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 计 学 主讲:吴 健 上海商学院
课程目的、任务: 本课程是非会计学专业的通识课,通过本课程学习,主要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了解会计信息的形成过程,为熟练运用会计信息打下良好基础。 会 计 学
本课程教学内容: 教材:《会计学》(第二版)主编:董惠良 李 相波 教学内容: 第一章 概论;第二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第三章 会计循环;第四章 货币资金;第五章 存货;第十章 负债;第十一章 所有者权益;第十二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第十四章 财务会计报告 学时、学分:54学时 3学分
本课程成绩评定方法: 平时成绩:10%(依据:考勤记录、作业完成情况) 期中考试:30%(依据:试卷得分) 期末考试:60%(依据:试卷得分) 总 计:100%
本课程教学资料下载: 上海商学院主页 “教育教学”下拉菜单“课程中心” 用自己的学号作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看到[会计学(非财会类)],在“教案”中下载PPT;在“练习与实验”下载练习题。
本课程网上作业步骤: 在“练习与实验”,左侧“作业平台”,正面第2行,会计作业平台(版本2.0) 访问网址: http://192.168.100.8:8080/netinnet_zyks_v2 用户名:学号 密码:123456 “做作业或考试”右上角“做题”,做好题后,在最下方“交卷”。
“作业平台”登陆演示
“作业平台”登陆演示
“作业平台”登陆演示
第一章 概 论 内容提要 会计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加强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完善。他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核算与监督的经济管理活动。与企业中其他类型的核算工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会计核算的对象是资金及其运动,会计对资金运动过程进行核算和监督时有其特定的程序,人们将其称之为会计循环。会计的基本理论结构包括会计目标、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内容。本章对上述有关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1.1 会计的起源及其职能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1.1 会计的起源及其职能 二、会计的起源 古代会计 近代会计 现代会计
古代会计:大约从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到封建社会末期。这是会计历史上的漫长发展过程。 二、会计的起源 古代会计:大约从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到封建社会末期。这是会计历史上的漫长发展过程。 人类社会初期有 “结绳记事” “刻木记事” 下面以“刻木记事”为例: 如今天猎物结余5只,于是标志如下: 如第二天无猎物,却消耗2只则标志如下:
旧管 新收 开除 实在 二、会计的起源 (期初结存) (本期收入) (本期支出)(期末结存) 会计一职,在我国出现在西周,掌管王朝财政经济收支,后发展到民间,主要是单式记账法。 唐朝,出现了“四柱清算”,当时位于世界会计发展的前列。 旧管 新收 开除 实在 (期初结存) (本期收入) (本期支出)(期末结存)
二、会计的起源 明清两代,商业、手工业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了“龙门账”和“四脚账”,已是复式记账的雏形。 “龙门账”的基本公式:把全部账目划分为进、缴、存、该四大类。“进”指全部收入,“缴”指全部支出,“存”指资产并包括债权,“该”指负债并包括业主投资,四者的关系是:该十进=存十缴,或进一缴=存一该。也就是说,结帐时“进”大于“缴”或“存”大于“该”即为赢利。 “四脚账”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复式记账方法,其特点是:注重经济业务的收方(即来方)和付方(即去方)的账务处理,不论现金收付事项或非现金收付事项(转账事项)都在账簿上记录两笔,即记入“来账”,又记入“去账”,而且来账和去账所记金额必须相等,否则说明账务处理有误。这种账法的基本原理已与西式复式记账法相同。清末,随着西式会计的引入,中式会计趋于衰落。
近代会计:可以从1494年意大利传教士卢卡·巴其阿勒的著作《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的出版开始,至20世纪40年代末。期间的重要事项有: 二、会计的起源 近代会计:可以从1494年意大利传教士卢卡·巴其阿勒的著作《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的出版开始,至20世纪40年代末。期间的重要事项有: 1720年英国政府委托会计师审查英国南海公司及与该公司有关商会的账目,标志英国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开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心由英国转移到了美国,会计的发展中心也转移到了美国。出现了“公认会计原则”,标志着传统会计已发展成为了财务会计。 《概要》的问世; 1853年,英国苏格兰的注册会计师成立的第 一个会计师协会—爱丁堡会计师公会,标志着会计师从此成为一门专门的职业,服务于股份有限公司这种资本主义形式,为经济和财务活动进行公正,扩大的会计的服务对象和内容。
一是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领域,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领域上应用。 二、会计的起源 现代会计阶段: 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现在。两个重要变化: 一是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领域,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领域上应用。
§1.1 会计的起源及其职能 三、会计核算和其他核算的关系 (一) 业务核算 业务核算是指反映监督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一种方法,包括产品检验记录、生产调度表、任务分派单、班组考勤记录表、各种购销合同等。
三、会计核算和其他核算的关系 (二) 统计核算 统计核算是指通过对事物的数量进行计量来研究监督大量的或个别典型经济现象的一种方法。
(三) 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统计核算三者的关系 三、会计核算和其他核算的关系 (三) 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统计核算三者的关系 会计核算 互利 业务核算是两者的基础并提供数据 业务核算 统计核算
核算(反映)和监督(控制)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1.1 会计的起源及其职能 四、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中所固有的功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 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关系的复杂化和管理理论的提高,会计的职能也不断细分和充实。总的来说目前会计的职能有:核算、监督、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职能。 我国《会计法》第五条中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 核算(反映)和监督(控制)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四、会计的职能 (一) 会计的核算职能 核算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定的会计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反映,为各类报表使用者提供信息的功能。其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 2.核算已发生的事实,具有可验证性; 3.会计的反映具有综合、连续、系统和完整全面等特性。
四、会计的职能 (二) 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就是监督经济活动按照有关的法规和计划进行。其特点: 1.会计监督伴随着会计核算同时进行,因此具有完整性和连续性; 2.会计监督主要是以货币量度,以财务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 3.以国家的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为准绳,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4.会计监督是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监督 即:单位内部、社会、国家三方监督。
§1.2 会计的对象、任务和作用 一、会计对象 (一)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单位的资金及其资金运动。 由于会计主体不同,其具体的内容也不同。
会计的职能就是对这一川流不息的资金运动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 制造业资金与资金运动 资金投入 资金使用(资金循环与周转) 资金退出 供应 生产 销售 股东或者业主投入资本 储备资金 (材料) 生产资金 (在产品) 成品资金 (产品) 结算资金 货币资金 固定资金 (固定资产) 纳税分红 负债 支付 工资等 会计的职能就是对这一川流不息的资金运动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
商品流通业资金与资金运动 采购 存储 销售 货币资金 储备资金 结算资金
会计对象 运用 资金 来源 息税前利润 固定资产 存货 债权 货币资金 成本费用 收入 资 产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债权人投入 债权人权益 投资者投入 所有者权益 利息 所得税 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 留为分配利润 资金流出企业 资 产 所有者权益 负债 +
§1.2 会计的对象、任务和作用 二、会计的任务P11 1. 提供有用的信息 2. 监督、检查经济活动 3. 参与决策 三、会计的作用P11 1.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加强经济核算,促进增产节约 3.保证国家财经纪律、财经制度的贯彻 4.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1.3 会计的基本理论结构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基本前提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会计主体 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也称会计实体,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企业的组织形式一般有:独资、合伙、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主体 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 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 = 法律主体 法律主体 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 < 企业合并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因进行清算、解散、倒闭而不复存在。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因进行清算、解散、倒闭而不复存在。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 按照合约条件清偿债务
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 目的: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年初1月1日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年末12月31日 第1季度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 人民币为我国记账本位币 某些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外商投资企业在组织会计核算时,选定某种外币作为其记账本位币,但是对外提供会计报表时必须折合成人民币反映。 我国在境外设立的企业,一般以当地的货币进行会计核算,但在向国内报送会计报表时应当折合成人民币。
§1.3 会计的基本理论结构 二、会计核算的基础 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指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不以款项的实际收入与付出为准,而是以收入与费用是否实际发生为准,如果收入或者费用本期已经实际发生,即使本期与此相关的款项收付并没有发生,也应当确认为本期的收入与费用。反之即使款项的收入与付出本期已经发生,但是实际收入与实际费用并没有发生,那么本期收到的款项不能作为本期收入,本期实际付出的款项也不能作为费用。
与之对应的是收付实现制,以实际收到货款来确认收入实现的标准。则本例的收入为150元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对比实例 例如:某人买菜,早晨拿100元全部用于进货,一天内全部销售出去,回家数钞票,共计150元,买菜时有熟人赊购10元菜,明天还款。 用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该人全天的收入是: 现款收入150元 总计收入160元 债权收入 10元 费用100元,利润则是60元 与之对应的是收付实现制,以实际收到货款来确认收入实现的标准。则本例的收入为150元 费用100元,利润则是50元
再例:某人第二天又出去买菜,早晨拿120元全部用于进货,销售完后,数钞票,共计200元,其中熟人还欠款10元。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对比实例 再例:某人第二天又出去买菜,早晨拿120元全部用于进货,销售完后,数钞票,共计200元,其中熟人还欠款10元。 用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该人全天的收入是: 现款收入190元 总计收入190元 债权收入 0元 费用120元,利润则是70元 用收付实现制,确认本例的收入为200元 费用120元,利润则是80元
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对比实例 +②50 +③200 +④160 =530 收入 费用 利润 ①120 ⑤ 200 根据某企业9月发生的下列经济业务确定本月收入、费用 ①销售产品收到现款120元 ②销售产品180元,收到现款50元,余款暂欠 ③收到A单位8月份欠货款200元 ④收到B 单位交来9—12月份仓库租金160元 ⑤本月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200元(假定以前已经支付) ⑥本月应交所得税80元,未交 ⑦本月交纳上月所欠办公电话费100元 +②50 +③200 +④160 =530 收付实现制 收入 费用 利润 ①120 ⑤ 200 +⑦100 =300(元) 530 -300 =230(元) ①120 +②180 +160÷4 =340(元) 权责发生制 收入 费用 利润 ⑤200 +⑥80 =280(元) 340-280=60 (元)
§1.3 会计的基本理论结构 三、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使用者决策有用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可靠性 相关性 明晰性 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 重要性 谨慎性 及时性
三、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如实反映 原始凭证 准确反映 不做假账 可验证性 充分披露
三、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二)相关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会计信息相关性 有用
三、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三)可理解性(明晰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要求会计信息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平易近人、简明扼要 复杂难以理解的会计信息,通过财务报告寓于披露。
三、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四)可比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 纵向可比:企业不同时期 横向可比:不同企业之间 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 纵向可比:企业不同时期 横向可比:不同企业之间 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三、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五)实质重于形式性 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法律形式,企业不拥有所有权; 经济实质,企业能够控制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创造的未来的经济利益。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形式上,企业已将商品交付购货方; 经济实质,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 售后回购 转移给对方→销售实现 未转移给对方→销售未实现
三、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如中期财务报告附注中对于重要交易或事项的披露
三、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 只有在有绝对把握时,才能够对收入予以计量或确认。 只要有合理的可能性,就要对损失和费用予以估计并确认。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三、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及时收集会计信息 及时处理会计信息 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月报 月度终了后6天内对外提供 季报 季度终了后15天内对外提供 半年报 年度中期终了后60天内对外提供 年报 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对外提供
§1.3 会计的基本理论结构 四、企业准则简介 (一)现行会计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
四、企业准则简介 (二)《会计法》简介 1999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 的《会计法》。新修订的《会计法》有以下特点: 立法宗旨是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质量 突出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责任 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规则 对公司、企业的会计核算作出了具体规定 进一步加强了会计监督制度 规定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 对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作出了规定 对法律责任作了较大修改
四、企业准则简介 (三)企业会计准则 是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规范,分为 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两个层次。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以财政部令公布。 (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 计准则------)
四、企业准则简介 (四)基本会计准则 作用: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保证会计信息 质量。 包括六个方面内容: 1、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2、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 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4、会计要素 5、会计计量属性 6、财务报告体系
四、企业准则简介 (五)具体会计准则 作用: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要求。 包括的内容:教材P18—19
§1.4 会计方法 一 会计方法概念 会计方法-------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 二 会计方法种类 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分析方法 会计检查方法 一 会计方法概念 会计方法-------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 二 会计方法种类 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分析方法 会计检查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以会计核算方法为基础,互相联系,形成了会计方法体系。
§1.4 会计方法 三 会计核算基本方法 (一)设置账户 (二)复式记账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四)登记账簿 (五)成本计算 (六)财产盘存 (七)编制会计报表
下次课提问 ? 1.你心目中的会计? 2.如何理解会计的概念? 3. 会计的基本职能? 4. 会计对象,资金运动 5. 会计基本前提 6. 如何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7. 会计核算有哪些基本方法?(思考) 8.权责发生制的意义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