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 南雅中学 郑红松.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在整数范围内( 0 除外),如果甲数 能被乙数整除,我们就说甲数是乙数的 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 如: 12÷4=3 4 就是 12 的因数 2 、回顾一下,我们认识的自然数可以分 成几类? 3 、其实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你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
Advertisement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质数和合数 2 的因数( ) 6 的因数( ) 10 的因数 ( ) 12 的因数 ( ) 14 的因数 ( ) 11 的因数 ( ) 4 的因数( ) 9 的因数( ) 8 的因数( ) 7 的因数( ) 1 、 2 、 3 、 4 、 6 、 12 1 、 11 1 、 2 、 5 、 10.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钟培宁 观察和探究 活动一 : 观察同一植 物的 “ 相同 ” 叶子, 是否 完全一样 ?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29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盆 位 分 芽 煮 并 宣 盛 选 规 丝 表 要 没 孩 挑 选挑 选.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天平游戏(二).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第二十四章 第四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西丰县安民中学 陈冠三.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教材版本: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 作品名称:同类二次根式 主讲老师:张翀 所在单位:珠海市平沙第一中学.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猜一猜:什么动物小时候用四条腿走路,后来用两条腿走路,老了三条腿走路?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福慧学校 执教者 :和兆星.
CET4 translation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年轻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归因于他们迅速提高的收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有些人甚至选择长途背包旅行。最近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想要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有趣的发现 江苏省大丰市第三小学 谢海虹.
整理者: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 秦爱军
植物和我们.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俄罗斯方块:注意观察游戏中用到的 数学的知识
初三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审题训练 泰兴市洋思中学 刘金玉
猜一猜 有个好朋友, 没有腿却会跑, 没有嘴却会响。 它会告诉我: 什么时候起床, 什么时候睡觉。 请你猜猜看, 好朋友是谁?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担任主体的东西有很多,如:电扇、桌子、笔、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灯……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内阅读热点点津.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余角、补角.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Unit 1 What’s this?.
Geophysical Laboratory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Cool Panda STORY Cool Panda的故事 ˇ.

Huo 火.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认识图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1.1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1菱形.
姓名XXX.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西藏 Tibet.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Rap in Chinese teaching
欢迎返校! 2016 返校之夜.
用计算器开方.
崇德小学照片 4.种类繁多的动物 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认识几分之几 gjq.
小王想去外面玩。 他不知道今天的天 气怎么样。他应该穿什么衣服呢?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
防蚊灭蚊.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20、美丽的 课题 Md:gp.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大良红岗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第四章 UNIX文件系统.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diàn pǔ sù jué shì 宫殿 朴素 掘开 流逝 nǎo chǐ biàn 恼怒 羞耻 争辩.
8、9的认识 一年级组 李 晶.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9.3多项式乘多项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 南雅中学 郑红松

只有地球是惟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 地球,我的母亲, 我过去,现在,未来, 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 我要怎样才能报答你的深恩? 同学们,自从人类第一次冲出地球、飞向太空、登上月球,接连向火星、木星、土星发出探测器以来,至今仍未发现生命。这说明了什么呢? 只有地球是惟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 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女神》中对地球的赞美,从中去思考人与地球上生物圈的关系。 地球,我的母亲, 我过去,现在,未来, 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 我要怎样才能报答你的深恩? 一学生领读、全班齐读 我们人类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依赖于生物圈,同时人类的活动还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并进一步探究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关于人类起源的几种观点 资料1:神创论认为,地球及万物是上帝在大约6 000年以前,即公元前4004年10月26日上午9:00钟创造出来的。自从被上帝创造出来以后,地球上的生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神创论也叫特创论。神创论认为生物界的所有物种(包括人类)以及天体和大地,都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世界上的万物一经造成,就不再发生任何变化,即使有变化,也只能在该物种的范围内发生变化,是绝对不可能形成新的物种的。神创论还认为,各种生物之间都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资料2: 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区别 资料2:类人猿是猩猩科和长臂猿科动物的总称,也叫做猿类。包括大猩猩、黑猩猩、猩猩和长臂猿等。因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人相似,亲缘关系与人最为接近,故称类人猿,类人猿是灵长目中除了人以外最为高等的动物。如具有复杂的大脑,牙齿的数目与结构、眼的位置、外耳的形状、盲肠、蚓突、胸廓、血型、怀孕期7-9个月,寿命可达几十年等,均与人相近。而且,无尾、无颊囊和臀疣(长臂猿例外),其中,黑猩猩与人类99%的基因是相同的。但类人猿的前肢较后肢长,因此,只能半直立行走及臂行,这又与人类有显著区别。现在生存的类人猿叫做现代类人猿,古猿则指化石类人猿。

思考与回答 (1)你认识资料1中的类人猿吗? (2)通过上面的两则资料,你认为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在形态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具有复杂的大脑和宽阔的胸廓,具有盲肠、蚓突以及扁平的胸骨。此外,类人猿在牙齿的数目与结构、眼的位置、外耳的形状、血型以及怀孕时间和寿命长短等方面与人类也十分相近。但是,类人猿和人有着显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类人猿的前肢长于后肢,只能半直立行走以及臂行。而人则是直立行走。

人猿相揖别的原因 (l)大量的森林变成稀树草原,对那里的森林古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在东非大裂谷地带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早期人类化石? (3)从图中可以看出,“露西”的骨骼具有哪些特点? 她的动方式可能是怎样的? (4)从“东非人”使用的石块来看,他们已经具备了哪些能力?

人类的发展 (1)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 (2)冬是生物圈中的重要一员,如何处理好人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

课堂小结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谁?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是怎样?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是怎样?    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古猿下到地面上生活,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代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逐渐地他们不仅能够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逐渐产生了语言。

( )1.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 B.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C.人类起源于古代的猴子 D.人类起源于黑猩猩 ( )2.下列关于人类和类人猿区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类人猿的生活方式为树栖,而人在陆地上生活 B.类人猿的运动方式主要是在树上攀缘,而人的运动方式为直立行走 C.人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而类人猿不会制造工具 D.人和类人猿都能直立行走 ( )3.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说法正确的是 A. 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 B.古书以及人类中的传说都证明人类的起源 C.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和遗物,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 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 ( )4.根据事实和观点的区别,下列陈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A.北京猿人的化石,是由我国科学家在北京西部周门店的龙骨山发掘的 B.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50万~20万年前 C.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D.除非洲外,其他地方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5.下图表示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面的问题:     A  B C  D  E  F  G (1)A的生活方式是由以______生活为主转变到____生活,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图可以看出,人的体形一代代向着________的方向发展,这样使____得到解放,促进了______的发育,在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人类____的工具越来越精细、复杂。 (3)黑猩猩利用树枝取食洞穴中的蚂蚁,与人类使用工具是否相同?为什么? (4)为什么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会超过其他任何动物?

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像图

 1、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的赤道地区;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雨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它们依靠从森林中获取的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像人类那样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2、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技术和工具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使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

2、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乱杀和环境的严重污染等,都使现代类人猿的数量减少。 3、 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四肢行走;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制造 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 mL,无语言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 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主要过着树上生活,以群居生活为主,以树上的果实等为食物。

人与猿的相异处 最大的不同是人可变足行走,这种走路方式使身体结构发生极大变化。这些不同处可为灵长类化石在分类上的主要依据。 足部—(人) 脚后跟踵骨向后展,走路时,身体重量先落在脚跟上。 脚底穹隆(足拱)范围增大,走路时弹性加大。 大脚趾已失去像猿类可与其它四趾对合的现象,故失去拿握的能力,只能用於支持并利于走路。

手臂和手— 猿的前肢及其大拇指较小,也较不常用;人的拇指大,且更可以弯曲。 下肢— 人的腿部与身体的比例,较所有猿类为长,股骨的末端偏向个体中轴,故脚显得向内弯。 骨盘— 人的骨盘更为扁平,更宽阔,更强而有力。

脊椎— 为达完全直立,人的脊椎在腰部呈现出特殊的曲线弧度。骨盘中央上方,脊椎的腰椎部份向前弯曲,呈反「S」状。在颈椎的曲弧先向前伸,而后略向后上。 颈部— 人头骨的枕骨大孔及枕骨果(以此两突起好卡住颈椎顶端)在靠近颅底中央,故头可平稳地置放在颈椎的顶端;猿则偏後,故头部之重量向前倾。 (枕骨大孔:指头骨与脊椎骨相连处,脊髓通过的孔穴。)

脸与上颌— 猿的眼睛以下之部位向前突起,和后倾的前额连成一线,因此上颌突出,称“突颌”;人的上颌则向後缩,与前额形成一垂直线,是为“缩颌”;大猩猩眼眶上形成一道突起,称为“眶上脊”,可能是咀嚼时,可使脸上端部份免於承受重大压力。下颌与牙齿— 猿齿排列成U型弯弧,人齿排成抛物线型;猿类犬齿相当长,大且突出,上下颌之犬齿上下交错,人的四种牙齿大小差不多,上下颌之犬齿相对生長。

人脑发达,容积最小的约1000c. c. ,而大猩猩仅650c. c

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每一个物种,都是由某一个另外的物种传下来的。它的祖先是一个一个变化过来的。这些变化非常缓慢,有的甚至要花几百万年的时间。从地球上出现单细胞生物起,直到出现人类,一共经过了至少33亿年。 今天我们在这里讲这进化过程只讲了45分钟。你们知道吗?我们用一分钟就已经体验了大约7333万年的进化过程。所以说人类的进化过程有些变化进行得极其缓慢,以至于我们在短时间内完全看不出。 物种的变化就是这样。可是观察古生物的材料,科学家还是能推测出一定发生过什么变化。 接下来请让我们搭乘时间隧道,回到我们和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那个年代。共同来体会森林古猿是如何进化成人类的。

什么因素会使森林里的古猿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呢?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呢?   一般认为这跟地理变迁相联系,跟环境变化相联系。我们知道,气候会发生变化,引起大片森林的逐渐消失。我们也知道,地壳的表面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常在变动的。低的地方会逐渐变成高的地方,高的地方会逐渐变成低的地方;海会变成陆,陆会变成海。在这海陆变迁过程中,气候也可以发生变迁。在某些地区,特别是非洲南部和东部,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由比较潮湿的适宜于森林生长的气候,逐渐变成比较干燥的不适宜于森林生长的气候,这必然会引起森林的消失。草原逐渐代替了森林。 本来是连绵不断的大森林逐渐变成东一簇,西一簇。逐渐出现了开阔的地面。在气候逐渐发生变化、热带森林逐渐消失的过程中,生活在那里的动物,大概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有的被迫逐渐向南方迁移,或者向有热带森林的地方迁移,有的仍旧留在原来的地方生活。   留下来的动物,依靠遗传的变异,在长时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在身体构造上和生理上发生了变化。变得好的,能够适应新环境的,继续生活下去,并且得到了发展,演变成新的种类。变得不好的,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就逐渐被淘汰掉了。 生活在那里的古猿——森林里的古猿,也大抵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有的转向南方,或者去寻找新的森林,仍旧过着热带森林或亚热带森林的生活;有的留在原来的地方,逐渐过着地面上的生活。这就是说,森林古猿的后代逐渐分成了几支,或者至少分成了两支,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一支是现代类人猿的方向。这一支坚持在热带森林里生活,继续做森林动物。它们的头部就逐渐发展成现代类人猿的样子。同时,由于树上生活的需要,前肢继续发展起来,终于变得比后肢长些。这就成了现代类人猿的四肢。 另一支是人类的方向。它们主要的食物本来是果实、嫩叶和一些可吃的植物根,特别是块根。它们有时也吃些小动物或鸟蛋。现在由于气候的逐渐改变,树木逐渐稀少了。于是可吃的果实逐渐地、不知不觉地变得越来越少了。为了维持生活,它们就得经常到地面上来寻食,挖可吃的根,找可吃的虫子,甚至比较经常地捕捉小动物吃。用树枝去挖挖植物的块根做食物。 用石头去敲破硬的东西,包括动物的头骨在内。这样,在时间的流逝中,在生活需要的逼迫下,它们在树下活动的时间逐渐地长起来了。就这样,逐渐地,它们跟森林生活告别了。可以这么说,饥饿把它们赶下树来。 在地面上,它们过的是新的生活。在那里,它们会有更多的敌人。另一方面,在那里,它们会有新的食物。于是,它们要经常用“手”去寻找食物和对付敌人。这样,前肢就不能像以前那样经常作为行走的器官,而应该逐渐作为寻食和御敌的器官了。它们本来也已经能够勉强直立行走。现在,在新的环境中,在新的需要下,它们的前后肢会进一步分工:前肢向手的方向发展,后肢逐渐专门做行走的器官。以前,它们在地面上碰到猛兽,常常要爬到树上去。现在,它们渐渐不这样做了。猛兽来了,它们有的手执树枝,有的手拿石头,大呼大喊,挥舞树枝,抛掷石头,就可以把猛兽赶跑了。在这过程里,人类的祖先逐渐学会了昂起头走路,学会了用手使用天然的“工具”,或者制造一些粗糙的“工具”。它们学习的能力提高了。

有一天狮子、老虎或者其他猛兽咬死了一只野鹿,饱餐一顿之后,满足地走开了。好奇的人类祖先,由于饥饿,会被残尸引诱过来。它们把野鹿的残尸看了又看。有的竟然学着狮子或者老虎的样,用嘴去咬鹿肉。于是,它们发现鹿肉是可以吃的,又是可以充饥的,味道也不坏,特别在饥肠辘辘的时候。吃比较大的动物的肉一开了头,尝到了甜头,模仿的就逐渐多了。于是,人类的祖先就不时用兽肉来补充素食的不足,过着艰难的生活。可是,人类的祖先一开始肉食,并且越来越多地用肉来充饥,人类祖先的身体,特别是脑子,就可以得到比较好的养料。这是因为动物含的蛋白质比植物含的蛋白质更适合人体的营养啊。就是这样:人类的祖先起初常常追随在野兽的后面,等着吃残肉,像现在的若干猛禽那样。接着,它们逐渐学会用叫声,用树枝,用石头,来吓走那些野兽,从猛兽的嘴里夺走食物。以后,它们学会了自己合群去打野兽吃。人类的祖先逐渐变得比以前聪明了。起初,它们用自己的牙齿去咬取死兽身上的肉。后来它们偶然利用天然尖利的石块去刮割兽肉,感到方便得多了。于是它们学会经常利用尖利的石块来做工具了。但是,天然的、尖利的石块是会用坏的,也并不是到处可以找到的。慢慢地,逐渐地,它们模仿用石头去敲破坚果的办法,用一块石头去敲碎另一块石头。只要敲打得好,就可以得到尖利的小石块。第一件劳动工具——石器,就这样制造出来了。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因为在人类的起源中,这是一次决定性的质变、飞跃。

或者由于火山喷发,或者由于闪电烧着了树木,或者由于潮湿的草堆发生自燃。总之野火产生了,而且产生野火时,有些野兽来不及逃跑,被火烧死了。火堆里散发出烧烤兽肉的香气。起初看到火,猿人大概跟别的动物一样,是很害怕的,不敢去接近它。但由于香气的引诱,他们利用木棍吃到了烤肉。发觉烧过的肉比没有烧过的肉味道更好。他们逐渐对火发生了兴趣。可是,野火不是经常会遇到的。野火烧过了一阵,它就熄灭了。为了保护火,他们设法不让它跟水接触。用木头去“喂”火,让火可以燃烧得更久些。终于逐渐学会把火带到洞穴里去,把火“养活”在家里。猿人一学会了用火,就增强了自己抵抗敌人的力量,使自己更加能控制自然,使自己的生活更加有保障,更加丰富起来;同时也使自己的身体可以得到一些更好的养料。他们活动的范围不断在扩大着,生存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在变化着,发展着。他们有的已经分布到北方来。在刮风飘雪的日子里,猿人就躲在洞穴里,依靠自己以前从外面带回来的火,依靠狩猎得来的兽肉,驱退了寒冷,赶走了饥饿。风停了,雪止了,他们就三五成群地到外边去侦察兽群,追逐野鹿,并且勇猛地跟熊和狼作斗争。他们也得做别的事。比方说,他们必须出去采集一些树枝、木头和干草,拿回洞穴里“喂”火,小心不让火熄灭。毫无疑问,他们在生活中会安排一些人,特别是老人和妇女,来专管“喂”火的工作。猿人例如北京猿人,依靠集体劳动,依靠火,度过了漫长的、严寒的冬天。 生活的道路是坎坷不平的,是富有冒险性的。可是前途却是光明的。

猿进化成人类示意图

各小组讨论 1、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森林古猿进化成了人类。同样的森林古猿也进化成了类人猿。请问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 2、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人类现在被称为“生物圈的主宰者”,改变环境的能力远远超过其他的生物。人类是否应与自然界和谐发展?

1、不能。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成人类了。 2、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把自己比做豆子,把哥哥比做豆茎,釜中的豆子对釜底的豆茎说:“我们本是同一棵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急于煎熬我,把我煮烂呢!”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来像手足一样生于一体之上,所以不应该互相残杀。那么,人猿同祖,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也是生物圈中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我们应当加强保护。应加大对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 生物的保护措施,如加强宣传的力度,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生活的森林环境,坚决制止一切破坏它们生存的行为等。

要是有人问你:“现在世界上的人,是从哪里来的?”你一定觉得他问得好笑。“谁不知道人都是父母生的!这是常识。”   “那么你的父母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我的父母的父母生的。”   “你的父母的父母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也是很明白的,又是他们的父母生的。”   “且慢。照你这样一代一代推上去,世界上最早的一代人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谁生的呢?”   “啊!”   “能回答吗?”   “不能。”   “是的,这个问题就不是那么好回答了。”   “可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离开现在已经很久很久,谁能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呢?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呢?”   科学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接下来几节课里就要来回答这个问题。 

先让我们来听一个真实的故事   时间:20世纪的20年代—1926年。   地点:美国的一个小城,名叫达顿。这个小城在美国的田纳西州。   事情发生在达顿城的一所学校里。在那里一个相信进化论的青年教师一天在课堂里讲授生物发展历史的时候,告诉学生说,人类跟黑猩猩是亲族,人类是从古代的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有的学生回到家里,就好奇地跟家里的人谈着新学到的知识。   一些家长——当地的绅士听到了这种说法,大发雷霆。他们就彼此联络,到法院去控告那位青年教师,说他反对宗教,说他鼓动孩子不要相信上帝。   于是,法院根据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法律程序,发出了传票,规定了日期,把那位教师传到法庭去审问。   开审的那天,好比一个节日。这个小城里的绅士们都穿上了讲究的衣服去出庭。他们好像有意要显示人类的高贵和尊严似的。   有些绅士的袖子上还带着布条,上面写着奇怪的口号或语句:   “我们是人!”   “我们不是猴子,也不能让人把我们变成猴子!”   街上不明真相的人们用惊异的目光看着他们。有人好奇地问:   “发生了什么事?谁要把他们变成猴子?”   “你不知道吗?学校里的那个年轻的教师,说人是猴子的后代。”   法庭开审了。一切都按照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诉讼手续办理。这表面上是讲道理,实际上是要通过所谓“合法”的手续来干预科学教育,来压制真理。   经过简单的审问以后,法官摆出了“公正”的严肃的脸孔,大声地训斥:   “你不该反对上帝,侮辱人类!你不该用异端邪说来教坏我们的孩子!”   于是,法官宣布那位传播真理的教师有罪,并且判他缴付罚款美金100元。   100元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听众没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   这就是美国有名的“猿猴诉讼”。   你觉得那些绅士和法官可笑吗?为什么你会他们可笑呢?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 书。他在这本书中暗示了他的观点将 会给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思路和线索。后来他在其他著作中,比较明确地指出,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是进化来的,并推测人类与大猩猩和黑猩猩有亲缘关系。当时许多科学家坚信神创论,因此,达尔文进化思想的支持者与神创论观点的支持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1860年6月30日。这一天的会议在牛津大学的大图书馆里举行。会议室里挤满了人,男的女的,大约有1000左右的听众。达尔文由于健康的原因,始终没有参加会议。   会议一开始就由一个美国学者宣读了他攻击达尔文学说的文章。   接着,另外有一些学者起来发言,他们继续攻击达尔文和进化论。   这样就在听众中造成了反进化论的气氛。   于是,牛津主教认为时机成熟,洋洋得意地起来讲话。他把人家批评达尔文学说的话又大略重复了一遍,意思是说进化论不符合事实。例如,他说什么按照达尔文的意见,生物起源于原始的菌类,那么蘑菇就是人类的祖先了。   接着,他用自以为是俏皮的口吻,笑着问坐在旁边的赫胥黎:   “我要请向一下坐在我的旁边、在我讲完以后要把我撕成粉碎的赫胥黎教授,请问他关于人从猴子传下来的信念。请问:跟猴子发生关系的,是你的祖父的一方,还是你的祖母的一方?”   然后,他转用庄严的口吻,结束了他的恶毒的攻击。他蛮横地声称,达尔文学说是异端邪说,严重违反教义,千万不可相信。   于是,听众骚动起来了。他们要求赫胥黎发言。

赫胥黎不慌不忙地站了起来,稳步走上了讲台。他首先用科学事实有力地批驳了主教讲话中的一些毫无根据的论点。他从胚胎学的角度指出,复杂的生物体,例如人体,是从一个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变成许多细胞,逐渐发展而来的。因此,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是可能的。接着,他用严肃的口吻,缓慢他说出了以下的有名的话:   “我说,我重复说一遍:一个人没有理由因为有猴子做他的祖父而感到羞耻。”他的话有意地停顿了一下。   立刻,听众意识到,主教“讪笑”式的攻击将要得到回击,将要得到沉重的回击。立刻,整个会议室变得庄严肃穆,千百双眼睛都注视着赫胥黎。 这位当时勇敢捍卫进化论的教授接着继续用响亮而清晰的话说:   “如果有人在我的回忆中会叫我感到羞耻,那将是这样的一种人:他不满足于自己活动范围里的事情,却要用尽心机来过问他自己并不真实了解的问题,想要用花言巧语和宗教情绪来把真理掩蔽起来。”   这是真正科学家的话!   立刻,整个会议室里响起了雷动的欢呼声,人们热烈拥护科学的捍卫者。   以后,又有别的进步学者起来批驳主教,说主教根本没有读过《物种起源》,所以他的所谓批评东拉西扯,文不对题,根本没有资格起来发言。   这样,在充足的论证面前,主教理屈词穷,不得不低下了头,灰溜溜地夹着尾巴溜走了。   进化论得胜了,真理得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