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 间描述.  控制理论主要是研究动态系统的系统分析、优化和综合等问 题。  所谓动态系统 ( 又称为动力学系统 ), 抽象来说是指能储存 输入信息 ( 或能量 ) 的系统。例如, 含有电感和电容等储存电能量的元件的电网络系统, 含有弹簧和质量体等通过位移运动来储存机械能量.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全微分方程 一、全微分方程及其求法 二、积分因子法 三、一阶微分方程小结. 例如 所以是全微分方程. 定义 : 则 若有全微分形式 一、全微分方程及其求法.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6 隐函数微分法 第二章 第二章 二、高阶导数 一、隐式定义的函数 三、可微函数的有理幂. 一、隐函数的导数 若由方程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由 表示的函数, 称为显函数. 例如, 可确定显函数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但此隐函数不能显化. 函数为隐函数. 则称此 隐函数求导方法.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1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 数学模型 [ 数学模型 ] : 描述控制系统变量(物理量)之间动态关 系的数学表达式。常用的数学模型有微分方程,传递函 数,结构图,信号流图,频率特性以及状态空间描述等。 [ 线性系统 ] : 如果系统满足叠加原理,则称其为线性系 统。叠加原理说明,两个不同的作用函数同时作用于系.
第二章 系统建模方法学和模型处理技术 本章重点:典型的简单系统的建模方法;传函,微分方程,状态方程之间的转换关系;模拟结构图。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1.非线性振动和线性振动的根本区别 §4-2 一维非线性振动及其微分方程的近似解法 方程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控制系统模型及 基本定义.
第一章 行列式 第五节 Cramer定理 设含有n 个未知量的n个方程构成的线性方程组为 (Ⅰ) 由未知数的系数组成的n阶行列式
第八章 状态空间分析法.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1、问题的提出 2、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3、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4、小结.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第四节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 伯努利方程 小结、作业 1/17.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热力学状态函数 H, A, G 组合辅助函数 U, H → 能量计算
3.7叠加定理 回顾:网孔法 = 解的形式:.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4.11 RC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知识点名称: 导数的定义.
现代控制理论 0 绪论 1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2 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解 3 线性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4 稳定性分析
第一章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1.1 状态空间描述的概念 1.2 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 1.3 状态向量的线性变换
第七章 动态电路的状态变量分析 7.1 电路的状态和状态变量 7.2 状态方程及其列写 7.3 状态方程的解法
第五章 频率特性法 在工程实际中,人们常运用频率特性法来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性能。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 状态空间方法1 ——基础部分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瞬时性问题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瞬时性问题
Module_4_Unit_11_ppt Unit11:系统动态特性和闭环频率特性的关系 东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组.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2.4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 对系统线性的进一步认识.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R、C、L的相位关系的测量.
现代控制理论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准静态过程 功 热量.
张建明 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 2016年05月19日
魏新宇 MATLAB/Simulink 与控制系统仿真 魏新宇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高中数学选修 导数的计算.
第十章 机械的摩擦、效率与力分析 Mf = F21r =fvQr F21=fN21=fQ/sinθ=fvQ
2019/5/20 第三节 高阶导数 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7.3 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学 模型—差分方程 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 由微分方程导出差分方程 由系统框图写差分方程 差分方程的特点.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 510实验室 韩春玲.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第十二章 拉普拉斯变换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 S域分析法)
Volterra-Lotka方程 1925年, A. Lotka(美)和V. Volterra(意)给出了第一个两物种间的捕食模型。
第8章 创建与使用图块 将一个或多个单一的实体对象整合为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图块。图块中的各实体可以具有各自的图层、线性、颜色等特征。在应用时,图块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对象进行操作,可以根据需要按一定比例和角度将图块插入到需要的位置。 2019/6/30.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偏微分方程》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现代控制理论 Modern Control Theory.
2.5.3 功率三角形与功率因数 1.瞬时功率.
混沌保密通讯 实验人 郝洪辰( ) 李 鑫( ).
第三章 线性方程组 §4 n维向量及其线性相关性(续7)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Ch.1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 间描述

 控制理论主要是研究动态系统的系统分析、优化和综合等问 题。  所谓动态系统 ( 又称为动力学系统 ), 抽象来说是指能储存 输入信息 ( 或能量 ) 的系统。例如, 含有电感和电容等储存电能量的元件的电网络系统, 含有弹簧和质量体等通过位移运动来储存机械能量 的刚体力学系统, 存在热量和物料信息平衡关系的化工热力学系统等。

 这类系统与静态系统 ( 静力学系统 ) 的区别在于 : 静态系统的输出取决于当前系统的瞬时输入, 而动态 系统的输出取决于系统当前及过去的输入信息的影 响的叠加。 如, 电阻的电流直接等于当前的电压输入与电阻值之 比, 而电容两端的电压则是通过电容的当前及过去的 电流的积分值与电容值之比。

 在进行动态系统的分析和综合时, 首先应建立该系统的数学 模型, 它是我们进行系统分析、预报、优化及控制系统设计 的基础。  建立数学模型的主要方法有 : 机理分析建模。  按照系统的实际结构, 工作原理, 并通过某些决定 系统动态行为的物理定律、化学反应定律、社 会和经济发展规律, 以及  各种物料和能量的平衡关系等来建立系统模型。 实验建模 ( 系统辨识 ) 。  通过对系统的实验或实际运行过程中取得能反 映系统的动态行为的信息与数据, 用数学归纳处 理的方法来建立系统模型。

 建立动态系统数学模型的主要机理 / 依据有 :  电网络系统中回路和节点的电压和电流平衡关系, 电感和 电容等储能元件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动态关系.  机械动力学系统中的牛顿第二定律, 弹性体和阻尼体的力 与位移、速度间的关系. 对旋转运动, 则相应的为转矩、角位移和角速度.  化工热力学系统中的热量的传递与储存, 化工反应工程系 统中参加反应的物料的传递和平衡关系.  经济系统中的投入产出方程。

 值得指出的是, 不同建模目的, 采用不同数学工具和描述方式, 以及对模型精度的不同要求, 都会导致不同的数学模型。  因此, 一个实际的系统也可以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去描述。  例如, 严格说来, 大多数实际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都具有非线 性特性, 而且系统是以分布参数的形式存在。  当然过多考虑系统的各种复杂因素的简化和近似, 也必然 影响数学模型的精度, 以及模型在分析、综合和控制中的 应用效果。 因此, 一个合理的数学模型应是对其准确性和简化程 度作折中考虑, 它是在忽略次要因素, 在现实条件和可 能下, 在一定精度范围内的, 尽可能抓住主要因素, 并最 终落脚于实际应用的目标、条件 ( 工具 ) 与环境的结果。 模型并不是越精确越好、越复杂越好。

 传递函数是经典控制理论中描述系统动态特性的主要数学模 型, 它适用于 SISO 线性定常系统, 能便利地处理这一类系统的 瞬态响应分析或频率法的分析和设计。  但是, 对于 MIMO 系统、时变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这种数学 模型就无能为力。  传递函数仅能反映系统输入与输出之间传递的线性动态 特性, 不能反映系统内部的动态变化特性。  因而是一种对系统的外部动态特性的描述, 这就使得它在 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大的限制。

 现代控制理论是在引入状态和状态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  在用状态空间法分析系统时, 系统的动态特性是用由状态 变量构成的一阶微分方程组来描述的。  它能反映系统的全部独立变量的变化, 从而能同时确定系 统的全部内部运动状态, 而且还可以方便地处理初始条件。  因而, 状态空间模型反映了系统动态行为的全部信息, 是对 系统行为的一种完全描述。

 建立状态空间模型的关键在于状态变量的选取,它是建立状 态空间模型的前提  状态变量的主要选取办法 系统储能元件的输出 系统输出及其输出变量的各阶导数 上述状态变量的数学投影(使系统状态方程成为某种 标准形式的变量)

1. 刚体动力学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 下图表示由弹簧、质量体、阻尼器组成的刚体动力学系统的 物理模型.  试建立以外力 u(t) 为系统输入, 质量体位移 y(t) 为输出的状 态空间模型.

 解 对许多实际系统, 由于对系统的各种物理量的初始值或绝 对值难于了解, 一般将对物理量仅考虑在其相对于初始状况之 后的相对值。  对本例的刚体力学系统, 一般先假设在外力 u(t) 作用于小 车之前, 小车已处于平衡态。  下面仅考虑外力加入后, 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系统的受力情况如下图所示.

2. 选择状态变量.  对机械动力学系统, 常常将位移、速度等选作状态变量.  对本例, 有 1. 应根据系统的内部机理列出各物理量 ( 如本例的力、位置和速 度 ) 所满足的关系式. 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4. 建立输出方程 y=x 1 5. 经整理, 可得如下矩阵形式的状态空间模型 3. 将状态变量代入运动方程

1. 系统的状态和状态变量  动态 ( 亦称动力学 ) 系统的 “ 状态 ”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就是指系 统过去、现在、将来的运动状况。  定义 : 动态系统的状态, 是指能够完全描述系统时间域动态行 为的一个最小变量组。  完全描述。即给定描述状态的变量组在初始时刻 (t=t 0 ) 的 值和初始时刻后 (t  t 0 ) 的输入, 则系统在任何瞬时 (t  t 0 ) 的 行为, 即系统的状态, 就可完全且唯一的确定。  动态时域行为。  最小变量组。即描述系统状态的变量组的各分量是相互 独立的。 减少变量, 描述不全。 增加则一定存在线性相关的变量, 冗余的变量, 毫无必 要。

 若要完全描述 n 阶系统, 则其最小变量组必须由 n 个变量 ( 即状 态变量 ) 所组成, 一般记这 n 个状态变量为 x 1 (t),x 2 (t), …,x n (t).  若以这 n 个状态变量为分量, 构成一个 n 维变量向量, 则称这 个向量为状态变量向量, 简称为状态向量, 并可表示如下 : 图 2-1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示意图

状态空间  状态变量与输出变量的关系  状态变量是能够完全描述系统内部动态特性行为的变量。  而输出变量是仅仅描述在系统分析和综合 ( 滤波、优化与 控制等 ) 时所关心的系统外在表现的动态特性, 并非系统的 全部动态特性。  因此, 状态变量比输出变量更能全面反映系统的内在变化 规律。 可以说输出变量仅仅是状态变量的外部表现, 是状态 变量的输出空间的投影, 一个子集。 输出 空间 空间映射 x y

2. 系统的状态空间  若以 n 个状态变量 x 1 (t),x 2 (t),…,x n (t) 为坐标轴, 就可构成一个 n 维欧氏空 间, 并称为 n 维状态空间, 记为 R n.  状态向量的端点在状态空间中的位 置, 代表系统在某一时刻的运动状 态。  随着时间的推移, 状态不断地变化,t  t 0 各瞬时的状态在状 态空间构成一条轨迹, 它称为状态轨线。  状态轨线如图 2-2 所示。 图 2-2 二维空间的状态轨线

2.1.2 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 状态空间模型是应用状态空间分析法对动态系统所建立的一 种数学模型, 它是应用现代控制理论对系统进行分析和综合的 基础。  状态空间模型由 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行为的状态方程和 描述系统输出变量与状态变量间的变换关系的输出 方程 所组成。

建立输出方程 y=x 1 可得如下矩阵形式的状态空间模型 运动方程

 由上述例子, 可总结出状态空间模型的形式为 其中 x 为 n 维的状态向量 ; u 为 r 维的输入向量 ; y 为 m 维的输出向量 ; A 为 n  n 维的系统矩阵 ; B 为 n  r 维的输入矩阵 ; C 为 m  n 维的输出矩阵 ; D 为 m  r 维的直联矩阵 ( 前馈矩阵, 直接转移矩阵 ) 。

 对前面引入的状态空间模型的意义, 有如下讨论 :  状态方程描述的是系统动态特性, 其决定系统状态变量的动态变化。  输出方程描述的是输出与系统内部的状态变量的关系。  系统矩阵 A 表示系统内部各状态变量之间的关联情况, 它主要决定系统的动态特性。  输入矩阵 B 又称为控制矩阵, 它表示输入对状态变量变化的影响。  输出矩阵 C 反映状态变量与输出间的作用关系。  直联矩阵 D 则表示了输入对输出的直接影响, 许多系统不 存在这种直联关系, 即直联矩阵 D=0 。

 为简便, 常将线性时变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简记为  (A(t),B(t),C(t),D(t)).  类似地, 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亦可简记为  (A,B,C,D).  几种简记符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