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知识补充 恒星形成的条件 恒星通常是在星际气体中诞生的。在宇宙中,当星际气体的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其内部引力的增长大于气体压力的增长,这团气体云就开始收缩。这样的倾向一开始,其自身引力使巨量物质的密度普遍增大。巨大质量的星际物质开始变得不稳定。这些巨量的星际气体与尘埃坍缩进行得越来越迅猛,开始分裂形成较小的云团,密度也增大了许多。这些较小的云团最终将各自成为一颗恒星。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2 节 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 太阳系是怎样形成的?地球的诞生与太阳的形成有什 么关系?认识这些问题,人们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人们每天看到太阳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而大地是 静止不动的。根据这种感觉,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人 们一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他天体都是绕地 球转动的。
Advertisements

第 2 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太阳系是怎样形 成的?太阳等各 种恒星诞生后, 还会发生变化吗? 恒星真的永恒不 灭吗?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质数和合数 2 的因数( ) 6 的因数( ) 10 的因数 ( ) 12 的因数 ( ) 14 的因数 ( ) 11 的因数 ( ) 4 的因数( ) 9 的因数( ) 8 的因数( ) 7 的因数( ) 1 、 2 、 3 、 4 、 6 、 12 1 、 11 1 、 2 、 5 、 10.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X射线双星与恒星级黑洞 李向东
欢迎进入宇宙之窗 (七) 让我们一起 探索宇宙的奥秘 自行设计幻灯片开始放映 可点击翻页
第一节 宇宙的起源.
奇妙的太空 彦老师办公室出版社 编辑者:刘钰荧.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恒星的诞生、发展和死亡 -II (1) 恒星诞生 (2) 恒星结构和演化.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
第四章 星 系 星系是几十亿至几千亿颗恒星以及星际气体和尘埃物质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讲授人:宋潇雨.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古代张衡小时候夜晚数星星的故事吗?今天这是我们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节地理课。我知道大家在初中学过地理,也许你对地理很有兴趣,也许你不曾重视地理,但只要你学过地理,你应该体会到地理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给你很多帮助。现在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时有了许多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某人知识的渊博,今天就先带你到海潮的宇宙遨游一番,从宇宙的深处看看我们的地球……
终极理论梦之社 宣传PPT 终极理论梦之社 来到高中,在全新的平台上,我们广泛交友.
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里有些什么 郑文光 科学小品文 课件制作 张浩然.
第二章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第一节 恒星世界 第二节 银河系 第三节 河外星系 第四节 活动星系 第五节 星云 第六节 星系团和总星系
恭祝王先生九十华诞
第三章 恒 星 恒星是指由内部能源产生辐射而发光的大质量球状天体.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天文知识普及 第二讲.
宇宙结构演化 结构形成 星系演化 恒星演化 黑洞介绍.
天体的概念 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恒星的热核演化与终结 彭秋和 (南京大学天文系).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1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探索宇宙.
Runaway stars from the surviving companions of type Ia supernovae
光学谐振腔的损耗.
Geophysical Laboratory
漫漫星路 ——恒星的演化 什么是恒星? ◆由炽热气体组成。 ◆燃烧氢自己发光的球状 或类球状天体; 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 有多大? ◆太阳,直径为 km.
双星系统与吸积 李向东 ,北京.
The Deaths of Stars 恒星的死亡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星星的一生 從誕生到死亡.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太 陽 的 秘 密 檔 案.
§5.3万有引力定律 一.历史的回顾 1.地心说和本轮理论(C.Ptolemy,约前150)
M31晕中一个著名的球状星团G1的多色测光研究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用计算器开方.
The Formation and Structure of Stars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认识几分之几 gjq.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星座.
宇 宙 蒋元方 华东师范大学.
第 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找 因 数.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位似.
“ 玛雅 纪年柱 ” 古玛雅历算文明 多重时间周期 日、月、年、十年、百年、千年 其中一个以 942万日为计的特长周期 —— 《纪》 换算为年 约等于25800年.
磁单极存在的天文观测证据和 它在天体物理学的重大作用 ―磁单极驱爆超新星和宇宙热大爆炸的物理机制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本节知识补充 恒星形成的条件 恒星通常是在星际气体中诞生的。在宇宙中,当星际气体的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其内部引力的增长大于气体压力的增长,这团气体云就开始收缩。这样的倾向一开始,其自身引力使巨量物质的密度普遍增大。巨大质量的星际物质开始变得不稳定。这些巨量的星际气体与尘埃坍缩进行得越来越迅猛,开始分裂形成较小的云团,密度也增大了许多。这些较小的云团最终将各自成为一颗恒星。

恒星形成的条件 如果有一团星际气体超过通常的星际物质(每立方厘米一个氢原子)的密度,达到每立方厘米六万个氢原子。经历几十万年后,其中心区的密度逐渐变大,核心开始升温,随着温度的上升,压力开始变大,坍缩逐渐停止。外部物质不断落到内部的小核上,它带来的能量在物质撞击到核心上时又成为辐射而放出。与此同时,核心在不断缩小,并变得越来越热。

原始恒星的诞生 温度达到二千度左右时,氢分子开始分解成为原子。核心开始再度收缩,收缩时释放出的能量将把所有氢分子都分解为原子。这个新生的核心比今天的太阳稍大一些,不断向中心落下的外围物质最终都要落到这个核心上,一颗质量和太阳一样的恒星就要诞生了。   人们将这时的天体称为“原恒星”,它的辐射消耗主要由下落到它上面的物质的能量来补充。其余的云团物质还在不断向它落下,密度还在不断增大,内部温度也在上升。直至中心温度达到一千万度发生聚变。一颗原始的恒星诞生了。

主序星 恒星是在氢分子云的中心产生的,因而主要由氢组成。高温使氢里面的质子和电子分离,四个质子聚合,就成为一个氦核。氦核的质量小于它赖以形成的四个质子质量之和。这个质量差只是总质量的千分之七,但是这一点质量损失转化成了巨大的能量。像太阳那样的恒星有一个巨大的核,在那里每秒钟有六亿吨氢变成氦。巨大的核能量朝向恒星外部猛烈冲击就能阻止引力收缩。

红巨星的形成 一旦燃料用光,热核反应的速率立即剧减,引力与辐射压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了,引力占据了上风。有着氦核和氢外壳的恒星,在自身的重力下开始收缩,压强、密度和温度都随之升高,于是恒星外层尚未动用过的氢开始燃烧,外壳开始膨胀,而核心在收缩。

红巨星在迅速膨胀时,发出的光越来越偏红。它极为明亮,肉眼看到的最亮的星中,许多都是红巨星。红巨星的体积很大,它的半径一般比太阳大100倍。

红巨星 在大约一亿度的高温下,恒星核心的氦原子核聚变成为碳原子核。每三个氦核聚变成一个碳核,碳核再捕获另外的氦核而形成氧核。这些新反应的速度与缓慢的氢聚变完全不同。它们像闪电一样快地突然起爆(氦闪耀)。经历约一百万年后,核能量的外流渐趋稳定。此后的几亿年里,恒星处于暂时的平稳,核区的氦在渐渐消耗,氢的燃烧越来越向更外层推进。这时的恒星将膨胀得极大,以使自己的结构适应于光度的增大。它的体积将增大十亿倍。这个过程中恒星的颜色会改变,因为其外层与高温的核心区相距很远,温度就低了下来。这种状态的恒星称为红巨星。

红巨星 红巨星时期的恒星表面温度相对很低,但极为明亮,因为它们的体积非常巨大。肉眼能看到的最亮的星中有许多就是红巨星,如参宿四、毕宿五、大角、心宿二等。我们的太阳在五十亿或六十亿年后也将变成一个红色“巨人”。当核心的氢耗完时,太阳就开始膨胀,那时水星将化为蒸汽,金星的大气将被吹光,地球上的海洋将沸腾。然后太阳还会继续膨胀,并将地球纳入它的势力范围。地球被烧焦的残骸会继续在巨型太阳灼热而极稀薄的大气里转圈。红巨星外层物质的密度比地球实验室里能得到的最好真空还要低得多。

超新星   超新星是恒星在死亡前的一次大爆发,所释放的能量,发出的亮光相当于十亿颗太阳。爆炸将星球物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向四面八方发射。每一颗恒星一生之中最多只可能发生一次。

白矮星 在恒星大膨胀成为红巨星,热核反应速率也不可逆转地衰减之后,恒星吹出气体并收缩到地球那样大小,即几千公里直径。物质的浓缩使得星体表面温度大为升高,以至真正成为白热。小尺度和高表面温度这两个特征,使这种星得名为白矮星。

白矮星       白矮星的体积小、亮度低,但质量大、密度极高。它的密度在1000万吨/米3左右。白矮星是一颗已死亡的恒星,中心的热核反应已停止 。

黑矮星 白矮星是中等质量恒星演化的终点,在银河系中随处可见。它的质量越大,半径就越小。由于没有热核反应来提供能量,白矮星在发出辐射的同时,也以同样的速率冷却。但是,白矮星本性节俭,它在形成后要经过数十亿年的冷却时间。白矮星的变暗过程是如此之慢,自一百五十亿年前宇宙创生和第一批恒星出现以来,恐怕还没有一个黑矮星形成,这里需要极大的耐心。太阳正处在其主序阶段的中点,还要经过五十亿年才到行星状星云那样的“高龄”,它将再短暂地活跃十万年,然后成为一颗白矮星并在一百亿年中缓慢地死去,最后作为一颗黑矮星而永存。

红超巨星 铁是大质量恒星核心的最后灰烬。与此同时恒星还不断地膨胀其外壳以调节平衡,它会膨胀到一个异常巨大的尺度,成为红超巨星。红超巨星是宇宙中最大的恒星。如果把这样一个星放在太阳系中心,它将吞没包括远在五十亿公里外的冥王星在内的所有行星。

中子星 恒星核心的平衡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越来越不能抵挡无情的重压,温度持续上升,直到氦核本身也蜕变为其基本成分:质子、中子和电子。在高温下电子变得更不能阻挡压缩力,在零点一秒内,它们被挤压到与质子结合在一起。二者的电荷相中和,变成为中子,同时迸发出巨大的中微子流。

中子星 当恒星的密度达到每立方厘米十的十四次方克,相当于在一只缝纫顶针里有一亿吨的质量。恒星核里再没有任何“真空”留下,恒星核就成了一种主要由中子组成的巨大原子核,这种远比白矮星紧密的新的物质简并态,就叫做中子星。

中子星   质量约是太阳4-10倍的恒星在超新星爆炸的过程,遗留下来的核心变成一颗体积很小,质量却很大的中子星,由中子构成,密度为水的1014倍,仅1cm3的质量就有全球人类那么重,直径仅为30km。

黑 洞 在某些质量远大于太阳的恒星的已简并 的核心,继续发生着坍缩,但最终形成 的并不是中子星,而是黑洞。

黑 洞 没有东西能从黑洞逃逸,包括光线在内。黑洞可从大质量恒星的死亡中产生。一颗大质量恒星坍缩后,当其引力大得无任何其他排斥力能与之相对抗时,恒星被压成了一个称为“奇点”的孤立点。 奇点是黑洞的中心,在它周围引力极强。

黑洞   质量比太阳大8倍以上的恒星,超新星爆炸后会形成“黑洞”。黑洞会把附近所有的物质都吸进去,就连光线也会被吞没,所以我们是看不见黑洞的。但是如果黑洞附近有另外一颗恒星,我们可以从这颗邻近恒星的物质被吸入黑洞时的情形,证明黑洞的存在。

恒星的一生 收缩形成 主序星 星际气体          原恒星 红巨星 白矮星 暗矮星 太阳 主序星 中子星 黑洞 大恒星 超红巨星 超新星

银河系 我们肉眼看见的所有恒星,以及许许多多因为太暗而肉眼看不见的恒星,还包括我们的太阳和太阳系在内,都属于一个巨大的恒星系统,即银河系。银河系中还包括许多星团、星际介质和星云。     银河是由许多遥远的恒星组成的,表明了银河系的恒星在这一带非常密集。在银河中还可以看到许多暗带,说明在银河的方向上有大量的星际介质和暗星云存在

                                                                                                                                                                                                                            

银河系 银河系有一个扁平的盘,称为银盘。银盘中恒星很密集,还有各种星际介质和星云及星团。银盘的直径有10多万光年,厚度只有几千光年。我们看到的银河,就是银盘中遥远的恒星密集在一起形成的。银盘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结构是有漩涡状的旋臂,因此银河系属于漩涡星系。 银河系出了核球和银盘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晕,称为银晕。银晕中的恒星很稀少,还有为数不多的球状星团。银晕的半径可能伸展到30万光年之远。

河外星系 由于万有引力的影响,巨大的星系往往会聚集在一起,成群出现,构成星系群或星系团。绝大部分星系(至少85%以上)都是出现在星系团中的。我们把星系数在100以内的称为星系群,而多于100的我们就称为星系团。这些星系在空间分布上也会三五成群,形成"群落",这就是所谓的超星系团了。

思考: 在漫无边际的宇宙空间,无数的星系 和星系团之间会怎样组合呢?

一般认为,我们现在所知的宇宙从整体 上看是泡沫状的。 宇宙是没有中心的,其间的物质分布也 大致均匀

发现1、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 发现2、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 发现3、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难道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霍金 史蒂芬·霍金,广泛尊崇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科学家。黑洞理论和“大爆炸”理论的创立人,著名的《时间简史》的作者。 17岁的霍金患病后只能永远坐在轮椅上并且失去了语言能力,这位全身只有三个手指能动的残疾人,却依靠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一系列惊人的关于大爆炸和黑洞的理论。

大爆炸理论主要观点 大约1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温度、极大的密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 中。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

大胆猜测:宇宙的将来 永远膨胀下去,不断地扩大,我们将看到所有星系的星球老化、死亡,剩下我们孤零零的,在一片黑暗当中。 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