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排便护理
(一)正常粪便的观察 1. 量与次数 排便是人体基本生理需要,每日排便量与食 物 的种类、数量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关。一般成人每日排便 1 ~ 2 次(婴幼儿 3 ~ 5 次),平均量 100 ~ 300g 。 2. 形状与颜色 正常粪便柔软成形,呈黄褐色,婴儿的粪 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粪便的颜色也因摄入的食物和药物 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3. 气味和混合物 粪便的气味是由于蛋白质经细菌分解发 酵而产生,气味因食物的种类而异。粪便中含有少量粘 液,有时可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一、粪便的观察
(二)异常粪便的观察 1. 次数 成人每日排便超过 3 次或每周少于 3 次且形状改变,应为排便异常。 2. 形状 粪便呈糊状或水样,见于消化不良或急性肠炎;粪便干结坚硬,有时呈栗 子样,见于便秘;粪便呈扁平状或带状,见于直肠、肛门狭窄或肠道部分梗阻。 3. 颜色 柏油样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暗红色便,见于下消化道出血;陶土色便, 见于胆道完全梗阻;果酱样便,见于阿米巴痢疾或肠套叠;粪便表面有鲜血或 便后有鲜血滴出,见于直肠息肉、肛裂或痔疮;霍乱、副霍乱粪便呈白色 “ 米泔 水 ” 样。 4. 气味 消化不良粪便呈酸败味;直肠溃疡、直肠癌呈腐败味;上消化道出血呈腥 臭味。 5. 混合物 粪便中混有大量粘液常见于肠炎;粪便中伴有脓血常见于直肠癌、痢疾; 肠道寄生虫感染粪便中可见蛔虫、蛲虫等。
二、影响排便的因素 年龄 饮食 活动 个人排便习惯 心理因素 治疗因素 疾病因素
三、排便异常的护理 (一)便秘病人的护理 便秘是指正常排便形态改变,排便 次数减少,粪质干硬,排便困难。
1. 心理护理 了解病人心态和排便习惯,解释便秘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消除病人思想顾虑。 2. 排便环境 用屏风遮挡,以达到视觉隐蔽,并适当调整治疗时间, 使病人安心排便。 3. 选取适宜排便姿势 如病情许可,病人取坐位或抬高上肢或扶助下床,利于 排便。 4. 腹部环形按摩 按结肠解剖位置做环行按摩(升结肠 → 横结肠 → 降结肠), 可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 5. 口服缓泻剂 遵医嘱给口服缓泻剂,如蓖麻油、植物油、液体石蜡、 硫酸镁等。 6. 教会病人或家属正确使用简易通便剂,①开塞露,②甘 油栓。 7. 灌肠术如经上述措施处理无效时,则需采用灌肠术。 8. 健康教育 ①向病人讲解有关排便知识,养成定时排便习惯;②建 立合理的食谱,多吃蔬菜、小米、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 的食物,多饮水,适当摄取油脂类食物;③安排适当活 动,如散步,体操,打太极拳等。 使用简易通便剂
(二)腹泻病人的护理 腹泻是指正常排便形态改变,肠蠕动增快,排 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而不成形。 三、排便异常的护理
1. 心理护理 给病人耐心的解释和安慰,做好清洁护理,提高病人 的自信心。 2. 卧床休息 以减少体力消耗,注意腹部保暖。 3. 饮食护理 鼓励病人多饮水,酌情给予低脂、少渣、流质或半流 质饮食。腹泻严重时暂禁食。 4. 保护肛周皮肤 每次便后用软纸擦净肛门,再用温水清洗,肛门周围 涂油膏,以保护局部皮肤。 5. 遵医嘱用药 如止泻剂、抗感染药物,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以维 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 6. 观察记录 观察粪便的次数和性质,及时记录,需要时留取标本 送检。疑为传染病时,按肠道隔离原则护理。 7. 健康教育 ①向病人解释引起腹泻的原因和防治措施;②教育病 人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并注意饮食卫生;③指导病人 观察排便情况,有异常时能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三)排便失禁病人的护理 排便失禁是指肛门括约肌不受意识控制而 不自主排便。 三、排便异常的护理
1. 心理护理 尊重和理解病人,鼓励病人树立信心。 2.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定期开窗通风换气,除去不良气味,使病人舒适。 3. 皮肤护理 及时更换污染的被单和衣裤,保持床铺清洁、干燥、 平整;保护肛周皮肤清洁,必要时涂油保护;注意 病人骶尾部皮肤情况,定时翻身按摩,防止压疮的 发生。 4. 观察病人排便反应 了解病人排便时间、规律,观察排便的表现,如病 人因进食刺激肠蠕动而引起排便,则应在饭后及时 给予便器;如病人排便无规律,则应酌情给病人使 用便器,以试行排便,帮助病人重建排便的控制能 力。 5. 健康教育 ①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排便失禁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②指导病人及家属饮食卫生知识;③教会病人肛门 括约肌及盆底肌肉收缩锻炼的方法。
四、灌肠术 灌肠术是将一定量的溶液由肛门经直肠灌 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清洁肠道、排便、排 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 诊断和进行治疗目的的技术。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术 (二)小量不保留灌肠术 不保留灌肠术 保留灌肠术 四、灌肠术
【目的】 解除便秘和肠胀气。 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 稀释并清除肠道内有毒物质,减轻中毒。 为高热病人降温。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术
1. 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 病人准备 使病人和家属清楚灌肠的目的, 学会深呼吸和取合适的卧位,并 嘱病人排空膀胱。 3. 用物准备 4. 环境准备 关闭门窗,窗帘或屏风遮挡。 【准备】
【操作步骤】 核对解释 安置卧位 润管排气 插管灌液 拔出肛管 整理记录 大量不保留灌肠
【注意事项】 消化道出血、妊娠、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等病人禁忌灌肠。 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伤寒病人,溶液量不得超过 500ml ,压 力要低(即液面不得高于肛门 30cm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水钠潴留的 病人禁用等渗盐水溶液灌肠。 准确掌握灌肠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溶液的量。 灌肠时病人如有腹胀或便意时,应嘱病人做深呼吸以减轻不适。 灌肠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病人出现脉速、面色苍白、 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时,应立即停止灌肠,并与医生联系给 予紧急处理。
【目的】 为年老体弱、幼儿及腹部或盆腔手术后的病人软化粪便, 解除便秘。 排出肠道积气,减轻腹胀。 【准备】 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病人准备 使病人和家属知道灌肠的目的、操作程序和配合 要点,学会深呼吸并取合适的卧位。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关闭门窗,窗帘或屏风遮挡。 (二)小量不保留灌肠术
核对解释 安置卧位 排出气体 插管灌液 拔出肛管 整理记录 【操作步骤】 A 小量不保留灌肠术
【注意事项】 灌肠时插管深度为 7 ~ 10cm ,压力宜低, 灌肠液注入的速度不得过快。 每次抽吸灌肠液时应夹住肛管,防止空气 进入肠道,引起腹胀。
(三)保留灌肠术 保留灌肠术是将药液灌入到直肠或结肠 内,通过肠黏膜吸收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 的技术。 【目的】 1. 用于镇静、催眠。 2. 治疗肠道感染等。
【准备】 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病人准备 使病人和家属知道保留灌肠的目 的,取合适卧位,并排净粪便和尿液。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关闭门窗,窗帘或屏风遮挡,酌 情调节室温。
核对解释 核对病人床号、姓名,并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目的和需配合事项,以取得合 作,协助病人排尿、排便。 安置卧位 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卧位,慢性痢疾者应取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者应取 右侧卧位,臀部移至床沿,脱裤至膝部,抬高臀部约 10cm ,臀下垫橡胶单 及治疗巾,臀边放弯盘。 润管排气 戴手套,注洗器抽吸药液,连接肛管并润滑肛管前端,排尽空气、夹管。 插管灌液 左手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右手持管轻轻插入 10 ~ 15cm ,固定肛管,松夹, 缓缓注入药液,药液注入完毕后,再注入 5 ~ 10ml 温开水,并抬高肛管末端 夹管。 拔出肛管 用卫生纸包裹肛管轻轻拔出置弯盘内,擦净肛门,垫卫生纸在肛门处轻轻 按揉。嘱病人取舒适体位,让病人尽量忍耐,保留药液 1h 以上。 整理记录清理用物,整理床单元,开窗通风,洗手、观察病人反应并记录。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正确评估病人,了解灌肠的目的和病变部位,以 便掌握灌肠的卧位和插管的深度。 肠道感染的病人,最好在晚上睡觉前灌肠,因为 此时活动量小,药液易于保留吸收。 灌肠前嘱病人排便,选用的肛管要细,插管要深, 液量要小,液面距肛门不超过 30cm ,使灌入药液 能保留较长时间,利于肠黏膜对药液的充分吸收。 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及排便失禁的病人均 不宜保留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