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 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 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 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 后,人们在他的书籍中发 现只有半部《论语》,所 以世有 “ 半部《论语》治天 下 ” 之说。 《论语》与《大学》《中 庸》《孟子》并称 “ 四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Advertisements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熟读背诵 2. 理解文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3. 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 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 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复习 1 、孔子是春秋时期 人,是我国古 代著名的 、 。是 学派 的创始人。 2 、《论语》是怎样的一本书? 3 、背诵《论语》八则第一则。 鲁国 教育家思想家儒家.
《论语》十则 1 、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 2 、畅读课文,并且背诵 各则语录。 3 、理解各则语录。 4 、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5 、学以致用。 学习目标:
走近《论语》 27 《论语》二则 子曰: “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 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 wéiwéiyuē yǐ wǎng dàidài.
孔子 孔子 ( 前 551~ 前 479) :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 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 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思 想家之首。他的主要思想 是 “ 仁 ” ,他被誉为 “ 万世师 表 ” 、 “ 至圣 ” 、 “ 圣人 ” 。
1 、了解并记忆古代文化常识。 2 、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 学习目标: 3 、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 4 、学习古人端正的学习态度,改进 学习方法。
孔子 孔子 ( 前 551~ 前 479) , 名丘,字仲尼。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 想家、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创始人,被誉为 “ 万 世师表 ” 、 “ 千古圣人 ” , 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论语〉十则》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 著作《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 论的语录体古籍。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 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 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对人们的人生抉择和 价值取向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课文中所选的 《〈论语〉十则》 ,着重叙述了学习态度、
你知道下列成语吗 ? 不亦 ( ) 乎 温 ( ) 知新 ( ) 而好学 不耻 ( ) 问 学而不 ( ) ( ) 人不倦 举一 ( ) 三 择 ( ) 而从 乐故 敏下 厌诲 反 善.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一课 《论语》六则 孔子(前 551— 前 479 ),名丘,字仲 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的 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 代表人物。 《论语》是 “ 语言的论纂( zuăn )” ,是 语录的意思,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 行,共 20 篇,语录体散文。南宋朱熹把.
《论语》十则 ( 公元前 公元前 479)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 ( 今山东曲阜市 ) 人。他是我国古代著 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还是一位古文.
《论语》六则 寻梦课件 21 《论语》六则(前三则) 请同学们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 学习的方法、态度、名言、格言、谚 语,每说出一个加一分,看哪一小组 说得又多又好。 第一组:得分 第二组:得分 下一页.
荀子 墨子 韩非子 孙膑 墨家 法家 兵家 孔子 老子 庄子 道家 孟子 儒家 诸子百家出现在哪一时期? 背景如何? —— 春秋战国.
《论语》. 孔子 ——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人,春秋末期著名 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 订了《六经》 ( 《诗》《书》《礼》《乐》 《易》《春秋》 ) 。 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
华丰中学 李培珍老师 2 关于《论语》 2 1 关于孔子 3 字词解释, 内容理解 《论语》十则 (1,2,3,4,4, 5,6,7,8,9,10) 4 练习 返回 6 文言文翻译方法 文言文翻译方法 5 讨论.
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故里 ––– 山东曲阜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 祭祀活动。
孔子 ( 前 551 — 前 479) , 我 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 “ 万世师表 ” 、 “ 千古圣人 ” ,世 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作者生平馆 孔子对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取 存疑态度,首创私人讲学之风, 主张 “ 有教无类 ” ,因材施教, 注重 “ 学 ”“ 思.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
孔孟学习论. 孔子(前 511- 前 479 ), 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 的创始 人。《论语》是孔子 弟子 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 言 行 的记录,共二十篇。它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 据。南宋时,朱熹把它 《大学》《中庸》《孟 子》合为 “ 四书 ”
《论语》十二章.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 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 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 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 《中庸》《孟子》并称 “ 四书 ” ,共二十篇。
中共咸宁市委党校 邓如松. 孔子是一位历史巨人,《论语》是孔子等人的言论 汇集,是孔子思想和言行的写照,是儒家经典,是 可以发掘利用的思想宝库。我们应当学习研究孔子 和《论语》,从中吸取知识和思想营养。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 ( 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 2 )经济上: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 ( 3 )思想文化:从 “ 学在官府 ” 到 “ 学在民间 ” ; 1. 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孔子: 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 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  孔子思想核心是: “ 礼 ” 、 “ 仁 ” 。
复习专题 文言文 (09 年)一、童趣 二、字词解释 余余  明察秋毫  故时有物外之趣  物外之趣  夏蚊成雷 私拟作私拟作  昂首观之  项为之强  徐喷以烟 果如鹤唳云端 怡然称快 以虫蚁为兽 神游其中 怡然自得 方出神 盖一癞蛤蟆 鞭数十 驱之别院 一、相关文学常识,文中注释,全文翻译.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2 关于《论语》 2 1 关于孔子 3 字词解释, 内容理解 《论语》十则 (1,2,3,4,4, 5,6,7,8,9,10) 4 练习 返回 6 文言文翻译方法 文言文翻译方法 5 讨论.
学习目标: 4 、学习古人端正的学习态度, 改进学习方法。 2 、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 3 、掌握 “ 而 ” 字的用法。 1 、了解并记忆古代文化常识。
《论语》十则.
文化的长河 1.黄帝和孔子 白鲨小队 张熙童、钱逸洲、胡睿阳、郁海屹.
《论语》十二章 复习. 一、常识 ( 1 )孔子: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 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首开私 人讲学之风,主张 “ 有教无类 ” 和 “ 因材施教 ” , 起到了 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他向往西周的 “ 太平盛世 ” ,倡导 施行 “ 仁政.
教学总结与反思教学总结与反思 by 张 Andy. 观念转变 教学设计 教学评价 期末考试 名言警句 教学总结与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 To learn without thinking, one will be lost in his learning. To think.
某某某的 个人简历.
孔庙俯瞰. 孔庙俯瞰 相传孔子出生地—尼山全貌 孔府历史面貌 山东曲阜——孔府鸟瞰图 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 山东曲阜“三孔” 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孔林—孔子墓地.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
Lún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富安中学刘瑛.
复习课.
《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商家中学 王爱军.
机械教研组教学课件 欢迎莅临指导 授课人:王小政 江苏省海安县双楼中等专业学校.
《论语》六则 论 语 论 语.
《论语》六则 论 语 论 语 本资源来自初中学科网(
《论语》六则.
10、《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知识结构 三角函数.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学英语报社--语文周刊.
从前有位老师,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个问题才让路。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他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他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他的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孩子,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孔子和学生 敏而好学 温故而知新 …… 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第五课 自我新期待 第三框自我新形象 育英中学政史教师 许雷玉.
Learning Goals Lesson1&2 To exchange basic greetings;
一、学习目标 论语十则 1.认读字词; 2.理解各则语录; 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晓声而后操千曲,识器而后观千剑 ——古诗文复习指导 吉林省实验中学 侯雪.
各地儿童喜庆自己的节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 学而》
精彩记忆.
Shǔ huā shēnɡ 数 花 生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解方程(一) 马郎小学 陈伟.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6的乘法口诀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中心学校 王章莲.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孔子和学生.
Welcome to my ppt 申鹏昌 07化二.
五年级上册 孔子 1 2.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 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 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 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 后,人们在他的书籍中发 现只有半部《论语》,所 以世有 “ 半部《论语》治天 下 ” 之说。 《论语》与《大学》《中 庸》《孟子》并称 “ 四书 ” 。共二十篇。

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删述六经, 垂宪万世 孔子

孔子(公元前 551- 公元前 479 ),名丘,字 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 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 圣人 ” ,战国时期 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孔孟 ” 。 人们把到曲阜去看孔庙叫做 “ 朝圣 ”

论语论语 愠 说 三省三省 罔 殆 箪肱 lún yuè yùnxǐng wǎng dān dài gōng 陬邑 Zōuyì 笃 dǔ 逾矩 吾 yújǔ wú

为人谋而不忠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逝者如斯夫 wèi yòu hào f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 子曰: “ 学 而 时习之,不 亦 说 乎 ?有 朋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人不知而不 愠, 不亦君 子 乎 ? ” (《学而》) 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先生,指孔子 yuè 通 “ 悦 ” ,愉快 生气,发怒 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代指学习的内容 也、也是 人家不了解(我) 孔子说: “ 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 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 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道 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课文探究 第 1 句讲 第 2 句讲 第 3 句讲 学习方法 学习的乐趣 个人修养

2. 曾子曰: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我 每天 泛指多次 自我检查,反省 自己 wèiwèi 忠心,尽心 真诚,诚实 老师传授的知识 复习 zēng 曾子说: “ 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 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 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 替 (《学而》)

3.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 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有:同 “ 又 ” 。 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的。 惑:迷惑,疑惑。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 同意见。 逾,越过,超过;矩,规矩,规范。

3.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孔子说: “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 三十岁能够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 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 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七十岁能 随心所欲,而不会越出规矩。 ”

课文探究 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 1 、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 几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课文探究 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品德修养

4. 子曰 :“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做, 成为 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旧的知识 5. 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却, 表示转折就 迷惑,意思是 感到迷茫而无 所适从 有害

子曰 : “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 孔子说: “ 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 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 子曰 : “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说: “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 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

课文探究 第四章谈学习方法 第五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 辩证关系。

6. 子曰: “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 哉,回也! ” (《雍也》) 孔子说∶ “ 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 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 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 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堪:忍受

课文探究 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 质。

7. 子曰: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 (《雍也》) 孔子说: “ 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 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 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 之: 代词, … … 的人者: 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好: 喜欢,爱好。 乐:以 … … 为乐趣

课文探究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顶真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 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8. 子曰: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 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述而 》) 曲肱:肱,音 gōng ,胳膊。曲肱,即弯着胳膊。 孔子说: “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 乐趣也就在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 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 饭疏食,饭,这里是 “ 吃饭 ” 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 粗粮。 水:古代汉语中, “ 水 ” 指冷水, “ 汤 ” 指热水。 于:对,对于。

课文探究 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

9. 子曰: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 ” (《述而》) 走 一定在其中 那 好的方 面,优 点 学习那 孔子说: “ 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 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 (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

课文探究 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 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 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10. 子在川上曰: “ 逝者如斯夫,不舍 昼夜。 ” (《子罕》) 孔子在河边说: “ 时光就像流水一 样消逝, 日夜不停呀。 ” 川:河。 逝:流逝。 斯:这,指河水。 舍: 舍弃。

课文探究 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 比喻 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 逝,指明时间的宝贵。

11. 子曰: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 可夺志也。 ” (《子罕》) 孔子说: “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 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 三军: 军队的通称。古制, 人为一军。 匹夫: 普通的人,男子汉。 课文探究: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 矢志不渝。

12. 子夏曰: “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 思,仁在其中矣。 ” (《子罕》) 子夏说: “ 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 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 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 笃: 忠实,坚守。 切问而近思: 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仁:仁德 课文探究: 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总结 文言文词语学习方法: 1 、 “ 单 ” 变 “ 双 ” : 学 —— 朋 —— 温 —— 乐 —— 师 —— 知 —— 思 —— 见 —— 改 —— 择 —— 逝 —— 舍 —— 学习 朋友温习 快乐老师 知道 思考看见改正 选择 流逝 舍弃

2 、通假字: 说:通 “ 悦 ” ,高兴,愉快 有:通 “ 又 ” (通假字的读音和所通的字应该一样。

古今异义 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可以为师矣 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

古今异义 饭疏食饮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饭疏食饮水 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古今异义 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普通人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吾日三省吾身 古:多次 今:数词,三

一词多义 为: 可以为师矣 为人谋而不忠乎 知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当、做 替 了解 懂得

一词多义 而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博学而笃志 其 仁在其中矣 其不善者而改之 转折 顺承 并列 它的 他人

特殊句式 省略句: 可以为师矣。 “ 以 ” 后面省略代词 “ 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 “ 择 ” 判断句: 贤哉,回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 、出自本文的成语 : 不亦乐乎、三省吾身、温故知新、乐在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 2 、 “ 学 ” 与 “ 思 ” 的辩证关系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孔子 “ 仁 ” 的儒家思想表现在 :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预习评价单 一、基础训练 1 、见课件读音部分 2 、文学常识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儒家 丘 仲尼 春秋时 期 思想家 教育家 政治家 《大学》《中 庸》《孟子》 二、阅读 1 、解释加点的词语(每个词语 2 分,共 22 分) 时习 :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说 :通 “ 悦 ” , 愉快 愠 :生气、发怒 君子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罔 :迷惑,感到迷茫 而无所适从 殆 :有害 饭 : 吃饭 水:冷水 肱 :胳膊 笃 :忠实,坚守 仁:仁德

2 翻译下列句子(每句 5 分,共 10 分)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 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②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 ,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3 、上面的课文哪些是讲学习方法的?( 10 分) 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问题解决评价单 1 、第一境界是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包括读书、练习、复习、实习,甚至包括社会实 践。这是治学的基础,初级阶段。 第二境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是与志同道合者讲谈、研讨、论辩,从而加深造 诣 第三境界, 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 实际上说的是才与德、治学与修身的关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造 诣 2 、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一句是 —— 学而 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曾子每天 “ 三省吾身 ” ,他 “ 省 ” 什么? —— 为人 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 、同学们中的优点和缺点,你怎样对待?(用孔 子原话回答)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 、孔子认为当老师必须有什么能力? ——“ 温故 而知新 ” 的能力。 6 、子在川上曰: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