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曾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 首先自我介紹 ; 個人聯合大學電機系 畢業,服完兩年兵役後, 75 年開始就 業 ; 四年內換了幾個工作, 79 年創立貿 特科技, 90 年、 91 年分別於大陸寧波 與昆山設立特一電子與柏特電子,經 歷 20 年的工作磨鍊,今天事業上算是 穩定、成熟 ! 承蒙曾老師看重,利用一.
Advertisements

中正國中 特教組長 粘玉芳 校內分機 : /02/21. 下列條件擇一: 一、身心障礙手冊 二、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證明.
2007 年 6 月 楚雄师范学院计科系 离 散 数 学 第三章 逻辑代数 ( 上 ) 命题演算.
如何科学认识风水 主讲嘉宾孙百川 揭开神秘的面纱 揭开神秘的面纱 破除迷信的枷锁 破除迷信的枷锁 还易经本来面目 还易经本来面目 学易用易不迷易 学易用易不迷易.
魏晉南北朝的胡漢融和概況. 北朝的漢胡融和 1) 北朝漢胡 融和的概 況 2) 北魏孝文 帝推行的 漢化措施 及影響 北邊民族徙居中原,由 來已久。自曹魏招用胡 兵始,沿邊胡族內徙日 繁。不少胡族君主更傾 心嚮慕漢族文化,大力 促成胡漢的融和。北魏 推行的漢化措施,影響 尤為深遠。
示範課 -- 作文立意. 重溫作文構思課  構思嘗試深化  多角度思考  宜先剖析題目, 運用聯想, 循序漸進擴大範圍, 然後歸納材料, 定訂主題  同學的作品, 反映部分能夠掌握, 主線清晰, 層 層深入, 舉例恰當  但有部分同學只有枝葉, 欠缺主線, 更無中心思 想, 反映立意不足.
幼教人員法律事件探討 ─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姚其壯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至第六條〉 第二章 幼稚園設立及其教保服務 〈第七條至第十四條〉 第三章 幼稚園組織與人員資格及權益 〈第十五條至第二十八條〉 第四章 幼稚權益保障 〈第二十九條至第三十三條〉 第五章 家長之權利與義務 〈第三十四條至第四十條〉
畫面中的兩個人要去參加金融業儲備幹部的面試 活動,你認為誰的面試穿著是正確的? V.S 動動腦 V.S 動動腦 慎重 讓人感到 尊重 輕便 讓人聯想 隨便 畫面中的兩個人要去參加金融業儲備幹部的面試 活動,你認為誰的面試穿著是正確的?
IT 服务与业务发展融合 王维航 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十分钟的悲剧.
高考心理辅导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林山  高考是什么?  真有那么 “ 苦大仇深 ” ?  为什么不能是 “ 快乐挑战 ” ?  高考(事) --- 认知(怎么个事 - 压力大小) --- 情绪反应(烦躁、焦虑、害怕 VS 自信、 从容、期盼) --- 行为表现(发挥正常.
蕭文生 中正大學法律系教授兼法學院院長.  壹、前言  貳、司法院釋字第六八四號解釋  參、大學生之受教權  肆、大學自治之範疇  伍、大學生之其他基本權利  陸、救濟管道之改善  柒、結語.
大陸學歷採認相關問題 楊景堯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學歷採認的定義與範圍 廣義的定義 — 承認學歷 狹義的定義 — 具備任職, 任教, 考試資格 範圍 — 高等教育為主 台灣人取得大陸學歷的採認 大陸人取得大陸學歷的採認 外國人取得大陸學歷的採認.
自然產與剖腹產比較 江幸達、江俊億、何奇軒 李奇軒 、 莊程勛 、 葉 姵 君 黃雅靖、劉品妤、羅彩瑄 坪內由里佳 1 第十組:
提昇餐廳供餐品質 及服務滿意度 標竿學習主題 標竿學習計劃排定進度 分析客戶對餐廳供餐滿意度偏低原因:
第八課 謝 天. 第八課 謝 天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陳之藩 謙卑感 恩,功 成不居 以「謝天」的傳統觀念 為中心,經由疑惑、思 索、領悟三個層次的敘 述,賦予新的意義 ★題目含義:表示對很多「人」的感謝。
模仿貓 記敘文 ( 童話 ) 作者: 海倫、波頓 課文朗讀課文朗讀、模仿大賽 作者 美國女畫家,她用藝術家的嚴 肅態度和精神,幫兒童讀繪畫 插圖,並得過許多次獎。她的 作品藝術價值高,有雨本成為 美國美術協會兒童讀物展覽的 入選作品。她常常自寫自畫, 文筆很不錯。
蔬菜大觀園 V.S 大家來種菜 蔬菜的外觀及分類  蔬菜是我們常吃的食物,蔬菜的外觀形狀不 同,有各種不同的顏色、形狀、氣味等,嚐 起來的味道也不相同。  蔬菜的營養價值不盡相同,可實用的部位也 不同,有的是根、有的是莖、有的是葉、有 的是花、有的是果實,還有的是種子。  依據蔬菜種類和食用部位的不同,可以將蔬.
中國歷史人物小檔案 鄭和 鄺敏欒. 目錄 目錄 P.1 鄭和下西洋之影響 P.11 P.1 鄭和下西洋之影響 P.11 引言 引言 P.2 時間線 P.12 P.2 時間線 P.12 鄭和生平 P.3鄭和生平 P.3 感想 P.13 感想 P.13 鄭和生平 P.4鄭和生平 P.4 資料來源 P.14.
社工之路的通行證 --- 社工師證照 考試心得分享 東吳大學社工系碩一 呂錦綸. 一、考前準備 閱讀主流老師的書籍、掌握各科概要。 閱讀主流老師的書籍、掌握各科概要。 重視概念性的知識,打好基礎是很重要低 ~ 重視概念性的知識,打好基礎是很重要低 ~ 是必備讀物 ! 是必備讀物 ! 勤作考古題,參考當年度碩士班考試及高.
20 簡易概率 (增潤) 學習範疇:數據處理 (D) 學習單位:6D-E1 簡易概率.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 九龙坡区法院一名张院长称,法院已组织6次调解,有时1天就有2次调解。3月28日下午,九龙坡区委书记郑洪还专门接待吴苹3小时。1日,在法院组织下,拆迁双方基本达成口头协议,今天下午,双方签字生效。按协议,吴苹选择了异地实物安置方案,开发商将其在沙坪坝开发的一处门面房,按同样面积交付吴苹,吴同意此方案.
第八課 馮諼客孟嘗君 謀職達人 來也.
心理学辅导.
鄭和. 鄭和 鄭和檔案 鄭和本姓馬,名和 。馬和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三,故取小名三保 。 鄭和是阿拉伯貴族出身,他是元朝咸陽王賽典赤的六世孫 。 鄭和在燕王府期間,因為學習刻苦、聰明伶俐、才智過人、勤勞謹慎,取得了燕王的信任,被朱棣選在身邊作為貼身侍衛。此時的鄭和本身所具有的優秀光榮傳統和領袖才能開始逐漸顯露。
中外交通 《鄭和下西洋》 設計:黃連鳳老師 鄭 和 樂善堂梁植偉紀念中學 中六級中國歷史科 中外交通 《鄭和下西洋》 設計:黃連鳳老師.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2017/3/12 儿童常见病防治 XX XX XX 公司名称 第一季度工作报告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蔬菜大觀園V.S大家來種菜 高雄市楠梓區翠屏國中小教師 林珮如
“腸”保安康 現代人的腸胃保健.
編輯 : 趙卓盈(5B) 王曉彤(5B) 陳蘊思(5B) 羅 琳(5B) 吳 渝(5B)
那一段「詩聲戀」的日子 孟令今老師.
獨立國家國協 1.地形 2.氣候 3.產業.
綜合活動領域 教學分享.
國小學童財金生活教育 主講人: 秘書長陳琬惠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
诚信人生 ---高二(2)班主题班会.
兩岸融合教育之議題: 以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為例
航向未來 飛揚國際 —關於華航與長榮的財務報表 指導老師: 組員:張甄芸 4A 鄭雅華 4A070079
世界史.
面对苦难 (约翰福音15:18-16:4) 2/22/15 我们不属世界,神从这世界中拣选了我们,却没有为我们另设一处“世外桃源”,乃是让我们住在地上,以他的信实为粮,以他的生命为光。既然在这被罪玷污的世界中,就会有苦难仇恨,然而它们不能打倒我们,因为它们 无目的 无缘故 无胜算 在世上我们虽有苦难,也可以放心,因为耶稣已经胜了世界。
「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 的發展與理念
《少年小樹之歌》簡介: 凡是讀過這本書的人 一定永遠忘不了他們是在何年何月何地 還有為什麼買下它的 小樹的讀者們將永遠記得
鄭和下西洋與中國傳統對外關係模式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陳尚勝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办理流程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创新教材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第四讲 组织结构与人员配置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芮明杰教授
拉萨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平均海拔3658米,年日照3000多小时,素有“日光城”、“太阳城”的美誉。年最高气温29℃,最低气温零下16
揭秘 庄家 股市中的 为什么你的股票一买就跌,一卖就涨? 为什么出了利好,股价反而下跌? 为什么有的股票一直涨停?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创新教材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世界的結合-傳統科學技術的時代 鄰近區域互動:1.人力 2.獸力 中國輸出商品:1.絲綢 2.瓷器 3.茶葉等 中國商人以陸運方式
新疆自治区“十二五”科技发展 规划编制工作
乳猪断奶后拉稀,掉膘与教槽料.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啟示錄 人 子 七 教 會 寶 座 七 印 七 號 龍 與 獸 七 碗 巴 比 倫 千 禧 年 前 後 新 耶 路 撒 冷 第9章(第5號)
如何進行限制性招標採購案.
明代的版圖.
議程大綱. 議程大綱 微軟在雲端服務已經耕耘超過15年 Windows Live – 雲端應用的最佳典範.
資訊科技挑戰獎勵計劃 樂善堂梁銶琚學校 6B(5)鄭凱霖
明成祖 - 靖難之變 成因: 惠帝削藩 太祖分封藩王後遺症 經過: 惠帝聽從臣黃子澄等建議削藩 燕王棣以“清君側 靖國難“攻入應天府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研習題目 蘇門答臘西南地震.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17 無母數統計檢定  學習目的.
教育部顧問室海洋教育先導型計畫 補助計畫課程 課程名稱:跟著鄭和下西洋
98年度兒童課後照顧學程 修課名單確認暨課程說明會 2009/09/15(二) 08:40~09:20.
第一章 十九世紀的民族主義.
99學年度第1學期夥伴學習教師專業成長研習— 家政科「第五期家政教材資源研發推廣研習」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1.
推動搖籃的手─製作部門 ﹝西子劇坊﹞ 蔡如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鄭和下西洋?

與鄭和有關之高考題目 1.試言明代鄭和下西洋之動機及經過,並述宣德後終止下西洋之原因。(89) 2.試述明代鄭和下西洋之背景,並述宣德後終止西洋之原因。(98) 3.有這鄭和下西洋,目的在追尋建文帝之下落而非謀求代中西交通之往來。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作一評述。(91) 4.試言鄭和下西洋之經過,並述其對明初中西交通之影響。(92) 5.試述鄭和下西洋之原因、經過及影響。 6.有謂鄭和下西洋主要目的在於促進明室與東南亞諸國之貿易,此說當否? (01) 7.下列三人,任擇其二,述其生平事蹟與影響:鄭和 (95)(99)(00)

背景vs動機 背景: 動機: 客觀協助鄭和下西洋之原因: 技術問題 資金問題 人才問題 朝廷的主觀動機: 下西洋之目的 下西洋為了甚麼? 下西洋的動機 動機: 朝廷的主觀動機: 下西洋之目的 下西洋為了甚麼? 下西洋的動機

何謂西洋 範圍:印度洋 包括東南亞、南中國海、印度、中東南部、東非 宗教:回教、佛教 印度洋 明

客觀因素1:鄭和的生平 鄭和:又稱三保太監,本姓馬 個人條件: 回教背景-世代回教徒 海洋知識-其父曾到麥加 知兵習戰 客觀條件: 成祖寵信-協助靖難之變

客觀條件二:技術因素 造船業 航海技術 航海人才 船身:九帆 長:138m 闊:56m 排水量:15,000噸 載重:7,000噸

靖難之變事發年份:1402年 懷疑惠帝出沒位置:長江南 提出者:明史 說法一: 尋找惠帝說 【清】 《明史.鄭和傳》: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 【清】 《明史.胡瀠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 【清】 《明史紀事本末.建文遜國》:中懷疑之建文帝蹤跡 靖難之變事發年份:1402年 懷疑惠帝出沒位置:長江南 提出者:明史

張氏餘部逃亡年份: 1363年後 張氏餘部出沒地點: 黃海、南中國海 提出者: 【明】朱國禎 說法二:掃蕩張士誠餘部說 【清】 《皇明大政記》:太倉原有張氏所存海船,兵亦不少,既與海相習,便與海寇相通,倭亦乘之內犯,因盡確之出洋,洋中諸國,與西域相望,陳誠、李達等從陸,鄭和等從海。 史實:1405-1407年,鄭和擒海賊陳祖義 張氏餘部逃亡年份: 1363年後 張氏餘部出沒地點: 黃海、南中國海 提出者: 【明】朱國禎

帖木兒崛起年份: 1336-1405 包圍網範圍: 印度至紅海 提出者: 徐玉虎 說法三:抗擊帖木兒帝國說 史實:帖木兒帝國是前蒙古大帝國的餘部,帖木兒在1405年領兵數十萬,打算東侵明朝。 帖木兒帝國 韃靼 青藏高原 帖木兒崛起年份: 1336-1405 包圍網範圍: 印度至紅海 提出者: 徐玉虎

絲路受阻年份: 1368年起 新航路範圍: 南洋至非洲 提出者: 徐玉虎 說法四:開拓市場說 【明】嚴從簡《殊域周諮錄》:自永樂改元,遣使四出,招諭海番,貢嶽迭至,奇貨重寶,前代所希,充滿國庫,貧民承令博買,或多致官,而國用亦漸羨裕矣。 史實:蒙古餘部阻塞原有之陸路商路-絲綢之路。 帖木兒帝國 韃靼 青藏高原 絲路 絲路受阻年份: 1368年起 新航路範圍: 南洋至非洲 提出者: 徐玉虎

成祖在位年份:1402-1424年 朝貢地區:南洋至非洲 提出者:《明史》 說法五:宣揚國威說 【清】《明史》:成祖…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强 。 【明】成祖諭召:朕奉天命君主天下…施恩報德…今遣鄭和敕普諭朕意,爾等祇順天道,恪守朕言…若有攄誠來朝,咸錫皆賞。 史實:鄭和行徑以招攬及懷柔為主。 成祖在位年份:1402-1424年 朝貢地區:南洋至非洲 提出者:《明史》

印度洋 明 鄭和下西洋的經過 伊朗 阿拉伯 印度 東南亞 非洲 印尼

資料一:鄭和下西洋之時間和經過 時間 活動 備注 1363 明太祖破張士誠 張士誠餘部逃亡出海 1368 明太祖逐蒙古出長城 絲路斷絕 1400年起 明太祖「片板不能下海」 1402年 靖難之變 傳說建文帝逃亡雲貴 1405-1407 1st:擒海賊陳祖義 帖木兒於1405年死 帝國瓦解 1407-1409 2nd:與各國國王交換禮物 帖木兒帝國遣使議和 1409-1411 3rd:俘欲行劫之錫蘭國王 1413-1415 4th:平定蘇門答臘內亂 領西洋使臣到明 明成祖下令免外商之稅 1417-1419 5th:護送西洋使臣回國 1421-1422 6th:護送西洋使臣回國 1424 仁宗再次嚴禁出海 1424年,明成祖駕崩 1430-1433 7th:到舊港設外交官員 明宣宗命鄭和出航

印度洋 明 帖木兒帝國 韃靼 青藏高原 資料二:鄭和下西洋之路程 伊朗 阿拉伯 印度 東南亞 非洲 印尼

資料二:鄭和下西洋之路程 開拓南方貿易航線? 第一次(1405-1407):東南亞、印度洋 第二次(1405-1409):東南亞、印度洋 第三次(1409-1411):東南亞、印度洋、東非 第四次(1413-1415)::東南亞、印度洋、東非、中東 第五次(1417-1419)::東南亞、印度洋、東非、中東 第六次(1421-1422)::東南亞、印度洋、東非、中東 第七次(1430-1433)::東南亞、印度洋、東非、中東 掃蕩於東南水域的張士誠餘部? 圍搗中亞的帖木兒帝國? 追捕亡命雲南的惠帝?

資料三:鄭和下西洋之規模與技術 旗艦 鄭和艦隊 船數:62-200艘 人數:27,000人 噸位:2,500噸 麥哲倫艦隊 船數:5艘 人數:285人 噸位:410噸 旗艦

資料四:鄭和下西洋之事跡 鄭和艦隊(1400-1433) 自衛作戰 (俘虜行劫之錫蘭王) 聯絡西洋列各國國王 互派使節 維持海上治安 (擒海盜陳祖義) 保護西洋國家的秩序 (平定蘇門答臘內亂) 歐洲艦隊(1511-1919) 以武力佔領殖民地 (馬六甲、菲律賓、印度等) 掠奪資源和財富 海盜 強逼傳教 販賣人口 (超過一千萬人)

資料五:鄭和下西洋之事跡(商業活動) 大量工藝品 白銀 特產 珍禽異獸 少量奢侈品

分析一:尋找惠帝說 在時間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疑點一:1402年惠帝失蹤,但要在3年才出尋 疑點二:追尋了30多年 在位置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疑點三:在西洋追尋到惠帝的機會不大,更遑論東非 在規模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疑點四:大規模的追尋,只會打草驚蛇 在事跡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無明顯疑點

分析二:掃蕩張士誠餘部說 在時間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疑點一:張部在1368年出海,但要在30年後才掃蕩 疑點二:要掃蕩30多年嗎? 在位置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疑點三:張部在沿海,但鄭和常到印度和東非 在規模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疑點四:艦隊沒有配置大量軍備 在事跡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疑點五:討平陳祖義後,並沒有再大規模對付海賊

分析三:抗擊帖木兒帝國說 在時間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疑點一:帖木兒帝國在鄭和首次出發時分裂 疑點二:帖木兒帝國在鄭和第二次出發時議和 在位置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疑點三:在東南亞和東非是不能包圍帖木兒帝國 在規模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無明顯疑點 在事跡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疑點四:連鄭和二萬人艦隊也抵抗不了的西洋諸國,可以對抗帖木兒帝國嗎?

分析四:開拓市場說 在時間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疑點一:絲路早已斷絕,為何要在30多年後尋新路線 疑點二:明朝開國以來,一直實行海禁,人民根本不能開拓海外市場 疑點三:戰亂良久,明朝早期經濟困難,生產少,消費多,國內市場極大,根本無須對外尋求市場 在位置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無明顯疑點 在規模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在事跡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疑點四:鄭和艦隊所得者多為皇室奢侈品,銷售對象少 疑點五:鄭和艦隊賞賜多,換取珍寶少,效益不大

分析五:宣揚國威說 在時間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証據一:不斷遣鄭和下西洋 在位置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証據二:四出尋訪,遠達東非 在規模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証據三:規模為前所未見之大 在事跡方面,這些証據可信嗎? 証據四:鄭和艦隊行徑主要為聯絡使臣及維持西洋治安 証據五:鄭和艦隊賞賜多,換取珍寶少

有說鄭和下西洋,目的在追尋建文帝之下落而非謀求代中西交通之往來。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作一評述。(1991) 前言 明代至開國起,洪武皇帝早已明令海禁,「片版不能下海」。誰料在40多年後,其子明成祖朱棣違背祖訓,令鄭和率當時全球最大規模的艦隊下西洋。明成祖為何突然改變祖政?根據《明史.鄭和傳》所指:「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如是者絕不會是為了謀求中西交通之往來。事實上,究竟明成祖是否為了惠帝,還是有其他原因?我們可以從這些資料的可信性中分析。

破論一:追尋建文帝 首先,「追尋建文帝」一說可信性不大。雖然在《明史.胡瀠傳》記載:「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1)但從時間上分析,靖難之變發生於1402年,何解成祖要在3年之後才遣鄭和追尋?(2)從地點上分析,如果建文出走,根據谷應泰在《明史紀事本末.建文遜國》的判斷,應該是在雲貴、江南及廣東一帶,但成祖不但沒有從陸路追尋,反而遣人在東南亞、甚至千里迢迢到孤身一人難以抵達的東非追尋,那豈不是緣木求魚?(3)從規模上分析,最難以置信的明成祖居然動用了全球最大規模的艦隊:一行二萬多人,艦隻二百多艘,去追捕一名逃犯,這豈不是打草驚蛇?(4)相反,如果艦隊是為了攻擊明惠帝在海外有的軍事實力,可是鄭和艦隊卻反而又甚少配置軍備。事實上,在明成祖中葉開始,其統治地位已經穩固,即使惠帝在生,亦難以動搖,更何況明惠帝亦生死未卜?從此可知,追尋建文帝一說,可信性並不大。

過渡段:轉變分析點 故此,「追尋惠帝下落」並不足以解釋鄭和最後數次下西洋的動機,所以可能只是藉口。然而,不是為了追尋惠帝下落,又是否為謀求中西交通之往來?歷來對一般亦有:「抗擊帖木兒帝國」、「開拓新市場」及「宣揚國威」等三個說法。

破論二:抗擊帖木兒帝國 軍事方面,史家徐玉虎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與西洋諸國建立一個軍事聯盟,對抗帖木兒的侵略,而建立交往來的說法亦不甚合理。(1)從鄭和下西洋的年份分析,1405年,鄭和首度下西洋,同時間帖木兒帝國正失去了其君主帖木兒,並陷於分裂和混亂狀態,其後在1407年,帖木兒帝國新君沙魯哈.沙魯哈更遣使入朝,與明朝改善關係;如是者又何需鄭和在1407年後繼續多次下西洋?(2)更要跑到與帖木兒帝國有千里之遙的東南亞和東非國家結成聯盟?(3)再者,若果要與明朝要各國聯盟,理應秘密進行,又何解要動用二百多艘船隻,浩浩蕩蕩的聯絡?(4)何況這些國家,人口少、軍力弱,連鄭和的二萬人部隊也敵不過,又怎能對抗帖木兒的鐵騎?所以,軍事聯盟一說,亦難以全面解釋鄭和下西洋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