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当代世界经济 战后世界经济的格局与演变 战后新科技革命及其影响 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客体及运行机制 当今世界经济的趋势性特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國際行銷學:建構全球行銷能力 (3/e) .張國雄 著.前程文化 出版 第 2 章 國際經濟與科技環境.
Advertisements

陳吉仲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 特聘教授 為何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 從經濟學角度出發 7/28 民主團結之夜 反黑箱服貿協議.
第三課 國際關係、國際組織、全球社會 彰化 高中 2011.
第2课时 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朝鲜半岛

第九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工业化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变化与优化
過去的對大陸經貿政策 經貿隔絕( ) 默許轉口貿易( ) 開放接觸( )
大洋洲的范围 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点 澳大利亚经济地理特点
通識教育科專題研習報告 認識全球化 翟敏娟著 組員名單: 林慧敏4W(12) 梁月韻4W(14) 徐秀清4W(21) 蘇文傑4W(29)
102年10月 公共債務法 講師:財政部國庫署 林組長達聰.
人民币升值 对国计民生的影响 省科顾委宏观经济专家组 组长 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院长 陈永昌.
第1篇 國際情勢 第一章 變動的世界 第二章 亞洲太平洋區域 第三章 臺海情勢與發展.
专题三 放眼世界 展望未来 ——国际战略环境 主讲教师:.
加入TPP/RCEP,我們做得到! 經濟部 103年3月19日.
大 綱 壹、債務管理之重要性 貳、當前財政狀況 參、公債法及自治區債務相關規定 肆、債務管理策略.
一、歐洲概述 範圍 地理區. 一、歐洲概述 範圍 地理區 北極海 烏 拉 山 東半部 西半部 大 西 洋 高加索山 地中海.
第9章 區域經濟整合.
第九章 經 貿 學前預知 9-1 景氣與不景氣 9-2 經濟成長與創新 9-3 國際貿易活動與外匯 9-4 國際經貿組織.
世新大學全球產業分析碩士班 NAFTA-北美自由貿易組織
第2课时 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朝鲜半岛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国际关系和外交战略 重要论述专题辅导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經濟學系 劉碧珍 教授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 讲话精神,努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国小微金融研究院 云南省小额信贷协会 培训班
世新大學全球產業分析碩士班 FTA自由貿易協定
12 東協經貿概論 授課教師:____________ 兩岸暨東協經貿商務(附:人才認證檢定1000題庫 )‧ CNEEA 主編 前程文化.
第四章 市场与行业分析.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全球化趨勢與東亞區域經濟 整合的前景.
第四講 近代民主的發展道路.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談判 之回顧與進展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簡 介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黃志鵬 局長 99年4月7日.
黃金十年與台灣經濟發展願景 林祖嘉 政治大學經濟系特聘教授 國政基金會科技經濟組召集人
党课(2015年4月27日) 主题:2015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 主讲:朱伟清 上南北校党支部 2015年4月27日.
第十章 戰後經濟、社會的變遷 第一節經濟的成長與挑戰
亚太经合组织 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
亚太经合组织 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 英才网.
学党章、用党章 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吴莹 (研究员 博士).
國際企業 : 環境與策略.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HAPTER 17 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国际贸易特色专业
金融转型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2013年7月19日 昆明 保险与风险管理年会.
东南亚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第一章 觀看世界的方式 第一節 區域的意義及其劃分 第二節 文化景觀與文化區 第三節 國家間的結盟 第四節 經濟發展下的世界.
周世俭教授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 高级研究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世界经济研究中心 执行主任
深化首都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若干问题
Chapter 2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2.1 何谓世界经济格局? 世界经济格局的定义 具体界定:
2013年宏观经济 及钢铁行业运行形势分析 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郑玉春.
本 节 目 录 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二、工业化阶段 三、高效的益综合发展阶段 四、课堂巩固.
中国财政支出 庄志辉 赖灿荣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春天的故事之开放篇.
國際組織與國際社會 康軒版 公民第六冊第四節 2018/11/22.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 与 中美经贸关系 (2)“形势与政策”专题之二
第8章 区域经济整合.
东南亚各国国旗.
宏观经济学 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作者:于姗姗 单位:辽东学院 教学课程:宏观经济学 适用对象:经济类本科.
Ch3企業經營環境 章首案例:愛情經濟學 3.1 企業經營環境 3.2 全球環境 3.3 經濟環境 3.4 政治與法律環境
2013年宏观经济 及钢铁行业运行形势分析 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郑玉春.
南韓經貿發展 前言 1950年,因韓戰爆發,令韓國變成廢墟。所有人都認為,韓國不可能從戰爭的創傷中恢復過來,也不會再有未來。
2013年APEC 優先議題的討論與焦點 ~實現茂物目標與APEC推動區域經濟整合~
新經濟地理學的最新發展- 兼論東亞區域經濟整合之遠景 ( )
全球經貿分析-泰國 班 級:四國貿三B 組 員:4960P010梁瑜庭 4960P045李沛 淳
第十一章 經貿2-國際經貿活動與組織 11-1 國際貿易活動 11-2 跨國投資(FDI) 11-3 外匯的收支 11-4 國際經貿組織.
第三篇 跨國貿易與投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同济大学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
韩中FTA与未来的韩中经济合作 外交通商部 貿易部長 朴 泰 镐
各位同學, 台灣的經濟成長率與您的日常生活有何關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当代世界经济 战后世界经济的格局与演变 战后新科技革命及其影响 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客体及运行机制 当今世界经济的趋势性特点 第四章 当代世界经济 战后世界经济的格局与演变 战后新科技革命及其影响 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客体及运行机制 当今世界经济的趋势性特点 全球性经济问题及其治理

战后世界经济的格局与演变 世界经济格局 指活跃于世界经济领域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家经济组织之间在一定时期内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 其核心是大国或国际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

战后世界经济的格局与演变 战后世界政治经济背景 发达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起了重大变化 社会主义从苏联一个国家发展成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震荡后,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即旧的殖民体系崩溃了 战后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分工和各国、各地区间以及经济集团间的经济联系不断扩展 国际经济组织蓬勃发展

欧洲新兴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的比较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及其演变 第一个时期(从战后初期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拥有压倒优势的年代 按照美国的设想构筑战后世界经济体系 推动成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推行一系列“援助”计划 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

小知识:“布雷顿森林协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 1944年,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公园”召开联合国和盟国货币金融会议,称为“布雷顿森林会议” 核心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即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 内在矛盾:特里芬困境。

官方外汇储备比例

美元指数走势图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及其演变 第二个时期(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到70年代前期)是苏联经济实力上升,欧洲经济共同体初步发展,美国国际经济地位从顶峰上下落 1960年,就一系列重要经济指标而言,苏联已大大缩小了同美国的差距 20世纪50年代末由法、德、意、荷、比、卢6国组成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其联合经济实力已开始向美国提出挑战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及其演变 第三个时期(从70年代前期到80年代前、中期)是美国国际经济地位显著下降,美、欧共体和苏联彼此抗衡,日本迅速追赶的时期

1973年欧共体、美国和苏联经济的比较 单位:亿或亿美元 1973年欧共体、美国和苏联经济的比较 单位:亿或亿美元 人口 GNP 出口贸易 黄金外汇储备 美国 2.10 1.31万 702 116.6 欧共体 2.57 1.07万 2100 606.2 苏联 2.50 0.68万 215 --

1975年和1980年日本经济经济指标及其与美国的比较 单位:亿美元 1975年和1980年日本经济经济指标及其与美国的比较 单位:亿美元 年份 国家 GNP 工业生产 出口贸易 黄金外汇储备 1975 日本 5013 -- 109.47 相当于美国的比重 32.8% 25.3% 56.7% 80.7% 1980 10465 201.64 40.1% 48.6% 59.1% 93.9%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及其演变 第四个时期(从80年代前、中期到90年代末)日本崛起为第二经济大国,美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苏联东欧发生剧变后离开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

1986年美国、欧共体、日本和苏联经济的比较 国家 GNP 工业生产 出口贸易 国际储备 美国 100 欧共体 79.9 116.6 366 223.3 日本 47 49.3 96.6 36.8 苏联 54.9 80 42 -- 注:以美国为比较基准,计美国为100。

1990年美国、日本和欧共体经济的比较 国家 GNP 工业生产 出口贸易 国际储备 美国 100 日本 56.3 54 75.6 93.4 95.1 114.5 311.1 394.7 注:以美国为比较基准,计美国为100。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及其演变 第五个时期(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调整与新兴国家的迅速崛起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强劲增长,经历着一场从格局、结构到增长方式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 在危机后的调整与复苏中,新兴国家迅速崛起,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 世界经济秩序的转变尚处于初级阶段,各种因素交错重叠,各种力量相互碰撞

2010年美国、日本和欧共体经济的比较 GDP (亿美元) 出口贸易总额 (百万美元) 2000 2010 美国 98729 144989 781125 1739868 欧共体/欧盟 78550 163403 2827800 6536120 日本 47530 54885 479249 823275

战后新科技革命及其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科技革命的新趋向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 战后自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主要发生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领域 物理学:量子论、相对论——高能物理——原子能、电子、激光技术 化学:量子化学、结构化学、合成化学、高分子化学——分子设计和新材料 生物学:从细胞到分子生物学——基因(DNA分子片断)——遗传工程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 战后技术革命主要表现在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空间技术和海洋工程技术 微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微处理机、机器人等 新材料技术:合金钢、合成橡胶、塑料、合成纤维、复合材料 新能源技术: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 生物工程技术:遗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全面性和世界性 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步发展,并形成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 革新了机器体系、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 国家对科学研究的干预、调节和控制,为科技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国家创新体系!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科技革命通过在生产过程中与生产力诸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人的因素)的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战后科技革命通过提高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来发展生产 科技革命加快了世界各国物质生产部门结构的调整,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科技革命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软化 产业结构软化的涵义和产业结构重心转移 产业结构软化的经济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科技革命促进各国经济更加国际化 科技革命引起各国贸易结构发生质的变化 技术贸易作为技术知识在国际间的转让已经成为世界无形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技术革命影响下,对外投资的部门结构和投资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科技革命的作用下,科学技术交流增加,科学技术合作加强

科技革命的新趋向 从新技术革命的产生看,科学理论加速转化为物质成果 从开辟新能源和节能看,已经从仅依靠不可再生的资源矿物能源转向取之不尽的新能源 劳动对象从高分子合成材料进一步转向多功能、新性质的高能人工合成材料 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劳动场所的巨大变化 信息知识日益成为重要的资源

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客体及运行机制 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 世界经济的客体与运行机制

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 国际行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作用和影响的实体。 以其基本职能和活动领域为依据,国际行为主体可以分为世界经济行为主体和世界政治行为主体。 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行为主体主要有三类:主权国家、国际经济组织和跨国公司。

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 国际经济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前身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世界经济的客体与运行机制 世界经济主要由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和客体(世界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两部分内容构成。 就客体而言,世界经济主要包括了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和国际经济协调等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

全球证交所排名(2014年6月) 挂牌上市公司市值排名 全年成交额排名 纽约泛欧交易所 23.0万亿美元 纽约泛欧交易所 14.6万亿美元 纽约泛欧交易所 23.0万亿美元 纽约泛欧交易所 14.6万亿美元 纳斯达克 6.7万亿美元 纳斯达克 8.9万亿美元 日本交易所 4.6万亿美元 日本交易所 2.9万亿美元 伦敦证交所 3.4万亿美元 上海证交所 2.2万亿美元 香港证交所 3.1万亿美元 深圳证交所 2.0万亿美元 上海证交所 2.4万亿美元 伦敦证交所 1.9万亿美元 多伦多证交所 2.3万亿美元 韩国证交所 1.3万亿美元 德国证交所 1.9万亿美元 多伦多证交所 1.1万亿美元 瑞士交易所 1.6万亿美元 德国证交所 1.1万亿美元 深圳证交所 1.5万亿美元 香港证交所 0.9万亿美元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性特点 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多极化 市场化 信息化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概念内涵 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 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 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活动和合理配置 越来越紧密地把世界经济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贸易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 投资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 技术全球化

世界FDI总额(万亿美元)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提供了可能 为各国提供广阔的市场,使其产品能够更加便捷、顺畅地实现 使科技成果和信息在世界各地更加顺利地自由流动,促进各国的共同繁荣 为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加强了国际协调

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增长差异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弊病 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一些矛盾和负面的东西,诸如阶级剥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以及利己主义的价值观等扩大和蔓延到全世界 将世界各国、各民族都“驱赶”到一个屋檐下,造成了不同文明、制度的接触与碰撞 增大了全球经济的系统性风险 削弱了国家经济主权

区域经济一体化 概念内涵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邻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以获得区域内国家(地区)间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宗旨,为促进产品和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跨国性经济区域集团。

区域经济一体化 几种常见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形式: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 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 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主要区域一体化组织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 Union,EU) 北美自由贸易区(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 Pacific Economic Corporation,APEC) 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欧盟1957年至2013年的演进

APEC21个成员地区

讨论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

多极化 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基本的态势是美国的地位相对下降,而其他国家则急起直追。作为这种运行的结果,各国的经济实力对比也发生了变化,最终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告别一元走向多元。

多极化 在资本主义世界里,美国的地位下降,西欧日本的地位上升,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态势 苏联和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先后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它们作为一支新兴的经济力量登上了世界经济舞台

市场化 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一场大规模的市场化浪潮席卷全球。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和苏联、东欧等前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信息化 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新科技革命中的火车头作用,新科技革命也被称为信息革命。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信息技术革命的最新进展是全球互联网的迅速普及。 电子商务的迅速蔓延使世界经济的运行模式发生深刻变革,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全球性经济问题及其治理 全球性经济问题的内涵 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人口问题 粮食问题 资源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全球经济失衡问题

所谓全球性问题,是指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 全球性经济问题的内涵 所谓全球性问题,是指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 特征 全球性 综合性 挑战性

全球性经济问题的内涵 全球性经济问题是指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温室效应 指大气中的一些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由于接收太阳光照而产生的红外线辐射,从而使大气被“加热”的现象

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小知识:碳锁定 碳锁定是指由化石燃料能源系统导致的自加强的惯性,从而阻止引入替代能源技术的努力。 Unruh (2000):“…规模经济导致路径依赖,并进一步导致技术和制度的共生演化,产业经济已经锁定于化石燃料能源系统。尽管节碳技术对环境和经济有利,但碳锁定所产生的市场和政策失灵将阻碍节碳技术的推广。”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引起的环境变化 气候变暖,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1倍,全球温度平均上升3-5度。 极端气象增加 海平面上升 水分失衡和生态变化,据美国科学家预测,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1倍时,俄罗斯、美国会变干,而非洲、印度、澳大利亚则会变湿。 热带气旋北移,这是破环力极大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生成的必要条件是洋面海水温度达27.5度以上。

全球变暖的十个表现

海平面上升

全球变暖的后果 经济 农业的衰退 保险业 交通 移民 西北航道 经济发展

全球变暖的后果 环境 缺水 健康 气温升高的直接效应 疾病的传播

温室效应 如何应对 全球治理 转变发展观念,做到可持续发展 碳交易

碳交易是《京都议定书》为促进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国际公法作为依据的温室气体排减量交易 小知识:碳交易 碳交易是《京都议定书》为促进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国际公法作为依据的温室气体排减量交易 碳交易被区分为两种形态 配额型交易(Allowance-based transactions) 项目型交易(Project-based transactions) 碳交易所 欧盟的欧盟排放权交易制 英国的英国排放权交易制 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澳洲的澳洲气候交易所 中国的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可持续发展 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是指一种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或状态 自1972年罗马俱乐部推出了《增长的极限》以来,国际社会对自然环境恶化的问题的认识不断提高,也先后采取了一些措施

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由于人口数量增长过快而发生的人口与自然资源利用及经济发展的不协调问题。 人口的持续膨胀。 人口老龄化 产生一系列难以克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世界人口增长

1950-2050年老龄人口(超过65岁)比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 1949年-2008年

中国人口结构图

粮食问题 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向全球敲响警钟,首次提出了“粮食安全”问题。 营养不足发生率(Prevalence of undernourishment,PoU)指食物摄入不足以满足能量需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反映粮食不安全程度的一个合理指标 在2011~2013年间,仍然有超过8亿人生活在持续的饥饿状态下

受到营养不足困扰的人数(2010-2012,百万)

粮食问题 粮食安全所面临的挑战 人口增长 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全球水危机 土壤退化 土地用途改变 气候变化 政治问题

粮食问题 解决之道 大力发展经济 粮食自给战略 提高农业生产力 农业保护 限制人口增长 粮食进口战略 粮食援助

小知识:千年发展目标 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 实现普及初等教育 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力 降低儿童死亡率 改善产妇保健 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疟疾以及其他疾病对抗 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 全球合作促进发展

资源问题 化石能源耗竭 森林衰退 土壤退化 淡水不足

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全球经济失衡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不平衡”既指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发展水平、经济实力上的差距。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不平衡。

全球经济失衡 IMF总裁拉托2005年在对外政策协会(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主办会议上发表题为《纠正全球经济失衡——避免相互指责》的演讲中正式使用了全球经济失衡(global imbalance)的新概念。 狭义的来说,这种失衡主要是指当前美国的庞大贸易赤字和亚洲的巨额贸易盈余 世界经济失衡应该具有更宽的释义 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世界经济中商品、生产要素流动的结构性不平衡,以及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亿美元) 年份 中国进口 中国出口 逆差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446.79 487.26 592.09 693.79 814.40 774.43 中国出口 1249.5 1629.0 2034.7 2327.0 2522.9 2208.2 逆差 802.6 1141.7 1442.2 1633.3 1708.6 1433.7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IT泡沫之后格林斯潘长期低利率与放松金融监管 ——金融衍生品与次级债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贷款机构激烈竞争加上美国人贷款消费习惯 ——房地产泡沫 ——信心逆转泡沫破裂 ——从房市向金融、保险、制造业领域蔓延 ——进一步向国际蔓延 ——全球性危机

基本概念 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区域经济一体化 全球性问题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全球经济失衡(global imbalance)

问题思考与讨论: 1.三次产业(科技)革命的异同。 2.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的关系。 3.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关系。 4.中国的粮食安全与土地政策以及房地产价格。 5.中国的产业布局与经济安全。 6.罗马俱乐部为什么不必过分悲观? 7.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与国际分工新形式间的关系。 8.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崛起的关系。 9.美国次贷危机与全球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