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菌 – 締造健康的好幫手 分享: 馬淑瑩 2006年6月3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浦江二中 钱咏梅. 垂体 甲状腺 胸腺 肾上腺 胰岛 卵巢(女性) 睾丸(男性)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性腺性腺 }
Advertisement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统计与可能性总复习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一 、 1 )抛一枚硬币,有( )可能, 分别是( )和( )。出 现正面的可能性是( )。 2 ) 某人抛硬币连续 5 次都正面朝上, 那么第 6 次抛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 ( ),如果抛 60 次,正面朝上 可能是( )次,反面朝上是( ) 次。 两种.
認識慢性腎臟疾病 健康講座 August 11, 討論的主題 1. 了解腎臟的功能 2. 慢性腎臟病的原因 3. 慢性腎臟病的症狀 4. 如何預防慢性腎臟病.
腸胃道保健 丘志威 博士 前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 常見消化系統的疾病 潰瘍 (ulcers) 胃 ( 心 ) 灼痛 (heartburn) 便秘 (constipation) 大腸直腸癌 (colon cancer) 大腸激躁症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痔瘡 (hemorrhoids)
食物 迦密 愛禮信小學 張嘉雯 五望 (9) P.1 目錄 P.1 主題 P.2 目錄 P.3 類別 P.4 飲食金字塔 P.2.
講題 大 綱 認識代謝症候群 認識高血脂症 認識糖尿病 升糖效應與升糖指數 五色蔬果健康飲食 慢性疾病與健康.
Might-A-Mins Spectrum Probiotics 愛兒力 ™ 兒童益生菌嚼片 © 2014 美安臺灣公司版權所有 僅供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六大營養素之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A 維生素 D 維生素 E 維生素 K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B 群 維生素 C.
50912 吳明杰 獅子. 公獅經常在晨曦和傍晚時分吼叫,主要是宣示主 權。獅子是貓科動物中唯一的群居品種,獅群捕 獵:獅子狩獵時會集體行動,牠們常用的方式是 幾頭獅子先在有利的地方埋伏,另一頭獅子則公 然追趕獵物,目的是把獵物驅趕往埋伏好的獅子 附近。獅子喜歡在晚間狩獵,這樣可以提高成功 率。 公獅.
嬰幼兒的發展與保育. 嬰幼兒外觀的發展 一、身高體重 1. 出生 6 個月內的嬰兒每個月增加 0.5-1kg 2. 1 歲時約 10kg 3. 1 歲比出生時的身高約多了 50% , 4 歲時達出生時身長的 2 倍 4. 一般而言, 食用母奶的嬰兒較配方奶的嬰兒發展 較為緩慢 5. 身高體重低於 25%
醫學專題演講 楊明達 醫師 益生菌. 內容大綱 腸道裏有什麼? 什麼是「益生菌」? 「益生菌」的功能是什麼? 「益生菌」在健康促進上的角色有那些? 重要的「益生菌」有那些?
Miracle 益生菌的奇蹟 講師:陳劍旗 藥師. 人菌共生  人體內唯一允許細菌存在的地方!  人體 70% 的免疫系統在腸道!  腸道中有 500 種,超過 100 兆個細菌!  人與細菌共生!  腸道菌叢的失衡,是諸病的根源!
( 1 )用秤可以称出物体的( )。 ( 2 )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 )和 ( )作单位,物体较轻时用( ),物体 较重时用( )。 “ 克 ” 用 “g” 表示; “ 千克 ” 用 “kg” 表示. 质量 克 千克 克 ( 3 ) 1 千克 = ( )克 5000 克 = ( )千克 1 千克.
焦點 1 真菌的特徵與分類. 真菌 ( 菌類 ) 皆為異營真核生物大多為陸生大多具菌絲 ( 營養菌絲, 繁殖菌絲 )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食品科技系 班級:97級班 學號: 姓名:王家惠
益 生 菌 乳酸菌 比菲德氏菌 克菲爾 …….
第二章:生物科學與食品 第一節:微生物在食品上的應用.
 乳 酸 菌 王鳳英副教授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血清学教研室 刘利民 教授
營養標示看仔細.
青春花季 拒绝香烟 12机电大专(1)班 主题班会.
2000年7月5日 星期三 口语 复习课 教务处公开示范课 制作、授课:郑艳群.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二节 工业区位.
食物熱量計算.
通榆县养殖技术培训班 中国肉牛选育及杂种优势利用 张国梁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 2015年8月27日.
台北(淡水)馬偕紀念醫院 口腔顎面外科 口腔衛教.
田径运动.
英三C 吳岱蓉 英三C 李盈璋 英三C 馮瑞英 歷二 葉青佩
瑞亞衛立補 HEPAGIS.
科级干部竞争上岗 2012年1月.
本土微生物 Indigenous Microorganisms
第一讲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大 陆 乳 酸 菌 与 益 生 菌 相 关 标 准 及 法 规 的 发 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罗雪云.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 ———酸奶制作活动总结汇报
Rapid test iFOB及Transferrin的快速檢驗試劑於上、下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
牛生产学 授课人:韩兆玉.
消化道健康(一) 鄒太太團隊產品培訓
乳酸菌及其在发酵产品中的应用 齐鲁工业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王婷 博士
我國有關乳酸菌之研究現況報告 報告人:廖啟成 副所長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五月八日.
老化的細胞生物學 (1)細胞衰老(senescence) (2)基因體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
糖尿病流行病学.
Food fermentation One of the oldest methods to preserve food
消化與吸收 張晋民.
餐飲管理經營 – 單元五 餐 飲 安 全 衛 生 李宜玲 unit5餐飲安全衛生.
“食品公司”.
江苏省大丰市农广校.
蔬菜生产技术 茭白栽培.
水、濃縮芭樂果汁、鹽、糖、品質改良劑(氯化鈣 、氫氧化鈣)、甜味劑(D-山梨醇)
細胞膜的雙磷脂層 (Phospholipid bilayer in cell membrane)
中国微生物及菌种管理情况介绍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2012年6月15日.
健康食物.
體內環保零負擔 卸貨好輕鬆 輕鬆排空 一路暢通 輕鬆暢快 益生順暢
棠外附小三年级数学下册 口算大王比赛 请你在10秒钟内做好准备!.
萬有引力 =一種令兩個或以上物體互相吸引的力量。 →地心吸力,令人們有「重量」感 →星體引力,令星體之間維持平衡,保持一定距離
第二節 食品相關的重要微生物 食品發酵微生物 食品微生物學 郭嘉信 編著.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S. typhimurium)
降低或防治水污染 指導老師:林群馨 製作人:李國任.
健康生活 林思敏 五禮.
職災案例 指導教師:楊慶章 學 生:許承霖、吳鎮廷、孔張孔 大仁科技大學環境與職業安全衛生系
线性代数电子课件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 工程数学教研室制作.
18-3 課堂整理 第十五組 0993B010 張維哲 0993B042 游博雄.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乘、除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吴建成.
細胞.
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任务一 肉鸡品种的选择 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课程组 2019年5月24日1时52分.
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实例系列讲座③ 鞭炮厂大爆炸 侦破记 赵铸新 主讲
研 究 者:李安庭 指導老師:潘瀅方 老師、鄭仰真 老師
习惯跑步 徐凤林 北京大学哲学系 2019年5月29日.
生物技術 Ch10.生物轉化技術 阮雪芬 Nov19&20, 2002 NTU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益菌 – 締造健康的好幫手 分享: 馬淑瑩 2006年6月3日 益菌 – 締造健康的好幫手 分享: 馬淑瑩 2006年6月3日

宏觀的健康 – 自然界及眾生物之平衡 中觀的健康 – 個別整體的健康 – 人類: 身心靈平衡發展 微觀的健康 – 微生物之生態平衡

人體 - 共生現象的主要器官: 表面面積 皮膚:2.5㎡ 呼吸道:80㎡ 腸道: 400㎡ 泌尿道:5㎡

細菌與人體 細菌種類 : 對人體有益 (共生性細菌) 對人體有害 (抗生性細菌) 對人體沒有明顯益處,亦沒有明顯害處 (中性細菌) 機會主義細菌,數量過多則會影響人體健康 (雙向性細菌 )

正常情況下的腸道菌叢 共500多種,其中30-40種佔大多數 (90%) 細菌數量約十萬億 (1013-14) 相等於身體細胞總數的10+倍 菌叢的組成相對地穩定,但由於環境之不同,各有其獨特性

腸道細菌與身體器官重量的比較 腸道細菌共重 > 1kg 心臟 1kg 腦 1.3-1.4kg 肝 1.4kg

消化道的菌叢 乳酸菌 鏈球菌 胃部及十二指腸 酵母 101 -103 空腸及迴腸 大腸菌 104 -108 類桿菌 梭形杆菌 結腸 1010-1012 乳酸菌 鏈球菌 酵母 大腸菌 類桿菌 梭形杆菌 雙歧桿菌 大腸菌 鏈球菌 芽胞梭菌 優桿菌 韋榮菌

腸道菌相平衡之重要 腸道菌群處於生態平衡時 (菌相平衡 Balanced/Normal Flora) 則菌群有利於宿主,或互相有利,形成共生互利的良好生態環境 (Symbiosis) 例子: 菌群參與腸道內碳水化合物、脂類及蛋白質的分解及吸收,增進養份之攝取 作為保護屏障,抗衡有害病原的侵入 人體健康

腸道菌相平衡之重要 腸內菌群生態失衡(dysbiosis), 則對宿主的健康有害 加速衰老、生病 例子: 腸內害菌較多而產生毒性物質,加重身體處理有害物質之負擔

慢性腸炎的腸內細菌分佈

神經性皮炎的腸內細菌分佈

導致菌群生態失衡 (Dysbiosis) 的原因 不良飲食習慣/ 營養不均衡 壓力/ 過度勞累 服用抗生素/ 藥物 飲酒/ 暴食/ 吸煙 消化不良 免疫力下降 腸道感染 腸道蠕動下降/ 便秘 食物/ 水/ 空氣污染腸道、身體  PH之改變  菌相失衡  生病 長途旅行 年齡增長/ 衰老

菌群生態失衡的後果

人體內微生態的關係 口腔 食道 胃部 小腸 結腸 食物 腸道環境因素 營養 電解質 礦物質 酵素 維他命 蛋白質 纖維 脂肪 菌叢 口腔 食道 胃部 小腸 結腸 消化 吸收 免疫功能 解毒 生產荷爾蒙 食物 營養 礦物質 維他命 纖維 腸道環境因素 電解質 酵素 蛋白質 脂肪 菌叢 細菌,真菌,病毒,寄生物

菌群生態失衡引致的常見病 慢性腸炎 克隆氏病 (Crohn’s disease) 腹瀉、腸炎 腸道不適、嗝氣 糖尿病 類風濕病 敏感症 免疫力低下 尿道炎/ 陰道炎/ 炎症

菌群生態失衡之對策 加強纖維質之補充,例如蘋果或纖維補充劑 包括水溶性纖維及粗纖維 理想服用量為每天25-30克 改善腸道生態環境(PH) 促進腸道蠕動 促進腸內益菌之繁衍 (尤其是Bifidobacterium)

菌群生態失衡之對策 益菌補充劑 補充消化酵素 改善生活模式及均衡營養 補充益菌之耗損 服用藥物、抗生素後,飲酒或熬夜等之後作益菌之補充 幫助食物之消化及吸收,減低害菌之生存空間 改善生活模式及均衡營養

益生菌之應用 保持身體健康 (包括美容、瘦身之應用) 補充腸道益菌之消耗,維持菌相平衡 補充服用抗生素期間及之後之腸道益菌 減低/ 改善陰道或膀胱感染 防止旅遊期間食物中毒 (雙歧桿菌 Bifidobacterium 和嗜酸菌 Acidophibus 都能有效地防止很多引致肚瀉的細菌) 放射性治療前後 慢性疾病調養 改善敏感及過敏症 (包括對乳糖敏感) 幫助膽固醇的代謝過程,完成膽汁酸及有助降低膽固醇

益生菌的治療作用 提升腸來道內的益生菌 阻止惡菌在腸道內繁殖及攝取營養 治療酵母感染和肚瀉 為免疫力低下者提升免疫力 有助生產維他命B 和 維他命K 幫助分解食物,促進吸收 減少泌尿道感染和膀胱炎復發 改善乳糖吸收 預防陰道感染 緩和腸道過敏的情況

常見的益生菌 菌屬 主要菌種 雙叉桿菌屬 (Bifidobacterium) 短型雙叉桿菌 (B. breve) 分歧雙叉桿菌 (B. bifidum) 長型雙叉桿菌 (B. longum) 乳酸桿菌屬 (Lactobacillus) 乳酪乳桿菌 (L. casei) 嗜酸乳桿菌 (L. acidophilus) 發酵乳桿菌 (L. fermentum) 短乳桿菌 (L. brevis) 保加利亞菌 (L. bulgaricus) 德氏乳桿菌 (L. delbrueckii) 鏈球菌屬 (Streptococcus) 糞鏈球菌 (S. faecalis) 乳脂鏈球菌 (S. cremoris) 乳鏈球菌 (S. lactis) 嗜熱鏈球菌 (S. thermophilus)

如何選擇益生菌補充劑 注意: 不同益生菌有不同的特性,並不可相互替代 同屬的益生菌不同的品種特性及作用亦不一樣

消費者如何選擇益生菌 選擇適當/ 適合的益生菌種 看產品上的標籤、成份 若對益生菌種不太認識,可請教有關的專業人仕 標明成份 列明益生菌種之詳細名稱 保證存活的益生菌種最少數量 高療效益生菌補充劑(以膠囊計算) 應有20億(2x109)的存活益菌 (2 billions/cap) 服用方法及用量 保存方法及存放日期

消費者如何選擇益生菌 須了解產品 如何確保存活益菌可經過強酸強鹼之環境而抵達腸道 品屬之選擇 有膠囊保護 大數量及品種 益生菌補充劑有否包含有其天然培養物及代謝產物(supernatent)

消費者如何選擇益生菌 有否含致敏物質及過量的醣份 例如:乳醣 Lactose,奶類 Dairy base 產品的品質及製造之科技 菌種之來源 菌種不是愈多愈好,應適可而止, 數量則多多益善。

益生菌補充劑之形式 液體 冷凍乾燥之粉劑 (freeze-dried powder) 膠囊裝 添加於食物內 乳酪及益生菌飲料

服用益生菌注意事項 根據指定方法服用 若是粉裝製劑,加入室溫冷水則可,不可用熱水、冰水或冷凍過的水 若沒有註明,最好晨早空腹服用,20-30分鐘後才食用早餐; 亦可晚上空腹用, 以減少大量胃酸分泌補充益菌之損耗

完 謝謝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