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营运资金管理
Contents 1 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2 现金管理 3 应收帐款管理 4 存货管理
第一节 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营运资金 一般理解 营运资金又称营运资本,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净营运资本)。营运资金的数额和相对数额可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及资产负债的管理能力 。 深化认识: 财务管理中,营运资金的管理是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即对总营运资本的管理。
营运资金处于不断地周转、运动过程当中,运动过程中物质形态会不断改变、价值在增值、不断消耗又不断弥补。 营运资金的管理目的主要是使营运资金使用效率高 。既要保证营运资金能满足营运需求,同时又能使营运资金收益相对高。也可理解为如何使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在数量和时间上合理匹配。
第二节 现金管理 持有现金的目的 一 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 二 现金流量日常管理 三 闲置现金投资管理 四
一、持有现金的目的 货币资金 短期有价证券 现金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暂时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短期国库券 银行本票 银行汇票 货币资金 短期国库券 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票据 大额可转让存单 回购协议 短期有价证券
持有现金的目的 交易性需要 满足日常业务现金支付的需要 预防性需要 应付意外紧急事件的需要 投机性需要 用于不寻常的购买机会的需要
流动性 收益性 目标 1 目标 2 权衡 目标 保证公司正常经营所需现金支付的同时尽量减少闲置现金的数量,以提高现金的收益率。 现金管理的目标 目标 1 流动性 目标 2 收益性 权衡 保证公司正常经营所需现金支付的同时尽量减少闲置现金的数量,以提高现金的收益率。 目标
现金管理的内容 (1)现金预算管理 (2)现金余额管理 (3)现金流量管理
二、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 ☆ 从现金周转的角度出发,根据现金周转速度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模式。 ☆ 步骤 1. 计算现金周转期 (一)现金周转模式 ☆ 从现金周转的角度出发,根据现金周转速度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模式。 ☆ 步骤 1. 计算现金周转期 赊购原材料 存货周转期 赊销商品 应收账款周转期 收回货款 应付账款周转期 现金周转期 支付材料款 (现金流出) 收回现金 (现金流入) 现金周转期 2008-04-18 《公司理财》 刘淑莲 孙晓琳
2. 确定现金周转率 3. 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
某公司全年的现金需求量为480万元,其原材料购买和产品销售均采 用赊购赊销方式,应收账款的平均收账期为30天,应付账款的平均付 款期为20天,存货平均周转期为50天 。 要求:计算该公司的最佳现金持有量。 ♦ 现金周转天数 = 50 + 30 -20 =60(天) ♦ ♦
☆ 应用前提条件: (1)公司生产经营过程在年度中持续稳定地进行, 以保证未来年度的现金总需求量可以根据产销计划比 较准确地预计; (2)公司能够根据历史资料比较准确地预测出未 来年度的现金周转期与周转率,预测结果应符合实际, 保证科学与准确。
(二)存货模式 ◆ 基本假定: (1)一定时期内公司未来的现金需求总量可以预测; (2)公司所需的现金可以通过证券变现取得,且证券变现的不确定性很小; (3)现金支出过程比较稳定,波动较小,而且每当现金余额降至零时,均通过部分证券变现得以补足; (4)有价证券的利率或收益率以及每次公司将有价证券转换为现金所支付的交易成本可以获悉并固定不变。
存货模式下的现金余额变动
◆ 基本原理 与现金持有量相关的成本 机会成本 交易成本 现金持有总成本
存货模式
◆ 计算公式 现金持有成本 使TC最小的现金持有量(C*) (微分求导) 最佳现金持有量 最低现金持有总成本 有价证券最低交易次数
假设M公司预计每月现金需要量为360 000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交易成本为每次200元,有价证券的月利率为1%。 要求: ① 最佳现金持有量; ② 每月有价证券交易次数; ③ 持有现金的总成本。 解析 ① 最佳现金持有量: ②最低现金持有总成本: ③每月有价证券交易次数:
三、闲置现金投资管理 闲置现金投资管理的目的是在满足经营过程中对 现金的需求之后,将剩余闲置的现金进行有价证券投资, 以获取最大收益。 1. 7天通知存款 特点:定期收益、活期便利 【例】假设50万元的7天通知存款 ,年利率为1.62% ,期存款利率为0.72%。 7天通知存款——月利息:50万元×1.62%/12=675(元) 活期存款——月利息:50×0.72%/12=300(元)
2.国库券 政府发行的短期有价证券 特点:无风险、流动性强 3.银行承兑汇票 由出票人签发,并经过银行承兑的远期汇票。 期限:通常在30—180天 银行承兑汇票的收益一般高于同期存款利率, 并可以贴现和背书转让,流动性也较好。
4.商业票据 由信誉较高的大公司发行的短期无担保证券 期限:通常在30—180天 5.大额可转让存单 在金融市场上可流通的信誉良好的银行定期储蓄存 单 大额可转让存单可在二级市场上转让出售 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利率通常高于普通存款
银行或证券经纪商向公司出售某种短期证券,并 同意在特定的日期按规定的价格回购这种证券的协议。 6.回购协议 银行或证券经纪商向公司出售某种短期证券,并 同意在特定的日期按规定的价格回购这种证券的协议。 回购价格高于证券的出售价格,两者之间的差额 作为公司购买证券的投资收益。 7.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通过向大量的小额储户或小公司出售基金份额或基 金股份来筹集现金,并专门以货币市场工具为投资对 象进行投资的形式。
第三节 应收帐款管理 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一 信用政策的分析与决策 二 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 三
一、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公司持有应收账款所付出的代价 应收账款是指公司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采用 赊销方式而形成的应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收取的款项。 实行赊销 扩大销售、减少存货、增加利润 增加经营风险 加大信用成本 权 衡 公司持有应收账款所付出的代价
▲ 投放于应收账款而放弃的其他投资收益 ▲ 计算公式: 1.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资本成本 计算 通常按有价证券利息率计算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资本成本 计算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年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周转率 日历天数(360)/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
假设某公司预测的年度赊销额为1 000万元,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为90天,变动成本率为60%,资本成本为10%。 应收账款周转率 = 360÷60 = 6(次)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3 000 000÷6 = 500 000(元)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 = 500 000×60% = 300 000(元)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300 000×10% =30 000(元)
应收账款的信用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 (二) 管理成本 公司对应收账款进行而发生的各种支出 在应收账款一定数量范围内,管理成本一般为固定成本。 (三) 坏账成本 由于债务人破产、解散、财务状况恶化或其他种种原因而导致公司无法收回应收账款所产生的损失。 应收账款的信用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
二、信用政策的分析与决策 (1)公司的销售规模和市场竞争状况 (2)赊销占销售总额的比例 (3)公司的信用政策 信用条件 信用标准 收账政策 影响应收账款投资规模的因素 : (1)公司的销售规模和市场竞争状况 (2)赊销占销售总额的比例 (3)公司的信用政策 信用条件 信用标准 收账政策
应收账款投资决策因素分析
权 衡 ◎客户获得公司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 。 ◎ 信用标准决策 信用标准较高 (一)信用标准 ① 降低违约风险 ② 降低信用成本 丧失销售收入 ↓ 降低销售利润 权 衡
ABC公司在现行的经营状况下,全年赊销收入净额为48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资本成本(或有价证券的利率)为10%,信用标准——预期的坏账损失率限制为2%。假设固定成本总额不变,该公司准备放松现行的信用标准,可供选择的方案有: A方案:维持现行的信用标准——预期坏账损失率限制为2%; B方案:将信用标准放宽到预期坏账损失率限制为3%; C方案:将信用标准放宽到预期坏账损失率为5%。 假定公司的生产能力有剩余,采用新的信用标准后,各种方案估计的赊销水平、平均坏账损失率和收账费用等有关数据如表12-2所示。
ABC公司信用标准备选方案 单位:万元 方案 项目 A方案 (2%) B方案 (3%) C方案 (5%) ①年赊销额 480.00 560.00 600.00 ②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天) 30.00 45.00 60.00 ③应收账款周转率(次)(360÷②) 12.00 8.00 6.00 ④应收账款平均余额(①÷③) 40.00 70.00 100.00 ⑤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 (④×变动成本率) 24.00 42.00 ⑥平均坏账损失率 2% 3% 5% ⑦坏账损失(①×⑥) 9.60 16.80 ⑧收账费用 2.00 3.50 5.00
ABC公司信用标准分析评价 单位:万元 方案 项目 A方案 (2%) B方案 (3%) C方案 (5%) ①年赊销额 480.00 560.00 600.00 ②变动成本 (①×变动成本率) 288.00 336.00 360.00 ③信用成本前收益 192.00 224.00 240.00 ④信用成本: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24.0×10%=2.40 42.0×10%=4.20 60.0×10%=6.00 坏账损失 9.60 16.80 30.00 收账费用 2.00 3.50 5.00 小计 14.00 24.50 41.00 信用成本后收益 178.00 199.50 199.00
1。信用期限 权衡 (二)信用条件 公司接受客户信用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及现金折扣。 延长信用期限 ① 增加机会成本 ② 增加管理成本及坏账成本 延长信用期限 扩大销售 ↓ 增加收益 权衡
假设WWW公司在现行的经济政策下,预测的年度赊销收入净额为180万元,其信用条件是“n/30”,变动成本率为70%,资本成本(或有价证券利息率)为10%。假设公司固定成本总额保持不变。该公司信用经理考虑了三个信用条件的备选方案: A方案:维持“n/30”的信用条件; B方案:将信用条件放宽到“n/60”; C方案:将信用条件放宽到“n/90”。 各种备选方案估计的赊销水平、坏账损失率和收账费用等有关数据
WWW公司信用条件备选方案 单位:万元 方案 项目 A方案 (n/30) B方案 (n/60) C方案 (n/90) ①年赊销额 180.00 198.00 216.00 ②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12.00 6.00 4.00 ③应收账款平均余额(①÷②) 15.00 33.00 54.00 ④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 (③×变动成本率) 10.50 23.10 37.80 ⑤平均坏账损失率 2% 3% 5% ⑥坏账损失(①×⑤) 3.60 5.94 10.80 ⑦收账费用 2.00 3.20 4.80
WWW公司信用成本与收益比较(A、B、C方案) 单位:万元 项目 A方案 (n/30) B方案 (n/60) C方案 (n/90) ①年赊销额 180.00 198.00 216.00 ②变动成本(①×变动成本率) 126.00 138.60 151.20 ③信用成本前收益 54.00 59.40 64.80 ④信用成本: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10.5×10%=1.05 23.1×10%=2.31 37.8×10%=3.78 坏账损失 3.60 5.94 10.80 收账费用 2.00 3.20 4.80 小计 6.65 11.45 19.38 ⑤信用成本后收益 47.35 47.95 45.42
2。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 提供现金折扣 降低信用成本 抵减收入 ↓ 降低收益 权 衡
如果WWW公司选择了B方案,但为了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公司考虑将信用条件改为“2/10,1/20,n/60”(D方案),估计约有40%的客户(按赊销额计算)将利用2%的折扣;10%的客户将利用1%的折扣,预计坏账损失率降为2%,收账费用降为2.8万元。 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40%×10 + 10%×20 + 50%×60 =36(天) 应收账款周转率= 360/36 = 10(次)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198/10 = 19.8(万元)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 19.8×70% = 13.86(万元)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13.86×10% = 1.386(万元) 坏账损失造成的资本损失= 198×2% = 3.96(万元) 现金折扣减少的收入= 198×(2%×40% + 1%×10%) = 1.78 (万元)
WWW公司信用成本与收益比较(B、D方案) 单位:万元 项目 B方案 (n/60) D方案 (2/10,1/20,n/60) ①年赊销额 198.00 减:现金折扣 — 1.78 ②年赊销净额 196.22 减:变动成本(①×变动成本率) 138.60 ③信用成本前收益 59.40 57.62 ④信用成本: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23.1×10%=2.31 1.39 坏账损失 5.94 3.96 收账费用 3.20 2.80 小计 11.45 8.15 信用成本后收益 47.95 49.47
(三)收账政策 ● 收账政策是指公司向客户收取逾期未付款的收账 策略与措施。 ● 收账政策决策 收账政策过宽 收账政策过严 利:减少坏账损失 利:减少收账费用 利:减少坏账损失 减少资金占用 权 衡 弊:增加坏账损失 增加资金占用 弊:增加收账费用
假设M公司应收账款原有的收账政策和拟改变的收账政策如表12-7所示。 假设资本成本(或有价证券利息率)为10%,变动成本率为60%。 方案 项目 现行收账政策 拟改变的收账政策 年收账费用 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天) 坏账损失/年赊销额 年赊销额 80 60 3% 6 000 120 45 2%
拟改变收账政策比现行政策减少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15 拟改变收账政策比现行政策减少的坏账损失 小计 75 M公司收账政策分析评价表 单位:万元 方案 项目 现行收账政策 拟改变的收账政策 年赊销额 6 000 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天) 60 45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6 8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1 000 750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 600 450 收账成本: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坏账损失 180 120 收账费用 80 分析评价: 拟改变收账政策比现行政策减少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15 拟改变收账政策比现行政策减少的坏账损失 小计 75 拟改变收账政策比现行政策增加的收账费用 40 2008-04-18 《公司理财》 刘淑莲 孙晓琳
三、应收账款的全程信用管理 应收账款全程信用管理模式
客户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是从交易前期的客户筛选、评价和控制的角度来避免信用风险。 (一)客户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 客户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是从交易前期的客户筛选、评价和控制的角度来避免信用风险。 2008-04-18 《公司理财》 刘淑莲 孙晓琳
2.客户资信评估 5C评估法 1.搜集客户信用资料,建立完善客户信用档案 (1)品质(Character)——客户履行偿还债务的态度和诚意 (2)能力(Capacity)——客户的偿债能力 (3)资本(Capital)——客户的财务实力 (4)抵押品(Collateral)——客户提供的在其无力偿还债务或拒绝偿还债务时可以用于抵押的财产 (5)条件(Condition)——可能影响客户偿债能力的各种社会经济形势及其他情况
通过打分的方式评价每一位客户资信状况的一种 定量的分析方法。 基本公式: 信用评分法 通过打分的方式评价每一位客户资信状况的一种 定量的分析方法。 基本公式: 一般地,信用综合评分在80分以上的,说明客户的资信状况良好;分数在60~80分,说明资信状况一般,分数在60分以下,则说明资信状况较差。
某客户申请赊购,经过公司信用调查对相关指标逐一了解,并确定了它们各自的权数和分数,如表 项 目 财务比率或信用品质指标 分数(xi) (3) 预计权数(ai) (4) 加权平均数 (5)=(3)×(4) 标准值(1) 实际值(2) 流动比率 2 1.9 90 0.10 9.00 速动比率 1 0.8 80 0.15 12.00 资产负债率(%) 50% 45% 95 9.50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12 10 85 8.50 净资产收益率(%) 12% 10% 75 0.05 3.75 信用评估等级 AAA AA 0.20 17.00 赊购付款历史 及时 基本及时 客户未来发展趋势 好 尚好 4.00 其他因素 合计 — 1.00 84.50 某公司信用评分状况
运用信用评分法评价客户信用状况时应注意的问 题: 第一,应尽可能全面地选取反映客户资信状 况的相关信用指标。 第二,预计权数的设计可以根据财务比率和 信用品质对资信状况影响的重要程度而定,也可 以由多元判别分析的计算机统计分析模型确定。 第三,在给每个指标打分时,应结合客户所 在的行业及客户的其他具体情况进行。
在签约时保障或转嫁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 方法: (1)自身控制风险 (2)通过外部力量转移风险 (二)债权保障机制 在与客户签约时,由客户提供一定的抵押、担保或保证 应收账款担保、应收账款保理、信用保险、信用担保等
应收账款监控包括个别客户的监控和整体的监控。 (三)应收账款监控机制 应收账款监控包括个别客户的监控和整体的监控。
在某一销售时期内发生的已注销的坏账占销售总额的比例 应收账款整体监控 1.应收账款坏账率 在某一销售时期内发生的已注销的坏账占销售总额的比例 计算公式 如果公司的坏账率超过了行业标准,或者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公司的信用政策就可能过于宽松,需要及时地调整,防止过分的信用风险暴露给公司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如果坏账率过低,公司则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信用政策是否过于保守。
通过对公司连续几个时期内的逾期账款率的趋势分析,洞察公司应收账款的趋势。 2.逾期账款率 一时期逾期账款占总的应收账款的比率 计算公式 通过对公司连续几个时期内的逾期账款率的趋势分析,洞察公司应收账款的趋势。 对于一个公司而言,逾期账款率应该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3.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通过考察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即公司各种账龄 应收账款的余额占应收账款总额的比重,来揭示每个 客户的风险性和每笔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 通常逾期拖欠的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越大, 成为坏账的可能性就越高。
某公司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 应收账款账龄 账户数量 金额(万元) 比重(%) 信用期限以内 160 180 36 逾期1个月以内 90 100 20 逾期2个月以内 45 60 12 逾期3个月以内 35 9 逾期4个月以内 逾期5个月以内 10 25 5 逾期6个月以内 8 4 逾期6个月以上 6 2 合计 —— 500
第四节 存货管理 只有库存的原因 一 经济批量订货模型 二 再订货点确定 三 ABC 库存管理 四
WHY 为什么要持有库存? 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为了经济的生产和购买 应付不确定性的保护措施 弥补需求或供应中预料到的变化
库存成本的构成 货物成本 订货成本 库存持有成本 资金成本 存储成本 货物过期、变质和损耗的成本 缺货成本
EOQ 经济批量订货 将库存持有成本和订货成本的总成本最小化
EOQ的假设 需求是连续的、稳定不变的和已知的 补货和提前期是稳定不变和已知的 采购价格是稳定不变的,不受订货批量或时间的 约束 运输成本稳定不变,不受订货批量或时间的影响 满足所有的需求(不允许有缺货) 无在途库存 只有一种物品库存,至少物品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计划期是无限长 资本的获取不受限制
EOQ D=需求率,即每年需要的单位数量 S=每订货一次的成本 C=单位货物成本 i=仓储利息率 Q=批量大小
EOQ 每年订货成本=每次订货成本*每 年订货数=SD/Q 每年仓储成本=每年仓储率*每单位货物成本*平均库 存=iCQ/2 总成本=订货成本+仓储成本
EOQ TC=SD/Q+iCQ/2
EOQ Model Inventory carrying Total cost cost cost Annual order cost
D= 360码/年 S=10美元/订单 i=25%/年 C=8美元/年 一次订货60码,每年订货6次, 库存运营的最小成本 EOQ D= 360码/年 S=10美元/订单 i=25%/年 C=8美元/年 一次订货60码,每年订货6次, 库存运营的最小成本 TC=10(360/60)+0.25(8)(60/2)=120美元
订购批数 1 2 3 4 5 6 订购批量 1200 600 400 300 240 200 年储存成本(Q/2)*C C=6 3600 1800 900 720 年订货成本 (A/Q)*F(F=400) 800 1600 2000 2400 年成本合计 4000 2600 2500 2720 3000
再订货点 R= m+s R=再订货点 m=准备时间的平均需求 s= 安全库存 教科书:再订货点= 每日平均销量*间隔日数+最低存 货
再订货点 平均需求=每天200箱 提前期=从向供应商订货到进货要4 天 安全库存= 200 再订货点=4*200+200=1000
ABC分析 用来表示根据物品或活动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分类的一 种工具 应用于多种管理分析中
加强对这些少数物品的管理,控制 大部分的库存价值 库存的物品分三类: ABC 库存管理 少数物品占用大部分的库存价值 加强对这些少数物品的管理,控制 大部分的库存价值 库存的物品分三类: A: 20%的物品占80%的价值 B: 30%的物品占15%的价值 A: 50%的物品占5%的价值
ABC 库存管理 A类物品:严密监控,连续检查,保留较低的安全库 存,精确纪录 C类物品:较松的控制,定期检查,不要十分精确的 纪录
ABC 库存管理 A类物品:严密监控,连续检查,保留较低的安全库 存,精确纪录 C类物品:较松的控制,定期检查,不要十分精确的 纪录
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