 缪 晓 辉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上海
物理诊断技术 孙玉敏 精品课系列 NO-1 jpkc.czmc.cn.
第六章 发 热.
政府疾病管制機構與專家學者也提出自保之道 ,從建構民眾自身防疫觀念做起,避免疫情再擴 大。
一周前开始发热,午后高达40~41℃,伴腹痛,腹胀便秘,无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全身乏力,曾作上感治疗,用药不详。
肺 炎 (Pneumonia) 重庆医科大学 儿科学院 刘恩梅.
Diseases of Biliary tract
登 革 热 Dengue Fever 中山三院传染病教研室
第八章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麻 疹 Measles.
猩 红 热 Scarlet fever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感染科.
倪毅然 三峡大学医学院 办公室:S-2623 伤寒、菌痢 倪毅然 三峡大学医学院 办公室:S-2623.
生 理 評 估 高雄醫學大學 急救教育推廣社 廖宜慶.
第五章 反刍动物的传染病 一.病毒性传染病 2.牛流行热 3.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6.蓝舌病 7.茨城病(类蓝舌病) 13. 赤羽病.
Unit1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 A 1a-1c).
发 热 fever 南京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第8章 球菌(coccus) 化脓性球菌(pyogenic coccus) 革兰阳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免疫学的实际应用 Immunodiagnosis 免疫诊断 Immunoprophylaxis 免疫预防
校園登革熱防疫實務分享 永康勝利國小 李季穎.
学习目标 肾综合症出血热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和护理措施。 掌握 肾综合症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处理要点。
风湿热 Rheumatic Fever 西宁卫校 胡生龙.
第三节 风湿热 Rheumatic Fever
发 热 Fever.
大動物 疾病診療 Germany Taiwan 中興大學獸醫系 陳鵬文 Jacky Chan.
疾 病的社會建構.
生殖器疱疹 Genital herpes 浙江省人民医院皮肤科.
登革熱 防治 香山衛生所 江國彬醫師.
登革熱面面觀
第34章 其他单股正股RNA病毒 单股正股RNA病毒是指: 主要包括以下病毒: 基因组核酸为单链正股RNA的病毒。 小RNA病毒科—感染性
CreaTivitY eXpeRieNce
登革熱防治 護理人員的小叮嚀 院址:80145 高雄市前金區中華三路68號
臺南市 登革熱疫情 【 Dengue Fever 】 Communicable disease in focus
猪 瘟 hog cholera(HC) classical swine fever(CSF)
黄 热 病 YELLOW FEVER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炎 症 inflammation 昆明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介紹登革熱.
伤寒、副伤寒 Typhoid fever 潘永瑜.
登 革 热 Dengue Fever.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Vital Signs
Q 热 Q热(q fever)是Q热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传染源是牛、绵羊、犬、马等家畜,呼吸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与病畜密切接触,饮用含病毒的奶或被污染的水等无法可致病。对人可引起一种急性的有时是严重的疾病,其特点是突然发生,剧烈头痛、高热,并常呈现间质性的非典型肺炎。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发 热 Fever.
医 学 微 生 物 学 统编教材第4版 第23章课件 肖彭年 厦门大学医学院.
第十二章 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
Department of TCM, West China Medical college,
認識登革熱(天狗熱).
三年級1200單字 第一冊第5課第5關.
書報討論 題目:登革熱.
第四章 氣候變遷.
常見的巨量資料分析與應用 楊立偉教授 台大工管系暨商研所 2018.
五年級 英語科 徐健文 Teacher March.
預防登革熱.
Unit8 How are you? Huanan Experimental School of Danyang Jing Ying
校園登革熱防治.
登革熱來襲.
9/24 今天的学习目标 (Today’s Learning Objectives)
English song What’s the matter? (Go for it)八年级下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八年级英语下册 Review Unit 1 What's the matter? 16.2.
安徽省级精品课程 汪思应主持 发热 fever or pyrexia.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发 热 ( Fever )

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 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正常成人口腔温度相对恒定 36.3 ~ 37.2 ℃, 肠温较口温高 0.3 ~ 0.5 ℃,腋温较口温低 0.2 ~ 0.4 ℃。 一、概念

1 、致热原性发热:导致发热的最主要 因素。  内源性  外源性 2 、非致热原性发热

二、发热机制 外源性致热原 内源性致热原 体温调节中枢 体温调定点上移 产热增加 重新设定体温 体温升高 散热减少

三、发热的原因 1. 感染性发热 : 多见 原因:各种病原体

2. 非感染性发热: ( 1 )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 ( 2 )抗原 - 抗体反应: ( 3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 4 )皮肤散热减少: ( 5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高热无汗 ( 6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四、临床表现 1. 发热的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按发热高 低可分为  低热: 37.3 ℃ -38 ℃;  中等度热: 38.1 ℃ -39 ℃;  高热: 39.1 ℃ -41 ℃;  超高热: 41 ℃以上。

2. 发热的临床过程 ( 3 个阶段)  体温上升期 (1) 骤升型: (2) 缓升型:  高热持续期  体温下降期 (1) 骤降: (2) 渐降:

 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 单上,将数值连线形成曲线,其形态称为热 型。 ( 发热时绘制于体温单上的体温曲线类型。 不同病因 其热型不同。 ) 3. 热型( 6 种)

稽留热弛张热 1 、稽留热 体温持续在 39 ~ 40 ℃以上,达数天或数周, 24h 波动不超过 1 ℃。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高热期。 2 、弛张热 体温在 39 ℃以上, 24h 波动范围超过 2 ℃,但都在正常水平以 上。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感染等

间歇热 回归热 3 、间歇热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骤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一 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 、回归热 体温骤升至 39 ℃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体 温又骤升,如此规律性交替出现。见于霍奇金病等

波状热  不规则热 5 、波状热 体温渐升到 39 ℃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渐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 体温又渐升,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6 、不规则热 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支气管肺炎、癌性 发热

五、护理评估要点(问诊要点) 1. 发热的临床表现特点:起病时间、原因与诱因、持续时间、发热 程度与热型、伴随症状。 2. 发热对病人的影响:有无食欲低下、恶心、呕吐,持续发热者有 无体重下降,高热者有无谵语、幻觉,小儿高热有无惊厥,体温 下降期有无脱水。 3. 有无与发热相关的疾病史或诱发因素 4. 诊断、治疗与护理经过:有无用药、降温措施 及效果。

六、相关护理诊断  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有关;与体温 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  体液不足: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 潜在并发症:惊厥、意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