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藥癮諮商實務】 心理測驗在諮商中的應用 與倫理議題 安泰醫院精神科 諮商心理師 蔡曉雯
個人?同儕?家庭?學校?社會?國家制度?價值觀? 「一位青少年的吸毒」是誰的問題? 個人?同儕?家庭?學校?社會?國家制度?價值觀?
生態系統理論 Ecological System Theory 1979年,Bronfenbrenner創立「人類生態論」(human ecology),其強調社會脈絡影響人類發展的重要性
心理治療與家族治療的目的? (400多種心理治療理論、12大學派)
改變 *治療處遇若有利於一個人,卻必須犧牲其他人, 則改變無法持久。 1.改變人的情緒、想法、行為 解決問題、正向發展 2.改變家庭關係、提升家庭功能 「每個家人」皆有正向發展 3.改變環境(生存系統)「每個人」皆被善待、皆有正向發展 *治療處遇若有利於一個人,卻必須犧牲其他人, 則改變無法持久。
「一個青少年的吸毒問題」 誰需要改變?
為何需要心理治療? 當教育、開導、法律規範、建議、勸說難以改善問題時,需要探索更深層或複雜的問題成因和解決方法。 但是,心理治療不能取代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法律規範。
心理治療的過程都在做什麼? 答:90%的時間不是在開導或建議個案 心理治療的過程都在做什麼? 答:90%的時間不是在開導或建議個案
心理治療師要思考的問題 這是誰的問題?誰對這個問題有貢獻(責任)? 面對這個問題,誰需要改變?……「有代罪羔羊?」 這些人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或責任嗎?……「問題意識、病識感」 需要改變的人,想改變嗎?......「自願/非自願個案」 想改變的人,有能力、有方法、有資源可以改變嗎? 什麼人、事、物、情境,會阻礙改變?或有利於改變?
Let’s see a case
第一次治療的心理準備 個案不覺得需要被治療 個案不一定會想理你,不一定會說真話 個案希望今天快點跟你說再見,還有,最好下次不見 個案認為你要說的話,其他大人都說過了。(他心裡虔誠 祈禱:你別再囉唆了) 個案認為你不會欣賞他,但無所謂,因為他不在乎你。 他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當他受不了你時,心門就關上了。 他不喜歡你一直討好他或讚美他,他覺得那很假(因為你 根本還不懂他)。
第一次治療的心理準備 個案的家人(學校)覺得這個孩子是個麻煩,都是他自己 的問題,都是他自己不會想。 家人(學校)希望治療師把個案「修理好,我們再來領回 去」,家人通常覺得「很忙、很無奈、幫不上忙」。 家人(學校)希望治療師「一次專業的開導」就能見效。 家人在來醫院前,已試過各種方法,也挫折滿滿,醫院彷 彿是最後一線生機。
青少年吸毒行為中,最難解決的問題是~ 「我沒有問題」 青少年吸毒行為中,最難解決的問題是~ 「我沒有問題」
不同程度的「非自願」 沒意見 別人建議我來 興趣缺缺reluctance 抗拒resistance 「沒意見」可能逐漸演變成「抗拒」
針對非自願個案的治療目標 Stage I:化解個案的抗拒 (最重要、最根本、最困難) Stage II:家人參與 / 探索吸毒的意義 Stage III: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Stage IV:戒癮(如果嚴重成癮的話) @
降低抗拒的技術之一:善用表達性媒材 遊戲、活動 表達性藝術創作 心理測驗
心理測驗在諮商中的應用 與倫理議題
為何需要心理衡鑑? 你想知道什麼? 你想知道?還是個案需要知道? 知道這些資料對個案或治療有何幫助?
什麼測驗工具可以達到上述目的?
心理測驗在心理治療中的使用 評估與主訴問題有關的心智狀態或能力 幫助個案自我覺察(探索自我)的工具 建立治療關係或使治療歷程較活絡、較活潑的工具 評估治療前、後的差異(治療效果)*
醫療情境中心智狀態評估的面向 評估情緒狀態(焦慮、憂鬱、憤怒、絕望感、壓力…) 評估精神症狀(幻覺、妄想、情緒症狀、人格異常症狀) 評估人格特質 評估人際行為與風格 評估認知能力(智力、記憶力、專注力) 評估自閉症狀 評估過動症狀 評估違規反抗傾向 其他:親職壓力、親子互動、身心發展程度、投射性測驗
心理衡鑑的歷程 訪談(個案、陪同者) 臨床觀察(個案、陪同者、個案與他人的互動) 心理測驗施測(個案、家長、教師、其他人) 根據上述資料進行整體的心理衡鑑 心理衡鑑報告的書寫(誰會看這份報告?報告影響力?) 心理衡鑑報告的解釋(誰解釋?向誰解釋?)
心理衡鑑的倫理議題(1) 知情同意: 心理測驗是取得隱私資料的方式 需向當事人清楚說明(知情) 並獲得授權才能進行(同意) 知情同意: 心理測驗是取得隱私資料的方式 需向當事人清楚說明(知情) 並獲得授權才能進行(同意) 隱私權:保密原則與限制 標籤化: 標籤的傷害是什麼?(偏見、歧視、權益損害) 協助個案面對真實狀況,而不是否認問題的存在。 討論標籤對個案的影響?(壞處與擔憂/好處與資源) 保密的重要
心理衡鑑的倫理議題(2) 使用衡鑑工具的資格(專業訓練): 心理學 測驗學 統計學 訪談法、觀察法、各種測驗工具實施的訓練、測驗報告書寫 測驗倫理 測驗結果的解釋和使用(資訊流通的控制權屬於當事人) 在當事人授權下,誰可以知道測驗結果? 誰來解釋? 向誰解釋?(目的為何?)
心理衡鑑的倫理議題(3) 心理衡鑑報告相關資料的保護與保密 這份報告對個案有什麼影響(可能的好處/壞處風險) 報告存放處 誰可以取閱? 誰會來詢問?
心理衡鑑的倫理議題(4) 測驗的偏差 測驗工具不適合個案(無法測得需要的資料) 測驗工具品質不佳(信度、效度、常模) 施測者本身的品質不佳(訪談、觀察、施測、統整分析的能力) 施測情境與過程干擾 個案精神或意識不佳、抗拒、無法配合施測、不坦誠作答
一些測驗工具介紹
案例
安泰醫院青少年毒品濫用 醫療戒治模式 請參考: 秦文鎮、蔡曉雯(2014)。青少年K他命濫用評估、治療與實務。台灣醫界,85(4),26-34。
治療團隊成員: 精神專科醫師、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 社工師、個案管理師 治療團隊成員: 精神專科醫師、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 社工師、個案管理師 涵蓋生理、心理、社會(家庭)三面向之處遇內容
處遇內容(一) 毒品成癮程度及整體身心狀況評估及診斷(精神科醫師) 全套心理衡鑑與解釋(心理師) 初次深度會談:收集個人歷史、初步問題分析、初步家庭動力 分析、治療模式介紹、保密原則與個案權益說明(心理師、社 工師) 個別心理諮商(心理師) 家族治療(心理師、社工師) 提供父母親職諮詢(心理師)
處遇內容(二) 毒品相關藥理與醫療問題諮詢(精神專科醫師) 藥物治療(精神專科醫師) 在不違反專業倫理原則下,提供法院、觀護人、教師(須經個 案同意)諮詢個案的狀況(精神專科醫師、心理師) 提供社會福利資源與資訊(社工師) 結案前的問卷調查(心理師) 電話追蹤與關懷(心理師、社工師) 結案後資料整理與分析(個案管理師)
心理諮商理念與策略 心理治療理論取向:自我關係、人際歷程、與家庭系統取向之 整合。 以化解抗拒、建立個案與治療師間的信任連結為首要任務。 (秦文鎮、蔡曉雯,2014,台灣醫界,85卷4期) 心理治療理論取向:自我關係、人際歷程、與家庭系統取向之 整合。 以化解抗拒、建立個案與治療師間的信任連結為首要任務。 以理解個案「整個人」為會談焦點,而非以「個案吸毒問題」 為焦點。一來可以降低防衛與抗拒,二則可以重整自我概念。 以「未來」為焦點,以「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為目標,而不 只是以「如何不吸毒」為目標。因此,不只是要矯正不良行為 ,更是要尋求自我認同的新方向。 重建個案與家人間的情感連結和溝通模式。同時也要協助個案 提升同理心,促使其體悟自己行為對家人的影響。
個別治療後提供10分鐘家屬諮詢時間,以協助家人理解個案心 理狀態與吸毒問題之關連,看見個案「整個人」,而非只看見 「吸毒問題」,並提供具體、簡要、可行的建議。 有問題的家庭,難以提供迷惘的青少年個案穩定的力量與依靠 ,易促使其隨波逐流而誤入歧途。同時苦悶或高壓力的家庭氣 氛,會產生推力,讓青少年的心遠離家庭,只尋求同儕團體的 歸屬。因此,需以家庭系統動力觀點,理解個案吸毒問題,必 要時同時處理家庭系統之困境。 最後仍須回歸吸毒問題,以新的、較完整的、較有自信的自我 狀態,引導個案與家人重新面對吸毒問題,評估目前改變狀態 ,和提升未來抵抗毒品誘惑之效能。