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幻灯课件请在网上下载,让我们一起思考!)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15 颜婷婷. 千年话题 - 谁创造了万物 夏秋季节,当夜幕降临时,人们常常在山沟、草 丛间看到闪烁着绿色荧光的萤火虫,它是从哪里 来的呢?古代人没有发明显微镜,不能利用显微 观测技术,无从知道虫卵的存在,因此很容易以 为它是从腐草中自然地产生出来的。例如:汇集 有秦、汉以前礼仪论著的《礼记》中便有.
Advertisements

青少年社会工作 2008 年春季学期. 任课教师:潘颖秋 Ph.D 上课时间:星期五 10:00am - 11:40am 上课地点:南强二 109 教室 Office hour :周一下午 1:30pm – 2:20pm 参考书 : 费梅苹,《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 2006 ,华东理工大学出 版社.
1975年进入清华大 学化工系学习, 1998年进一步获得 法学博士学位。 北京大学法律科 班出身,并拥有 该校经济学硕士、 博士学位。
生 长 发 育. 教学内容 本课程讲述人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过程,人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 生理、心理特点 包括两大部分: 胚胎学:受精卵 → 胎儿娩出前 生长发育:出生 → 死亡.
强硬件 抓培训 促应用 凤台县第二实验小学 Second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in Fengtai County.
第二节 行为学习理论 一、主要理论内容 二、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三、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四、社会学习理论
閔肖蔓 執業諮商心理師 中央大學+交通大學+中原大學 杏陵基金會+八方文教
第一章 心理學的本質.
情绪管理 第二讲 发生一件事,如果你喜欢它,那么享受它;不喜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变它;改不了,那么接受它。改变观念,你就能接受它。
危機介入取向 授課老師:林東龍 授課日期:2005/10/26.
企业涉税业务基本知识宣传 郑州航空港区国家税务局机场税务分局 王 磊.
教學原理 教學原理 講授人:王揚智博士.
你眼中的心理学?.
护理学院/附属医院 蒋运兰.
普通心理學第六章 學習歷程.
生命口述傳記中的童年敘述 報告人 倪鳴香
犯罪學 —以精神醫學之角度解析 吳文正 助理教授 輔仁大學法律系
医 学 心 理 学 杨霞 2001年10月 1.
第三章 精神分析治療理論與技術 指導教授 林美蓉老師 組員: 吳伶玫 簡家燕 林雨潔 蕭淳方 侯洽守.
清雲科技大學組織行為期末報告 人力資源甄選方法【面談】
完成的“唯物史观” ——《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
第拾章 質性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
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是以肘后外侧痛,前臂旋前及提、拉、端物等疼痛加重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本病又称为“网球肘”、肱桡滑囊炎、肱骨外髁骨膜炎、桡侧伸腕肌腱损伤。该病属于祖国医学的“肘痛”、“肘部伤筋”等范畴。此病多发生于炊事员、网球运动员、家庭妇女、前臂用力的产业工人等。
课程:《儿童心理学》 第 一 章 绪 论 上海电视大学 贾 凡.
Individual Difference and Multi-Development of Children
社會 認知 人格理論 Social-Cognitive Theory 指導教授 蔡順良 報 告 者 張育菱、柯艾
言语产生的机理 班徐英 学号:
行為學派人格理論.
电 路 分 析 基 础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内容介绍 Powerpoint 制作:邹国良 课程主讲:邹国良 电话: (O)
儿童异常行为分析与辅导 张艳婷 广州市越秀区教师进修学校.
个案社会工作 张利增 社会工作系 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个案工作 赵继颖、肖大伟 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2節 神經與運動.
完形心理學之格式塔學派Gestalt theorie
皮亞傑認知心理學 數位課程規劃與設計 指導老師:支紹慈 老師 班級:資訊傳播系 三A 學生:4970C001 陳亞琳
壹、自我的成長 貳、通過儀式與成年禮 參、對成為成年公民的期待
自閉症嚴重行為與情緒問題 的評量與處理工作坊 賴銘次 臨床心理博士 美國俄亥俄州臨床心理執照醫師 November Part 2
心理學概論.
社會發展與教育 社會發展是指個體從小到大,在社會化的歷程中,人格發展的過程。也就是個體從一個自然人,經由與社會環境中人、事、物之間的互動,學習合乎社會規範的態度、觀念與行為,而成為一個社會人的發展歷程。 教育在社會發展上的意義:配合兒童社會發展的心理原則,實施社會規範教學,培養兒童推己及人的德育、群育基本精神。
第一講 錢玉芬 第一章 學心理學所為何事? --導論 先導型通識—心理學概論 錢玉芬 傳播學院.
医学心理学 王 伟 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心理室 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精神科 卫生部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医学院科研楼C223
教育的理論基礎 教育學」究竟存不存在?是否稱得上是一門學術? 可否構成一學術領域?本課程試圖界定「教育學」
心理學概論 © Copyright 版權所有: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本光碟內容僅提供教師於教學上使用,非經本公司許可,禁止複製 (給學生)。感謝老師的配合。
意識研究簡史.
公民與社會第二冊 第一章 國家的形成與目的.
第四章 工作動機.
幼兒社會學 幼兒的社會化.
Life-spa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apter One 個體行為的基礎.
Chapter 2 健康促進的 理論模式 王瑞霞 編著.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Depart. Psycho. Peking University
主讲:周 楚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 实验心理学 主讲:周 楚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
授課教師:葉玉賢博士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系博士後研究員
第七組 認知發展 4990U029 陳宥臻 4990U047 陳靜芳 4990U049 黃鈴珊 4990U054 黃珮華
护理心理学基础.
人事心理学 Personnel Psychology
健康心理學 老師: 郭思妤.
绪论 内容: 1、原子物理学的性质 2、人们对物质构成的认识 3、元素说的诞生 4、该教程的内容 5、参考书目及考试内容.
當你決定下標時,你會留意賣家的哪些訊息呢? 一個好的賣家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呢?
世上小學 海外神學院 2017夏季課程.
张亚林 Zhang Ya-lin M.D & Ph.D 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第三节 神经反射 Nervous Reflex.
CASHL文献传递服务 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 电话: 年10月27日 注:参考浙江大学图书馆陈振宇老师课件修改.
生物與醫學的心理學 張利中 東海大學宗教所 副教授.
詞彙研究的重要性:基於人類認知的共性與個性
數學重量本質概念 蔡佩珊 張育瑄.
*心理學的使命 *心理學的發展 *心理學的領域 *心理學的觀點 *心理學的方法 *科技整合
护理心理学 Nursing Psychology
感謝 分享 家長委員會 校長 李玉惠 九十二年十月九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讲座幻灯课件请在网上下载,让我们一起思考!) 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 业 锋 ⊙ 四川省特级教师 ⊙ 凉山州专家型教师 ⊙ 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 中学高级教师 ⊙ 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 ⊙ 西昌学院客座教授 欢迎访问 业锋教育在线 http://www.lsyf.cn 谌业锋主页 http://lsyf.cn/jksyf.html (讲座幻灯课件请在网上下载,让我们一起思考!) QQ:178990915 电话:18981539788 E-mail:jksyf@163.com

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第三节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普通心理学 》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也是心理学专业的必修课。 它对培养学生的心理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构建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促进专业研究能力增长的基础和前提。

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 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普通心理学 2.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教育心理学 5.医学心理学 6.工程心理学 7.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的主要的学科分支 普通心理学: 1. 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以及各种心理特性最一般的规律; 2. 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理论; 3. 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方法。

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 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心理生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引起的生理功能的变化。 发展心理学: 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的“比较心理学”和人心理个体发展“毕生发展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研究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医学心理学: 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工程心理学: 是心理学与现代技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配置和机能协调,实现人、机器、环境系统的最好匹配,使人能在安全有效的条件下从事工作。 社会心理学: 是系统的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

《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 第三章 注意 第四章 感觉 第五章 知觉

《普通心理学》内容 第六章 记忆 第七章 思维 第八章 语言 第九章 表象与想象 第十章 情绪和情感

《普通心理学》内容 第十一章 意志 第十二章 心理倾向 第十三章 气质 第十四章 性格 第十五章 能力

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第三节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学科的研究对象(research object),是指学科所研究的某一特定领域。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学科的研究对象(research object),是指学科所研究的某一特定领域。 一门学科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首先要看它是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学科的核心,全部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都是围绕它展开的。只有明确了研究对象,才能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并建立起严密的理论体系。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概括起来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通过心理现象的研究,揭示心理活动的规律。 心理现象是极其复杂的,像看、听、说、记、思考等都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心理活动的各种表现形式统称为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既包括人的各种心理现象,也包括动物的各种心理现象。 大量的事实与实验证明,动物具有感觉、知觉、记忆、具体思维、情绪、模仿性的行为学习等心理现象。 研究动物心理现象的科学叫做动物心理学。对动物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不仅可以供人利用其规律去训练动物的行为,使之为人类服务,而且可以通过类比来探明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更好地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

人的心理比动物的心理更加复杂,两者有本质的不同。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人不仅可以感知、记忆各种事物,有情绪,能运动,而且还能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抽象地思考问题和巩固自己的认识,并通过学习和交往接受人类所积累的知识经验,从而形成极为丰富的包括信念、观点在内的主观世界,即个体意识。

人有了意识就会对外界事物产生越来越多的理解、情感与态度,并且可以察觉和调节、控制自己的心理与行为,出现意志与性格,表现出个人的能力,使自己成为现实中有个性的能动的主体。

心理规律是各种心理现象本质的必然联系。 心理规律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心理的根本规律,这是总的规律,有两条:心理依存于主体与客体矛盾的规律,心理依存于先天与后天结合的规律。 第二个层次是心理的基本规律,这是一般的规律,它表现为心理的内部关系规律和心理的外部关系规律。

第三个次层是心理的具体规律,这是心理的根本规律和基本规律在各种具体心理现象上的反映,它可分为心理现象纵向层次性规律和心理现象内部的横向联系规律。 心理学既研究人的心理,也研究动物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分为个体心理现象和社会(团体)心理现象。

一、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individual mind)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学现象。 个体心理纷繁复杂,丰富多彩,概括起来,个体心理现象可以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 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

(一)心理过程 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发展的过程,称为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 现实生活中,人们克服各种困难,通过感官认识外界事物,再经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之间的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心理过程。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基本一样,具有共同性。

心理过程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 即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简称知、情、意。

1. 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现代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认知过程,认为认知过程是信息的接收、储存、加工和提取的过程。

认知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 注意是伴随在各种心理活动中的心理要素,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认知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2. 情绪情感过程 在生活中,当外界事物作用时,人们对事物就会有一定的态度。根据是否符合主观的需要可能采取肯定的态度,也可能采取否定的态度。 当他采取肯定的态度时,就会产生满意、高兴、愉快等内心体验;当他采取否定的态度时,就会产生憎恨、不满意、不愉快、痛苦、忧愁、愤怒、恐惧、羞耻和悔恨等内心体验,这些都是情绪情感的表现。

情绪情感是常见的心理活动,它通常在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中起动力作用。 积极的情绪情感能激发人们活动的积极性,使人锐意进取; 相反,消极的情绪情感会使人消沉、沮丧,阻碍人的活动。

3. 意志过程 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人们常常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而活动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候就需要有毅力和决心去克服困难,坚强不屈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就是意志。意志集中体现了人的意识的能动性。 意志不仅使人能适应客观世界,而且能积极主动、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和改造客观世界。

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emotion process)和意志过程(will process)共同构成了心理过程,是心理过程的三个不同侧面。 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融合在一起共同进行的。 其中,认知过程是最基本的,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基础,明确的认知能激起强烈的情绪情感和坚强的意志。

而情绪情感和意志又对认知活动有重要影响。积极的情绪情感和意志能推动认识的深入;消极的情绪情感和意志对认知起阻碍作用。同样,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也是相互影响的。情绪情感影响意志,渗透在意志行动的全过程。情绪情感既能鼓舞意志行动,也能阻碍意志行动。

意志对情绪情感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坚强的意志能够控制和驾驭情绪,把消极情绪转变为积极情绪;相反,薄弱的意志不能调节和控制情绪,使行动背离目的,达不到预定的目标。

(二)个性差异 由于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影响的不同,每个人的心理发展都有自己独特的方面。 人们所具有的不同心理面貌就是个性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 个性差异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

1. 心理倾向 心理倾向(mental inclination)是人进行活动的心理趋向。它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行为活动的动力。心理倾向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知和态度的选择,制约着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方向,决定一个人追求什么。心理倾向主要包括兴趣、需要、动机等。

2. 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mental characteristics)是个体在其心理活动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点。 它是在个体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集中地反映了一个人心理面貌的独特性、个别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心理活动的差异性。

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是心理学研究的两大方面。这两方面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彼此密切联系构成整体。 个性差异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的,如果没有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认识,没有情绪情感的体验,没有积极地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活动,心理的个性差异就无从形成和表现。

反过来,已经形成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又制约着心理过程,从而对心理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既没有不表现在心理过程中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也没有不带有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心理过程。

二、社会心理 人具有社会性,人是社会的人。人作为社会的成员,总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团体中并与他人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民族关系等。由于社会团体的客观存在,便产生了社会心理(social mind)或团体心理。 团体与个体一样,也有其需要、价值观、意志等心理特征。

一个团体的特定心理特征能够使其在心理层面上区别于其他团体。做一个社会的人,除了有个体心理外,还有社会心理,社会心理能够帮助人更好地适应团体生活,参与社会活动。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社会心理是特定团体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它离不开个体心理;但社会心理又直接影响个体心理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个体心理,而且也研究人的社会心理。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各个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常见的观点如下。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2) 心理学是对行为与心理历程的科学研究。 (3)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4) 心理学是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诸形式及其内隐、外显行为反应的一门科学。 (5)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 (6)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心理现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人的任何行为中都有心理活动的参与,它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心理现象,虽然是在人的各种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是每个人都非常熟悉的现象。

但是,心理现象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否有专门的器官,心理现象同物质现象的关系怎样,也就是说,心理的实质是什么,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也是人类从有史以来就力图认识的一个问题。 人们为了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进行了长达几千年的激烈争论,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观点。

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了精神现象。但是,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的限制,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结构和机能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不能正确认识心理现象,不能揭示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本质。 原始人把心理现象看做是独立于身体之外的灵魂活动的结果。当人降生时,灵魂就寄居在人体内。

人一入睡,灵魂便出了窍。但等到人们将醒未醒时,它又会悄悄地进入人体,人就做梦。当人们病危时,灵魂也会逃之夭夭。一旦灵魂永远离去,人也就没有生命了。所以当时的禁忌之一是不得喊叫熟睡的人或移动其位置。人们担心灵魂远游而不回返,或回来之后找不到躯体。并且认为人死以后,灵魂就会离开人体,灵魂是不灭的,是超自然的东西。

一、两种对立的心理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心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上逐步形成了对立的两大派别,即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一)唯心主义心理观 唯心主义心理观(idealism mental view)认为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心理的东西是第一性的,物质的东西是第二性的。 唯心主义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虚构出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人的肉体的“自我”,并把“自我”当成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源,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

战国时代的孟子(前372—前289)说:“万物皆备于我”。宋代的陆九渊(1139—1193)认为,“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的王守仁(1472—1529)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

18世纪英国主教贝克莱(G.Berkeley,1684—1753)认为物质是“不存在的实质”,“感性实物”是“观念的集合”或“感觉的组合”,“对象和感觉是同一个东西”,“存在就是被感知”。到了19世纪30年代,主观唯心主义宣称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是无意义的问题,而以“经验”、“要素”、“心理的东西和物理的东西”等“中立”的名词来取代物质和意识的概念。

客观唯心主义是虚构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成万物的主宰者。 汉代的董仲舒(前179—前104)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宋代的朱景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创造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理在先,气在后”,“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

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认为,在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由灵魂组成的“理念世界”,在“理念世界”里人们已经获得了一切知识,只是在投胎人世之时,由于肉体的污浊而遗忘了,因此,人的认识、智慧只不过是对灵魂在“理念世界”所获得的知识的回忆。“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由具体事物构成的“感性世界”则是由“理念”派生出来的不完善的“摹本”或“影子”。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G. W. F. Hegei,1770—1831)认为,“绝对观念”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绝对观念”发展而来的。 唯心主义的心理观将精神看做世界的本源,把世界的万事万物看做心理的产物,给心理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唯心主义心理观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地揭示心理的实质,只是对心理的产生做了一些虚幻的、毫无客观依据的猜想,对心理与物质关系的认识是错误的。

(二)唯物主义心理观 唯物主义心理观(materialism mental view)认为心理的产生有赖于物质的存在,物质是第一性的,心理是第二性的,心理是由物质派生出来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1. 心理产生于物质 这种观点认为心理活动是由外界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的,没有客观物质的作用,不会有心理的产生。 我国古代的《乐记》中记载:人心“感于物而动”。南宋时期的王安石说:“恻隐之心与怨毒忿戾之心”是“感于外而后出于中者”。北宋时期的张载说:“心所以万殊者,感外物而不一也”。清代的戴震说:“味也声色,在物不在我,接于我之血色,能辨之而悦之。”

西方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约前460—前370)认为,人与整个自然界一样是物质的。灵魂是由原子组成的,只不过比组成肉体的原子更加精细而已。人的死亡不是指灵魂离开肉体,而是肉体原子和灵魂原子的自然分离。他认为,人的感觉和思维是一种不断放射出来的原子形成的“影像”,透过感觉器官而投射到灵魂的结果。

他说:“如果没有影像来接触,就没有人能有感觉和思想。”他坚持了心理是物质派生的,感觉是由外物引起的唯物主义观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提出,“感觉绝不是感觉自身,而必须有某些外于感觉者,先于感觉而存在。”

2. 心理产生于身体 这种观点只是泛泛地认为心理来源于身体,但没有明确指出心理究竟是由身体的哪个部位产生的。 在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前313—前238),在《天论篇》中提出,“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藏)焉,夫是之谓天情。”

他认为,先有物质的身体后有精神,精神依附于身体。人的好、恶、喜、怒、哀、乐等感情藏在身体之中。东汉时的王充(27—约97)说,“人之精神栽于形体之内”,认为人的精神就藏在形体里面。魏晋南北朝的范缜(约450—510)进一步指出,“形者神之质也,神者形之用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就是说物质的身体是主体、实体,而精神只是物质的身体的作用,是从属于物质的身体的。

3. 心理产生于身体的特定器官 这种观点认为心理是某种器官的一种机能,但心理究竟产生于哪一种器官,在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又有不同的观点。

(1) 心脏是心理产生的器官。 我国古代哲学家孟子认为“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把心脏看成思考的器官。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人们看到动物或人类由于失血过多而造成昏迷、神志不清或死亡,而推断心脏是产生心理的器官。

这种误解也反映在汉语中,如“胸有成竹”、“心中有数”、“计上心来”、“心爱”、“心想”、“心烦”、“心疼”等。在汉字中几乎所有表示心理活动的字都带“心”旁,如“思、情、意、恶、恨、感、惧、怒”等。《说文解字》中,与精神现象有关的字280个,全部由“心”旁组成。 西方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心脏是思想和感觉的器官,而脑的工作,只是使来自心脏的血液冷静而已。

(2) 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 我国《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中也提出,“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目过其废,髓海不足,则脑转多鸣,胫酸眩昌。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著名医学家李时珍(1518—1593)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泥丸之宫,神灵所集”的论断,认为脑是高级神经中枢活动的地方,是脑神经所在处,它聚集着人的精神。

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1768—1831)根据对尸体的解剖和大脑病理的临床研究,明确提出“灵机、记忆不在心而在脑”的著名论断。 西方古罗马的著名医生盖伦(C.Galen,130—200)开始把心灵的器官置于脑内,但脑是如何产生心理与精神的,他还是一无所知。

总之,在辩证唯物主义出现之前,这些唯物主义者还不能正确阐明人的心理现象。他们缺乏发展的、联系的辩证观点去探索人的心理活动,不理解人的心理活动对于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所以也就不能正确地阐释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对人的心理实质作出正确阐明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作为指导进行研究,对人的心理实质作出了科学的解释,认为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科学的心理观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科学的心理观主要有以下观点。 许多事实和研究表明心理是脑的机能。 1. 物种发展史证明心理现象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产生,随神经系统的发展而发展 神经系统是生物有机体在长期同大自然的斗争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动物进化阶梯的不断上升,神经系统趋于复杂,心理活动也更加灵活丰富。

动物心理是与它的神经系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低等动物的神经系统很简单,只有简单的心理反映。例如腔肠动物、环节动物等,仅有“感觉”这样的心理现象,只能对刺激物的个别属性作出反映。到了脊椎动物,才开始出现脑,也就具有较复杂的心理活动,产生了知觉,能够把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

到了灵长类动物,随着大脑皮层的出现,脑重也明显地增加,心理活动发展到高一级水平,具有了思维的萌芽,能够对复杂的生活条件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根据事物的关系作出反映。到了人类,随着劳动和语言的发展,人脑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大脑结构更加复杂,成为一种在机能上极为灵敏的物质。尤其是大脑皮层的高度发达,可以进行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心理活动的最高形式——意识活动。

2.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心理是脑的机能 在15世纪前后,由于科学的发展和对于脑的知识经验的积累,人们已经认识到脑是心理的器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当人或动物的头部受到创伤时,精神活动也遭到破坏,出现不正常现象。

到了19世纪,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医学和生理解剖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关于脑的知识,这样,就从解剖上将脑与心理活动联系起来。 1861年,法国外科医生布罗卡(Paul Broca,1824—1880)通过对人脑的解剖研究,发现一位病人失去了说话能力是同左侧大脑皮层的一个特定区域的神经细胞器质性损伤有关,这说明在大脑皮层的这一特定区域有一个语言中枢,这个区域后来被命名为“布罗卡区”。

后来临床实践又进一步发现大脑皮层颞叶的颞上回受到损伤时,病人能说话、阅读和写字,但却听不懂别人的讲话,产生“感觉失语症”;当额叶的额中回受到损伤时,病人能听懂话,自己会说话,也能阅读,但不会书写,产生“失写症”;当顶叶的角回受到损伤时,病人虽然能听、会说、会写,但看不懂书面语言,产生“失读症”。这些发现证明:脑的一定部位控制、支配着人的言语活动。

1870年,弗里奇(Gustav Fritsch)和希奇格(Eduard Hitzig)曾利用微电刺激的方法刺激十字沟前回,发现动物不同部位的肌肉动作有不同的中枢控制,后来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一个被子弹击穿脑壳的士兵的大脑,发现了人的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 1874年,俄国解剖学家贝兹利用显微镜的方法在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第五层发现了大型锥体细胞,并且证明这种大型锥体细胞是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细胞,称为“贝兹细胞”。这说明人的各种随意运动也是受大脑支配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Иван. П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Иван. П. Павлов,1849—1936)在此基础上经过了长期的实验研究,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即条件反射学说,进一步科学地揭示了心理活动的脑机制。

20世纪40年代,加拿大医生潘菲尔德(W. Penfield,1891—1976)在人的大脑手术中发现,对脑的刺激作用引起患者的某些记忆。在动物实验中发现,记忆活动中神经突触上的核糖核酸增多,从而发现核糖核酸是记忆的物质基础;血液中酶物质的增多超过脑中核糖核酸的数量,就会导致记忆的破坏,从此开展了大量的关于脑生物化学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R. W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R. W. Sperry,1913—1994)等在为治疗癫痫发作而施行割断连接两个大脑半球的胼胝体手术中,发现大脑两半球的心理功能是有差异的。经过反复的研究发现,左半球为言语思维优势半球,右半球为空间定向优势半球。此后,持续的对两半球单侧化的大量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左半球为认知优势半球,右半球为情绪优势半球;以及左顶叶为正性情绪优势、右顶叶为负性情绪优势等功能差异。

美国神经生理学家休伯尔(D. Hubel)和瑞典医学家、生理学家威塞尔(T 美国神经生理学家休伯尔(D. Hubel)和瑞典医学家、生理学家威塞尔(T. Wiesel)对视觉感受野的研究发现,大脑皮层上的某些细胞专门负责接受外界一定方向的线条、形状、边缘等视觉刺激;而对脑的核心部位的微电极埋藏研究指明,下丘脑的某些部位分别产生正性或负性情绪反应等。

3. 个体发育过程说明人的心理随着脑的发育而发展 研究表明:新生儿的大脑虽然在形态结构上与成人接近,但是,皮层神经细胞比较简单,分支少,神经纤维尚未髓鞘化,脑的皮层薄,沟回浅,脑重较轻。刚出生时,婴儿的脑重量一般只有390克,9个月后660克,2岁半至3岁900~1000克,7岁时已达1280克,12岁左右时接近成人,约1400克。

随着大脑重量的增加,神经细胞结构日益复杂,神经纤维逐渐延长,脑神经细胞体积增大,突起分枝增多,神经纤维的髓鞘化逐渐丰富。儿童在6岁末期几乎所有皮层传导通路已髓鞘化,这是脑内部成熟的重要标志。

与大脑发展相对应,儿童的心理活动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表现为,儿童的思维从感知运动阶段发展到表象阶段,再到抽象阶段;自我意识由外部控制发展到自我内部控制;心理活动从无意性发展到有意性。这说明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是与脑的发育完善紧密相连的。 所有这些以及许多其他研究成果,均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二)反射是心理产生的基本方式 1. 反射、反射弧和反射环的概念 一切心理现象按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反射。 反射(reflection)是指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做的有规律的反应。例如,食物放进嘴里引起唾液分泌,异物碰到角膜引起眨眼,窗外传来声音,将头、耳朝向声源的方向等,这种由刺激引起的应答性活动都是反射。

17世纪法国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笛卡儿(Reńe Descartes,1596—1650)首先提出“反射”概念,他借用物理光学中的“反射”一词,表示刺激与机体反应间的因果关系,认为动物和人的一切不随意活动都是自动实现的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例如,手脚碰到了灼烫或针刺时会立刻缩回,这种反应活动就是反射。

19世纪,谢灵顿(Charles Scott Sherrington,1857—1952)等人详细地研究了由神经系统低级部位参与实现的反射活动,并认为所有的非随意动作都是反射。 1863年,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Иван Михайлович Сеценов,1829—1905)在《脑的反射》一书中,进一步把反射的概念应用于大脑,并且指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生活的一切活动,就其产生方式而言都是反射。”他把反射的概念推广到脑的全部活动即人的全部心理生活上,这一理解是对心理现象的科学说明的一个飞跃。

谢切诺夫把脑的反射活动分为三个环节: ①开始环节——外界刺激影响感觉器官产生兴奋,并沿着传入神经向中枢传导; ②中间环节——脑中枢发生兴奋和抑制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产生心理现象;

③终末环节——神经兴奋从脑中枢沿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官,引起效应器官的活动,如动作、表情、言语等。这三个环节不可分割。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继承和发展了谢切诺夫关于反射的思想,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了高等动物和人的条件反射现象,并由此揭露了心理活动产生于脑的反射机制。

感受器(receptor):能将内外环境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特殊结构,是反射活动的起始处。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reflex arc)。反射弧是机体从接受刺激到发生反应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系统内循行的整个路径。反射一般都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基本部分组成。 感受器(receptor):能将内外环境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特殊结构,是反射活动的起始处。

传入神经(afferent nerve):感觉神经元的突起,将感受器的神经冲动传导到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内参与某一反射活动的神经元群,是反射弧的中枢整合部分。 传出神经(efferent nerve):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将反射中枢发生的神经冲动传到效应器。 效应器(effector):发生应答反应的器官或组织,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各种外分泌腺和一些内分泌腺等。

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感受器发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传入神经传到中枢神经,中枢神经对传入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并发出指令产生兴奋,中枢的兴奋过程沿着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使肌肉收缩或腺体的分泌。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中任何部分的中断都会使反射消失。

反射环(reflection ring)是神经系统的传入—传出—反馈传入—再传出的回路结构。效应器的反射活动并不意味着反射活动的结束。在通常情况下,由效应器官产生的反应动作或神经冲动在反应过程的情况,都将成为对有机体的一种刺激,引起一定的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返回传导到中枢,这个过程就是“反馈”的过程。中枢神经系统根据这种“反馈”信息,对效应器的活动进一步调节,并保证有机体活动的连续性。在这个意义上,反射活动的机能结构应该是一个环形结构。

2. 反射的类型 反射按其产生条件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 (1) 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是遗传的、生来就有的反射。如强光刺激引起瞳孔收缩,异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食物进入口腔引起唾液分泌等都是无条件反射。最基本的无条件反射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和性反射。无条件反射的作用是维持机体的生命和延续种族。

无条件反射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这种反射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都是不学而能的。无条件反射是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比较恒定的联系,它的反射弧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固定的神经联系。无条件反射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实现的,但受大脑皮层的调节。由无条件反射构成的行为称为本能行为。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出生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只靠无条件反射不能适应纷繁复杂的环境。

(2)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conditional reflex)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例如打过几次针的小孩,见到护士就哭或躲避;有过考试失败经历的人,一遇到考试就紧张;挨过棒打的狗再见到举棒的姿势就逃跑等,这些都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是反射的高级形式。

如果生活条件发生改变则已形成的条件反射会消退,并可重新形成新的条件反射。因此,条件反射的反射弧是不固定的,其形式是多样的,数目是无限量的,它使个体对于千变万化的外界环境具有更大的适应性。条件反射又可分成经典性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ed reflex)和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tional reflex)。

经典性条件反射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无条件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无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曾以动物(主要是狗)为对象进行了大量人工条件反射形成的实验 图1-1 条件反射实验装置

做法是将做过唾液腺导管手术(使唾液流出体外以便计量)的狗放在实验台架上,先给狗食物(无条件刺激物),狗会分泌唾液,这是由食物引起的无条件反射。这时,用铃声作用于狗,狗不分泌唾液。然后,将铃声与食物结合起来,响铃后喂食物,经过多次重复后,有铃声不给食物,狗也会分泌唾液。

这是由于食物和铃声的作用,在狗的大脑皮层上形成了两个兴奋中心,经过多次重复结合,两个本无联系的兴奋中心之间形成了一种暂时的神经联系,将两个兴奋中心的机能接通了,铃声成为食物的信号,就形成了一种以铃声为条件刺激物的条件反射(见图1-2)。

图1-2 条件反射形成图

一种条件反射巩固后,再用另一个新刺激与条件刺激相结合,形成第二级条件反射,同样还可以形成第三级条件反射。动物大脑皮层的活动越复杂,建立的条件反射越复杂,级数也越多。人掌握了语言这个信号,则可以建立无限级的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根据神经系统的实验研究,指出了关于条件反射脑机制的假设,他认为暂时神经联系很可能是在皮层内接通的。

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某种反应的结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概率就会提高。 然而,条件反射形成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至今仍处在研究中。可能是传入的无条件刺激信息和条件刺激的信息,在各级中枢之间建立了暂时性的功能联系,在人类和高等动物,这种暂时性功能联系必须通过大脑皮层才能建立起来。 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某种反应的结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概率就会提高。

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他设计了一个箱子,称为“斯金纳箱”,箱子的内壁上有一小杠杆,小杠杆有传递食物的机关相连,如果触动小杠杆,食物就会滚落在箱内。斯金纳把白鼠放入箱内,使其自由活动,当它偶尔踩到箱内的杠杆装置时,食物就会掉下来,白鼠便吃到了食物。

经过多次的重复后,白鼠减少了盲目乱撞杠杆装置的次数,直到最后,可以直接去踩杠杆装置而获得食物。这样就在按压杠杆和取得食物之间形成了条件反射,斯金纳称这种反射为操作性条件反射。这样,白鼠在杠杆装置与食物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这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它们都以强化和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为基本条件。它们之间的不同点是: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或操作形成的,经典条件反射是动物被动地接受刺激而形成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出现在操作之后,而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与刺激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前。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复杂的行为,往往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包含有操作性条件反射。

3. 两种信号系统 巴甫洛夫在建立条件反射学说的同时认为,条件反射实际上是一种信号活动,因此,条件反射系统又称为信号系统。 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可把信号系统划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1) 第一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first signal system)是由具体刺激物(如声音、颜色、气味等)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如“望梅止渴”是由梅子的各种属性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引起唾液分泌,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2) 第二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second signal system)是指由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如“谈虎色变”是由与虎的特征相关的词语而引起的恐惧,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实验表明,语词往往比具体事物的刺激更容易形成条件反射。在语词的刺激下,只要一次结合,就能形成条件反射。

两种信号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是: ①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②两种信号系统的广度丰富性不同。第一信号系统只限于具体刺激物,第二信号系统的词代表一类事物。 ③形成的基础不同。第一信号系统是建立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第二信号系统是建立在第一信号系统基础上。

④活动的效果不同。第一信号系统是动物活动的最高调节机制,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行为的最高调节机制。联系是: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的,第二信号系统调节和控制着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人的正常活动都是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导的两种信号系统相互传递、互相协调的结果。

(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1. 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 脑是心理的器官,具有反映的机能,但是,人脑只是反映客观事物的物质器官,人脑必须在客观现实的影响下才能实现其反映的机能,从而把客观存在转化为主观的心理。

如果没有客观现实,脑就没有反映的对象,人脑自身是不会单独产生心理活动的。客观事物以各种不同形式作用于人脑,通过大脑的加工处理而产生感知觉、表象、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人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客观现实是“原材料”,没有“原材料”,大脑这个“加工厂”就不能生产出任何产品。客观现实制约着人的心理发展方向、速度和可能达到的水平。

对人来说,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所包括的日月山川、飞禽走兽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天然现实,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改造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的源泉。社会环境所包括的城市、乡村、工厂、学校、家庭、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人际关系等是人的心理的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容和源泉。

人的心理现象,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无论是离奇的幻想,还是虚无缥缈的神话故事,其内容都来自于客观现实。例如,颜色视觉是由光波作用于我们的眼睛而引起的,声音的听觉是由声波作用于我们的耳朵而引起的。如果没有光波、声波的作用,我们就不会产生颜色视觉以及声音的听觉。当观察到天空中闪电之后紧接着产生打雷现象时,便会引起人们“为什么在闪电之后会打雷”的思索活动。

甚至在神话中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荒诞的现象,尽管它本身如此超脱现实,但是构成它的原始材料也还是来自客观现实。例如,在文艺作品中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只是把猴子、猪的形象拟人化而已。所以说,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人的心理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它以映象的形式存在于脑中。

2.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人的一切心理现象,从简单的感觉、知觉到复杂的观念与意识,都是客观现实的各种特性、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心理是由客观现实引起的,在脑中形成的近似于客体的映象。因此,人的心理按其内容和源泉及其发生方式来说,是客观的。

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由一定的具体的人进行的。所以,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一定具体的人在过去实践中已形成的知识、经验、世界观和个性心理特征总会影响他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无论在反映的选择性、准确性、全面性和深刻性上都可以表现出来。具有不同兴趣、经验、情感和世界观的人对同样的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不同的。

例如,同样强度的刺激,各人产生痛觉不同;同看一部电影或同上一堂课,各人接受的内容也不同。即使是在不同生活时期的同一个人,对同样的客观现实的反映也可能是很不相同的。譬如,当一个人生病发烧时,就感到糖是苦的,而不是甜的。个别谈话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对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效果也会不同。

然而,人的心理的主观反映,并不是指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臆测或任意附加,而是指人是反映的主体,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带有作为主体的具体人的特点的。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并不像镜子与物体相互作用那样是被动和机械的,而是要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和选择,进行积极的、主动的反映。

例如,成人对孩子的教育,孩子并不被动地接受成人的影响,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接受成人施予的教育内容。他们从自己的已有经验和心理水平出发,考虑成人提出的要求。符合自己需要的就接受,不符合自己需要的就拒绝。 总之,人的心理活动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能动性,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3. 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有了反映器官和被反映的客观现实,只是具备了产生心理的条件,但是,如果人不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仍然不会自然地产生人的心理。社会实践活动是把人脑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的桥梁。

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在劳动、学习、交往中产生的,离开实践活动,人的心理不可能得到发展,因为人的心理的日益丰富是随着实践活动的日益深化而实现的,人在改变外界的实践活动中,也同时改变了自己对外界的反映,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发展。

例如,1920年印度发现的狼孩卡玛拉,她也有人脑,但由于她从小与狼生活在一起,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到了8岁被发现回到人类时,只有相当于6个月的婴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她用四肢行走,用双手和膝盖着地歇息,她舔食流质的东西,只吃扔在地板上的肉,从不吃人手里的东西。她害怕强光,夜间视觉敏锐,每天深夜嚎叫。

她怕火、怕水,从不让洗澡,即使天气寒冷,她也撕掉衣服,摆脱毯子。经过悉心照料与教育,她2年学会了站立,4年学会了6个单词,6年学会走,7年学会了45个词,同时学会了用手吃饭,用杯子喝水。到17岁临死时只具有相当于4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

不仅如此,即使长大成年后长期脱离人的社会生活也将使其原已形成的人的正常的心理失常。如,抗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曾经掳掠我国许多同胞。其中之一的刘连仁不堪日本矿山奴役劳动逃往北海道深山,过了13年茹毛饮血的穴居野人生活。1958年回国时语言十分困难,听不懂也不会说,没有正常人的心理状态。

事实说明,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着制约的作用。人只有经常接触社会,与人交往,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才能从对事物的表面的认识发展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对客观事物发生一定的态度,并表现出克服困难的意志行动,对其发生兴趣,并增长能力。由于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使人们形成不同的个性特征。离开了社会生活实践,则会丧失人的心理或者失常。

实践活动是检验人对客观现实反映是否正确的标准,实践活动推动着人们去改正错误,使反映不断精确和完善。同时,人的心理服务于实践,指导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心理,必将作为再实践的理论指导,使实践活动不断深入,以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

第三节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心理学”是近一百多年才兴起的名词,心理学的英文名是psychology。psyche是“灵魂”的意思,而logos是“学说”的意思。所以,从广义上说,只要与灵魂有关的,都可以称为心理学。

一、古代的心理学思想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在心理学独立成为科学以前,有关“灵魂”、“观念”、“意识”、“欲望”和“人性”等心理学问题,一直是古代哲学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和医生们讨论的问题。

在我国,先秦时期的著作中就蕴涵知、情、意起源的心理学思想。例如《尚书·洪范》篇提出的“五事”说,就论及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目明耳聪属感知,思睿即思虑。又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明确地把情感划分为六种,即好、恶、喜、怒、哀、乐,并认为是由六气(阴、阳、风、雨、晦、明)的影响所产生的。而《易经》中则有许多对意志品质,如有恒、节制等的描述。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前551—前479)对人的论述特别可贵。子曰:“仁也者,人也。”孔子对仁的重视,也就是对人的重视。仁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其核心思想是“爱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对人的论述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①人是有价值的,不仅人类有价值,个人也有价值。 ②人不同于并优于万物(包括动物)的潜能。后来孟子发展为“性善”、“良知”、“良能”等观念。 ③主张因材施教,发展人的个性。

④重视意志品质,发挥人的力量。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认为立志与力行分不开,是相互促进的。孔子强调道德教化,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意思是说推举有才能的人,而罢黜无用的人,这是管理心理学的思想。还有交际理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三思而后行”。

战国末期的荀况(约前298—前238)明确提出了“人贵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墨家的创始人墨子(约前476—前390)提出“兼爱”、“非攻”,“兼爱”是墨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他主张与人交往,不论对方是“君子”或“贱人”,均要兼爱,因为“爱人者,人必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这也算是一种交际理论,在现在看来仍为人们所称道。

另外,墨家的学习理论是经验论,墨子认为知识来源于直接的或间接的经验,来自“耳目之实”,而不是孔子认为的“生而知之”。后期墨家又进一步发展了墨子的这种理论,把知识的来源分为“亲知”、“闻知”、“说知”三类。“亲知”就是亲身通过感觉得到的知识;“闻知”是由传授得到的知识;“说知”是指用推理的方法得到的知识。墨子还强调后天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如者变,其色亦变”。

孟子发展和改造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的理论,提出了“仁政”的学说。另外,他还主张“以德服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在学习理论上,孟子一样持“先验论”观点,孟子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意思是说求知识、才能只要把他失掉的本性找回来就行了,也就是说,不用到现实中去实践。

在人性善恶问题上,孟子系统地阐述了“人性”问题,提出“性善”理论。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不忍人之心”孟子也称“恻隐之心”,他还认为人的本性中还有“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些“心”都不是外面强加的,而是人生来就有的,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孟子又严格区分“君子”、“小人”,认为只有君子可以有“仁、义、礼、智”,而“小人”就没有这些善性。

在欧洲,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灵魂的实质、灵魂与身体的关系、灵魂的种类与功能等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他的著作《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亚里士多德把心理功能分为认知功能和动求功能。在他看来,认知功能有感觉、意象、记忆、思维等。

外物作用于各种不同的感官产生感觉和感觉意象。简括的意象构成经验,从经验抽出概念,构成原理,就是思维。在感觉与思维之间,意象具有重要的作用。他说“灵魂不能无意象而思维”,思维所用的概念是由意象产生的。动求功能包括情感、欲望、意志、动作等过程。自由而不受阻碍的活动会产生愉快的情感,这种情感有积极的作用。相反,活动受到阻碍将引起不愉快的情感,它的作用是消极的。

二、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心理理论的积累,加之哲学、生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影响,心理学开始独立,并产生了许多学派。 (一)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主要受到了近代哲学思潮、实验生理学和生物学的影响。

1. 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 近代哲学是指17—19世纪欧洲各国的哲学,对现代心理学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哲学思潮是17世纪法国的理性主义(rationalism)以及17—18世纪英国的经验主义(empiricism)。

理性主义的著名代表是法国著名哲学家、杰出的自然科学家让内·笛卡儿(Reńe Descartes,1596—1650)。笛卡儿只相信理性的真实性,认为只有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尺度,后人称他的哲学为唯理论哲学。在身心关系的问题上,他承认灵魂与身体有密切的关系。认为某些心理现象如感知觉、想象、某些情绪活动,都离不开身体的活动。

笛卡儿把人体和动物看成一部自动机械,它们的活动受力学规律的支配。他还用反射概念解释动物的行为和人的某些无意识的简单行为。但他认为,用身体的原因不足以解释全部的心理活动,为了引起心理活动,还必须有灵魂参加。

这样,笛卡儿就把统一的心理现象分成了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依赖于身体组织,而另一方面是独立于身体组织之外的,因而陷入了二元论。笛卡儿还相信“天赋观念”,即人的某些观念不是由经验产生,而是人的先天组织所赋予的。笛卡儿关于身心关系的思想推动了对动物和人体做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这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有直接的影响。他对理性和天赋观念的重视也影响到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发展。

经验主义起源于英国哲学家霍布斯(Thomas Hobbs,1588—1679)和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前者被认为是经验主义的先驱,后者被认为是经验主义的奠基人。 洛克反对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说。在他看来,人的心灵最初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观念。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洛克把经验分成外部经验与内部经验两种。外部经验称感觉,它的源泉是客观的物质世界。

物质世界的属性或特性作用于外部感官,因而产生外部经验。内部经验称反省,它是人们对自己的内部活动(思维、意愿、爱憎等)的观察。洛克的思想同样具有明显的矛盾,它摇摆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洛克重视外部经验,承认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外部感觉的源泉,这是唯物的;但他同时承认反省和外部感觉一样,是观念的独立源泉,他的思想又摇摆到唯心主义的方面去了。

英国经验主义演变到18—19世纪,形成了联想主义的思潮。代表人物有詹姆士·穆勒(James Mill,1773—1836)、约翰·穆勒(John Mill,1806—1873)、培因(Alexander Bain,1818—1903)等。他们把联想的原则看成全部心理活动的解释原则。人的一切复杂的观念是由简单观念借助联想进而形成的。

例如,砖头的观念借助联想而形成墙的观念,泥灰的观念借助联想而形成地面的观念,玻璃、木条的观念借助联想而形成窗户的观念,而墙壁、地面和窗户的观念借助联想形成房屋的观念等。人的心理大厦就是由观念按上述原则建构起来的。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对人性的解释不同,这两个哲学思潮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从内容上到思想方法上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哲学上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一直持续到现代,并表现在现代心理学各种理论派别的斗争中。在个体发展的问题上存在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争论,这种争论实际上反映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同样,联想主义对现代学习、记忆和思维的理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华生的行为主义,都直接接受了联想主义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的新连接主义也和联想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

2. 实验生理学的影响 19世纪中叶,生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生理学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生理学和感官生理学的发展,对心理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近代哲学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而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则直接来源于实验生理学(experimental physiology)。

实验生理学的研究影响到心理学,主要始自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的研究。德国生理学家约翰·缪勒(Johannes Müller,1801—1858)对神经细胞的特殊功能的探讨,不但对生理学本身的发展有杰出的贡献,而且也激发了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许多学者对这方面的兴趣和研究。

他提出神经特殊能量说,认为人类对外界刺激之所以产生感觉,之所以能够辨别,完全是有赖于各种不同神经传导所发生的特殊能量所致。此外,他还提出大脑功能分区和神经细胞之间由电化作用产生神经冲动的理论。

缪勒的理论引起当时生理学家的重视,并由其弟子赫尔姆霍兹(H. von 缪勒的理论引起当时生理学家的重视,并由其弟子赫尔姆霍兹(H. von. Helmholtz,1821—1894)用实验加以证实。他用青蛙的运动神经测量了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这为心理学中应用反应时的测量方法奠定了基础。他所倡导的色觉理论与听觉理论以及“无意识推理”的理论,迄今仍是心理学上解释色觉与听觉现象以及知觉经验的重要理论根据。他还进而把缪勒的神经特殊能量说发展为神经特殊纤维说。

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chner,1801—1887)首创用实验的方法将物理刺激的变化转化为心理经验,建立了心物之间计量的关系以及心理物理学方法。他对生理感官功能的一系列实验研究,使他成为心理物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 德国学者韦伯(E. H. Weber,1795—1878)通过有系统地变化刺激的强度来观察个体的反应,在感觉阈限研究和测量方面为心理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

以上几位学者在听觉、视觉以及感觉阈限测量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及其成果,直到今天仍然是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一时期的研究工作和实验手段,为心理学采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活动,摆脱哲学的附庸地位,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生物学的影响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的著作《物种起源》出版。他提出了生物进化论(theory of biological evolution),认为世界上现存的一切生物的状貌特征都是经历数百万年长期进化演变而来的,种类间的差异是由不同的遗传所致,同一种类内的个体差异则主要是因适应环境所致。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很多观点,如遗传、环境、适应、个体差异等,都成了以后科学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此外,达尔文著的《人类的起源及性的选择》和《人与动物的表情》两部著作着重探讨了人与动物心理的相似性,对以后的比较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及情绪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877年他发表了《一个婴儿的生活简史》(刊于《心》杂志上),是他对自己的一个孩子的观察记录,是一项系统自然观察的典范,对促进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心理学的诞生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把自然科学中使用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从此,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冯 特

冯 特 简 介 冯特,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构造派心理学、民族心理学的创始人,如图1-3所示。冯特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受教于一位路德教派的牧师。19岁时升入杜平根大学学医,后又到海德堡大学学习解剖学、生理学、物理学、化学和医学。学习中他逐渐感到行医对他不适宜,所以转向生理学。

跟德国著名的生理学家约翰·缪勒学习半年之后,于1856年回到海德堡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从1857年至1874年任海德堡大学生理学讲师、副教授。1875年,升任莱比锡大学的哲学教授后,他在那里工作了45年,开始了他那最漫长、最重要的学术时期。他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881年创办了《哲学研究》杂志,这是新实验室和实验心理学的正式刊物。由于他的盛誉和他的实验室,吸引了世界各国许多心理学家和心理学爱好者来到莱比锡跟他一道工作。在这些人中有很多是后来对心理学有贡献的著名心理学家。聚集在莱比锡的许多心理学家,形成了心理学中的第一个学派——构造心理学派。冯特主要著作有《生理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大纲》、《民族心理学》等。 (资料来源:宋书文.心理学名词解释.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最初的哲学包罗万象,只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需要,许多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科学才逐渐自成体系,陆续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这些分离出来的科学独立地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又反过来要求人们对自身进行研究,而且这些独立后发展起来的科学,又从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为人们认识自己提供了可能性。心理学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在其他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经过前人不断探索、研究而产生和发展起来。

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心理实验室之所以在德国建立,是与当时德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哲学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 首先,这是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发展需要的产物。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工业生产,不仅需要有探察自然物体物理特性和自然力活动方式的科学,而且还需要有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独立科学。 其次,这是自然科学特别是德国感官神经生理学发展的结果。

(三)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在心理学独立之初,心理学家们在心理学的研究上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形成了许多派别,较为著名的有如下几个。

1. 构造心理学派 构造心理学派(tectonic psychological school)是心理学的第一个学派,冯特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生铁钦纳(E.B.Titchener,1867—1927)是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们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

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激情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在研究方法上,他们首创内省法,在他们看来,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依靠被试者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

2. 机能心理学派 机能心理学派(function psychological school)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Willian James,1842—1910),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John Deway,1859-1952)和安吉尔(James Angell,1869—1949)等人。机能心理学派也主张研究意识。但是,他们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连续的过程。在他们看来,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持续的和有选择性的。

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如果说构造心理学派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那么机能心理学派则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以思维为例,构造心理学派关心什么是思维,而机能心理学派则关心思维在人类适应行为中的作用。机能心理学派的这一特点,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过程。20世纪以来,美国心理学一直比较重视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应用,这和机能心理学派的思潮是分不开的。

3. 行为心理学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当构造心理学派和机能心理学派在一系列问题上发生激烈争论的时候,美国心理学界出现了另一种思潮——行为心理学派(behavior psychological school)。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Watson,1878—1958)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心理学派的诞生。

行为心理学派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②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在华生看来,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而无法对它进行客观的研究。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的事件,即行为。

行为心理学派产生后,在世界各国心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行为心理学派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这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的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

4. 格式塔心理学派 在美国出现行为心理学派的同时,德国出现另一个心理学派别——格式塔心理学派(Gestalt psychology School)。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有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1880—1943)、柯勒(Wolfgang Köhler,1887—1967)和考夫卡(Kurt Koffka,1886—1941)。

格式塔心理学派和行为心理学派都是在批判传统心理学(构造心理学派和机能心理学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在一系列基本问题上两派又有截然不同的观点。格式塔是从德文“Gestalt”音译而来,意思是完形或整体。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有关人的知觉过程。

他们反对构造心理学的心理元素的观点,也不同意行为心理学的刺激—反应的观点,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例如,一首乐曲包含许多音符,但它不是各个音符的简单结合,因为一些相同的音符可以组成不同的乐曲,甚至可能成为噪声。因此,分析个别音符的性质,并不能了解整个乐曲的特点。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并不仅限于说明知觉过程,许多心理学课题,如顿悟和问题解决也可用其理论加以解释。近年来认知心理学的出现也受到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影响。

5. 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tic school)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创立的。他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在人格研究以及心理治疗方面成果突出。精神分析学派主要是对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

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就会导致心理疾病。 精神分析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原来追随弗洛伊德心理学家的批评和反对,他们不再坚持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观点,加之受到社会学和人类学发展的影响,开始转向研究人格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些理论和观点后来被称之为“新精神分析理论”。

三、当代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以后,学派纷争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很长的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的发展,放弃了追求普遍的大而全的理论,转向解释某一方面心理现象的小型理论;心理学出现了不是以学派的形式,而是作为一种范式、思潮或一种发展趋向去影响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在这种形势下,门户之见的对峙和分道扬镳的局面缓和下来,各派之间出现了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新局面。 概括起来,代表当代心理学发展趋势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生理心理学的研究 用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是当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采用这种取向的心理学家关心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把生理学看成描述和解释心理功能的基本手段,认为高级心理功能(知觉、记忆、注意、语言、思维和情绪等)都和生理功能,特别是脑的功能有密切关系。

生理心理学研究的问题主要有: ①脑功能的定位,即不同的心理功能是由哪些脑区来完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②心理免疫学,即人的思想和情感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③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临床方法、局部切除法、电刺激法和生物化学方法等。近年来,随着神经生理学、影像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神经成像或脑成像的技术已应用于神经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

(二)行为心理学的研究 行为心理学(behavioral psychology)着重研究个体(人或动物)的行为是怎样受环境和经验影响的。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社会认知学习论是持这种理论观点的代表。行为主义者否定心理因素,用刺激变量和反应变量的关系来解释行为,在他们看来刺激和反应是唯一可以观测到的,因而只关注对哪些刺激变量给予奖赏或惩罚才能够保持或抑制特定的行为。

而新行为主义和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则不再无视有机体的内部过程,也关注动机和认知机制的研究,关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变量的研究,认为人类不仅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去适应环境,也可以通过模仿他人和思考周围发生的事件来习得行为。 行为心理学探索的主要问题有:在什么条件下某种行为能发生,不同刺激对行为可能有什么作用,行为的结果又怎样影响随后的行为等。

20世纪5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作为一个学派已接近销声匿迹了,但是,作为一种研究取向,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在某些应用领域仍在持续。具体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 程序学习。华生之后,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Skinner,1904—1990)将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应用于正规的学习情境,提出了基于自我学习的程序学习。程序学习在20世纪60年代,曾风行了一个时期,以后由于计算机的普及,程序学习的思想已经和计算机教学结合在一起,成为个体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

行为治疗。将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应用于心理障碍的缓解和解除,帮助人们改变或消除不需要的行为或不适应的行为,代之以需要的或适应性行为。 生物反馈。通过训练让个体自行控制自己的身体过程,如心率、血压、体温等。这种训练通常借助生物反馈仪来进行。个人从仪器上可以读到自己的心率、血压等指数。如果一个人的血压太高,他可以通过放松训练,让自己的血压一点一点地降下来,最后达到控制血压、治疗高血压症的目的。

(三)心理分析的研究 早期的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理论如弗洛伊德的理论,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但是,精神分析的研究取向仍存在于心理学的某些研究领域中。 20世纪30年代以后,一批后弗洛伊德主义者,如A. 弗洛伊德(A. Freud)、克莱思(Melanie Klein)和艾里克森(Erik Erikson)等,将精神分析的理论应用于动机和人格的研究。

和弗洛伊德不同的是,后弗洛伊德主义者更关心儿童和青少年人格的正常发展,而不像弗洛伊德那样,主要以精神异常的成年人为研究对象。他们强调意识和自我的重要性,而不像弗洛伊德那样,只重视无意识的研究。他们把青年期看成力必多(性能,libido)活动的高潮时期,而不像弗洛伊德那样,过分强调它在儿童时期的作用。

(四)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出现在20世纪初,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早期的认知心理学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为代表。20世纪20—30年代,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揭示了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皮亚杰重视智力问题,注意分析智力发展的结构。

20世纪40年代末,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诞生。“三论”对现代心理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心理学界涌现出一股研究认知过程的潮流。在知觉、记忆、言语和问题解决等领域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

这些理论主张用信息加工观点来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结构,把人看成一种信息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在这些理论看来,环境的因素不再是说明行为的最突出的因素了。环境提供的信息固然重要,但它是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而加以编码、存储和操作,并进而影响人类的行为的。

现代认知心理学除了应用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外,还发展了自己特有的一些研究方法,如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等。在认知心理学的早期发展中,计算机模拟采用得很普遍。

使用这种方法的基本设想是: 如果计算机和人在某种作业的操作模式上功能相等,那么用指导计算机的程序就能很好地解释人是怎样完成这一作业的。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它主要研究认知功能的脑机制、认知与神经系统活动的关系、脑发育与认知功能的发展等。

(五)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m psycholog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 Maslow,1908—1970)和罗杰斯(C. Rogers,1902—1987)两人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论,认为它们都把人的心理现象异化,而没有揭示人的完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实质。

人本主义心理学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并为实现这些欲望而挣扎的野兽。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只相信可以观察到的刺激与反应,认为正是人们的思想、欲望和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内部经验,才使他们成为各不相同的个人。

四、我国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以及现代科学发展的差异,尽管中国古代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是与现代心理学理论有一定的距离,在我国,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由西方传入的。

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始于明末耶稣会传教士利马窦著的《西国记法》(1595)、艾儒略著的《性学确述》(1623)等书。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留美学者颜京(1838—1898)出任上海圣约翰书院院长,开设了心理学课程,并于1889年出版了译著《心灵哲学》一书。1907年王国维的译著《心理学》出版,该书是丹麦心理学家霍普夫丁的著作。

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始于1917年。它的标志是北京大学首次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1918年陈大齐出版了《心理学大纲》一书。1920年南京高师(东南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正式成立。1922年中国第一个心理学杂志——《心理》由张耀翔编辑出版。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心理学在中国有所发展。现代心理学的许多理论流派开始通过归国的中国学者介绍到中国来。一些在海外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开始了一些重要的实验研究,如哺乳动物和鸟类胚胎行为发生和发展的研究(郭任远);汉字心理的研究(艾伟,1924;周先庚,1929);智力及其测验的研究(陆志韦);阅读中文时眼动的分析(沈有乾,1925,1927);比奈-西蒙智力测验的修订(陆志韦,1924,1936)等。其中有些研究在国际上是有影响的。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日寇的入侵,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进入了停滞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以介绍和引进前苏联的心理学为主。在这个时期,心理学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建立了中国心理学会,学校经过院系调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建立了心理学专业,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办了一系列心理学高级研讨班,系统介绍了苏联的心理学成就,出版了大量的心理学译著。

20世纪50年代末,心理学遭受到不应有的批判。心理学的一些正确的研究方向被指责为“超阶级”、“抽象化”和“生物学化”。 60年代初,心理学经过“甄别”,纠正了某些错误,心理学工作者在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和工程心理学等应用领域开展了研究,为教育改革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作出了贡献。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中国经历了政治大动荡时期。心理学被当成伪科学受到批判,心理学的研究机构被关闭,心理学人才的培养也被迫中断。 “文革”之后,中国心理学真正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二十多年来,中国心理学家在许多重要的领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在视觉领域,中国心理学家提出了视觉早期加工的拓扑学理论; 在语言信息加工的研究中,中国心理学家结合汉字和汉语的特点,探讨了汉语词汇表征和加工的特点; 在儿童发展的研究中,中国心理学家结合本国儿童的特点进行了以思维和智力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研究;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中国心理学家适应国家教育改革的需要,探讨了教育、教学中的一系列心理学问题,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教改实验方案。 此外,在心理测量学、工程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领域也进行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中国心理学家与世界各国心理学家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和联系。 1980年中国心理学会被正式接纳加入了国际心理学联合会。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分支 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心理学目前已形成了一百多个分支学科,而且新的分支学科还在不断地产生。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专业学科设置目录和分类标准将心理学列为一级学科,同时又设有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三个二级学科。

①基础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它的主干学科有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等。 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包括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两个分支。 ③应用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各种实际领域的应用,包括工业工程、组织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市场消费、社会医疗保健、心理卫生、体育运动、环境保护、军事法律等各个领域。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学习心理学除了要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外,还要懂得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以便更深入地探讨心理学问题。

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是研究心理学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心理学的研究需坚持以下原则。 客观性原则(objective principle)是指研究者要尊重客观事实,对任何心理现象必须按照它的本来面貌加以研究和考察。由于心理活动纷繁复杂,在心理学研究中很容易产生猜测、武断和片面的缺点,因此,应注重遵循这一原则。

任何结论都必须在对所得的全部事实材料和数据,甚至包括相互矛盾的事实中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作出,而不能任凭研究者的主观臆测来肯定或否定某种结论。 在贯彻客观性原则时,要努力排除先入为主和偏见的影响;搜集资料如实地记录外部刺激、机体反应、行为表现和口头报告,杜绝主观臆测;对资料要进行全面分析,特别注意与已有结论不一致的事实,防止以偏概全。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developmental principle)就是坚持发展的观点,对心理活动的变化进行动态研究。客观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发展中,作为人脑对客观事物反映的心理活动,不可能是固定、静止的。不仅如此,人脑这一心理活动的物质承担者,也是长期进化发展的产物。这些都要求研究者必须遵循发展性原则来研究心理活动的特点及行为发生发展的规律性。

这一原则要求在研究中不仅阐明一种心理现象的现状,而且要考虑历史发展状况,并且还要对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例如,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就要根据从初生到老年期的每个阶段所具有的不同心理特点和形成条件,既要阐明已经形成的心理品质,又要阐明那些正在形成或刚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并要预测可能会出现的心理现象,以创造有利条件让其顺利发展。

(三)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systematic principle)就是坚持系统、整体的观点,既要对人的心理进行多层次、多水平的系统分析,又要对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形成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行整合研究。

遵循这一原则要求研究者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把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和整合研究统一起来;把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统一起来;把结构研究和机能研究结合起来。不仅要将研究对象放在有组织的系统中进行考察,而且要运用系统的方法,从系统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分析研究对象与各系统、要素的关系。另外要注意做到分析与综合,从而准确地解释研究对象的本质与规律。

人生活在极其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心理现象的产生都要受自然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们对某种刺激的反映,在不同的时间、环境和主体状况下,反应往往不相同。因此,在对人的某种心理现象进行研究和实验时,要在联系和关系中探讨心理活动的规律。

心理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个性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又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个性一旦形成,又会对心理过程产生制约的作用。没有感性认识就不会有理性认识,感性认识越丰富,越有利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同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知它,思维又影响着人的感性认识。所以各种心理活动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我们必须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事物,不能割断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

(四)人文关怀原则 人文关怀原则(humanistic care principle)是指心理学研究工作者在研究中应遵守职业道德,尊重被试,关爱被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个有生命的、主体性的有机体(人和动物)。在对他们的心理与行为进行研究时,必须充满人文关怀。

在进行以人为被试的研究前,研究人员要仔细评估被试可能面临的风险程度,即实验中被试可能会遇到哪些危及身心健康的潜在因素。即使这种潜在风险微不足道,也必须仔细考虑到。

心理学研究人员必须遵守职业道德: ①确保被试的个人隐私不被泄露,甚至连被试的名字都不能公布,一般以代码标记。无论要求被试做什么或说什么,必须使他们确信除了研究者之外,没有人会知道他们的答案。 ②被试参与研究是自愿的,不能强迫其参加。即使在实验研究开始之后,被试仍有自由选择退出的权利。

③在实验研究开始前要让被试知道实验中将做什么,征得其同意后,才能让他们参加。如果不得已要对被试隐瞒实验的真实意图,在实验结束后应当对全体被试进行解释,说明这项实验的真实目的和基本内容。在可能的情况下给每位被试一份实验结果的复印件。 如果实验被试是动物,研究人员应训练有素且能人道地照料动物。要尽力避免或减少动物可能受到的不安、疾病和疼痛。所有涉及脊椎动物的实验都必须经过专门委员会的审批。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研究心理学时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常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观察法 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是指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有系统的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观察法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采用: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观察方式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观察者作为一个参与者参与到活动中,身临其境地进行观察; 另一种是观察者作为一个旁观者,不参加被观察者的活动,冷静地观察所发生的各种情况。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原则上是不让被观察者发觉自己的活动被他人观察,否则就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

观察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如何避免观察者的主观臆测与偏颇是观察法使用的关键。另外,观察始终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观察者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进行观察和记录,以利于科学地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

观察法的优点是: 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由于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不为被观察者所知,保持了被观察对象的心理活动的自然流露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

观察法的缺点是: 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因此,对某种现象难以进行重复观察,而观察的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 有些现象、行为不能直接观察,观察结果难以量化统计。由于对条件未加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研究的现象,而要研究的现象却没有出现; 观察的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的影响。

(二)实验法 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是按照研究的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法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1. 实验室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laboratory experiment method)是指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仪器,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心理学的许多课题都可以在实验室进行研究。例如,我们在实验室中安排三种不同的照明条件(由弱到强),让被试分别在不同照明条件下,对一个短暂出现的信号作出按键反应,通过仪器记录被试每次的反应时间。这样就可以了解照明对反应时的不同影响。

实验室实验法的优势在于,对实验情景和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控制,可以获得较精确的研究结果;实验结果可以量化,也可以进行反复验证。它的劣势是,由于实验者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境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处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的情境中,意识到正在接受实验,有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实验室中获得研究结论有可能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在实际应用中出现困难。

2. 自然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natural experiment method)也称现场实验法,是指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自然实验虽然也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但它是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境中进行的。

例如,研究小学各年级儿童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发展的水平,可以结合教学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阅读材料;儿童学习了这些材料之后,完成指定的口头复述和书面复述的作业。从这些作业材料的整理和分析中,可以看出不同年级儿童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发展的某些情况和特征。

由于自然实验是在正常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因此,自然实验的结果比较合乎实际,也易于实施。但是,在自然实验中,由于条件的控制不够严格,因而难以得到精密的实验结果。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适当地跟实验室实验结合起来,常常是必要的。

(三)调查法 调查法(investigation method)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被试心理活动的方法。 调查法分为量表法、问卷法、访谈法和相关法。

1. 量表法 量表法(measurement method)也称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采用测验法,一是用于研究个体行为(心理特征)在某一层面上的个别差异;二是研究被试者两种或多种行为(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测验的量表必须标准化,测验的内容必须具备适用性和科学性。

目前,心理测验的种类很多,按内容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按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规模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等。由于测验法是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量化研究的有效工具,因此,这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很广。

2. 问卷法 问卷法(questionnaire method)是指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填写来收集资料,分析和推测被试心理状态的方法。问卷法是研究者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它在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都被采用。

例如,许多研究人格的心理学工作者采用调查问卷收集有关人格特点的资料。在应用研究中,问卷法可用于了解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评价、工作分析、需要评价、动机研究以及市场研究等。一份完美的问卷,必须是问题具体,重点突出,使被调查者乐于合作,能准确地记录和反映被查者回答的事实,而且数据资料便于统计和整理。

3. 访谈法 访谈法(interview method)也称晤谈法,是一种以面对面的方式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进行调查的方法。访谈法在心理学领域中的应用,有较久远的历史,它几乎是和内省法、观察法同时出现的。

使用访谈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要掌握访谈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访员在实施访谈时应创设恰当的谈话情境,使受访人有轻松愉快的心情;具备耐心和细致的洞察力;不对受访人进行暗示和诱导;对相同的事情会从不同的角度提问;能如实准确地记录访谈资料,不曲解受访人的回答。

访谈法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掌握和施行,但是由于访谈对象有限,加上被试可能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到资料的真实性。

4. 相关法 相关法(correlation method)是探索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它主要是根据量表法和问卷法获得的数据,运用统计的方法计算相关系数;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程度和性质。

相关系数以字母r来表示,介于+1.00和-1.00之间,相关系数越大,变量之间的相关度越高;相关系数越小,变量之间的相关度越低。例如,我们想考察学习成绩和智商之间是否有联系,首先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一定数量的被试;其次,以学习成绩为第一组数据,智力测验分数为第二组数据,用所获得的两组数据计算相关系数;最后,根据计算出来的相关系数的大小,分析学习成绩和智商之间的关系。

(四)个案法 个案法(case method)是对一个或几个研究对象进行较长时间的系统的研究的方法。在研究中要注意全面地调查被研究者的社会条件,教育与家庭的影响,活动、工作情况,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的心理活动和个性品质的发展变化,从而找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

其研究对象可以是儿童、正常的成人,也可以是病人。可以在正常条件下,也可以在实验的条件下进行。此法的长处是有利于全面系统地对对象进行了解,其缺点在于研究对象的数量少,结果可能不具普遍意义。因此,在推广运用个案结果或作出更概括的结论时,必须持谨慎的态度。一般来说,个案法常用于提出理论或假设,要进一步检验理论或假设,则有赖于其他方法的帮助。

(五)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works analysis method)是指通过对被试各种活动的作品如绘画、日记、作文或其他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水平、特点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作品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例如,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作品,可以得到许多关于儿童智能发展的资料,推断其观察能力及认识事物的能力;通过对日记的分析(当然必须首先征得儿童的同意),可以把握儿童的心理状态;通过分析儿童的作文或其他作品(例如作业、考卷、信件等),可以深入地了解儿童的个性特点。另外,作品分析法还有一种特别的意义,即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例如,对古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就可通过分析他们的活动产品如著作、书法、绘画、言论等来加以研究。 总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远不止这些,上述五种研究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由于人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不能单独采用某一种方法,而应该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使之相互补充,以使心理学的研究更加科学。

复习要点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第三节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通过心理现象的研究,揭示心理活动的规律。 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现象。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通过心理现象的研究,揭示心理活动的规律。 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现象。 个体心理现象可以划分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 心理过程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发展的过程。

心理过程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认知过程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情绪情感通常在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中起动力作用。 意志过程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心理倾向是人进行活动的心理趋向,主要包括兴趣、需要、动机等; 个性差异是人们所具有的不同心理面貌。 个性差异可分为两个方面: 心理倾向是人进行活动的心理趋向,主要包括兴趣、需要、动机等; 心理特征是个体在其心理活动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由于社会团体的客观存在,便产生了社会心理或团体心理。 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个体心理,而且也研究人的社会心理。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心理实质是什么,经历了长达几千年的争论,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观点。

一、两种对立的心理观 唯心主义心理观认为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心理的东西是第一性的,物质的东西是第二性的。 唯心主义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虚构出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人的肉体的“自我”,并把“自我”当成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源,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 客观唯心主义是虚构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成万物的主宰者。

唯物主义心理观认为心理的产生有赖于物质的存在,物质是第一性的,心理是第二性的,心理是由物质派生出来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①心理产生于物质; ②心理产生于身体; ③心理产生于身体的特定器官。 认为心理是某种器官的一种机能,但心理究竟产生于哪一种器官,在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又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心脏是心理产生的器官;另一种认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

二、科学的心理观 心理是脑的机能: 物种发展史证明心理现象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产生,随神经系统的发展而发展;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心理是脑的机能; 个体发育过程说明人的心理随着脑的发育而发展。

反射是指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做的有规律的反应。 17世纪法国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笛卡儿首先提出“反射”概念。 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把脑的反射活动分为三个环节:开始环节、中间环节和终末环节。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反射弧。 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5个基本部分组成。 反射环是神经系统的传入—传出—反馈传入—再传出的回路结构。

反射按其产生条件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 无条件反射是遗传的、生来就有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条件反射又可分成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经典性条件反射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无条件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无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某种反应的结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概率就会提高。 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它们都以强化和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为基本条件。 它们之间的不同点是: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或操作形成的,经典条件反射是动物被动地接受刺激而形成的; 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出现在操作之后,而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与刺激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前。

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可把信号系统划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是由具体刺激物(如声音、颜色、气味等)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是指由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两种信号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是: ①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②两种信号系统的广度丰富性不同。第一信号系统只限于具体刺激物,第二信号系统的词代表一类事物。

③形成的基础不同。第一信号系统是建立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第二信号系统是建立在第一信号系统基础上。 ④活动的效果不同。第一信号系统是动物活动的最高调节机制,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行为的最高调节机制。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人的心理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 联系是: 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的,第二信号系统调节和控制着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人的正常活动都是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导的两种信号系统相互传递、互相协调的结果。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人的心理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

第三节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的心理学思想 第三节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的心理学思想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在心理学独立成为科学以前,有关“灵魂”、“观念”、“意识”、“欲望”和“人性”等心理学问题,一直是古代哲学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和医生们讨论的问题。

二、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一)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近代哲学是指17—19世纪欧洲各国的哲学,对现代心理学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哲学思潮是17世纪法国的理性主义以及17—18世纪英国的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的著名代表是法国著名哲学家、杰出的自然科学家让内·笛卡儿。在身心关系的问题上,他承认灵魂与身体有密切的关系。

笛卡儿关于身心关系的思想推动了对动物和人体做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这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有直接的影响。他对理性和天赋观念的重视也影响到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发展。 经验主义起源于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和洛克。前者被认为是经验主义的先驱,后者被认为是经验主义的奠基人。

英国经验主义演变到18—19世纪,形成了联想主义的思潮。 代表人物有詹姆士·穆勒、约翰·穆勒、培因等。他们把联想的原则看成全部心理活动的解释原则,认为人的一切复杂的观念是由简单观念借助联想进而形成的。

实验生理学的影响: 德国生理学家缪勒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说。赫尔姆霍兹用青蛙的运动神经测量了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费希纳首创用实验的方法将物理刺激的变化转化为心理经验,建立了心物之间计量的关系以及心理物理学方法。 德国学者韦伯通过有系统地变化刺激的强度来观察个体的反应,在感觉阈限研究和测量方面为心理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

生物学的影响: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出版,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此外,达尔文著的《人类的起源及性的选择》和《人与动物的表情》,对以后的比较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及情绪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877年他发表了《一个婴儿的生活简史》(刊于《心》杂志上),是他对自己的一个孩子的观察记录,对促进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心理学的诞生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把自然科学中使用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从此,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三)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构造主义是心理学的第一个学派,冯特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生铁钦纳是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们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在研究方法上,他们首创内省法。

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和安吉尔等人。机能心理学也主张研究意识。但是,他们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连续的过程。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②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有韦特海默、柯勒和考夫卡。 格式塔是从德文“Gestalt”音译而来,意思是完形或整体。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有关人的知觉过程。他们反对构造心理学的心理元素的观点,也不同意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的观点,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 精神分析学派主要是对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 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

三、当代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用生理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是当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 采用这种取向的心理学家关心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把生理学看成描述和解释心理功能的基本手段,认为高级心理功能(知觉、记忆、注意、语言、思维和情绪等)都和生理功能,特别是脑的功能有密切关系。

行为心理学的研究: 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社会认知学习论是持这种理论观点的代表。 行为主义者否定心理因素,用刺激变量和反应变量的关系来解释行为。 而新行为主义和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则不再无视有机体的内部过程,也关注动机和认知机制的研究,关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变量的研究。

心理分析的研究: 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如弗洛伊德的理论,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 但是,精神分析的研究取向仍存在于心理学的某些研究领域中。 20世纪30年代以后,一批后弗洛伊德主义者将精神分析的理论应用于动机和人格的研究。和弗洛伊德不同的是,后弗洛伊德主义者更关心儿童和青少年人格的正常发展。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认知心理学出现在20世纪初,在5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 早期的认知心理学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 20世纪20—30年代,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揭示了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

20世纪40年代末,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对现代心理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心理学界涌现出一股研究认知过程的潮流。 在知觉、记忆、言语和问题解决等领域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两人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四、我国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在我国,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由西方传入的。 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始于明末耶稣会传教士利马窦著的《西国记法》、艾儒略著的《性学确述》等书。 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始于1917年,它的标志是北京大学首次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心理学在中国有所发展。

现代心理学的许多理论流派开始通过归国的中国学者介绍到中国来。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以介绍和引进前苏联的心理学为主。 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中国经历了政治大动荡时期,心理学被当成伪科学受到批判。“文革”之后,中国心理学真正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 近年来,中国心理学家在许多重要的领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要尊重客观事实,对任何心理现象必须按照它的本来面貌加以研究和考察。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要尊重客观事实,对任何心理现象必须按照它的本来面貌加以研究和考察。 发展性原则就是坚持发展的观点,对心理活动的变化进行动态研究。

系统性原则就是坚持系统、整体的观点,既要对人的心理进行多层次、多水平的系统分析,又要对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形成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行整合研究。 人文关怀原则指心理学研究工作者在研究中应遵守职业道德,尊重被试,关爱被试。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指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有系统的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实验法是指按照研究的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实验法可以分为: ①实验室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是指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仪器,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心理学的许多课题都可以在实验室进行研究。 ②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也称现场实验法,是指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被试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查法分为: ①量表法。量表法也称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采用测验法,一是用于研究个体行为(心理特征)在某一层面上的个别差异;二是研究被试者两种或多种行为(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②问卷法。问卷法是指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填写来收集资料,分析和推测被试心理状态的方法。 ③访谈法。访谈法也称晤谈法,是一种以面对面的方式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进行调查的方法。 ④相关法:探索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

个案法是指对一个或几个研究对象进行较长时间的系统的研究的方法。 作品分析法指通过对被试各种活动的作品如绘画、日记、作文或其他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水平、特点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的方法。

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第三节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欢迎访问 业锋教育在线 相逢就是缘,愿与大家成为朋友! 谌业锋主页 电话:18981539788 QQ:178990915 谢谢大家! http://www.lsyf.cn http://lsyf.cn/jksyf.html 相逢就是缘,愿与大家成为朋友! 电话:18981539788 QQ:178990915 E-mail:jksyf@163.com 微信号:lsjksyf 业锋教育在线 谌业锋主页 谢谢大家!

⊙ 四川省特级教师 ⊙ 凉山州首批专家型教师 ⊙ 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 中学高级教师 ⊙ 凉山州教科所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 ⊙ 西昌学院数学教育、教育心理学客座教授 ⊙ 中国数学会会员 ⊙ 中国教育学会会员 ⊙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 四川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理事 ⊙ 四川省中学数学学科中心组成员 ⊙ 四川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成员 ⊙ 凉山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组成员 ⊙ 凉山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指导组成员 ⊙ 凉山州教育学会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长 ⊙ 凉山州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