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本章学习要点】 本章主要学习公路发展规划、公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公路勘测设计的依据和阶段,以及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背景定位 三、项目建设 四、发展思路 五、活力洋浦 2 二、基本情况 海南省洋浦开发建设 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洋 浦控股)是为实现政府 主导洋浦开发, 2008 年 1 月经海南省政府批 准设立的省属国有独资 企业, 2010 年 3 月,公 司成建制并入管委会。 公司定位.
Advertisement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天平游戏(二).
道路勘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 重庆交通大学 第 1 章 绪 论.
第三章 基 本 规 定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宣贯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安全中心 周荣贵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工程建设基本程序 项目决策 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 施工图设计 招投标 项目实施 竣工验收.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C++面试笔试精要 张立伦 讲师的CSDN博客地址
XXXX学院2014年度 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2015年1月15日.
网页设计师的职业成长规律 主讲:刘万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导线测量外业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鲁萌萌.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折线统计图 张家产中心完小.
UI(用户界面)集训班 Illustrator 高级班.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教师:武科 副教授.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 变 的 天 气.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道路勘测设计 冯晓新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道桥系.
第五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 函数的联系 二、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学习情景三 采集与统计交通流量 讲授人:林晓辉.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第三篇 组织工作.
7.2.4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 一、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 二、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条件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是:基金财团。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林翠容.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面向对象建模技术 软件工程系 林 琳.
SOA – Experiment 3: Web Services Composition Challenge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知识点名称: 导数的定义.
第一单元 初识C程序与C程序开发平台搭建 ---观其大略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CPU结构和功能.
如何写总结和规划 演 说 非 常 道.
上节内容回顾:什么是车速? 什么是地点车速? 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的区别 平均车速有哪些相关概念? 车速有何用途?
若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亿元,如果 ,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 每年平均增长 是2002年时的2倍? 解:设经过 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年时的2倍, 根据题意有 , 即.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文化传播网
China’s Native High Performance IPv6 Backbone Plan
《公路设计总论》 ——公路分级及标准、基本要求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分数再认识三 真假带分数的练习课.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机械设计A 、B 重修 涮分 学习过,想提高?? 上课 考勤?? 平时成绩 %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IT 方法 INTOSAI IT 审计培训.
Sssss.
学习目标 1、什么是列类型 2、列类型之数值类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学习要点】 本章主要学习公路发展规划、公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公路勘测设计的依据和阶段,以及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第一节 公路发展概况及规划

一、交通运输网络构成 (一)国家综合运输系统的构成 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水路运输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

一、交通运输网络构成 (二)公路运输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适于人流及货物的各种运距的小批量运输。 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直达,迅速;属于平面服务; 可实现库—库运输,减少中转费用;单车运量小。 高速公路 集装箱运输 终端运输 公路运输 用于远程的大宗货物及人流运输。 运输量大、迅速;但需转运;装卸费用较高;属线性运输。 高速铁路 轮轨 磁悬浮 铁路运输 通航地区最廉价的运输方式 。 耗能省、运输成本低;但受自然因素制约大。 内河 海洋(近海、 远洋) 水路运输 适于快速运送旅客及贵重紧急商品、货物。 速度最快;费用最高;舒适 专业性强(专用);连续性强。 航空运输 运送液体、气体和粉状货物的专用方式。 运输成本低、损耗少。 管道运输

一、交通运输网络构成 (二)公路运输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公路运输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最活跃的一种运输方式,并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公路发展史 古代:公元前2000年前,就有了可以行驶牛、马车的道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道路建设有了较大发展。 近代:本世纪初(1902年)汽车输入我国。从1906年在广西友谊关修建第一条公路到1949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仅8.1万公里。 现代:1978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88万公里,到2004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85万公里。高速公路建设非常迅速,总里程达3.42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二、我国公路现状与发展规划 (二)公路现状分析 存 在 的 问 题 1.公路数量少, 通达深度不够 2.路网等级低、 路面质量差、标准低 存 在 的 问 题 2.路网等级低、 路面质量差、标准低 3.发展不平衡 4.通行能力低 5.服务水平低

1.公路数量少,通达深度不够 (1)公路通车总里程少 2004年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虽已达185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但与公路建设水平高的国家相比,仍然相差较大。美国、印度和巴西分别为631万公里、322万公里和198万公里。 (2)公路密度低 公路密度指每百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拥有的公路里程数。美国公路密度67km,英国为160km,法国为147km,日本为303km,印度为61km,而我国只有17.5km。 每万人拥有公路长度,美国为242km,英国为63km,法国为140km,日本为91.5km,印度为22km,而我国只有11km。

2.路网等级低、路面质量差、标准低 在通车里程中,二级以上的公路,只占公路总里程的13.1%多一点,等级以上公路所占比例为78.3%。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38.9%。无路面里程15.4万公里,占9%。有的公路防护设施不全,抗灾能力很差,据统计每年水毁公路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几亿元。 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公路建设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跟不上交通量发展的速度。据统计:我国干线公路有50%的路段,其交通量都在2000辆/昼夜以上,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而现有的10.8万公里的国道网中二级以上的公路只占30%

3.发展不平衡 东西部差距较大,平原区与山区差别大。公路密度各省市差距大,上海95.4km,天津85.1km,北京81.0km,海南61km,广东58km,江苏56.6km。10km以下的省、自治区有5个,分别为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 4.通行能力低 通行能力大、运营效益高的公路主骨架未形成。由于我国二级以上公路所占比重较小,在公路几何条件、交通组成和汽车行驶环境等条件影响下,公路通行能力普遍偏低。 5.服务水平低 公路服务水平由汽车行驶速度、交通密度、交通中断情况、车辆行驶舒适度等来衡量的。总体上看,我国的公路服务水平还较低,还不能完全达到人民群众对公路运输服务水平的要求。

(三)发展规划 1、发展方向 坚持以提高公路质量、等级与加大公路密度并重原则;积极新建公路,沟通断头路,加速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网建设与旧路的技术改造。 2、发展规划 我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将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形态,构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公路交通大通道。2004年交通部推出新一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将建成布局为“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包括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总里程约8.5万公里。规划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将连接所有现状人口在20万以上的319个城市,包括所有的省会城市以及港澳台。规划中,东部地区平均半小时可上高速,中部地区平均1小时上高速,西部地区平均2小时上高速。

(1)7条北京放射线 (2)9条南北纵线 (3)18条东西横线 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 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 (2)9条南北纵线 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  二连浩特-广州、包头-茂名、兰州-海口、重庆-昆明 (3)18条东西横线 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荣成-乌海、 青岛-银川、青岛-临汾、连云港-霍尔果斯、南京-洛阳、 上海-西安、 上海-成都 、上海-重庆、杭州-瑞 丽、上海-昆明 、福州-兰州、 南昌-南宁、厦门-成都 、汕头-河池、广州-昆明

2、发展规划 我国公路网管理层次: 国道:G102,G222,G301 省道:S105 县道:X101 乡道 村道 国道网分类: 首都放射线:编号1 南北纵线: 编号2 东西横线:编号3

“两纵”:黑龙江同江市━三亚;北京━珠海。 “两横”:上海━成都;连云港━霍尔果斯。 2003年完成“两纵两横”国道主干线

2020年完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 “五纵”是指5条南北走向国道主干线: 1、黑龙江省同江至海南省三亚;2、北京至福州;3、北京至珠海;4、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至云南省河口;  5、重庆至湛江。 “七横”是7条东西走向国道主干线: 1、绥芬河 至 满洲里;  2、丹东至拉萨;  3、青岛至银川;  4、连云港至霍尔果斯;  5、上海至成都;  6、上海至瑞丽;  7、衡阳至昆明。 “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全长3.58万公里 。 2020年完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

国道主干线规划线

甘肃公路网规划 “四纵” 甜水堡-武都、兰州-罐子沟、 刘寨柯-郎木寺、马鬃山-马海大坂; “四横” 雷家角-海石湾、凤翔路口-谗口、 牛背-猩猩峡、杨店-合作; “四个重要路段” 金昌-永昌、兰州-中川、 康家崖-临夏、天水-临洮。 甘肃公路网规划 甘肃省高速公路网建成后,将覆盖占全省总人口85%的地区,连通全省14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和全省74.4%的县。省际间、省内大中城市间将形成现代化的快速公路运输网络,全省公路网的运营效率和效益将有很大的提高。车辆行驶速度将比现有国省道平均车速提高1倍以上,公路运距在400至500公里的可以当日往返,800至1000公里的可以当日到达,在全省90%的县城半小时以内可上高速公路。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公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

一、公路分级 交通部2004年1月颁布实行的国家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以后简称《标准》)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即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一、公路分级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 一级公路 公路分级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辆;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一级公路根据不同的任务和功能又可分为干线公路和集散公路两种。 一级公路 公路分级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一、公路分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流量5000——15000辆。 公路分级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一、公路分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6000辆。 公路分级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一、公路分级 高速公路 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双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辆以下;单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辆以下。 一级公路 公路分级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二、技术标准 公路技术标准:是指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设计速度行驶时,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 公路主要技术指标一般包括:设计速度、行车道数及宽度、路基宽度、最大纵坡、平曲线最小半径、行车视距、桥梁设计荷载等。

(一)公路等级选用的基本原则 确定一条公路的等级,应首先确定该公路的功能,是用于干线公路,还是集散公路,即属于直达还是连接,以及是否需要控制出入等,根据预测交通量初拟公路等级;结合地形、交通组成等,确定设计速度、路基宽度。 1.公路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公路功能、路网规划、交通量,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远期发展规划等,经论证后确定。 2.预测的交通量介于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之间时,拟建公路为干线公路,宜选用高速公路;拟建公路为集散公路,宜选用一级公路。 3.干线公路宜选用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

(二)各级公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 (三)设计路段长度 (1)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四级公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3)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充分考虑走廊带范围内远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的影响; (三)设计路段长度 高速公路设计路段长度不宜小于15km;一、二级公路设计路段不宜小于10km。不同设计速度的设计路段间必须设置过渡段。

作业 一、填空题 1、现代交通运输由( )、( )、( )、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1、现代交通运输由( )、( )、( )、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其中“7918”是指( )、( )、( )。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 )、( )、( )、( )、( )五个等级。 4、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 )的交通量。 5、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 )、( )行驶并应( )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二、选择题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2、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流量为( )。 A 1000-4000辆 B 3000-7500辆 C 5000~15000辆 三、名称解释 公路技术标准 四、问答题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与这些运输方式比较,公路运输有哪些特点?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我国公路分为哪几个等级?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公路勘测设计的依据、阶段及任务

一、设计的依据 (一)设计车辆 公路路上行驶的车辆主要是汽车。对于混合交通的公路还有一部分非机动车。汽车的物理特性及行驶于路上各种大小车辆的组成对于公路几何设计有决定意义,因此选择有代表性的车辆作为设计的依据(即设计车辆)是必要的。

1.设计车辆 公路路幅组成、弯道加宽、交叉口的设计、纵坡、视距等都与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有着密切的关系。汽车的种类很多,按使用的目的、结构或发动机的不同分成各种类型,而作为公路设计依据的汽车可分为三类,即: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

车高——一般以载重汽车及半挂车的高度决定净空高度,以小客车的高度确定驾驶员的视线高度。 车宽——世界各国大型客、货运输汽车的宽度大致相同,一般为2.5m。如果超过2.5m,会严重地降低通行能力。 车长——载重汽车的长度为不超过12.0m,为提高运输效率,车辆的长度有向长的方面发展而制定的。车辆前悬、轴距及后悬的尺寸是根据双后轴的载重汽车考虑的。 鞍式列车分半挂车和全挂车两种。一般是全挂车的车身较长,但在转弯时则半挂车占用路面的宽度较大。故,选用了半挂车的车身长度,我国采用16.0m,这个长度可以装运一个30t的集装箱或是两个20t的集装箱。 自行车在大城市近郊和居民密集的地段,数量较多而且有发展的趋势,在设计时应充分注意。自行车的外廓尺寸为宽0.75m,长2.00m,载人以后的高为2.00m。

2、交通量换算 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有各种不同车型,特别是在我国的二、三、四级公路上,还有着相当大比例的非机动车。为了设计方便,我国《标准》将公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 各种车辆的折算系数与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该车种行车时占用公路净空有关。《标准》规定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

三点补充 (1)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在设计交通量换算中按路侧干扰因素计。 (2)一、二级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按路侧干扰因素计;三、四级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每辆折算为4辆小客车。 (3)公路通行能力分析所要求的车辆折算系数应针对路段、交叉口等形式,按不同的地形条件和交通需求,采用相应的折算系数。

(二)设计速度 评价一条公路首先要看它在客、货运输方面是否方便。这些是和运行速度和交通安全直接相关的。在驾车行驶中,驾驶人员采用的速度,除了他本身的驾驶技术和汽车的性能以外,还取决于以下四个基本条件:公路及其路侧的外部特征、气候、其他车辆的存在以及限速标志或设施。上述任何一种条件都能控制速度。当交通量与气候条件良好时,公路的外部特征(包括公路本身的道路条件)基本上决定着驾驶人员采用的速度。

1. 设计速度的定义 设计速度是指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驶的最大速度。 1.  设计速度的定义 设计速度是指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驶的最大速度。 根据国内外观测研究,当设计速度高时,运行速度低于设计速度;而当设计速度低时,运行速度高于设计速度。这也说明设计速度与运行安全有关。 设计速度是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参数。技术标准根据车辆动力性能和地形条件,确定了不同等级公路的设计速度指标。设计速度一经选定,公路的所有相关要素如圆曲线半径、视距、超高、纵坡、竖曲线半径等指标均与其配合以获得均衡设计。

2.设计速度的规定 设计速度的最大值:根据汽车性能,并参考国内外的实际经验,从节约能源以及人在感官上的感觉出发,设计速度的最大值采用120km/h是适宜的。 设计速度的最低值:考虑我国实际的地形条件、土地利用和投资的可能性,确定设计的最低值20km/h。

3.设计速度的选用 设计速度应根据公路的功能,结合地形、交通组成等条件综合评价来确定,不应仅考虑地形条件。 (1)高速公路特殊困难的局部路段,且因新建工程可能诱发工程地质病害时,经论证,该局部路段的设计速度可采用60km/h,但其长度不宜大于15km,或仅限于相邻两互通式立体交叉之间,与其他相邻路段的设计速度不应大于80km/h。 (2)一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时,设计速度宜采用100km/h或80km/h,作为集散公路时,根据混合交通量、平面交叉间距等因素,设计速度宜采用60km/h或80km/h。 (3)二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时,设计速度宜采用80km/h,作为集散公路时,混合交通量较大、平面交叉间距较小的路段,设计速度宜采用60km/h。二级公路位于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复杂的山区,经论证该路段的设计速度可采用40km/h。

(三)交通量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段面的交通流量(即单位时间通过公路某段面的车辆数目)。 交通量的具体数值由交通调查和交通预测确定。交通调查、分析和交通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现状评价、综合分析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也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等级、工程设施、经济效益评价及公路几何线形设计的主要依据。 交通调查、分析及交通量预测水平的高低,尤其是预测的水平、质量和可靠程度,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工程技术设计的经济合理性。交通量的概念根据单位时间可分为:日交通量(单向/双向,汽车/混合交通)、小时交通量和年累计交通量。

1.设计日交通量 一条公路交通量普遍采用的计量单位是年平均日交通量(简写为AADT),用全年总交通量除以365而得。设计交通量是指拟建公路到达交通预测年限时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辆/d)。它在确定道路等级,论证公路的计划费用或各项结构设计等有重要作用,但直接用于几何设计却不适宜。因为在1年中的每月、每日、每1小时交通量都会变化,在某些季节、某些时段可能会高出年平均日交通量数倍,不宜作为具体设计的依据。 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以公路使用任务及性质,根据历年交通观测资料推算求得。一般按年平均增长率累计计算确定。

式中 :Nd——预测年的平均日交通量,辆/d; Y——年平均增长率,%; n——远景设计年限。

2.设计小时交通量 小时交通量(辆/h)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和车道宽度或评价服务水平时的依据。大量的公路交通量变化图示表明,在一天以及全年时间,每小时交通量的变化量是相当大的。如果用一年中最大的高峰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依据,会造成浪费,但如果采用日平均小时交通量则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造成交通拥挤,甚至阻塞。 为了设计交通量的取值既保证交通安全畅通,又使工程造价经济、合理,我们借助1年中小时变化曲线来确定适合于设计使用的小时交通量。

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排列的1年小时数 30 50 100 150 8760 1 8 10 12 14 16 18 20 城市 平原 山区 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 日交通量的比值/ %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在30~50位小时交通量附近曲线急剧变化,从此向右曲线明显变缓,而在它的左侧,曲线坡度则急剧加大。据此,设计小时交通量的合理取值,应选在第30~50位小时的范围以内。如以第30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依据,意味着在1年中有29个小时超过设计值,将发生拥挤,占全年小时数的0.33%,而能顺利通过的保证率达99.67%。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均采用第30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依据。我国《标准》规定公路设计小时交通量宜采用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也可根据公路功能采用当地的年第20~40位小时之间最为经济合理时位的小时交通量。

(四)通行能力 公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公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单位时间通常以小时计,车辆数对于多车道公路用一条车道的通过数表示,双车道公路用往返车道合计数表示,它是正常条件下公路交通的极限值。从规划设计角度,通行能力分为基本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两种。

1.基本通行能力 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理想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个车道或一条车道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小客车最大数,是计算各种通行能力的基础。所谓理想条件包括公路本身和交通两个方面,即公路本身应在车道宽、侧向净宽有足够的宽度及平、纵线形和视距良好;交通上只有小客车行驶,没有其他车型混入且不限制车速。现有公路即使是高速路,基本上没有合乎理想条件的,可能通过的车辆数一般都低于基本通行能力。

2.设计通行能力 (1)公路服务水平 设计通行能力之公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是公路上某一路段的通行能力。 2.设计通行能力 (1)公路服务水平 设计通行能力之公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是公路上某一路段的通行能力。 公路上交通量少,行车自由度就大,反之就会受到限制。为了说明公路交通负荷状况,以交通流状态为划分条件,定性地描述交通流从自由流、稳定流到饱和流和强制流的变化阶段,我国《标准》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主要指标;交叉口则用车辆延误来描述其服务水平。

各级公路设计采用的服务水平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服务水平 二级 三级 —— 注意1.一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设计。 2.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分合流区段、匝道以及交织区段,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设计. 一级服务水平:交通量小、驾驶员能自由或较自由地选择行车速度并以设计速度行驶,行驶车辆不受或基本不受交通流中其他车辆的影响,交通流处于自由流状态,超车需求远小于超车能力,被动延误少,为驾驶没和乘客提供的舒适便利程度高。

二级服务水平:随着交通量的增大,速度逐渐减小,行驶车辆受别的车辆或行人的干扰较大,驾驶员选择行车速度的自由度受到一定限制,交通流状态处于稳定流的中间范围,有拥挤感;到二级下限时,车辆间的相互干扰较大,开始出现车队,被动延误增加,为驾驶员提供的舒适便利程度下降,超车需求与超车能力相当。 三级服务水平:当交通需求超过二级服务水平对应的服务交通量后,驾驶员选择车辆运行速度的自由度受到很大限制,行驶车辆受别的车辆或行人的干扰很大,交通流处于稳定流的下半部分,并已接近不稳定流范围,流量稍有增长就会出现交通拥挤,服务水平显著下降;到三级下限时行车延误的车辆达到80%,所受的限制已达到驾驶员所允许的最低限度,超车需求超过了超车能力,但可通行的交通量尚未达到最大值。

四级服务水平:交通需求继续增大,行驶车辆受别的车辆或行人的干扰更加严重,交通流处于不稳定流状态;靠近下限时每小时可通行的交通量达到最大值,驾驶员已无自由选择速度的余地,交通流变成强制状态,所有车辆都以通行能力对应的但相对均匀的速度行驶。一旦上游交通需求和来车强度稍有增加,或交通流出现小的扰动,车流就会出现走走停停的状态,此时能通过的交通量很不稳定,其变化范围从基本通行能力到零,时常发生交通阻塞。

二、公路勘测设计程序 (一)公路勘测设计的技术依据 公路勘测设计主要的技术依据有: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 公路勘测设计相关的技术依据有: 《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99); 《公路摄影测量规范》(JTJ 065-97); 《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 066-98);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公路勘测设计其他的技术依据有: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文件》; 《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 006-98)3

(二)工程可行性研究 “工程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程序的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决策和编制计划任务书的科学依据。 公路建设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所有大中型项目应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委托书),进行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工作完成后应进行评估。经过综合分析后,提出投资少、效益好的建设方案。 可行性研究工作是交通建设综合管理的手段,必须从运输生产的目的出发。研究技术可行性必须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研究经济效益必须考虑采用新技术的可能,重视运输领域的综合效益。 可行性研究应附有必要的图表,其中包括路线方案(及比较方案)图、历年工农业总产值与客货运量统计表、公路客货运量、交通量预测表、效益计算表等。 在可行性研究的同时,应进行环境影响分析,以工程性质、路线位置、资源利用、环境影响等为依据。同时,可行性研究还应对工程进行宏观分析,确定项目是否成立。在计划任务书下达后,进行初步设计的同时,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书,即根据预测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对环境污染、破坏的防治措施以及综合整治的方法。

(三)设计任务书 公路勘测设计工作是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进行的。设计任务书一般由提出计划的主管部门下达或由下级单位编制后报批。设计任务书应包括下列内容:①建设的依据和意义;②路线的建设规模和修建性质;③路线的基本走向和主要控制点;④工程技术等级和主要技术标准;⑤勘测设计的阶段划分及各阶段完成的时间;⑥建设期限,投资估算,需要钢、木、水泥的数量;⑦施工力量的原则安排;⑧路线示意图。 在计划任务书实施过程中,如对建设规模、期限、技术等级标准及路线走向等重大问题有变更时,应报原批准机关审批同意。

(四)勘测设计阶段及任务 公路勘测设计根据路线的设计和要求,可分为一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 一阶段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公路工程。即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进行一次详细定测,编制施工图设计和工程预算。 两阶段设计:为公路测设一般所采用的测设程序。其步骤为:先进行初测、编制初步设计和工程概算;经上级批准初步设计后,再进行定测、编制施工图和工程预算。也可直接进行定测、编制初步设计;然后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通过补充测量编制施工图。 三阶段设计:对于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殊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必要时应采用三阶段设计。即分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技术设计阶段主要是对重大、复杂的技术问题,落实技术方案,计算工程数量,提出修正的施工方案,修正设计概算。其深度和要求介于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之间。

(五)设计文件编制 设计文件是公路勘测设计的最后成果,经审查批准后是公路施工的依据。其组成、内容和要求随设计阶段不同而异。 根据《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规定,设计文件组成和内容:由总说明书,总体设计(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线、路基、路面及排水,桥梁、涵洞、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渡口码头及其他工程,筑路材料,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计划),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共13篇组成。其表达形式有:文字说明、设计图、表格三种

第四节        本课程的任务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公路勘测设计,是交通土建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主要介绍公路勘测设计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是实践性很强、与理论紧密结合的课程。因此,学习本课程,必须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学习,应能熟悉公路线形的基本设计方法。课程除课堂教学外,还结合多媒体和实践进行教学,并要求完成一段路线课程设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参观或调查,生产实践方面的内容将在毕业实习中得到锻炼提高。

二、本课程的特点 公路是一条带状的空间三维结构物,它受到人、车、路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约束。公路交通特性、驾驶员的心理状态与公路几何设计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能满足行车安全、快速、经济、舒适和路容美观协调等要求,要求在设计时要深入调查、综合研究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设计出技术可行、方案合理、结构先进、费用节省、环境协调、效益明显的公路。 本课程与各专业基础、专业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涉及的有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桥涵水文、桥梁工程、路基路面、道路建筑材料、道路工程经济与管理等,本课程与这些课程有紧密联系,需综合运用。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选线、定线及公路外业勘测和公路交叉设计及公路测设新技术等章节。 如何进行合理的公路线形几何设计和路线外业勘测是本课程研究的重点。有关公路结构的内容将在路基路面、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专业课中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公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内容和方法,以及相应的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了解不同地形条件下的选线要点和定线程序;掌握实地放线的方法以及公路外业勘测作业内容。本课程所学内容是从事公路勘测设计和公路施工测设工作和必备知识。

测验 1、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年预测。 1、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年预测。 2、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 )通车年。 3、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 )、( )和( )三种。 4、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 )的最关键参数。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 )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 )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 )级。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二、三级公路以( )和( )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 )级。 7、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 )、( )和( )三种。

选择题 1、公路的设计车速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 )行车速度。 A 最小 B 最大 C 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 三、名称解释 1.设计车速 1、公路的设计车速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 )行车速度。 A 最小 B 最大 C 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 三、名称解释 1.设计车速 2.交通量 3.公路通行能力 四、问答题 1.简述公路“两阶段勘测设计”的程序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