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 Juandice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定义: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1.正常总胆红素1.7~17.1µmol/L 结合胆红素(CB)0~3.42µmol/L 非结合胆红素(UCB)1.7~13.68µmol/L 2.隐性黄疸:17.1~34.2µmol/L(临床不易察觉) 3.出现黄疸:>=34.2µmol/L
二.分类 2.按胆红素性质分类: ①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 ②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 1.按病因学分类: ①溶血性黄疸 ②肝细胞性黄疸 ③胆汁淤积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④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三.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一) 溶血性黄疸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1.病因和发病机制 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产生溶血性黄疸: 1.先天性溶血性贫血(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2.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不同血型输血后的溶血、蚕豆病等)。 机制: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能力; 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黄疸。
2.临床表现 黄疸为轻度,呈浅柠檬色。 急性溶血:发热、寒战、头痛、呕吐、腰痛,伴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血红蛋白尿(酱油色或茶色),严重者可有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溶血(多为先天性):伴贫血和脾肿大。
3.实验室检查 1.血清TB↑,UCB↑,CB基本正常。 2.UCB↑→CB形成代偿性增加→肠道内CB↑→尿胆原↑→粪胆素↑→粪色加深; 3.肠内尿胆原↑→重吸收至肝内者↑,肝处理能力↓→血中尿胆原↑→从肾排出→尿中尿胆原 ↑(无胆红素)。 4.急性溶血,尿中血红蛋白排出,隐血试验(+)。 5.血液检查:贫血、网织红细胞↑、骨髓红细胞系列增生旺盛。
(二)肝细胞性黄疸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1.病因和发病机制 各种使肝细胞广泛损害的疾病均可发生黄疸: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
2.临床表现:皮肤粘膜浅黄色至深黄色,疲乏、食欲减退,严重者可有出血倾向 。 3.Lab:①血中CB、UCB↑ ②黄疸型肝炎:CB↑幅度多高 于UCB ③尿中CB定性试验(+),尿 胆原因肝功能障碍而↑ ④血检:不同程度肝损。
(三).胆汁淤积性黄疸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1.病因和发病机制 肝内性 肝内阻塞性胆汁淤积 肝外性 胆总管结石、狭窄、炎性 肝内泥沙样结石、癌栓、寄生虫病(华支睾吸虫病) 肝内性 肝内阻塞性胆汁淤积 肝内泥沙样结石、癌栓、寄生虫病(华支睾吸虫病) 肝内胆汁淤积 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胆汁淤积(氯丙嗪、 甲基睾丸酮)、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妊娠期复发 性黄疸 肝外性 胆总管结石、狭窄、炎性 水 肿、肿瘤及蛔虫等阻塞
2.临床表现 1.皮肤呈暗黄色,完全阻塞者颜色更深,甚至呈黄绿色; 2.皮肤瘙痒; 3.心动过缓; 4.尿色深; 5.粪色变浅或呈白陶土色。
3.实验室检查 血清CB↑ 尿胆红素试验(+) 尿胆原、粪胆素↓或缺如 血清碱性磷酸酶及总胆固醇↑
系由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有缺陷所致的黄疸,临床少见。 (四)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系由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有缺陷所致的黄疸,临床少见。
1.Gilbert综合征:肝细胞摄取UCB功能障碍及微粒体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血中UCB↑→黄疸(肝功能正常)。 2.Crigler-Najjar综合征:肝细胞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CB不能形成CB,血中UCB↑→黄疸;UCB↑↑↑→核黄疸,见于新生儿,预后极差。 3.Rotor综合征:肝细胞对摄取UCB和排泄CB存在先天性障碍→血中胆红素↑→黄疸。 4.Dubin-Johnson综合征:肝细胞对CB及某些阴离子(靛青绿、X线造影剂)向毛细胆管排泄发生障碍→血清CB↑→黄疸。
四.辅助检查 1.B型超声波检查 2.X线检查 3.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4.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 5.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 6.磁共振成像(MRI) 7.放射性核素检查 8.肝穿刺活检及腹腔镜检查
五.伴随症状 5.伴脾肿大:病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疟疾、门脉性或胆汁性肝硬化、溶血性贫血、淋巴瘤。 1.伴发热:急性胆管炎、肝脓肿、钩端螺旋体病、 败血症、大叶性肺炎。先发热后黄疸:病毒性肝炎、急性溶血。 2.伴上腹剧烈疼痛:胆道结石、肝脓肿、胆道蛔虫病;伴右上腹剧痛、寒战、高热、黄疸Charcot三联征: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胀痛:病毒性肝炎、肝脓肿、原发性肝癌。 3.伴肝肿大:①轻度或中度,质地软或中等硬度,表面光滑:病毒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胆道阻塞;②明显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结节者: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 ③肿大不显,质地较硬边缘不整,表面有小结节感者:肝硬化。 4.伴胆囊肿大:胆总管梗阻(胰头癌、胆总管癌、壶腹癌)。 5.伴脾肿大:病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疟疾、门脉性或胆汁性肝硬化、溶血性贫血、淋巴瘤。 6.伴腹水:重症肝炎、肝硬化失代偿、肝癌。
六.问诊要点 1.确定是否有黄疸 2.黄疸的起病 3.黄疸伴随的症状 4.黄疸的时间与波动情况 5.黄疸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总之:先确定高胆红素类型,再确定黄疸的病因。
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意识、感觉和运动)受损所引起,严重者昏迷。 意识障碍 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意识、感觉和运动)受损所引起,严重者昏迷。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意识:指中枢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的应答力。 包括:觉醒状态和意识内容。 清醒的意识表现为觉醒状态正常,有良好的定向力(包括对时间、空间、人物的判断力);意识内容正常,即精神活动正常(包括知觉、记忆、思维、推理、判断、情感等)。
一.病因 1.重症急性感染败血症、肺炎、中毒性菌痢、伤寒、斑疹伤寒、颅脑感染(脑炎、脑膜脑炎、脑型疟疾) 2.颅脑非感染性疾病①脑血管疾病②脑占位性疾病③颅脑损伤④癫痫 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尿毒症、肝性脑病、肺性脑病、甲状腺危象、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性昏迷、低血糖、妊娠中毒症 4.心血管疾病重度休克、心律失常引起Adams-Stokes综合症 5.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稀释性低钠血症、低氯性碱中毒、高氯性酸中毒 6.外源性中毒安眠药、有机磷杀虫药、氰化物、CO、酒精、吗啡 7.物理性及缺氧性损害高温中暑、日射病、触电、高山病
二.发生机制 意识 脑缺血、缺氧、葡萄糖供给不足、酶代谢异常→脑细胞代谢紊乱→网状结构功能损害、脑活动功能减退→意识障碍。 意识内容 记忆、思维、定向力、情感 (大脑皮质功能活动)通过视、听、语言和复杂运动 等与外界保持紧密联系的能力 意识 “开关”系统 经典的感觉传导径路(特意性上行 投射系统) 脑干网状结构(非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 意识状态的正常取决于大脑半球功能的完整性,急性广泛性大脑半球的损害或半球向下移位压迫丘脑或中脑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意识开关系统可激活大脑皮质并使之维持一定水平的兴奋性,使机体处于觉醒状态,产生意识内容。 开关系统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损害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临床表现分类 1、意识水平下降的意识障碍: ①嗜睡;②昏睡;③昏迷(浅、深)。 2、伴意识内容改变的意识障碍: ①意识模糊;②谵妄。
三.临床表现 1.嗜睡:最轻的意识障碍,病理性倦睡,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能正确回答和做出各种反应,刺激去除后再入睡。 2.意识模糊:意识水平轻度下降,较嗜睡为深,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3.昏睡: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在强烈刺激下(压迫眶上神经,摇动患者身体)可被唤醒,很快又再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4.昏迷:严重的意识障碍,意识持续的中断或完全丧失,可分三阶段。
昏迷 1.轻度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尚可出现痛苦的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等存在。 2.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剧烈刺激或可出现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 3.深度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 4.谵妄: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错乱(幻觉、错觉)、躁动不安、言语杂乱,见于急性感染的发热期间或某些药物中毒(颠茄类药物、急性酒精中毒)代谢障碍(肝性脑病)、循环障碍、中枢神经疾患。
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醒状昏迷) 表现为“觉醒状态”存在,如双眼睁开,开闭自如,眼球无目的地运动,“觉醒-睡眠”周期保存或紊乱,而“意识内容”丧失,如知觉、语言、运动反应丧失。
1、去皮质综合征 2、无动性缄默症 3、持续性植物状态
四.伴随症状 1.伴发热 2.伴呼吸缓慢 3.伴瞳孔散大 4.伴瞳孔缩小 5.伴心动过缓 6.伴高血压 7.伴低血压 8.伴皮肤粘膜改变 9.伴脑膜刺激征 10.伴偏瘫
五.问诊要点 1.起病时间,发病前后情况,诱因、病程、程度; 2.有无相关伴随症状; 3.有无急性感染休克、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肝肾疾病、肺心、外伤等病史; 4.有无服毒及毒物接触史。
问诊 病史采集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一.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1.从礼节性的交谈开始 2.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 3.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 4.避免重复提问 5.避免使用有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 6.注意及时核实患者陈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二.问诊的内容 (一).一般项目 (二).主诉 (三).现病史 1.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 2.主要症状的特点 3.病因与诱因 4.病情的发展与演变 5.伴随症状 6.诊治经过 7.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四).既往史 (七).婚姻史 (五).系统回顾 (八).月经史 (六).个人史 生育史 1.社会经历 14————04-8-24 (四).既往史 (七).婚姻史 (五).系统回顾 (八).月经史 (六).个人史 生育史 1.社会经历 14————04-8-24 2.职业及工作条件 (九).家族史 3.习惯与嗜好 4.有无不洁性交史
三.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1.缄默与忧伤 2.焦虑与抑郁 3.多话与唠叨 4.愤怒与敌意 5.多种症状并存 6.文化程度低下或语言障碍 7.重危、晚期患者 8.残疾患者 9.老年人 10.儿童 11.精神疾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