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 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LOGO 第十课 看中医 (Part 1). 1.A 不如 B (那么) adj. (那麼) adj. 2. 上医医国、其次医人、其次医病 上醫醫國、其次醫人、其次醫病 3. 癌症、糖尿病、艾滋病 愛滋病
Advertisements

主讲:肖勇学校:江西中医学院 专业: 2012 级中医专业研究生 魅力《易经》. 自我介绍 江西中医学院 2012 级研究生,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师从江 西中医研究所所长、江西省中医院副院长、江西省名中医 刘英锋教授。 研究方向:经典方证的分类研究。 导师深厚的儒学素养,特别是在易学与医学方面的造诣深.
1 第四节 补阴药 1 .含义: 补阴,治疗阴虚证的药物,称为补阴药。 2. 性能特点:多甘寒,归肺胃肝肾心经。 3 .功效:补阴(滋阴、养阴、益阴)。 4 .主治:阴虚证。 5 .使用注意: 多甘寒滋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腹满便溏 者不宜使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健康科普 首席专家 首届全国中医药科普 “ 金话筒奖 ”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分会 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 副主委 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世界中医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 副会长 全国 “ 百名杰出青年中医 ” 福建省 “ 高校教学名师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一 ) 八纲辨证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ith Eight Principles.
病 机 概 念 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l. 掌握病机的基本概念及层次结构 2. 掌握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和疾病发展 转归的关系 3. 掌握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 亡失的病机 【病机】 【本章重点】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 的应用.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 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 )阴阳是一属性概念 2 )阴阳代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3 )阴阳双方必须相互关联(在同一层次)
中 医 基 础 学之 阴 阳 五 行 学 说中 医 基 础 学之 阴 阳 五 行 学 说. 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为哲学思想、脏腑经络为理论 核心、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辨证论治为诊疗特 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主要内容 :包括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经络、病因、 病机、诊法、辩证、防治原则几大部分 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医教研室 李宗信.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的相互关系  对立制约  消长平衡  互根互用  相互转化.
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  元气论 元气论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二章. 1.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阴阳学说及五行学说如何在中医学中的 应用 本章重点内容.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重点: 1 、掌握精气、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 1 、掌握精气、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精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 基本内容。 2 、掌握精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 基本内容。 3 、了解精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 中医学中的应用。 3.
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中医学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P13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是根据中医自身独有的特 色而建立起来的,主要概括有以下三点: 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是根据中医自身独有的特 色而建立起来的,主要概括有以下三点: 一、整体观念二、恒动观念三、辩证论治.
五行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是自然界中最主要 的五类物质,它们之间各有特性但又相互依存而不可 分离,因此古人也就利用它们的特性及 其相互关系来对自然界中一切事物进 行归类和说明,因此,原始的五行概 念便被抽象发展成为了五行学说,成 为了一种哲学概念,常常和阴阳学说 一起,成为了古代用以认识和分析事.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是构筑在 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之上的。中国古代 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 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始终,并成为 中医理论体系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 分。
中 医 基 础 理 论中 医 基 础 理 论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中 医 基 础 理 论中 医 基 础 理 论 主要内容: 1 、阴阳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2 、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也属我国古代哲学的范畴。它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构成。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将这五种物质的属性和相互间的“生、克、乘、侮”规律,运用到中医学领域,阐述人体脏腑的生理、病理及其与外在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基础知识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现在,为了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向同学们提出两个问题:
中医基础理论 辽宁中医药大学 郑洪新 教授.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APA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APA(美国精神病学会)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此指南2010年5月批准,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
第二篇 民族传统养生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整体观、系统论、发展观 第一节 整体观 第二节 系统论 第三节 发展观
第三章 脏象学说.
从中医治疗到《世典》的文学治疗 中医系:琚杰.
第五章 病 机 第二节 基本病机.
第三节 脏腑病机 一、五脏病机 二、六腑病机 三、奇恒之腑病机.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第八章 八纲辨证 中医学教研室.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章 精气、阴阳、五行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精气学说 第二节 阴阳学说 第三节 五行学说.
阴阳 五行 学说.
阴阳学说.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项目二 病机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八章 病 机.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七章 病 机.
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黄小波.
中医的治病原则 辨证施治 寒则热之,热则寒之 人得天地之全气,物得天地之偏气,故可以物之偏补人之不足.
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六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中医与保健 赵熙全.
糖尿病流行病学.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第九章 防治原则.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齐贺彬.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二级基础知识 第二章 程序设计基础.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主体.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第五节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 一、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二、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计算法 三、两类曲面积分的联系.
中式烹调技艺 第八章.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 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教学目标】 掌握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精气化生天地万物的基 本原理 。 掌握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阴阳的基本属性、阴阳 的规定性(事物阴阳的划分标准)、相关性、绝对性和相 对性。 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特性、五行相生与相克、制化 与胜复、相乘与相侮及母子相及的概念及规律。 熟悉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与互藏、消长、转化、 自和与平衡等基本内容之间的关系;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 的应用。 熟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熟悉中医学思维方法的含义及基本特点。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精气学说概述

二、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三、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附: “ 气生万物 ” 示意图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四、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概述 二、阴阳的概念

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

(二)阴阳互根互用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

(四)阴阳消长

(五)阴阳转化

(六)阴阳自和与平衡

阴阳学说主要内容之间的 相互关系示意图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1. 说明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 —— 阴阳失调 2. 分析正邪属性及其斗争

3. 分析病变的基本规律

阴阳失调阴阳失调 阴盛 阴阳 偏盛 实寒证(阴胜则寒) 伤阳 兼阳虚(阴胜则阳病) 阳盛 实热证(阳胜则热) 伤阴 兼阴虚(阳胜则阴病) 阴虚 阴阳 偏衰 虚热证(阴虚则热) 不能生阳 阳虚(阴损及阳) 阳虚 虚寒证(阳虚则寒) 不能生阴 阴虚(阳损及阴) 阴不制阳 阳不制阴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调整阴阳调整阴阳 阴盛 阴阳 偏盛 实证 实寒证 寒者热之(热性方药) 伤阳 兼阳虚(酌加温阳药) 阳盛 实热证 热者寒之(寒性方药) 伤阴 兼阴虚(酌加养阴药) 阴虚 阴阳 偏衰 虚证 虚热证 补阴(阳病治阴,壮水 之主,以制阳光。) 阳虚 虚寒证 补阳(阴病治阳,益火 之源,以消阴翳。) 泻其有余泻其有余 补其不足补其不足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 (一)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特性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 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2. 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 相生关系的传变 2. 相克关系的传变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1. 确定五脏病变部位:根据五脏所主色、味、 脉的变化规律来推断病情。 五脏与五色、五味、脉象的关系表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味酸苦甘辛咸 脉象弦洪缓浮沉

2. 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主要是根据五色之间 以及色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推测病的轻重,判 断疾病的预后。见表。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1. 指导脏腑用药:药物的色味按照五行归属来确 定。 2. 控制疾病的传变:掌握疾病发展传变的生克乘 侮规律,及早控制传变,防患于未然。 3. 确定治则和治法

相生治法 滋水涵木法 滋肾阴以养肝阴 益火补土法 培土生金法 金水相生法 温肾阳以补脾阳 健脾气以补肺气 养肺阴以滋肾阴 相克治法 抑木扶土法 疏肝健脾 培土制水法 佐金平木法 泻南补北法 补脾利水 泻肝清肺 泻心火滋肾阴

4. 指导针灸取穴:五输穴分别配属于五行,根据 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的生克规律进行选穴治疗。 5. 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临床上运用不同情志变 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到治疗目的。

第四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一、中医学思维方法的概念及特点

从宏观的角度观察事物 运用哲学的思维注重整体上的研究 强调功能联系

具体思维方法 具体思维方法 一、比较(发现异同点) 举例:实证与虚证 脏与腑 二、演绎(一般到个别) 举例:肝 — 木 — 升发喜舒畅条达; 水肿(土克水、脾属土,故健脾利水) 三、类比(援物比类) 举例:病因 — 风;治疗 —“ 釜底抽薪 ” 四、以表知里(有诸内,必形诸外) 举例:咳嗽、气喘、咯血 — 肺 五、试探和反证 举例:以轻剂方药试探寒热真假; “ 肾开窍于耳、 肝开窍于目 ”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