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 主讲:唐 楠.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亲子运动会 游园活动 雨伞绘画比赛 爱心拍卖活动 义卖活动 捐书仪式 环保袋制作 乐队表演 社团展示 化妆舞会.
Advertisement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做个百数表. 把表格填完整,仔细观察,你还有什么新发现 ?
数码摄影 ABC DIGITAL PHOTOGRAPHY ABC 1. 摄影其实并不难, 当今的数码时代,人人都会。 2.
第六节 眼睛与视力的矫正.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第四节 相对眼镜倍率.
眼睛和眼镜.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6.9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 加减消元法 上虹中学 陶家骏.
同学们好! 希望这节课能带给你: 更 多 的 欢 乐! 更 多 的 收 获!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俄罗斯方块:注意观察游戏中用到的 数学的知识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余角、补角.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四、眼睛和眼镜.
双字符键和大写锁定键.
4-6 神奇的眼睛 福州市第七中学 鲍飞虎.
在PHP和MYSQL中实现完美的中文显示
景 深 和 超 焦 距 景深和超焦距的运用是摄影技术的重要部分,也是摄影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如果说景深的运用是形成摄影画面虚实变化、主次分明的艺术效果的技术方法,那么,超焦距的运用则是获取最大景深,捕捉最佳瞬间的最有效的技术手段。
第五章 景深、焦深与超焦距 模糊圈 景深 焦深 超焦距.
第五章景深、焦深与超焦距.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P hoto s hop 第一临床学院 08级临床八年 昌金星.
第二讲 镜头(画面拍摄).
1.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杏坛中学 高二数学备课组.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灵寿县第二初级中学 栗 彦.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姓名XXX.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解方程(一) 马郎小学 陈伟.
实用网络营销基础 冯英健 2006年8月6日 首页.
线段的有关计算.
Three stability circuits analysis with TINA-TI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提供机构:XXXXXXXXX 机构级别:X级X等(无级别可不填写)
九年级 上册 27.3 位似(第1课时).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 位置关系.
《工程制图基础》 第五讲 投影变换.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应用 主讲教师:戴萍.
第六章 准确曝光.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 1.光和影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我们能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找 因 数.
从社交网络游戏中发现艺术的灵魂 Brad MacDonald 麦泊然 艺术总监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位似.
编程达人-- 从零开始学UI系列教程 第九节、布尔运算 先行者 YC.
使用Fragment 本讲大纲: 1、创建Fragment 2、在Activity中添加Fragment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香港城市大学 导师: 布礼文教授( Dr. L M Po ) 学生: 徐叙远 ( Xu Xuyuan )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学习目标 1、什么是列类型 2、列类型之数值类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摄影技术》 主讲:唐 楠

针对这类问题,要想很好的解决,就要需要我们掌握景深原理,熟练地运用景深。 第五章 景深  在摄影的具体应用中,有时摄影者想让所拍摄的照片前后左右都清晰,有时又想突出表现主题,让其他的东西模模糊糊。 针对这类问题,要想很好的解决,就要需要我们掌握景深原理,熟练地运用景深。  为了使同学们更直观的认识景深,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图例。

从画面中可以看出,如果是在景深范围之内,不管是 前景的花还是背景的房子,都能获得比较清晰的图像。 焦点 前景深 后景深 从画面中可以看出,如果是在景深范围之内,不管是 前景的花还是背景的房子,都能获得比较清晰的图像。

第一节 景深的概念 清晰范围大时称为大景深 清晰范围小时称为小景深 第一节 景深的概念  景深,也就是景物清晰的深度。即所调焦点前后延伸出来的“可接受的清晰范围”。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照片上焦点图像前后的清晰范围。 清晰范围大时称为大景深 清晰范围小时称为小景深

小景深 大景深

■ 下面我们在来了解几个概念 ◆ 焦点 与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镜头 应该是所有的光线聚集在一点后,再以锥状的 ■ 下面我们在来了解几个概念 ◆ 焦点 与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镜头 应该是所有的光线聚集在一点后,再以锥状的 扩散开来,这个聚集所有光线的一点,就叫做 焦点。

◆ 弥散圆 在焦点前后,光线开始聚集和扩散,点的影象 变成模糊的,形成一个扩大的圆,这个圆就叫 做弥散圆。

投影、放大成照片等等)来观察的,人的肉眼所感 受到的影象与放大倍率、投影距离及观看距离有 很大的关系,如果弥散圆的直径小于人眼的鉴别  在现实当中,观赏拍摄的影象是以某种方式(比如 投影、放大成照片等等)来观察的,人的肉眼所感 受到的影象与放大倍率、投影距离及观看距离有 很大的关系,如果弥散圆的直径小于人眼的鉴别 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实际影象产生的模糊是不能 辨认的。这个不能辨认的弥散圆就称为容许弥散 圆。

在焦点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这两个弥散圆 之间的距离就叫景深,即:在被摄主体(对焦点) 前后,其影像仍然有一段清晰范围的,就是景深。换言之,被摄体的前后纵深,呈现在底片面的影 象模糊度,都在容许弥散圆的限定范围内。

例如:你在天然动物园将镜头焦点调在老虎的眼睛上,在底片上它的眼睛就是最清晰的。而这时老虎的嘴,还有其身后的树皮,在最终的照片上也显出可以接受的清晰影像。当你的视线从调焦点眼睛移开时,模糊的程度就逐渐加大。在近处前景和远处背景上的物体离虎头越远清晰度就越差。

镜头光圈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控制镜头通光 亮的大小,另一方面就是直接影响景深大小。 第二节 影响景深的因素 一、光圈口径对景深的影响 镜头光圈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控制镜头通光 亮的大小,另一方面就是直接影响景深大小。   记住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f/1.4 f/32

光圈口径与景深的关系

F/4 F/8 F=5cm 3m 2.42 3.95 2.03 5.77 光圈对景深的影响

焦距越长,景深越短;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 越长.如果使用变焦镜头就更方便,不用更换 镜头,也能够通过焦距的变化控制景深。 二、镜头焦距对景深的影响  拍摄同一景物,使用同样的光圈数值,镜头的 焦距越长,景深越短;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 越长.如果使用变焦镜头就更方便,不用更换 镜头,也能够通过焦距的变化控制景深。

F/4 F=13.5cm F=5cm 5m 4.35 5.87 3.57 8.33 焦距对景深的影响

物距的变化与景深的变化成正比,物距越大, 景深越大;物距越小,景深越小。 三、物距对景深的影响   摄影者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称为“物距”。 物距的变化与景深的变化成正比,物距越大, 景深越大;物距越小,景深越小。

F/4 F=5cm 2m 5m 1.72 2.38 3.57 8.33 物距对景深的影响

第三节 景深的选择  景深的运用是摄影上的一个重要手段。选择不同的景深,不但可以拍摄出清晰的照片,而且每幅照片各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有经验的摄影师更喜欢从两个极端,或是大景深,或是小景深中去寻求画面的独特魅力。  

1.浅景深的运用 ◆ 运用小景深突出主体 浅景深常用于拍摄特写或人像,它的最大作用 是能够有效地突出主体。在拍摄过程中,为了 突出表现主题,需要把拍摄物周围不利于烘托 主题或是杂乱的景或物虚化掉。景深越小,主 体越强烈。

◆ 开大光圈 获得小景深的主要办法是开大光圈,并仔细向 你所要突出的物体对焦,让其他无关紧要或是 杂乱的物体变得模糊而不可辨认,作为一种抽 象的形式空间陪衬主体。

◆ 小景深的虚化效果 在开大光圈的同时,可以将焦点对在前景的主 体上,让模糊的远景在画面上产生空间的透视 感,并在最大限度上降低了对主体的干扰作用。 你也可以将焦点对在中景的主体上,让前景和 背景同时模糊,形成一种明确的视线引导作用。

让前景虚化,通过模糊的、朦胧的、虚幻的前 景来烘托反衬清晰的主体,不仅会使画面显得 简洁、明快、干净,而且小景深中的局部的虚, 还可以给观赏者以丰富的想象的余地,使画面 更加含蓄、魅力无穷。

★ 小结 ▲ 小景深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有目的的虚化作用排 除不必要的干扰。 ▲ 开大光圈是获得小景深的主要手段,我们要善 于使用这样的控制方式。 ▲ 小景深的虚化有不同的效果,必须在拍摄过程 中加深体会。

2.长景深的运用 ◆ 选择大景深描写环境 长景深常用于拍摄未知活动点的运动物体或大 场面景物。使用长景深可以把调焦困难的运动 物体拍摄清楚,大场面的前后景物都纳入景深 范围之内。

◆ 大景深的作用 如果再拍摄时有意识低收小光圈,选用广角镜头,那么,从很近的物体一直到无限远的物体,都会 相当清晰低展现再人们面前,使主体于周围的环 境形成有机的联系。大景深可以展现田园的开阔、山河的壮观以及建筑物的每一细节。大景深还特 别适合旅游纪念照的拍摄,使人物和身后的景物 都非常清晰,真正起到到此一游的作用。

★ 小结 ▲ 控制景深的目的就在于选择画面前后的清晰程 度,以便获得不同的艺术效果。 ▲ 在大多数镜头上可以查到相对的景深范围,帮 助快速判断景深。 ▲ 一般的景深范围缺乏个性,选择大景深可以更 好低交代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第四节 巧妙合理控制景深 在合理控制景深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一些 辅助手法,使景深的运用更为灵活多变。

◆ 选择性调焦 由于自然界的景物非常复杂,常常会发现在拍摄 时无法避开一些杂乱的景物,势必会干扰主体的 吸引力。这时学会利用小景深突出一些景物,并 虚化些景物,照片就会更富有个性。仔细向你所 要突出的物体调焦,让其他无关紧要或是杂乱的 物体变得模糊而不可辨认,作为一种抽象的形式 空间陪衬主体。

◆ 定点对焦 定点对焦就是事先找准某一替代物作为聚焦的对 象,而同时又确信所想拍摄的运动物体一定会出 现在这一物体的位置上,这样等运动的物体一进 入需要拍摄的位置,就可以全神贯注地抓取精彩 瞬间,从而省去了对焦的过程。

◆ 区域对焦 区域对焦法主要适合拍摄一些没有固定规律运动 的物体,但这一运动的物体的活动范围是可以把 握的,这样就可以利用确定一定的景深范围的原 理,随时将运动在这一范围中的物体拍摄清晰。

区域对焦的具体步骤如下: 先估计被拍摄者的运动纵深范围,比如在3.5~5m 之间。再看使用的镜头焦距,比如是135照相机的105mm镜头,当你将镜头的光圈放在f/22时,从 镜头景深刻度上可以查知,在对焦4m的位置上, 景深范围在3.2~5.3m之间。这时就可以吧焦距定 在4m的位置上,只要运动的物体不超过这一活动 范围,放心按快门就可以了,不必再考虑对焦。

★ 小结 ▲ 选择性对焦的目的就在于有意识地突出重点, 利用景深的关系获得有个性的画面。 ▲ 定点对焦是利用预先的判断结合景深的关系, 获得动体摄影的清晰影像。 ▲ 区域对焦是利用相对较大的景深,弥补对焦 局限的技术手段。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