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咳的病因、病机、传变、分证、症状、 治则。 素问 · 咳论 ( 1 )咳为肺之本病 肺为娇脏,一物不容,毫毛必咳。 定病位 1 、咳的 病因病机 ( 2 )五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陈修园: “ 咳不离于肺;咳不止于肺。 ” 整体观.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 具有消除痰饮作用, 以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 统称为祛痰剂.
Advertisements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定义 凡具有祛痰或消痰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 能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二、分类、功效及适应证 化痰药-痰多咳嗽或痰饮气喘,咯痰不爽等。亦可用 于瘿瘤瘰疬,阴疽流注、癫痫惊厥、中风等。 温化寒痰药-温燥-温肺祛寒-寒痰、湿痰证 清化热痰药-寒凉-清化热痰-热痰、燥痰证.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普通高等教育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方 剂 学方 剂 学方 剂 学方 剂 学.
治燥剂 学习目标: ( 1 )掌握杏苏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 麦门冬汤、百合固金汤 ( 2 )熟悉治燥剂的概念、分类及使用注意。 ( 3 )熟悉增液汤、养阴清肺汤 ( 4 )了解益胃汤、玉液汤。
第十三章 秋燥 辽宁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教研室. 一、概述 (一)定义 秋燥是秋季感受燥热病邪所引起的,以肺经 为病变重心,初起邪在肺卫,并具有津气干燥特 征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一般较少传变,病程较 短,易于痊愈。
第十四章 治燥剂 概 述 以轻宣辛燥或甘凉滋润药物为主要组成,具有 轻宣外燥或滋阴润燥作用,治疗燥证的方剂,称之。 一、定义.
咳嗽 喘证 中医教研室 李宗信. 咳 嗽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 要证候 有声无痰为咳 有痰无声为嗽 痰声并见 咳嗽并称 概述.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药为主组成 凡具有轻宣燥邪或滋阴润燥作用, 治疗燥证的方剂, 统称为治燥剂.
1 第四节 补阴药 1 .含义: 补阴,治疗阴虚证的药物,称为补阴药。 2. 性能特点:多甘寒,归肺胃肝肾心经。 3 .功效:补阴(滋阴、养阴、益阴)。 4 .主治:阴虚证。 5 .使用注意: 多甘寒滋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腹满便溏 者不宜使用。
病例讨论 慢性咳嗽. 病例特点: 男, 8 岁,广州本地人,无外出游玩 史,既往有婴幼儿湿疹病史,其外公 有哮喘史、 TB ,其母有过敏性鼻炎病 史。 男, 8 岁,广州本地人,无外出游玩 史,既往有婴幼儿湿疹病史,其外公 有哮喘史、 TB ,其母有过敏性鼻炎病 史。 主诉:反复咳嗽半年余,加重伴发热.
中医教研室 王明越 辨 证辨 证 辨 证辨 证. 辨 证 第二部分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 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 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机, 判断病位、病性、正邪盛衰状 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第十四章 治燥剂第十四章 治燥剂. 功用主治 轻宣燥邪 燥证 外燥证 滋阴润燥内燥证 含义 燥证燥证 外燥 内燥 温燥(热 + 燥 + 风) 凉燥(寒 + 燥 + 风) — 感受秋 令燥邪 — 脏腑精 亏液耗 上燥 中燥 下燥 — 肾、大肠 —胃—胃 —肺—肺.
( 一 ) 八纲辨证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ith Eight Principles.
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咳嗽 喘证 内伤发热 心悸. 咳 嗽 一、定义: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发出咳 声或咳吐痰液的肺系病证。 咳:有声无痰。 嗽:有痰无声。 病位:肺。
咳 嗽. 一、定义: 咳嗽是由六淫之邪侵袭肺系,或脏 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失宣降,肺 气上逆所致,临床以咳嗽,咳吐痰液为 主症的疾病。
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 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痰证 的药物,称为化痰药。  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喘息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 止咳平喘药。 一. 含义: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生理 病理.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 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 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 统称为理气剂.
中医对咳喘的预防和治疗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访问学者 张清苓博士. 咳喘的概念 咳:谓无痰而有声 咳嗽 有痰而有声 嗽:谓无声而有痰 呼吸困难 ,鼻翼煽动 气喘 张口抬肩,不能平卧.
病 机 概 念 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l. 掌握病机的基本概念及层次结构 2. 掌握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和疾病发展 转归的关系 3. 掌握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 亡失的病机 【病机】 【本章重点】
第二节 六 腑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
第九章 脏 腑 辨 证 王明三 Tel
第六节 脏腑兼病辨证.
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 主讲人 王洪京.
哮病.
肺系.
哮 喘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儿科教研室.
第 十 一 章 理气剂.
王 付 制作.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英洪友.
湖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内经》)教研室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咳 嗽.
痹 证 (Bi Syndrome) 概念** 病因病机** 辨证**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46、 痹 证.
咳嗽 三峡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陈良金.
喘 证 新疆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呼吸科 杨惠琴.
肺 胀.
傅青主女科 调经篇用药心得.
镇咳药.
第七章 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
食 管 癌.
经行感冒.
第二篇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主要内容: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脏腑 经络 形体官窍 体质.
素问·经脉别论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便秘.
气血同病辩证.
理气剂 【概念】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的作用,以治气滞、气逆病证的方剂,统称理气剂。
非典型肺炎处方 报告人:殷艳芳.
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兼谈慢性咳嗽的诊治指南)
呼吸系统疑难病 选方用药技巧 (人民军医出版社) 王 付.
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六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第六节 辨腑病证候.
呕 吐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郭淑云.
第六节 辨腑病证候 概 说 1、生理功能: 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腐熟,为“水谷之海”。 小肠为受盛之官,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胃阴亏虚.
素问·咳论.
第十章第三节咳 嗽.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金匮教研室.
第二章 藏象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陈达理 教授
老佛爷药方(经验大健脾丸) 【简介】:清代太医院的设制基本上沿袭了明朝的旧制,顺治1644年设太医院为独立的中央医事机构,为帝后及宫内人员诊视疾病、配制药物,也担负其他医药事务。此为宫廷处方,内容如下: 老佛爷 经验大健脾丸 人参二钱五分 於术五钱,土炒 陈皮二钱五分 茯苓五钱 半夏二钱五分.
方舟®定喘止咳胶囊.
第七单元 病之形能 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 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 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 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
化痰止咳平喘药 概 述 第一节 清化热痰药 第二节温化寒痰药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
第五章 实 证 概 述.
第二章 藏象 第三节 六腑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2018年流感中医辨证论治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刘清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主要内容: 咳的病因、病机、传变、分证、症状、 治则。 素问 · 咳论

( 1 )咳为肺之本病 肺为娇脏,一物不容,毫毛必咳。 定病位 1 、咳的 病因病机 ( 2 )五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陈修园: “ 咳不离于肺;咳不止于肺。 ” 整体观

( 3 )肺咳的病因病机 邪气 咳 皮毛 肺气上逆 寒饮食胃肺脉 肺气上逆 外内合邪 五藏六府受邪 肺气上逆

五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鼻源性咳嗽 鼻窦炎、鼻后滴漏综合症、脑积液鼻漏 咽源性咳嗽 喉源性咳嗽 过敏性咳嗽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食道癌贲门癌术后顽固性咳嗽、 茎突综合症、 心源性咳嗽 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塞 药源性咳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头孢硫脒

二、五脏咳: 肺咳 咳而喘息有音 、唾血 心咳 咳则心痛 肝咳 咳则两胁下痛 脾咳 咳则右胁下痛 肾咳 咳则腰背相引而痛 特点: 咳+痛

三、六府咳 六府咳的形成 五藏之久咳 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 六府。

六腑咳的症状特点 脾咳 胃咳 咳而呕 肝咳 胆咳 咳呕胆汁 肺咳 大肠咳 咳而遗失 心咳 小肠咳 咳而失气 肾咳 膀胱咳 咳而遗溺 特点: 咳 + 泄

三焦咳 咳而腹满 不欲饮食 使人多涕唾 面浮肿 气逆也 水饮停聚、气机阻滞 晚期,病重

讨论: 如何看待咳之传变过程? 藏病 经脉病变 府病 虚证 功能衰退 病变范围扩大 实证 三焦咳 水饮停聚、气机阻滞 晚期

此皆聚于胃,关于肺 1 、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2 、 肺胃之气主降,以降为顺。 肺气上逆易引动胃气上逆; 反之亦然。

3 、肺胃阴液同出一源,均来自水谷精气。 4 、肺胃经气相贯,胃在中焦,肺脉起于中 焦,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 “ 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 伤,故气逆而上行。 ” 培土生金

四、咳的治则 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 肿者治其经。

林佩琴:以四时论之 春季咳,木气升也,治宜兼降,前胡、杏仁、海浮 石、瓜蒌仁之属; 夏季咳,火气炎也,治宜兼凉,沙参、花粉、麦 冬、知母、玄参之属; 秋季咳,燥气乘金也,治宜清润,玉竹、贝母、杏 仁、阿胶、百合、枇杷膏之属; 冬季咳,风寒侵肺也,治宜温散,苏叶、川芎、桂 枝、麻黄之属。 (《类证治裁》 )

思考: 案例一 沈左 咳嗽多时。脉象寸强尺弱。迩加感凉风。 今咳甚而遗溺。

案例一: 沈左 脉象寸强尺弱,肾经早损,咳嗽多时。迩加感凉风, 遂入肺经气分,其病自上而下,母病传子而至于肾,肾咳 不已,则脏病而又移于腑矣。今咳甚而遗溺者,显系膀胱 之腑受肾脏之病也。既蒙委诊,姑用念莪先生之法,弄斧 于班门,未识然否,即希正之。 茯苓三钱 生甘草五分 桂枝一钱二分 杏仁二钱 覆盆子一钱 菟丝子一钱 补骨脂一钱二分,盐水炒 加胡桃三个 为引。 《近代中医珍本集 · 医案分册 · 逸仙医案》

案例二 梁左 咳喘,后腹皮肿满,饮食不思, 脉大而浮,舌苔微白。 辨证: 三焦咳

梁左 脉大而浮,舌苔微白,腹皮肿满,饮 食不思,诸医皆谓肿满属脾,殊不知此证因咳 喘起见,即方书所谓先喘后肿,其病在肺。又 《内经》谓咳而腹满,病在三焦,未可与肿满 属脾同日而语。 苏子一钱,炒葶苈子五分,炒白芥子一钱, 炒制半夏二钱 杏仁三钱,去皮尖 制川朴一钱五分 旋覆花二钱,包煎 栝楼壳三钱 河水煎服。 《近代中医珍本集 · 医案分册 · 逸仙医案》

案例三 咳嗽痰多,痰秽带绿,呕恶,胁肋为痛, 大便不更,纳食不增,左脉虚数而大; 右脉滑数而大。舌质腻黄,根底腻白。 辨证: 肺咳 + 胃咳

鲜石斛 芦根 生苡 丝瓜子 橘络 生茹 犀角汁 石羔 败酱草 大青叶 葛花 瓦楞 咳为气逆。嗽为痰多。咳而呕恶。肺咳而兼胃 咳也。痰秽带绿。肺热而兼胃热也。肝升太过。 肺降无权。络道为痹。胁肋为痛。大便不更。 肺邪移於大肠。纳食不增。痰火壅滞於膈。左 脉虚数而大。右脉滑数而大。舌质腻黄。根底 腻白。肺为火刑。胃实多痰。当清其源。以洁 其流。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金子久医案 胃咳, “ 聚于胃,关于肺 "

案例四 1972 年春,一十岁男童患咳嗽,间隙阵 发已多年,干咳无痰,吃各种咳嗽药水, 不能断根,曾拍过 X 光片子,没有病,要 求诊治。患儿形体瘦小,面色少华,诉 说脐周少腹时有疼痛,大小便均正常。 见面颊有多个浅白色斑,唇下口腔粘膜 有不少针尖状小点。

询问是否检查过大便,有无虫卵? 其母告知去年曾呕出蛔虫一条。 问孩子夜眠时有无流涎及磨牙等情况? 母谓每日都有。 《素问 · 咳论》云: “ 胃咳之状,咳而呕,呕则长虫 出。 ” 《灵枢 · 厥论》: “ 肠中有虫瘕及蛟蛕 …… 心常痛, 憹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 涎出者,是蛟蛕也 ” 。 治疗:祛蛔 使君子丸

三天后,其母欣然来告: 药后次日即泻下大小蛔虫数十条之多。 希望医生再给咳嗽治好。 两月后等返校前,母子来送别,咳嗽未 再发作过。 (凌耀星医案)

案例五 罗姓老翁,咳喘反复 12 年,冬春易发。虽经多方 诊治,应用宣肺祛邪、止咳化痰、补气敛肺、土 生金等法皆不应。 近日咳喘阵作,胸满痰多,闻及痰鸣音,咳甚则 气不得续,伴大便失禁,畏寒肢冷,舌质淡胖边 有齿印,苔白,脉沉弱,尺部尤甚。 据《素问 · 咳论》 “ 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 咳状,咳而遗失 ” ,

此乃久咳致肺气虚寒,累及大肠,传导失职,失于 收摄。 治宜补肺肾兼化痰固涩 参蛤散合桃花汤加味: 红参 6 克 、蛤蚧 10 克 、法夏 10 克、川贝 8 克、五味 子 10 克、杏仁 10 克、赤石脂 10 克、干姜 4 克、罂粟 壳 10 克、肉豆蔻 10 克、乌梅 3 克、甘草 6 克 连服 7 剂,咳减,遗便偶见 守方加减治疗月余,便调咳愈喘平而收功。 (叶庆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