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糖的分布 糖类广泛地存在于生物界,特别是植物界。按干重计,糖类占植物体的85%~90%,占细菌的10%~30%,在动物体所占比例小于2%。动物体内糖类的含量虽然不多,但其生命活动所需要能量主要来源于糖类。糖类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地球生物量干重的50%以上是由葡萄糖的聚合物构成的。地球上糖类的根本来源是绿色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
一、糖的分类(C、H、O) 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或“醣”,它的分子中含有碳、氢、氧原子。根据分子结构的简单和复杂程度,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三大类。 单糖类有果糖、葡萄糖、半乳糖等; 二糖类有蔗糖、麦牙糖、乳糖等; 多糖类有淀粉、糊精、糖元、纤维素等。 淀粉或双糖经过消化,在小肠内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同时释放出热能,供给人体活动的需要。纤维素及果胶则属于不能消化吸收的多糖类。糖类是组成人体细胞不可缺少的成分,提供热能的主要物质。一般约供给人体每天所需总热能的60~70%,有时可超过80%。
二、糖的生理功能: ①供给能量,糖的主要功能是供给能量,人体所需能量的70%以上是由糖氧化分解供应的。人体内作为能源的糖主要是糖元和葡萄糖,糖元是糖的储存形式,在肝脏和肌肉中含量最多,而葡萄糖是糖的运输形式。1克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分解,可释放能量1.67×104焦耳。 ②糖也是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如核糖和脱氧核糖是细胞中核酸的成分;糖与脂类形成的糖脂是组成神经组织与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糖与蛋白质结合的糖蛋白,具有多种复杂的功能。
1、糖类的种类及其主要功能 种类 分布 功能 单糖 五碳糖 核糖 细胞中都有 RNA的成分 脱氧核糖 DNA的成分 六碳糖 葡萄糖 光合作用的产物,能源物质
二 糖 麦芽糖 植物,发芽的谷粒中较多 都能提供能量 蔗糖 植物,如甜菜、甘蔗中较多 乳糖 动物的乳汁中
多 糖 淀粉 植物的贮藏器官中 贮存能量 纤维素 植物细胞壁中 支持、保护 糖元 肝糖元 动物的肝脏中 贮存能量、调节血糖 肌糖元 动物的肌肉组织中 贮存和提供能量
葡萄糖 合成 分解 肝糖元 当肝糖元储备较丰富时,人体对某些细菌的毒素的抵抗力会相应增强。因此保持肝脏含有丰富的糖元,可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并提高了肝脏的正常解毒功能。 合成 葡萄糖 肌糖元
食物中的糖类主要来自淀粉。糖进入人体内后,以糖元的形式,1/3 贮存于肝脏,供各种细胞使用,2/3贮存于肌肉中,供肌肉组织活动时用。糖除了供给热能外,还能对体内蛋白质的消耗起保护作用。此外,体内糖元对某些有害物质还具有解毒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先从葡萄糖得到热能,当缺乏葡萄糖时,才利用脂肪,最后动用蛋白质。但用蛋白质供给热能,可能破坏体内氮平衡,消耗组织蛋白。如果有充分的糖类,就能节约蛋白质的消耗。 纤维素和果胶不能直接被消化吸收,但是它们能扩大肠腔,刺激正常排便,还能协助肠腔保持正常蠕动,排除废物;果胶还能使粪便的体积增加,缩短粪便在肠道内的时间,有利于粪便排出,减少细菌及其毒素对肠壁的刺激,降低肠内憩室及肿瘤等的发病率。纤维素还能与饱和脂肪结合,防止血液中胆固醇的形成,有利于防止冠心病的发生。 糖类摄入过少,可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使身体消瘦,体重减轻,容易疲劳。 糖类摄入过量也不好,能产生蛀牙,影响食欲;引起过多的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功能的负担,还会引起肥胖病、消化失常、排泄失调、糖尿病及脂肪肝等。
过多的糖不能及时被消耗掉,多余的糖在体内转化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些糖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堆积下来,久之则体重增加,血压水平上升,使心肺负担加重。贮存在肝脏内,成为脂肪肝。 那么,每天吃多少糖才能控制胆固醇升高呢?据日本调查认识,每天食用糖的数量,应控制在50g以下。但很多食品含有较多的糖,如一瓶汽水含糖量在20g左右,一盒冰激凌的含糖量是10g,一块奶油点心的含糖量是30g,低度的酒类含糖量为5%~10%,还有奶粉中的糖,咖啡要放糖。由此可见,每天控制进食50g糖,还须精打细算。最好是不吃糖果,少吃点心,做菜也尽量少放糖。
P31、旁栏思考题 1.糖尿病人饮食中,米饭、馒头等主食也需限量,是因为其中富含淀粉,淀粉经消化分解后生成的是葡萄糖。
二、脂质 脂质(lipid,也译为脂类或类脂),是一类低溶于水而高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生物有机分子。大多数脂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脂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碳、氢、氧,有的还含有氮、磷、硫。
脂质的种类及功能(C、H、O) 种类 功能 备注 脂肪 贮存能量,保温,减少摩擦,缓冲压力 贮备能源,贮存在皮下、肠系膜等处 类脂 主要是磷脂 组成细胞膜的成分 神经组织,卵和大豆中含量较多
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之一,对维持膜的正常的流动性有重要作用 胆固醇在人体内有一个正常含量,过高会导致血管硬化、高血压等 固醇类 胆固醇 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之一,对维持膜的正常的流动性有重要作用 胆固醇在人体内有一个正常含量,过高会导致血管硬化、高血压等 性激素 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有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二类,雌性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雄性激素主要由睾丸分泌 维生素D 促进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和利用,VD可预防和治疗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人的皮肤的表皮中有胆固醇,在紫外线的照射下,通过酶的作用可转化成VD
思考与讨论 1.提示:脂肪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体内的皮下、大网膜和肠系膜等部位。某些动物还在特定的部位储存脂肪,如骆驼的驼峰。 2.提示:花生、油菜、向日葵、松子、核桃、蓖麻等植物都含有较高的脂肪,这些植物的脂肪多储存在它们的种子里。 3.提示:脂肪除了可以储存大量能量外,还具有隔热、保温和缓冲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保护动物和人体的内脏器官。
P32、思考题 2.熊在冬眠前大量取食获得的营养,有相当多的部分转化为脂肪储存,既可御寒,也供给冬眠中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脂肪与肥胖 脂肪尽管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但它在体内的含量是有一定限度的,过多则会影响机体的代谢活动,产生许多疾病。 过多的脂肪的确给肥胖者带来不少麻烦,诸如行动不便、怕热、影响体形、易产生疲劳、易患各种疾病,如高血脂,等等。对此,我们的确要下决心,把那些多余的脂肪赶出体外为好。
肥胖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不便.
阻止脂肪来源 1、选择多样且均衡的食物,摄取纤维含量高的 食物,尽量 减少摄取脂肪含量高及高度精制的甜食。 1、选择多样且均衡的食物,摄取纤维含量高的 食物,尽量 减少摄取脂肪含量高及高度精制的甜食。 2、每天定时适量的进食三餐,不可省略任何一餐。 3、不要太晚进食晚餐,临睡前3小时不可进食。 4、每餐所要吃的食物先放入一个盘子里,然后慢慢进食。 5、养成每餐只吃七分饱的感觉,饥饿的时候补充一些低卡路里的点心。 6、少喝热量高的酒精饮料,选择低卡路里的饮料或喝白开水。
3、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一、糖 (三)、糖的生理功能 (一)、组成元素:C、H、O (二)、糖的分类 单糖类有果糖、葡萄糖、半乳糖等; 二糖类有蔗糖、麦牙糖、乳糖等; 多糖类有淀粉、糊精、糖元、纤维素等。 (三)、糖的生理功能 ①供给能量 ②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二、脂质的种类及功能 一、组成元素: C、H、O 种类 功能 备注 脂肪 贮存能量,保温,减少摩擦,缓冲压力 贮备能源,贮存在皮下、肠系膜等处 类脂 主要是磷脂 组成细胞膜的成分 神经组织,卵和大豆中含量较多
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之一,对维持膜的正常的流动性有重要作用 胆固醇在人体内有一个正常含量,过高会导致血管硬化、高血压等 固醇类 胆固醇 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之一,对维持膜的正常的流动性有重要作用 胆固醇在人体内有一个正常含量,过高会导致血管硬化、高血压等 性激素 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有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二类,雌性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雄性激素主要由睾丸分泌 维生素D 促进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和利用,VD可预防和治疗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人的皮肤的表皮中有胆固醇,在紫外线的照射下,通过酶的作用可转化成VD
D B C C B D 一、选择题 1.大雁体内储存能量和减少热量散失的物质分别是 A.糖元和脂肪 B.脂肪和蛋白质 C.脂肪和糖元 D.脂肪和脂肪 2.细胞中脂肪的主要作用是 A.激素的主要成分B.储能的主要物质 C.储能的唯一物质 D.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3.在人体的肝脏和骨骼肌中含量较多的糖是 A.乳糖 B.淀粉 C.糖元 D.麦芽糖 4.动物饥饿或冬眠时,能源物质消耗的顺序是 A.脂肪→ 蛋白质→ 糖类 B.脂类→糖类→蛋白质 C.糖类→脂肪→蛋白质 D.蛋白质→糖类→脂肪 5.糖元、核酸、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 A.碱基、单糖、氨基酸 B.葡萄糖、碱基、葡萄糖 C.葡萄糖、核苷酸、麦芽糖 D.单糖、碱基、葡萄糖 6.下列属于植物二糖的是 A.蔗糖 纤维素 B.麦芽糖 葡萄糖 C.淀粉 纤维素 D.蔗糖 麦芽糖 D B C C B D
B A B A C C 7.在人体分泌的内分泌激素中,属于固醇的是 A.雄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B.雌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C.生长激素和胰岛素 D.胰岛素和性激素 8.脂肪和糖类都是能源物质,两者在体内氧化分解时,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 A.放能多,耗氧多 B.放能多,耗氧少 C.放能少,耗氧多 D.放能少,耗氧少 9.下列糖中具有还原性的是 A.蔗糖 B.果糖 C.淀粉 D.纤维素 10.糖元和淀粉完全水解后的产物分别是 A.葡萄糖 葡萄糖 B.葡萄糖 果糖 C.核糖 葡萄糖 D.乳糖 果糖 11.啤酒的成分中主要含有的糖类是 A.蔗糖 B.淀粉 C.麦芽糖 D.纤维素 12.下列有关多糖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可能的 A.它们是生物的主要能源物质 B.它们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C.它们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D.它们的分子质量大 A B A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