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结构设计与制图
第一部分:结构设计教学要求 理论教学 女装的设计,在轮廓、色彩、面料、装饰上的配合变化比男装要更加丰富多彩。女装设计的原则是:必须考虑女性在体形线条上比较柔和和富有变化、性格较温和娴静,具有爱装饰打扮的天性。女装结构设计,是以衣身的前后片、衣领、衣袖等组成。所谓款式的变化,无非是衣片、附件的造型创新与变化。因为女上衣前后衣片的结构设计是整件女装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习和熟悉女装上衣前后片的结构变化规律,了解衣片平面结构与立体的构成原理,是服装结构设计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二 实习教学 1.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的服装设计知识与结构设计的变化规律,联系起来综合应用。 二 实习教学 1.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的服装设计知识与结构设计的变化规律,联系起来综合应用。 2.在教学中采用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形式,根据服装结构设计的特点,结合服装材料做综合的练习。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对美的鉴赏能力、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使之创新思维贯穿理论到设计实践。 3. 掌握衣身、衣领、女袖的结构设计与制图,能运用原型法做衣身的内部分割的变化和各种的衣身结构设计的练习。
三、课题实践 1.通过课题实践,树立对服装款式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的整体观念。来进一步丰富服装结构设计的表现手段 2.根据实际需要和服装流行趋势,并能利用纸样设计方法,对服装各个部位分解、展开图进行处理,使之更加符合人体结构。 3.熟悉和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细部结构构成知识。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制图教学 第一章《衣身结构设计》 第二章《衣领结构设计》 第一节女衣身原型与结构分析 第二节省缝转移原理与方法 理论教学 第一章《衣身结构设计》 第一节女衣身原型与结构分析 第二节省缝转移原理与方法 第三节省缝转移应用 第二章《衣领结构设计》 第一节无领结构设计 第二节关闭领结构设计 第三节驳领结构设计
续上 第三章《衣袖结构设计》 第四章《女装上衣整体结构设计》 第一节女袖原型及结构分析 第二节女袖原型的结构变化 第三节衣袖款式实例 第一节服装效果图的审视 第二节服装部位的吻合 第三节服装部位的组合 第四节服装款式实例
第一章:衣身结构设计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二、课程内容 阐述在上身结构设计中它与人体外形结构有着直接的关系,目的是使服装最大地满足人体外形的需要,符合人体活动规律。 教学要求: 1、对衣身基本板型的了解并掌握能初步应用 2、了解款式结构的剖析,前后衣片结构形式的分类 3、掌握前后衣片的省道变化规律、及其方法 4、掌握并能应用分割线。 二、课程内容 概说: 衣身结构指人体腰围线以上部分。按性别年龄可分男装原型、女装原型、少女原型、童装原型。按结构可分为合体原型、宽松原型。日本原型比较接近我国人体体型。日本原型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文化式原型得到推广,这里主要介绍文化原型。
第一节女衣身原型与结构分析 人体比例与服装的关系
女衣身原型结构的基本板型 制图规格:衣身原型是以胸围、背长为主要依据,取M号规格 号型160/82、B=82cm、背长=38cm、 (二)制图方法步骤; (图3) 1.作基础框架图: 长边是B/2+5(46cm),短边是背长38cm。 胸围线:从上平线量取B/6+7cm(20.7cm)、前平宽B/6+3cm(16.7cm)、后平宽B/6+4.5cm(18.2cm)。
女衣身原型结构的基本板型 2.后衣身轮廓线: 后领口宽B/20+2.9cm(7cm)、 后领口曲按比例线画顺。 后肩斜线:由后领口深2.33画落肩线.2.33cm定数。在落肩线平量出定数2cm。再画顺小肩线、它包括肩背省1.5cm。 后袖窿曲线按比例画顺、后对位线按中点1/2下2.5cm定位。 3.前衣身轮廓线: 前领口宽有后领口宽7—0.2=6.8cm或7+0.2cm=7.2cm。 前领口深有后领口宽7+1=8cm、定数下0.5cm按比例画顺。 前肩斜线有后小肩减1.8cm为前肩宽。 前袖窿曲线按比例画顺、前对位线按中点1/2下2.5cm定位。 4.胸高点PB按前平线1/2向袖窿移1cm下4cm定点。侧缝摆出2cm画顺。
基本型各部位名称
基本型结构制图
二、女衣身原型结构分析 (一)胸围放松量: 1.原型胸围10cm的定数放松量,它是满足人体呼吸和基本活动。 - 2.在对原型款式作具体变化时,要作加和减的胸围尺寸来调整。 (二)前平、后平、袖窿宽: 1.原型中的前平宽B/6+3cm、后平宽B/6+4.5cm、袖窿宽B/6-2.5cm、这种比例分配符合人体的部位比例。 2.前平宽与人体实际尺寸基本一致、后平宽与人体实际尺寸宽多0.6cm、袖窿宽与人体厚度相适应、圆胖体的人要增加袖窿尺寸、扁平体的人则要减少袖窿宽尺寸,将这些部位增加或减少尺寸要移到胸、背宽部位。 (三)领口:原型前后领口的结构造型符合颈根部斜截(jie)面前底后高、前窄后宽的扁圆形态。 服装领型千变万化,其领口宽与领口深尺寸不尽相同。原型领口线基本与人体颈围线吻合,是设计服装款式领口的基础。 一般普通翻领、驳领加宽1cm、后领变化很小、前领变化幅度较大,应根据领型特征来确定。修正领口线。
二、女衣身原型结构分析 (四)肩部:原型肩斜度是以净体尺寸的比例来确定的,后肩斜度约为21.度,前斜肩约为19度,符合人体体型的需要,肩部的变化主要在肩端点的变化。 肩端点升膏变化:正常体型前、后肩斜度为15:6、15:5。原形肩端点仅有0.5cm左右的空隙量,主要是满足肩头的舒适性而设置的。当加入垫肩时。则要考虑其厚度大小,用h表示厚度。H值越大,肩高点的升高量越大,一般前肩升1/3h,后肩升2/3h。 肩端点内收外展变化:由于肩部造型变化,会引其肩端点内收外展的变化。特别是文化式原型前后肩宽不同特点,需要调整该部位尺寸。一般先确定前小肩的宽度,再根据后小肩的吃势或省量来确定后小肩的宽度。 袖窿深线:它处于腋窝横线的下方2.5---3cm,因为原型袖窿深线的公式是B/6+7cm符合人体机能的需要。注意当款式设计需要将胸围尺寸二次缩放时,袖窿深也要有所增减,这样比例协调。 前后腰节长:将前后腰围线放置于同一水平上。M号原型的前腰节比后腰节长0.6cm。对于驼背体型后腰节长需加大1---1.5cm,后身原型离前身原型腰围线上移1---2cm。对于平胸体型前腰节长度缩短,将前腰节线减1—1.5cm。 胸高量:原型前片包含了合体服装的胸高量它以前下垂形式表达,其大小按前领宽的1/2,在3---4cm之间,可根据不同体型和款式要求来增减。于由于胸高量特有的表现形式,使前身腰节线不是一条直线。但人体穿着服装后,使服装的腰节线保持与平行状态,这也是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化。
原形结构分析
第二节 省缝转移原理与方法 女性体型的外轮廓呈现着自然优美的曲线,在服装的造型中如何准确地表现它,是女装结构设计中重要的内容之一。衣身原型用胸省、腰省、肩省来解决女体的胸凸与背凸问题。
一、胸省的转移变化 常用的胸省位置 以胸点为圆心,可分别向衣片边缘引射线,射线交到哪个部位,就叫哪个部位的省。常用的有:1.领省、2.肩省、3.袖窿省、4.腋下省、5.胁省、6.腰省、7.斜腰省、8.前中心省。 省缝构成原则 省道即可以是直线形,也可以是弧线形或曲线形等 这些省道无论在哪个位置,都须使省尖指向BP点,或偏后1—1.5cm。
一、胸省的转移变化 胸省转移原理是指导服装中各种省缝变化及其应用的基础理论。 在服装结构上,观察人体凸出的位置,如:胸凸、肩胛凸、肘凸、臂凸、腹凸等。 为了使成形后的胸凸自然,省尖不要直到BP点,应距BP点3---5cm 。 胸省转移原理 胸省转移原理是指导服装中各种省缝变化及其应用的基础理论。 当原省与新省的边长相等时,原省与新省的开口(省大)量相等,省缝夹角大小不变。 省缝转移时,省端距BP点越远,省开口量越大,反之越小。
基本型各个部位的名称
胸省转移方法 主要有三种:转动法、剪叠法、调整法。 转动方法: (1)在原型肩部任意选择一点,并与BP连接直线为新省边。 (2)以BP为圆心,逆时针转动原型,使A点移动到腰围线A/点,同时a点移到a/点。连接a/与BP点为心省。 以a点为界复制出原型的前半部分,再以a/点为界复制出原型的后半部分。 应用上述方法可以做出袖窿省、领省、侧缝省等多种省缝的转移。 剪叠方法:(以袖窿为例)在纸样上袖窿处任选一点a并与BP点连线,剪开此直线,同时折叠腰省,使腰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调整方法:调整方法适用于侧缝省的款式。由于胸高量的存在前后衣身侧缝长度存在一个差数,这个差数作为侧缝省省量,使前后侧缝等长。
胸省的转移方法1
胸省的转移方法2
胸省的转移方法3
胸省的转移方法4
二、肩背省的转移变化 肩背省的转移变化主要以后背肩胛骨凸点为圆心,向四面八方引射线,可以是直线或曲线。通常采用有肩背省、后领省、肩部育克式省等形式。一般肩背省大1.5cm省长8cm,肩领距离为4cm。肩背省的变化可以用转动方法和剪叠方法。
第三节 省缝转移应用 一、胸省分解设计: (一)胸省分解是指将胸省量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省。 第三节 省缝转移应用 一、胸省分解设计: (一)胸省分解是指将胸省量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省。 胸省分解转移法:以胸省分解为撇胸与腋下省为例。以BP点为圆心,逆时针转动原型,使前领点向后移动1—1.5cm,这是正常体型的撇胸量。这时原型A移到A/点。 继续转动原型,使前一次转动的原型A/转到A//,WL延长线上
二胸省分解剪叠法: 以腋下省分解为两腰省为例。 在腋下省的原型纸样上画出腰省B、C,分别与BP和腋下省一边连线,B、C点相距2.5cm。 剪开新省边,并将腋下省A与A/点合并,两个新省B、C自然分开,省尖需缩短。
二、连省成缝设计: 连省成缝是指把两个省缝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分割线,也称公主线。它是结构服装造型变化的重要手段。断开线既是结构线又是装饰线。前片、后片。 在袖窿处:在袖窿处任取一点A,与BP点连接,按住BP点移动原型,使A移动到A/点。 在腰部收省,下摆放出。将腰部省与袖窿省相连接,形成一条曲线。一般离BP点偏后方,画顺分割线。
褶与省的关系
三、省缝与褶组合设计: 省缝与褶组合设计是指在省缝一条边上蚀加皱褶(碎褶、褶裥),不仅解决了胸部凸起的用量,还使服装外观改变了省缝的表现形式。 胁下皱褶: 先做出有胁省的纸样,在侧缝上任选一点c,与BP点连接曲线,剪开此线的同时,使腰省线重合。 在胁省上面的边设计皱褶剪开线,数量与位置可自行设计。 按箭头方向剪开,剪到头而不要断开。然后使各线展放,长度自定。 缝份处理,在缝合时省尖应离BP点3cm左右。 肩部皱褶: 在原型样板上的肩部设计一条分割线,在分割线上任选一点P,与BP点连接,并剪开此线。 利用转动法做出有肩省的图形,肩省量不以省缝的形式收进去,而是以皱褶形式即缩缝体现出来。 在增加褶量时,可利用剪开线放出所需要的量。 总之,省道应用设计范围不仅如此,要充分理解省道的变化原理及变化技巧,再结合各种形式的分割线及皱褶的设计,并勤于实践,可迅速提高服装结构设计的能力和水平。
褶的变化
第二章:衣领结构设计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讲述领口与领型的变化与处理,因为它是处在视觉中心,最醒目的位置上,不仅衬托着人的脖颈与脸型,而且以其特有的装饰效果,表现出人的个性与风貌。 教学要求: 1、了解衣领种类及其造型结构 2、懂得领口与脖颈的关系,掌握基本领窝的设计方法 3、掌握拨领的结构变化规律和立领、翻领的配制方法 4、设计衣领
课程内容 衣领在一件服装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占据最醒目的位置,是人们的视觉中心。衣领造型的成功设计,对表现现代服装造型设计的艺术风格起到重要的作用。服装的衣领款式很多,根据衣领的特征分为无领、有领两大类,其中有领类还可分为关闭领和驳领。
第一节 无领结构设计 无领构成:无领是指领口处无衣领的领型,是以领口线的变化为设计重点。因此具有简洁、随意、流畅的风格特征。 第一节 无领结构设计 无领构成:无领是指领口处无衣领的领型,是以领口线的变化为设计重点。因此具有简洁、随意、流畅的风格特征。 衣身原型的领口为无领的基本领口,各种无领都应在原型领口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变化。在进行无领设计时,还要考虑领型和脸型、领型和体型、领型和服装风格等相互之间的审美要求。 二、无领结构制图 有圆领口、V型领口、方形领口、一字形领口的款式图: 其制图要点: 各种领型都以原型领口为制图基础。 在追加领宽时要保证前后领宽相当,前、后领宽相等。 前领深变化较大,下可以移至胸围线、上可提高到颈窝点以上,后领口深变化范围相对较小。 确定好新的肩领点、前后领点后、要重新绘制领口线。
领子与脖子的关系
无领的结构设计 无领的合体设计 无领服装多是春秋和夏季穿的款式,为确保服装的整体感,套头型无领服装一般在领口周围不设省、而是采取调节前后领宽尺寸的办法,使领口达到合体设计的效果。 后领宽要大于前领宽。 一般情况下,后领宽比前领宽大0.5cm。 当领宽加大到一定程度时,领深应作相应的调整。在领口的结构设计中,领宽尺寸决定领宽点的位置。领宽点是服装的视觉点,(着力点)在调节领口的合体度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它决定了服装的整体平衡。 在套头无领领口的长度不能小于人的头围长度,一般人体头围在60cm左右。 开襟式无领前衣片在裁剪时,要在胸高点以上的前中心门襟止口处撇胸1.5cm。然后在进行领口结构设计。
领子造型分类
第二节 关闭领结构设计 关闭领是有领类结构中实用性很强的领型。有立领、翻领、立翻领等。 立领的结构设计 第二节 关闭领结构设计 关闭领是有领类结构中实用性很强的领型。有立领、翻领、立翻领等。 立领的结构设计 立领是条状的领片直立于衣身领口处,并围绕人体颈部的一类领型。因此,衣领规格的合理确定、衣领与领口、衣领与人体颈部的配合关系是立领结构设计技术关键。例如:根据服装款式的风格不同,衣领的规格一般在净体尺寸的基础上加放2—5cm。再根据衣领的宽窄不同,前领口深应较原型的领口深加大1---2cm。 立领的基本结构似长方形,其长度为1/2领长,宽度再5cm左右。由于人体颈部前底后高,一般领前部若窄一些,并有一定的翘势,领角处可以方形,也可以圆形等。
二、立领的结构变化 竖直式立领:一般领宽(高)为2.5---4cm。是学生装采用的一种领型。由于人体呈上细下粗。竖直式立领的领上口与颈部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内倾式立领:一般领宽(高)为2.5---6cm。是旗袍、女式礼服、中式服装常用的一种领型。 外倾式立领:一般领宽(高)为7cm以上。是晚装、表演装等用的一种领型。此宽式,可再底座连翻领式。 连身立领:是衣身与衣领连再一起的领型。它的制图方法是首先确定好立领的高度,然后再前后领点、肩领点加出其高度,其中前后领点有一定的倾斜度。然后再利用剪叠方法将后衣片的肩背省、前衣片的腋下省转移至前后领省,并将领省做出菱形,省缝的最宽处设置再领口线上
三、翻领的结构设计 翻领是由贴近人体颈部的领座与翻折在外的翻领两部分组成。其种类变化多样。是用途最广泛的一种领型。 连翻领的构成 连翻领是由相连的翻领与领座两部分组成,它有宽翻领、窄翻领、高领座、底领座之分。连翻领的基本结构是以长方形为基础的,长度一般是总长的二分之一,高(宽)度是翻领高(宽)和领座高(宽)之和,领后部有翘势,以保证领外口线的长度变化,领角的倾斜度可自行设计变化,方、尖、圆、弧等。
三连翻领的结构分析; 翻领宽(高)与领座宽(高):连翻领的全部宽(高)一般为7---15cm,其中领座宽(高)为2---5cm,翻领宽(高)4---10cm。 领后翘势与领外口线的长度:当翻领宽比领座宽大1cm、领后翘势为1.5cm时领外口线的弧长比领下口线的长度大1cm。 领下口线造型与衣身领口:在连翻领的结构中还存在着穿着后衣领的领口上呈V和U型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决定于衣领配制时领下口线的造型与衣身领口线的吻合关系。领下口线与衣身领口呈凹凸互补吻合的状态是V型,领下口线呈弧线形与领口线不吻合且出现空隙为U型
连翻领的原型配制 :在连翻领的结构设计中,当领座宽在2cm以下时其翻领部分即呈现披袒在肩部的状态,因此这类领又称袒领,平领或披肩领。 依据原型的领口线绘制衣领的下口线。再根据具体款式画出衣领的外部轮廓线。 在原型配领结构设计中,前后衣身的肩端部重叠量的多少是控制领下口弯曲程度、领外口长度、领座高底的关键。肩端部重叠越大,领下口弯曲度越小。
装脚翻领的结构设计 装脚翻领的构成:装脚翻领是领座和翻领分开的领型。装脚翻领采用分割工艺,将一片领分割成两部分,从而结构上达到领上口贴近颈部的效果。这类领型主要有:男衬衫、中山装、职业装等服装造型中。 装脚翻领中领座部分的结构与立领的结构基本相同,由于领座下口要缝至止口线处,故其长短要加出到叠门的宽度,翻领部分与连翻领的结构又大小相同。 装脚翻领的结构分析 翻领宽与领座宽的关系:在装脚翻领的结构中,翻领宽与领座宽的关系和连翻领结构中的两者过程相同,翻领宽至少要大于领座宽0.7---1cm,目的是翻领盖住领座和衣身的装领线,外径大于内径。 翻领与领座的长度关系:一般翻领上口线比领座上口线长0.2cm左右,这是为两者在配合时翻领环绕领座所设置的余量,当两者缝合时要将余量放在肩领点处座吃势。 翻领与领座的翘势:翻领部分要有一定的翘势,但翘势与领座翘势相反,只有相反才能起到合体的作用。
第三节 驳领结构设计 驳领属开门领最典型的代表,它在众多领型中最有富于变化,且用途最广泛,但其结构也是最为复杂,领型结构具有综合特点,是学习的重点。 驳领的构成与制图:驳领是翻领与领座相连的衣领,它和衣身驳头共同组成驳领领型。 确定领口与驳头:将衣身原型转动出撇胸后再进行领口与驳头的制图:先做出驳口线,肩领点A沿肩线延长2.3cm为驳口基点B(AB两点的距离为领座宽的0.8倍)在止口线上高于腰节5cm左右确定驳口止点C,BC两点连线为驳口线,领口、串口及驳头宽的结构。 确定翻领松度:过A点向上作BC的平行线,其长度为衣领的宽度7cm,并设为D点,由D点左量2cm作垂线段得D/点,连接AD/并延长到E点,使AE为后领弧长,过E点作AE的垂线EN其线段长为衣领宽度,领角宽3.5cm左右,距驳头顶点4---5cm或根据流行而定。 绘制轮廓线:连接各主要结构点,作出领上口翻折线。注意后领宽两端的直角处理。
驳领结构设计原理
二、驳领的结构分析 领口的设计: 领口宽:利用衣身原型转动法在前中心设置出撇胸后,根据服装款式的要求,可以沿肩线将前后领点向外扩展0.5—1.5cm。驳领的领口结构更强调穿着的实用性和舒适性,在我国传统的驳领服装结构设计中,多采用前胸宽的1/2设定领口宽。 领口深与串口线:普通西装的领口深按照衣身原型的领口进行结构设计即可。在驳领服装结构中,领口深可以根据款式的要求,以原型领口深为基础作上下调整变化。 串口线是驳领服装衣身领口前端的直线,是反映领型风格的重要线条。串口线位置的确定不仅决定于领深和领口线的造型形态,而且还决定于驳头的造型形态。
驳头的结构设计: 驳头是由驳口线、驳头宽、驳头外形的造型三要素构成的。 驳口线的结构设计:驳口线是连接驳口基点与驳口止点的直线,是驳头翻折的基准线,也是驳领款式造型的重要结构线之一,它的倾斜状态直接受驳口止点及衣身叠门宽的影响。在叠门宽相同的情况下,驳口止点越向上移动,驳口线越倾斜。在驳口止点相同的情况下,叠门越宽,驳口线越倾斜。 驳头宽的结构设计:驳头宽是驳头结构设计的基础技术参数。普通西装的驳头宽为7.5—8cm,戗驳头西装的驳头宽在10cm左右。驳头宽窄的结构设计也可以协调体型。如:一般体型的驳头宽占前胸宽的1/2较为合适;身材魁伟者选择宽驳头;身材瘦小者选择窄驳头。
驳领的配置要点与技术 驳领与驳头又是一个整体,需要共同来考虑造型及相关因素,故一般选用在领口配置领型的方式。驳领的配置关键是解决好翻领松度的问题,因为翻领松度能够控制驳领外口线长度。 按款式图或根据设计衣领的前面部分,将其轮廓画在左面的衣片上: 以驳口线为对称轴,将左面领型复制在驳口内线的右侧,然后沿长驳口线,并与之平行地从肩领点向上截取后领弧长,作垂线定领宽,与领前面连接。 在后领口上作出衣领翻折后所需的领外口长度。 显然衣领外口线的长度满足不了翻领折后的需要,因此用剪开放出法来加长其不足。衣领明显后倾,倾斜的角度就是翻领松度的大小。 在实际制版中,我们不可能用作图的方法逐一去测量领外口长度,然后再确定松度,可以用经验法和比例法等来确定。如:翻领松量=翻领宽与领座宽差数的2倍,这种计算法也较为实用。 总之翻领松量的作用与连翻领平面制图中采用的领后翘势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在驳领的配置中,翻领松量主要受翻领宽与领座宽差数的制约:翻领宽与领座宽的差数越大,翻领松量就越大,所配置出的衣领的领外口线就越长,反之亦然。此外翻领松量还受面料质地、工艺制作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驳领结构构成原理
第三章衣袖结构设计 第一节 女袖原型及结构分析 女袖原型结构 制图规格:衣袖原型是以袖窿弧长、袖长尺寸为主要制图依据的:cm 第一节 女袖原型及结构分析 女袖原型结构 制图规格:衣袖原型是以袖窿弧长、袖长尺寸为主要制图依据的:cm 部位SLAH前AH后AH尺寸524220.521.5(二)制图方法 作基础线:步骤: (1)袖深线 作纵横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其中竖线为袖中线,横线为袖深线。然后从两条线的交点向上量取AH/4+2.5cm(14cm)为袖山顶点。 (2)袖长线 从袖顶点向下量取SL(52cm)画袖深线的平行线。 (3)袖肘线 从袖顶点向下量取SL/2+2.5cm(28.5cccm)画袖窿深线的平行线。 (4)袖斜线 从袖顶点分别向左右侧量取后AH+1cm和前AH交于袖深线,并确定前、后袖宽。 (5)袖缝线 过前后袖宽点作袖中线的平行线。 作轮廓线 (1)袖山曲线 按前、后袖斜线的等份点及过等份点的定数确定袖山曲线的凹凸点,连接各点画顺袖山线。 袖口线 前袖宽中点凸起1.5ccm,两条袖缝线上提1cm,最低点位于后
袖子原形
衣身原型上绘制衣袖的方法 在肩端点取35度----60度,即肩端点水平线与袖中线的夹角。肩端以上的.05---.08cm是袖山吃势。制图时必须注意定位标记号a以下的弧线凹势与衣袖窿对应部位的凹势相吻合。 袖中线角度最大限度是60度,度数再大回影响活动。夹角为45度---50度之间的袖型是最佳的,为了制图方便,也可以把角度测量为直角三角形边长。 后袖是依据前袖作必要的调整。首先使后袖山的中间至底部放高.0.5---.07cm,以满足后背的活动量。然后再根据后袖窿弧长调整后袖山弧长,使其有多少量吃势。
女袖原型是结构分析 袖原型与人体的关系:人体的上肢靠近肩头的部分是一个曲面,(外肩端点)上臂根横截面似椭圆形,腋窝水平面处周长最大,即臂围。肩端到腋窝水平面间的大小a是袖深尺寸的依据。从上臂根线展开,加入肩部的吃势和一定的放松量,就得到衣袖的基本型。 袖窿与袖深的定位:袖长根据人体上肢特点分为袖山和袖筒两大部分。袖深与袖窿的位置相对应,袖原型的袖深线可设置在人体腋窝下方3cm左右。 袖深的确定:确定袖深除了利用公式AH/4+2.5cm外,还可以用作图的方法,先作一条横背宽先通过后袖窿b与前袖窿c点,分别与前后肩端点交叉相连,其交点O到腰围线的距离则为袖深的尺寸。 袖宽的确定:在袖深确定后,如何满足袖山造型需要的袖宽尺寸?实践证明前AH和后AH+1cm作为前后袖山斜线长的公式,所求得袖宽不仅符和袖山造型的需要,还有效的控制了袖山吃势。前后袖山各有1cm左右吃势,在应用中可根据款式的变化增减斜线的长度,目的是获得必要的袖山吃势。 袖深、袖宽与袖斜线:袖深与袖宽的袖山矩形的两条边,其边长尺寸直接影响到袖的宽、窄和外形。对同一袖形来说,袖斜线的长度是相对不变,只是倾斜角发生变化。倾斜角越小,袖深越深、袖宽越窄;反之亦然。袖深、袖宽发生变化时,还会影响服装的效果。 袖山曲线:袖山曲线与袖窿曲线是配套设计的。前袖山曲线凹凸较大,后袖山曲线较平,这样符合人体活动的需要,袖山是衣袖造型中的关键部位。
结构分析1
结构分析2
第二节 :女袖原型的结构变化 一片袖原型不仅结构简单,还为各种变化的衣袖的造型提供设计依据。 一片袖的结构变化 袖肘省的变化:袖原型的袖山保证了上臂的合体美观,但袖筒部分无法满足手臂肘下前倾的需要,用袖肘省可以解决袖筒部分的合体问题。 纵向袖肘省 从袖中线与袖口线交点向右量2cm,从该点右量1/2袖口(减)1cm,再左量1/2袖口+1+省大。省尖指向肘凸点,它的立体效果图,利用纵向袖肘去掉袖口多余的部分,达到合体的目的。 横向袖肘省 利用剪叠法,在后袖缝与肘围线交点下1cm至后肘宽的中点剪开纸样,将纵向袖肘省合并,在剪开处自然分开,分开量则为袖肘量。 袖片结构变化: 衬衫袖:按照袖口布的宽度,缩短袖筒长度,使袖筒长+袖头=袖长尺寸。袖宽约中点处袖开衩位置。 主教袖 将袖原型纸样四等分,沿线剪开纸样,使袖山弧长不变,袖口线加长。袖口布的长度为袖口尺寸+1----1.5cm的松份。 灯窿笼袖 将袖原型纸样四等分,沿线剪开纸样,平行展放所需宽度。 宽袖口主教袖 将袖原型按袖口布的宽度作横向分割,然后再将上半部分四等分,袖长弧长不变,袖下部加长曲线。呈弧线状的倒梯形。 肘下散口袖 上部分为合体袖,肘线以下纸样四等分,平移展开。 束口灯笼袖 上部分为灯笼袖结构,下部分束袖口,为穿脱方便设开口。 喇叭口袖 上部分合体袖,下部分呈喇叭结构。 短喇叭袖 袖山弧度不变,袖口展开。袖中线处适合选斜纱,使产生自然美观的波纹。 短袖 截取袖原型上半部分的长度,袖山不变,在前、后袖宽中点处进行折叠处理,以减少袖口的长度。
二、一片袖转化为二片袖 在袖原型的基础上设计前后两条分割线,使一片袖变为二片袖,同时利用分割线把多余的部分去掉,袖片不但符合人体手臂的形状,而且更加美观。 制图步骤: 先确定前后袖宽的中点,过中点作竖线,为前后基础线。然后将根据基础线作前偏袖线,定袖口大,再作后偏袖线。 以前后偏袖线为准,大袖借多少,小袖少多少,作出前后袖缝线。同时将袖山曲线也分成两部分ab与a/b/,袖山顶点加出1---2cm。
一片袖转化为二片袖
一片袖转化为插肩袖 插肩袖是一种借肩设计的袖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服装,它可以是一片插肩袖,也可以是二片插肩袖,二片插肩袖更合体。 制图步骤: (1)袖中线倾斜角度 利用肩端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高确定袖中线的倾斜角度,一般45度为最合适。也根据服装的合体程度确定角度,一般范35---60度。 (2)袖深 一般按二片袖袖深,也可以适当加深,从肩端点沿袖中线量起。 (3)袖宽 以定位标记点为准,量取到衣片侧缝点(袖笼深点)的距离,并以相同的距离量取到袖深线上定袖宽。 (4)分割线 分割线可以设计成斜线、横新、曲线等形状,应根据款式要求确定。再分割线上确定定标记,它是上下弧线的分界点,上部分身袖公用,下部分身袖分开,但应满足到袖笼与到侧缝的弧长相等。 (5)相关结构线的吻合 相关结构线有前后侧缝线,前后袖中线、前后袖缝新,他们所对应的长度要相等。后小肩缝可比前小肩缝长0.5cm左右,肩背省可移到分割线中。 (6)袖口 袖口线应与袖中线垂直,前袖口等于或小于后袖口。
一片袖转化为插肩袖
第三节 衣袖款式实例 第三节 衣袖款式实例 依靠袖原型进行结构设计,可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在设计中还应注意运用相关技法,前面介绍分割法、加省法之外,还可以考虑附加某种部件(袖头、袖绊等)及升降袖上、收放袖口、袖连身、袖腋部加衩等多种技法,以便设计出更多丰富多姿的袖型。原型法运用熟悉之后,就不一定一 一做出袖原型来,只要根据效果图和袖窿弧长、袖窿深、袖长这三个数据,就能直接制图了。在有些袖型的设计中,离不开衣片,如连身袖、插肩袖,由于袖山部位与衣身或肩部连接,因此必须依靠衣片绘制衣袖结构图。 利用袖原型绘制衬衫图:制图步骤: 1按照袖头的宽度,缩短袖筒长度,在后袖确定袖衩的位置。 2.附加长条形袖头,宽为4---5cm,长度为手腕围+6cm松量+里襟宽2cccm。 3.袖山斜线是根据新的袖窿弧长确定的。 4.由于袖窿深加深了,袖深尺寸也要随之改变,一般从袖顶点与袖深线两个方向加出。
续上 二、低袖山袖型:制图步骤: 这是一种借袖设计,衣片沿长了部分袖山尺寸,把原属于袖山的部分借给了肩部。 袖窿同时深开了许多,袖窿曲线变缓。 在进行衣袖制图时,一是要重新确定前后袖窿弧长的尺寸。 二是减少袖深尺寸,使袖山曲线变缓变直。 三、蝙蝠袖型:制图步骤: 蝙蝠袖属连袖设计,袖中线的倾斜角度一般为20度左右,袖深尺寸变化很大,甚至到腰节或下摆处。 腋下皱褶体现出自然、活泼、趣味的外观,因此应选用柔的面料。 四、袖裆衩式连袖:制图步骤: 袖裆衩式连袖的袖中线角度应比连身袖的角度大些,一般在40---50之间选择。因为角度大可使前腋部位平整服帖,但上举活动受阻,因此附加袖衩布,增加袖底缝的长度,解决美观与活动之间的矛盾。后袖角度若大于前袖角度,这样可满足美观于活动两方面的要求。 袖底缝与侧缝间夹角顶点位置设置在原型袖窿深点附近均可。最高点不可超过胸围线最低点不低于胸围线以下6cm。
衣袖款式实例
第四章:女装上衣整体结构设计 服装效果图的概述 服装效果图的作用:它是表达设计者服装款式造型设计意图的纸面绘画形式。服装效果图包括对款式线条造型、材料质地和色彩、加工工艺等外观形态的描绘和表达。效果图是款式设计部门与结构纸样设计部门之间传达设计意图的技术文件,是实现服装设计的理论依据。 服装效果的类别:根据服装效果图的表现形式,可将分成具实型效果图、艺术型效果图两大类。 具实型效果图:采用8----8.5头身高比例的服装人体绘制,服装穿着效果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一类服装效果图。艺术型效果图:采用9---12头身高比例的服装绘制,体现艺术效果和艺术风格,在服装造型上或作渲染、或作虚笔,是具有深刻内涵的一类效果图。 二、服装效果图的审视;主要是对效果图所显示的服装款式廓型类别、功能属性款式规格、工艺处理形式等问题加以分析和理解。 审视服装效果图是服装整体结构设计的第一步,是对服装效果图的表象进行系统分析、理解设计作品的内涵,标准将具有立体感特性的效果图转化成平面结构图的重要设计过程。 1 服装款式廓型类别的分析: 一般指服装的外部轮廓造型,忽视其内部结构。 服装廓型有H型、A型、V型、O型、T型、X型、六大类。分析效果图中的款式,首先要认别服装的廓型类别。
2.服装款式功能属性的分析:是指服装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也是服装效果图的表象直接反映的内容。 (1)服装类别:礼服、职业装、休闲装、运动装、外衣、内衣、单衣、夹衣等。 (2)服装穿着对象:民族、性别、年龄、职业、阶层、体型、脸型、肤色等。 服装款式规格的分析:为了确保服装款式造型设计意图,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分析,根据效果图中服装款式风格、服装与人体的贴体度判断其空隙量,确定服装放松量及号型系列规格;根据效果图中服装与人体的长度比例关系,确定服装的长度规格;根据服装效果图中服装各部位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定服装各部位的细部尺寸。在企业的批量生产中,应根据国家颁布的统一号型规格标准制定产品的系列规格。除上述分析外,服装款式所选择面料的质地等因素在服装款式的确定中不能忽略。 服装结构关系的分析:首先根据效果图中服装衣领、衣袖、衣身等主要部件的特征及相互组合形式,分析服装的结构形式。风衣关闭领、双排扣、圆装袖呈X型。 衣领结构:衣领是连翻领,领上口线呈V形状态,在衣领结构中,领下口线与衣身领口一定是凸澳互补吻合关系,这种领型可以关闭、敞开两用。适合风衣的功能需要。 双排扣门禁:搭门宽大约8cm左右,这种结构设计增加了此款风衣裆风的功能性。 衣袖结构:从服装款式风格及其与人体的贴体程度判断,衣袖的结构类型为两片圆装袖,袖长超过一般袖长1---2cm左右。 X廓型:衣身采用分割线(公主线)结构,在侧缝处进行了收腰和扩展底摆的结构设计。满足了服装艺术设计的美感要求和款式本身的功能性特征。 工艺处理形式的分析:在服装效果图审视中工艺处理形式的分析主要是指裁剪时各部位缝份、贴边的处理及所采用的缝制工艺手段等。例如:缉明线的部位按明线的宽度的工艺要求,缝份加放处理不同于普通的缝份加放。又如:根据服装款式类别、功能等,准确判断各部位采用哪种工艺形式来完成服装的缝制等。 总之科学准确地审视服装效果图的实现服装款式造型设计理想效果的前提,是服装结构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技术素质。
第二节 服装部位的吻合 服装部位的吻合关系是部位之间的相关特征,它包括相关部位的吻合和相关结构线的吻合两各方面,是服装整体结构设计重要技术内容。 相关部位:是指处于服装同一位置、形状差异较大、需要通过加工而组合在一起的部位。例如:袖山与袖窿、领下口线与领口等都是相关部位。 相关结构线:处于服装同一部位,需要通过加工而组合在一起的结构线称相关结构线。例如:上衣中前后衣片的侧缝线、肩缝线等都是相关结构线。 衣领与领口的吻合 相关部位的吻合:相关部位的吻合属形态吻合范围,是实现服装款式造型设计的关键。例如:当连翻领的领下口线前部造型与衣身领口为凹凸互补吻合时,穿着后领上口线的前部为V形直线状态,实践证明,前两者的凹凸互补吻合状态越强,领上口线越直,当领下口线的前部与衣身领口呈凹凹相对吻合时,穿着后领上口线的前部是圆形壮态,这种状态会随领下口曲线弯度的增大而增强,同时领座变的更低。 相关结构线的吻合:在衣领结构中,衣领的领下口线与领口线是相关结构线。相关结构线的吻合属数量吻合范围。在衣领配制时,根据面料的薄厚不同,领下口线应较前后衣身领口线短1cm,装领时在领口的斜纱处做吃缩缝合。这样设计可使衣身领口处平服,衣领造型更符合人体舒适性。
二、袖上与袖窿的吻合:根据人体肩部形态及活动特点,要求成品服装的袖山处应是圆顺丰满的造型,而这种造型效果决定于衣袖配合时袖山于袖窿的吻合状态。 1相关部位的吻合:一般情况下,在衣袖的结构设计中,衣袖的袖山曲率要大于衣身的袖曲率,袖底曲率于衣身相对部位的袖窿曲率相近或相同。 2相关结构线的吻合:袖山弧线与袖窿弧线是相关结构线,两者在数量上的吻合关系更是决定服装成品袖山圆顺丰满造型的关键因素。正常情况下,袖山弧线的长度大于袖窿弧线的长度,两者的差量做为袖山造型所需要的吃量。在结构设计中,两者差量的设计主要根据服装款式造型的需要以及服装所选择面料的薄厚而定。例如薄衣料的袖山加1---1.5cm。西装较厚加2.5cm。 在服装部位的吻合关系中,相关部位的形态吻合是通过相关结构线的数量吻合来实现的。相关结构线的数量吻合是处理各部位结构关系的重要因素。在服装设计中,相关结构线的数量吻合存在两种情况:(1)相关结构线以完全等长或基本相等的状态吻合。例如:背缝、前后衣身及裤裙的侧缝等结构线的吻合。(2)相关结构线的一方需要通过工艺加工手段使其改变长度,达到与另一方在数量上的吻合状态。例如:袖山弧线与袖窿弧线的吻合,男西装衣身结构中后肩缝与前肩缝线的吻合等都是这种情况。
第三节 服装部位的组合 在服装结构设计中,通过相关结构线数量的吻合、相关部位形态的吻合等技术手段来实现服装部位的优化组合是服装构成的重要方面。 一、结构线的设计对服装部位组合的影响:结构线是指能引起服装款式造型变化的服装部件外轮廓线和内部缝合线。例如止口线、领口线、底边线、省缝线、侧缝线、袖山线等等。 结构线形态与服装款式廓型: 结构线的形态变化引起服装款式造型廓型的变化。例如前后衣身的侧缝线和后衣身的背缝线都是直线状态时,服装款式廓型呈自然简洁的H型,这类直线形相关结构线组合缝制时工艺难度小,当前后衣身的侧缝是内弧曲线时,服装款式的廓型是具有X型,这类相关结构线在组合缝制时有一定的难度。 结构线的位置、数量变化与服装款式风格:结构线的位置、数量发生变化时引起服装款式风格的改变。例如将四开身服装衣身结构中侧缝向后移位至背宽线处即变成三开衣身结构的,同时结合省的设计,就会使具有休闲特征的服装变成结构严谨、造型合体的职业装。男装茄克装的设计中,在前后衣身的适当位置分别设置横向或斜向分割线装饰时,整件服装变的富有朝气。 结构线的应用与工艺设计:如果在春秋两季或冬季女装的结构设计中采用分割线处理,不仅能够满足服装造型风格的要求,还可以减小缝制工艺中的塑型工艺难度,从而达到省时、省力、降低成本的设计目的。可见结构线设计是服装结构设计的具体体现,在服装部位的组合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服装部位的组合与款式造型均衡性设计: 点、线、面设计与款式造型的均衡性:在服装结构设计中,衣身上的纽扣、衣袋、分割线等点、线与其组合时对服装的视觉美感和均衡效果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这方面的设计中要遵守以下两个原则: 坚持黄金分割率和形式美法则,使服装块面分割符合人们视觉效应。 满足人体活动规律的生理要求,使分割线的设置错开人体活动关节部位,以保证人体的活动机能。 局部结构组合对服装整体平衡的影响;在服装结构设计中,衣身前后领扣的合理组合是确定服装动态平衡设计的基本要求。一般情况下,后领口宽大于或等于前领口宽,领口组合后平服,领肩部的布料呈自然状态。服装款式的需要,肩缝线向前或向后移动时,后领宽与前领宽的关系即发生变化,但是前后领口组合后其装体形态不变。 服装材料与款式形态平衡的设计;选用条格面料进行服装款式造型设计时,衣身与衣袖、门襟和里襟、衣身与衣领及口袋等部件组合一定对好条格,以保证服装形态的平衡。 服装结构设计是服装款式造型设计的重要内容。服装整体结构设计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工作,勤奋学习和训练才能系统的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逐步成长为服装结构设计师奠定基础。
第四节女装原型综合应用实例练习
项目教学实践一《女装西装结构设计款式实例》 一、实践目的: 本练习的目的是 1.掌握女装的基本型,懂得衣身制图规格、制图方法与步骤。 2.能准确审视女装款式图,结构线条准确、流畅 二、实践准备: 1.教师在练习前应为学生讲解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2.制图工具:铅笔、直尺、三角尺、曲线板、绘图纸、牛皮纸、白卡纸、软尺等工具。 三、实践要点: 1.掌握正确的制图方法、各线条符号、代号用途的一般规定和标准概念。 2.制图所表达的造型要准确、到位,注意结构线条的流畅、框架线与结构线的区别,外轮廓线明显。 四、实践安排: 1.地点:教学楼 2.学时:学时8
项目教学实践一 女装西装结构设计款式实例
女装结构设计风衣款式实例 一、实践目的: 本练习的目的是 1.掌握女装的衣领基本型,懂得衣领制图规格、制图方法与步骤。 2.能准确审视女装款式图,结构线条准确、流畅。 二、实践准备: 1.在练习前应为学生讲解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2.制图工具:铅笔、直尺、三角尺、曲线板、绘图纸、牛皮纸、白卡纸、软尺等工具。 三、实践要点: 1.掌握正确的制图方法、各线条符号、代号用途的一般规定和标准概念。 2.制图所表达的造型要准确、到位,注意结构线条的流畅、框架线与结构线的区别,外轮廓线明显。 四、实践安排: 1.地点:教学楼西3--514 2.学时:学时8
项目教学实践二 女装结构设计风衣款式实例
项目教学实践三 女装裤子结构款式设计 一、实践目的: 本练习的目的是 1.掌握女裤的结构基本型,懂得裤子制图规格、制图方法与步骤。 2.能准确审视女装款式图,结构线条准确、流畅。 1.教师在练习前应为学生讲解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2.制图工具:铅笔、直尺、三角尺、曲线板、绘图纸、牛皮纸、白卡纸、软尺等工具。 三、实践要点: 1.掌握正确的制图方法、各线条符号、代号用途的一般规定和标准概念。 2.制图所表达的造型要准确、到位,注意结构线条的流畅、框架线与结构线的区别,外轮廓线明显。 四、实践安排: 1.地点:教学楼西3--514 2.学时:学时8
项目教学实践三 女装裤子结构制图
项目教学实践四 女装整体结构设计 一、实践目的: 本练习的目的是 1.掌握女装的整体结构设计基,懂得衣身、衣领、衣袖制图规格、制图方法与步骤。 2.能准确审视女装款式图,结构线条准确、流畅。 二、实践准备: 1.教师在练习前应为学生讲解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2.制图工具:铅笔、直尺、三角尺、曲线板、绘图纸、牛皮纸、白卡纸、软尺等工具。 三、实践要点: 1.掌握正确的制图方法、各线条符号、代号用途的一般规定和标准概念。 2.制图所表达的造型要准确、到位,注意结构线条的流畅、框架线与结构线的区别,外轮廓线明显。 四、实践安排: 1.地点:教学楼西3--514 2.学时:学时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