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2节 城 市 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Advertisements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城市规划.
专题7 人口的变化.
专题十一:人口与城市 银川二中 董金玲.
人口增长.
新课标(RJ).
试 卷 讲 评.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一单元 人口与城市 第3课 城市空间结构.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一单元 人口与城市 第3课 城市空间结构.
第三节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
中国的工业.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 主讲人:湖南师大附中梁良樑.
第二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本章学习要求: 1、掌握城市的定义和特征。 2、了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CET4 translation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年轻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归因于他们迅速提高的收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有些人甚至选择长途背包旅行。最近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想要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第七章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影响.
折线统计图 张家产中心完小.
第四章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廊坊市第四中学.
城郊棚户区 蔡思琼地理课件.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 变 的 天 气.
走势分析.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一、课标要求: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考 纲 展 示 考 点 解 读 考 向 预 测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1.掌握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城市 空间结构和成因。
课前准备:   第二章复习案   周六晚自习做的小卷第二章部分   第二章小报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边陲小镇老深圳全貌 (1982).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1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第六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江苏考纲】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Harvard ManageMentor®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知识点名称: 导数的定义.
Harvard ManageMentor®
化学品清单 类型.
K1 3.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第2课 工业联系和转移、集聚.
人口统计图判读.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杏坛中学 高二数学备课组.
火车的故事.
上节内容回顾:什么是车速? 什么是地点车速? 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的区别 平均车速有哪些相关概念? 车速有何用途?
人口与城市.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以我国为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第三节 常用外贸B2B平台简介 一、阿里巴巴 国际交易市场( 中国交易市场( 日本交易市场( 全球批发平台(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人口统计图判读.
Greening One Belt One Road The Role of NGOs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西藏 Tibet.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4课时 绝对值.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通货膨胀对债权人有利,还是对债务人有利?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H a S = a h.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2节 城 市 化

30年前.荒芜的深圳 终于有了人烟 可是还是很荒芜 楼多了几个,人也多了起来

就要修深南大道了 深南大道出现了,不过还是土路 深南大道更像样了还铺上了柏油 这时的深圳还像一个破破烂烂的小县城

深圳的速度,一天一个样,带动了城市的全面发展 杂闹的市区,逐渐出现了城市的面貌

经济进一步高速发展,高楼大厦也一栋栋拔起,快速赶上了各大城市 经济迅速发展的深圳,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人口的涌入

此时的深圳就像开锅的工地 一个现代特大都市的雏形已显

那时候的深圳就是罗湖,罗湖就是深圳,当时没有地王大厦的罗湖 这时的深圳已经不满足于罗湖了,开始沿着深南大道向西扩张,所到之处便带来了新的生机~!!

高楼大厦日益密集的深圳已经在全国暂露头角,开始咄咄逼人 高楼拨起

1996年地王大厦建成,成为当时中国最高的大楼,也是深圳的标志! 10年前,这里便成了深圳的金融区

10年前繁华的深圳 经济继续发展的深圳,沿着深南大道继续繁华的深圳 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到深圳来瞻仰邓设计师邓爷爷

  右边的河就是深圳河,山的那边就是香港 10年前的深圳,已经开始变的漂亮了

进入21世纪的深圳 曾经土路的深南大道

【深圳档案】 至1980年8月正式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在长达570年的历史过程中,面积才仅仅发展到3.8平方千米,城里5层楼房为最高建筑,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前,城市人口仅1万人,农村人口为30万人。 截至1996年底止,城区面积为101平方千米(包括宝城、西乡及深圳机场一带建成区,面积则达130多平方千米),特区内人口已达160.3万人(加上宝城、西乡和深圳机场附近人口已近200万)。 2003年深圳市常住人口数量达到557万人

深圳市城市用地结构 1973年 1.15% 30.37% 1983年 4.92% 27.55% 1995年 34.54% 非农业用地 (城乡居住、工矿用地、 交通用地 ) 耕地面积变化 1973年 1.15% 30.37% 1983年 4.92% 27.55% 1995年 34.54% 不足 2%

知识点一: 什么是城市化 【知识结构】 城镇 扩大 城镇 总人口 第一 第二、三 用地 农村 城市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聚落形态 生产 生活 价值观念

【重点突破】 城乡人口迁移的主要推力因素、拉力因素分别是什么?

(10年山东卷文综第2题)图1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 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题。 【聚焦高考】 (10年山东卷文综第2题)图1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 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题。 1、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 低的是(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A

图8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 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3、2005年与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不变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增大 2、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 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B C

特大城市迅速发展(目前,发展中国家明显在数量和速度上大于发达国家)

城市人口(亿) 50 世 界 40 发展中国家 30 发达国家 20 10 年份 1960 1980 2000 2020 世 界 40 发展中国家 30 发达国家 20 世界城市人口增长加快——世界城市化进程在加快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不同 10 年份 1960 1980 2000 2020

知识点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知识结构】 早 高 停滞 慢 晚 低 快 发达国家 S 低 慢 人口 产业 缓慢 高 停滞

重难点 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1)时间差异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过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及表格所示。

(2)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起步 早 晚 目前水平 高,城市人口比重在60%~80% 较 低 发展趋势 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甚至停止;一些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 合理性问题 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相对合理 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造成许多社会问题

1.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区别与联系 原 因 特点或表现 城市化 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产业革命促使人口和产业在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郊区化 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因城市中心区地租上升导致产业和住宅迁往郊区或更远的乡村;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新商业区在郊区为郊区人们提供便利的服务 人口、商业和制造业由市中心向郊区和乡村迁移,造成城市中心区衰落 逆城 市化 城市中心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迁往更外围的小城镇和乡村,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C C (2009浙江文综地8、9)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 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现许多星城。读图回答1-2题。 1、东京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 ( ) A.中期阶段 B.加速发展阶段 C.高级阶段 D.衰落阶段 2、东京市的空间扩张模式给城市 规化带来的有益启示是( ) A.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好方 法是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 B.中心区不保留绿化带,以提 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C.在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实 现城乡统一规划 D.乡村—城市转型的的根本动力是大都 市郊区的卫星城建设 C

D C (07全国卷Ⅰ1~2)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正确反映我国城 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 是 ( ) A.甲 B.乙 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4、在图示期间,与美国 相比,我国 ( ) A.城市人口数较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D C

D B (10年广东卷文综第10~11题)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圈4),完成5~6题。 5、可知该市( ) A. 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 口净迁出区 B. 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 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 量最大 D. 近郊区人口净迁人量最大 6、可推测该市 ( ) A. 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 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 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D B

知识点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结构】

重难点2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产生问题及表现形式 城市化过程中 表现形式 产生的问题 重难点2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产生问题及表现形式 城市化过程中 产生的问题  表现形式 环境质量下降 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噪声污染;④固体废弃物污染;⑤光污染;⑥辐射污染 城市交通问题 ①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②交通事故频繁;③公共交通发展缓慢;④停车场紧张 城市住宅问题 ①居住环境差;②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③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④出现贫民窟、棚户区 城市社会问题 ①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②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③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④内城经济衰退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 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 卫星城。 ②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功能 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 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3)利用关联图记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特别提醒:城市热岛影响及应用:增强空气对流,又有 空气中的烟尘提供充足的凝结核,故城市降水比郊区 多。为了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一方面要将污染严重的 工业企业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的下沉距离之外,避免这 些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市;另一方面,应 将卫星城建设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考 点 探 究 探究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特点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甲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乙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据此分析下列问题。

(1)读图甲、乙,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 特点。 (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 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解析:(1)从图甲可以读出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变化、三大经济地带的 差异;从图乙中可以读出不同等级的城市数量以及变化特点。 (2)该题属于开放式试题。合理与否均可,但理由要言之有理,自圆 其说。 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正确理解图表的意义,开放性试题要论证,论 据鲜明、统一。 答案:(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 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 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 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2)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 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 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探究二:城市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D C

(2)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起步 早 晚 目前水平 高,城市人口比重在60%~80% 较 低 发展趋势 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甚至停止;一些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 合理性问题 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相对合理 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造成许多社会问题

经 典 借 鉴 试题:(2009·上海)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 答问题。 经 典 借 鉴 试题:(2009·上海)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 答问题。 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

(1)读图1中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为________%和________%。由趋 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 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 (2)图1、图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 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 平始终居高的是_______________。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 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______,经 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 ________。 61 29 经济城市化水平 经济城市化水平 英国 我国

(3)从图3可以获得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变化的哪些地理信息?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显示,20世纪4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度大致相当,此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贡献度持续加大,而第二产业的贡献度开始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有扩大趋势。 比较两图可以看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第二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上升,而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持续加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 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产业。因为第三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同时,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经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答题启示:解读坐标图,首先要能正确判读、理解坐标系统中各坐标的具体含义,读清坐标轴上的地理事物名称、单位、尺度等,明确该图反映了哪两个或哪几个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正确读取坐标图的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势,准确判读出各坐标对应的时间与数值;同时特别要注意峰值和谷值,分析数值的谷峰变化与地理事物的相关性。 解读坐标图,不能忽视图上的定量信息,要看清纵坐标单位数值;不仅要注意图像中地理事物多少、强弱、增减的变化,还要进一步区分出发展阶段、增减趋势和程度的不同。

命 题 视 角 考查目标: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例】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命 题 视 角 考查目标: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例】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来说,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城市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数量增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公路

(3)图2的①、②两曲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人口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其原因是存在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 (4)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地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人口数量不断下降 环境污染 地价上涨 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 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 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5)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多选) (  )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ABD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1950~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 变化的特征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 人口也不断增加。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 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与F城相比,E城的规模从小到大,读 图可知,公路运输对E城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3)G城是特 大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人口从中心区开始向郊区迁移, 原因是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污染严重、地价上涨等。(4)城市的 迅速发展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会产生不良影响。(5)城市的发展 也会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精神生活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

常见城市化问题的表现、成因、危害及整治措施 【规律·方法·技巧】 常见城市化问题的表现、成因、危害及整治措施 主要表现 原 因 危 害 整治措施 环境质量下降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 使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危害人们的健康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表径流 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环境质量下降 固体垃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圾污染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影响人体健康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住房紧张,质量低劣;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 增加就业难度,扩大失业队伍 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 造成贫困、内城衰落、社会治安等问题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社会问题突出 人口过分集中 地价昂贵,就业困难、犯罪率高 综合整治

一、选择题 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它是一种全球性的现象。据此回答1~2题。 1.城市化的标志是 (  ) 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③城市建筑密度增大 ④城市数目增多 ⑤城市人口增多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解析: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城市用地规模 扩大、城市人口增加。 答案:B

2.与当前世界城市化进程特征不相符的是(  ) A.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不断出现 B.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和城市中心区衰落现象 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进程缓慢 D.发展中国家人口仍以从乡村向城市迁移为主 解析:当前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征是:城市化趋势明显, 大都市带不断出现;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和城市中心 区衰落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但城市化进程 快;发展中国家人口仍以从乡村向城市迁移为主。 答案:C

国际上形成了两大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 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回答3~4题。 3.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数量少 C.人口密度小 D.经济发展水平高 解析: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都属于地广人稀的国家,人地 矛盾并不突出,而日本、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地狭人稠,人 口密度非常大。 答案:C

4.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追求 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 来的后果是 (  )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B.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D.耕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 解析:我国人口数量巨大,还有大片土地难以利用,耕 地比重小,特别是人均耕地少,如果采用美、加、澳模 式,必将进一步占用耕地。 答案:D

(2010·山东实验中学)《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 国环境》研究报告中称:“从1995年到2020年,最大城市 的大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 成功。北京申奥的一句响亮口号是“绿色奥运”。根据城市 发展,预计到2010年,我国将建成轻轨铁路约450千米; 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轻轨铁路约900千米;到2050年, 将建成4 500千米共300条的城市轻轨铁路。回答5~7题。

5.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正致力于改善在城市化过程中产 生的下列问题中的 (  ) ①环境污染  ②绿地面积少 ③交通拥挤  ④就业困难 ⑤社会治安差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城市化过程主要问题包括试题全部的问题,但 是试题材料中主要是着重于大气问题(环境污染)、植 树发展“绿色奥运”(绿地面积减少)和发展轻轨(交 通问题),而其他没有涉及。 答案:B

6.对大多数中国城市来说,不能呈现“碧水蓝天”的原因是 (  ) A.城市“热岛效应”时多雨天,少晴天 B.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四流 C.沙尘暴时的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域泥沙含量大 D.城市生活、生产及交通排出废气(尾气)与生活、生 产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域污染 解析:“碧水蓝天”主要包括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的问题,因此主要对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D

7.修建城市轻轨铁路,除了能改善城市交通,还可以(  ) A.改善城市的景观 B.提高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 C.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D.调整城市的经济结构 解析:修建城市轻轨铁路主要的动力以电力为主,电 力是高效清洁能源,因此可以减少石油使用产生的废 气,从而提高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答案:C

(2)图1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_________,简述其成因。 二、综合题 8.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各题。 (1)图1中,ABCDE反映的是________过程,说明该过程的主要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_________,简述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化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逆城市化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或郊区环境质量较好),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指出图2中甲属于______国家,乙属于_______国家。分别说明其劳动力就业结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达 发展中 发达国家在农业中就业比例低,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高;发展中 国家在农业中就业比例高,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低。 解析:第(1)(2)两题为识记题。第(3)题,要注意三角坐标图的 判读,可用金字塔形的坐标读法,把每一个坐标的0%看作底边, 100%看作顶点,然后转着圈读即可,注意每类国家各个产业比 重最后加起来之和应为100%。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比例高,发 展中国家农业就业比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