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第八章 卤代烃 一、分类 饱和卤代烃(卤代烷) 一元卤代烃 卤代烃 不饱和卤代烃 二元卤代烃 卤代烃 卤代芳烃 第八章 卤代烃 8.1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一、分类 卤代烃 饱和卤代烃(卤代烷) 不饱和卤代烃 卤代芳烃 卤代烃 一元卤代烃 三元卤代烃 二元卤代烃 …… 饱和卤代烃: 碘甲烷 溴(代)环己烷 1,2–二溴乙烷 三氯甲烷 (氯仿)
不饱和卤代烃: 氯乙烯 3–氯环己烯 4–溴–1–丁炔 卤代芳烃: 氯苯 苄基溴 1、卤代烷的分类 伯卤代烷(1°) 仲卤代烷(2°) 叔卤代烷(3°)
伯卤代烷(1°) 仲卤代烷(2°) 叔卤代烷(3°) 2、 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的分类 (1) 乙烯型和苯基型卤代烃 氯乙烯 溴苯 p,π–共轭
(2) 烯丙型和苄基型卤代烃 烯丙基溴 苄基氯 (3) 隔离型卤代烃 4–溴–1–丁烯 1–苯基–2–溴乙烷
二、 卤代烃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 烃基的名称 + 卤原子名称 异丙基溴 环己基碘 烯丙基溴 苄基氯
2、 卤代烷的系统命名法 (1) 选择连有卤原子的碳原子在内的最长的 碳链作为主链,根据其碳数称“某烷”, 卤原子作为取代基。 (2) 编号时,要使卤原子和取代基的位次较 小。 (3) 命名时,取代基的排列顺序遵循“最低系 列规则”,较优先的基团后列出。
3–氯–4–溴己烷 2–甲基–3–氯丁烷 3–甲基–2,2–二氯戊烷 4–异丙基–2–氟–4–氯– 3–溴庚烷
3、 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的系统命名法 3–溴环己烯 4–溴–2–戊烯 4–(或对)氯甲苯 氯苯
芳卤化合物:当卤原子连在芳烃侧链上时, 母体:脂肪烃;取代基:芳基、卤原子。 3–苯基–1–氯丁烷 3–苯基–1–溴–2–丁烯
8.2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气体: 卤代烷不溶于水,而溶于弱极性或非极 性的有机溶剂中。例如:乙醚、苯和烃等 溶解性
可燃性 随X原子数目增多,可燃性降低 例如:CH3Cl 可燃,CH2Cl2 不燃, CCl4 为灭火剂 沸点:随C原子数目增加而升高 RI > RBr > RCl 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相对密度 随C原子数增加而下降 多数RX分子具有一定的偶极矩(μ) μ/ 10-30 C·m 6.47 5.97 5.47 6.84 4.84 5.64
8.3 卤代烷的化学性质 反应部位: δ + - B : 亲核取代 反应 Nu: - 极性共价键 断裂 消除反应
一、 亲核取代反应 C–X 的极化: 亲核试剂 Nu RO-, OH-, CN-, ROH, H2O, NH3。 离去基团 L 亲核试剂 底物 产物 离去基团
1..水解反应—被羟基取代 反应特点:碱性条件,以伯卤代烃为宜 用途: 合成醇,为研究反应机理提供资料。
2.醇解—被烷氧基取代(与醇钠作用) (70%) Williamson 合成法:合成不对称醚 采用该法以伯卤烷效果最好,仲卤烷效果较差, 不能使用叔卤烷,叔卤烷易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烃。 例:混醚对甲苯基苄基醚具有水仙、茉莉香味,是皂用香精的原料,传统合成方法是采用威廉森法。
3.氰解—被氰基取代(与NaCN、 KCN作用) 碘代丁烷 戊腈 戊酸 用途:合成增长一个碳的羧酸。 X CN 庚二腈 1,5-二溴戊烷
4. 与氨作用—氨解 3-甲基丁胺 生成的伯胺仍是一个亲核试剂,它可以继续与卤代烷作用,生成仲胺或叔胺的混合物,故反应要在过量氨(胺)的存在下进行。
5. 卤离子的交换反应 鉴定氯丁烷和溴代烷; 应用: 实验室制备碘代烷。 NaBr与NaCl不溶于丙酮,而NaI却溶于丙酮,从而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鉴定氯丁烷和溴代烷; 实验室制备碘代烷。 应用:
硝酸酯 6.与硝酸银的乙醇溶液作用 反应活性: 3 > 2 > 1° 叔卤代烃 ﹥ 仲卤代烃 ﹥ 伯卤代烃 (立即沉淀)(几分钟后沉淀) (加热以后沉淀) 所以:该反应用于鉴定不同种类的卤代烷。
7. 与炔钠反应 8. 酸解 亲核试剂: (炔) (鉴别氯、溴代烷) (硝酸酯) (鉴别卤代烷) H – OH RCH2–OH (醇) H – OR RCH2–OR (醚) Na+ –CN RCH2–CN (腈) H –NH2 RCH2–NH2 (胺) Na+ –C≡CR′ RCH2C≡CR′ (炔) NaI RCH2I (鉴别氯、溴代烷) AgONO2(乙醇) RCH2ONO2(AgX↓) (硝酸酯) (鉴别卤代烷)
二、 消除反应 β–消除: 从α–C原子上脱去卤原子,从β–C 原子上脱去氢原子,生成 的反应。
Saytzeff 规则:H原子主要是从含氢较少 C原子上脱去,生成双键上C原子取代较 多的烯烃。 1. 脱卤化氢 RCH2X: 只有一种产物 Saytzeff 规则:H原子主要是从含氢较少 C原子上脱去,生成双键上C原子取代较 多的烯烃。 (81%) (19%) (80%) (20%)
Saytzeff(札依采夫)的实质是形成稳定的烯烃: 主要产物 稳定: 开链的邻二卤代烷脱去两分子HX,生成炔烃。
应用:保护 C=C, 或分离提纯烯烃 2.邻二卤代烷脱卤素 + Br2 例: Br2 <O> Zn
三、 与金属反应 键 有机金属化合物
(1) 与镁反应 烃基卤化镁—Grignard 试剂 反应活性: : 1° > 2° > 3° 溶剂:乙醚、四氢呋喃(THF) (1) 与镁反应 烃基卤化镁—Grignard 试剂 反应活性: : RI > RBr > RCl > RF 1° > 2° > 3° 溶剂:乙醚、四氢呋喃(THF) 络合物
Grignard试剂的特点: R—Mg极性很强,碳是负性,(而Rδ+—Xδ-) 烷基部分即是强碱,又是亲核试剂。 ⑴作为强碱,格式试剂很易与活泼氢反应: 因而制备格式试剂的条件之一:绝对无水
弱酸RH—强碱R- ,(其它酸)YH﹥RH,
(2) 与空气中的O2作用 因而制备格式试剂的条件之二:无氧
(3)作为强亲核试剂在合成上的应用 合成增长碳的羧酸: 引入重氢: 偶联生成烃 烯丙基型卤代烃,伯卤代烃 叔、仲卤代烷与格式试剂易发生消除反应。
(2)与锂反应 无水无氧条件下制备 原料RX使用伯卤代烷为佳 常被用于制备其它有机金属锂化合物的 RLi(丁基锂、PhLi等) 丁基锂 (80%~90%) 无水无氧条件下制备 原料RX使用伯卤代烷为佳 常被用于制备其它有机金属锂化合物的 RLi(丁基锂、PhLi等)
讨论: 下列化合物能否用来制备Grignard试剂?为什么?
8.4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SN2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SN1 一、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机理 反应速率:υ = k[CH3Br][–OH] 过渡态
能 量 ΔE 反应进程
中心C原子为手性中心时,发生Walden 转 化,即构型反转 (S)–2–碘辛烷 (R)–2–碘(128I)辛烷 SN2反应的立体化学特征为中心C原子 的构型反转。
构型反转 SN2反应的特征:经过渡态的一步反应; 无重排; 构型反转(立体化学)。
二、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机理 反应速率:υ = k [CH3)3C-Br] 一级反应 反应机理: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一步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一步。
ΔE1 > ΔE2 碳正离子为 反应中间体 ΔE2 能量 反应进程 ΔE1 (CH3)3CBr + H2O T1 T2 ΔE2 ΔE1 ΔE1 > ΔE2 碳正离子为 反应中间体 能量 (CH3)3CBr + H2O (CH3)3COH + HBr 反应进程
+
SN1 反应的立体化学 构型翻转 构型保留 Nu Nu Nu Nu 多于 50% 少于 50% 外消旋产物 (S) 平面构型 (S) (R) (49%) (51%) Nu Nu + Nu Nu 构型翻转 构型保留 多于 50% 少于 50% 外消旋产物
反应按SN1机理进行时,常伴有重排 反应发生: SN1反应的特征:经碳正离子的两步反应; 有重排; 部分外消旋(立体化学)
SN1反应与SN2反应的区别: 单分子反应 双分子反应 V = K [ R-X ] V = K [R-X ] [ Nu:] 单分子反应 双分子反应 V = K [ R-X ] V = K [R-X ] [ Nu:] 两步反应 一步反应 碳正离子生成 形成过渡态 影响v: 电子效应 空间效应 立体化学:外消旋化 构型转化 有重排产物 无重排产物
三、 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 1、 烷基结构的影响 (1) 烷基结构对SN2反应的影响 R: CH3, CH3CH2, (CH3)2CH, (CH3)3C SN2反应的活性: CH3X > 伯卤代烷 > 仲卤代烷 > 叔卤代烷
反应的过渡态: CH3 Nu: 随着中心C原子上的CH3个数的增多, 过渡态的拥挤程度增大,反应的活化能增 高,反应速率降低。
(2) 烷基结构对SN1反应的影响 在强极性溶剂中水解: CH3Br, CH3CH2Br, (CH3)2CHBr, (CH3)3CBr 叔卤代烷 > 仲卤代烷 > 伯卤代烷 > CH3X
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电子效应 空间效应: 中心C原子:sp3 sp2 降低了取代基间的拥挤程度。
2、 卤原子(离去基团)的影响 离去基团的易离去对两种机理都有利, 但尤其对SN1的影响大。 卤代烷的反应活性顺序: RI > RBr > RCl > RF
3 亲核试剂的影响 亲核试剂对SN1的影响小。对SN2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亲核试剂的亲核能力↑,浓度↑,反应υ↑。 亲核的原子相同,亲核性的强弱与其碱性一致(在极性溶剂中)。 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碱性:夺取质子的能力; 亲核性:与C+的结合能力。
b. 当亲核原子是同周期的时,其强弱与碱性一致。 (共轭酸:NH3 ﹤H2O ﹤ HF R3CH ﹤ R2NH ﹤ ROH ﹤ HF) c. 当亲核原子是同族的时,周期高的原子亲核性大。 即,亲核性的强弱与其碱性相反。 ; (共轭酸:HI ﹥ HBr ﹥ HCl ﹥ HF RSH ﹥ ROH) d. 负离子的亲核性大于它的共轭酸。 RO-﹥ROH;HO- ﹥ H2O;NH2- ﹥ NH3。
对于同周期元素或同种原子形成的亲核试剂,可用其碱性的强弱来判断; 综上所述,判断一个试剂亲核能力的大小: 对于同周期元素或同种原子形成的亲核试剂,可用其碱性的强弱来判断; 对于同族元素形成的亲核试剂,可用可极化性的大小来判断。或亲核性大小和碱性的大小相反。
4、 溶剂的影响 极性溶剂可增加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利于SN1 反应 极性小的溶剂利于SN2 反应 以SN1 反应为例: 溶剂化效应利于C+中间体的稳定性。
当亲核试剂带负电荷时,溶剂极性减小或使用极性非质子溶剂利于SN2反应: 质子溶剂易与-Nu:形成氢键,降低了亲核试剂的有效浓度,而不利于SN2反应的进行。
通过 SN 2反应达到的官能团的转换 醇 醚 硫醇 硫醚 腈 酯 季铵盐 叠氮化合物
讨论: 1. 卤代烷与NaOH在水-乙醇溶液中进行反应,下列 哪些是SN2机理?哪些是SN1机理? 产物发生Walden转化; 增加溶剂的含水量反应明显加快; (3) 有重排反应; (4) 叔卤烷反应速率大于仲卤烷; (5) 反应只有一步。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的应用: 1. 判断反应是SN2机理还是SN1机理? 2. 判断不同反应的速度
2. 指出下列各对反应中,何者较快?为什么? √ √ √
3. 产物的结构?
8.5 消除反应的机理 E1 消除反应的机理 E2 一、 双分子消除反应(E2)的机理 υ= k [R-X][C2H5O-] 二级反应 (elimination bimolecular) 一、 双分子消除反应(E2)的机理 过渡态 υ= k [R-X][C2H5O-] 二级反应
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 β- 消除反应可能有两种不同的顺反异构体生成。 将离去基团X与消除的β- H 放在同一平面上,若X与β- H 在σ键的同侧被消除,称为顺式消除;若X与β- H在σ键的异侧被消除,称为反式消除。 实践表明:按 E2 机理,一般发生的是反式消除。
H和X处于反式能量低 如: 此例说明:即使非Saytzeff产物,也得满足反式共平面。
二、 单分子消除反应(E1)机理 第一步 : 过渡态I 第二步 : 过渡态II υ= k [R-X] 一级反应
三、 影响消除反应的因素 1. 烷基结构的影响 30 > 20 > 10 E1 反应的活性取决于C+的稳定性: 1. 烷基结构的影响 三、 影响消除反应的因素 30 > 20 > 10 E1 反应的活性取决于C+的稳定性: 3°> 2°> 1°> CH3+ E2 反应的活性顺序(其原因见下分析): 卤代烷:3°> 2°> 1°
E2过渡态有烯烃的雏形,而双键上烷基取代愈多的烯愈稳定,所以,由叔卤代烷形成的过渡态最稳定; α–C原子上连接的烷基愈多,β–H愈多, 被碱进攻的机会愈多,反应速率愈大。 β–H 的数目:9 6 3 0
2 卤原子的影响 消除反应的活性:RI > RBr > RCl > RF 的解离的难易程度 3 进攻试剂的影响 浓的强碱利于E (对于E2 反应,夺取β–H的能力增强) 4 溶剂极性的影响 极性溶剂,E1速度快 非极性溶剂,E2速度快
四、 取代和消除反应的竞争 SN2与E2: SN1和E1:
1 烷基结构的影响 (91%) (9%) (20%) (80%) (3%) (97%)
β–C上支链愈多,愈利于消除反应的进行。 仲卤代烷和叔卤代烷利于消除反应的进行。 中心C原子上的取代基的空间位阻效应, 降低 了亲核取代的反应速率。 E2 CH3CH2O SN2 β–C上支链愈多,愈利于消除反应的进行。
2 进攻试剂的影响 强碱、位阻碱有利于消除反应。
3 反应温度的影响 4 溶剂的影响 温度升高,更有利于消除反应。 增加溶剂的极性,有利于取代反应,而不利于消除反应。 (53%) (47%) 3 反应温度的影响 (53%) (47%) (64%) (36%) 温度升高,更有利于消除反应。 4 溶剂的影响 增加溶剂的极性,有利于取代反应,而不利于消除反应。
对SN1、E1反应,唯有中间体带正电荷。溶剂的极性↑,溶剂化作用↑,有利于C―X键的解离。
SN2 E2 在SN2 、E2反应中, 比较过渡态和底物电荷分散与集中的情况: 溶剂的极性↑,对过渡态电荷分散的反应不利,但对E2反应更不利。因为在E2反应中,过渡状态的电荷分散程度更大(负电荷分散在5个原子上)。 溶剂极性增加反而会对负电荷集中的Nu-(B-)溶剂化,从而使SN2、E2反应活性减少。
但在SN1和E1、SN2和E2的比较中,极性大利于亲核取代反应。这是因为: EtOH : H2O 100 0 80 20 60 40 : 烯烃 /% 71 59 54 ∴增加溶剂的极性更不利于E反应的进行。
取代和消除反应的竞争小结: 1) 加热 2) 3)增加温度有利于消除
讨论: 下列反应主要是取代还是消除? SN E SN SN
课堂练习 写出下列反应产物: (1) (2) (3) CH3 CH3 + NaC≡C – CH3 Cl Na2CO3 CH2CH2CHCH3 Br H2O OH (3)
8.6 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的化学性质 一、 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的分类 1. 乙烯型和苯基型卤代烃 2.烯丙型和苄基型卤代烃 n≥2 3 隔离型卤代烃
二、 双键和苯环位置对卤原子活性的影响 卤原子的活性次序:
实验事实: 由此可见,在卤代烯烃中卤原子与双键的相对位置不同,其反应活性差异颇大。
在乙烯型和苯基型卤代烃分子中,C-X 键不易断裂。 烯丙基卤与苄基卤:由于解离后生成稳定 的碳正离子,C-X键容易断裂。 苄基型正离子: + 苄基型正离子: 烯丙基型正离子: +
C-Nu键交盖,负电荷分散,降低了过渡态 的能量,从而使其稳定。 烯丙基氯在SN2反应中的过渡态: Nu Cl - 双键与正在断裂的C-X键和正在形成的 C-Nu键交盖,负电荷分散,降低了过渡态 的能量,从而使其稳定。 烯丙基卤与苄基卤容易进行亲核取代和 消除反应。
三、 乙烯型和苯基型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由于共轭体系,乙烯型卤代物和卤苯型分子中的C―X键牢固,因而X原子不活泼; 不易与NaOH、RONa、NaCN、NH3等发生 反应;不易与金属镁或AgNO3-alc.反应,如: 消除HX的反应也必须在很强烈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1. 卤代芳烃的亲核取代反应 在强烈的条件下,芳卤能够发生亲核 取代反应: 工业上生产苯酚的方法之一“Dow”法 工业上生产二苯醚的方法 当苯环上在卤原子的邻、对位上连有 强吸电基团时,亲核取代反应变得容易。
(1) 连有强吸电子基的卤代芳烃的 亲核取代反应 随着吸电基团的增多,反应活性提高。 除硝基外,-SO3H, -CN, -+NR3, 作用。 -COR,-COOH, -CHO等具有同样的 作用。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a) 加成–消除机理 υ= k [p–NO2C6H4X][CH3O–] 卤原子的反应活性次序: 反应机理: F >> Cl ≈ Br > I 反应机理: 第一步 试剂与芳环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形成碳负离子:
最稳定的 中间体 这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一步 第二步 X原子带着一对电子离去,恢复 芳香体系:
Ar: 能 量 反应进程 图8.11 对硝基卤苯与甲氧负离子反应的能量曲线
结论: 卤苯的邻对位有吸电子基,同时有亲核试剂存在时,可发生取代反应。 讨论:
(2) 连有给电子基的卤代芳烃的 亲核取代反应 标记的14C氯苯 KNH2 / 液NH3 第一步 消除步骤,生成苯炔中间体: 第一步 消除步骤,生成苯炔中间体: 苯基负离子 苯炔
反应活性中间体: 苯炔 sp2杂化 芳香π键 sp2 –sp2 π键 相互垂直 第二步 加成步骤,恢复芳香体系:
完成下列反应:
2. 消除反应 乙烯型卤代烃 强烈的条件下 消除 生成炔烃: 2–溴苯乙烯 苯乙炔 3. 与金属反应 乙烯型卤代烃 Grignard 试剂 2. 消除反应 乙烯型卤代烃 强烈的条件下 消除 生成炔烃: 2–溴苯乙烯 苯乙炔 3. 与金属反应 乙烯型卤代烃 苯基型卤代烃 Mg Grignard 试剂 不活泼的卤代烃,THF 作为溶剂
乙烯型卤代烃 苯基型卤代烃 Li 烃基锂
(5) 烃基的反应 乙烯基型卤代烃也发生亲电加成反应。 –I 效应:降低双键上电子云密度; +C效应:加成方向符合马氏规则。
三、 烯丙型和苄基型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1) 亲核取代反应 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SN1反应活性次序: 烯丙型、苄基型>30 >20 >10 SN2反应活性次序: 烯丙型、苄基型>10 >20 >30
由于烯丙型卤代烃易于按SN1历程进行反应,所以也体现出了碳正离子可以发生重排这一普遍特性。如:
2. 消除反应 烯丙型卤代烃优先生成共轭二烯烃 3. 与金属镁反应
反应实例:
完成转化: ① × × ② √ ③
问题: 实验室常用AgNO3-C2H5OH溶液检验卤代烃,能否用AgNO3-C2H5OH溶液检出氯乙烯(H2C=CHCl)中的氯呢?为什么? 答:不能。由于氯乙烯分子中,存在p-π共轭,使得氯原子难以解离。
8.7 卤代烃的制法 一、 烃的卤化(烷烃卤代、烯烃α-H卤代、烷基苯α-H卤代、芳烃卤代) 二、 由不饱和烃制备
三、 由醇制备 四、 卤原子交换
五、 氯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