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教會教會的另一個腳步 Room 東E-3
講員/主理: 郭東緒牧師 Rev. Thomas Kuo 服事: 喜信長老會主任牧師 TPC (台灣人基督長老教會聯合會)主席 NTPC(全美台灣人基督長老教會聯合會)執行委員
Prairie Bible Institute(Canada) Talbot School of Theology 正道/台福神學院 教育背景: Prairie Bible Institute(Canada) Talbot School of Theology 正道/台福神學院 San Francisco Theological Seminary 師母:惠琦(Vicki) 。子、女各一(都已成人)。 家住:City of Fullerton E-mail: thomastskuo@yahoo.com Tel: 714-458-3772
課程簡介: 美國是一個集各民族的國家。各民族帶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到北美建立教會。這些移民的教會在北美受到不同的衝激,產生各種不同形態的第二代、第三代教會。華人、台灣人的教會可能往那些走向。我們如何來預備第二代的移民教會。(建立基督的身體)。 這個主題,在今天是還沒有得到「定案」。我們以「推敲的方式」,希望您能覺得「我們還有希望」。
首先,有兩個問題,請問各位。(直覺的反應) 1. 你「覺得」,您的教會是一個移民教會?(教會的運作,在移民教會的型態上) 2. 你「認為」,您的教會是一個移民教會? (我認為這個教會,是為移民所設立的教會) 。 有沒有第三種型態的教會?
我自己的故事 1. 我1980年到日本,參予「大阪中華基督長老會」。(這是宣教師威爾遜牧師、和彼得遜牧師從中國河南帶到日本的華人教會),當時由我外公,陳光輝牧師牧養(他年70)。(是一個移民心態的教會)。這個教會讓我認識,正視,移民教會的「需要性」與「重要性」。
我自己的故事 大阪中華基督 長老會
我自己的故事 大阪中華基督長老會
我自己的故事 2. 1982年春到達洛杉磯,參予台福東安教會和整個台福系統。(比較注重福音傳揚事工),教勢是蓬勃的發展。洛杉磯長老教會過節時的人潮(比較注重文化、鄉情的氣息)。至今,30年後。
我自己的故事 3. 1992-1998年參與北浸聯會(NAB)。這是德 裔的小浸信聯會。(散佈在美加的邊境有300 多間的教會)。他們的Leadership和我聊天、 談話。他們說「你們的情形我們能夠瞭解」。 我們小時候也是被逼著去「乖乖地」坐在教會, 做(坐)禮拜。教會聖壇上的聖經至今還是 「看不懂的德文聖經」,沒有人趕換「他」。 但是我們都講英文,以英文崇拜,神學院以英 文教學。可以說是一個英語系統的教會。教勢 蓬勃發展。(與他們在一起,還可以體會「德 國人的氣息」)。
我自己的故事 4. 2000年我受邀到Dallas陳宏博牧師那裡講道,因為和牧師一早就去教會,他忙我沒事,就走過草地倒到旁邊一所很漂亮的德裔Reform Church看看。非常漂亮。裡面靜悄悄。第一排做了七個白髮的老人。
我自己的故事 我推開門,他們都向後看。起來迎接,甚至擁抱。我很不好意思。你們查經禱告,打攪你們了。我們歡迎你來。我說,我是牧師,我今天是你們隔壁教會的講員。還沒開始禮拜,過來參觀你們的禮拜堂。他們說,你是上帝差派來餵養我們的,我們沒有牧師,也沒有琴手,我們只能在這裡安靜自己親近神。這個禮拜堂以前坐得滿滿,樓上也都坐滿人。我看他們手上拿著德文聖經,彼此以德文交談。 故事說到此…。
人生20年所見。 我看見什麼?
我們讀一段聖經:以弗所書4:13-16 4:13 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 神的 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4:14 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 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 異端. 4:15 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 4:16 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 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 自己。
認識一點兒移民的原則: *移民著的心路歷程-如同出埃及一樣,要回歸(心靈的回歸、安定在)到一個有應許、有盼望之地。 *三部曲:每一個階段有每一個階段和挑戰。 離開埃及-下決定,有取捨,我嚮往之心。 進入沙漠-失去一切,面臨艱辛,甚至有懷疑。 進入迦南地-有戰場(努力),希望在眼前,,新的技能與新的生活。
*你在那一個階段。你的教會在那一個階段。 移民著的心路歷程我們知道,有一個盼望的心願,常常覺得自己是在放逐的當中,移民的生活是辛苦的,移民的生活是在不斷的努力中成長
*你在那一個階段。你的教會在那一個階段。 移民著的心路歷程我們知道,有一個盼望的心願,常常覺得自己是在放逐的當中,移民的生活是辛苦的,移民的生活是在不斷的努力中成長
II. 移民教會的特色: *移民教會的重要性-有家庭溫暖的感覺。 *語言相通(所謂的母語),文化習慣相似。 *移民過程中互相扶持、幫助。分享移民的經驗。分享主的帶領保守。 *建立人心的穩定性,和安全感。
III. 移民者的改變與挑戰: *新移民者/老留學生(價值觀的不同,教育背景的不同) *語言的挑戰(北美,台語、華語、英語),如何與第二代的溝通。 *對文化的適應:傳統型(一切和故鄉相同)。順應型(傳統但可以順應)。多元文化型(接受雙方不排斥,多數在僑居地受過教育)。同化型(捨棄自己原有的文化)。
*牧者需要知道,所牧養的族群,是那一類型的會眾。 *北美的台灣人/華人教會:語言的選擇,政治背景的考量。神心靈上的醫治,心繫「祖國」,的平衡)。食物的採用,社交朋友的活動,新文化的認同,與當地文化習慣與互動)。建立那一種生態的移民教會。
*台美人的趨勢:較美國化(少權威多平等),較傳統(多文化性質,介紹新文化)。強調個人的價值多餘家庭的面子。接受多元文化,和食品,打開環境生活的範圍,與環境有接觸。 (我們已經有不同文化的第二代,這第二代又有不同文化的配偶);有的接近於完全的西式生活方式;對於種族的認知已經和我們不一樣。
IV. 移民教會的設立: *語言的選擇。(族群,對象)。 *目標族群的設定:以前有求「政治安定」的。「老」移民(老留學生)。留學生/,新移民。工作就業(仍然工作的「老」移民。成長的第二代)。 *教會如何繼續成長。(承傳的工作)。
General一般 圖ㄧ
圖二
圖三
*牧師的條件。第二代的牧師。(如何處理兩代、兩種不同語言的教會) *衡量那一代的工作為重,是「這一個教會主要工作」。(貴會,目標的設定)。
V. 移民教會中會眾,牧者的心態。 *以信仰克服文化、個性的障礙。 *知道取捨之間的微妙。 *尊重不同族群,的需要。 *開心門互相的學習,滿足不同的需求。 *放下身段與掌控的慾望。 *信心迎接未知的未來。
討論題目: 自我的定意? *我是在美的台灣人/華人。 *我是台美人/華美人。 *我是亞美人。 *我是美國人。
討論題目: 2. 我希望建立一所什麼樣的教會? *移民教會。 *兩代堂的教會。 *亞美教會。 *多元文化的教會。
討論題目: 3. 分享您的教會具有那些先天的資源,可以發展那一個型態的教會?
討論題目: 4. 若要建立「心中理想的教會」,什麼是你自己,或是您的教會需要「取與捨」(改變)的地方?
移民教會教會的另一個腳步 跟隨 - 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