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概述 受体(Receptor) 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一些与生物活性物质相互作用并引 起特异性生物效应的大分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质数和合数 中心小学 顾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一、激趣导入 提示:密码是一个三位 数,它既是一个偶数, 又是 5 的倍数;最高位是 9 的最大因数;中间一位 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 开密码锁吗?
Advertisement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高等数学( XJD )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返回 高等数学( XAUAT ) 高等数学( XJD ) 求导法则 基本公式 导 数 导 数 微 分微 分 微 分微 分 求导方法 高阶导数 微分法则 导数与微分关系图导数与微分关系图.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习题课 主要内容 典型例题 测验题. 求 导 法 则求 导 法 则 求 导 法 则求 导 法 则 基本公式 导 数 导 数 微 分微 分 微 分微 分 高阶导数 高阶微分 一、主要内容.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龙星课程—肿瘤生物信息学上机课程 曹莎
第五章 二次型. 第五章 二次型 知识点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二次型的基本概念 1. 线性变换与合同矩阵 2.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药理学 第 二 讲 pharmacology 主讲教师: 杨世杰 教 授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教研室 共 计: 48学时
立体结构对药效的影响.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三章 导数与微分 习 题 课 主要内容 典型例题.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免疫细胞.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第2章 Z变换 Z变换的定义与收敛域 Z反变换 系统的稳定性和H(z) 系统函数.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热力学状态函数 H, A, G 组合辅助函数 U, H → 能量计算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2 求导法则 2.1 求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下面分三部分加以证明, 并同时给出相应的推论和例题 .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二节 受 体.
Metabolic biomarker signature to differentiate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from chronic pancreatitis Gut, 2017, Jan (IF=14.921) 汇报人:王宁 IMI CONFIDENTIAL.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概 率 统 计 主讲教师 叶宏 山东大学数学院.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药物的跨膜转运.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三章 函数的微分学 第二节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偏导数的求法.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2019/5/20 第三节 高阶导数 1.
基于列存储的RDF数据管理 朱敏
基因信息的传递.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第十七讲 密码执行(1).
数学模型实验课(二) 最小二乘法与直线拟合.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节概述 受体(Receptor) 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一些与生物活性物质相互作用并引 起特异性生物效应的大分子。 第八章 受体的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 第一节概述 受体(Receptor) 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一些与生物活性物质相互作用并引 起特异性生物效应的大分子。

一、受体的分类及亚型 在细胞内的定位可将受体分为膜受体、核受体 (一) 膜受体(membrane receptors) 由胞膜外、胞膜内及跨膜区三部分组成,配体在细胞外侧同受体的胞外部分或跨膜部分上的特定结合位点结合后,受体的分子构型发生变化,通过膜内部分启动相应的信息传递机制,引起细胞功能变化。根据受体的分子结构和受体后信息传递方式,膜受体又分为四种:

图8.1 受体示意图

(二)核受体(nucleus receptors ) 本类受体在细胞核上,与细胞核内特定的DNA结合,通过这种结合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核受体都是分子量在80~100KD的可溶性蛋白,不含糖基,无酶活性,由一条氨基酸组成。分为四个功能区,A/B区、C区、D区和E区。A/B区在不同受体中差异最大,主要功能是选择和激活基因转录。D区主要作用是受体在核内的定位,是与染色体DNA结合区,上面有一定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和靶基因上一定的核苷酸序列(反应原件,response element)相结合。E区为配体的结合区,并有转录激活作用

通常按C区和染色体DNA结合的结构特征,将核受体分为三类: 1、   糖皮质激素受体类 包括糖皮质激素受体(GCR)、盐皮质激素受体(MR)、孕激素受体(PR)及雄激素受体(AR)等。 2、   甲状腺激素受体类 包括甲状腺激素受体(TR)、维生素D3受体(VDR)、维甲酸受体(RAR)及维甲酸X受体(RXR)等。 3、   雌激素受体类 主要为雌激素(ER)。

(三) 受体亚型 受体亚型是指受体分子结构上既有部分相同,也存在一定差别,它们对同一配体具有不同的亲和力,生物学上具有不同的效应。 (三)   受体亚型 受体亚型是指受体分子结构上既有部分相同,也存在一定差别,它们对同一配体具有不同的亲和力,生物学上具有不同的效应。 1、用药理学方法可见到,同一种受体的几种激动剂(拮抗剂)对各亚型都有作用,但作用有相对的选择性。如,对于α肾上腺受体,哌唑嗪对血管平滑肌收缩的拮抗作用强(α1),对胃肠道平滑肌舒张的拮抗作用较弱(α2),而育亨宾则相反。 2、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可观察到,同一种受体的某些激动剂(拮抗剂)对各亚型都有特异性结合能力,但是亲和力不同。 3、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观察到,同一种受体的不同亚型的分子结构类似,但基因的编码和氨基酸序列有一定的差异。

受体与配体相互作用的基本特点 1、 可饱和性(Saturabilty)--有限结合能力。 2、  特异性(Specificity)受体对配体应具有特异性和立体特异性。配体可分为激动剂与拮抗剂3、  适度的亲和力(Affinity)受体对它的配体的亲和力,或配体占据受体的浓度范围,应该相当于体内配体的生理浓度,通常是10-9mol/L。 4、  可逆性(Reversibility)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反应是可逆的。可逆性还表现在已经结合的配体可被另一种与受体亲和力更高的配体取代。

5、  识别能力(Recognition)和生物效应一致性 受体与配体的特异性结合保证了受体对机体内成千上万生物活性物质的高度识别能力。这种能力与配体引起的生理(药理)效应相一致。表现在:(1)、在组织分布上的一致。(2)、在浓度上的一致。受体主要存在于相应配体发挥生理或药理效应的器管,称之为靶器管。有的配体生理或药理效应广泛,而另一些配体的作用则有明显的器管专一性。配体和受体结合的有效浓度通常也应该和该配体发挥生理或药理作用的浓度一致。 6、  需具有内源性配体 一般受体都有内源性配体,如果通过外源性配体发现某种蛋白分子具有类似受体的结合特性,但未能找到内源性配体,则称之为孤儿受体(Orphan receptor),还不能看做肯定是真正的受体。

RBA(Radioligand binding assay of receptors) 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配体与相应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反应,从而对受体进行定性和定量,即称为受体的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

RBA 定量RBA 在已知配体—受体反应的基础之上,通过结合反应得知一定量的组织或细胞能与该放射性配体结合的受体数(又叫结合位点数,Number of binding site)和亲和力(以解离常数KD表示)。 定性RBA 通过反应量效关系,某些参数的变化等判断受体的类型,单位点和多位点系统,受体与配体相互作用的特点等。

一、受体与配体相互作用的基本特点 二、简单单位点系统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单位点系统RBA 的基本原理 一、受体与配体相互作用的基本特点 二、简单单位点系统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二、简单单位点系统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简单单位点系统: 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系统只存在一种结合位点. 1.质量作用定律: 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反应最基本的性质是服从可逆反应的质量作用定律.

[R]+[L] [RL] v1 ---复合物形成速率 k1_ ---复合物形成速率常数 v1= K1[R][L] v2= K2[RL] 反应平衡时v1= v2 k1v1 k2v2

平衡解离常数KD= = KD=1/KA,单位为:mol/L KD越大,亲和力越低 反应平衡时v1= v2 平衡解离常数KD= = KD=1/KA,单位为:mol/L KD越大,亲和力越低

设 受体和配体的初始浓度分别 为[RT]、[LT] 则 [R]=[RT]-[RL] [L]=[LT]-[RL] 代入: KD= 整理后得: [RL]2-[RL][RT+LT+KD]+[RT][LT]=0 因为 [RT] 、KD 为定值 所以[RL]仅随[LT]而变化,两者呈双曲线函数关系

2.饱和曲线:简单单位点系统RBA具有典型的饱和曲线--------------以[RL]为纵坐标[LT]为横坐标, 得到的得到一条曲线(Saturation curve). 图8-2 KD对饱和曲线的影响 图8-3 [RT]对饱和曲线影响

3.Scatchard 作图 简单单位点系统在Scatchard 作图中呈一直线 整理后得: 以[RL] /[L]对[RL]作图 -------------- Scatchard 作图 斜率=-1/KD [RT]=直线与横坐标的交点

图8.4 简单单位点系统受体结合分析的Scatchard作图

[RT] 相同KD不同时 KD相同[RT]不同时 图8.5

4.Hill作图 得到一条斜率为1的直线 斜率为n, Hill系数. 重排并取对数 以 lg([RL]/[RT-RL])-----------------------纵坐标 lg[L]--------------------------------------横坐标 如果一个受体能和两个或更多(n个)分子的配体结合(KD相同) KD= [RT-RL][L]n/ [RL] lg([RL]/[RT-RL])=-lgKD+nlg[L] 斜率为n, Hill系数.

lgKD Lg[L] -lgKD

放射性配体除与受体特异结合外,与其他的结合统称为NSB 特点:1)结合容量大,亲和力小 2)无饱和现象 3)结合量与所用配体量呈 线性关系 三、非特异结合 放射性配体除与受体特异结合外,与其他的结合统称为NSB 特点:1)结合容量大,亲和力小 2)无饱和现象 3)结合量与所用配体量呈 线性关系

RBA时,当分离特异结合的复合物测量放射性时,这部分NSB的放射性混在一起,测得的是总放射性(total binding,TB),必需先去减去NSB,才能得到特异结合(specific binding,SB)。最基本的方法是做一系列平行管,所有的条件都与TB管相同,仅是多加了200~1000倍量非标记配体,将SB完全取代,这时测得的放射性计数为NSB。因NSB与放射性配体呈线性,多点饱和法实验中常常只做3、4点,再用直线回归法求出其余各点。

图8-7 3H-组胺与组胺受体特异结合的饱和曲线 (○ 表示NSB, ● 表示TB,x 表示SB=TB-NSB)

图8.8 Scatchard作图中的正负协同作用 (1) 无协同作用;(2)负协同作用;(3)正协同作用 四、正协同及副协同现象 某些情况下,一部分受体与配体结合后可使相临的受体分子亲和力降低------------副协同(Negative cooperativity) 反之,亲和力逐步增高,斜率加大,曲线向上凸--------------------------------------------正协同(positive cooperativity) 图8.8 Scatchard作图中的正负协同作用 (1) 无协同作用;(2)负协同作用;(3)正协同作用

第三节 离体RBA的条件和基本方法 条件:1.适用的标记配体 2.待测受体标本 3.适合的缓冲液 4.较好的F与B的分离方法

RBA的基本方法 制备待测受体的离体标本 加放射性配体 温育一定时间 终止反应、分离结合与游离部分 测定结合部分的放射性 数据处理、求有关参数

一、标记配体 要求:高度亲和力,特异标记配体的浓度〈受体-配体KD 常用的放射性配体: 3H-标记物:稳定、生物活性不变、 T1/2长、高放射性比活度 、专门合成 125I-标记物:易标记、高放射性比活度 、 T1/2短、 结构可能变化、比活度不易确定

标记配体的基本要求: 1.高比活度 RBA中受体数目一般很低(0.01~1pmol/mg蛋白),必须用高比活度的标记配体才能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而且比活度高,可减少标记配体的用量。一般要求在3.7×1011Bq(10Ci)/mmol以上。 2.亲和力高 高亲和力的配体可减少用量,从而降低NSB;且可使标记配体与受体的复合物解离变慢,便于结合与游离配体的分离,易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3.特异性强 标记配体应与其他受体的交叉反应少,与研究的受体有选择性结合。理想的标记配体应只与一种受体或受体的一种亚型结合。因此应选择对某一受体或其中一种亚型高亲和力的标记配体。 4.放射化学纯度高 RBA的计算是以标记配体的用量及比活度为依据,放射性杂质多进可导致计算不准确,一般要求放射化学纯度在95%以上

(一)   标记配体的用量 标记配体的用量要根据实验方案通过预实验进行确定。(1)单点法。通常选一个使受体基本饱和的标记配体量。该方法操作简便,标本量少,标记配体用量少,但只能给出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且略小于饱和曲线法。(2)多点饱和曲线。每一受体标本做6~8个点(双位点需要更多),标记配体的用量应覆盖受体的不饱和区和饱和区,以得到典型的饱和曲线。此方法能得到RT、KD、反映实验误差大小的平均误差等,可信度高,但工作量也大。

二、非标记配体的选择 非标记配体 ----与放射性配体竞争结合同一受体 ----特异性、亲和力要高 ----用量=100-10000倍标记配体 使绝大部分受体都被非标记配体所占据而不再与标记配体结合

三、待测受体标本的制备 用于离体RBA的标本大体可分为:组织切片、完整细胞悬液,经初步分离的细胞组分以及经增溶或进一步纯化的受体蛋白等。 1.完整细胞悬液的制备 2.细胞组成的分离 细胞核、浆 、膜 3.受体的增溶和进一步纯化

沉淀:完整细胞、核受体 图8.10 分离细胞组分的一般方法

四、温育 条件 缓冲液 通过多次预实验确定某个受体的最适离子强度和pH 时间与温度 最适的时间为完全平衡时间 温度根据目的不同而不同(0—37OC)

目的:求受体的RT和KD及其他参数 通过测得的样品数据+放射性配体的量、放射性比活度+数学模型的运算 第四节 定量RBA的数据处理 目的:求受体的RT和KD及其他参数 通过测得的样品数据+放射性配体的量、放射性比活度+数学模型的运算

一、单位点实验的数据处理 TB-NSB=RL(特异结合的CPM) CPM/仪器效率=DPM(RL) DPM/S(比活度)=浓度(mol/L) R:L=1:1------RL的mol数=结合位点数 定量蛋白、细胞-------RT mol数 1mol=6 .02 ×1023分子数的受体 通常是计算饱和区[RT],即最大结合容量Rmax(maximum binding capacity)。单位换算公式为:

二、单位点系统多点法的数据处理 一系列的不同浓度的LT与R结合后得到 TBn-NSB=RLn(CPM) 以RLn对LT作图=饱和曲线-----不同的模型 得到RT和KD 1.目测渐进线法 2.直线化方法 3.直接曲线拟合

直线化方法 Scatchard Model [R]/[L]的浓度比值=B/F放射性比值 B/F =[RT]/KD-[RL]/KD

Woolf Model F/B=KD/[RT]+[L]/[RT] F/B -----------纵坐标

Linewear Burk Model 1/[RL]=1/[RT]+KD/[RT] [L] 1/[RL] -----------纵坐标

问题 1.横坐标为实验测得的值 存在误差 2.直线转换所致 不均匀性 3.均用F,由T-B所得有一定误差

3.直接曲线拟合(COMPUTER) 测得TB、NSB TBn-NSB=Tn(CPM)--------[RL](浓度) [RL]对[LT]曲线拟合 [RL]2-[RL][RT+LT+KD]+[RT][LT]=0 横坐标为[LT],近于实际 公式[RL]2 - [RL][RT + LT + KD] + [RT][LT]= 0为饱和曲线的直接表达式,可用最小二乘法或稳健回归法。横坐标是[LT](自变量),纵坐标是[RL](因变量),[RT]和KD是固定值。比直线化有一定的优势,其精密度和准确度均优于直线化法。

四、双位点或多位点系统RBA饱和曲线的数据处理 原因:有些配体的特异性相对低,能和 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 受体 (或不同亚型)发生特异结合 结果:[RL]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特异结合的和 饱和曲线是两种或更多曲线的和

第七节 受体与疾病 一、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 二、受体异常疾病的诊断 三、指导治疗 四、预后指标 五、药物药效研究

一、受体调节过度引起的疾病 受体的调节是指某种细胞上的某种受体由于一些因素改变而发生变化。受体的调节可以是受体数量(密度)的增加或减少,也可以是受体与配体亲和力的升高或降低。如果调节作用是受体本身和特异性配体发生结合反应的结果,则称为同系调节(homologous regulation)。若调节作用是其他受体甚至与受体无关的因素引起的,则称之为异系调节(heterologous regulation)。

生理条件下,受体的调节是使机体更好地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可是一旦调节过度,则会引起病理性的后果。如,甲状腺激素能使多种组织的β肾上腺素受体密度上升,使组织的糖元分解加速,适应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能量代谢的需要。但当甲状腺功能亢进时β肾上腺素受体密度的过度增多则可导致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

二、受体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由于遗传基因的突变而使受体异常,导致疾病产生。主要表现为细胞产生的受体与内源性配体的亲和力发生变化,大多数是亲和力下降。 已知的由于受体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如:ACTH受体发生突变,肾上腺对ACTH的反应性下降,临床表现为家族性糖皮质激素缺乏症;胰岛素受体β亚单位发生突变,使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性下降,临床表现为A型抗胰岛素糖尿病(成年女性);LH受体Ⅵ跨膜区突变,导致LHR与LH反应下降,临床表现为家族男性早熟。此外还有一些疾病如抗甲状腺激素型甲减、家族性糖皮质激素缺乏症、原发性抗皮质醇症、I型假型醛固酮缺乏症等都与受体基因突变有关

三、受体抗体引起的疾病 受体是机体本身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机体不会产生针对受体的抗体,因而也不会形成受体与其自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复合物。但是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机体产生了针对某一受体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并发生抗原抗体结合反应,导致受体功能异常,引起疾病。 常见的有:Graves病患者机体产生抗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抗体

四、受体与肿瘤 有些病人的癌细胞存在相应的受体,有些没有。激素疗法对有受体的肿瘤有效,对没有受体的肿瘤则无效。如乳腺癌ER和PR阳性患者激素治疗有效,而阴性则治疗效果差。此外,检测肿瘤组织中的有关受体对决定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都后重要,已成为常规。如17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CR)的检查结果表明:凡是GCR水平低下者,即使经治疗有所缓解,也往往容易复发。雌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多不良。

五、受体的变化是一些疾病的中间环节 受体的变化是某些疾病的重要中间环节,有时表现为一对作用相反的受体向相反方向变化,使受体间失平衡,治疗上常开发针对受体特异性的药物。如过敏性哮喘时β肾上腺素受体密度降低,M胆碱受体密度增加,可用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减轻症状。

六、受体研究是筛选药物和观察药物毒副作用的重要工具 (一)、在药物作用机制中的作用 应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研究受体,可了解:(1)药物作用的特异性是由于特异性受体的存在;(2)受体与药物的反应决定了药理作用的量效关系;(3)不仅激动剂(Agonist)的药理作用是通过和受体反应而产生的,而拮抗剂(Antagonist)也是如此。用以上概念可解释各种药理作用,这就是很多药物药理作用的起初反应。因此,可把通过与受体反应而引起的药理作用以下面的公式表示: D + R DR E (药物) (受体) (药物受体复合物)效应) 如药物是R的特异性拮抗剂D’,则作用方式是: D'+R—×→E

(二)、在观察药物毒副作用中的应用 临床上常出现由于用药量过大,或是由于长期用药而产生药物中毒。如氯两嗪类的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期,出现的副作用是巴金森氏病,这是由于药物在阻滞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受体的同时也阻滞了纹状体的多巴胺受体。长期服用这类药物的病人,则可能出现刻板式的运动障碍,这是由于锥体外系统的多巴胺受体高敏性的表现。

七、受体-配体介导的放射性核素导向诊断与治疗 在RBA的基础上,发展了受体-配体介导的放射性核素导向诊断与治疗技术。受体-配体反应实现肿瘤组织和细胞的放射性核素定向输送,需要某一受体在肿瘤靶组织或细胞有高度的表达,而在正常组织没有表达或很少表达,这样,才能实现靶向诊断与治疗作用(图8.17)。目前,常用的受体有转铁蛋白受体、LDL受体、无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乳糖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生长抑素受体、VIP受体、叶酸受体等等。

受体-配体介导的肿瘤靶向诊断与治疗的优势: a.配体分子一般在体内有天然存在,一般无免疫原性; b.配体分子的分子量一般较小, 可以人工合成,在体内的分布与廓清有特点; c.配体分子可以进行放射性核素标记或连接上化疗药物; d.配体与受体结合后,可以通过内化作 用或胞饮进入细胞浆甚至细胞核内。   为了提高对靶细胞的杀伤效果,科学家也设计了一种靶向药物簇,即在一个配体的一面连接上一个分子桥,每个桥上可以连接多个放射性核素或药物,从而提高了连接的效率,产生更好的治疗效果。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