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北宋与辽西夏金 元伯颜评价宋 宋的善政有数种:一是整肃宫闱,没有女祸;二是抑制宦官,没有庵祸;三是睦好懿亲,没有宗室祸;四是防闲戚里,没有外戚祸;五是罢典禁兵,没有强藩祸。 两大误处:北宋抑兵太过,外乏良将,南宋任贤不专,内乏良相。
一、北宋历史的分期 初期即宋太祖、太宗时期,主要致力于统一和巩固中央政权; 中期即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一方面北宋受辽西夏的威胁,内部也有庆历新政等改革。 晚期从神宗、哲宗、徽宗到钦宗,神宗时有王安石变法,但失败后,北宋随后导演了靖康之变的结局。
北宋的世系 太祖 太宗 真宗 神宗 英宗 仁宗 哲宗 徽宗 钦宗 960-976 976-997 997-1022 1067-1085 1063-1067 1022-1063 哲宗 徽宗 钦宗 1085-1100 1100-1125 1125-1127
二、宋朝参考资料 周宝珠《简明宋史》。 洪焕春《宋辽夏金史话》 邓广铭《岳飞传》《王安石》 漆侠《王安石变法》
第一节 北宋的建立 宋太祖赵匡胤 陈桥兵变 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 960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国号“宋”,定都开封,年号建隆。
九七九年灭北汉,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终告结束。 北宋的建立 963年灭 960年建立 965年灭 971年灭 975年灭 978年献土 979年灭 统一策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 九七九年灭北汉,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终告结束。
第一节 北宋的建立 宋太宗赵光义 “斧声烛影”中 的兄终弟及
北宋的建立 蹴鞠图
第二节北宋前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 施 一、集中军权。 A、杯酒释兵权,收夺禁军高级将领的军权; B、分割禁军统帅的权力; C、实行“更戍法”; 第二节北宋前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 施 一、集中军权。 A、杯酒释兵权,收夺禁军高级将领的军权; B、分割禁军统帅的权力; C、实行“更戍法”; D、又实行文臣任武将和“阵图制”; E、扩大养兵。 二、集中政权。 三、改革科举制度,扩大统治基础。
中央集权的加强 采取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加强对军权、政权和财权的控制和掌握,确立了守内虚外,不抑兼并的立国方针,使北宋成为一个最为贫弱的王朝,伴随着中央集权的强化,再现了冗官、冗兵、冗费所谓“三冗”现象,造成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状况。
一、集中军权 建隆二年(961),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
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稍夺其权:置文臣知州、通判,罢支郡 制其钱谷:改变过去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以大量财物留使、留州之现象,令各州财赋除留必需之经费外一律上缴,由中央财政机构——三司统一管理。 收其精兵: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禁军的布置采取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策略,20余万禁军之中,京师附近驻扎10余万,地方分驻10余万。
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以防弊之政,为立国之法 开宝九年(976)太宗即位诏: “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 太宗淳化二年(991)宋太宗: “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 以防弊之政,为立国之法
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宋代的“祖宗之法”,是时代的产物,是当时的社会文化传统与政治、制度交汇作用的结晶。作为“祖宗之法”的核心内容,所谓“防弊之政”,出发点着眼于防范弊端,主要目标在于保证政治格局与社会秩序的稳定。从其客观效果来看,在当时条件下,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邓小南
1、杯酒释兵权 961年秋天,他宴请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高怀德等人 ,以杯酒释兵权,收夺了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石守信
2、分割禁军统帅的权力 罢殿前都点检,设“三司”,即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司鼎足而立 ,首领为三帅,互不统属,皆隶属于皇帝,统领禁军,负责禁军的管理和训练,但没有调兵权。 中央设立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掌握发兵之权和将官的任免升降,但枢密院手中无兵,这样使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制 度 宋朝军事制度 设 计 中 的 分 权 原 文臣 则 武将 枢密院——三衙统兵体制 “以文制武” 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 武将 殿前都指挥使司 三 衙 枢密副使 文臣 枢密使 枢 密 院 制 度 设 计 中 的 分 权 原 则 “以文制武”
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制 度 设 计 中 的 分 权 原 则 宋朝军事制度 枢密院——三衙统兵体制 “将从中御” 李纲:“祖宗之时,枢密院掌兵籍、虎符,三衙掌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维持军政,万世不易之法。” ——《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 范祖禹:“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范太史集》卷二六《论曹诵札子》 “将从中御”
3、实行“更戍法” 实行“更戍法”,造成“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局面。即将禁军轮番调到地方镇守,地方军队也频繁地调动驻地,一般每三年一换,士兵常年以外奔跑,美其名曰“习勤苦,均劳逸”但将领不随之更动,造成“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局面。使兵将分离。
4、扩大养兵文臣任武将和“阵图制” 实行文臣任武将和“阵图制”。 认为唯养兵可为百代之利,灾年人民会造反,但军队不会叛乱,丰年军队易生事,而人民不会造反。因此遇到灾年,就大量招兵,使军队人数众多,有禁军、厢兵、乡兵、和番兵等众多军种,庞大的军队,使军费开支巨大,人数虽多,却没有战斗力,造成了冗兵的现象。
北宋扩大养兵
二、集中政权---分割宰相的权力 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作为副贰,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权,以三司使(又称“计相”)分取宰相的财权。这样造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局面。宋真宗时设立谏院,脱离宰相而独立,地位与宰相同,可以任意弹劾执政大臣 。
皇帝 2、集中政权 二府 御史台 枢密院 中书门下 三司 御前会议 制 度 设 计 中 的 分 权 原 则 北宋前期中央机构 计相 监察 军政 行政 财政 御史台 枢密院 中书门下 三司 御前会议 皇帝 北宋前期中央机构 《宋史·范镇传》:“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 制 度 设 计 中 的 分 权 原 则
2、集中政权 削减州郡长官的权力 不许他们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把他们的兵权、财权和司法权收归中央。又以文臣任州郡长官,另设“通判”以牵制之。
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路 州 县 … 制 度 设 计 中 的 分 权 原 则 宋朝地方机构——“虚”三级制 宋朝“路”之特点 1、路没有统一的行政机构和单一的行政长官。 2、在州之上,不存在单一的行政区划 帅 漕 宪 仓 安抚司 转运司 提点 刑狱司 提举 常平司
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制 度 设 计 中 的 分 权 原 则 州县长官由京朝官兼摄,均带中央官衔 知州、知县 《日知录》卷九:“宋初本有刺史,而别设知州以代其权,后则罢刺史而专用知州,以权设之名为经常之任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六月,“命大理正奚屿知馆陶县,监察御史王祜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清县。常参官知县,自屿等始也”。 制 度 设 计 中 的 分 权 原 则
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制 度 设 计 中 的 分 权 原 则 官、职、差遣的分离 《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一》: “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官”、“职”仅是俸禄高低和荣誉的代表,实际的职责和权力由“差遣” 决定。这使得官员任用更为灵活,监督、激励手段更为丰富。 司马光之结衔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院修撰、权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
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对宗室、外戚权力的制约 陈邦瞻:宋三百年间,其家法严,故吕武之变不生于肘腋。 宋朝处理宗室问题的原则: “赋以重禄,别无职业” ;“优之以爵禄而不责以事权” 限制宗室参加科举 取之太优,用之有限 宗室不得授予地方官 国朝之制,不属宗室以吏事 宗室不得统帅军队 本朝故事,宗室不领兵 宗室不得担任宰相 高宗圣训,不用宗室以为宰执
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对宗室、外戚权力的制约 《宋史·外戚传序》:“崇爵厚禄,不畀事权。” 外戚不得任“文资” 外戚不得任“侍从” 外戚不得任地方官 外戚不得统帅军队
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制 度 设 计 中 的 分 权 原 则 范祖禹:“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 ——《范太史集》卷二二《转对条上四事》 朱熹:“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卷一二八《本朝二·法制》 制 度 设 计 中 的 分 权 原 则
三、改革科举制度,扩大统治基础 扩大了录取的名额;减化了程序,取消了由吏部主持的复试,而是“释褐即授官”;严格考试程序,为防止考官舞弊,实行了对考官的锁宿制度;又实行糊名法,在宋真宗时期创立了誊录法;同时全部举人都参加殿试,由皇帝主持和录用,成为天子门生。
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考试制度严密 三级试 “恩归主上” 状元 皇帝 殿试 会元 中央部门 省试(会试) 解元 地方 乡试(解试)
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科目变迁 1073至1106年之间,为以前应诸科之人,曾设新科明法。 明算 诸科 明书 明法 进士 明经 秀才 中期以后 北宋前期 唐 1073至1106年之间,为以前应诸科之人,曾设新科明法。
宋代科举的种类主要有贡举、制举、武举、童子举等,其中最重要者为贡举,即常科。 宋科举考试图
2、学校的兴起 在科举的推动下,学校大量兴起,一个突出的现象是私人讲学之风盛行,书院教育发达,有了北宋著名的四大书院,即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和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石鼓书院 应天府书院
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国立学校变迁 画学 书学 算学 律学 医学 武学 四门学 太学 国子监 国子学 南宋 北宋 唐
四、北宋立国方针的评价 宋代 “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从而形成时代的特点,即分权基础上的集权。加强君主对臣下的防范,对政权、军权和财权的过分集中,一方面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都起了重要作用,防弊政策实行的结果,却是“积弱积贫”,成为汉民族政权中最为贫弱的封建王朝。
三冗的出现 实行兵将分离政策,使将帅无权,指挥不灵,文臣任武将、阵图制的实施,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扩大养兵,造成了冗兵的现象; 为加强皇权,各级政府权力分散的结果形成冗官的现象; 过分集中财权,削弱了地方的财力,实行强干弱枝的办法,使地方相对贫困,加上官费、军费增多,每年大量的岁币输出,导致出现了冗费现象。
第三节北宋前期的社会状况 北宋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使田制不立,支持土地兼并,因此土地问题严重,贫富不均,使北宋初年就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 。
一、主户和客户 北宋将民户分为主户和客户。主户也叫税户,指占有土地、承担赋役的人家。按财产多少分为五等。一、二等为上户;四、五等为下户;三等户为中户。 客户指没有土地,靠租种地主田地为生的人,包括“佃客”、“旁户”、“庄客”等。 居住在城镇的民户称为城郭户,按照财产的多少划分为十等,以定差科。
二、宋代的赋税 正税继续沿用唐朝的两税法,在夏税和秋苗。 支移和折变。支移即借口军需急备,强迫北方农民把秋税谷物送到沿边城镇去缴纳,人畜旅费全需自备;所谓折变,指官府命令农民改纳指定的物资或现钱。 丁口之赋和杂变之赋,以身丁为对象征收的总名丁口之赋,其它各种名目的为杂变之赋。农民负担总体比较沉重 。
三、北宋经济的发展 1、水利事业的发展 2、生产技术的改进 3、荒地的开垦 4、粮食产量提高 5、出现了早市、夜市和“瓦子(瓦肆)”;货币流通量大增,出现了“交子”;这种最早的纸币。
应运元宝 交子
四、王小波李顺起义 993年春,四川茶农王小波领导百余家破产茶农在青城县起义,他说“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994年正月,攻占成都,李顺即位,称王,国号大蜀,年号应运,并发行“应运元宝”铜钱和“应运通宝”铁钱。这是我国农民政权所发行的最早的货币,明确提出的均贫富思想,标志着我国农民战争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第四节 北宋中晚期的改革-----王安石变法 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1.三冗之累使积贫积弱局面更加深重。 2.农民起义。 3.辽夏侵边。 4.范仲淹等人变法流产。
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熙宁元年(1068),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中心,以整兵和育才为内容,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
1、财政经济方面 王安石认为造成当时财政困难的原因是“理财未能得其道”,并不是由于开支过多,而是由于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因此提出要“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主张 ,因此采取以下措施:
财政经济的措施 (1)青苗法 (2)农田水利法 (3)募役法 (4)方田均税法 (5)市易法 (6)均输法
2、军政方面“强兵” 诸法 (1)置将法 (2)保甲法 (3)保马法 (4)置军器监
3、教育方面,“育才” 诸法 改革科举,兴办学校。实行了太学三舍法,编纂并颁发《三经新义》,作为太学、州县学校教材和科举应试的标准。同时,重视人才的培养,认为这是人才的关键,并提出了人才培养要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的完整方案。
四、王安石变法评价 王安石变法在发展生产,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方面收到了显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势。 王安石变法,主要是对地主阶级内部进行财力的再调整,以“损有余而补不足”为原则,力求做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因此受到了较多的反对,王安石提出了著名的三不足畏:“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是地主阶级的杰出的政治家,列宁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纪念馆 王安石
王安石的诗词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三、元祜更化与哲宗绍述 1085年,宋神宗死后,哲宗继位,由神宗之母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相,在几个月的时间内,除教育科举的部分内容外,全部废除了新法,同时,罢免了所有的改革派官僚,史称“元祜更化”。 元祜八年,哲宗亲政后,重新启用曾布等变法人士,恢复新法,史称为“哲宗绍述”。
第五节 北宋与辽和西夏的关系 一、宋辽和战 二、宋夏关系 三、金的兴起与北宋的灭亡
1、契丹建国 契丹是鲜卑族宇文部的一支,907年,耶律阿宝机被推为首领,并建立起奴隶制的国家,定都于临潢府,国号契丹,年号神册,947年,正式改国号为辽,并统一了大漠南北,成为北方强大的政权,又接受了石敬瑭的幽云十六州,对中原造成严重的威胁,经常以牧马为名,纵兵四出,大肆剽掠,称为打草谷。
辽代制度及辽、北宋关系 辽代的兴衰 947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大辽”。 辽国、即契丹也。盖东胡之种,在潢水之南,本鲜卑之旧地也。自后魏以来,名见中国。初,契丹之先,有一男子乘白马,一女子驾灰牛,相遇于辽水之上,遂为夫妇生八男子。一男子即大贺氏也。八子分为八部,……部之长,号大人。常推一人为王,得建旗鼓。……〔耶律〕阿保机强并八部为一部,乃僭称皇帝。自号天皇王,称年曰神册(916)。……晋高祖立,求援于〔耶律〕德光,割幽、蓟十六州与之。 ——《东都事略》卷一二三 947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大辽”。
辽代制度及辽、北宋关系
一、辽代制度及辽、北宋关系
2、辽代制度及辽、北宋关系 南北面官制度 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不以名乱之,其兴也勃焉。太祖神册六年(921),诏正班爵。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卷四五《百官志》
辽代制度及辽、北宋关系 辽代的南北面官制度 辽朝实行了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南北面官制度。北、南枢密院分别是北、南面官的最高机构。 北枢密院大量保存契丹部落旧制。南枢密院则设有中书省、御史台、大理寺、翰林院等汉地传统机构。 契丹、奚以及其它草原民族居住地实行部族制,设节度使管理,汉人和渤海人居住地设置州县。
辽代制度及辽、北宋关系 辽代汉官
辽代制度及辽、北宋关系 辽代的制度 辽部族、州县不完全由国家直接管辖,又有隶于斡鲁朵及头下者。 斡鲁朵,意为宫帐或宫殿。辽每一皇帝即位,都建立自己的斡鲁朵,其下有直属的军队、民户、奴隶、部族州县,构成独立的经济军事单位。为皇帝等个人私有,死后由家属后代继承。 头下,全称头下军州,又作投下,为贵族领地。贵族将战争中所掠或皇帝赏赐的人口自置城堡管理,即为头下,又称“私城”。“征税各归头下,唯酒税课纳上京盐铁司”。
辽代制度及辽、北宋关系 辽代的制度-四时捺钵 辽设有五京,但严格说来皆非正式首都,而类似于镇抚地方的首府,真正首都和朝廷是设在皇帝流动的行在——捺钵。 “捺钵” 是“契丹家语,犹言行在也”。 辽朝皇帝以及大部分贵族和高级官员一年四季往返于四时捺钵之间,圣宗(982-1031)以后更成为定制。 “捺钵”是整个辽国的政治中心,不仅有关游牧各部的重大问题要在这里决策,汉地一切重要政务也都要从这里取旨处理。
辽代制度及辽、北宋关系 契丹文铜镜 契丹大字 耶律祺墓志
辽代制度及辽、北宋关系 辽陈国公主墓
辽与北宋的关系 3、辽与北宋的关系 979年,高粱河之战 986年,雍熙北征 1004年,澶渊之盟 1120年,宋、金“海上之盟” 1125年,辽天祚帝被金俘获,辽亡
陛下只可进尺,不可退寸 寇准 宋真宗
4、澶渊之盟 1004年 ,宋辽议定,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真宗称辽圣宗母萧太后为叔母,宋岁输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仍以白沟河为界。这是个屈辱的盟约,是一个不败而败的结局。
二、西夏的崛起和强大 西夏的崛起 李彝兴,夏州人也,本姓拓跋。唐末有思恭者,镇夏州,讨黄巢有功,赐姓李氏,世有夏、银、绥、宥、静五州之地。…… 〔宋〕太宗用宰相赵普之策,欲委〔李〕继捧以边事,令图之。召赴京师,赐姓赵氏,名保忠,……〔李〕德明遣使来贡,明年上表归款,……真宗嘉之,以德明为定难军节度使,封平西王,终其身三十余年不敢窥边。 ——《东都事略》卷一二七
西夏的崛起和强大 元昊即位后首先放弃唐、宋王朝赐与的李、赵二姓,改本家族姓氏为嵬名氏,又自行创立开运、广运等年号。下达秃发令,恢复本族旧俗,又创制西夏文字。 西夏的崛起 元昊,性凶鸷,多猜忌,晓浮图学,通汉文字。既长,数劝德明反。……宝元元年(1038),元昊反,……僭号始文英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国称大夏。 ——《东都事略》卷一二七
西夏的崛起和强大 西夏王陵 位于银川西部、贺兰山东麓。存帝陵九座,陪葬墓二百零八座。
元昊与党项族的生活
西夏的崛起和强大
西夏的崛起和强大
西夏的崛起和强大 西夏文“火急驰马” 铜敕牌
庆历和议 1044年宋与西夏签订了“庆历和议”。双方规定:元昊取消帝号,接受宋朝册封;宋方每年赐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三万斤;开放双方边境贸易等。
三、金的兴起与北宋的灭亡 女真族是由东北的黑水靺鞨发展而来。十世纪初,女真人大都附属于契丹。其中居住在西南部编入契丹户籍的称为熟女真,居住在东北部不编入户籍的称为生女真。十二世纪初阿骨打担任了女真部落联盟酋长。1114年,阿骨打起兵反辽。1115年元旦,阿骨打称皇帝,国号“大金”,都于按出虎水旁的会宁府(黑龙江省阿城县南)。
阿骨打
末帝 ↓ 哀宗 → 宣宗 卫绍王 海陵王 ← 世宗 章宗 熙宗 太宗 太祖 金与南宋的和战 末帝 1234 ↓ 哀宗 1224-1234 → 宣宗 1213-1223 卫绍王 1208-1213 海陵王 1149-1161 ← 世宗 1161-1189 章宗 1189-1208 熙宗 1135-1149 太宗 1123-1135 太祖 1115-1123 金朝帝系
金与南宋的和战 2、金初国家制度 中央:勃极烈辅政制 地方:猛安谋克制 勃极烈是女真社会中部落酋长,专用于中央辅政会议成员,皆以宗室贵族担任,人数不定,有谙版(大)勃极烈、国论(国家)勃极烈、阿买(第一)勃极烈等名目。 地方:猛安谋克制 猛安谋克是女真族原有的社会组织,金朝建立后将其制度化,每300户编为一谋克(百夫长),10谋克为一猛安(千夫长), 战则以之统军,平时则按其进行行政管理,是军政合一的组织。
金与南宋的和战 金“移改达葛河谋克印”
5、海上之盟 1120年,宋徽宗派赵良嗣(原名马植,改为李良嗣,赐姓赵)泛海出使金国,与金约定:宋金夹击辽,宋军取燕云,金军攻中京,灭辽后,燕云地区还宋,宋送给辽的岁币转送金国。史称此为“海上之盟”。
3、靖康之变 1126年,金兵再次南下,宋钦宗听信郭京能弄神作法,请来神兵,大开城门,11月攻破东京。次年四月,金贵族大肆搜括后,俘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等数千人以及教坟乐工、仪仗、冠畈,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北去,东京城中官私蓄积为之一空,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宋徽宗及其《写生珍禽图》 价格上千万元
宋钦宗
第六节 宋辽金时期的文化 一、宋代宗教 1、道教 宋代道教分为内丹派和符箓派两大派系 。内丹派以陈抟和张伯端为代表,符箓派以张天师为领袖。 第六节 宋辽金时期的文化 一、宋代宗教 1、道教 道教由于统治者的扶持和推崇,地位超过了佛教 ,徽宗自封为“教主道君皇帝”,并将《万寿道藏》全部付刊。 宋代道教分为内丹派和符箓派两大派系 。内丹派以陈抟和张伯端为代表,符箓派以张天师为领袖。
卿居龙虎山,常见龙虎否? 虎则常见, 今日方睹龙颜。
龙虎山天师府 天下无双地 西江第一家
宋代宗教----道教 金朝时期,有太一、大道和全真三派,尤其是王喆(重阳子)创的全真派在北方影响很大,到丘处机时,获得了蒙古贵族的支持更加兴盛一时。
2、两宋佛教 两宋盛行的是南禅,由慧能创立,行思以吉安青原山为祖庭之地,发展为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等五家七宗。 吉安青原山净居寺
二、宋代理学(宋学) 宋代在哲学领域最大的变化是理学的形成。理学是综合各派儒学,吸取佛道精神而呈现哲学化的儒学。是以探讨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的法则,论证伦理纲常,寻求治国安邦之道为核心的新儒学,又称为宋学。至南宋时发展为探究性命义理,注重内省工夫的理学,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的官方哲学。
2、理学(宋学)产生的原因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需要从儒经中寻找答案; 佛、道对儒学的渗透和影响; 科技的进步,活字印刷术使文化普及,平民知识分子产生; 科举考试由诗赋变为经义。
3、宋代理学的发展历程 宋学的创始人是被称为宋初三先生的胡瑗、孙复和石介。 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学,《三经新义》开了按己意解经的先河,他的学说被称为荆公学派。司马光则开创了温公学派。启后来理学探讨中庸的先河。 理学的先驱者通常认为是周敦颐、张载、程颢和程颐。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石介 胡瑗 司马光 王安石
( 1 )周敦颐 是理学的鼻祖,其代表作是《太极图说》太极是宇宙的本源,太极动静产生阴阳和天地,同时提出了主静的修养方法 。
( 2 )程颢、程颐 程颢、程颐思想的核心是“理”或“天理”。理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也是社会的最高法则,提出“灭私欲,则天理明”的命题。其著述有《二程遗书》。 程颐
( 3 )张载 张载认为气是万物的本源 ,人有天地之气和气质之气两种,是善与恶的来源 ,他又提出了理一分殊的著名论断 ,其代表作有《正蒙》。
( 4 )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朱熹继承二程的思想,并利用张载“气”说,建立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是孔子之后在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哲学家。其著述有《晦庵文集》及《朱子语类》等。他强调理是万事万物的本源,理是封建伦理纲常的根本,但人性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差别,主张用天理来克制人欲,以道心来主宰人心,要去人欲存天理。
( 5 )陆九渊 的心学 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他认为伦理纲常是人所固有的本心,所以主张“存心”、“去欲”的修养方法,以恢复人之本心。这派被称为心学 。
4、理学成为官方思想 理学在南宋理宗时,被确立为正统地位,认为从二程到朱熹,是孔孟以来道统的真正继承者,使程朱理学成为孔孟以来正统思想和钦定的官方哲学。 此外还有吕祖谦的金华学派,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统称浙东事功学派。
三、史学 1、两宋史学的特点: 求通之风盛行,写史求通成为风气; 新的史学体裁出现,有了纪事本末体和纲目体; 开辟了新的史学领域,如金石学; 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和史官来编纂本朝实录、国史、会要等当代史著; 地方志书和各种类书出现。
2、司马光 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共294卷,该书的目的在于为统治者提供历史的经验及教训,大部分篇幅与历代治乱成败有关。“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因此赐名。
3、郑樵 的《通志》 《通志》是南宋史家郑樵撰写的史书,共200卷。这部书的贡献主要在二十略,其中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木等五略为旧史所无。而记述历代君臣事迹的本纪列传多抄录旧史,价值不大。
4、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袁枢对《通鉴》加以改编,区别名目,以事为纲,将通鉴归为239事,每事一篇,开创纪事本末体的新体例。化腐朽为神奇。
5、四大类书 北宋编纂的大型类书主要有《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和《册府元龟》,号称四大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