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黄汤 山药 芡实 白果 黄柏 车前子 药 易黄汤 功效 : 补脾益肾,收涩止带,兼清湿热 1. 山药 + 芡实 用量最大,甘平则补,涩则收,入脾胃 故能补脾益肾,收涩止带 白果 收涩而固下焦, 引山药、芡实入病所大 任脉之宫 黄柏 + 车前子 均有寒而能泻热, 黄柏长于泻下焦湿热 车前子利水通淋,清热利湿.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六节 利水渗湿药 定义:凡以通利小便,排泄水湿为主要 作用,常用以治疗水湿病证的药物,称 为利水渗湿药。 适应证:主治水湿病证,水湿同为阴邪, 因其停留的部位不同,常见的病症有: 小便不利、水肿、淋证、黄疸、泄泻、 痰饮、带下、湿痹、湿温、暑湿、湿疹、 湿疮等。
Advertisements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 具有消除痰饮作用, 以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 统称为祛痰剂.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 凡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功效,常用于 治疗水湿内停病证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一. 含义 :
第四章 虚证. 虚证的概念 是对人体正气虚弱所致 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分 类 气 血 阳 阴 治 法 虚者补之.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1 .特点:味甘淡或苦,性寒,主入肝胆。 2 .功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3 .主治:湿热黄疸(阳黄): 目黄、身黄、小便黄。
一、定义 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泄 火、凉血、解毒以及滋阴透热等作用,主治里热证 的方剂,统称为清热剂 。 属于八法中的 “ 清法 ” 。 概说.
妇科趣记 刘英娇整理. 月经病. 月经先期 : 脾 肾 阳 阴 肝 薪水)补 ( 不) 固(够 ) 清 - 两张 丹 ( 账单 ) 脾气虚 补脾益气,摄血 调经补中益气汤/归脾汤 肾气虚 补益肾气,固冲 调经固阴煎/归肾丸 阳盛血热清热凉血调经清经散 阴虚血热养阴清热调经两地汤 肝郁血热 疏肝清热,凉血.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五苓散 药理作用 具有利尿、降血脂、 降血压、保肝利胆、抗菌、 抗炎、对肠胃平滑肌呈双 向调节等作用。
中医儿科学 第七章 肾系疾病 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 [概述] ⒈定义: 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是一组由多种 病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 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水肿为主要特征。 ⒉发病: 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 2 ~ 8 岁小 儿,其中以 2 ~ 5 岁为发病高峰,男多于女,部分患儿.
常用中成药 张雪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 常用中成药 “ 汤者荡也 ” 、 “ 丸者缓也 ” 。 中成药的剂型种类很多,常用的传统 剂型有丸、散、膏、丹、酒、露、锭 等,先带剂型有片剂、针剂、冲剂、 糖浆、胶囊、橡皮膏等。 中成药:对证又对病,效果才会好.
中医教研室 王明越 辨 证辨 证 辨 证辨 证. 辨 证 第二部分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 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 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机, 判断病位、病性、正邪盛衰状 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2008 年世界肾脏日主题 : 神奇的肾脏 !. 浅谈慢性肾脏病的中医治疗 佛山市中医院肾内科 郑宝林.
淋证 山西中医学院 中医内科教研室 第五章 肾系病证. 【概说】 一、概念 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 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证。 二、沿革 (一)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 (二)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 · 五脏风寒积聚 病脉证并治》中称其为 “ 淋秘 ” ,将其病机归为 “ 热在下焦 ”
带下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妇科 李莉. 目的与要求 掌握 带下病的定义及带下过多、带下过少的辨 证论治 熟悉 带下病的病因病机。
广州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 许丽绵 阴 痒. 定义: 妇女外阴及阴道瘙痒,甚则痒痛难忍, 坐卧不宁,或伴有带下增多等,称为 “ 阴 痒 ” ,有称 “ 阴门瘙痒 ” 等。 相当于西医学的 “ 外阴瘙痒症 ” 、 “ 外阴炎 ” 、 “ 阴道 炎 ” 、 “ 外阴营养不良 ”
第六章 妇科疾病的治疗 主讲人:武权生.
内科辅导. 肾系.
第二十章 祛湿剂.
泄 泻.
痤 疮.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十节 腰痛 腰痛 返回目录.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诊疗方案 东平县中医院妇产科—闫密桃.
淋证水肿. 淋证水肿 (一)淋证的概念 淋证是因肾、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引起的以小便贫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方舟®盆炎净胶囊.
教学目标 第八章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熟悉:中医寒、热、湿邪的 性质和致病特点;肾 肝脾功能失常导致妇 科疾病的主要机制。
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黄小波.
阴 挺 (子宫脱垂).
带下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妇科 李莉.
第三章 热 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蓼 科Polygonaceae.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带下病 主讲者: 齐聪 教授 2006/5/5.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祛 湿 剂 定义: 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治疗水湿病证的方剂,统称祛湿剂。属"八法"中的"消法"。 1.
黄 疸 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梁 丽 娟.
第十五章 祛湿剂.
王 付 制 作.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1. 平胃散主治证的病机是 : A.湿滞脾胃 B.湿热中阻 C.外寒内湿 D. 脾虚失运 E.湿热下注
【定义】凡以固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用以治疗气、血、精、津耗散滑脱病证的方剂,统称为固涩剂。属“十剂”中“涩可去脱”范畴。
经 前 期 综 合 征 1、熟悉经前期综合征的定义、诊断、辨证 要点及辨证论治 2、了解经前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西医病因、发病机制。
各种月经不调中药调理 主讲:肖老师.
傅山对妇科学的贡献.
第十五章 祛 湿 剂.
非典型肺炎处方 报告人:殷艳芳.
四、肝与胆病辨证 中医诊断教研室 修宗昌.
病 案 李某,女,30岁,2003年12月2日初诊。 主诉:月经周期提前5个月。
淋证 中医内科 陈良金.
乳衄.
第三节 脾与胃病辨证 概述: 脾的生理、病理 1、脾主运化,主升清 2、脾主统血 3、主肌肉四肢 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理气剂 概念: 凡以理气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 降气的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 的方剂,统称为理气剂。 立法依据: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十一节 消 渴 消 渴 返回目录.
祛 湿 剂.
泄泻.
第 八 章 固涩剂.
利水渗湿药.
月经先期.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消 食 剂.
固 涩 剂 方剂学教研室.
子宫肌瘤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辨 证 论 治 阎 秀 菊.
盆腔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第五章 实 证 概 述.
水肿 (edema) 云南中医学院中内教研室 王清 目的要求 掌握水肿的诊查要点及辨证论治。 熟悉水肿的概念、范围及病因病机。 了解水肿的预防调护。
2018年流感中医辨证论治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刘清泉.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易黄汤 山药 芡实 白果 黄柏 车前子 药

易黄汤 功效 : 补脾益肾,收涩止带,兼清湿热 1. 山药 + 芡实 用量最大,甘平则补,涩则收,入脾胃 故能补脾益肾,收涩止带 白果 收涩而固下焦, 引山药、芡实入病所大 任脉之宫 黄柏 + 车前子 均有寒而能泻热, 黄柏长于泻下焦湿热 车前子利水通淋,清热利湿 效

异 同异 同 固涩剂 完带汤 清热剂 易黄汤: 黄带 + 舌红,苔黄腻 完带汤: 白带 + 面色晄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缓 龙胆泻肝汤: 黄带 + 阴肿阴痒,筋萎,阴汗苔淡黄,脉弦数有力 收+补补清收+补补清 治:脾肾两虚治湿热带下 脾虚则 — 失健运,湿浊下注 — 郁而化热 肾虚则 -- 固摄无权 带下粘稠量多,色黄如浓茶汁,其气腥秽,舌红苔黄腻 证

方解 山药 芡实 脾失健运 肾气不固 清热利湿 主证 兼证 白果 黄柏 车前子 甘平,补脾 + 益肾 甘涩平,固涩, 除湿止带,益肾 + 健脾 固下焦, 收涩止带 + 除湿热 苦寒入肾,清 泻下焦湿热 甘寒,清 热利湿

典型病例 患者, 35 岁, 2006 年 4 月 23 日就诊,自诉半年前月经干净后出现 白带增多,经西医治疗后效果欠佳而来我科就诊,症见白带增多, 夹有气味,伴见少腹胀痛,口苦咽干,小便热赤,舌质暗红,苔 黄腻,脉濡略数;妇科检查见宫颈Ⅱ度糜烂,宫颈举痛,白带量 多,色黄,呈脓性,夹有臭气味。西医诊断:宫颈糜烂,阴道炎。 中医诊断:带下病,证属湿毒蕴结,注于下焦,郁滞气机。 治疗: 以清热化湿,健脾止带为主; 采用易黄汤加味治疗,药物组成:炒山药 30 g ,炒芡实 30 g ,白果 20 g ,炒车前子 12 g (包煎),黄柏 10 g ,败酱草 20 g ,土茯苓 20 g , 金银花 15 g ,生甘草 6 g , 3 剂水煎服,每日一剂,药后复诊诉带下明 显减少,少腹胀痛减轻,诸证好转,再续上方减金银花加炒扁豆 15 g , 连服 5 剂,带下止,诸证消失,舌脉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

体会 易黄汤为清代妇科名医傅山所创,历来被奉为治疗黄带专 方,黄带之因多是湿热为标,脾虚是本,本方有健脾除湿, 清热止带之功,带下的产生虽说与肝、脾、肾等多个脏腑 有关,但带下毕竟为粘滞秽浊之物,无不由湿产生,而脾 主运化,脾虚则运化水湿郁而化热,则常形成湿热内蕴之 带下症,此外,由于湿热轻重不同,脏腑影响各异,而表 现各种不同的带下,不过,脾虚湿盛则为各种带下万变不 离其宗之根本,易黄汤重用山药、芡实健脾补气,益肾固 本,甘淡之品,兼有收涩止带,使补中有消,清中有通, 正如傅氏所说 “ 淮山药、芡实专补任脉之虚,又能利水, 加白果引入经脉之中,加用黄柏清肾中之火 ” ,诸药相配, 补而能清,清而能敛,使脾健湿去,热清带止,再加临床 随证加减,药症相合,用于多种带下证,都能收到良好的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