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國現行「全球教育」白皮書 論中小學全球教育推展之研究 顏佩如 張美雲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台中縣東勢鎮東新國小主任 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生 yenpeyru@ms3.ntcu.edu.tw 5946767@gmail.com
研究摘要 探究全球教育觀點的哲理與內涵 分析我國現行兩大「全球教育」白皮書政策內涵—教育部台灣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 2009—2015台北市全球教育白皮書 進行文獻探討以及分析 從學校經營觀點,整體化思考(非僅指課程與教學構面)型塑學校層級之具體圖像,建構出中小學全球教育推展之採行模式,以作為實務之建議。
內文脈絡 壹、前言 貳、全球教育相關哲理論述與觀點概要 參、我國現行全球教育白皮書之政策分析 肆、評析現行全球教育白皮書政策採行模式與發展 伍、從學校經營觀點建構中小學全球教育推展面向 陸、結語
壹、前言 世界已成地球村,應打破國界成為新型態的「全球公民」 中小學教育是國家人才培育的基礎,在全球教育的推展上是最具關鍵性的施力點 應確實思考如何將政策內涵與策略轉化為中小學實務現場具體可行的目標與脈絡,使中小學教育現場相關人員充分理解與認同,以期全球教育政策之推展與落實
貳、全球教育相關哲理論述與觀點概要1 Banks(1988)認為全球主義與全球能力是指「個人有反省和積極的種族、國家和世界的認同,並且具備跨世界與國度間文化融合的技能、知識與認同」 並將全球主義與全球能力放在「種族與文化發展策略」進程的最後,成為種族與文化發展所具備的最上層目標,更是今日世界需具備最後演化的能力
貳、全球教育相關哲理論述與觀點概要2 Hanvey(1976:112)在《可達成的全球觀點》(An Attainable Global Perspective)一書中提到五個全球教育的跨學科向度,包括:觀點覺醒、全球意識、跨文化意識、全球動態的知識、人類選擇的意義。 Case(1992)認為Hanvey所提到的這五個向度是實質的層面,於是另提出「知覺層面」來加以補充說明,包括開放的心智、複雜事務的參與、拒絕成見、傾向同理心、驅除愛國主義
貳、全球教育相關哲理論述與觀點概要3 Bennet(1990:282)則是從全球化與多元文化的課程觀點,並運用目標與核心價值概念,指出全球教育的目的包含四大核心價值與六大目標 目標五:增加全球意識與全球動力的意識 文化多元的接受與鑑賞 對世界社群 對人類自尊與 的責任 人權的接受 對地球的尊重 目標二:延伸文化意識 目標三:延伸跨文化能力 目標一: 發展多元歷史觀點 目標六:建構社會行動技能 目標四: 反對種族主義、種族偏見與種族歧視 核心價值
貳、全球教育相關哲理論述與觀點概要4 高薰芳、陳劍涵(2003)認為全球教育係指透過有系統的課程與教學設計,希望學生習得全球化的觀點,並能瞭解其他文化、包容差異性、理解民族意識,以及尊重人權等,促使學生思索在全球系統中各物種之相互依賴、關聯與合作
貳、全球教育相關哲理論述與觀點概要5 潘瑛如、蔡錫濤(2008)結合理論研究,比較Hanvey、Kniep、Merryfield三位學者的定義: 學者 Hanvey Kniep Merryfield 發表時間 1976 1986 1997 理論架構 全球教育的目的在培養學習者的「全球視野」,而全球視野則包含五個向度:全球化意識、全球狀態認知、跨文化認知、全球動態的知識、及人類抉擇的認知。 提出全球教育必要且基本的四個研究元素:人類和全世界價值的研究、全球系統的研究、全球議題和問題的研究、全球歷史的研究。 全球教育的理論實踐包含了八大要素:人類的信仰與價值、全球系統、全球議題與問題、全球歷史、跨文化的了解/交互作用、人類抉擇的認知、分析與評估技能的發展、參與及投入的策略 共同的主旨 多元化的觀點、理解及欣賞的文化、全球議題知識、及將世界視為相關聯的系統 個別的重點 概念的提出 從歷史的事件出發,提出相關研究面向,特別著重在全球歷史的研究面向。 結合理論研究,加入參與教師的教學計畫,發展出具體可行的要素。
貳、全球教育相關哲理論述與觀點概要6 顏佩如(2004)運用「目標-層面」的架構關係形成全球教育六大目標: 世界公民素養的養成:關心全人類的生存、拓展世界觀。 全球問題的解決:全球問題的理解與處理,跨國界問題與議題的學習、全球系統的理解。 國際依賴與合作:瞭解世界議題系統性與互為依賴的特質。 尊重文化差異:瞭解與尊重不同文化、社群的差異性。 促進和平的能力:瞭解世界其他不同觀點、管理衝突與締造和平的能力。 本土關懷與全球課題關係的平衡:國家認同與世界責任的平衡,促使學生能全球思考、地區行動。
貳、全球教育相關哲理論述與觀點概要7 全球教育能使學生更貼近現今社會的全球化生活,因此全球教育的內涵應含括各學科課程,並將這些教育內涵透過認知、情意、技能、信念等四大層次,轉化學生認知與感受(顏佩如,2007b)。 學校課程融入方式,也從過去大部分融入社會科學科目中,轉為逐漸融入到「學校所有教學科目」中,形成知覺、意識的轉變,並學習全球公民素養與知識技能,以便為人類社會開創更多和平對話與交流的契機(顏佩如,2007a)。
參、我國現行全球教育白皮書之政策分析1 一、教育部台灣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 教育部於98年7月28日召開第二次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時提出草案 98年9月至11月間,分別在北、東、南、中部地區,舉辦四場「臺灣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公聽會」 99年1月正式出爐
參、我國現行全球教育白皮書之政策分析2 表2 教育部台灣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內容大綱分析表 章別、主題 重要內容摘要 備註 一、緒言 表2 教育部台灣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內容大綱分析表 章別、主題 重要內容摘要 備註 一、緒言 推動緣起 推動理念(中小學生應該強化服務世界的情操、具備國際發展的競合能力、跨文化溝通能力、回應全球化潮流的能力) 揭櫫白皮書推動目標與價值,是白皮書精神與願景之所在 二、中小學國際教育的意義與重要性 意義與重要性 三、國際教育環境與實施現況分析 國際社會環境現況分析、各國國際教育實施現況分析(政策理念、推動模式、教師專業成長及進修、學生學習與國際交流、獎勵與認證)、以及台灣推動國際教育政策的現況分析(中央、各縣市及學校層級) 是為重要文獻及實務參據基礎立論,從而健全本白皮書之內涵與架構 四、國際教育的願景及目標 兩大願景、七大目標 詳細內容請參圖3 願景、目標及主軸、行動策略、配套措施之檢核與對照請參表3 五、國際教育的推動策略 八大主軸、四十項行動策略 六、推廣期程與預期效應 播種建置階段(2010-2012) 推廣示範階段(2013-2015) 全面實施階段(2016-2020) 前兩階段各兩年,全面實施四年 七配套措施 五大配套 詳細內容請參表3
參、我國現行全球教育白皮書之政策分析3 經筆者就本白皮書在願景、目標、主軸、推動策略、配套措施部分之內容要項,逐項加以檢核、對照,並根據本白皮書「附件六」所附各推動策略中所詳列之「行動方案/工作項目」內容,分別逐一與七大目標、兩大願景的符應程度後,發現,本白皮書在內容大綱與架構圖中所列舉的推動策略,經與附件「主軸、策略與行動方案」所列舉之要項有幾點出入(詳見表2★註記項目):
參、我國現行全球教育白皮書之政策分析4 在內容大綱與架構圖中,「資訊平台」主軸下原有「國際教育遠距教學」、「資源整合」主軸項下原有「民間團體資源網絡建置」,但是,在附件六之「行動方案/工作項目」內容細項中,卻未列入此二項。 在內容大綱與架構圖中,「學生學習」主軸下原有「學生世界公民素養學習」、「獎助措施」主軸項下原有「國際教育揚航獎」,但是,在附件六之「行動方案/工作項目」內容細項中,「學生世界公民素養學習」已變更為「弱勢學生國際學習」、「國際教育揚航獎」已變更為「國際教育卓越獎」。
參、我國現行全球教育白皮書之政策分析5 內容綱要與架構圖中原有八項主軸,四十項行動策略,但附件六的實際「行動方案/工作項目」卻只有三十八項,且其中有兩項是經過調整的。 對於「喚起教師探究國際資源之能力」、「強化學校應用國際資源之能力」、「促進學校教育國際化」的目標有較多著力(符合相關項目之推動策略分別為21項、17項、17項),顯見教育部扮演的角色較多於資源整合與提供者的角度。 反之,對於七大目標中的「培養學生公民意識」一項,較為缺乏直接性、具體性作為,顯見經營與重視程度的不足。 在「台灣扎根」面向較具實際成效,相關性推動策略與配套措施達33項之多,而在「國際揚航」面向則是相關性實務推動策略較少。
參、我國現行全球教育白皮書之政策分析6 二、2009—2015台北市全球教育白皮書 向來以建構世界級城市為重要願景的台北市,亦於98年度積極辦理公聽會,推展「2009—2015台北市全球教育白皮書」並搶先於98年9月公告實施(台北市教育審議委員會,2009),作為所屬各級學校之政策推動依據,其對全球教育重視之程度與推展之決心可見一斑。
表4 台灣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V.S.台北市全球教育白皮書基本理念對照表 參、我國現行全球教育白皮書之政策分析7 表4 台灣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V.S.台北市全球教育白皮書基本理念對照表 我國現行兩大白皮書 六大目標—層面 備 註 教育部台灣中小學 國際教育白皮書 推動理念 台北市全球教育白皮書 基本理念 世界公民素養養成 全球問題解決 國際依賴與合作 尊重文化差異 促進和平的能力 本土與全球關係平衡 中小學生應強化服務世界的情操 從差異思考正義,發揮人道關懷回饋世界 ● 均論及人道關懷的層面 中小學生應具備國際發展的競合能力 以國際化與全球觀,強化城市競爭力 可見台北市對國際競爭力的看重,與經營方向的明確聚焦,尤其以節能減碳、永續平衡的「亮綠校顏」宣示關懷全球議題,更是獨特。 結合硬實力和軟實力,推動教育外交 以全球教育建構亮綠校顏,宣示世界級城市新標竿 中小學生應具備跨文化的溝通能力 加強外語教學,提升國際文化理解 均看重跨文化溝通與理解之層面 中小學生應具備回應全球化潮流能力 兼顧本土脈絡與全球架構,鼓勵責任承擔和公民行動 台北市的理念陳述較為清晰、具體
參、我國現行全球教育白皮書之政策分析8 筆者針對本白皮書之目標、推動策略及行動方案/行動項目之內容要項,分別逐一檢核對照符應程度後發現台北市全球教育白皮書以五大行動策略、十大行動方案之推展,與其四大目標的符應程度較為均衡,各項目標均規劃有多項具體推動之行動策略,不致有明顯偏頗之現象。
參、我國現行全球教育白皮書之政策分析9 相較於教育部台灣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而言,陳述更為具體明確,方向也更為聚焦及貼近學校實務,尤其在「世界公民意識」、「全球議題探究」的層面上更多著墨。 整體特色而言,本白皮書在行動方案中對於培育學生世界公民素養、公民行動以及課程與教學層面上也更加重視 尤其「以全球教育建構亮綠校顏,宣示世界級城市的新標竿」對於生態與環保議題之凸顯更具獨到之處。
肆、評析現行全球教育白皮書政策採行模式與發展1 就「認知」、「情意」、「技能」、「信念」等四大層次作為檢核行動方案之要項,並針對行動方案之內容形式加以解讀與歸納,以關鍵字方式整理提列出主要採行之模式 簡要將現行兩大全球教育白皮書政策的行動方案與採行模式檢核分析如表6
肆、評析現行全球教育白皮書政策採行模式與發展2 由表6檢核分析後可看出: 教育部台灣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行動策略較偏重於「認知」與「技能」兩個層面 而台北市全球教育白皮書之推動方案則不僅是項項兼具「認知」與「技能」兩個層面,且在「情意」與「信念」的符應比重亦明顯較多。
肆、評析現行全球教育白皮書政策採行模式與發展3 解讀與歸納現行兩大全球教育白皮書政策的行動方案內容形式,以關鍵字方式整理臚列於表6「採行模式」一欄 進一步思索歸納、簡要分類整理成八大類型之採行面向雛形 並根據筆者多年教育現場行政推展經驗與學校經營之期許,補充各類別可再行擴充之具體行動策略,作為中小學在推展全球教育時可供參酌之採行面向與模式,以期更為貼近學校實務現場之實際經營運作形式
肆、評析現行全球教育白皮書政策採行模式與發展4 (一)行政與組織:成立推動組織或委員會、跨國或與企業、大專院校、民間組織合作、校際結盟、訂定標準化作業流程、全球意識的學校領導、深構倫理規範、組織再造、建立溝通或諮詢機制、編列預算、編印手冊、推廣發表、宣傳展覽 (二)教師專業成長:研討會、工作坊、專題研習、行動研究、個案分析、焦點討論、專業認證、語言學習、互訪交流、海外進修、駐校觀摩、研發及出版教材、專業社群、種子團隊、教學教案競賽 (三)課程與教學:列入總體課程計畫推動、訂定具體學習指標、課程彈性與統整、互訪交流、體驗學習、外語課程、引進外師、跨文化理解課程、全球議題融入課程與教學、議題探討、培訓方案、收聽及閱讀時事、專題研究、專題座談、專書閱讀、外語日(週)、國際禮儀與文化課程、結合升學進路歷程、培育優秀學生團隊 (四)學生活動:服務學習、倫理實踐、問題解決、接待家庭、國際交換學生、接待大使、全球議題及人道關懷活動、成立國際社團或營隊、國際文化週、遊學旅行、國際競賽或活動
肆、評析現行全球教育白皮書政策採行模式與發展5 (五)環境建構:建立平等尊重及跨文化學習環境、建立國際接軌環境、設置外語學習情境中心 (六)運用科技網絡:建立各類文化、教學、研究、學習、互動之網路分享平台、互聯網絡、遠距教學合作或遠距會議、建置人力資源資料庫、建立討論或諮詢網站、強化英語網頁品質、課程、教材、成果數位化知識管理及網站建置、電子期刊、網路競賽、全球議題E虛擬教室 (七)評核:訂定指標、認證、輔導訪視與評鑑機制 (八)獎助:獎學金補助、扶弱方案、弱勢學生輔導系統、表揚優秀師生與學校、學校經費獎助、補助研究、獎勵企業與民間參與
伍、從學校經營觀點建構中小學 全球教育推展面向1 →現行兩大全球教育白皮書政策之內涵分析 →自行歸納整理出「八大類型採行面向雛形」 →對照Banks提出之「整校環境模式」論點加以校正 →加入筆者實務經驗與願景思考(見表8) →貼近實務現場、具體明確之「學校經營觀點建構中小學全球教育之推展面向」(見圖6) →以顏佩如(2007b)所提之全球教育內涵「認知、情意、技能、信念」等四大層次,結合其「目標-層面」架構的全球教育六大目標 檢核其系統性與效能性(見表9)
伍、從學校經營觀點建構中小學 全球教育推展面向2 建議中小學應以「六大目標、四大層次」,做系統性與整合性的考量,適當配置推展面向與行動策略,確實掌握全球教育融入「學校所有教學科目」的教育內涵 可從「願景共識、行政推展、專業人力發展、課程與教學、全球教育活動、情境營造、資源網絡、評核認證、獎助扶弱」等九大面向切入 →輔以「全球思考、在地行動」的主軸 →折衝與平衡的建構出合宜的學校本位具體行動策略 →以達成「植基在地價值、尊重文化差異、解決全球問題、力促國際合作與世界和平的全球優質公民」目標(見圖7)
陸、結語 期能拋磚引玉 透過筆者從學校經營觀點之推展面向與具體行動策略之建議模式 從最基礎性、高可塑性的國民基礎教育學生著手 將全國性、全市性的全球教育政策白皮書聚焦到更具體的中小學實務現場 以一個個學校為範疇,落實教育部全球教育政策,達成以「全球議題」為素材,「實踐行動」為熱力,沸騰全球教育「六大目標、四大層次」效能的終極理想。
感謝聆聽! 敬請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