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民进海宁市总支部. 民进海宁总支开展 “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 活动: 1 、为了积极履行民主党派的职能,搜集社情民意,为政府工作出谋划策。 2 、让民主党派走进群众,让群众了解民主党派。 3 、通过 “ 三走进 ” ,进行访贫问苦,搜集民情民声,构筑群众与政府的桥梁,
Advertisements

冷战的原因 ( 目的) 开始信号 ( 丘吉尔) 开始标志(政治表 现),结束标志 冷战的经济表现 冷战的军事表现 苏联军事应对措施 冷战的实质 冷战的影响 遏制共产主义 (序幕) 铁幕演说 1947 年杜鲁门主义 推行马歇尔计划 建立北约组织 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争夺世界霸权 1991 年 苏联解体 1.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美苏冷战,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世界经济全球化 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三次科技革命.
党史第二卷学习之专题讲座 抗美援朝 十二室支部董兴隆.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第八章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赵志峰.
第8课 美苏冷战的开始. 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丘吉尔说过:“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主讲人:徐蓝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
古巴导弹危机.
历史名校 英才摇篮 -----徐州一中 欢迎各位老师.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第3版 冯特君 主编.
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
四、赫鲁晓夫的工业和政治改革 1、工业: 2、政治: 3、评价:.
第2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
美 苏 争 锋 图片导入.
前言 历史与现状的关系 历史是人类过去的、稳定的、凝结了的社会经历 现状是人类当今的、动荡的、变化着的社会活动 一、当代历史发展概况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美 苏 争 锋.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框 世界多极化: 不可逆转.
There’s a place in your heart ( 在你心中有一片净土) And I know that it is love
“墙”的故事.
世界当代史.
第3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01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当今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英才网.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越南战争 米莱大屠杀.
目 录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1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2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苏 联 英 国 列宁格勒 德国 莫斯科 波兰 法国 乌克兰 奥 40.6 意大利
第四章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一节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第二节 世界政治的发展 第三节 世界经济的发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美国犹他大学 暑期学期招生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大坝中学 沈明科.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两极对峙格局” “极” 是指 具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科技实力,能够发挥巨大和充当世界格局主角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America Russia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讲授者:吕准能.
Berliner Mauer 年东德在东柏林一侧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建立,是德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一道伤疤。
                                                                                                                                                                
第二章 重新分割世界的帝国主义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MODERN HISTORY OF THE WORLD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Chapter Two Classification of English Phonemes Ivy Class.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六讲 “东方问题”、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扩大与完成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今日中国 ——浅谈孔子学院发展必要性 杨智强.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国 际 法 第 三 十 五 讲 兰州大学法学院 李晓静.
第9课 西欧和 日本经济的发展.
复习 提高 1、二战开始的标志? 2、打破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的战役? 3、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 4、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猜一部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文献 猜一世界近代史上重要文献名称 《独立宣言》.
欢庆 芙蓉区马坡岭小学 卿红玉.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思考: P118材料中提到的“铁幕”指的是什么? 苏联及东欧人民民主国家。

丘吉尔的演说表明了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从盟友到对手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2.世界各主要国家力量的对比 一、从盟友到对手(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3.美苏两国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 4.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

二、两极格局形成--美苏“冷战” 1、“冷战”开始 2、“冷战”概念 3、“冷战”的表现

三、“冷战”阴影下国际关系 (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的局面。) 1.德国分裂 2.朝鲜半岛分裂 3.越南战争 4.古巴导弹危机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①欧洲:1949年在 和 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分别成立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美国 苏联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②亚洲:1948年朝鲜在美国和苏联的控制下分裂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美国先后分别于1950年和1961年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大韩民国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③美洲:1962年7月,苏联准备在_____建立导弹发射基地,引发了二战以来国际关系最大危机。1962年10月危机结束。 古巴

四、冷战的影响 1、积极影响 2、消极影响 (1)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1)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2)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3)破坏了世界的和平,爆发了局部的“热战”

课堂 延伸 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的深远影响 Ⅰ、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 ②促进了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Ⅱ、消极作用: ①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课堂 延伸 ②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 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的深远影响

(1)概念: 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1、雅尔塔体系 (1)概念: 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2)实质: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 (3)作用: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4)影响: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美国:独占鳌头 战后美国力量介绍: 经济 军事 工业产量占2/3 出口贸易占1/3 黄金储备占3/4 武装部队300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 拥有原子弹 军事 控制操纵联合国

苏联:世界一流 战后苏联军事实力 军队人数到1945年5月接近1140万,战后仍保留三四百万人。 战后初期年均生产12万门火炮。 战后初期年均生产19390万发炮弹 战后初期年均生产3万辆坦克 战后初期年均生产4万架飞机

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西欧 衰落 日本 衰落 2、政治力量发生改变 从战时盟友变成战后对手 美国成为 资本主义 世界霸主 苏联实力 大大增强 社会制度 矛盾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影响大增 妄图称霸世界 国家利益 从战时盟友变成战后对手

1、冷战开始: (1)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来遏制共产主义(本质),稳定资本主义。 2、什么是冷战?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来遏制共产主义(本质),稳定资本主义。 (1)表面“冷”——没有硝烟炮火,枪林弹雨的直接行动 (2)实质“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进行激烈的对抗和较量

3、美苏“冷战”的表现 国家 政策 表现 政治 经济 军事 美国 冷战 北约 苏联 对抗 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华约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 苏联 对抗 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约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美国总统哈瑞·杜鲁门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杜鲁门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思考? “自由国家人民”、“少数武装分子”、“外来压力”各指什么? 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 务卿马歇尔借出席哈佛大学 毕业典礼并接受名誉学位的 机会,提出美国帮助欧洲复 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划”。 讨论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会议 于7月12日至15日在巴黎举行, 除苏联及其东欧盟国以及西 班牙外的16个欧洲国家参加 了会议。 美国国务 卿马歇尔。

看一看 想一想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 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 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看一看 想一想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 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 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 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美国是慈善家吗?马歇尔计划要解决欧洲什么问题?美国实行此计划想达到什么目的?其根本目的又是什么? 针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苏联有什么反应?

西欧 美国 马歇尔计划 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打破 马歇尔计划 东 欧 各 国 1948年 经济封锁 1949年 经济互助委员会 实施 经济援助 政治控制 马歇尔计划 拉拢 拒绝 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1948年 经济封锁 1949年 打破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49年 P120学思之窗

波 兰 英占区 美占区 法 占 区 西方占领区

对德国及其柏林的分区占领

眺望封锁墙外的亲人 柏林墙封网瞬间,一东 德士兵突然逃往西德

这幅照片反映了1989年11月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开放两德边界和柏林墙之后,一些年轻人在柏林墙头跳舞。 拆毁柏林墙 这幅照片反映了1989年11月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开放两德边界和柏林墙之后,一些年轻人在柏林墙头跳舞。

1950年,美国 打着联合国的旗号 侵略朝鲜。图为 “联合国军”在朝鲜 登陆。 朝鲜人民军反坦克部队向 美军坦克开炮。

1953年7月27日, 朝鲜停战签字仪式 就在板门店举行。 板门店共同 警卫区。图中前 排的铁皮房就是 军事停战委员会 谈判会场,朝鲜 军事分界线横穿 其中。

1965年,美国海 军陆战队在越南岘港 登陆。

1973年,美国同越南北方政府在法国巴黎签订停战协定。

古巴导弹事件的结局反映了什么? 战略优势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