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 子 《劝学篇》.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 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 称独步; 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 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 有千秋。
Advertisements

长 歌 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劝学 荀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 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 民斯为下矣。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课前导读: 痀( jū )偻 (lóu) 承蜩 仲尼适①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②蜩 (ti á o 蝉 ) , 犹掇之也。仲尼曰: “ 子巧乎!有道③邪? ” 曰: “ 我有 道也。五六月,累二丸而不坠,则失者淄 (z ī ) 铢 (zh ū ) ;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 掇之也。吾处身也,若橛.
劝 学劝 学 荀 子荀 子 勉 励 勉 励 1 、了解荀子;理解 “ 劝、已、中、就、 于、而 ” 等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2 、梳理文意,学习作者用比喻把抽 象的道理形象化的写法。 3 、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坚定学习改 变命运的信念。
《论语》十二章. 一、教学要求  1. 要求能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掌握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 3. 了解《论语》的基本情况及孔子的教育思 想。
学 弈 广东佛山南海狮山镇联表小学朱瑞仪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 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 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 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 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 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1 《荀子》.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的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第八讲 蒙医药 中国民族药物学概论 刘 圆 教授 主讲 西南民族大学 青藏高原研究院 民族医药研究院 中国民族药物学概论 西南民族大学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14.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合肥市梁墩回族小学 宣礼根. 1 、自由读课文,圈划出生字词,读准字 音, 试着理解词语; 2 、把课文读通顺,流利,遇到难读的地 方多读几次; 3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专业课程设计 古祭文赏析 主讲教师:邹自平.
辨析近义词的方法 (一) 词的色彩不同 词语色彩----感情色彩 ----语体色彩.
窦娥冤 关汉卿 感天动地 元·关汉卿.
哮 病.
劝学 语文组 崔彦群.
第六篇 齊桓公伐楚 一、〔題解〕 本文選自《左傳·僖公四年》。
骆驼寻宝记 陈伯吹.
劝学 河北文安第一中学 董云飞.
过秦论 贾 谊.
决战中考 ——2014年中考语文要点复习汇总.
小学语文常用说明方法 广州市越秀区云山小学 高年级 李晓泓.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城关小学 四(3)班 宋咏梅.
知其不可而为之.
珠海市夏湾中学 曾雪静 引言: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有12位皇帝。他们各有个的故事,有的开创了“盛世”有的则把清朝推向灭亡。下面,请看清朝列位皇帝简介 清朝皇帝史.
短歌行.
过秦论 贾谊.
中国画家协会理事、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工艺美术师、黄山市邮协常务理事余承平主讲
《劝学》中“劝”为“劝勉、鼓励”之意,“劝学”就是劝勉世人努力学习. 《勾践灭吴》 果行,国人皆劝。 劝:劝告,劝说,劝阻.
劝 学 荀 子.
劝学 《荀子》.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的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论语》十二章.
荀子 劝学 文学院03级三班周晨星
劝学 《荀子》 2014、04、16复习使用 1.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形神兼备,写活人物 ——外貌描写写作指导 丰县华山初级中学 王艳丽.
朝代 发展阶段 小说体裁特点 魏晋南北朝以前 起源 神话传说 魏晋南北朝 发展 志怪 志人 唐 成熟 唐传奇 宋元 继续发展 话本演义小说 明清 顶峰 独立创作,关注平凡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
故 乡 鲁 迅 作者 感知 阅读1 阅读2 阅读3 阅读4 归纳 探究 大语文课件.
汉字的构造.
端午的鸭蛋 制作者 浙江省余姚市兰江中学 徐益明.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
古今异义 漳州一中 黄安娜.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泰戈尔 《荷叶·母亲 》 冰心.
孔子的修养之道 ﹎﹎﹎﹎﹎﹎﹎﹎﹎﹎﹎﹎﹎﹎﹎﹎﹎﹎ 爱众亲仁 博学笃行 长沙民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龙江
基本要求:了解隋朝各项制度的历史渊源及其各方面的发展成就的社会基础,力求领会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并真正把握隋朝的历史地位。
清明节 端午节 春节 重阳节 中秋节 七夕节 元宵节.
他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一位毁誉参半的领袖。
“这是一道选择题,请看题板:由于他( )成一个商人,日本鬼子没有认出他来。
我 家乡 shi 导 游 小.
勸學目錄 課文 注釋 問題與討論.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必修二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报任安书 司马迁 汉 书.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施耐庵 罗贯中.
贴近教学 服务师生 方便老师.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四单元 指尖的世界.
2009届高考专项复习 ——辨析病句.
(浙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共同生活的世界 第四单元 世界之窗 第二课时.
劝学 ——荀子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授课单位:白城师范学院政教部.
汉语数字化教学系列之四 汉字拼音输入法的介入 龙 华 多伦多大学医学院( ).
1. 選出正確的漢語拚音 長短 cháng duăn zháng duăn 生長 shēng chăng shēng zhăng.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24课
Wo de ke cheng biao 我 的可 成 表
2.古诗两首 自忠小学 赵镒涓.
Xián 伯 牙 绝 弦 安徽淮南市八公山区第二小学 陈燕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蒙公一中韦群珍.
30 “年”的来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荀 子 《劝学篇》

一、学贵于行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二、学以思为长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三、居善地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ye)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u),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四、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du)。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xi)酸,而蚋(rui)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五、锲而不舍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kui)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yin)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ao),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qu)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teng)蛇无足而飞,鼫(shi)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六、勿以善小而不为 昔者瓠(hu)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mo)。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七、学问之层次与境界 学恶(wu)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群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八、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he)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九、为学之道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急躁),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啰嗦)。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响)矣。

十、效法良师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十一、遵循礼法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十二、问辨之道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十三、学贵坚持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十 四、融会贯通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 易连云教授 QQ:6842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