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肝炎 ,健康幸福生活 制作:
科学认识肝炎 ,健康幸福生活 引起肝炎的主要原因? 认识肝炎的分类。 肝炎有哪些症状及表现? 肝炎会传染吗?又是如何传染的? 什么是肝炎? 引起肝炎的主要原因? 认识肝炎的分类。 肝炎有哪些症状及表现? 肝炎会传染吗?又是如何传染的? 肝炎的预防途径及措施。 怎样正确对待肝炎及肝炎携带者?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肝脏受到损害,出现肝功能异常 肝炎是肝脏受到损害,出现肝功能异常 的肝脏炎症性疾病的统称。肝炎导致肝脏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并出现以消化道为主的一系列症状,病人常常表现为没有食欲、厌油腻食物、恶心、呕吐、周身无力、腹胀、腹泻及尿黄等,有时可伴有皮肤、巩膜发黄。
引起肝炎的主要原因? 引起肝炎的主要原因有病毒感 染、药物或化学性毒物、酗酒和全身性传染病等因素。其中以病毒性肝炎最常见。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引起,目前主要有甲、乙、丙、丁、戊、已、庚七种类型,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
认识肝炎的分类 肝炎按病程可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按病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 肝炎按病程可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按病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 1、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害为主的传染病,包括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丙型肝炎、丁型肝炎病毒(HDV)引起的丁型肝炎及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戊型肝炎,近年还发现了部分可能引起肝炎的新型病毒。根据“2001年全国法定传染病发病及死亡情况”统计,我国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为65.15/10万,死亡率为0.06/10万,均据各种传染病之首。 2、酒精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是指长期过量饮酒所致的一种肝脏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恶心呕吐、黄疸、肝脏肿大和压痛。可并发肝功能衰竭和上消化道出血等。酒精性肝炎的发病率及肝损害的严重程度与酗酒的时间长短和剂量都存在线性正相关。在欧美发达国家发病率明显高于我国,严重酒精性肝损害在女性中有增加的趋势。酒精性肝病在病理上表现为三部曲: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且三者常有重叠存在。 3、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比较少见,多与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伴,是近年来新确定的疾病之一。该病在欧美国家有较高的发病率,如在美国占慢性肝病的10%~15%,我国目前对于该病的报道也日渐增多,有必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于自身免疫所引起的一组慢性肝炎综合征,由于其表现与病毒性肝炎极为相似,常与病毒性肝炎混淆,但两者的治疗迥然不同
有了以上初步了解,肯定会有人问肝炎有哪些特征呢? 看到底是什么类型的肝炎了: 甲型肝炎的症状:甲肝病情初发时,病人会出现疲乏无力、不想吃饭,小便颜色加深,有时伴有发烧等症状,严重时眼睛、皮肤发黄。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乙型肝炎的症状:乙肝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乙肝症状比较常见,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有时会有肝区(右上腹)疼痛,查体可有皮肤巩膜发黄,肝区触痛,化验检查可出现肝功能异常等等。慢性乙肝往往是症状、体征都不太典型,仅稍感乏力,容易疲劳,大多慢性乙肝是在健康体检时被发现。慢性乙肝也有可能会有肝区胀痛不适的情况。 丙型肝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疲劳、低热,更多的病人没有任何症状。慢性丙肝病人可以在20年间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感觉身体无力、没劲,即便经过了充分休息,这种疲倦感也仍会持续。 戊型肝炎的症状:戊肝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急性重型和淤胆型四种。除了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外,急性黄疸型病人还有尿黄、眼睛黄、皮肤黄、血中胆红素也升高。重症肝炎的表现更重,甚至可以发生肝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这时有些同学会问肝炎会传染吗?如果会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呢? 会 的。 但是目前在我国乙型肝炎是最常见、最不易诊断的一型 ,从而也是最易传染的一种;因此这里主要介绍乙肝病毒及传染途径: 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根据目前所知,HBV就只对人和猩猩有易感性,引发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完整的乙肝病毒成颗粒状,也会被称为丹娜颗粒(Dane)。1965年由丹娜发现。直径为42纳米。颗粒分为外壳和核心两部分。乙肝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 第一,母婴传播 “乙肝患者什么有传染性”是更重要的,乙肝患者的体液具有传染性,体液的概念包括唾液、泪液、汗液、乳汁、精液、内分泌液、血液,这些都属于人体的体液,只要体液就含有乙肝病毒,就具有传染性。 母婴传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垂直传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传播。大家一直认为母婴传播就是垂直传播,其实不然。在宫内传播引起的只占10%,怀孕期间在子宫内在胎儿期间被传染的只是10%,不是很高。主要的是在围生期和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触水平传播。作为一个大三阳母亲,孩子出生后被感染性的可能性达到90%—95%,E抗原阴性的乙肝母亲生下的孩子感染几率要比E抗原阳性的低一半,大概45%—40%。
第二,医源性传染 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引起感染的,这个叫医源性传播,包括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 第三,输血传播 输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 第四,密切生活接触传播 包括一起吃饭,生活当中只要皮肤黏膜有受到损害,那就有可能被感染。皮肤黏膜受到损害之后乙肝患者的体液再落到你破损的皮肤和粘膜有可能就被感染上;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引起HBV传播,这都叫密切生活感染。 第五,性传播 对于乙肝患者是可以通过性传染的,性传播也是属于体液传播的一种。另外接吻也能传播,如果口唇黏膜破损了也有这种可能性。 目前蚊虫叮咬不被确认为传染途径。到了传染病医院看着患者,被蚊子叮了一下就恐惧得不得了,没有必要。
我们知道了乙肝的传播途径,那么就应该知道了预防的途径了吧! (一)乙型肝炎疫苗预防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我国卫生部于1992年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但疫苗及其接种费用需由家长支付;自2002年起正式纳入计划免疫,对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但需支付接种费;自2005年6月1日起改为全部免费。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25],其次为婴幼儿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h内接种。接种部位新生儿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26](Ⅱ-3)。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30](Ⅲ)。
(二)传播途径预防 大力推广安全注射(包括针刺的针具),对牙科器械、内镜等医疗器具应严格消毒。医务人员应按照医院感染管理中标准预防的原则,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时,均应戴手套,严格防止医源性传播。服务行业中的理发、刮脸、修脚、穿刺和纹身等用具也应严格消毒。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进行正确的性教育,若性伴侣为HBsAg阳性者,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对有多个性伴侣者应定期检查,加强管理,性交时应用安全套。对HBsAg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并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三)意外暴露HBV后预防 在意外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1.血清学检测应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等,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 2.主动和被动免疫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mIU/ml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200~400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20μg),于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μg)。 对慢性HBV携带者及HBsAg携带者,除不能献血和国家法律规定不能从事的特殊职业(如服兵役等)外,可照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但要加强随访。
怎样正确对待肝炎及肝炎携带者? 1. 不要歧视 所谓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HBsAg阳性、一年内肝功能(以转氨酶为代表)连续三次以上正常,且无明显肝病症状体征者,可见他们与乙型肝炎现症病人是有明显区别的,不应当将他们按现症病人对待。 实际上,慢性乙型肝炎虽然是一种难治性疾病,但时至今日,已决非不治之症,经过积极而规范的治疗,大多数乙型肝炎病人可取得较好疗效,大部分可获得长期稳定,部分病人已可达到临床康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治疗肝炎的药物,尤其是新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不断研发和应用,乙型肝炎的疗效必将越来越好。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血液传播,包括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不会通过正常的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因而在同一场所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具)、一般生活接触,包括握手、拥抱,同住一个宿舍、共用一个餐厅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都不会传播。因此,HBV携带者除不能献血(包括组织、器官)和有关条例、法规规定不能从事的职业以外,可照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2. 作为携带者自身不能轻视 HBV携带者虽然不等同于现症病人,但确有部分携带者的肝脏已经或正在受到损伤,其中一些人在生活过程中会转化为乙型肝炎病人,少数人甚至会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HBV携带者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切不可因无症状而忘乎所以,他们应当做到: 定期医学随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HBV携带者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医学观察,包括体检和相关化验及影像学检查;e抗原阳性者(俗称“大三阳”)应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孕妇,尤其妊娠晚期应每月检查一次。自觉有明显症状应随时就医。老年人、长期大量饮酒者、有肝癌家族史或肝癌高发区的HBV携带者还应定期检测甲胎蛋白。条件允许时,应进行肝组织活检,以最直接的方式了解肝脏受损程度,并可决定是否适合抗病毒治疗。 注重生活调养,提高抗病能力HBV携带者应保持良好心态,既不悲观丧气,也不无所顾忌;要注意劳逸结合,既要适当运动又应避免过度疲劳;适当增加营养,但又要避免营养过剩,以免导致脂肪肝;尽量不饮酒。
遵守公共卫生要求,避免HBV传向他人 应当明确,HBV携带者的血液(包括体液)与乙型肝炎病人一样,都具有传染性,其传染性的强弱不在于肝功能的正常与否,而在于其血液中病毒的数量。因此,HBV携带者也应尽量避免将自己的血液和体液污染周围环境,应严格做到不用公共剃须刀、牙刷;侵入性医疗器材,包括注射器、针具、手术刀等,以及文身、扎耳环等器具,使用后均应彻底消毒或销毁;女性月经血及经期用品必须妥然处置,最好严格消毒或烧毁;有条件时最好采用分餐制(虽然HBV一般不通过消化道传播,但被接触者如有口腔或消化道炎症或溃疡,仍可通过破损处传播);接受手术、分娩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出血(创伤、咯血、呕血等)进行医疗处置时,应主动告知本人为HBV携带者,以便医疗单位对污染物和污染场所进行彻底消毒,防止医院内传播。 尽量避免使用损肝性药物 很多药物,包括某些中药中草药都对肝脏有直接或间接的损伤作用,HBV携带者的肝脏本身可能已经存有潜在的损伤,再次接受损肝性药物有可能导致肝病突然暴发。因此,HBV携带者用药更须谨慎,即使必须使用某些已知对肝脏可能有伤害的药物时,也要充分衡量利弊,尽量选择既有效而对肝脏损伤最小的药物,并在经治医师的指导和监测下谨慎使用。
谢 谢 观 赏! 谢 谢 观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