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染色 淺粉青綠 巧手染成大地的顏色
植物染色的意義 歷史文化意義:天然染色累積了許多前人的經驗與智慧,這些優良的色彩文化應該重新賦予意義。 永續環保: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並可避免化學染料的嚴重污染問題。 美感層次意義:不但可以得到鮮豔的高彩度色,更可以得到細膩的中間色,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植物染色所需用具 1.不鏽鋼深鍋1個〈取染液及煮染用〉 2.20公升水桶2個〈浸泡染物或媒染劑用〉 3.1公升量杯〈量水或媒染劑〉 4.長竹棒〈攪拌用〉 5.過濾布袋、鋼篩 6.重量量計〈秤〉 7.橡皮手套〈防熱及染色〉
基本染色過程 1.秤布重 2.染前處理 3.染材處理 4.煮染材 5.過濾染液 6.第一回煮染 7.調製媒染劑 8.媒染 9.第二回煮染 10.水洗 11.晾乾 12.複染
秤 布 重 為計算黃豆量、染材量、水量之基準, 且需以漿豆漿前之重量為準。
染前處理—天然纖維材料 棉麻等植物性纖維因未含蛋白質成分,不易著色,應先退漿,並以生豆漿(1:10)打底較好上色〈最好兩回〉,用牛奶亦可。 植物性纖維—棉〈草棉、木棉〉 麻〈麻黃麻、苧麻、瓊麻、 大麻、馬尼拉麻 、、、〉 動物性纖維—毛(羊毛.兔毛…)蠶絲 棉麻等植物性纖維因未含蛋白質成分,不易著色,應先退漿,並以生豆漿(1:10)打底較好上色〈最好兩回〉,用牛奶亦可。
染前處理—天然纖維材料
染前處理—天然纖維材料
染材處理—切碎.秤重 植物的根、莖、葉、花、幹材、皮, 染色的部位視植物而有不同。 染材比=染材:被染物(布重) 如2公斤枝葉:1公斤布,染材比即為200% 染材比因材料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 應視染材重量、乾濕與色素多寡而定 一般濕的枝葉類約500%上下 乾的枝葉約300%上下 根、皮約100-200%
煮染材 浴比=水:被染物(布重)=40:1 視染材的需要,酌情添加助溶劑碳酸鉀或冰醋酸以促進色素溶解。 視染材色素濃度,可煮1-5回,每回約水沸後轉小火再煮30分鐘。 若為草葉,煮1-2回即可,若為幹材或根,,萃取次數可達4-5回。
過濾染液 撈出枝葉,用棉布袋濾除細粒雜質, 得到澄清染液,並將各回染液混合均勻。
第一回煮染 將布料以冷水充分浸透,擰乾,投入染鍋中加溫染色。水開後轉小火30分鐘,期間要不斷地攪拌,不能讓布浮出水面的時間太長,以免局部過度氧化,造成染色不均勻。
調製媒染劑 媒染劑約為布重的3%-5%,水要能掩蓋過被染物。 石灰、草木灰、蜃灰、明礬、醋酸鋁、醋酸錫、醋酸銅、醋酸鐵等均可作為媒染劑。 石灰、草木灰、蜃灰以清水攪拌,等候沉澱,輕倒過濾取上層澄清液。 醋酸銅、醋酸鐵最好以溫水溶解並過濾。
媒 染 將第一回煮染過的布擰乾,分別放入媒染桶中媒染,媒染時間約為30分鐘,期間要不停攪拌,使被染物能充分均勻的吸收媒染劑,不能局部浮出水面太久,以免染色布均勻。
將被媒染過的被染物,分別放入不同的染液鍋中,再次煮染。 第二回煮染 將被媒染過的被染物,分別放入不同的染液鍋中,再次煮染。 切記勿將不同媒染劑的被染物放在同一鍋中染色,否則會導致色花。
水 洗 染好的布以中性洗潔劑清洗,充分水洗乾淨,擰乾或以脫水機脫水。
晾 乾 要徹底晾乾,晾乾時最好不要以日光直射。
複 染 再做複染可讓顏色更深,堅牢度更好。最好隔數日之後再做,才會有更好的效果。
綁染、夾染技巧
綁染、夾染技巧
綁染、夾染技巧
綁染、夾染成果
綁染、夾染成果
綁染、夾染成果
簡報完畢,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