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毒副作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Advertisements

病历摘要 病例一 病例一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下腹部疼痛, 呈绞痛样,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大 便呈糊状,疼痛于夜间明显,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
1/67 美和科技大學 美和科技大學 社會工作系 社會工作系. 2/67 社工系基礎學程規劃 ( 四技 ) 一上一下二上二下三上 校訂必修校訂必修 英文 I 中文閱讀與寫作 I 計算機概論 I 體育 服務與學習教育 I 英文 II 中文閱讀與寫作 II 計算機概論 II 體育 服務與學習教育 II.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 第九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依靠输血维持生命的孩子 重型 β— 地中海贫血 血液 第一节 感知血液.
脑出血的分型、分期治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科 黄如训. 病 因病 因 脑血管病变: A 硬化、 A 瘤、 AVM 、 A 炎、淀粉样血管瘤、 V 血栓形成 血液:抗凝、溶栓、嗜血杆菌感染、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 血流动力:高血压、偏头痛 其他:药物、酒精、肿瘤.
贫血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复习回顾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抗 恶 性 肿 瘤 药 物抗 恶 性 肿 瘤 药 物 第 16 章. 简介 恶性肿瘤与癌症 – 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约 1000 万,死亡者高达 700 万 – 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 200 万,死亡将近 140 万 人,且男性比女性高 65 % – 多集中在胃、肝、肺、食管、子宫和乳腺 (女)等部位.
第 40 章 抗恶性肿瘤药 2 第一节 概述 恶性肿瘤是目前世界上死亡率较高, 危害性较大的一种常见病。病因, 发病 原理尚未完全清楚, 但采用手术、放射、 药物、免疫疗法, 或多或少能够起到缓 解和延长生命的作用。
人体的营养需要 ---- 维生素 B 维生素 B2 维生素 B3 维生素 B5 维生素 B6 维生素 B12.
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 1. 详述对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 施。 2. 说出泌尿系结石病人存在的护理诊断 3. 概述对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目标和护理评 价。 4. 能对泌尿系结石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并能应 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 5. 能对泌尿系结石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反应 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处理。
化疗知识讲座 台州博爱肿瘤医院 陈国卿. 一、化疗药物的抗癌机制 1 、抑制细胞增殖和肿瘤的生长是其主要作 用机理。 2 、对于新陈代谢旺盛的正常组织同样具有 毒性,如骨髓细胞,粘膜细胞。 3 、理想的药物 — 最大程度的抑制肿瘤细胞, 最小程度的影响正常细胞。 4 、基因药物是发展方向。
第六章 前列腺液检验. 第一节 概述 第 二节 一般性状检验 第三节 显微镜检查 返 回 第一节 概 述 精液主要由精子和精浆两部分组成 精子是男性的生殖细胞,约占精液的 5% 精浆是运送精子的载体,约占精液的 95% 返 回.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歡迎各位家長蒞臨 自行分配中一學位家長會 自行分配中一學位家長會.
正确使用药物.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氧气、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等废物 血液循环系统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器官 心脏 血管 组织 血液 结缔组织 血液循环途径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细胞因子.
手术切口的分级与抗菌药物的应用 贵阳医学院附属白云医院感染管理科 沈 锋
「健康飲食在校園」運動 2008小學校長高峰會 講題:健康飲食政策個案分享 講者:啟基學校-莫鳳儀校長 日期:二零零八年五月六日(星期二)
第四章 肿瘤.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 无锡市急救中心 林长春.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药物: 第一代: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第二代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不易耐药的第三代药物受到普遍关注。 特点: 主要用于需氧G+、G-球菌和厌氧球菌等感染,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或耐药患者的治疗。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第四十四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Antifungal and antiviral drugs 制作:田汉文.
肺结核.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 教师:燕鹏.
苏科版八上 第一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2) 血 液 姜堰市张甸初中 单春网.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封面.
流动的组织 血液.
炎症.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抗痛风药的作用、分类及典型抗痛风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蔡楚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務要火熱服事主.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作业现场违章分析.
消化功能调节药.
蒙福夫妻相处之道 经文:弗5:21-33.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甲状腺激素.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第六单元 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妊娠合并心脏病 母婴护理教研室 张凤云.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6.5滑坡 一、概述 1.什么是滑坡? 是斜坡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某些滑动面(滑动带)作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聖本篤堂 主日三分鐘 天主教教理重温 (94) (此簡報由聖本篤堂培育組製作).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补体系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第四章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細胞.
基督是更美的祭物 希伯來書 9:1-10:18.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化疗药物毒副作用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烷化剂 抗代谢类 抗生素类 植物碱类 激素类 杂类

1.烷化剂 是一类可与多种有机物(如核酸的羟基、磷酸根、蛋白质的羟基、氨基等)相结合的化合物,它与烷基取代这些基团的氢原子,使某些对细胞具有重要意义的生化物质 (如核酸)不能参与正常代谢反应。 如CTX。

2.抗代谢类 主要是生理代谢物(如嘌呤、嘧啶、叶酸等)的结构类似物,其作用是通过干扰正常代谢物的功能,影响核酸合成,作用机制是抑制与正常代谢物生物合成有关的酶类。 如叶酸代谢拮抗剂:MTX  嘌呤代谢拮抗剂:6-MP 嘧啶代谢拮抗剂:5-FU

3.抗生素类 4.植物碱类 因种类不同,可以作用与DNA-RNA-蛋白质合成过 程的不同环节。如KSM。 作用机制主要是破坏纺锤体的形成,干扰核分裂。 如VCR。

5.激素类 影响代谢:通过抑制对激素敏感的肿瘤细 胞或促进其分化,改变瘤细胞代谢,使瘤 细胞数减少。 影响脑垂体:抑制垂体分泌肿瘤生长必须 的激素. 直接作用于肿瘤:通过肿瘤细胞中激素受 体而发 挥作用。  

6.杂类 顺铂(DDP),铂的金属络合物,能与DNA产生链间交联与链内交联,破坏DNA的模板信息复制,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大剂量时也可抑制RNA及蛋白质的合成。

抗肿瘤药物的特点 抗肿瘤药物选择性差(双刃剑):在杀灭肿瘤的同时对生长活跃的体内细胞也有不同程度毒性。 毒副作用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规律,且多为可逆的。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关键。

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 近期毒副反应 远期毒副反应 骨髓抑制 消化道反应 泌尿系统毒性 心肌毒性 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反应 过敏反应 神经系统障碍 局部反应 肺纤维化 肌肉疼痛 致畸作用

骨髓抑制 化疗副反应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一种。 是剂量限制主要因素,而剂量强度与疗效 成正相关。 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对红 细胞的影响较小 。

骨髓抑制 受患者状况、肿瘤性质、化疗方案、给药方式等的影响。 化疗剂量过大 肝功能异常 骨髓反复受到抑制 影响血象恢复的因素

骨髓抑制分度标准 I II III IV Hb ≥11.0 9.5-10.9 8.0-9.4 6.5-7.9 <6.5 WBC I II III IV Hb ≥11.0 9.5-10.9 8.0-9.4 6.5-7.9 <6.5 WBC ≥ 4.0 3.0-3.9 2.0-3.0 1.0-2.0 <1.0 N ≥ 2.0 1.5-1.9 1.0-1.4 0.5-0.9 <0.5 Plt ≥ 100 75-99 50-74 25-49 <25

骨髓抑制规律 正常血细胞半数生存期: WBC 6-8小时,PLT 5-7天,RBC 120天;因而化疗后WBC↓出现早且重;PLT↓出现晚且相对轻;RBC↓少见。 白细胞下降呈“U”型,血小板下降呈“V”曲线。

骨髓抑制规律 不同药物的抑制程度出现时间不同: CTX,VP16,5-Fu等出现早,WBC最低出现在用药后1-2周,2-3周后恢复。 多药或多疗程可使抑制程度加重;可能出现全血贫。

不同药物的骨髓抑制各不相同 药物 抑制最重 (d) 恢复时间 (d) MTX 7-14 14-21 CTX 21-28 Taxol 8-11 15-21 5-FU 9-14 21-30 VP16 10-14 16-21 IFO 10-20 21-35 DDP 18-23 21-40 Carboplatin  

骨髓抑制危害 1.WBC Ⅳ度抑制感染发生率80-90%;败血症40% 2.Ⅲ-Ⅳ抑制: 化疗间隔延长 抗癌药用量减少 免疫力更低下 结果:诱发耐药。

骨髓抑制处理原则 II度以上骨髓抑制:停止化疗 I度骨髓抑制:个别对待 ≥1.8,继续进行并复查血象 1.5-1.7,暂停化疗,复查血 对于白细胞而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的大小更为重要

骨髓抑制处理原则 单位隔离:IV度抑制感染发生率80-90%,其中败血 营养支持 预防性抗生素 小剂量新鲜输血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症发生率40%。 营养支持 预防性抗生素 小剂量新鲜输血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髓抑制处理原则 GCSF的作用机制: 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向粒系转化; 促进粒系增殖; 促进中性粒细胞释放入血; 促使外周贮存池释放粒细胞入血。

骨髓抑制处理原则 应用GCSF化疗剂量↑,间隔缩短,感染↓。 GCSF用量: 治疗量:2-5μg/㎏·d-1,<14天。 GCSF的停用:至连续2次WBC>10×109/L GCSF与抗癌药间隔24小时以上。(化疗后24-48h,化疗前24h)

骨髓抑制处理原则 血小板减少治疗 血小板输注: PLT<5*1012/L PLT<10*1012/L,伴发热或出血症状 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 IL11是唯一被FDA批准可用于临床提高血小板的细胞因子 50ug/kg/d

消化道反应 食欲不振,恶心及呕吐 口腔溃疡 腹痛、腹泻和便血 药物中毒性肝炎

消化道反应 食欲不振,恶心及呕吐 化疗药物 刺激中枢 呕吐严重时可出现大量脱水及胃酸消失, 引起水盐平衡失调及代谢性碱中毒 处理:镇静 刺激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 呕吐 呕吐严重时可出现大量脱水及胃酸消失,       引起水盐平衡失调及代谢性碱中毒 处理:镇静 止吐药 灭吐灵___锥体外系症状 激素类___掩盖感染 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的应用 急性呕吐效果好 迟缓反应及心因性因素差

消化道反应 口腔溃疡 多在用药5-6天时,先出现唇舌麻木,舌尖 及唇内及面颊粘膜发红,2-3天后溃疡开始。 以MTX及KSM发生溃疡较多。 抗代谢所致溃疡多发生在面颊。 抗癌抗生素(KSM)所致溃疡则主要发生 在舌边及舌根。 处理:保持口腔清洁   促进溃疡愈合

消化道反应 腹痛、腹泻和便血 化疗药对代谢活跃的细胞有损伤, 包括胃肠道粘膜上皮。 药物导致的胃肠道粘膜损伤, 可导致肠液分泌增加 , 小肠绒毛吸收功能下降,出现腹泻。 严重时可发生伪膜性肠炎。

消化道反应 腹痛、腹泻和便血 最多见于应用5Fu之后,其次为应用MTX和6MP后,KSM则较少见。 产生便频、腹痛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肠道蠕动增加,腹泻及便血则可能是肠道粘膜发生溃疡。

消化道反应 腹痛、腹泻和便血 处理:一旦出现症状,应立即停用化疗药物 乳酸杆菌制剂(乳酶生)-- 抑制肠道内各种致病菌生长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乳酸杆菌制剂(乳酶生)--         抑制肠道内各种致病菌生长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谨防伪膜性肠炎的发生

泌尿系统毒性 肾脏毒性,多数药物经肾脏排泄,剂量大时对肾脏有一定损害,特别是重金属类药物如DDP,因在肾脏浓缩,能致肾小管坏死,而致肾衰。MTX以原形由肾脏排泄,故大剂量时亦应注意肾脏功能。 联合化疗肿瘤急剧缩小时,由于肿瘤被破坏释放出的核酸最终成为尿酸,可沉积于肾盂或肾小管,引起尿酸性肾病及肾功能障碍。

泌尿系统毒性 出血性膀胱炎 碱化,水化 加解救药物 DDP→损害肾小管及其功能 MTX大剂量在PH<5.7损害大 IFO及CTX→产生丙烯醛→损害尿路上皮 →出血性膀胱炎 碱化,水化 加解救药物 MTX-亚叶酸钙 IFO-巯乙磺酸纳 (美司钠)

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反应 皮疹或剥脱性皮炎 用MTX时常有发生,也可见于CTX及 KSM之后。 多分布于胸腹、背及四肢,开始为散在的,逐渐 融合成片, 严重的可发展为剥脱性皮炎 。 停药后恢复正常。 脱敏治疗。

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反应 色素沉着:常见于5-Fu、KSM、BLM等应用之后 。 脱发:以KSM最明显,依次为MTX、6MP和5-Fu 。

神经系统障碍 过敏反应 局部反应 紫杉醇、博莱、平阳、威猛可发生严重速发型过敏 用药前应询问药物过敏史,常规应用地米及抗组胺药 行皮试或试探剂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神经系统障碍 多见于用VCR,VDS时 常出现指尖麻木,感觉异常,腱反射消失等 局部反应 局部硬结和坏死:KSM, VCR渗漏 栓塞性静脉炎

伪膜性肠炎 致病机理 肠道菌群失调,致病菌大量繁殖 长期广谱抗生素: 头孢菌素、青霉素、克林霉素等 化疗: 多见于5-Fu化疗者, 也见于:MTX,ADM,CTX 腹部手术、老年、免疫力低下者易发生

伪膜性肠炎 化疗导致PMC的原因 化疗药物导致肠道粘膜损伤,造成厌氧的微环 境,为致病菌的生长创造了有利环境。 5-Fu 抑制肠内大肠杆菌的生长,造成体内菌群 失调,最易导致腹泻。

伪膜性肠炎 致病菌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革兰氏阳性厌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革兰氏阳性球菌

伪膜性肠炎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为一种较大的产芽孢的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很少见于正常成年人粪便。是导致医源性腹泻的重要致病菌。 细菌产生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毒素A(肠毒素):介导肠液分泌发生改变,         促进炎症发生。 毒素B(细胞毒素):导致肠粘膜上皮损伤、          脱落,毒性强于毒素A。

伪膜性肠炎 病变特点 病变部位:可在整个肠道或肠道的某一部分,但以结肠为主,尤其是乙状结肠、直肠和降结肠,并可呈现节段性分布。 结肠镜检查: 肠粘膜充血水肿,脆性增加,可见小的表浅溃疡 血管纹理模糊或消失 可见典型的灰白/棕黄色伪膜,略高于粘膜表面

伪膜性肠炎 伪 膜 组成:由多形核粒细胞,慢性炎症细胞,肠上皮碎片,纤维素等组成。

伪膜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处理不及时或失当,可迅速使病人发生中毒性休克,或中毒性巨结肠等严重并发症。 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肠道细菌消灭,霉菌生长,发生霉菌性肠炎继而发生霉菌性败血症。

伪膜性肠炎 临床症状 多在化疗(或长期应用抗生素)后出现 腹泻:逐渐加重,发生水样泻;黄绿色-海蓝色的粘液脓血便,可见膜状漂浮物。 腹痛:脐周、下腹隐痛,偶阵发性剧痛。 全身中毒症状:发热、乏力、休克、神志改变等。

伪膜性肠炎 体格检查 腹胀满,腹软,中下腹压痛。 肠鸣音减弱。 腹膜刺激征(-)。

伪膜性肠炎 辅助检查 血WBC增高(化疗骨髓抑制者可不高)。 水、电解质失衡(低钾)、低蛋白血症。 粪检: 涂片染色(连续多次检查,2-3次/日): Gram’s(-)杆菌逐步减少, Gram’s(+)杆菌和球菌增多,可初步诊断。 培养+药敏:需时24-72 hr。 发现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毒素比发现病原体更有诊断 价值。

伪膜性肠炎 预 防 用药期间出现腹痛或腹泻,应停用抗癌药(或抗生素)。 预 防 用药期间出现腹痛或腹泻,应停用抗癌药(或抗生素)。 出现腹痛腹泻,可给予乳酸杆菌制剂,其在肠道内繁殖生长可抑制致病菌生长,防止形成伪膜性肠炎。 表飞鸣或乳酶生: 0.9-1.8g tid 整肠生:500 mg tid

伪膜性肠炎 治疗原则 控制感染(抗生素应用原则不同于传统的上阶梯疗法,而采用下阶梯疗法)。 恢复正常肠道菌群。 支持治疗。

伪膜性肠炎 治 疗 控制感染 (大便涂片初步诊断时,即应采用): 万古霉素 0.25-0.5g qid/去甲万古0.1g qid 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或败血症时,静脉用药 灭滴灵 0.4-0.8g tid-qid 严重者可0.5g q12hr ivdrip 金葡菌—红霉素、万古霉素

伪膜性肠炎 治 疗 同时服用乳酸杆菌制剂调整肠道菌群。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补液问题:晶体:胶体为3:1。 治 疗 同时服用乳酸杆菌制剂调整肠道菌群。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补液问题:晶体:胶体为3:1。 正常人大便灌肠(现一般不采用)。

伪膜性肠炎 治 疗 保持体力:适当止泻止痛。 口服阿片酊0.5-1ml/次或吗啡0.1g 皮下 2-3次/日,不宜过多使用,防止腹胀等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