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词类(下) 目 录 (一)介词 (二) 连词 一、虚词 (三) 助词 二、虚词的运用与练习 (四) 语气词 三、词类小结
虚词不同于实词,往往不能做整类的研究,而要学习和研究某个虚词的具体用法。 一 、虚词 虚词是指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1) 不能重叠,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只能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 (2) 数量少,封闭性强,在一定时期内,其数量基本没有增减。 (3) 能量大,是决定汉语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其主要作用是连结和附着。 虚词不同于实词,往往不能做整类的研究,而要学习和研究某个虚词的具体用法。
1.什么是介词 (一) 介词 proposition 通俗地说,介词就是在词与词之间起介绍作用的词。 在 教室 学习 飞机 飞 向 上海。 主 || 谓 ] 状 中 中 < 补 介词短语 介词短语 作补语表方向 介词短语 作状语表处所 介词短语 一 本 关于鲁迅的书 定 ) 中 介词短语 作定语表对象 定 ) 中 量词短语 介词短语 作定语时在介词短语后要加“的” 总结 介词起标记作用,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构成介词短语,用以引入跟动作情状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工具、对象等成分,这样的词叫介词。
2.介词的语法特点 (1)介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它必须同其他词语构成介宾短语后,才能作句子成分(定、状、补)。 (状语) 在阅览室看书 在阅览室的那个女生 他就住在阅览室 (定语) (补语) (2)介词不能重叠,也不能加动态助词“着”“了”“过”和趋向动词“来”“去”“上来”“下去”等。 合成 介词 请思考:“为了”“为着”“除了”“随着”“当着” 是什么? (3)介词同中心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有多种多样。包括:时间、处所、方向等。 我(按照要求)(在晚上)(把行李)(给他)送(到车站) 方式 时间 对象 与事 处所
3.介词的种类 请思考:上面橘红色的介词很像哪一类词? 像动词 表时间、处所、方向:朝、趁、从、打、当、当着、到、 顺着、往、向、沿、由、沿着、于、在、至、自、自从; 表方式、方法、依据:按、按照、本着、趁着、根据、将、经过、据、靠、拿、凭、通过、依、依照、以、用、照、遵照; 表对象:范围:对、对于、给、跟、关于、和、连、替、同、为、与、至于; 表原因、目的:为、为了、为着、因、由于; 表处置:把、将、给; 表被动:被、叫、给、让; 表排除:除、除了; 表比较:比。 请思考:上面橘红色的介词很像哪一类词? 像动词
1.完全虚化,成为专用介词:被、从、沿、趁、等。 现代汉语的介词大部分是从古代汉语动词虚化而来的,有的目前仍兼有介词和动词两个词性。这有三种情况: 1.完全虚化,成为专用介词:被、从、沿、趁、等。 2.动词和介词虽然同音,但是意义区别明显:把、给、打、问、跟、当等。 ⑴铁将军把着大门(动词)——把门打开(介词) ⑵你别打小孩儿(动词)——打昨天开始就下雨(介词) 3.动词跟介词同音同形,意义也很难区分:在、到、替、靠、往、向、朝、比、通过、按照、为了等。 ⑴他在北京。 (动词)——他在北京工作。(介词) ⑵两个人可以比一下。(动词)——你比他高。(介词) ⑶大会通过了有关决议。(动词) ——通过这件事,大家的认识提高了。(介词)
王老师在家备课。 王老师在备课 王老师坐在沙发上。 请思考:怎样区分同形的介词和动词? (1)简单方法: (2)先看以下四个例子: 看句中除了这些词之外,还有没有第二个谓语动词,如果有,它是介词,如果没有则是动词。 (2)先看以下四个例子: (动词) 王老师在家。 王老师在家备课。 王老师在备课 王老师坐在沙发上。 (介词) (副词) (介词) A.“在”的后面是名词性词语,它们的前后没有别的动词了,其中的“在”是动词,如例。 B.“在”的后面是名词性词语,它们的前后还有别的动词了,其中的“在”是介词,如例和例 。 C.“在”的后面是动词性词语,其中的“在”是副词,如例 。
有两个特例:叫 让(动词中的使令动词) 叫他来 让他来 叫他打了 让他打了 (介词) (动词) (介词) (动词) 区分办法: 介词 动词 有两个特例:叫 让(动词中的使令动词) 注意 叫他来 让他来 叫他打了 让他打了 (介词) (动词) (介词) (动词) 区分办法: 能换成介词“被”的是介词,不能换成介词“被”的是动词。 总结 介词 动词 区分办法 虚词 实词 所属词类范畴 介词短语 附加成分 动宾短语 谓语 与名词组成短语充当句子成分 — + 重叠 — + 后加“了,着,过”
4.几个基本介词的用法 都是介绍动作的对象或与动作有关的人或事物的介词。它们的使用范围不同。“对”的使用范围广,“对于”的使用范围较窄。 Ⅰ “对”与“对于” 都是介绍动作的对象或与动作有关的人或事物的介词。它们的使用范围不同。“对”的使用范围广,“对于”的使用范围较窄。 1.当“对”表示“向”“向着”“朝着”或“对待”时,不能用“对于”代替。 我们要对人民负责。 陈波对我点了点头。 他对我说了许多鼓励的话。 她对我很好。 2.当“对”表示动词所关联的对象、范围,有“在……方面”的意思时,可换成“对于”。
“关于”是引进涉及、关联的事物的介词。“对于”是介绍动作的对象的介词。 他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郭全海对自己的事总是随随便便。 老师对大家的成绩感到满意。 注意 运用中,不要把“对”“对于”前后词语的关系搞颠倒了。 科学著作,对我们这些粗通文字的人是看不懂的。 这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对于具有文化教养的人是不能容忍的。 Ⅱ “关于”与“对于” “关于”是引进涉及、关联的事物的介词。“对于”是介绍动作的对象的介词。 1.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用“关于”;指出对象用“对于”。
关于运输问题,请直接与交通部门联系。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态度。 我们从广播里听到了关于国际恐怖组织劫持飞机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的消息。 我们对于后进的同学,要耐心地给予帮助。 2. “关于”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时,总是放在主语前边;“对于”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放在主语的前后都可以。 关于中草药,我所知有限。 我们对于后进的同学,要耐心地给予帮助。 3. “关于”构成的介宾短语可以单独作文章的标题,“对于”构成的介宾短语要加上名词才能作文章标题。 关于文风问题 对于文风问题的看法
“由于、因为”表原因,既可以充当介词,也可以充当连词。 Ⅲ “由于”与 “因为” “由于、因为”表原因,既可以充当介词,也可以充当连词。 “由于”与“因为”充当介词时,其后必为名词性词语,充当连词时其后往往是句子或者谓词性短语等。 这次试验成功,完全是由于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 由于种种原因,你们必须被隔离开来。 由于老师复习有方,大家的考试成绩都不错。 由于各人的观点不同,意见不完全一致。 (介词) (介词) (连词) (连词) 小李因为这件事还受到了表扬。 我们因为这个问题讨论了一上午。 因为天气的关系,飞机不能按时起飞。 因为天气不好,飞机不能按时起飞。 这里无法过江,因为水流太急。 (介词) (介词) (介词) (连词) (连词)
练习 [1]你为谁?——要为群众着想。 [2]应该对事不对人。——要对人民负责。 [3]今天非跟他比个高低不可。——你比他差远了。 [4]我们到上海,你们到哪儿?——我们到上海参观。 [5]爸爸给他一只金笔。——爸爸给他买一支金笔。 [6]小王在家吗?——小王在家看书呢。 [7]窗户朝南。——窗户朝南开。 [8]朵朵葵花向太阳。——朵朵葵花向太阳开。 [9]跟上队伍!——跟党走! [10]这件事不能由你。——这活由你负责。 [11]请拿这本书!——拿这本书看! [12]到黄山经过南京吗?——他们经过南京去上海。 [13]让他说!——让他说对了。 [14]叫他走!——叫他打了。
1.什么是连词 2.连词的语法特点 (二) 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分句或句子的虚词。 (1)连词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只能在连接词、短语、分句或句子时,表示各种关系,起语法作用。 写不出来的时候不硬写,这是托尔斯泰和鲁迅先生都说过的。 虽然是四月底的天气,可是夜间还是凉渗渗的。 (2)某些连词经常与副词配合成为一对关联词语,表示连接关系。 如果马威再问,他就往车下跳啦。 无论研究哪样东西,他都能把研究的成果有条有理地写成书。 您既然答应了租给他们房子,就得当正经事儿办。
3.连词的种类 连名连词:和、跟、与、同 连动连词:并且、并 连形连词:而、而且 前句连词:一来、只要、如果 后句连词:而且、那么 (1)连接词和短语的组合连词: 连名连词:和、跟、与、同 连动连词:并且、并 连形连词:而、而且 (2)连接分句和句子的关联连词: 前句连词:一来、只要、如果 后句连词:而且、那么 前后句连词:或者、要么 (3)既能连接词、短语,又能连接分句的兼类连词: 并且、而且、还是 问题:你注意到连词与介词中有相同的部分吗?是哪几个? 请思考:“和、跟、同、与”既是介词,又是连词,共同点是在它们两边都可以出现名词X和Y,怎样分辨?
请思考: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1.交换位置法 2.插入成分法 3.省略法 连词 “和跟与同”与介词“和跟与同” (1)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对调,对调后基本意义不变;介词的前后部分不能对调,对调后意义会发生变化。 他和我都是三好生→ 我和他都是三好生 他和我谈过这件事→ 我和他谈过这件事 (2)连词大多数可以省去,改用顿号;介词不能省去,不能用顿号代替。 他和我都是三好生→他、我都是三好生 他和我谈过这件事→ 我、他谈过这件事 (3)连词的前边不能插入别的语言成分,介词的前边可以插入别的语言成分。 他和我都是三好生→ 他昨天和我都是三好生 他和我谈过这件事→ 我昨天和他谈过这件事 请思考: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练一练 注意 为了准确地表达思想,在书面语中,一般把“和”用作连词,把“同”用作介词。例如: 我国根据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同其他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宪法》) 练一练 解放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学校和医院。 他的母亲和他的老师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 宝山老汉过去在背地里,也曾同他们一起偷偷骂过张林。 校长和书记都赞同这一意见。 王经理同小张谈过一次话了。 等我跟朋友协商一下再告诉你吧。 南端与苏州河相连。 小张没跟小李一齐来。 小张和小李都是北方人。 你去跟小李说说吧。 小李跟小王都来过我家。 你同小李都是安徽人吗? 北部与蒙古接壤。 中国与埃及都有悠久的文化。
1.什么是助词 2.助词的语法特点 3.助词的种类 (三) 助词 助词是附着在其他语言单位的前后,表示某种语法意义的虚词。 (1)它的独立性最差,附着性最强,意义最不实在。 (2)它总是附着在其他词、短语、或句子后边(“所”“被”则用在动词的前边),表示某种语法意义。 (3)它既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也不能在实词与实词的组合中起媒介或连接作用。 (4)助词除附着在动词前边的“所”“被”以及比况助词以外,都念轻声。 3.助词的种类 结构助词、动态助词、比况助词、其他助词 Ⅰ 结构助词:的地得 结构助词是用来表示词语之间结构关系的助词。它们都读de。
“的”是定语的标志,表示“的”前面的词或短语是定语。 无处安放的青春 开往春天的地铁 伟大的祖国 明媚的春光 激烈的战斗 (1) 的 “的”是定语的标志,表示“的”前面的词或短语是定语。 无处安放的青春 开往春天的地铁 伟大的祖国 明媚的春光 激烈的战斗 注意 现代汉语中,有时候用“的”和不用“的”,语义不同。 小孩的脾气——小孩脾气 狐狸的尾巴——狐狸尾巴 老张的师傅——老张师傅 马的尾巴 ——马尾巴 狗的尾巴 ——狗尾巴 女的朋友 ——女朋友 男的朋友 ——男朋友 请思考:为什么“开刀的、剃头的、割肉的”这些 “VP的”有歧义?其他还有哪些? A、构成“的”字短语 “的”字短语 = X+的 = 名词性短语
站在学校门口的那个小伙子是个卖磁卡的。 这本书是小王的,那本书是小李的。 窗台上有两盆花,红的是牡丹,黄的是茉莉。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站在学校门口的那个小伙子是个卖磁卡的。 主 || 谓 定 ) 中 动 | 宾 中 < 补 定 ) 中 定 ) 中 介词短语 “的”字短语 笑话一则 定 ) 中 量词短语 动 | 宾 某男生是一位勤奋好学的学生,他利用寒暑假兼职赚取学费。白天帮肉贩卖肉,晚上则到医院工作。 一个晚上,有位老妇人因急诊要施行手术,由这个男生用轮床推她进手术室。老妇人看了男生一眼,突然惊惶失色地狂喊:“天哪!你是那个杀猪的,你要把我推到哪儿去?”
“地”是状语的标志,表示“地”前面的词或短语是状语。 C、表示列举不尽,是列举助词。 这阵子,他总算摆了个小摊儿,买点儿烟卷儿糖果什么的,维持生计。 D、与副词“是”配合,表示强调的语气,是语气词。 南京的夏天是非常之热的,你可要有思想准备。 ’南京的夏天非常之热,你可要有思想准备。 E、夹在动宾之间,表完成态。相当于动态助词。 他是上周三去的北京。 (2) 地 “地”是状语的标志,表示“地”前面的词或短语是状语。 这尼姑有四五十岁,满脸横肉、两只邪眼,穿一件玄缎袈裟,手捻着—挂佛珠,皮笑肉不笑地问道:“二位女施主,有何贵干?” (3) 得 “得”是补语的标志,表示“得”前面的词或短语是补语。
长途旅行,难耐寂寞,想事想得头疼,看书看得眼酸,只有聊天最能在不知不觉中消磨时间,而且富有娱乐性。 图片来自电影《意乱情迷》 (结构助词) (1)记得牢,认得多、写得好 (2)认得他、记得这件事 (3)得了满分 (4)你得看住她,不然又跑了。 (构词语素) (一般动词) (能愿动词)
地 1、彻底de解决问题是不容易的。 2、问题彻底de解决了。 3、问题解决de不彻底。 4、问题得到了彻底de解决。 练一练 请将下面四句话中用拼音“de”标注的部分换成相应的结构助词。 请记住: 作为结构助词: “的”是定语的标志; “地”是状语的标志; “得“是补语的标志。 1、彻底de解决问题是不容易的。 2、问题彻底de解决了。 3、问题解决de不彻底。 4、问题得到了彻底de解决。 笑话一则 1、彻底de解决问题是不容易的。 地 4、问题得到了彻底de解决。 的 市场上卖瓜人高喊:“买西瓜喽!我这西瓜甜de舍不得卖。”有个人家急忙跑过来问多少钱一斤,卖瓜人说:“别人卖5毛,我卖3毛。”此人正饥渴难耐,听说这瓜既便宜又甜,高兴极了,就买了两个抱回家。切开一尝,西瓜一点都不甜。于是气冲冲的回到瓜摊子前论理:“你不是说瓜甜得舍不得卖吗?怎么一点都不甜?”卖瓜人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对呀,我是说甜的舍不得卖,那卖的都是不甜的阿。”买瓜人听了直瞪眼。 主 || 谓 主 || 谓 状 ] 中 ] 中 状 动 | 宾 动 | 宾 ] 中 状 定 ) 中
动态助词是用来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在变化过程中的情况的助词。 Ⅱ 动态助词:着了过 动态助词是用来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在变化过程中的情况的助词。 (1)“着”表示进行态:[+持续] 火烧云嗓子沙哑着,模仿老妇人的声音腔调,说:“别张着大嘴,傻等着天上掉馅饼!” 台上坐着主席团。 台上演着黄梅戏。 山上架着炮。 (状态持续) (动作持续) (二者均可) (2)“了” 表示完成态:[+完成] 昨天早晨吃了饭,小王就去图书馆看书。 今天早晨吃了饭,小王就到教学楼上课。 明天早晨吃了饭,小王就去书店。 (过去完成) (现在完成) (将来完成) 着:着眼于时段,表明动作性状在变化过程之中。 了:着眼于时点,表明动作性状已经实现。
请思考:“游过湖、爬过山”里的“过”是什么词? (3)“过” 表示经历态:[+经历] 试比较下面两句中的“过”的语义相同吗? 我和老乐哥的合作,掐头去尾也整整一年了。老哥俩鱼水相帮,配合默契,没闹过矛盾,没红过脸。 火车开过南京,到了上海。 例中的“过”,是趋向动词,表示动作的方向,不是表经历态的动态助词。例中的“过”才是表示经历态的动态助词。 他走过小桥,来到河对岸。 (有实义,趋向动词) 这就是红军走过的草地。 (无实义,动态助词) 过了小桥,就是我的家。 (单独带宾语,动词) 花季青年客死他乡,谁之过。 (名词) 请思考:“游过湖、爬过山”里的“过”是什么词? 我们爬过山再吃早饭。 我们爬过山,你们爬过没有?
二者都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偏重于强调动作发生的时间、处所、方式等。“来着”偏重于肯定动作行为。 (4)其他动态助词 用在重叠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表示尝试。 看 试试看 说说看 叫一声看 用在动宾短语中间,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 的 他是去年考的大学。我是前天进的城。 来着 用在句末,表示不久前发生过的事情。 你昨天上午干什么来着?我七点钟吃早饭来着。 小结 二者都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偏重于强调动作发生的时间、处所、方式等。“来着”偏重于肯定动作行为。 Ⅲ 比况助词 表示比况的助词,常附着在词或短语后边构成比况短语,对事物或性状进行描写。
请思考:下面句子中的“一样”有什么不一样? 北京大学是一所花园似的学校。 主 || 谓 定 ) 中 动 | 宾 定 ) 中 量词短语 定 ) 中 比况短语 祥子傻子似(shi)的一气喝下去。(老舍《骆驼祥子》) 地 于是,小船轻飘飘地像流水落花,风吹柳絮一般地飞驶起来。(刘绍棠《渔火》) “名雅,今后你也要跟连环大哥一样改口叫我方雨舟。”阮碧村交代了这么一句。 请思考:下面句子中的“一样”有什么不一样? 1.生男生女都一样。 2.一样的天,一样的地,一样的梦,一样的你。 3.心潮象大海的波涛一样。 形容词做谓语 形容词做定语 助词构成比况短语
(1) 所 (2)被 A.构成“所”字短语 眼 前的所 见 所 闻 B.与介词“被”配合表示被动。 “被”作助词时,只表被动。 Ⅳ 其他助词 (1) 所 A.构成“所”字短语 “所”字短语 = 所 + 动词 = 名词性短语 眼前的所见所闻告诉我,今天这块乐土最显美丽与神奇的地方,是这片雨林。 眼 前的所 见 所 闻 B.与介词“被”配合表示被动。 定 ) 中 联 + 合 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所战胜。 方位短语 主 || 谓 “所”字短语 状 ] 中 状 ] 中 状 ] 中 名词前的“被”是介词, 动词前的“被”是助词。 (2)被 介词短语 “被”作助词时,只表被动。 帽子被他偷走了。 帽子被偷走了。
(3) 给 (4) 连 寝 室 叫 小 王 给 收拾 干净了 这 件 事,连处长 都 说 不 清楚。 ] 中 〈 补 主 || 谓 状 ] 中 介词短语 中 〈 补 作为助词的“给”,主要作用是加强句子的口语色彩。 他给我一本书。 动词 他给我买一本书。 介词 他给买一本书。 助词 (4) 连 这 件 事,连处长 都 说 不 清楚。 作为助词的“连”,主要作用是增添强调的语气。 主 || 谓 定 ) 中 主 || 谓 状 ] 中 量词短语 中 〈 补 状 ] 中
1.“们”只是表示群体而不计量,所以数量确定的词语,后面不再用“们”。 (5) 们 用在指人的普通名词后面,表示群体的意义。 老师们 同学们 孩子们 乡亲们 同志们 弟兄们 先生们 1.“们”只是表示群体而不计量,所以数量确定的词语,后面不再用“们”。 注意 三个工人们 一千群众们 2.指人的专有名词有时也可以加“们”,表示某一类人或“等人、之流”的意思。 一切恶潭险水,都不在现代李冰们的眼里。 我们要痛击陈水扁们的一切台独言行。 3.指物的名词后面加“们”,是修辞上的拟人用法。 蟋蟀们 燕子们 星星们 柳树们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什么是语气词 2.语气词的语法特征 3.语气词的种类 (四) 语气词 语气词是放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的虚词。汉语语气的表达可以借助语气词,还可以借助语调、语气副词,还有一些固定格式。 2.语气词的语法特征 (1)附着性强,只能附着在句子或别的词语后面,起一定的语法作用。 (2)语气词常常跟语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所以一部分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 3.语气词的种类 (1)基本的语气词:了、的、呢、啊、吧、吗 (2)扩展的语气词:啦、哪、哇、呀、嘛、哟、呗、喽、嘞、着呢、的话、也罢、罢了、不成、得了……
Ⅰ 陈述语气:的、了、呢、嘛、罢了、啊 他要去的。 他要走了。 味道稍微好一点罢了。 我没什么,你们才辛苦呢。 你自己愿意嘛,怪谁呢? 我已告诉你了,情况就是这样啊。 (事实如此) (出现新情况) (只不过如此) (指明事实,不容质疑) (道理很明白,不必多说) (舒缓语气) Ⅱ 疑问语气:吗(么)、呢、吧、啊 你去吗? 天晴了吧?让他去吧? 谁呀? 他什么时候走的呢? (疑问) (猜度或商量) (舒缓语气) (疑问略带猜测) Ⅲ 祈使语气:了、吧、啊 你让我去吧! 你别哭了! 你快去啊(呀)! 别哭哇,我又没有欺负你。 (要求别人做一件事 ) (要求别人不做一件事) (要求别人做一件事 ) (要求别人不做一件事)
Ⅳ 感叹语气:啊 语气词“啊”特别容易受前一个音节的影响而发生变读,这是语音同化的结果,反映到书面上,就可能改变字形。 如“哪、呀、哇”等。 Ⅴ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有时也表示犹豫的语气 (停顿) 我吧,觉得篇幅太长了。 我觉得吧,篇幅太长了。 我觉得篇幅吧,太长了。 篇幅吧,我觉得太长了。 走吧,雨下得太大;不走吧,又不行。 (停顿) (停顿) (停顿) (犹豫) 特定格式 特定格式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他没有提防,左脸被打个正着,爹呀妈的叫了起来。 我们立刻派人寻找,找哇找哇,找到天亮什么也没有找到。 Ⅵ多音节语气词 :也好、也罢、的话、便了、而已 ,就是了
4.几个具体的语气词 (1) 了 (2) 的 他今天早晨去学校了。 忽然听到老者这番诚恳而带有感情的话,他不好意思再争论了。 陈述语气词,表示事态的变化。 (1) 了 他今天早晨去学校了。 忽然听到老者这番诚恳而带有感情的话,他不好意思再争论了。 注意分辨“了”的几种语法类别: 1.出现在句中谓词后是助词。 她去了北京。 2.出现在句末名词后是语气词。 她去北京了。 3.出现在句末谓词后有两种情况。 (语气词) 爸爸爸爸,你看,妈妈笑了。 那个时候,他已经走了。 (动态助词和语气词的融合体 ) (2) 的 表陈述语气,强调事情的真相,情况确实如此。 他会回来的,你放心吧。 那样说是可以的 注意分辨“的”的几种语法类别: 语气词or结构助词
看能否去掉“的” 句末的“的”去掉以后,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是语气词;不能去掉的是结构短语,“的”与前边的名词或短语组成“的”字短语。 ①他今天会回来的。→他今天会回来。 ②他是个开车的。 →他是个开车。 看能否补出相应名词 “的”字短语在结构助词后边可以补出中心语,语气词“的”的后边补不出中心语。 ①游泳的很多。→游泳的(人)很多。 ②他会来看你的。→他会来看你的(?) 看能否与语气词连用 语气词“的”可以与其他语气词连用,结构助词“的”不能连用。 ①他们家也真够痛苦的了。 ②在公务往来中,你私自接受客户的礼物,对你会有影响的啊!
看加“不”的位置 在表示肯定和强调语气的“是……的”句子,表示否定时,“不”放在“是”之后;句末为结构助词“的”的句子,表示否定时,“不”放在“是”之前。 他 是 卖 菜 的。 他 是 会 来 的。 不是 是不 总结 区别方法 结构助词 语气词 后加名词 + _ 加“不”、“没有”位置 “是”前 “是”后 能否去掉 — 与语气词连用 5.语气词连用 语气词也可以两三个连着用,有一定的规律。每个语气词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最后一个语气词是全句语气的重点。连用的语气词并非直接组合,而处于句子结构的不同层次上。
(2)连用的每一个语气词都表示不同的意义,最后一个语气词是全句语气的重点。 【思考】观察下列句子中语气词连用的情形: ① 唉!这一家人真够痛苦的了。 ② 我不是说一会儿就来陪您的吗? ③ 妈,你看见人家的信了吧? ④ 国王和秦国的丞相张仪也亲眼看见的啦。 (1) 总结语气词连用的规律 ①+②:的了 ①+③:的吗\呢\吧\啊 ②+③:了呢\吗\吧\啊 ①+②+③:的了呢\啊 第①层:的 第②层:了 第③层:呢、吗、吧、啊 (2)连用的每一个语气词都表示不同的意义,最后一个语气词是全句语气的重点。 ①“的”加强肯定,表示确实痛苦,“了”表示痛苦已经变成了定局。 ③“了”表示出现新情况,信被妈妈看见了;“吧”表示推测的情绪。 (3)连用的语气词有一定的层次。 (看见她+了)+吧
(4)语气词连用时,后一个语气词如果是元音开头,通常是两个语气词融合成一个音节,写成一个字。 你能猜出她怎么走的吗? 你知道他也下海经商了吗? 她怎么走的,你能猜出吗? 他也下海经商了,你知道吗? (4)语气词连用时,后一个语气词如果是元音开头,通常是两个语气词融合成一个音节,写成一个字。 的了啊——的啦——哒 了哟——喽、咯 呗——吧欸
二、虚词的运用与练习 1.对于、对 (一)介词的运用 运用“对、对于”常见的毛病有以下几种: 第一、该用“对”而用了“对于”。例如: *①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对于人民负责。 对 第二,主体客体的位置颠倒。例如: *②科学著作,对我们这些粗通文字的人是看不懂的。 *③这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对于具有文化教养的人是不能容忍的。
请分析下列句子是否有错误,错在哪里,怎样改? 1.在改善学生生活上,学校总务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 2.在 “在……上”“在……下”中间插的应该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不能是谓词性词语。 请分析下列句子是否有错误,错在哪里,怎样改? 1.在改善学生生活上,学校总务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 的问题 的 2.在老师和同学帮助下,他进步很快。 原因:“在…上”和“在…下”之间应当是名词性的词语。 “在……中”中间也应当是名词性的词语,但也可以插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如果插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则表示该动作正在进行。 宝钢在建设中 新一代在茁壮成长中
3.窗前面有一个小菜园,种着黄瓜、豆角、茄子、辣 椒和许多种蔬菜。 等 (二)连词的运用 3.窗前面有一个小菜园,种着黄瓜、豆角、茄子、辣 椒和许多种蔬菜。 等 原因:连词“和”的前后应当是互不包容的概念。 得 (三)助词的运用 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 了 “的”是定语的标志,不能用于补语。 这一事实充分显示着在他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着”用于表示正在进行或正在持续。 广大农村正在掀起了科学种田的高潮 “正在”与“了”互相矛盾。
三、词类小结 (一)词类划分的分歧 汉语词类的划分至今仍有分歧,各家分类树木和名称不全一致。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汉语本身缺少形态变化,意义又可能随着语言的运用而不断变化,划分词类的主要依据是它的功能。但是汉语中主要实词的功能不是单纯的。 所以我们在划分词类的时候就要注意哪一种或者哪几种最能反映某一类词本质的功能,分清主次。还要能够区分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一般和个别。
+ + – + + – (二)词的兼类与活用 I II III [名词] 他是一名翻译。 [动词] 他翻译了两本书。 [副词] 基本意义相 同 经常 这样使用 他是一名翻译。 他翻译了两本书。 [名词] [动词] [副词] [名,形] I 兼类词: 少数词可归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类。 + + 请别上校徽。 你别上街了! – II + 同形同音词: 读音相同而意义上毫无联系的一组词。 + – III 他比女人还女人。 词类活用: 为了表达的需要,临时将甲类词用作乙类词。
练习 (2)①早就起来了 ②坐起来 (3)①过大年 ②飞过高山 ③飞过一回 (4)①走回家 ②回家了 (5)①要上大学了 ②要了两杯可乐 (1)①上北京 ②走上讲台 ③长在坡上 (2)①早就起来了 ②坐起来 (3)①过大年 ②飞过高山 ③飞过一回 (4)①走回家 ②回家了 (5)①要上大学了 ②要了两杯可乐 (6)①没有钱 ②没有难住他 (7)①他老是那么累 ②他显得老多了 (8)①脸都气白了 ②这半年又白干了 (9)①脾气很怪 ②怪有意思的 (10)①看了这本书 ②看完这本书了 ③这本书看完了 (11)①你们俩比一比 ②他比你劲大 (12)①打哪说起 ②打了一场球 (13)①非常好 ②非常时期 (14)①给他一本词 ②给他买了一本词典
根据下列词的语法特征分析词类 兴趣,兴致,兴奋 行为,行动 猛然 热烈,热爱,热潮 干脆,索性 气概,气愤 居然,毅然,突然 正派,流派 强大,强迫 向导,引导 初一,之上 特殊,特别,特点 方才,刚刚,刚才 举行,举动,举止,举办 充分,充实,充满,充足,充沛 忽然,诚然,偶然,偶尔 永远,未来, 刚,时常,平常,猛烈 名,名,形, 名,名 副 形,动,名 形,副 名,形 副,副,形 形,名 形,动 名,动 数,方 形,形,名 名,副,名 动,名,名,动, 形,形,动,形,形 副,副,形,副, 副,名, 副,副,形,形
副词,动词 形容词,名词 形容词,副词 名词,副词,副词 连词 副词 名词,副词 名词,区别词 动词 索性,索取 气愤,气氛 突然,忽然 一切,一同,一齐 从而 不免 永远 现在,正在 一致,一概 平常,常常 将来,将要,即将 女人 女 美化
指出下列词的词性 小鳟鱼象箭一样游来游去。 敌人后路被切断了。 油灯点着了。 肉太多,我吃不了。 啊?这是怎么回事啊? 我没有看见他。 小君还没来。 小君心里没有我。 小伟没来。 小伟没书。 买一尺白布。 白跑一趟。 助词 助词 动词 动词 叹词、语气词 副词 副词 动词 副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指出下列词的词性 这是个老问题。 他老说没完。 人多力量大。 班上多了一个人。 这楼多高啊! 你说这楼到底有多高? 我们比质量,不比数量。 他的成绩比我的成绩好。 我是对事不对人。 我们对人民负责。 我给你一本书。 我给你买一本书。 形容词 副词 形容词 动词 副词 疑问代词 动词 介词 动词 介词
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你怎么理解虚词的意义?虚词的意义与它们的语法功能是什么关系? 2.找两个意义相近的虚词进行比较分析,看看有什么差异,并举例说明。 3.“和”出现在动词和形容词之间有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