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精品课程建设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课程讲义 2014年6月15日
第6章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形成 第二节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 第三节 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形成;掌握按劳分配制度的本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及其实施机制;掌握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的依据和内涵;理解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内涵;准确把握经济学意义上公平与效率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形成 一、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落实按劳分配 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形成 一、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落实按劳分配 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三、“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一、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落实按劳分配 平均主义与按劳分配格格不入 “先富”思想的提出与落实按劳分配原则 首先,平均主义的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不能从按劳分配中得到解释。 其次,按劳分配的内容和要求与平均主义格格不入。 第三,平均主义倾向在我国社会主义分配过程中也确实存在 。 “先富”思想的提出与落实按劳分配原则 首先,先富思想源于生产力根基。 其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同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论述想一致的。
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分配方式走向多元化 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除了按劳分配这种主要方式和个体劳动所得以外,企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就会出现凭债券取得利息;随着股份经济的产生,就会出现股份分红;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中,包含部分风险补偿;私营企业雇佣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会给企业带来部分非劳动收入。以上这些收入,只要是合法的就应当允许。”
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十四大报告提出:“国家依法保护法人和居民一切合法收入和财产,鼓励城乡居民储蓄和投资,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 十三大和十四大报告仍然坚持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三、“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一次提出“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 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第二节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 一、按劳分配的本质及其实施 、按要素分配制度的形成及其内涵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结合
一、按劳分配的本质及其实施 按劳分配的本质 按劳分配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社会对劳动者创造的社会总产品进行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剩下的部分作为个人消费品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生产公有制排除了任何人依靠生产资料所有权不劳而获地获得社会产品的可能,为实现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平等、报酬平等奠定了基础。在公有制条件下,每个社会成员除了向社会提供劳动之外,不能提供任何东西。只有劳动才能成为衡量人们对社会贡献大小的尺度。
一、按劳分配的本质及其实施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第一,分配的对象只能是企业劳动者联合劳动产品所实现的价值 量,而不是产品;第二,劳动者所获得的的收入不仅取决于自己 的劳动贡献,而且取决于所在企业的经营绩效;第三,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作为按劳分配尺度的社会必须劳动不仅包括生产过程 中脑力和体力的支出,而且包括管理和经营等特殊的劳动形态; 第四,其实现要借助于商品货币形式。
一、按劳分配的本质及其实施 按劳分配的实施 首先,按劳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劳动成果和报酬的计量, 而劳动成果和报酬的计量在现实中又是与产权关系紧密 联系在一起。 其次,企业内部劳动的计量需要借助劳动力市场。
二、按要素分配制度的形成及其内涵 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的形成和完善 第一,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的确立 十五大报告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第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原则的提出 十六大报告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 第三,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的生成 十七大报告提出: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二、按要素分配制度的形成及其内涵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 首先,厘清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依据。 其次,弄清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贡献”的内涵。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必然性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内涵 第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内涵 第一,“结合”应该理解为“并存”,而不是“合一”。 第二,“并存”存在“结合点”:公有制经济中的人力要素 。
第三节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一、“兼顾效率与公平”论断的提出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讨论 、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一、 “兼顾效率与公平”论断的提出 中共十四大在分配领域首次明确提出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这一原则把公平和效率置于同等重要位置,不仅是对过去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效率和公平双缺失的平均主义分配的否定和纠正,而且也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应该说当时中国共产党对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认识是清楚的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讨论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重要功能 第一,这一原则有助于冲破“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分配模式和分配观念。 第二,这一原则有力地推动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第三,这一原则带来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讨论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负面影响 这一原则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如:分配不公、 机会不均、贫富差别过大、社会矛盾激化、国有资产流失、贪 污腐败、欺诈现象增多、诚信危机、环境污染和国民基础教育 薄弱等,导致了某种程度上的社会不和谐及潜在的社会危机, 对和谐发展构成了重大挑战。虽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 则不是这些问题和挑战产生的唯一原因,但成为这些问题产生 的直接诱因。
三、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初次分配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初次分配的效率与公平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关系,不公平就不会有效率,讲效率就是讲公平。因此,处理初次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就落在如何理解和做到公平问题上。初次分配中的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起点公平是指机会和权利的均等。 过程公平是指分配过程和流通过程中的规则公平。 在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基础上的结果将是公平的,并表现为一定的、合理的收入差距,这有助于提高效率。
三、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再分配环节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首先,税收制度设计要合理。(1)税种制度要公正合理;(2)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设计要公平、科学。 其次,财政预算特别是公共财政的功能要增强。切实增加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支出,逐步扩大转移支付,逐步使全国人民都能享受到大体相同水平的公共服务;通过提供公共产品,加大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失业与养老保障、生态保护、环境安全等公共物品的供给,为所有公众提供基本服务和生活保障,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物品的需求,以使社会成员获得新的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机会。
三、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首先,“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主要是征对改革开放30年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及其所引起的各种不公平问题而提出的。为此,当前必须加大再分配的调节力度,在已有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物力财力,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不公的问题。 其次,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应是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实现,不能再搞普遍贫穷的社会公平。当然,注重社会公平,并不是牺牲效率,消灭差距,更不是要劫富济贫,把矛头指向富人。富人可以继续富乃至更富,但穷人不要继续再穷或更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