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
與鄭和有關之高考題目 1.試言明代鄭和下西洋之動機及經過,並述宣德後終止下西洋之原因。(89) 2.試述明代鄭和下西洋之背景,並述宣德後終止西洋之原因。(98) 3.有這鄭和下西洋,目的在追尋建文帝之下落而非謀求代中西交通之往來。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作一評述。(91) 4.試言鄭和下西洋之經過,並述其對明初中西交通之影響。(92) 5.試述鄭和下西洋之原因、經過及影響。 6.有謂鄭和下西洋主要目的在於促進明室與東南亞諸國之貿易,此說當否? (01) 7.下列三人,任擇其二,述其生平事蹟與影響:鄭和 (95)(99)(00)
背景vs動機 背景: 動機: 客觀協助鄭和下西洋之原因: 技術問題 資金問題 人才問題 朝廷的主觀動機: 下西洋之目的 下西洋為了甚麼? 下西洋的動機 動機: 朝廷的主觀動機: 下西洋之目的 下西洋為了甚麼? 下西洋的動機
何謂西洋 範圍:印度洋 包括東南亞、南中國海、印度、中東南部、東非 宗教:回教、佛教 印度洋 明
客觀因素1:鄭和的生平 鄭和:又稱三保太監,本姓馬 個人條件: 回教背景-世代回教徒 海洋知識-其父曾到麥加 知兵習戰 客觀條件: 成祖寵信-協助靖難之變
客觀條件二:技術因素 造船業 航海技術 航海人才 船身:九帆 長:138m 闊:56m 排水量:15,000噸 載重:7,000噸
靖難之變事發年份:1402年 懷疑惠帝出沒位置:長江南 提出者:明史 說法一: 尋找惠帝說 【清】 《明史.鄭和傳》: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 【清】 《明史.胡瀠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 【清】 《明史紀事本末.建文遜國》:中懷疑之建文帝蹤跡 靖難之變事發年份:1402年 懷疑惠帝出沒位置:長江南 提出者:明史
張氏餘部逃亡年份: 1363年後 張氏餘部出沒地點: 黃海、南中國海 提出者: 【明】朱國禎 說法二:掃蕩張士誠餘部說 【清】 《皇明大政記》:太倉原有張氏所存海船,兵亦不少,既與海相習,便與海寇相通,倭亦乘之內犯,因盡確之出洋,洋中諸國,與西域相望,陳誠、李達等從陸,鄭和等從海。 史實:1405-1407年,鄭和擒海賊陳祖義 張氏餘部逃亡年份: 1363年後 張氏餘部出沒地點: 黃海、南中國海 提出者: 【明】朱國禎
帖木兒崛起年份: 1336-1405 包圍網範圍: 印度至紅海 提出者: 徐玉虎 說法三:抗擊帖木兒帝國說 史實:帖木兒帝國是前蒙古大帝國的餘部,帖木兒在1405年領兵數十萬,打算東侵明朝。 帖木兒帝國 韃靼 青藏高原 帖木兒崛起年份: 1336-1405 包圍網範圍: 印度至紅海 提出者: 徐玉虎
絲路受阻年份: 1368年起 新航路範圍: 南洋至非洲 提出者: 徐玉虎 說法四:開拓市場說 【明】嚴從簡《殊域周諮錄》:自永樂改元,遣使四出,招諭海番,貢嶽迭至,奇貨重寶,前代所希,充滿國庫,貧民承令博買,或多致官,而國用亦漸羨裕矣。 史實:蒙古餘部阻塞原有之陸路商路-絲綢之路。 帖木兒帝國 韃靼 青藏高原 絲路 絲路受阻年份: 1368年起 新航路範圍: 南洋至非洲 提出者: 徐玉虎
成祖在位年份:1402-1424年 朝貢地區:南洋至非洲 提出者:《明史》 說法五:宣揚國威說 【清】《明史》:成祖…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强 。 【明】成祖諭召:朕奉天命君主天下…施恩報德…今遣鄭和敕普諭朕意,爾等祇順天道,恪守朕言…若有攄誠來朝,咸錫皆賞。 史實:鄭和行徑以招攬及懷柔為主。 成祖在位年份:1402-1424年 朝貢地區:南洋至非洲 提出者:《明史》
印度洋 明 鄭和下西洋的經過 伊朗 阿拉伯 印度 東南亞 非洲 印尼
資料一:鄭和下西洋之時間和經過 時間 活動 備注 1363 明太祖破張士誠 張士誠餘部逃亡出海 1368 明太祖逐蒙古出長城 絲路斷絕 1400年起 明太祖「片板不能下海」 1402年 靖難之變 傳說建文帝逃亡雲貴 1405-1407 1st:擒海賊陳祖義 帖木兒於1405年死 帝國瓦解 1407-1409 2nd:與各國國王交換禮物 帖木兒帝國遣使議和 1409-1411 3rd:俘欲行劫之錫蘭國王 1413-1415 4th:平定蘇門答臘內亂 領西洋使臣到明 明成祖下令免外商之稅 1417-1419 5th:護送西洋使臣回國 1421-1422 6th:護送西洋使臣回國 1424 仁宗再次嚴禁出海 1424年,明成祖駕崩 1430-1433 7th:到舊港設外交官員 明宣宗命鄭和出航
印度洋 明 帖木兒帝國 韃靼 青藏高原 資料二:鄭和下西洋之路程 伊朗 阿拉伯 印度 東南亞 非洲 印尼
資料二:鄭和下西洋之路程 開拓南方貿易航線? 第一次(1405-1407):東南亞、印度洋 第二次(1405-1409):東南亞、印度洋 第三次(1409-1411):東南亞、印度洋、東非 第四次(1413-1415)::東南亞、印度洋、東非、中東 第五次(1417-1419)::東南亞、印度洋、東非、中東 第六次(1421-1422)::東南亞、印度洋、東非、中東 第七次(1430-1433)::東南亞、印度洋、東非、中東 掃蕩於東南水域的張士誠餘部? 圍搗中亞的帖木兒帝國? 追捕亡命雲南的惠帝?
資料三:鄭和下西洋之規模與技術 旗艦 鄭和艦隊 船數:62-200艘 人數:27,000人 噸位:2,500噸 麥哲倫艦隊 船數:5艘 人數:285人 噸位:410噸 旗艦
資料四:鄭和下西洋之事跡 鄭和艦隊(1400-1433) 自衛作戰 (俘虜行劫之錫蘭王) 聯絡西洋列各國國王 互派使節 維持海上治安 (擒海盜陳祖義) 保護西洋國家的秩序 (平定蘇門答臘內亂) 歐洲艦隊(1511-1919) 以武力佔領殖民地 (馬六甲、菲律賓、印度等) 掠奪資源和財富 海盜 強逼傳教 販賣人口 (超過一千萬人)
資料五:鄭和下西洋之事跡(商業活動) 大量工藝品 白銀 特產 珍禽異獸 少量奢侈品
分析一:尋找惠帝說 在時間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疑點一:1402年惠帝失蹤,但要在3年才出尋 疑點二:追尋了30多年 在位置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疑點三:在西洋追尋到惠帝的機會不大,更遑論東非 在規模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疑點四:大規模的追尋,只會打草驚蛇 在事跡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無明顯疑點
分析二:掃蕩張士誠餘部說 在時間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疑點一:張部在1368年出海,但要在30年後才掃蕩 疑點二:要掃蕩30多年嗎? 在位置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疑點三:張部在沿海,但鄭和常到印度和東非 在規模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疑點四:艦隊沒有配置大量軍備 在事跡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疑點五:討平陳祖義後,並沒有再大規模對付海賊
分析三:抗擊帖木兒帝國說 在時間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疑點一:帖木兒帝國在鄭和首次出發時分裂 疑點二:帖木兒帝國在鄭和第二次出發時議和 在位置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疑點三:在東南亞和東非是不能包圍帖木兒帝國 在規模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無明顯疑點 在事跡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疑點四:連鄭和二萬人艦隊也抵抗不了的西洋諸國,可以對抗帖木兒帝國嗎?
分析四:開拓市場說 在時間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疑點一:絲路早已斷絕,為何要在30多年後尋新路線 疑點二:明朝開國以來,一直實行海禁,人民根本不能開拓海外市場 疑點三:戰亂良久,明朝早期經濟困難,生產少,消費多,國內市場極大,根本無須對外尋求市場 在位置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無明顯疑點 在規模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在事跡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疑點四:鄭和艦隊所得者多為皇室奢侈品,銷售對象少 疑點五:鄭和艦隊賞賜多,換取珍寶少,效益不大
分析五:宣揚國威說 在時間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証據一:不斷遣鄭和下西洋 在位置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証據二:四出尋訪,遠達東非 在規模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証據三:規模為前所未見之大 在事跡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証據四:鄭和艦隊行徑主要為聯絡使臣及維持西洋治安 証據五:鄭和艦隊賞賜多,換取珍寶少
有說鄭和下西洋,目的在追尋建文帝之下落而非謀求代中西交通之往來。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作一評述。(1991) 前言 明代至開國起,洪武皇帝早已明令海禁,「片版不能下海」。誰料在40多年後,其子明成祖朱棣違背祖訓,令鄭和率當時全球最大規模的艦隊下西洋。明成祖為何突然改變祖政?根據《明史.鄭和傳》所指:「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如是者絕不會是為了謀求中西交通之往來。事實上,究竟明成祖是否為了惠帝,還是有其他原因?我們可以從這些資料的可信性中分析。
破論一:追尋建文帝 首先,「追尋建文帝」一說可信性不大。雖然在《明史.胡瀠傳》記載:「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1)但從時間上分析,靖難之變發生於1402年,何解成祖要在3年之後才遣鄭和追尋?(2)從地點上分析,如果建文出走,根據谷應泰在《明史紀事本末.建文遜國》的判斷,應該是在雲貴、江南及廣東一帶,但成祖不但沒有從陸路追尋,反而遣人在東南亞、甚至千里迢迢到孤身一人難以抵達的東非追尋,那豈不是緣木求魚?(3)從規模上分析,最難以置信的明成祖居然動用了全球最大規模的艦隊:一行二萬多人,艦隻二百多艘,去追捕一名逃犯,這豈不是打草驚蛇?(4)相反,如果艦隊是為了攻擊明惠帝在海外有的軍事實力,可是鄭和艦隊卻反而又甚少配置軍備。事實上,在明成祖中葉開始,其統治地位已經穩固,即使惠帝在生,亦難以動搖,更何況明惠帝亦生死未卜?從此可知,追尋建文帝一說,可信性並不大。
過渡段:轉變分析點 故此,「追尋惠帝下落」並不足以解釋鄭和最後數次下西洋的動機,所以可能只是藉口。然而,不是為了追尋惠帝下落,又是否為謀求中西交通之往來?歷來對一般亦有:「抗擊帖木兒帝國」、「開拓新市場」及「宣揚國威」等三個說法。
破論二:抗擊帖木兒帝國 軍事方面,史家徐玉虎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與西洋諸國建立一個軍事聯盟,對抗帖木兒的侵略,而建立交往來的說法亦不甚合理。(1)從鄭和下西洋的年份分析,1405年,鄭和首度下西洋,同時間帖木兒帝國正失去了其君主帖木兒,並陷於分裂和混亂狀態,其後在1407年,帖木兒帝國新君沙魯哈.沙魯哈更遣使入朝,與明朝改善關係;如是者又何需鄭和在1407年後繼續多次下西洋?(2)更要跑到與帖木兒帝國有千里之遙的東南亞和東非國家結成聯盟?(3)再者,若果要與明朝要各國聯盟,理應秘密進行,又何解要動用二百多艘船隻,浩浩蕩蕩的聯絡?(4)何況這些國家,人口少、軍力弱,連鄭和的二萬人部隊也敵不過,又怎能對抗帖木兒的鐵騎?所以,軍事聯盟一說,亦難以全面解釋鄭和下西洋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